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1

[关键词]针刺;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吞咽障碍是脑出血后常见的功能障碍,能增加患者发生肺炎,营养不良的概率,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和影响功能恢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及早发现吞咽障碍并给予相应的康复干预,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改善预后。因此,早期评估是否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急性期处理原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脑卒中的急性期完成对吞咽障碍的诊断与干预,能够降低肺炎的发生率[1]。本文通过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治疗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150例,随机进行分组,共分为五组,即常规治疗组、100Hz头部吞咽功能区组、100Hz头穴组,2Hz头部吞咽功能区组、2Hz头穴组、每组30例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五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病例选择标准

入选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为脑血栓、脑栓塞和脑出血的患者,所有病例必须经CT或MRI证实,并确诊为假性球麻痹患者;②入选患者均经过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存在吞咽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饮水呛咳、噎塞、吃饭时间延长、吞咽费力等;③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无心、肺、肾等严重并发症;④年龄在70岁以内;⑤患者合并吸入性肺炎者;⑥无严重认知、视听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简易智力测试量表(MMSE)评分>24分;⑦首次发病时间在两周以内,能配合检查和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②病情恶化,出现新的梗塞或出血;③原发性食管疾病;④出现癫痫或意识障碍;⑤不能理解和服从指令的患者。

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训练方法即吞咽功能基础训练及进食训练。

头穴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完骨、风池、翳风、风府、人迎、天突等穴位分别进行100Hz及2Hz电针治疗,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一周治疗5天,休息2天。

头部吞咽功能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头部吞咽相应功能区进行100Hz及2Hz电针治疗,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一周治疗5天,休息2天。

4.吞咽评价

各组患者在治疗前、针刺治疗第2日留针30分钟后,对患者进行VFSS检查。

5.统计学分析

各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P

6.结果

通过采用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吞咽障碍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程度越低,10分表示正常吞咽;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途径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各组治疗前后具体评分(见表1)。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组内吞咽障碍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7.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目标是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维持适当的水和营养物质的摄入,改善患者摄食吞咽的能力以及营养状态,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课题组通过本项研究得出100Hz及2Hz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明显,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尚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柏慧华,姚秋近,祝晓娟等.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299-301.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79-380.

[3]佟剑平,赵春艳,李翔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定及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5):915-916.

作者简介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2

关键词: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真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ment of dysphagia after acute stroke and power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dysphagia after acute stroke,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Methods: 6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acute strok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true nature of pseudobulbar palsy,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group (bulbar palsy group) and group B (pseudobulbar palsy group),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and A1 group,A2 group is set to,B1 group,B2 group,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1 was 81.2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2 was 43.75%,A1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2 (P0.05).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bulbar paralysis stroke dysphagia,suggestions for electric stimulation therapy; patients with pseudobulbar palsy dysphagia of stroke,fo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y or acupuncture treatment can be.

Keywords: after acute stroke; dysphagia; true bulbar paralysis; pseudobulbar palsy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02-02

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神经内科疾病,该病从发作到预后,都给社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担?吞咽障碍(DD)是卒中后非常多见的一种后遗

作者简介:任伟,主管护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

症,可严重影响患者进食,致使其表现出脱水反应,同时还可导致吸入性肺炎以及营养不良,严重时还可致使患者出现窒息死亡?根据相关临床报道结果显示[1],脑卒中患者中57%-73%均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国内有研究报道表示[2],在卒中后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中,吞咽障碍被作为单独的危险因素?为此,改善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临床预后效果?目前,在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中,针灸和电刺激是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但关于两者的疗效研究,临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分组粗略,未区别假球麻痹和真球麻痹有较大关系?鉴于此,本研究根据真?假性球麻痹性质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旨在探讨真?假性球麻痹性质最佳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来源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急性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

1.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为50-70岁,性别?民族不受限;②生命体征稳定,具有较高的康复治疗依从性;③根据临床表现及MRI/CT确诊为急性脑卒中;④发病后72h内进入医院;⑤经洼田氏饮水试验测试,测试结果为Ⅲ级或以上;⑥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⑦签订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反流的患者;②使用鼻饲管;③病情非常严重,无法自行完成饮水实验;④合并有其他较为严重并发症;⑤合并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⑥中途失访或者不愿参与本研究?

