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0-0107-04
我国高校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其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都还很不成熟,各学校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独立学院作为一种结合公办、民办两种办学机制优点的新型办学模式,由于灵活的机制,在开设网络工程专业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是独立学院办好网络工程专业的关键。因此,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在2006年申报网络工程专业后,既开始对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
1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
1.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独立学院自身优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稳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培养人才的模式必须向市场需求型转变。独立学院的生源素质和传统的本科院校相比差距较大,所以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网络工程专业进行定位。独立学院的区域特征比较明显,而所在区域往往不只一所高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所以重要的是结合学校自身优势、针对所在区域内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去确定差异化的专业培养目标。
1.2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强调学生关键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实践能力不强,需要企业进行岗前培训才能胜任工作。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该首先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要的实践能力上面。但这种实践能力只能是初级的工作技能,成熟工作技能的真正形成是在工作后,是在年复一年的实践过程中累积的。学校与企业比较起来,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在学校里三年都学不会的技能,很可能在企业不到三个月就学会了。主要原因是企业里有真实的工作项目、真实的工作环境以及真实的工作压力,这都是学校无法复制的。学校也有自己的优势,人的一生中能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的空间和时间,主要集中在学校中。而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基于以上原因,独立学院在为网络工程专业设计培养方案时,首先要保证影响学生就业的关键性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需要接受企业岗前培训就可以直接工作,从而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不同学校的不同网络工程专业应该有不同的专业定位,其关键的实践能力也不同。如果专业定位于培养网络工程师,那么组建网络的能力就是这个专业的关键实践能力;但如果专业定位于培养网络管理人员,那么使用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网络管理的能力就是这个专业的关键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这样做符合本科专业“宽口径”的特点,能够培养适应性较强的学生,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企业调研过程中,大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在校学的知识只占他所有知识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知识是在工作中逐渐学习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要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成功,必须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是建立在对本专业基础理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对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制定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方法
1.1广泛调研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1.1.1招聘会调研
组织专人进入招聘会现场调研,这种方式有以下几个优势:
1) 可以通过与招聘人员的交谈,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2) 可以设计一些问卷让现场的招聘人员填写,得到一些感兴趣的信息;
3) 可以汇总一些统计数据,招聘会得到的统计数据量较少也比较片面,但如果多次对不同招聘会进行调研,数据就比较可信了。
1.1.2企业调研
招聘会调查的对象往往是企业执行层的人员,了解的是一些具体和微观的信息。而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可以接触到管理层甚至决策层的人员,得到一些宏观方面的信息。企业调研分为三类企业,一是负责组网和建网的专业网络公司;二是使用网络的一般公司;三是进行网络软件开发的软件公司。
1.1.3网上调研
1) 招聘求职网站调研。目前网上招聘已经成为企业招聘的重要手段,有些招聘网站信息量很大而且提供了查询功能,表1是我们在“前程无忧”招聘求职网站上做的主要编程技术的企业需求比较,对确定网络工程专业编程类课程的设置非常有帮助。
表1 主要编程技术的企业需求比较
2) 其他院校的培养计划。现在很多学校将自己的专业培养计划公布在网络上,对这些培养方案的研究,既可以起到借鉴作用,又能够避免和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形成同质化竞争。
3) 政府网站。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开展,政府网站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其中包括了一些权威的统计数据、一些权威的预测数据、一些重要的政策和精神,甚至在一些领导讲话中也包含了重要信息。掌握这些信息,对于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全面把握有比较大的帮助。
1.2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将调研结果汇总到系专业指导委员会后,专业指导委员会参照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和IEEE-CS/ACM的《CC2001教程》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鉴了美国ABET认证的思想,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一一对应起来。表2为我院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对应关系。
表2 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对应关系
1.3合理安排各类课程比例
在进行调研时,企业普遍认为技术过硬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但最受欢迎的员工是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合作能力强、沟通能力强的员工。由于可见技术能力在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中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我们首先保证了专业课的课时,使学生在毕业时能有较好的技术水平。同时我们在公共选修课中加入了一些人文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使学生的发展有后劲,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共占总学时的40%多,这也体现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特色。表3是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各类课程所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表3 各类课程所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3我院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特色
3.1培养复合型网络人才的专业定位
我院地处大连软件园,而大连是国家唯一的软件
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拥有很多国内和国外知名IT企业,这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的网络人才。在广泛分析、比较其他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定位与特长的基础上,考虑网络工程人才缺口情况,并结合我院的优势,我院确立了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定位。毕业生可以从事包括网络规划和设计、网络管理和维护及网络程序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3.2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网络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CC2001教程》中也特别强调了在课程中进行大量实验的必要性。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分为课内实验、实践类课程、集中实践环节三大模块。课程内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由于我院每名学生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所以课程内实验又分为随堂实验和实验室实验。随堂实验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在教学方案中占了比较大的比例,也使实践学时达到了总学时的54%。实践类课程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形成某方面实践能力而开设的专门实践课程,如网络工程实践课程。集中实践包括实践学期、毕业设计等环节。其中实践学期是我院的一个特色:在一个学年有三个学期,包括两个理论学期和一个实践学期,表4为实践学期教学进程表。
4结论
在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我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法来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确立了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定位,并基于对就业市场的认真分析,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社会对网络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认识不断加深,需要对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修订。
参考文献
[1] 姜腊林.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3).
