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能源合同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能源合同管理范文1
关键词:效益;成本;质量;环保
一、新型绿色建筑简介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现代化节能理念与技术满足人们对于建筑保温节水等功能性需求。新型绿色建筑是时代进步的象征,在优化人们生活品质的过程中也深刻契合国家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低碳经济号召。由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部分能源趋于匮乏,构建环保生态社会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绿色建筑理念是与现代环保理念的高度融合与拓展,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以替代性能源对非可再生性能源进行保护。
二、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的特征分析
要想充分发挥其环保效能,在施工前需要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地址以及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目的在于构建整体性的城市微观生态系统,建筑施工项目周围城市园林规划、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进行分析,将土地成本作为重点考虑内容。与传统建筑施工不同,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的涉及内容更加广泛,需要对施工区域内的水文环境、动植物种类数量、地形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对自然环境加以利用,减少人工材料的应用。并且现阶段来说,绿色建筑材料的市场波动较大,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也是其主要特征,建筑施工企业很难对市场动态作出客观全面的预测。
三、提升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方法
(一)开展科学的编制预算
工程造价对于建筑行业的效益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展科学的编制预算能够实现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的提升。在开展编制预算前,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对施工项目的现场环境、施工特征等多项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切实做好施工调查,通过准确的地质勘查报告与施工设计作为落实编制预算的基础,切实保障编制预算开展前期工作质量。进行正式施工后,编制预算主要管理方向在于对施工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流程的检验,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与方案开展各个环节的施工作业。重点加强对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的水电设计和基础性设施施工的动态掌握,当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存在差别时,应当及时作出优化调整。预算编制人员在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应当以平面图和设计说明作为管控切入点,对施工图纸中的各项施工需求进行有效协调,有效提升编制预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二)增强动态预算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的预算管理存在不确定性,会受建筑施工周期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程式化的预算管理很难契合整体施工需求,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造成一定影响,并且会存在较大的风险,致使预算管理沦为形式化内容,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加强预算人员技能培训
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建筑施工项目存在较大的差别,其复杂性和技术难度都显著提升,因此对于预算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存在较高的要求。绿色建筑项目的施工工艺与材料应用与现代环保理念和需求联系密切,预算人员不仅要了解具体的施工规范与法律知识,更要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建筑结构与投资控制内容进行掌握。而目前我国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人员知识结构陈旧,难以满足实际成本管控需求。
四、提升新型绿色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工期成本控制
施工周期对于绿色建筑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质量具有较大影响,需要将工期成本控制融入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对其做出科学的管控,以整体性的工期成本控制增强建筑施工质量。新型绿色建筑项目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建筑施工任何环节出现问题会对其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冲击,针对该问题,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来加强工期成本控制,客观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进度影响因素,并积极寻求有效的优化对策,避免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工期增加导致经济效益降低。
(二)施工合同管理
目前来说,施工合同管理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索赔与校对,相关的成本控制人员需要了解施工合同的具体内容,以合同作为各个施工环节的管控内容,对合同内容作出客观的评估。除此之爱,建筑施工企业也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合同管理培训,掌握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相关法规理解,以制度保障成本控制质量。
(三)健全成本控制体系
目前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都是采用垂直化管理模式,这种状态下工作内容较为复杂繁琐,存在数据偏差;基于这种情况,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扁平化成本控制体系,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数据准确性。
绿色能源合同管理范文2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对策
1、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伴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供电企业虽然供电质量有一定提升并且运行速率也跟得上时代脚步,但是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解决,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营销顺利开展不仅会使服务质量得以提升,而且供电企业用户增多,进一步实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