1.1.4 分组及一般资料对比 根据上述病例选择标准,本研究共纳入研究病例64例,根据患者真?假性球麻痹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真性球麻痹患者,共有患者32例,其中12例女性,20例男性;14例脑出血,18例脑梗死?B组为假性球麻痹患者,共有患者32例,其中13例女性,19例男性;9例脑出血,23例脑梗死?分别给予A?B两组患者电刺激及针灸治疗?A组中,16例行电刺激治疗(A1组),16例行针灸治疗(A2组);B组中,16例行电刺激治疗(B1组),16例行针灸治疗(B2组)?四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四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的针灸治疗和电刺激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如下:

1.2.1 电刺激治疗 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参数:双相方波,波宽700ms,电阻1000Q,最大脉冲为80Hz,最大输出强度为25mA(±1O)?取电极垂直安放于颈部的正中线,在舌骨上方放置第1电极,挨着第1电极下方放置第2电极,即将第2电极放置于甲状软骨上部切迹上方,放置第3?4电极,距离与第1?2电极相同,最下端的电极则放置于环状软骨上方?根据患者可较为明显的感觉到电流刺激,无不适感,有较为明显的肌肉收缩效果为宜?治疗强度可根据患者的感受及吞咽障碍的类型进行调节?连续治疗10日,每日2次,每次持续30分钟?

1.2.2 针灸治疗 取玉液?水沟?上廉泉?天突?金津?人迎等穴,选取廉泉穴取舌骨上缘正中进针,向舌根的方向刺入1.5-2.5寸,捻转行针10 s,使针感能够散布在咽喉部,不留针?再取舌下行两针,采取相同的方法刺入,均不留针?连续治疗10日,每日2次,每次持续30分钟?

1.3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标准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取卧位,给予患者30ml温水口服?Ⅰ级:可一次性饮用,未出现呛咳等症状;Ⅱ级:分两次饮用,未出现呛咳等症状;Ⅲ级:可一次性饮用,但出现呛咳;Ⅳ级:分两次饮用,但出现呛咳;Ⅴ级:出现多次呛咳,无法将水饮完?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吞咽障碍基本消失,经饮水试验测试结果显示为Ⅰ级,或者较之治疗前等级提升了3级;有效:吞咽障碍有了显著改善,经饮水试验测试结果显示为Ⅱ级,或者较之治疗前等级提升了2-3级;无效:吞咽障碍无改善效果或者效果不显著,经饮水试验测试结果显示为Ⅲ级?

2 结果

2.1 真性球麻痹两种治疗方案效果比较

真性球麻痹患者行电刺激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5%,真性球麻痹行针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3.7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假性球麻痹两种治疗方案效果比较

假性球麻痹患者电刺激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假性球麻痹行针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假性球麻痹患者无论行电刺激治疗,还是行针灸治疗,均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在卒中发作期间,致使舌下神经核与吞咽迷走神经受损,继而致使双侧皮质脑干受损引起假性球麻痹或者真性球麻痹,致使患者表现出吞咽功能障碍?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证实[3],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行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且其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康复训练?针灸是我国传统中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局部针刺能够对神经活动进行刺激,促使吞咽调节神经功能得到调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功能重建效果,同时还可刺激吞咽反射弧加速自我修复?此外,针灸还可有效抑制异常反射或者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行控制,这就能够更好的协调与吞咽功能相关的肌肉运动,进而更好的实现对咽下肌群废用性肌肉萎缩的避免,促使咀嚼肌?舌肌得到更好的运动和按摩,促使吞咽反射灵活性有更好的提升?但目前关于电刺激治疗与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争议性较大,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所致:(1)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对真?假性球麻痹进行有效区分,这使得各组中真?假球性麻痹患者混杂,致使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受到影响;(2)真?假球性病变部位本身就有较大差异,故电刺激与针灸治疗在改善患者病变效果上也有所差异?为了避免真?假球性麻痹给临床治疗效果带来影响,本研究根据真?假球性麻痹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两组患者电刺激与针灸治疗?根据结果来看,真性球麻痹患者行电刺激治疗效果显著高于行针灸治疗(P0.05)?但就总体情况,在对急性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中,电刺激治疗的效果均显著优于针灸和治疗,该结论与罗君等报道[4]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真性球麻痹患者建议采用电刺激治疗,假性球麻痹患者电刺激与针灸治疗均可,在无法有效区别真?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电刺激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永红,杨霖.国内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状况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5):6608-6611.

