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主体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的主体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的主体功能

教育的主体功能范文1

一、正确认识教师主观能动性与教学规律的关系

1.正确认识教学规律是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所谓规律是事物现象间本质的关系。教学规律是教学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了解掌握得越好,其能动性发挥也就越大,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如果人们无视教学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会对教学带来严重的后果。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以掌握教学内容为主的一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发展智力和能力,增强体质。从其构成教学系统的要素来看,主要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手段和评价。教师是教学系统的主导者,他选择教学内容、提供教学信息、采用媒介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接受教学的客体,又是学习和自我教育主体,与教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规律而编排的。教学媒介手段是教师用来直接或间接传递教学内容的交往形式,如教师的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图表、视听手段、教学方法等。在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每个要素都对系统起作用。如果任何一个要素或要素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就会引起系统功能的变化。例如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道德情操、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以及师生关系等,都与教学活动的效果密切相关。其相互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面对的客体有学生、教学内容和媒介手段。学生是接受教学信息的客体,又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即学生也具有主体能动性;教材内容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媒介手段会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教师对教学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其内部必然联系的认识,是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就没有依托。

2.正确理解主体能动性是最佳适度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教师发挥主体能动性一定要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而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同时,必须把主体能动性本身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符的关系区分开来。人的主体能动性,有认识与运用规律的作用,并非它本身就是符合客观规律性。要符合客观规律性,必须正确地发挥主体能动性。正确地发挥主体能动性,就是思想和行动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为此,必须实事求是,才能获衔效果。但这并刁;足说人们认识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并按规律行动,才是主体能动性,而是说人们在认识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之后,主体能动性可以避免发生错误而且能发挥更人的、更好的作用,并获得预期的效果。如果说只有符合客观规律,才算主观能动性,那么就意味人们要先认识规律性,然后再行动。可是事实告诉我们以下两点:第一,人们在未认识规律之前,就是先有行动的,而且在某种场合也获得了成功;第::,人们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实践和认识的交互作用,逐渐找到客观规律。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也是如此。一方面遵循教学规律,利用已被人们掌握的教学规律,作为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在教学活动中敢于探索、善于探索,在探索中了解和掌握教学规律,并进而发挥主体能动性,获得预期的效果。只有这样,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

在教师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到教师的教学需要与教学活动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环节,这就是教师的能力。教师的能力从其功能而言,可以分为两个最墓本的方面: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实践能力指教师所具有的能动地教育学生,利用信息和教学工具的能力;认识能力是指教师所具有的能动地反映学生情况、教材、教学媒介手段等情况的能力。同时还必须考虑作为教师教学对象的学生的特殊性,即学生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关系可以形象地用图2表示:

教师能力强,能够把教师的需要和其活动很好地结合,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就好。就教学对象学生而言,学生能力越强,学习能动性发挥得越好,教与学两者达到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反之亦然。理想的目标是努力扩大中间环节。这也是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目标,也是教学的目标。二、教师主体能动性最佳适度发挥的途径

主体能动性是指人的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其发展要受到客观规律及其具体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发挥主体能动性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主体能动性发挥如何,要通过实践效果来衡量和检验,实践效果最好,就是表明主体能动性发挥达到最佳。教师主体能动性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最佳的发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努力学习,提高素质

(1)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为了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其中,政治思想素质占有首要位置。教师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教学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为正确地发挥主体能动性,提供思想上、方法上的保证。

(2)提高业务素质。教师的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劳动,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相关的某些心理素质的总和。渊博的学识,精深的专业造诣,较强的教学能力(即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具体表现为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授课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造能力、预见能力等)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师业务活动的效果。通过能力的提高,会扩大教师教学需要与教学活动的中间环节,能为教师发挥主体能动性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正确认识教学客体的特点,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计划

教学的客体主要由学生、教材内容、媒介手段和评价等要素构成。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性质、课程基本要求以及可利用的教学手段,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效果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使教与学得以很好地结合。