2.1、居民用电市场趋于饱和
这几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追求服务质量。在居民用电市场,市场已经形成并且趋于饱和,难以形成新的市场,这对供电企业电力营销来说是一个大挑战。供电企业要与时俱进,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上加大力度,同时电力营销要把握好时机。
2.2、理念创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地深化改革,但大部分供电企业对电力营销对策并没有跟得上发展,没有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是传统上的管理策略。电力营销策略应该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真实情况,加强服务理念,使客户的满意度得以提升,促进供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3、供电合同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在供电企业,由于没有专业的人员和组织机构负责管理电力营销管理,供电企业的合同管理不能很好地结合市场用户供电需求和供电企业的需求,就会遗留下很多问题。合同管理程序比较复杂,而且供电合同管理内容比较多,在签订供电合同时,没有全面有效地进行监督,就会使用户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甚至出现不合合同规定的相关问题。
2.4、市场调查不合理
为了让供电企业合理科学地制定出电力营销对策,就要先对用电市场调查进行全面科学的调查,对用户的用电需求要及时掌握,做有针对性的营销。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很大一部分供电企业采取的调查方式不合理,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调查方式,得到的调查结果很不准确,根本不能准确地反映用户用电的需求,没有有效的点差结果,就不会得到详细的电力营销对策,影响了供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改善对策分析
3.1、推广新型用电理念,开拓市场用户数量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中,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视开拓用户,并且加强用电理念,只有这样才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目前市场经济影响,只有基于市场调查的前提下,要把握营销重点,与时俱进,在用户中推广新型用电理念,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开展私人订制的电力营销,只有这样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才会持续良性发展。
3.2、制定符合时展要求的营销策略
近些年,由于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供电企业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顺应时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电力营销策略。只有这样,才会使用户的服务质量得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才会提升,更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具体来说要做到必须围绕用户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只有这样才会使供电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实现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3.3、创新合同管理方式,构建岗位考察制度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中,为了加强供电合同的管理,从根本上杜绝问题出现,一方面,健全供电合同签订制度;另一方面,重视建设人员体系制度。并且,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构建岗位考察制度。通过建设法律顾问的咨询制度,保障供电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全面把控合同在进展和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只有全面对合同进行管理与监督,才可以使签订的合同具有该有的价值。
3.4、扩大市场份额
由于供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升竞争力,供电企业要开拓扩大在供电市场的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会使电力营销管理策略得以实施。一方面,供电企业可以采取措施和影响力鼓励用电企业和居民加强对电的需求,加强对其电力宣传,节能设备的使用。另一方面,供电企业为了稳定市场,要遵循供电市场定价,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及公平竞争的原则,由于每个用电企业的用电需求不同,所以要根据需求实施相应的营销策略。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份额。
3.5、树立企业形象
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上,一定树立企业的自身形象,在扩大企业影响力的前提下,使经济效益得以提升。目前来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环保意识也在加强,而且国家也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倡绿色能源的使用,减少不可持续能源的利用。在这一大背景下,供电企业更应该使自己的品牌发展起来,加强宣传供电企业的电力环保理念,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使供电企业持续发展。
3.6、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建立考核机制非常有必要。定期检查营销人员营销工作效果,而且为了加强营销人员工作积极性,就要给以口头表扬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加强营销人员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升供电企业营销质量。总而言之,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状况会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发展,研究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变得很复杂,在这种环境下,就应该加大对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问题的重视。基于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才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更进一步促进其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东时轮.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其策略[J].管理观察,2014,35:106-107.