[2] 苏润萍,商德俊,陈媛,等.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9(31):234-235.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3

【关键词】 针灸;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治疗总有效率

doi:10.14033/ki.cfmr.2017.13.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3-0040-03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具有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1]。吞咽功能障碍是该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其日常饮食、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为探究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疗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收治的部分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疗法,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参照组(n=36)与试验组(n=36)。试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2~76岁,平均(64.2±3.0)岁;参照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54~77岁,平均(64.6±3.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纳入的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病程在半个月以上,且伴有假性球痹症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均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将意识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患者予以排除。并已将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死亡患者及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患者剔除。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法,包括康复训练、冰棒冷刺激、舌体功能锻炼及口面部肌肉训练等,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实施声门上吞咽、口腔及咽部冷刺激、门得尔松手法、声带闭合练习、舌肌锻炼、面额与唇部肌肉练习、侧方吞咽、点头样吞咽及交互吞咽等练习。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1)选穴及针刺。对患者两侧的地仓、夹承浆、风池、下关等穴位及廉泉、天突、金津、扶突穴、翳风、列缺、玉液等穴位进行针刺。其中廉泉穴予以泻法得气;玉液、金津予以点刺放血法;在翳风穴向喉结方向进针1.0寸,天突穴位予以直刺0.3寸,而后再向胸骨柄后方向进针。其他穴位均予以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每2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治疗7次。(2)点刺放血。指导患者身心放松,将舌头自然伸出伸直,对于无法正常伸舌的患者,可使用纱布将其舌体固定于口外。对口舌进行消毒后,使用1.5寸毫针对患者的玉液、金津穴位进行点刺,放出少许血后即可,不必留针;每3日点刺1次,连续治疗7次。(3)电针治疗。待患者的廉泉及一侧夹廉泉针刺得气以后,可使用电针治疗仪为其进行电针治疗。将治疗仪设置为疏密波3~5 Hz,并以患者的耐受度为治疗强度,而后留针0.5 h。

(4)不良反应处理。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心慌、头晕等不良症状,要立即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实施常规晕针处理。对于因点刺放血治疗出现感染的患者,应及时予以对症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经治疗,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饮水试验测试结果为1级,则为显效。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有明显改善,饮水试验测试结果为2级,或较治疗前提高1级及以上,则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饮水测试试验结果均未见明显变化,则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3]。

1.4 观察指标

应用Burke倾斜评分量表、VFSS(吞咽X线透视)结果对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的偏瘫及吞咽功能进行评价,Burke评分越低、VFSS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越好[4]。

1.5 统计学处理

SPSS 20.0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35/36),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56%(29/36);试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Burke评分、VF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urke评分、VF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Burke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经抢救后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该类患者主要是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还会伴有发音障碍;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引发营养不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5]。现代医学认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是在双侧皮质脑干束遭受损伤后,致使假性球神经功能代谢紊乱,并表现出舌肌、面肌、咀嚼肌等运动无力及作用失调等症状[6]。在中医中,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属于“舌蹇” “喉痹”等范畴,主要是由脑脉闭阻所致脑髓不足,引起舌咽功能失用[7]。以往临床中,常为患者采取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但因个体性差异等因素,部分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故笔者所在医院主张为这些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对患者的地仓、夹承浆、风池、下关、廉泉、天突、金津、扶突穴、玉液等咽喉局部穴位进行针刺,通过经络传导作用,达到开窍利咽、调和阴阳的目的,进而提高患者咽部神经的支配功能,增强深度感受器的兴奋水平,使患者的吞咽中枢神经得以激活;从而发挥改善肌肉、小韧带功能的作用,以促进吞咽反射弧传导。与此同时,对穴位进行针灸还可快速清除自由基,避免脑神经受损,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状态,利于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8]。玉液、金津均为经外奇穴,在穴区浅层分布有舌神经与舌深静脉,在深层分布有舌神经、舌动脉及舌下神经[9]。对其实施点刺放血治疗,具有显著的通利舌脉、活血利咽之效。电针疗法可以对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促进神经末梢释放生物电,对神经反射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吞咽反射弧及肌肉协调能力的重建[10]。