[2] 龙陈锋. 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J]. 福建电脑,2006,(9).
收稿时间:2007-2-20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网络工程 教学改革 专业定位 培养方案 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成为衡量 21 世纪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使得国内对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和良好应用技能的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剧增[1]。国家教育部于2002 年设立了目录外专业——网络工程。作为中国西部培养通信和信息专业人才的一所重点高校,西安邮电学院于 2002 年申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并于2003 年 3 月作为西部第一批申请该专业的高校获得批准开始招生,目前已有三届毕业生。由于几年前国内网络工程专业在专业定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乃至教材建设等方面均不成熟,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无从参考[2],因此,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近几年一直坚持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这也是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
2、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实施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实施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全面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人才培养思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抓好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集约化的实践环节、规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培养“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体实施过程采用“企业( 行业) 调研—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能力分析表制定—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设计—培养方案初稿—校企共同论证—学校审批”的路径进行。
3、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1 目标
网络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展迅速,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准确的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方向传授给学生网络工程应用型各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方案从西部地方高校实际出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目标,从知识体系构建、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符合西部地方高校实际的,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西部高校网络工程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被动局面。
3.2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网络技术强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潜在地开发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偏少的问题,如何在短短的几天内训练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一方面,面向实际应用,我们设计了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项目,能够全方位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且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技术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教学手段,使学生随时随地得到在线辅导和训练,不只限于实践环节所规定的时间。
3.3打通基础课程,夯实专业基础
打通了信息类6门主干课程,本着“宽口径、重基础”的原则,打通了数字电 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六门主干专业课程。同时考虑到本专业同时具有计算机和通信的特点,在学科基础课程中还增设了《离散数学》和《现代通信技术》两门相关的专业的理论课程,以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此外,在选修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到与《网络工程》专业对应的硕士点是在计算机学科,为满足部分同学考研的需要,将《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编译原理》等课程列为选修课,以方便学生应考。
3.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目前,专业课程虽然大多已经采用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然而效果依旧不能令人满意。网络教学属新生、热门事物,它具有形式灵活多样、时间和地点不受任何限制等特点,因此,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内置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作业上传、教学资源、课程通知、网络答疑、网络习题库等内容,改变原有的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其成为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手段显得尤为必要,可以大大弥补课堂学时不够的缺陷,使学生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学习。
3.5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教学改革措施,对于网络工程专业尤其重要。由于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水平较国际有明显差距,要想跟上并赶超国际领先水平必须具备直接阅读英语教材和参考资料的能力。因此,双语教学就成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跨越语言鸿沟的有力帮手。实践表明,双语教学不仅使学生原汁原味地学习到了国外优秀教材,提高了科研水平和能力,更是给他们打开了进一步深入宝藏的大门。目前,专业开设了多门双语课程,学生反映良好;下一步还将继续开设几门双语课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双语教学对于主讲教师的要求很高,双语教学一定要慎重选择,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负面影响。可以采用灵活的操作形式,比如,一开始采用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文为主讲授,待学生适应以后再过渡到英文讲授为主。
3.6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实际,走工程化训练道路
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在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之外,还将加强创新素质教育,早日接受工程化训练,从而使其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具体工作,彻底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
3.7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课程考试主要采用平时成绩加结课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定,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往往临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尽管可能会过关,但没有起到课程真正的教学目的。另外,实践环节如何避免学生抄袭现象的发生,使考核能够切实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实践水平,这些都将成为考核方式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内置在线练习和测试功能,使学生将练习和测验贯穿于整个学习、实践过程当中,这有助于学生切实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且,这些平时测验成绩也将计入课程最终考核成绩之中。