绿色能源合同管理范文3
关键词: 工程管理经济视野过程创新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L3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管理目标
1.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虽然中国建筑业在不断的发展,管理水平也在提高,但当前中国建筑业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低、技术装备率低、劳动生产率低、工业化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较高,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回收资源的利用率低下;组织机构不完善,施工人员的知识能力有限,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高;企业管理层更加重视任务承揽,忽视生产管理,对项目产值和进度关心较多,对成本管理重视不够,责任成本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致使企业效益流失严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建筑业必须加快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改进不足,用创新的管理来推动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2.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无论是开发商、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建筑工程各相关单位都有各自的工作目标和管理目标。虽然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单位其目标都是一致的。有着短期的目标和长期的目标,各项工作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些目标而进行。
建筑工程各相关参与单位首先要考虑短期目标。第一,选择具有相关资质要求的单位进行建筑活动;通过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协调完成满足质量要求、市场需求、合同要求的建筑产品;建筑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同时被销售出去转化为经济利益;提高各相关参与单位的信誉,企业形象及打造企业的品牌。第二,在上述目标的基础上,争取经济利润的最大化。第三,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建筑生产的各阶段活动,采取各种具体措施。
长期目标是建筑工程各相关参与单位的追求。第一,通过客户满意的工作,争取最大限度的占领国内国际市场,形成最大的经济利益。第二,通过建筑活动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高质量、高品质、高端的建筑产品,造福人类。第三,通过不断的采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达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从经济视野进行过程创新的举措
1.设计阶段的创新。
在工程设计实践中,常常发现一些建筑师设计创新的意图强烈,但设计方案严重脱离设计原则,没有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没考虑市场的需求特点,存在功能或视觉效果不佳等问题;某些设计不分情形和建筑功能类型的差异,忽视建筑空间使用的差异性,用一种特例所采用的方式,硬套用在差异性很大的建筑类型中,片面追求奇异空间的体验;在空间尺度或组合中,片面追求精神要素的创新,忽视功能、经济等要素和效率的原则,无效用空间大量存在,并在结构上生硬套用少见的复杂形式。缺乏对建筑设计创新内在机制与逻辑的了解。
针对以上建筑设计出现的问题,设计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少费多用”原则。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借助有效的手段,尽可能少用材料、用较低的资源消耗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发展效益。第二,“集约化”原则。包括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资源利用的集约化以及能源利用的集约化。第三,“适宜性”原则。与条件相适宜,技术设置要做到切实可行、经济有效,从地域经济的客观条件出发,与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相适宜,与社会人文因素相适宜。第四“,循环利用”原则。将回收资源重复使用。第五“,以人为本”原则。创造出使人各方面的需求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第六“,绿色环保”原则。第七,“刚柔相济”原则。
2.施工阶段的创新
建筑施工阶段一般由项目部来完成,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本身又不具备法人资格,无法承担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指挥、决策权,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尽管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的约束,但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项目、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需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来加以解决。必须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在组织机构上,设立合同管理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相脱离的弊端。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
3.运营阶段的创新
工程的运营阶段是从工程投入运营后直到它的设计寿命结束,最后被拆除。主要工作有:申请工程产权证,在运营过程中的维护管理,工程项目的后评价,对该工程的扩建、更新改造、资本的运作管理等,拆除。此过程不仅有利于工程建设参与者,还有利于业主。管理好运营阶段的工作,可以使工程建设参与者提高自身的形象,通过项目的后评价,吸取经验教训。因此有必要对运营阶段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工程项目管理开展过程创新
1设计阶段的创新
运用可持续建筑规划设计创新战略———生态建筑规划设计进行工程项目设计。传统的规划设计往往疏于考虑建筑的位置、设计要素、能源和资源的制约、建筑体系及建筑功能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生态建筑规划设计则是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技术,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营造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将建筑设计成为和谐并可以进行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智能化遮阳系统等新构造技术,开发新材料改善隔热保温性能和降温隔热性能。
2.施工阶段的创新
施工是工程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建筑产品由无到有的过程,因此在此建设过程中融入可持续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建设过程中,采用生态方法,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等等。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施工方法能够显著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自然资源,并将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作好材料进场检验工作,凡无出厂环境指标检验报告或者放射性指标、有害物质含量指标超标的产品不得使用在工程上。
3.运营阶段的创新