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法,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参照组更高,试验组患者Burke评分、VFSS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

总结上述研究结果得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予以针灸疗法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改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日武,陈早树,许益叶,等.针灸配合吞咽训练、鼻饲治疗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75-2476.

[2]柳敏,张贤明,余皓,等.针灸联合补肾益髓开窍方治疗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63-65.

[3]李莉,王刚,支世保,等.针灸联合中医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5):473-475.

[4]许若晴,范刚启.卒中后吞咽障碍针灸治疗时机的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12,32(11):1054-1056.

[5]戴ィ林靖.电针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C]//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A].2014:36-38.

[6]陈澈,院立新,张根明,等.针灸综合治疗方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4,12(5):9-12.

[7]罗菁,古志林,徐振华,等.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2):940-942.

[8]邵永东.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和吞咽障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24):2273-2274.

[9]姜海华,郭元敏,郑逸华,等.开口利咽汤结合针电刺激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2(4):320-322,328.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4

【关键词】 老年脑卒;吞咽障碍;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56-02

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老年脑卒中病症,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比较高,这种疾病是由于老年患者的双侧皮质脑干束受到了损伤,进而引起了延髓麻痹,最后导致了老年吞咽障碍,这种疾病常常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误吸误咽,甚至窒息死亡,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医院应该把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争取早日攻克这种疾病。

1 临床资料

通过在2009年10月到2012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老年脑卒中吞咽患者的观察治疗,得到相关数据:在这80例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6人,女性患者44人,这些患者的年龄范围是65-88岁。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12例,对照组中也是如此。在入院后,通过专业的吞咽功能评定发现,这些患者都存在吞咽障碍,符合吞咽障碍诊断标准[1],通过对所有患者的头颅CT检查,初步诊断这些患者没有意识障碍问题,生命体征比较稳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 进行吞咽训练 可以把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三类:重度吞咽障碍患者[2]、中度吞咽障碍患者、轻度吞咽障碍患者。对于不同患病程度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对于重度患者要使用治疗仪器,对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要进行包括舌头、喉肌的训练。吞咽练习的具体方式,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发音练习,每天鼓励患者进行发音练习对患者康复很有帮助。其次,每天鼓励患者进行舌部的练习,包括舔上嘴唇、舔下嘴唇、舌头回缩等,这样可以有效锻炼患者的舌部恢复。再有,刺激患者的咽喉部位和锻炼患者进行空咽。最后,对患者的面颊的肌肉进行恢复练习。鼓励患者每天进行练习,并且控制好每一次的练习时间。

2.2 进行进食干预 在对患者进行进食干预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一切用具,确认患者的牙齿无松动,防止患者误食入体内。其次,为患者选取一个合适的进食,这个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3]。再有,为患者选取密度均一、适合吞咽的食物。其中,选择合理食物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饮食应以黏稠松软为要点,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进食对策,比如如咀嚼障碍的可以选择不容易引起误吸的食物,吞咽反射障碍的可以选择糊类食物,易发生水憋呛的可以选择稠水及茶冻等,总而言之,稠状物体更适合吞咽障碍者。此外可以鼓励患者自行进食,使患者利用每一次机会恢复生活常态,达到独立康复。护理人员可以帮助其选择更恰当的进食方法,使食物自下方而非上方进入口中,确保患者注意力集中、情绪良好。每口食物的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会出现误吸,太少不能产生足够的刺激。进食前可以给予一定的吞咽训练,借以增加反射能力。

