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产业研究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金融产业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金融产业研究报告

绿色金融产业研究报告范文1

环保现在这么热,不断有新词涌现,并且一个比一个高大上。今年上半年,中央提出了“绿色化”的概念,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嗨,无非又给环保多准备了一顶大帽子,要生态文明,要可持续发展,要绿色,不都是一码事吗?但专家们可不能同意,简单三个字,要真解读起来那也必须是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那么“绿色化”究竟是几个意思?先来看看权威版解读:

人民日报:“绿色化”既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也是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与此同时,“绿色化”还将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在会上解读“绿色化”时指出,“绿色化”是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来改造国民经济存量,构建增量,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程度。中国传统经济发展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代价比较大,形象的说是“黑色经济”或“褐色经济”,“绿色化”就是要“去黑存绿”,用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实,“绿色化”可以小到个人的一次绿色出行,也可以大到全球的一场绿色革命,总之是包罗万象,凡是环保相关,皆许收之麾下。如要仔细想想,这绿的对象是什么,化又要化到什么范围,什么程度,似乎又变得抽象了起来。

目前,中国的绿色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表示:“环境的最大压力来自于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要依赖于经济的绿色转型,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必然选择。”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响应。里约+20会议成果文件也明确提出,必须对各种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进行评价,寻求绿色经济政策的评价方法,并鼓励各方在国家情况和条件允许范围内将这些因素纳入决策中。

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环境不再是经济发展负担,而是经济发展动力之一,对环境的投入和治理的是能够带来经济增长的。

那么经济要绿又应该从何绿起呢?作为决策者必须首先明确一个问题,实现真正的“绿色化”,目前的差距和不足到底在哪里?中国很多问题的解决之道都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在推行,大量研究报告亦如是,参考了很多国外完善的指标,借鉴了大量国外先进的经验,看起来很高大上,但在层层下放落实的时候非常缺乏实用性。所谓具体,就是把这些“高大上”的宏观研究微观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某地区的绿色化程度不够高,那么到底短板在哪里?要解决这块短板需要什么样的投入产出比?以治理空气污染为例,是控制机动车数量、出行,还是要减少燃煤量,还是说露天烧烤,居民油烟才是罪魁祸首?而这些问题都不是单一化的,可能还牵扯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至法律方面的问题,这需要大量的跨部门、跨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听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最终得到的结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个好处是,在相邻行政地区的研究报告里,可能会存在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又为更高一级的行政区域的“绿色化”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

绿色投资

提到绿色经济就不得谈绿色投资,因为资金分配比例和流向可以准确直接的反映出一个国家要实现绿色化的决心和程度。国内很多观点认为,凡是用于增加绿色GDP的货币资金(包括其他经济资源)的投入,都可以称之为绿色投资。西方国家的学者则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通常把绿色投资称作“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 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SRI),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为投资者和社会带来持续发展的价值。

对比国外的投资项目就会发现,中国的大量资金还是投向了重化工和高能耗高污染的东西,而真正用于基础设施,比如高速公路,电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设施还远远不够。这个阶段我们必须要忍受褐色发展,这是我们国家目前的发展阶段决定的。但我们可以在政策导向方面做一些工作,就是通常所说“萝卜和大棒”的问题,我们现有的指标很多都是“大棒”,是约束性指标,比如排污企业,怎么排才符合标准,而未来绿色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积极的、鼓励性的政策,需要“萝卜”来刺激和推动企业更多的去投入环保产业。

可以看到,现在的绿色金融投资领域企业也正在发生一些质的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达到国家的强制性标准,他们更多在考虑从国家产业政策中寻求相应的激励和鼓励措施,或者是财政补贴和资金支持,所以即便政府一时间难以扩大绿色投资的比例也可以鼓励和引导企业率先进入这些绿色产业领域。

绿色消费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国家,我们的思考方式也常常受此局限。谈到绿色经济,大家可能更多在关注生产端。比如有新闻报道,某某企业又排了多少污染物,大家就会不约而同的现身,一起站在道德的至高点痛骂黑心企业污染了我们的环境,影响了我们的健康。但事实上消费不绿色是中国环境质量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简单来说,到底是谁养活了这些黑心的污染企业?还是消费者。如果大家都能够选择达标环保做得最好的企业产品,倒逼企业不敢再以牺牲环境质量来达到降低成本的勾当,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

近年来,中国清洁生产法的关注点已经开始从生产环节向消费环节转移,从早期的重视工业生产的投入来减轻污染和污染带来的危害,转向了对产品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还有就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对资源产生的影响,所以绿色消费是实现绿色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因为人类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对于整个绿色经济的发展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结语

中央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们发展已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而且是超过了承载能力上限,或者叫褐色经济。环境的不可持续性早已路人皆知,雾霾、垃圾围城、饮用水污染。那么从经济角度来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这些问题是由经济哪个环节造成,这个环节造成当中谁贡献大?弄清楚这些问题,恐怕才是真正面向决策的“绿色经济”。

绿色金融产业研究报告范文2

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以来,伴随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低碳战略,已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概念。

如果说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和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让人们认识到发展低碳战略的重要性,那么不断培育新的新兴产业,促进消费升级,就是让人们认识到发展低碳战略的必然性。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经常表述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因此,如何发挥好低碳战略,不仅关乎经济指数,也连着“幸福指数”。

2011年6月21日,作为APEC首例低碳城镇示范项目,于家堡金融区低碳城镇建设正式启动。于家堡金融区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占地面积3.86平方公里,规划120个项目,总建筑面积950万平方米;于2009年开工建设,计划8至10年建成。

据了解,于家堡将借鉴曼哈顿、芝加哥、伦敦金丝雀码头等世界著名金融区经验,委托日本日建公司对城市设计、交通规划、风能利用、水资源再生、太阳能利用、绿色电网等进行全面研究,从集约型城市角度探求低碳化技术路线。目前,已有包括美国洛克菲勒、铁狮门、香港英皇集团等在内的百余家企业在该区域注册,涵盖基金、信托、保险、交易所等多个领域。

选址

据了解,低碳城镇示范项目始于2009年。当时,于家堡金融区运营公司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日本日建公司开展于家堡金融区低碳城市专项研究,在双方多次沟通和交流下,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日本日建公司分别向各国政府和APEC组织申请设立低碳城镇示范项目。

“在中国国家能源局、日本经济产业省和APEC组织的推动下,2010年6月19日召开的第九届APEC能源部长会议上,中日两国联合低碳示范城镇项目确定天津于家堡金融区为首例低碳示范城镇。”中国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孙杨告诉《经济》记者,“国家能源局希望通过低碳示范城镇项目,为中国城市低碳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积累一些新经验,探索一些新路径。”

那么当时申请设立低碳示范城镇的标准是什么呢?