3.8在需求驱动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以采用竞赛加认证的课程教学模式、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
目前主要的竞赛有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数学建模竞赛。这些竞赛题目很多都是来源于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Web编程等课程中,可以采用与竞赛相关的教材与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参加此类竞赛。对于网络工程专业高水平的网络工程师培训和认证也日益深入人心。比如有思科、华三、锐捷的各级各种认证, 也有国内的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和华为网络工程师认证。这些考试都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强调动手能力, 重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拟选用相关的教材和实例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参加此类认证考试。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实施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与创新能力。师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拟通过选送教师参加网络技术培训,承担学校和企业网络工程项目,以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3.9加强实验室建设
网络实验是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实验室的建设则是网络实验教学的基础。实验室是否具有高标准,实验设备是否具有先进性、权威性、全面性将是决定能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华北电力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其实验特点,多方位考察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要素,并以此作为实验室规划、实验设备选择的依据。实验室管理制度健全,全部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利用。所有实验室全天免费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学生可以采用预约方式进行自拟实验或教师指定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动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
4、结语
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还任重道远。正所谓改革关键是思路、改革形式是规划、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是教师。要卓有成效的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绝不是一纸方案可以实现的,还需要全体教师从自身改起、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不可能保持不变,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的修改和完善。鉴于目前网络工程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不足,该文结合单位实际对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该方案较好的满足了当前社会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对高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下一步将根据实施的效果进一步修改完善该方案,突出培养特色,努力建设好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总而言之,虽然近几年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极大的促进了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网络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人才培养体系
21世纪的今天,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初级阶段,在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继续发展、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逐渐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努力开拓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并实施新形势下的基于应用能力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高校正在深入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主要从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的定位以及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能力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构建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一、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定位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可将应用型人才分为工程级、技术级、技能级。其中,工程级人才主要是能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者设计图纸的专业能力;技术级人才主要是从事产品研发,具备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主要定位为技术工程师;技能级人才则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能力,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完成产品的生产,将不同的设计和方案转化为不同形态的产品。目前,计算机工程级别的能力基本上属于计算机类本科层次必备的能力。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应区别于计算机类本科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在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运用新型网络技术从事企业网络组建、管理、网站建设等工作。具备较熟练的网络工程实践技能、较强的学习应用掌握新知识与技术的后劲和良好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所有学生应达到最基本管理员级要求,部分学生达到工程师级别要求,少部分达到规划设计级别要求。
二、网络工程人才应用能力结构分析
网络工程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是要注重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思路要根据“厚基础,多方向,强能力,重实战”的原则,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扎实专业基础,突出应用实践能力,重视创新潜质,素质协调发展。下面我从三个维度分析网络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职业岗位能力
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能力素质包括网络管理和系统管理能力、网站开发与维护能力、网络架构和系统架构、网络组建能力和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库管理能力。在职业岗位能力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以网络工程设计和网络工程维护以及网络工程的管理为抓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创新,突出管理学生网络研发的能力,为了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持续发展可以在其它课程体系中进行考核。在培养模式上,要形成“厚基础、宽口径、重技能”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本思维和研究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单元