2.3 实验效果评价 吞咽能力的恢复可以参考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4],在这个标准中,运用的是10级评分标准,这里把10分定为吞咽能力正常,大于、等于9分为基本痊愈,分数在6到8分,为明显好转,3到5分为好转,1到2分为无效果。患者的满意度的评分标准可以分为四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2.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学四方格X2进行数据整理、检验。

3 结果

3.1 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发现对患者的吞咽能力的恢复程度分析(见表1),实验组的基本恢复状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在无效、好转,明显好转和基本痊愈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见表2。

通过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标准进行比较:非常满意方面实验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4 讨论

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发病机理是因为患者的双侧皮质脑干束受到了损伤,进而引起假性延髓麻痹,最后导致了中枢神经中的局部受损。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疾病是十分常见的,这种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该疾病能导致老年人营养摄取障碍、窒息、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此种疾病还没有特效药物,因此对于该种疾病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现在医学的一个重点方向。通过研究发现,人脑是具有可塑性能的,这是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是有理论依据,通过适当的锻炼、合理的刺激可以帮助老年脑卒中吞咽患者康复,我们的护理人员要每天坚持鼓励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锻炼,包括舌头、面颊肌肉、喉咙肌肉等,这样再给予适当的刺激,对于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恢复是十分有益的。通过这样的锻炼能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还能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起来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名娟,张金涛.脑血管病吞咽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2):143-145.

[2] 吴颉言,赵康仁,徐平.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肌痉挛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9,17(5):526-529.

[3] 封靖,杜明艳,张瑞华.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24):83-84.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5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之一,据报道约30%~65%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可发生吞咽障碍[1],特别是脑干梗死患者更多见,主要为脑干与吞咽有关的颅神经核受损引起的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产生的假性球麻痹所引起。吞咽障碍患者常产生脱水、误吸、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等而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死亡。目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仍是一大临床难题,早期治疗对恢复患者吞咽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加味会厌逐瘀汤合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脑病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0例,全部均为发病3d以内,经头颅CT或MR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0~78岁,平均(65.7±12.8)岁;脑出血9例,脑梗死36例。对照组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2~80岁,平均(63.2±13.6)岁;脑出血8例,脑梗死37例,2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临床有饮水呛咳,进食困难等吞咽障碍。2)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可配合检查和治疗。3)无严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4)知情同意。

1.3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改善微循环、脱水等药物及吞咽功能训练治疗,21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会厌逐瘀汤合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加味会厌逐瘀汤组方:桃仁10g,红花10g,甘草6g,桔梗12g,当归10g,玄参10g,柴胡12g,枳壳10g,赤芍30g,石菖蒲10g,胆南星12g,瓜蒌30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吞咽障碍较严重者鼻饲)。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第一电极放置于舌骨上方,第二电极紧挨第一电极下放置,置于甲状上切迹上方,第三、四电极按前两电极之间的等距离放置,刺激强度为5~10mA,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时间为30min,1次/d。

1.4疗效评定标准

2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判断治疗前后吞咽程度变化[3],见表1。临床疗效判定如下。1)治愈: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症状消失,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正常;2)好转:饮水吃饭偶有呛咳,需时较正常延长,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提高3分以上;3)无效,经治疗后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改善不显著,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提高<3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分析2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结果见表2。

2.2临床疗效评定治疗后2组的临床疗效见表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讨论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6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脑血栓;吞咽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6(b)-0097-02