孙杨告诉主《经济》记者,当时的申请门槛有三点:第一,有详细的低碳城镇规划;第二,有先进的低碳技术支撑;第三,有充足的资金保障。由于APEC低碳示范城镇项目尚在起步阶段,未来的准入门槛和各项指标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

从APEC低碳城镇示范项目立项以来,短短的一年中,APEC低碳示范城镇项目硕果累累,不仅完成了低碳城镇概念的研究,还完成了首例低碳示范城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预计年均提高0.8%至1%,到2015年将达到52%左右,到2030年将达到65%左右。到2015年我国将建设100个新能源城市,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个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个新能源示范镇。

可以预见,于家堡低碳示范项目的成功启动,以及于家堡低碳示范所形成的低碳领导能力,将引领带动全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低碳城镇的发展。

示范

在于家堡金融区建设方面,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积极贯彻天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行绿色建筑理念,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工作要求,提出了“共享绿色,共同发展”的理念,从规划建设伊始,就组织国内外城市设计、管理领域的顶级团队,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了全面优化。

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波介绍,与单纯关注单项减碳技术或单个绿色建筑的模式不同,于家堡金融区以“金融主业,复合业态,立体架构,复合功能”为规划目标,着重突出“绿色建筑、低碳城市”的规划亮点和时代特色,从城市综合开发层面开辟了一条节能减碳的道路。

规划,突出低碳设计,绿化率将达30%。在规划方面,于家堡金融区委托美国SOM设计公司进行城市设计,同时委托日本日建公司进行低碳城市专项研究,从集约型城市的角度探求低碳化的技术路线,设定合理的减碳目标,打造环保、节能、减排、降耗、低碳的绿色生态建筑。

交通,公共交通优先,地下轨道串新区。未来,商务人士下班后,可以不出楼宇直接到地下,通过地下通道与地下空间自由通行。于家堡的地下轨道交通可以串联整个新区甚至可直接通达天津市区、北京。

能源,区域集中供应,引入能源合同管理。利用城市绿地的地下空间建设“供冷中心”,为区域内大厦进行“集中供冷”,可以节能30%-35%。此外,金融区尝试综合利用城市电厂余热、峰谷电力、冰蓄冷等低碳能源和技术,在区域内规划设计了若干个能源中心。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能源和土地,为金融区提供绿色能源。

施工,倡导低碳作业,积极推动自愿减排。于家堡金融区将“低碳施工”作为重点。新金融公司建设了滨海新区最大的工房群――“建设者之家”,为建设人员提供舒适节能的办公与生活设施,并组织了低碳施工导则的编制和面向全员的低碳培训。金融区还积极推动自愿减排,和天津市排放权交易所紧密结合,利用市场化交易平台和金融创新手段,带动全社会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预期

当今社会,每一个试点地区所在地的政府,都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是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于家堡金融区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决定着低碳城镇的示范效果和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

亚太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员Yang Bing Chwen表示,天津于家堡金融区是在亚太选出的第一个低碳示范城市,这里制定了很多施工导则、规划导则,引进了智能管理系统等,以确保其能够满足低碳城镇建设的十余项考核指标。

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波告诉《经济》记者,目前于家堡起步区已开工建设,其建筑全部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优化,为打造全过程的低碳示范城镇,于家堡已开展低碳施工技术研究,编制了低碳施工导则等,全面提高工程建设,努力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

绿色金融产业研究报告范文3

[关键词] 金融风暴 环保行业 挑战 机遇

由两年前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终于升级为金融风暴,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将自己置身于这场风暴之外。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关心自己的业务会受到多大的影响,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对相关行业的影响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环保行业或许也不可独善其身。

一、环保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数字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行业发展迅速,2010年环保行业年收入总值将达8800亿~10000亿元。2006年~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计划投资总额将比“十五”期间计划投资增加120%。我国环保产业总体年均增长速度达25%,成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环保行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机遇。但是面对当今全球金融风暴的席卷,或对环保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呢?

二、全球金融风暴下我国环保行业面临的挑战

1.金融风暴威胁绿色能源

绿色能源具有可再生、用之不竭、潜力巨大和利于环保等特点,各能源消费大国均把这类能源的开发利用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目前中国技术水平情况和企业经济效益看,可再生能源利用前期投资大,成本高,面临形势还是较为严峻。

随着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持续加深,可再生能源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获取未来项目资金支持的渠道。我国的股市的下滑正使得这类公司在股市上募集资金变得困难。清洁技术集团的股票与其他股票一样急剧下跌;如今的高度风险环境使得这些公司说服投资者投资于可再生能源项目变得更加困难。

2.金融风暴或使环境贸易壁垒抬升

华尔街金融风暴,实质上是一场信贷危机,它与疯狂透支的消费方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当债务链出现断裂,消费的热度就会急剧下降。深陷衰退中的美国不仅是一个不再像以往那样大胆借贷消费的美国,也必然会是一个不那么喜欢“中国制造”的美国。中国的另一个主要贸易伙伴欧盟也因自身经济发展迟缓,又受到美国金融风暴的冲击,加之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大的趋势。当发达国家的消费乏力,贸易壁垒抬升。发达国家一向借助本国的环境标准较高,以环境为理由阻止他国产品的进口,因此环境壁垒也有着抬升的可能。