无论在运营过程中还是在建筑拆除过程中都要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运营过程中的维护、扩建和改造工作都要注意对能源的利用与排放,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等等。在拆除过程中,要避免破坏周围的事物,加强对废料的回收。建筑废料中最主要的组分是损坏的混凝土和拆除的墙体材料,在建筑物拆除时就应当按照不同材料的大类进行初步分离,可提前将不希望有的小部分材料,如木材、塑料、纸张、玻璃、金属等清除出去,对建筑物主体的大宗材料可按大类将其区分开来分别拆除和回收。对建筑物进行拆卸分解回收后,要注意对其进行再次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以此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工程全生命周期,是一个无间断的管理过程,后一个阶段的工作都是前面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注意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每个阶段不仅要在自身工作阶段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还要关注工程全过程与有关部门的交流。要在设计、施工、运营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过程创新的基础上,在工程全生命过程中各阶段及从整个过程全面开展创新活动,才能最终起到工程建设的各相关方都满意的效果。
绿色能源合同管理范文4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一、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1. 市场规范管理存在缺陷
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部门,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所谓“政绩”,一味压缩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这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 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质量问题。
2.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问题
现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另外,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调整, 原来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 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环节。
二、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部分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往往只是走形式,按照一位的施工习惯,进行惯性质量管理措施,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通常认为上个工程的管理方法也适用于下一个工程,以习惯替代严谨的作风,将质量标准习惯化,缺乏危险意识。甚至一些工程项目负责人未能亲临现场,导致整个工程质量意识麻痹,以至于督导力度不到位,使工程质量存在隐患。
2.一些市政工程业主单位,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有的工程部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有的投资工程为追求利益,一味压缩工期,甚至缩短工期,这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的功能不全或其它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质量问题。
3.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工程管理应该包括工程的技术管理、工程的经济管理、工程的组织管理,而现实中只是强调工程的技术管理和工程的经济管理,对于工程的组织管理已经忽略掉,忽视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导致工程的组织管理从一开始就不完善,造成后期不合格的工程产生的必然性。除此之外,现在的市政工程大部分就是以包代管,管理意识非常薄弱、管理制度非常不完善,致使安全问题的产生。
三、加强工程安全、环保控制的相应措施
1.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包括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个方面,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了安全体系之后各个部门要适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
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精神,深入开展安全达标活动,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建立了规范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实行企业行为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安全防护标准化。在加大施工现场安全设施和投入的同时,又加强了制度方面的建设,按照文明工地和安全达标要求,采取强硬措施,保证施工安全,要求施工现场标语、标志醒目齐全,同时要落实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做到安全天天讲,隐患时时查,牢固树立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管理,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2.提倡市政工程“绿色施工”
所谓“绿色”是指通过合理施工和科学用材,实现施工环境的低污染,最终目的是保障居住者以及周围居民的健康。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并不是很新的思维途径,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材料的损耗等在大多数施工现场都会引起重视。而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重点在于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工程施工中去,实施绿色施工,以便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资源造成尽可能小的影响。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另外,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3.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市政工程各参建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同时做到自控落实、监管到位,使工程质量和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绿色能源合同管理范文5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建筑,施工
1、引言
美国自90年代以来新建和改建的办公大楼约有70%为智能化建筑,日本则制定了从智能设备、智能家庭、智能建筑到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将65%的建筑智能化。新加坡政府也拨巨资进行了专项研究,准备把新加坡建设成为“智能城市花园”。建筑智能化热潮正在引发国际建筑史上的一场革命。
2、关于智能楼宇
智能楼宇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楼宇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功能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智能楼宇是不是特殊的建筑,它主要由4A组成,即;大楼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安全自动化系统。智能楼宇自动化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协调的,具有互操作性,因此,还需要有一个能实现集中管理与协调的系统,以便各个子系统能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共同构成建筑物的自动控制网络。