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有伴随多种并发症而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糖尿病并发脑血栓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主要由于糖尿病引发的脑血管病变引起,而脑血栓会造成患者多种功能障碍,其中对吞咽功能的影响较为常见,使患者经常由于吞咽功能障碍而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对患者生命也产生了严重威胁[1],因此寻求较为有效治疗手段不容忽视。该研究以该院收治58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学方法和多种量化标准,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治疗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血栓患者58例,所有患者经确切诊断均符合脑血栓诊断标准,且临床症状上均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在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将依次入院患者依据随机数表分别编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治疗。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49.8±7.4)周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5~55年,平均患病时间(21.7±10.8)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47~79周岁,平均年龄(48.9±6.8)周岁,糖尿病患病时间5~59年,平均患病时间(22.1±12.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患病时间等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全程均在该院伦理委员会监督审核下进行。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 所有患者均进行规范化且临床应用较为普遍、安全的常规治疗,主要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对血栓病症的药物治疗。患者针对血糖控制的药物可依据患者糖尿病类型以及患病时间的不同而自行调整,以平稳控制血糖为标准,组织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并且严格控制患者饮食,保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治疗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栓病症的治疗,该研究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抗栓胶囊(Z20043756),用法:3次/d,口服,用量:5~8粒/次。

1.2.2 人性化护理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人性化护理治疗。人性化护理治疗是针对患者的特殊病症所展开,在不干扰原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的人性化康复护理手段的干预性治疗方式。人性化护理治理的开展在患者的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由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性化护理治疗方案,并且与其他患者的主治医师共同商讨,得出切实可行,且尽量减少差异化的应用方案,并配合专业的护理工作人员开展。实施过程中需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感,比如部分患者由于脑血栓而引发的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各项人性化护理治疗,增强日常看护,做好各项记录。

针对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治疗的实施主要包含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和饮食护理干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主要针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制定一系列康复训练方案,锻炼患者口、舌及面部肌肉功能,首先鼓励患者从日常吞咽唾液做起,患者家属可督促患者在流涎前吞咽唾液;其次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可利用利用冰拭子刺激口腔口轮匝肌和口角,诱发咀嚼吞咽动作,刺激咽后壁软腭、咽提肌、咽缩肌等咽肌群,诱导吞咽反射[2],训练中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让患者咀嚼冰棍并吞咽碎冰,发现患者不适立即让患者咳嗽,避免造成呼吸障碍,叮嘱患者进行鼻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同时进行吞咽动作。饮食护理干预主要在患者进食时实施,在不改变饮食组成的前提下,放慢进食速度,增加咀嚼时间,并进行多次咀嚼多次吞咽,吞咽后检查患者口内食物残渣情况[3],鼓励患者进行空咀嚼和空吞咽,进食时间开始可适当延长,并依据患者情况慢慢增加进食速度。

1.3 疗效和治疗满意度评价

1.3.1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将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以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进食和言语表达正常,视为患者治愈;以患者吞咽功能基本正常,进食较慢,言语表达不清晰但能基本识别,视为患者治疗有效;以患者吞咽功能无改善,进食仍需辅助看护,言语表达不清,无法辨识,为患者治疗无效。并以显效和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3.2 治疗满意度评价 采用该院自行制定的治疗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家属治疗满意度情况进行评分,调查问卷从患者对自身感觉和患者家属对患者情况客观评价等方面综合制定了50道问题,总分100分,以得分大于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并以非常满意和满意计算总满意度。对于治疗无效的部分患者可由患者家属协助进行评分。

1.4 统计方法

所得各项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资料以(x±s)表示,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见表1,由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满意度调查情况见表2,有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情况的总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

3 讨论

该研究可以看出人性化护理治疗优势颇多,但对医护人员整体素质要求较高,而且也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和医疗队伍的逐步强化,相信人性化护理治疗在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上,必将在临床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嘉慧, 廖翠强, 陈丽英, 等. 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分析[J].大众健康,2012, 12(6):133-134.

[2] 马艳, 罗利俊, 李洁, 等. 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J]. 中国康复, 2012, 21(6): 260-261.

[3] zu-lin dou, orchid, Wan Guifang. Neurogenic swallowing dys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their progress [J].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2012, 23 (11) : 408-409.

[4] shih-yu wang, strong WenAn, liu hongbo,et al.Rehabilita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swallowing dysfunction[J]. Journal of practical cardio-cerebral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 2011(9).

[5] Ma Yan Luo Lijun, li jie, microbloggers, et al.Swallowing dysfunction after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 [J]. China rehabilitation, 2007 (6).

[6] zu-lin dou, orchid, Wan Guifang. Neurogenic swallowing dys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their progress [J].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200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