应用型的网络工程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网络系统管理、开发和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层次应当以基本技能为主,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岗位特点、技能拓展进行一定的综合技能培养,在培养方向上,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强化应用能力训练为核心,同时进行工程方向的技能实操,为求使学生达到“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为使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业务水平能力,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模拟企业实际运作,锻炼技术及管理技能。倡导学生参加国家或省级各类IT技能大赛,提升各方面能力,创新技能的自我培养意识。
(三)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包括:①操作系统与网络管理。培养学生进行网络管理和常用服务器的配置维护和实际动手能力,对各种服务器系统简单故障的诊断和处理能力。②交换和路由配置管理。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在组网中的应用,具备独立规划、组建和维护大、中型局域网的能力。③高级网络管理。熟悉和掌握各类服务器的使用和管理维护。④楼宇智能化和综合布线。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常见网络传输介质选型与使用、常用布线器材选型与布线工具的使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综合布线施工项目管理与监理、综合布线测试与验收等。⑤网络安全技术。在计算机系统领域的知识架构和技术基础上,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设备的配置及安全防范的核心技术,掌握关键的安全技术和安全机制、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技术、计算机取证技术等。
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我国教育部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因此,我们要根据学校总体定位和社会需求,优化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重新挖掘新模式并形成自己的特色,着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的高级网络工程技术人才。
(一)引入行业标准,定位应用能力培养尺度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网络工程技术的变革,我们应当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能第一时间掌握市场的动态以及专业知识的更新。通过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参照国际或者国内IT行业对网络工程人才需求的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IT认证,确定各门课程的评估标准并建立项目化的应用型人才技能评估模式和评价体系。在实践应用中,使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技能培训过程相互融合,让课程过程考核与最终技能鉴定相结合。全面实行学生参与技能鉴定可取代对应课程考核的人才评估制度。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市场调研,在课程教指委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工作任务特点和要求,重新细化所学内容,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将应用技能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系统地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按照认知过程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模块设计。为全面提升学生在网络工程领域的综合应用能力,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增加在企业的顶岗实习活动,让学生在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项目。为了使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将所有专业课程顺序化,构建以实践为主导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生产性、仿真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现场,开展以典型的任务驱动和案例分析为主线的教学手段,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相融合的教学活动推到最高境界。
(三)打造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让学生能接受项目实训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开发指导,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原则,通过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校企合作等方式,打造一支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双师结构的职业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通过鼓励学习参加顶岗实习、深入企业参加技能培训和企业在职锻炼等途径,培养出一支教学能力强、职业素质高、技艺精湛的专任教师队伍。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四、结束语
应用型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体系结构中,主要特点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软件研发能力,而全面的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支撑,也需要IT行业的实践指导。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网络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突出,网络工程的发展和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讨论,特别是网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不断的调整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社会潮流的网络工程培养体系结构,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更能体现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试图建立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结构,以对网络工程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阿丽,寇光杰,田生文.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8-39.
[2]施晓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35-37.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范文4
关键词:网络工程;教学改革;专业定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成为衡量21世纪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使得国内对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和良好应用技能的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剧增[1]。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设立了目录外专业――网络工程。作为中国西部培养通信和信息专业人才的一所重点高校,西安邮电学院于2002年申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并于2003年3月作为西部第一批申请该专业的高校获得批准开始招生,目前已有三届毕业生。由于几年前国内网络工程专业在专业定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乃至教材建设等方面均不成熟,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无从参考[2],因此,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近几年一直坚持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这也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
1改革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成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在与兄弟院校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后,结合我校办学思想,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改革与实践[3],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1针对专业特点,确立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紧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旨