3.提高教学于段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

教育的主体功能范文2

一、高职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1.从生源来看,高职高专学生主要是经过正式的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经过三年高中的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由于高职高专的入学门槛较低,学生知识结构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薄弱,方法欠缺,效率低下。据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统计资料显示:在高职高专学校中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想学,却无从下手,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30%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也比较缓慢。

2.从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来看,学生经过应试教育的洗礼,习惯老师课堂上“填鸭式”地灌输,缺乏主动性,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读职校的学生主要是为了获得一技之长,所以有些学生从主观意识上就对基础科目给予了否定,特别是对英语学习有比较偏激的认识:“反正日后就业了也用不上,英语可学可不学。”甚至有学生认为:“我是中国人,何必学英文?”而且在进入高职院校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和方向,没有刚性的考核指标,如本科院校的四、六级通过率,他们更加的惰性。

3.而从学习目标看,多数高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学习动机不强,他们大多经历了高考的失败,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挫败,表现在对未来的迷茫,没有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而且对自己认识不清,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

二、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的确切方法

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力求探索出构建英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统一的教与学的模式和与之相应的评价模式,将“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以此指导我校的常规教学活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1.对当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效度,可信度和客观性与真实性。

2.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自主学习习惯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题研究人员要深入课堂,参加班级活动,组织好交流,讨论、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3. 把教师教学行为的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结合起来,优化教师行为,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由“接受学习”发展为“自主学习”的具体策略,促使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性学习活动,注重自主和创新的统一,充分展示自尊、自信、自律这一进取性人格精神,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建构起自主性学习策略。

4.(1)编制自主教学方案,开展课堂自主教学实践;评定自主教学效果;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撰写研究论文。(2)达成目标: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过程,指导他们主动地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协调统一,通过行动研究建构“中学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3)实施和谐、平等原则: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耐心辅导、热情关心、支持、尊重人格,不岐视,无偏见,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4)主动参与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来。其次,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励和督促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尝试自我调控学习的方法、节奏和进程。(5)自主学习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氛围,体现自主、大胆放手让学生独自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读,自己感受,自己观察、分析和思考,从中明白事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尽可能地摆脱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 (6)评价原则: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以激励的方式评价学习,我认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应采取多样的方式;1)学生自己的评价;2)学生自己和老师的评价;3)学生自己、同学和老师的评价;4)学生自己和同学的评价.

5.(1)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强调教学的个性化,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学习要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学习要学会和掌握学习的方法;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结合。(2)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以宏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和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为宗旨。它强调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主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教育的主体功能范文3

一、“尊重的教育”是“还原教育本体功能”的教育

“尊重的教育”其表象的行为内涵包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尊重教育者;其深层的思想内涵是倡导一种领引时代精神、表现时代主题的“关注人的主体性的提高、升华和发展”的教育,是强化“发展人”的教育本体功能的教育。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教育越来越关注其社会功能发挥,也常以社会发展需求作为推进教育的动力。战后世界教育思潮的代表流派———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和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思潮,都强化了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相应弱化了教育的发展人的本体功能。如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是把经济需要作为审视教育的视角,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作为研究教育价值的出发点,以突显教育的经济功能为目的。他们所关心的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教育对经济的适应,经费投入的经济效益,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关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或影响了当今的教育。

这种思潮领引的教育实践的特征是,完全依社会发展需要去组织建构教育,如教育规模与结构、课程目标与内容……忽视了学习主体发展需求,忽视教育发展人自身的功能的发挥,使教育距离它的本体功能越来越远。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功能的偏废或异化。