3.金融风暴波及环保制造业、放缓绿色消费

环保制造业一方面需要政府扶持、鼓励和强制力环境管理,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依靠绿色消费拉动产业发展。面对全球金融动荡和全球制造业相对下滑,各国纷纷救市,大量注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能对环保直接投入下降,市场消费的紧缩使环保产品消费的减少,政府为减少失业率或对企业环保要求放松,减弱对企业环境管理力度,企业将可能自身难保。

同时,针对疯狂透支的过度消费方式与金融风暴极其密切的关联的思考,我们来看看最近社会所提倡的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重点是“绿色生活,环保选购”。环保选购中以选购绿色产品为主要内容,但绿色产品成本较高,市场价格较为昂贵,因此绿色消费需求动力很可能放缓。

三、全球金融风暴下我国环保行业的机遇

中国环保行业“短期来讲是有一定的压力”,个人认为这次的经济下调如果做一个总体的判断,企业也许会有一定的阵痛,但长期来讲是机遇。“把压力转变成促进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动力,让短期的平衡为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做出牺牲,短期经济的降温为我们长期的经济繁荣做准备”。

1.环境资源品的价格机制改革是好时机

据有关经济专家预计,这一轮国际油价的下降可能会时间比较长,而且下降幅度会比较大,70美元以下都有可能。这对我们的成品油的价格改革无疑是一个机遇,今后的定价权可以从此逐步企业化,这样政府就可以减少补贴。要不然油价高了要补消费者,油价低了补企业。当价格放开了,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又可以使我们的环境资源品价格体制市场化。

2.绿色商品企业贷款利息减少,增加企业流动资金

金融风暴8日当天引发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行动施以救援,就在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主要央行宣布减息的当天,我国央行也宣布了降息举措。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还宣布了我国银行存款准备金率9年来首度下调的决定。据市场人士预测,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可释放超过2200亿元的流动性。“其中,利率下调意在降低企业用资成本,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则意在解决企业的流动资金可得性问题。”

3.政府或给绿色企业减税

面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很可能还要做好一件事,即减税加薪,政府给企业减税,企业给工人加薪。扩大内需,有力提高我们的大众消费购买力。减税是未来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很重要的措施。

从目前中国经济的整体情况看,虽然金融系统开放程度有限,对华尔街“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其对中国的金融、出口、制造业影响已初现端倪。全球各国纷纷救市,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诚然环保行业占据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人们对生存,健康和舒适环境需求增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值得期待,警惕全球金融风暴或对环保行业的影响,从而尽早提出对策,消除影响,能使环境、经济和社会都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007-2008年度中国环保行业研究报告.2008,8,4

绿色金融产业研究报告范文4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长三角区域经济

本研究报告旨在从大趋势分析与战略预测的视角,从国际经济格局、宏观经济运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层面,对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处于的大环境,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报告分析预测的时间跨度为2011~2030年。

一、国际经济政治环境

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国内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走势息息相关。浙江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先行省份,必须放眼全球,把握好世界大势,深刻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性特征。世界经济大体在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波动中前进,有为期3~5年的基欣周期,为期9~10年的朱格拉周期,为期50~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是经济长周期的一个阶段,将产生深远的不确定影响。我们必须着眼经济中的长期发展趋势,才能正确分析和处理短期经济走势。为此,课题组从国际经济长周期及阶段特征出发,研究未来20年浙江面临的世界经济政治环境。

(一)基本论断

未来20年,世界经济处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中期(衰退-萧条期)和后期(萧条-复苏期)。1980~2030年左右,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和创新性的大范围应用扩展为特征,辅之以风险资本等一系列金融工具创新,形成了新一轮的康氏长周期。在这一轮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康氏长周期中,1980~2005年是复苏一繁荣期(新经济的发轫兴起和迅速扩张期),2005~2015年是衰退~萧条期(金融危机的酝酿及爆发和扩散期),2015~2030年是萧条一复苏期(震荡缓慢复苏到平稳复苏期,直至新一轮周期)。在康氏长周期的中期和后期,科技创新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等总体上出现根本转变的可能性不大,但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对全球经济政治多极化格局带来新的冲击和变化。

(二)基本特征

1,全球科技创新的总体和局部变化。革命性的重大科技创新是推动康氏长周期发展演变的根本动力。未来20年,爆发新一轮推动产业革命性突破的重大技术创新可能性不大,世界科技创新总体上将处于孕育和深化应用阶段,但是在局部科技领域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形成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支撑和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现有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应用创新将持续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向泛在化、网络化、智能化拓展,在制造业、服务业以及教育、医疗、交通、应急管理、社交网络等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化,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第四代移动通信以及遥感、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功能基因、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以节能环保、绿色发展为方向的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等技术有望出现局部乃至比较重要的创新突破,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一些新的动力,并为下一轮重大科技创新奠定新的基础。

2,国际金融体系的变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深化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考虑欧美经济综合实力、货币控制力和金融创新能力,未来20年,美元和欧元等发达国家货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不会有根本性动摇。但是艰难缓慢的经济复苏将使美元国际地位继续下滑,华尔街对世界金融体系的控制力将遭受越来越多的挑战。欧洲债务危机使得欧元区进退维艰,放弃独立货币政策使欧元区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大打折扣,争取独立货币政策又将使欧元区走向动荡乃至崩溃。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历史性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的提升,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和金融将成为稳定和创新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新生力量。人民币通过货币互换、区域化逐步走向国际化,逐步参与国际贸易投资结算,有望成为新的区域或者世界投资贸易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手段,进而推动国际金融格局深刻变化。

3,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国际贸易失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问题。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体推行“再工业化”,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从出口导向转向扩大内需,国际贸易格局将呈现新的变化。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工业和市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将有所抬头,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各种显性和隐性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增多,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出口。中国进出口总额有望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由于国内外经济结构的转变,中国外贸顺差有望大幅缩小甚至阶段性出现贸易逆差。除了南北贸易之外,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贸易有望进一步加强,在部分地区和部分贸易领域形成新的贸易格局。

4,国际社会应对气候问题引发的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治理的重大问题。虽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共同行动争议不断,但是绿色低碳的革命仍将产生深刻影响。考虑现有资源能源消费状况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变化,未来20年,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海洋石油、煤制油、煤制气将为化石能源消费提供新保障;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逐步上升,将还不能替代化石能源。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总量增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是环境恶化趋势总体上将有所缓解,生态补偿、碳排放交易等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将逐步完善,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将日渐盛行。