遵循我校“基础牢固、支柱坚实、加强实践、增强适应性”的原则和“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指导思想,我们将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网络工程专业所需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4]。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灵活的原则,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最终能够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能够在网络技术、计算机和通信工程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胜任信息技术行业的网络产品和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胜任科研部门、大中专院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1.2建立理论教学、抽象能力训练及工程设计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体现“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指导思想
网络工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一方面需要注重通信、计算机、信息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尝试将理论教学、抽象能力训练及工程设计实践训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构架和改革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5]和课程体系[6],做到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
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课内安排2 592学时,划分到院公共基础课(1 168学时,占总学时45.1%),学科基础课(688学时,占总学时26.5%)和专业课(736学时,占总学时28.4%)3个平台。
根据新的培养模式与方案,整体优化了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重点体现“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思想,在专业基础课程安排,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作了精心设计。4年课内总学分200学分,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约为7∶3。
1.3积极跟进专业课程建设,建立丰富的专业课程资源库
和其他拥有本专业的高校一样,本科阶段网络工程的专业课程属于全新课程,基本上没有现成的、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可供学习参考。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我们适当借鉴研究生阶段网络工程专业方向相关课程,以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为基础,在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系统设计和软件系统开发3个方面开设专业课程。
同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积极跟进相关专业课程建设工作。通过组织专家研讨,对各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在构建全面合理的知识体系基础上,调整课程间的衔接,完成了相关理论及实践课程的教学环节设计及大纲编写工作。
由于本专业多数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抽象,如网络协议实体的交互过程、网络状态的动态变化等,用传统的“口授+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方法很难清楚地表达这些概念。为改善授课效果,加强形象化思维,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通过课程建设,开发了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以形象的动画展示抽象的理论,不仅能够使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接受知识,轻松地掌握基本技能。其中,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荣获全国第五届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优秀奖,具有如下特点:
1) 内容全面准确。课件以高等院校本科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几乎涵盖了大纲中所有主要内容,准确地阐述了相关知识,避免了那些错误的、易引起歧义的论述。课件除了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很好的辅助工具,还可以作为学生自学的参考资料。
2) 表述生动形象。针对一些语言文字不易表达的内容,该课件以详尽的动画形式使它们形象化和浅显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包含30多处动画,部分动画配有语音讲解。
3) 画面简洁明快。可以使学习者拥有愉悦的心理状态,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同时,又防止画面过于华丽、喧宾夺主,避免学习者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而忽视了对内容的理解。
1.4针对专业新、教材缺的情况,积极推进教材建设
由于专业新,国家对专业教材特别是实验教材建设还不到位[7]。我们在参考国内外大学实施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在教学中优先积极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同时通过与兄弟院校合作,针对我校的教学环境,编写并公开出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导论》、《计算机组网实验教程》和《网络安全与管理实验教程》3部教材,共136万字。满足了计算机网络导论、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需求,尤其是实践教学的需求。
1.4.1理论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导论》编写前已明确了对应计算机网络导论课程在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认真考虑了它与后继所有专业课程间的联系。该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 筛选合理的知识点。
通过分析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后继课程知识点的覆盖范围及目前技术发展方向,反复推敲比较,排除了不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的内容,确定了符合现阶段教学要求和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范围,并突出重点所在。
2)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开设计算机网络导论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获得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能独立解决一些常见的简单网络技术问题,能较早地突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十分有利。所以,本教材在讲解基本原理的同时,结合实际应用,描述详细,通俗易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课后自学兴趣。
3) 考虑对后继专业课程的帮助。
计算机网络导论是计算机网络的先行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有力补充。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原理部分厚重,且实验内容不包括基础实验部分,多为应用类或综合性实验,有一定难度。而本教材涉及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基础实验部分,再配合《计算机组网实验教程》的基础内容,能为学生奠定较好的初级实践基础,这对后继课程的原理引入和后继实验的开展十分有利。
1.4.2实践教材
《计算机组网实验教程》教材以实际操作为着眼点,覆盖了计算机网络导论、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中涉及的大部分实验内容,具有较完整的实验体系。从简单到复杂,逐步介绍了各类实验,可以分为3个层次:基础实验、应用实验、综合性实验。基础实验部分可以作为网络基础课程课内实验,应用实验部分可作为网络原理课程课内实验,综合性实验可作为集中实践环节的实验。教材满足了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实验需求。具有如下特点:
1) 内容编排合理。基础实验、应用实验和综合性实验3个部分的内容编排均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原则,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逐步巩固和加强实践技能。
2)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概括地介绍每个实验涉及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动手实验做好理论知识回顾及必要的理论补充。
3) 可操作性强。所有内容以实验操作为指导,步骤清晰,图文并茂。教师可以在实验前做简单讲解,或让学生做简单预习,学生便能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加强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活学活用。
4) 实用性强。实验项目设计符合网络技术应用的主流趋势,具有典型性,建立的实验原型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通过近两年的认证考试,学生反映本教材对参加CCNA认证和网络工程师认证有一定指导意义。
《网络安全与管理实验教程》是一本针对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技术课程编写的实验教材,就网络安全与管理方面的典型问题,在概括介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相关实验项目。立足于编者多次从事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课程讲授,以及相关实验指导所积累的经验,通过对内容的反复筛选以及对实验项目的精心设计,逐步编撰成文。本书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实验项目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实验目的明确、需要的实验环境可根据实际实验条件灵活调整;3)实验过程清晰,内容详实,提高实验操作效率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初学者的学习难度。
1.4.3小结
以上3部教材读者反映良好,已被陕西、江苏、山东等7省的多所高校作为指定教材使用。另外,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无线网络技术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实验内容已经非常完善,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将陆续编写,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完整实验体系将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1.5配合理论教学,构建完善的同步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8]。我们配合理论教学,建立了完善的同步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安排不少于50周,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34周。实践教学紧跟网络技术应用的主流趋势,从低年级开始,循序渐进为学生设计基础类、应用类以及综合类实验。实验内容几乎涵盖全部理论教学内容,建立的实验原型以学校实验室环境为背景,可操作性强。
针对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就业难、招聘难的供需矛盾,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采取了鼓励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电子设计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国家及企业级认证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有效提高学生业务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9]。要求学生取得课外8学分,为学生就业进行铺垫。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少数学生甚至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
1.6积极推进专业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并注意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稳定、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10]。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积极推进专业实验室建设,现已建成初具规模的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主要承担本专业实践教学任务。根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网络实验室不断提出可行的实验室建设计划,并得以顺利实施。
众所周知,网络规划与设计实验需要大量昂贵的组网设备,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损耗很大,耐用性不强。为达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开支的目的,我们经过调研企业培训机构,通过引入仿真软件,在不增加经费投入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实验室建设的有效实施,为完善实验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硬件支持和保障,培养方案中应开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此外,为满足企业对各层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解决目前本科应届毕业生结构性就业困难的问题,我们依托学校成熟的网络环境建立了校园网实习基地,利用计算机学院良好的硬件资源成立了IT应用型人才实训基地,并与陕西圣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中心、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制造事业部和西安邮区中心局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
2改革与实践的主要特色
改革与实践的主要特色体现为:
1) 专业定位符合我校总体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专业特色突出,培养目标明确;
2) 提出了实用型网络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了理论教学、抽象能力训练及工程设计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3) 较好地完成了专业课程建设,建立了丰富的专业课程资源库,并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教材,特别是实践教材建设;
4)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构建了完善的同步实践教学体系;
5) 建成了能够很好支撑教学的实践教学环境,形成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3结语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对相关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在现有毕业生中,学生初次就业率均达85%以上,考研率达12%以上,多人通过国家“网络管理员”及“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根据企业反馈,市场对我们培养的人才予以充分的肯定。
然而,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改革培养方案,最大限度地处理好就业与考研的关系;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改革与实践的过程,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田立勤,乔安娟. 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与层次化培养[J]. 农业网络信息,2007(4):116-118.
[2] 綦朝晖,吴江文.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 高教论坛,2008(4):31-34.
[3] 张远,杨F. 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55-157.
[4] 王忠民,王陆海,韩俊刚. 工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30):223-224.
[5] 姜腊林,易建勋,陈倩诒,等.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3):67-69.
[6] 王建民,范通让,沙金.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与研究[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96-98.
[7] 陈鸣,胡谷雨,王元元,等. 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9):111-114.