“尊重的教育”首先倡导尊重学习主体需求,尊重教育对象需求,这使教育活动忠实于教育本身的内涵。教育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人”是教育生成、教育行为存在、推进教育发展的“思想内涵和逻辑内核”。不会教育和未曾接受教育的人是自然人、生物人;因为有了教育、受了教育,人才具备人的根本属性———使人“文化化”,“使人成为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使人成为人”。所以,“尊重的教育”首先是尊重教育之中的“人”,尊重人的需求,尊重人的发展成长规律,尊重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主体意识。抛弃教育的主体意识,教育便失去内核而不复存在。尤其在一个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影响民族生存状况基本因素的新的时代里,更要施以一种“尊重主体意识”的教育。“尊重的教育”是对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的映照。

二、“尊重的教育”是发展“人的主体性”的教育

教育应当是符合人自身发展需求的、由人自身本体主宰的实践活动,应当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原则的实践活动。

有学者论证:人作为主体的根本特性既“主体性”的主要内涵有三方面:这就是主体的“为我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是一切活动和一切关系的主体,教育理然。在教育活动中,有互为主体学说。将学生视为主体,则倡导教师教学得法,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的空间;将教师视为主体,则追求一种境界:使主体(教师)的实践活动既合对象的规律性,又合主体的目的性。

反思教育,教育作为一种人的主体实践活动,在教育的原则和教育的方式、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法方面存在诸多弱化主体、抛弃主体、排斥主体的非人化现象。综观历史,我们可以概而论之:作为阶级的教育,教育的政治功能往往使教育走失了“人性”;是否施行一种“人性”的教育,又不完全取决于教育所服务的社会性质。我们的认识可以用这样一个具体的逻辑过程来表达:

———社会主义的教育应当是以发展人和发展社会为目的的教育;但社会主义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又表明教育性质与社会性质不完全同步,“非人化的教育不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所以教育观念要不断地变革。

———教育活动中的人应当是积极能动的实践主体;这个“实践主体”的存在和选择权应当受到关注,并应当在教育中有积极的映射。

———尊重主体的教育过程的关键在于正确发挥个人主体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成了教育活动的“人”的内涵,他们应当成为积极能动的实践主体而不是主客倒置。“尊重的教育”要求根据不同的个体施以不同的教育,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要克服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划一性、僵化性和封闭性,树立尊重个人,发展个性,培养自我责任意识的观点。发展个性,并非放任自流,不负责任,自由无序,而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和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

三、“尊重的教育”是强化“主体意识”的教育

教育要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发展需要生成、建构、培养与调动人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就是体会主体存在,不可“只见物(教育客体或事物发展规律),不见人(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于不顾)。”“关注主体意识”就是满足主体需求;“关注主体意识”就是以发展主体为终极目的。

教育活动中,主体其一是受教育者或教育对象。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思想对象化”,教育对象的质量标准应当是教育者的“目的映射”。教育的本质特征要求我们,教育活动的出发点还应当定位在“对象需求本身”。《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主题就定位在“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方案中详述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尊重教育对象,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这便是尊重主体的意识,尊重教育对象的教育。

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对历史是这样反思的:“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至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践;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课程评价偏重学生成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求,亟需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的认识基点都定位在“关注主体意识”上。#p#分页标题#e#

在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上,也可以找到尊重教育“主体意识”的根据。如人本主义课程观运用自我知觉的学习理论,注重学习者情感体魄的健康,以及理智能力的发展,认为课程的功能在于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人自由和发展的、有内在的个人自我激励的经验。“自我实现的人”这一理想是人本主义课程的核心。在这一目的指导下,人本主义课程允许自由表达。人本主义课程要求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情感关系的背景中实施课程,教师起感情资源中心的作用。为发挥这种作用,教师必须提供温暖的、富有情感的教育,教师的最终作用在于发展学生的个人的内在潜力。

四、“尊重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教育的价值重建

“尊重的教育”要研究在教育范畴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人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每一个独立要素与教育的关系。对教育中原有价值关系进行重新调整、认定,这应该是一个自觉的价值重建过程。这种教育观念上的价值重建过程之后,必将带来教育实践的价值重建。他所带来的即便不是教育观念的革命,起码也是对以往教育目的异化及其所带来的教育行为异化现象的矫正。