5,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但在未来20年国际政治多极化均势调整和局部动荡将出现新的不确定的形势变化。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份额下降,全球政治影响逐步减弱,但发达国家在科技、金融、战略资源、人才、军事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将维持较长时期。新兴市场经济体国际话语权逐步增强,但在崛起道路上仍将面临不确定环境下的经济波动、政治民主化、地区局部冲突等诸多严峻挑战,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都将带来转型与发展的巨大压力。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政治形势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经济衰退、债务危机、高失业率等问题存在引发新一轮社会变革和政治动态的可能性,北非、中东等伊斯兰世界局部地区动荡局势深刻演变,美国向亚太地区的扩张,以及南海潜在冲突有显现和加剧的趋势,

这些都可能对全球政治环境带来多变的、无法预计的影响。

(三)发达经济体主要特征

l,发达经济体在近期将处于康氏长周期中的朱拉尔中周期的危机-清偿阶段。经济增长经常会面临间歇性的衰退-萧条危局,欧洲债务危机频发并呈现出阶段性的扩散趋势和“债务货币化”的冲击,引发全球经济阶段性波动甚至“二次探底”,中长期会在振荡复苏中走向平稳复苏。

2,金融创新步伐逐步放缓。失去重大科技创新的支撑,在后国际金融危机的震荡期,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微观基础脆弱,金融创新失去方向。前景和目标不明环境中的金融创新,反而会使金融体系的风险不断加大并时常暴露。

3,技术和产业转移会处于时快时慢的纠结困境。一方面,发达经济体试图要积极推进技术和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重塑产业优势;另一方面,又由于担心国内“产业空洞化”和失业问题,在面临衰退萧条时又要着力推进“再工业化”,从而控制高新技术和产业的转移。

(四)新兴经济体主要特征

1,经济增长步伐较前一个20年相对放缓。受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及震荡的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环境相对不稳定,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加大,周期性波动频率增加。但新兴市场经济体总体上升的趋势仍将保持。

2,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速。主动接受发达经济体技术和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大,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生动力增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和路径多元化。

3,“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加大。更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中,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趋势可能出现分化,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落人“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增加。

需要强调的是,未来20年全球经济政治演变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范围内的制度竞争及话语权的竞争将加剧。当前世界各国还没有完全走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甚至在部分国家,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了社会政治动荡,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和部分国家经济政治形势恶化的风险仍然存在且有可能蔓延扩散。如果世界各国不加强政策协调,特别是发达国家如果不承当应尽的国际责任,反而用自身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遏制新兴市场经济体崛起;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如果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妥善应对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各种挑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可能出现更多的不利变化。

二、国内经济社会环境

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大体都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迈进的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经济高速成长,国民普遍受惠,活力与稳定兼备;二是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阶段,该阶段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三是进入高收入后的发达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现代化得以实现,经济社会发育成熟。改革开放后,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4000美元,已经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从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的过渡。鉴于“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课题组以此为研究视角,对未来2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与趋势进行了研判。

(一)基本论断

未来20年,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仍然向好,但受国际经济长周期及发达经济体的影响,加上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制约,经济增长速度将相对放缓。预期到2020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GDP总量将达到15~18万亿美元(当年汇率,下同),逼近美国经济总量,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到2030年,预计中国的GDP总量将达到25~30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确立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左右,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户籍制度逐步开放,城市化水平达到70%;人口总量达到顶点,劳动人口出现负增长,开始形成了以老龄化为特征的“倒金字塔型”人口结构;

――开放格局明显变化,在进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的同时,外贸依存度逐渐下降,出口贸易呈“产品高端化、地区多元化”特征,中国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加快,对外收购成为大势所趋;

――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明显增强,政府职能有效转变,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明显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二)基本特征

伴随着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跨越,我国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开放格局、社会结构、政府职能等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将会随之产生深刻的变化。

1,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结构将会出现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过程。未来20年间,由于初始条件的差异性,中国的不同地区间将出现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并存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在整体水平上仍将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投资率。但是,投资结构上将出现以下重大变化:一是在投资方向上,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将降低,对研发设计、更新改造、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消化等方面的比重将大幅提升;二是在投资主体上,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将不断降低,随着产业管制出现实质性的放松,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投资比重将明显提升,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2,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所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城乡居民家庭面临着普遍的消费升级问题。未来20年,中国的消费需求将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消费总量规模的大幅提升,导致其发生重大变化的动力主要有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完善、中西部地区发展所产生的新需求等;二是消费结构将日益呈现多元化特征,住房、汽车、教育、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为主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支出将明显增加;三是消费质量、消费能级不断升级,品牌化、个性化消费人群扩大,中高端消费比重提高,更加注重消费的安全性、舒适度和社会认同感。

3,开放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发展经验表明,根据发展阶段不断优化调整出口导向战略以及对外贸易结构,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重要因素。未来20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地位的确立,对外开放整体格局将呈现深层次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进出口总量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不断降低;二是进口方面对能源、原材料

等方面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高,欧美对中国进口管制逐步放松,对高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增加,出口方面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将明显提升,同时,中国与非洲、南美、东盟等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力度将不断加强;三是外资将更多地采取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大势所趋,对外收购现象将愈加普遍。

4,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经验表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要加快推进社会结构转型,实现发展的重心从财富增长向民生福利的有效转变。未来20年,中国的社会结构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出现深刻的变化:一是中等收入群体和现代职业阶层快速形成壮大,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各类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一批新的社会阶层迅速形成;二是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将大量涌现,市民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人民参与经济社会管理的权利不断扩大;三是社会管理参与机制不断创新,政府的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5,政府职能发生重大变化。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地推进制度建设,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础。未来20年,我国的政府职能变化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大社会、小政府”的格局初步确立;二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政府开支约束增强,财政支出结构较快地向公共财政方向转变;三是凝聚改革共识,推动系统全面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同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长期将保持相对稳定,相机抉择政策的频率将相应减缓。