3、智能楼宇与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建筑维护结构使用保温材料,而且与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量的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国外专家对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表明,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规划成本占总成本的2%、设计施工成本占23%;而在运营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占75%。在我国往往只重视降低建设过程的成本,忽视建筑运营使用过程的成本。要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智能建筑技术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帮助建筑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建筑能耗和人工成本。因此,我们可用建筑智能技术实现建筑节能,如运用楼宇自控系统的节能策略与技术措施等,就有巨大的节能潜力。2005年10月,在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明确指出,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调节控制能源的使用、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保证建筑物的使用更加绿色环保、高效节能。
4、智能楼宇的节能建筑施工应注意的要点
4、1设计、施工中应力求产学研结合、不断创新
由于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嵌入了智能化系统工程,为配合节能与用能技术措施的智能控制方案与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独特性与复杂性,传统用于建筑的监控设备与系统已不能充分满足要求,因此,在建筑节能工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装备,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据,优化控制与管理模式,完善并提升建筑智能化节能控制装备的功能。在建筑节能工程大规模推进的早中期,产学研结合研制新型节能装备尤为重要。
4、2工作思路与模式上应不断寻求改进
智能化系统工程节能技术措施以往主要集中在能耗设施,如冷热源、空调等的节能控制方面,现在则应转为“全面用能管理,精细节能控制”。无论是设备系统的工艺控制,还是日常管理,只要有一定的节能空间,就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所以,凡是有利于用能管理的参数,智能化系统就必须准确地采集并完整地存贮,通过对各类实时信息与历史数据的分析,管理当前的用能设备,优化今后的用能控制与管理策略。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施工不仅是主观地配置功能,采购设备现场安装,而应与建筑、设备、物业等专业联合,对建筑物的能源系统进行分析与诊断,紧密结合建筑方案、设备工艺、管理方式,提供全面的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完善。能源合同管理及节能工程的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和实施优化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工作模式的转变意味着智能建筑工程界整体将提升一个层次。
4、3加强标准的健全与建设导向
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如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已制定了地方的设计标准,相关部门也在制定综合布线标准,但整个智能建筑系统的行业标准或全国性的规范还没有形成。依据什么标准进行设计,要达到什么样的智能等级及设备水准,如何选择适 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技术标准,如何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这些都是建筑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有不少投资商、设计单位和系统集成商对智能化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不知智能建筑的真正含义,搞不实宣传,有的投资商在 已建、在建的智能建筑中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智能化要求,在具体建设中还带有一些盲目性,特别是在设备选择或系统集成方面往往屈从潮流或随意拔高,导致设备和设施不能正常运转,造成投资上的极大浪费。由于存在这种盲目性,使得当前智能建筑在舆论导向上存在过热现象。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创新和改进。
4、4应不断提高和培养智能建筑设计队伍的素质
我国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不能长期把智能化系统设计委托给国外设计单位或系统集成商。实质上智能化系统 设计仅是整个建筑物设计工作的一部分,智能化系统设计应服从于建筑设计,整个建筑物的设计工作应由建筑专业牵头,统筹考虑并统一 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智能化建筑,建筑设计单位仍然是主体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商仅是配合单位。
实践表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不能各自为战,国内已出现过多起由于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没有同步而引发的设计事故。为使两种设计形成有机的联合体,国内有条件的设计单位应调整专业设置,把自动控制、通讯、信息、计算机、建筑设备等专业有 效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自己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对于独立于建筑设计单位的系统集成商,除服从于主体设计单位外,其设计成果还应纳 入建筑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绿色能源合同管理范文6
关键词:绿色建筑;监理;控制
引言:监理对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行为规范性与合理性,保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设计相一致有着重要作用。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备受人们关注,下文从设计及施工全过程对了绿色建筑监理控制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1我国建筑工程监理现状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道路较为曲折,与之相应的工程监理起步较晚,体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虽然我国推行工程质量终身制,但仍有部分业主在选择承包商时依然缺乏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和施工人员的资格审核,仅依赖于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理上,往往很难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部分业主对监理工作认识不足,导致监理地位逐渐降低,给监理事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特别是近年来工程监理数量大增,业内竞争激烈,部分监理单位为争取业务而出现压价竞争,导致监理工作效益偏低。