教育实践的成败问题,不但是一个事实问题,更是一个价值问题,而价值问题按其本质来说是决不能撇开人类主体的现实需要来讨论的———是否对于人类自身具有积极的、肯定的价值,是否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哲学主体意识的觉醒,自觉地坚持和运用价值标准,即以主体需要及其满足作为内在尺度,去衡量实践活动的成败,已日益成为当代人类思维所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育价值判断的“内在尺度”就应该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实现”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科学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和深刻影响及时展趋势,必然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科技成果要求人们掌握控制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协同方法等现代思维方法。对人的思维的综合性、动态性、信息性、创造性提出更高要求。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中,我们必须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人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显得越来越珍贵———施以尊重的教育符合时代的要求,亦是提升人类生命的需要。

教育的主体功能范文4

[关键词]成人教育经济价值价值提升

一、成人教育价值及其形成

1.成人教育价值释义。价值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是关系的客体与主体在一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效用性满足或积极作用,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吻合。客体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本身对主体的的满足程度。

在成人教育范畴内,成人教育的主体是社会的人,成人教育的客体是成人教育活动。成人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作为社会的人有着接受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而成人教育的存在、发展促进了社会的人的发展,满足了这种需要。人们对于成人教育认识不断深化的根本因素在于人们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实现对社会环境的改造,自身有着不断发展的需要,而成人教育在特定的范围内使人的发展的需要得以实现。成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表现于成人教育主体的需要,以及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由此,成人教育价值可以表述为: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活动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发展需要之间的一种满足关系。显而易见,成人教育价值存在于成人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是成人教育发展动力。

2.成人教育价值的形成。已经走上社会的人们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以及作为人本身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产生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有需求,也就有了创造价值活动的动力。在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中,主体的需求——人对价值目标的追求起主导作用,是成人教育价值产生的核心。而成人教育客体——成人教育活动有着促进成人与社会相协调发展的功能,能使社会的人接受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没有客体的存在和功能,就不可能产生价值,成人教育客体是成人教育价值产生的基础。

成人教育价值是成人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成人教育主客体的相互统一,客体的功能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才能形成成人教育价值。成人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成人教育价值形成的过程。成人教育主客体的相互运动的过程,表现为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两个方面。

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是指社会的人作为成人教育的主体,其需要作用于成人教育客体,使成人教育客体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适应主体的需要,与主体的需要相接近。成人教育活动在主体社会的人的需求导向下,被主体所制约,并具备了主体需求的特征。

成人教育主体客体化,是指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功能,它影响、限制、改造着社会的人,进入主客体关系后,接受教育,被客体限制和改造,按客体所设置的教育目标,得到充实和发展,具备客体所规定的人才规格的特征。

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是成人教育主体客体之间的双向运动,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成人教育的制约,以及成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成人教育价值的产生是成人教育主体客体双向运动的结果。某种意义上,成人教育价值是成人教育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的总和,主体因客体而获得价值,客体价值因主体价值的实现而体现。

二、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存在及其特性

在以前的研究中通常把教育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能力和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水平,从而使劳动者和物质生产部门均取得收入的增长。

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形成于成人教育过程之中。成人教育过程始终是围绕增进劳动者的素质,发展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形成教育经济价值而展开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劳动者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于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训练。人们的科技水平、生产技能的提高有赖于教育和培训。成人教育的教育培训功能与劳动能力提高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对劳动者的能力增值,即劳动者增值有着直接的作用。通过成人教育可使简单的劳动力加工为复杂的、较高级的劳动力,这一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教育使劳动者劳动能力形成并增值的过程。成人教育可以为劳动者提供不间断的教育和培训,使劳动者的智能和技能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阶段都能得到提升。劳动者智能和技能的提高直接效益显现于个人收益增加,同时生产效率提高自然会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也是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实践的经济价值的实现形式。