由于一个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如果在未来的20年间,中国对发展中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加以协调和处理,特别是在以下方面出现偏差,则落入“陷阱”的风险也可能增大:一是发展战略调整缓慢,不能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丧失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力;二是在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人力资本存量不足,难以随着经济增长及时改善要素结构,导致自主创新及发展动力不足;三是收入分配等社会不公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引起社会两极分化,导致社会不稳定和内部纷争;四是不能及时进行深入的改革和系统的制度建设,不能及时完善法律制度、更好地界定公共权力的行使边界,导致公共权力的过度扩张或不适当收缩,政府能力的弱化。

三、区域经济社会环境

未来20年,上海及长三角在世界的地位将不断提升,长三角内部将加速融合且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快。上海及长三角在未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对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且直接的影响。

(一)基本论断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长三角地区将超越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和荷兰阿姆斯特丹为核心)、英国的中南部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日本的东海道城市群(以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为核心)以及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芝加哥、多伦多为核心),成为仅次于美国波士顿城市群(以纽约为核心)的世界第二大城市群,而上海都市经济圈也将成为仅次于纽约的为世界第二大都市经济圈。

――经济总量方面,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达到4万多亿美元(当年汇率,下同),人均GDP可达到2万美元左右,率先进入高收入地区行列;到2030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将达到7~8万亿美元,人均GDP接近4万美元,成为全球高收人人群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经济结构方面,到2030年,长三角地区将形成现代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占GDP比重将大大超过一、二产总和,其中上海服务业比重将在80%以上。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日益向上海、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聚集,而先进制造业的分布更趋向于二、三线城市以及其他沿海地区。发展质量方面,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均处于国内最高水平,形成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战略地位方面。长三角地区成为全球主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拥有一批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辐射作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成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亚太地区主要国际门户。基本建成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我国乃至亚太地区参与全球合作与对外交流中发挥主导作用;长三角地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建成具全球意义的国际性大都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上海与作为长江三角洲发展腹地的周边城市在发展的维度(产业、社会、环境)和制度的维度(理念、体制、技术)等方面实现整合,成为全球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和高收入群体最为密集的地区。

(二)基本特征

L上海将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进而带动长三角地区形成较高水平的国际化程度,形成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体系。上海将成为集股票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最聚集的城市之一。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首先将大大增强上海服务长三角、长江流域和全国的能力,为建成全球主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其次,有利于拓展金融资源运作空间,直接支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实现“两大中心”的资源互动。借助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积极发展航运的金融服务需求,上海金融中心将发展船舶融资、海上保险、资金结算等高附加值业务,掌握行业制高点和国际话语权,成为世界公认的船舶融资业务中心。

2,长三角地区将建设全球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长江沿河和东海沿岸的港口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与航空、公路和铁路等形成了最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其中,集装箱总吞吐量到2030年将突破30000万标箱,煤炭、石油等货物吞吐量突破200亿吨。并成为集期货交易、运输集聚和金融结算为一体的全球最大的大宗物商品交易中心。这一中心将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和现代市场交易技术,成为连接国际、国内市场和多区布点大宗商品集散地交割仓的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成为具备港内外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现代物流特征,并拥有集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商贸型综合物流体系。

长三角地区将逐步建成集装箱运输系统、外贸大宗散货海进江中转运输系统、江海物资转运系统和客运系统,江海联运、海海联运、海铁联运等物流集疏运模式将得到迅速发展。随着长三角地区建成全球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和大宗物商品

交易中心,长三角地区的区位、港口、资源、市场和开放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将极大提升大宗商品的交易服务能级,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长三角内部也将建立统一的要素市场和高效畅通的现代物流网络,极大地促进交易商融资融货、降低贸易成本、增加贸易机会、加快资金周转。

3,长三角地区将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中心。在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地区内的产业分工不断优化,并建成集研发、生产加工、国际营销和全球商务为一体的世界制造业中心,特别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并成为世界级的大型制造业企业总部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未来,长三角地区将充分发挥区域在研发、设计、制造及服务方面的综合优势,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具有强大的区域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和分工体系。这种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中心不是由境外企业控制的“世界工厂”或“加工场”角色,而是一个拥有自我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独立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全球化的制造业基地。上海也将成为国际性的管理控制中心,成为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的所在地,区域内逐步形成一个以上海为“龙头”的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

4,长三角将成为国际人才高地和国际创新高地。随着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长三角地区将建成以上海为龙头的集聚能力强、辐射领域广的国际人才高地、国际创新高地,成为国际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祥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选择地和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在长三角内部,将形成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在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发挥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未来二十年,长三角地区建成国际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结构优化协调互动,使人力资源体系更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通过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重要基础性资源性作用,使长三角真正成为集产业、科技、人才为一体的资源集合平台,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长三角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将面临以下几个挑战:区域内各城市发展定位和内部分工不够合理,区域整体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交通、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套与衔接,不能形成要素合理流动的制度环境和市场体系;经济发展面临土地、能源匮乏等资源环境约束;社会事业发展有可能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或许还会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对于浙江的发展而言,如果忽略了上海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不积极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建设以大宗商品交易转运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海洋经济发展大平台的。

参考文献:

1,巴里・诺顿:《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3,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版。

4,迟福林:《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5,第一财经研究院:《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危机:大困局带来大冲击》,《战略观察》2011年第19期。

6,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7,林岗、王一鸣、黄泰岩、马晓河:《2010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报告: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8,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陆学艺、李培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0,迈克尔・斯宾塞、林重庚:《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11,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史正富主编:《30年与60年: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14,宋玉华:《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实证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5,王方华主编:《2010中外都市圈发展报告》,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

16,浙江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社会建设研究――浙江省“十二五”社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10年11月。

17,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色发展与创新》,中国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浙江省发改委“人均6000美元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人均GDP6000美元以上阶段:国际经验、浙江机会与挑战及“十二五”时期对策》,内部资料,2009年。

19,邹至庄:《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5年版。

绿色金融产业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伴随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碳排放加大等问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基于低碳经济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必不可少的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低碳城市,从而坚持十报告提出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指示,全面提升城市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水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低碳永续发展。