[8] 杨日晨,刘井飞. 强化实践教学,加快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2(4)17-18.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范文5
湖南商学院是一所以经贸、管理等商科类专业为主,工、理、文等专业学科共同发展的商科类高等院校,这是由我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等因素决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不能照搬其它综合类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根据商科院校的特色,更加注重学生商科背景下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就业时有更大的竞争优势。随着高等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更能体现“求创新,重实践”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如何将课程的改革推向更深、更宽、更广的范围,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计算机网络工程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工程的综合布线、交换机技术、路由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服务器技术等原理、配置方法与应用部署方式,根据湖南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介绍,计算机网络工程这门课程一共有2个学分,课时为32课时,其中理论课时16,实践课时16,先修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等。
1 湖南商学院计算机专业网络工程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计算机网络工程这门课程重点介绍网络工程的基础,网络工程综合布线,交换机技术与应用,路由器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的原理及配置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 教学中以介绍主要的网络设备为主,而网络安全技术、服务器技术却介绍不足
该门课程的理论课时为16,即每周2节课,讲授8周,课时主要安排给了交换机技术与应用中的交换机配置基础,交换机互连技术,交换机VLAN技术,交换机生成树技术。路由器技术与应用中的路由器配置基础,路由协议及其配置,三层交换技术,访问控制列表和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与服务器技术则安排了很少的课时进行讲授。
1.2 网络工程的理论教学环节中实际的项目案例安排不足
在网络工程的理论教学中,重点介绍设备的配置方法和应用,由于没有引入整体的网络工程项目案例,使学生在学习设备的配置时感到枯燥和繁琐,不能体会到设备能够在项目中实现互通的乐趣。
1.3 针对网络工程课程的考核重点,过多强调的是理论环节的考核
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考核采用无纸化机试的考核方式,以理论考核为主,以实践考核为辅,这种考核方式的缺陷是缺乏对大型网络拓扑结构的配置和操作,使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2 网络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针对在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理论教学中增加网络安全技术、服务器技术的教学内容
针对理论教学中课时过多集中于交换机技术与路由器技术的问题,增加网络安全技术与服务器技术的内容,尤其是安全技术中的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价值。VPN技术是指将物理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局域网,通过公众网构建成一个逻辑上的专用网络,实现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通信,VPN技术采用了加密、认证、存取控制、数据完整性等措施,相当于在各VPN设备间形成一些跨越INTERNET的虚拟通道、隧道,使得敏感信息只有预订的接收者才能读懂,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使信息不被泄露、篡改和复制。目前VPN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员工远程办公,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网络互连,以及B2B之间的安全访问服务,因此学习和掌握VPN技术十分重要。
2.2 增加网络工程理论教学环节中项目案例的安排
针对网络工程理论教学环节中项目案例安排不足的问题,增加实际案例的教学讲解。例如,每教授一个重点知识点,都配置一个实际网络工程的案例讲解,通过案例来理解理论,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灵活运用和融会贯通。
2.3 加强网络工程的实践教学,将网络工程课程拆分为网络工程和网络工程实验两门课程
计算机网络工程这门课程具有它的特殊性,应该重点强调实践环节,将网络工程课程拆分为网络工程和网络工程实验两门课程,考核方式均采取网上无纸化考核方式,理论测试以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为主,而实验的测试以网络工程的配置题为主,重点考核学生在面对网络工程的问题时的实际解决能力。配置题以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为主,如交换机的VLAN划分,生成树协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RIP路由协议配置,OSPF路由协议配置,三层交换机静态路由配置,ACL访问控制列表配置,PPP协议配置,VPN配置等等。
3 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成效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工程配置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网络设备的基本理论与基本配置,通过拆分网络工程课程,将网络工程分为网络工程和网络工程实验两门课程,加强网络设备的配置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配置设备的理论和方法,为学生进行下一步的网络工程师的认证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的考核过程中,引入无纸化考试系统,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备的配置才能合格,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更高,使考核机制更加科学化和实用化。