2绿色建筑设计与运营阶段的监理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的监理,与传统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更加强调与周围环境建筑的协调。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本身资源和能源,消除和改善对其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绿色建筑自身的使用价值,达到舒适和环保功能。往更远的发展方向来讲,绿色建筑的设计与相关的监理工作,还要特别注意设计是不是在建筑工程的实体上,使用起来是否清洁卫生、能否再生能源,设计是否存在不妥,有否考虑工程施工的可行性等要求。其实每个项目在进行监理时,都要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与设计联系的部门和绿色建筑的集成单位,均要进行协调与沟通,最后确定施工组织方案。同时,基于周围环境的因素,还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合理布局,从而选定绿色建筑的技术方案。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监理是建筑实体、设备系统及使用功能的运营维护,针对技术中心的功能和环境的需求,集成开发了技术中心能耗分项计量和环境监控系统,并进行绿色运维研究,建立适宜技术中心的物业管理制度和措施,保证实现良好的运营管理。
3绿色建筑施工全过程的监理及控制
3.1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绿色施工的关建环节,要求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案,在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制定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材料利用循环以及节水节能措施,合理划施工施工总平面及临时用地。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参建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核对施工图存在的碰、缺、漏、及图纸差错等问题,由设计单位答复与修正,使得设计文件更加完美。同时设计单位应向参建单位介绍设计意图及绿色建筑设计技术交底。
(2)施工设备与材料的监控。施工设备和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想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应当做好施工设备及材料的验收工作,且对施工设备及材料的质量认证资料也应该进行二次抽样检验,确保认证资料的客观公正,提高施工设备与材料的性能可靠性。若建筑材料不合格,则监理应拒绝签收,并督促承包商限期退货。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严禁投入工程使用。施工设备进场也应进行严格检查验收,若发现施工设备运行不正常,存在不安全因素,则勒令退场。
3.2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
(1)工程监理的常用方法及举措。在监督工程质量时,通常采取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及合同管理,采取实测实量、跟踪旁站,巡视、平行检验及见证取样等方式对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组织参建单位的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协调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关系,实施工程质量动态监理。
(2)建筑材料及设备的监控。一幢建筑是由许多不同建筑材料及设备组合而成的建筑实体,为了确保建筑质量,建筑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是基础,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在工程建设中,一旦材料及设备有质量问题,那后果是极为严重,极有可能发生楼倒桥垮的事故。因此我们对建筑材料及设备一定要严格把关,首先检查质保资料与其建筑材料及设备是否相符,其次对进场的所有建筑材料及设备经应严格进行质量监督,要求施工单位对已经进场的建筑材料及设备进行均应抽样复检,并出具生产许可证、出产合格证及质量证明文件等质保资料,待复检合格后投入使用,用于关键部位的建筑材料及设备则应在监理见证下送检,合格后方能使用,如果在施工旁站时,仍然发现不合格建筑材料,也及时更换并从施工工地清除,彻底杜绝以次充好,严禁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进行工程建设。同时根据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监理督促施工单位优选节能环保、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新型建材,合理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拒绝浪费,做好绿色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
(3)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旁站。在施工中隐蔽工程、关键部位以及关键工序的施工,监理机构应派遣工作细致责任心强的监理人员到现场施工跟踪旁站。监理人员发现施工质量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施工合同约定的,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如果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并如实记录旁站监理情况。未经旁站监理人员及施工单位现场质量监管人员确认或签字,均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若旁站监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施工单位存在违规现象,则令改正,当违规行为已给工程实体质量造成严重威胁时,且施工单位拒绝整改,则报告总监理工程师,征得建设单位的同意,签发工程暂停令,责令限期改正。开展绿色施工,监促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阶段采用洒水措施控制扬尘,基础主体施工时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设备控制噪声和振动,夜间室外施工时照明灯加灯罩与电焊作业时采取遮挡防护措施控制光污染,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将废水收集过滤沉淀达标后进行集中排放控制水污染等绿色施工措施。
3.3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
(1)验收工程整体质量。在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按照工程竣工验收标准验收工程整体质量,若具备验收条件,则应进行工程整体内容全部检查,全面审核工程竣工资料,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确认工程质量满足验收标准后,签署竣工验收文件,同时出具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2)工程项目后期维护的监督。在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阶段,监理单位还应当定期对该项工程进行回访,确保施工单位在保修期内进行维护,在监理任职期满时,也应协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办理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手续。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日益扩大,工程监理事业蓬勃发展,然而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效率偏低,因此应当加强监理人员的绿色监理专业知识培训,增强绿色建筑监理意识,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确保绿色建筑工程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同时绿色建筑监理工作程序及控制要点,也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制定相应的绿色建筑监理程序和控制要点,采取有效的绿色建筑监理措施,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宏伟蓝图,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