一、低碳城市规划建需要注意的问题

1、低碳城市规划

顾朝林认为城市规划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并提出了降低碳排放的四大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首先是对城市的空间布局进行功能分区,扩大城市碳汇系统;其次是对旧城的生态改造,整合为一个系统工程;然后是低碳理念指导低碳建筑;最后是低碳交通,节能减排。李靖、戴慎志根据低碳技术与城市规划关联侧重点的不同,将低碳技术分为 3 类:可持续的能源资源、技术改进以及其它低碳或零碳技术。并且提出了减少城市碳源消耗的 3 大城市规划技术方法: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和加大城市绿地比例;控制能源类型和需求量;应用低碳技术和能源。

2、低碳城市政策

今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我国首次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它填补了我国适应方面的战略空白,对未来低碳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著名学者顾朝林等人基于低碳的理念提出了城市规划的政策制度框架,从而加强对低碳城市的建设,主要包括:以碳生产率(carbon productivity)代替 G D P 作为规划目标;加强城市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规范并强化碳交易研究;制定低碳城市行动纲领降低碳排放;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金融开展。

3低碳城市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走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一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继续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二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是狠抓环境治理;五是扎实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二、低碳城市发展结构中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1、低碳城市的产业链结构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看到工业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巨大,尽管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不断推进节能减排、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依然日益突出,特别是今年以来以可吸入颗粒、细颗粒物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受到了广大关注。为此,郑琦认为应该从低碳旅游的市场拓展模式、产业开发模式、业态创新模式、技术推广模式等方面探索低碳城市转型的路径。周国梅等著名学者也提出了资源型工业城市向低碳产业转型的策略:加快传统产业改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支柱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等为主的后续产业,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及时培育出新的支柱产业;关注市场需求的改变或者开辟新的市场需求,并将它转化为一系列的产业需求,进而拉动与传统高污染高能耗重工业相关的环保产业的发展。

2、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模式

低碳城市的发展需要建设相应的治理模式和配套制度,首先提出了基于城市历史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政府、市场、公民三方协作互动模型。对国际低碳城市发展实践和国内城市的相关探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现有低碳城市实践所遵循的四种发展模式,包括综合型“低碳社会”目标模式和低碳产业拉动、“低碳支撑产业”、示范型“以点带面”三种过渡模式。刘中文等从低碳城市的内涵入手,分别从政府、企业、市场和公众的角度对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政府要制定城市规划、加强监管,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生产低碳产品,形成统一的碳金融和碳交易市场体系,公众要养成低碳消费习惯。

3、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催生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型的构建。有的学者认为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要从生产力、能源消费、再生资源和激励政策四个层面进行。周冯琦认为从四个维度对低碳城市进行评价,碳足迹维度、城市发展模式维度、经济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这四个维度构成立体的低碳城市发展指数,形成系统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而由气候组织编写的《中国低碳领导力:城市》认为至少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消费方式和碳强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社科院公布的《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研究报告,是国内第一次公布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被认为是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标准。该标准具体分为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四大类共 12 个相对指标。如果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 20% ,即可被认定为“低碳”。

三、城市建筑的绿色生态建设

绿色建筑设计要求以最低的能耗,从环保和生态的角度,利用全局的观点去解决问题。进行建筑室内设计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室内环境要不受到周围噪声、光辐射以及热干扰等,同时,还要有着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合适的温湿度等。要多关注环境,再利用资源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保护环境,还要保护使用者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受到伤害,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1设计师丰富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师不断的更新设计观念,要能够引导建设者的不良思想,引导全社会接受绿色设计风格。设计师还应当提倡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各种设计方式,从施工方式、选材、风格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建筑设计者要尽可能的节省资源,对于自然能要充分进行利用,比如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资源,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需要配合考虑各种能源的使用。在设备的确定和选择时,应当考虑其适用性和实用性以及设备的性能。

2构件设计的节能化

工业化的生产或者标准化的生产,能够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要尽可能的选用定型产品应用于建筑设计,再设计的时候对于室内设计要有一种系统化的思想,尽量使用统一的施工方式、造型手法和设计风格来完成;建筑材料在选取的时候要考虑再生性,绿色建材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可以再生与回收,使用过程中没有污染,为了更好地维护地球资源应当选用可再生材料,树立再生材料的观念。材料选择要考虑其实用性,不能过于追求材料的形式。

结语

因此,在借鉴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之城,就必须要全面推进低碳政策,不断优化低碳能源;努力培植低碳产业,积极推广低碳技术;逐步完善低碳市政工程,加快实施低碳交通;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多角度改造低碳生态园林区。

参考文献

[1]. 尹艳伟;王超;张江;张伟.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问题与相关措施初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S1)

[2]. 崔博;李金卫.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实践——以厦门市为例[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1(02)

绿色金融产业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绿色转型发展;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1.2;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8-0024-07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始终存在。2008年9月中旬,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发展为国际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结构既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又面临一次新的战略性调整机遇。“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换一种说法就是绿色发展,不仅包括改革制度方面,还包括发展方面,不仅包括经济方面,还包括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

目前我国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内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大等严峻挑战,我国已进入绿色发展时代。“十一五”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已采取很多重大行动。“十二五”规划主线是转型发展,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对各省绿色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现有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是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推进绿色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正确认识及评价各省市自治区绿色发展的现状,量化各地绿色发展水平,可以帮助针对各地区的绿色发展中出现的不足和偏差进行分析,从而理清思路,找出差距,解决问题。这对于今后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制定并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正确评价现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构建各省绿色转型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名,有助于帮助各地区明确自己在绿色方面的相对位势,并且树立优秀典型,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对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对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可持续竞争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树立大国形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生态资源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随着绿色(低碳)经济在国际社会引起重视,国外对绿色(低碳)经济竞争力体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而且方法多样,给出的指标体系中涉及了相关的评估模式。如Hall,B.& Kerr,M.L.在《1991-1992绿色指数——对各州环境质量的评价》(Hall,B.& Kerr,M.L.,1991)[1]一书中提出了“绿色指数”的概念,将绿色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3个层次,一级指标包括绿色状态和绿色政策两类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能源消费和交通等9类指标,三级指标包括256个指标。Clifford Cobb,Ted Halstead & Jonathan Rowe(1995) [2]提出了具可持续发展性的真实发展指标GPI(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该指标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账户。Lawn(2003,2005) [3-4]在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和真实发展指标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其他替代指标以获得广泛的接受。2009年5月,新西兰经济发展部了《新西兰能源发展指数报告2009》,将指标分为安全、环境影响、能源强度、承受能力、定价等5大类。2009年9月由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所和欧洲第三代环保公司赞助,VividEconomics了低碳竞争力指数,以与碳生产率的相关性为依据,分为产业细分、早期准备、未来繁荣等3个一级指标,交通部门人均能源消费量等19个二级指标。2009年12月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了低碳经济指数,仅以碳强度为指标。