通过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工程的理论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分布式 网络工程 实验室 网络建设 网络设计
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对网络信息产业的重视,使这一产业飞速发展,并急剧壮大。民众对网络的认可和需求越来越积极,从事网络行业的人才与日俱增。同时,随着网络信息产业的壮大,越来越多的网络人才被纳入国家的教育培养计划中。高校的普遍扩招和网络信息院系专业的扩容将原本已经繁荣的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对网络工程实验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工程实验室不同于以往教育内容中的实验室,它所要求的课程实践性和实践平台性明显高于物理、化学等基础实验室。它是开展教学、实验、研究、实践的主要阵地,对培养高级网络工程人才的实际经验、创造力、专业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国高校网络工程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对如何设计与建设新型分布式网络工程实验室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一、当前我国高校网络工程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一)高校网络教学现状。多数高校原本没有设置网络工程专业或者网络工程方向的专业,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许多高校原本只有计算机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或者软件工程专业,在这些专业基础上建设网络工程实验室显然有很大的难度。毕竟,网络工程实验室和高校的网络机房不同,前者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区――设备区、互联区、实验区、管理区,而后者只是一个简单的局部网络设备联合系统。网络机房只有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其他诸如网络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功能都无法提供,加之其单一的网络环境无法提供语音视频等多维的无线组网功能。
(二)广覆盖的综合网络工程实验室仍然很少。由于办学规模扩大,很多高校无法为网络工程实验室提供设备完善的网络工程实验室。主要是因为设计和建设一个网络工程实验室是一件以及复杂庞大的工程,耗资多、占空间大、建设周期长,具有完全财力的大型企业能够负担价格昂贵的网络设备,而作为研究和实验用的网络工程实验室使大学难以承担。虽然分步建设、分阶段投入能够减轻高校的财政负担,但是对于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专业,时间意味着技术,错过了时间,教学计划将大打折扣。多数有网络工程实验室,但也只是覆盖网络安全、管理等某个方面。
(三)网络虚拟技术仍不成熟。扩招的网络工程专业需要满足教学要求,要充裕的建设资金、场地、管理人才,这些要求使大学将目光转移向虚拟实验室。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多媒体打造出的虚拟网络设备能够代替真实试验,又不失其真实感。这是对设计和建设网络工程实验室受限制的高校提供的一种新途径。但是,这种虚拟的实验室同样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的模仿和演示为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收到限制;二是教学效果得不到最好的效果。在计算机显示屏上生成的虚拟设备受控于鼠标和键盘,这与真实的网络工程实验室的操作大相庭径。
二、新型分布式网络工程实验室的设计与分析
计算机房过度为网络机房、虚拟网络工程实验室、覆盖面窄的网络工程实验室都无法承担网络工程的教学任务。新型分布式的网络工程实验室的建设迫在眉睫。本文提出的采用模块化的分布式网络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具有可行性。
(一)设备区域。设备区域主要有计算机、路由设备、交换设备、防火墙、无线网络、语音视频设备等构成。可以通过工程区分和功能综合两种方式。前者是通过不同设备的功能在组织设备区,后者是通过综合路由设备、交换设备、安全设备、无线设备等设备构成一个综合实验区,独立承担实验任务。
(二)互联区域。这里所说的互联区域是指一个分布式的网络工程实验室的内部互联区域。分布式指的是实验室的功能分区中设备区同实习区、设备区同管理区、实习区同管理区都是相互独立的、分离的,其中任何一个区域都能够独立工作。内部互联的原理是设备区的控制器和网络工程实验室的互联交换设备组成一个内部联系的传输网络区域。设备区有多个,每个配备一台控制设备,其下行连接每个网络的配置端口,上行互联实验室的互联交换机。
(三)管理区域。管理区域的任务是管理并维护实验室的设备、实验内容、教学课程。实验过程。通过管理区实施管理能够对整个实验教学和实验过程有完整的把握,其他诸如学生信息、实验课程质量、实验任务、实验速度等都等有完整的记录和管理。
(四)实习区域。实习区域相对简单,主要设备是联系整个实验室的计算机。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任意连接任意一个设备区中的设备,通过测试管理学会网络规划、管理、开发、服务等技能。
(五)对外区域。对外区域通过部署防火墙和路由设备,使大环境比如一个企业、一所高校、一个研究所的其他人员可以通过局域网登陆这个分布式的网络工程实验室,并实现远程实验操作。
三、小结
这种新型的分布式的网络工程实验室具有多重优点。第一能够节省开支。因其模块化的设计原理,各个单一的模块可以单独建设,且可以根据财力倾斜建设综合设备区,在实习区域中减少计算机,采取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的模式;第二是因其可扩展,既可以在经费充足后补充建设综合设备区,这样可以实现单人操作多台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任何一个单独的设备区进行改造也不会影响到其他设备区的运行;第三是其开放程度高。整个网络工程实验室可以对外开放介入校园网、企业内部网等,又可以为通信工程、电子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提供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文科,程书红.网络互连实验室的建设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