国内有关绿色(低碳)经济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较少,其中发表的期刊文献仅有朱有志等[5](2009)和陈晓春、陈思果[6](2010)提出了低碳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前者提出了包含13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后者在前者基础上提出了包含16个指标的评价体系。然而,二者都没有确定研究对象、利用统计数据计算出绿色发展竞争力,仅提出绿色经济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有部分指标是需要通过调查得到的定性评价指标。另外国内近年来出版了不少关于绿色指数、低碳发展方面的报告,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等[7](2012)编著的《2012中国绿色指数年度报告——区域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8](2011)编著的《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1)》、李士,方虹,刘春平[9] (2011)编著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2中国绿色指数年度报告——区域比较研究》中的指标体系由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3个部分组成,分别反映经济增长中的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与生态保护及污染排放情况、政府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和治理情况等。《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从发展动力、现有能源使用效率和污染排放水平、政策环境支持3个维度选取57个指标进行评价。《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1)》构建了中国省域低碳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以低碳效率为核心,综合考虑低碳效率的直接影响因素能耗效率以及低碳社会、低碳引导两大作用机制。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绿色指数、低碳经济等相关研究的综述发现,研究的角度、目的、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各不相同,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均未把转型考虑进去,本文将绿色、转型与发展相结合构建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保护环境与经济结构转型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三、中国绿色转型发展及其评价的层次体系

(一)绿色转型发展的内涵

在绿色发展评价研究领域,不同的关注点或视角会对绿色发展含义有不同的界定。而对绿色转型发展内涵的辨析,可使开展绿色转型发展评价研究时更准确、全面的理解绿色转型发展内涵,进而使指标体系设计具有一定理论支撑。

绿色发展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是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指由过度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

绿色转型发展是“绿色+转型+发展”,是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两者相辅相成的紧密结合。由过度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形态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形态的转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转型发展是多层次的协调发展,在概念层次上是绿色发展与转型发展的统一,在空间层次上是国家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在时间层次上则是当前发展与远期发展的一致。

(二)绿色转型发展评价的层次体系

根据绿色转型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维度构成,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竞争力提升三大评价维度出发,构建绿色转型发展评价的层次体系。其中环境保护主要对应绿色发展内涵,竞争力提升主要对应转型发展内涵,而资源利用则兼具两方面发展含义,三方面各自独立又相互支持,共同构建第一层指标结构。环境保护一级指标下设减排能力和增绿能力两个二级指标,减排从污染物减少方向,增绿能力从治理方向,共同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从降低污染排放和增强资源环境可再生能力两个方面体现绿色发展的要义,同时与转型发展中的排放结构转型直接对应。资源利用一级指标下设资源集约能力和能源结构优化能力两个二级指标,意味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两项能力,一方面体现绿色发展中的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包含转型发展中的投入结构转型与排放结构转型。竞争力提升一级指标下设科技创新能力、劳动产出能力、资金投入能力、资源支撑能力和结构优化能力5个二级指标。这五项二级指标与投入结构转型、排放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区域结构转型、需求结构转型、分配结构转型、目标结构转型和制度结构转型等8大结构转型直接对应,同时动态的反映发展能力。

四、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构建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发展绿色转型发展的能力,进而识别我国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难点和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绿色转型发展的误区和问题。既包括绿色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包括绿色转型发展与其他宏观经济体系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既包括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也包括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既包括全局性的问题,也包括具体层面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包括全国性的问题,也包括区域性的问题。针对绿色转型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的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因此,在开展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之前,有必要对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进行探讨,既要遵循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一般性,也要突出相关研究主题的典型性。

1.系统性原则

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是一个大系统,必须要尽可能涵盖绿色转型发展发展的全过程,基于发展的内在逻辑,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内容和指标,力求全面完整地反映绿色转型发展发展状况。

2.可操作性原则

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要能对不同区域绿色转型发展有很好的适应性和概括性,并使指标在不同区域之间具有可比性。指标内容应明确、具体、可供测量、易于应用,定量指标应能方便获取或者测算,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电力年鉴》、《中国循环经济年鉴》等统计年鉴和部委、省市政府、行业协会等公布的年报,定性指标应尽量标准化,以使绿色转型发展评价便于操作。

3.代表性与动态性原则

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选择应该避免重复,指标的选取和设置要尽可能与绿色转型发展发展评价目标直接相关,并结合绿色转型发展的特点,从绿色转型发展评价主体需求角度出发,区分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差异,选择关键性和最具代表性指标,摒弃一般性指标。同时既能反应当前的发展水平,又能涵盖未来的发展趋势,体现动态特点。

4.典型性原则

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遵循上述一般性原则的同时,还需要突出绿色转型发展研究主题的典型性。坚持绿色、转型与发展相结合,保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突出领域结构转型发展。

5.引导性原则

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能够起到引导作用,我们对绿色转型发展开展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绿色转型发展评价,起到提升地区整体绿色转型发展能力的作用。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考核评价的工具之一,其重要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绿色转型发展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更在于通过引导,促进地方政府更加关注绿色转型发展的改进。

(二)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秉着前文所述的五大原则,在前文确定绿色转型发展层次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关于绿色经济评价指标的相关文献,坚持绿色、转型与发展相结合,确定了9项二级评价指标和66项三级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结合前面指标的确立原则,从系统性、可操作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引导性来看,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涵盖了绿色转型发展的三个维度,选择的指标有的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有的从传统方面考虑,比较具有代表性,从可操作性来看,指标数据都是可以通过相关统计年鉴获得或者根据年鉴数据测算出来,专业性比较强的指标可以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来测量,再结合有关专业部门获得的数据对比选取。

五、中国省级区域绿色转型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省级区域绿色转型发展评价目前采用的主流评价方法是采用建立分层次、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对省级区域绿色转型发展实行综合评价,依据综合评价的逻辑顺序,综合评价通常由3个方面构成:一是指标和数据处理,二是指标权重确定,三是将多指标“综合”成一个整体评价值的多指标绿色转型发展综合评价。

(一)指标和数据处理

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是指标的数据缺失修补、一致性处理和去量纲化。对于数据缺失修补,首先根据地区划分成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当每一个省份数据缺失时,用所在分区的其他省份均值修补。一致性处理是将指标体系中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趋势一致化,以保持指标之间的可比性,对于正向指标无需进行同向化处理,对于逆向指标,为了消除两类指标在合成时相互抵消,对逆向指标需进行正向化处理,主要采用倒数法、最大值法和求补法。去量纲化主要是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对于选定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各个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且数量级相差较大,所以一般不能直接进行综合计算,所以在进行综合评价之前,必须先将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变换为无量纲的指数化数值或分值,再进行综合计算,本文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法。

(二)指标权重确定

综合评价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系数确定得合理与否,关系到综合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权重是以某种数量形式对比、权衡被评价事物总体中诸多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度量值。多指标综合评价时,常通过对各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体现不同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地位以及重要性程度的差异。依据计算权数的原始数据来源不同,权重的确定方法一般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本文对于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采用等权,对于一级指标,由于发展的影响影响大,适当调高权重,最终选择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权重为0.3,竞争力提升权重为0.4(见表2)。

(三)综合评价实证

使用多指标数学合成法中的线性加权和函数法来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前面得到的各指标的权重和无量纲数值,对指标进行逐级汇总,即首先对三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将三级指标线性加权汇总为二级指标得分,再将二级指标得分利用线性加权计算出一级指标得分,最后由3个一级指标得分线性加权得到省级区域绿色转型发展评价得分,根据最终的得分进行排名。评价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各省级区域绿色转型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30个省(区、市)中,绿色转型发展水平排名前10位的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山东、天津、福建、湖北;山西、贵州、新疆、宁夏、甘肃位列后5位。可见我国绿色转型发展水平综合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情况,呈现出东、中、西阶梯状分布,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好,产业结构调整快,资源环境良好,绿色转型发展较好,而内陆省级区域由于竞争力提升相对较弱,在减排增绿、资源结构调整等方面显得相对落后,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因技术相对落后,资源消耗大,绿色转型发展难度较高。

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竞争力提升3个维度来看,环境保护方面,得分最高的是北京,北京将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在全国率先完成三级“双控”节能目标分解,实行“条块结合”的污染物减排目标分解机制;而山西、新疆、河南、甘肃等地得分较低,能源结构不合理,主要以煤炭为主,加上受技术的限制,污染物排放多。资源利用方面,湖北得分最高,湖北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格局,建成了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而内蒙古、山西、宁夏等地得分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以资源消耗大的煤炭工业为主。竞争力提升方面,上海、北京、广东得分高,说明综合实力强,优势突出。而云南、甘肃等地得分较低,主要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六、结论与政策实施建议

绿色转型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通过构建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省市地区绿色转型发展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有助于帮助各地区明确自己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的相对位势,并且树立优秀典型,促进共同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扶持和引导,在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施过程中,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以考核评价为导向的绿色转型发展转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十二五”规划中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转型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在政府由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大背景下,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文化正愈加浓厚,地方政府需要与时俱进,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引导各级干部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绿色转型发展上来,进一步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要注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由易到难,逐步健全绿色转型发展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还属于探索阶段,绿色转型发展评价体系还需逐步健全。我国绿色转型发展实施全面的评价尚不具备一步到位的条件,需要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评价工作。

3.建立强有力的绿色转型发展评价保障体系和组织体系

绿色转型发展要推行评价,首先要有评价的法律框架、相关政策与标准体系。要想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持续长久的开展下去,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作为支撑。在我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实施的初期,可先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绿色转型发展评价的顺利进行,同时进一步完善绿色转型发展方面的税收优惠、信贷优惠等财税政策。

4.制定科学规范的绿色转型发展评价运作程序

为保证绿色转型发展评价的规范性,应制定科学规范的绿色转型发展评价实施程序。包括确定绿色转型发展评价的范围、对象和目标;从多个维度考虑,构建科学合理的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竞争力提升等指标纳入绿色转型发展评价,同时结合绿色转型发展发展的最新动态,实时调整相应的评价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量化计算我国省市地区、城市、行业、企业、工业园区等绿色转型发展发展评价排行榜。

5.加强绿色转型发展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除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等需探索研究外,还需加强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本身的方法理论研究。从绿色转型发展内涵的理论解析出发,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标准和指标。

[参考文献]

[1] BOB HALL,MARY LEE KERR. 1991-1992 green index: a state-by-state guide to the nation's environmental health[M].Island Press,1991.

[2] CLIFFORD COBB, TED HALSTEAD, JONATHAN ROWE. If the GDP is up, why is America down? [Z]. The Atlantic Monthly, 1995:59-78.

[3] LAWN P A.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support the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 (ISEW), 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GPI), and other related indexe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4(1):105-118.

[4] LAWN P A. An Assessment of the Valuation Methods Used to Calculate the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 (ISEW), 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GPI), and Sustainable Net Benefit Index(SNBI)[J].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05,7(2):175-208.

[5] 朱有志,周少华,袁男优.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国情国力, 2009(12).

[6] 陈晓春,陈思果.中国低碳竞争力评析与提升途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5).

[7]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等. 2012中国绿色指数年度报告——区域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 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1)[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9] 李士,方虹,刘春平.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hina’s Gree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Xiao Hongwei1,Li Zuojun2,Wang Haiqin2

(1. State Information Center,Beijing 100045, China;

2. State Counci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1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