时代的发展,价值的创造已越来越转向智力劳动,在教育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科学发明、技术进步,在价值的创造中显示了决定性的作用。教育的经济价值的实现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是教育经济价值的固有特性的表现:

1.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双重性。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双重特征。在成人教育活动中,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本身和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同时都体现了经济价值。成人教育的多重(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作用、职能、功效、效用等),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精神上的效益、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成人教育主体实现其经济价值同时,客体经济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2.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间接性。教育的直接效果不是经济价值或经济效益,教育的投资功效并不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而是必须在教育过程完成后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偿还。和其他类型教育投资一样,成人对教育投资变为教育能力发挥教育的经济价值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有一个知识能力转化的周期。事实上,由于成人的学习特点的业余性也使学习到的技能可以相对较快地应用于工作,与青少年学校教育经济价值相比,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间接性虽然不是很明显。但相对于其他投资来说,间接性还是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特点之一。

3.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显著性。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动因是教育。依靠教育的经济价值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近现代世界经济运行中的显著特点和成功经验。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计算出美国从1900年~1957年的50多年里,物质投资所赚回的利润增加了3.5倍,而教育投资所增加的利润却高达17.5倍。现在我国成人教育的教学组织,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普通教育资源和闲置社会资源来进行,成本低、需要投入相对小的特点也决定了成人教育无论是短期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的费用相对较低。基于此,成人教育投资的高收益特点也是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显著性的具体表象。

4.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长效性。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的特征之一是持久显现性,它不会突然显现出来,也不会很快消失,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渐进的过程,它持续作用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知识到技能和能力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经由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社会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只要在物质生产部门工作,就能长效地发挥效用,即使从事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作,受教育者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教育能力也能发挥出明显的经济效益。由教育把科学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作用效果更长久,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更持久地显现于经济运行中。

三、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1.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的理论分析。马克思关于教育将影响经济价值形成的思想,对于认识教育的经济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指出,依靠教育和训练培养出来的熟练劳动力或科技人才,是不同于简单劳动力的。因要修改一般人的本性,使其在一定劳动部门获得熟练和技巧,变成发展和特殊的劳动力,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无论如何是必要的。马克思在论述劳动力作用时说:“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指出劳动力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力。同时指出劳动力能创造新价值绝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多少,一般情况下,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成正比的。因此,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延长劳动力的教育年限,提高劳动力的教育程度,那么劳动力就会生产出更多的新价值,社会财富就会不断增加,经济就会不断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深化了人类对自身生产潜力和经济价值的认识。将人力归结为人力资本,明确强调了人力资本的内在质量对于财富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本之所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是因为: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即人口和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劳动力的质量便越高,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会直接提升劳动边际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要素更有效率的组合和应用,还会导致物质资本生产率的改善,减弱、抵消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现阶段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强调人的智力、素质、道德修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实践。阐述成人教育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人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则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等体现其经济功能。同时成人教育应该从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体现其经济价值。现代经济、现代生产之所以向成人教育提出各种需求,其原因也是因为成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具有社会经济功能。基于此,我们认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进程中,成人教育发挥持续进行劳动力开发功能、有效实现生产力转化功能和促进生产力全面发展功能,其自身的经济价值无疑也因此得到提升。

(1)就直接性而言,成人教育能够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推动经济与生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能够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例如,通过劳动者的训练来改造工艺流程、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

教育的主体功能范文5

【关键词】高考 异化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3-02

一、引言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当前,高考的评价、激励功能大大弱化,甚至被视而不见,而其选拔、导向功能日益强化,高考已经异化。面对高考的异化,本文尝试从教育哲学的深度寻找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高考回归本真的对策,以期还原高考的教育本性。

二、高考异化的主要表现

1.重选拔,轻评价

高考的功能是先评价后选拔,评价和选拔共存的。但是目前上到教育行政部门,下到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越过高考的评价功能而只看重其选拔功能。所以,为了方便选拔,教育相关部门制定考试制度,使包括高考统一化,具有很强的易操作性。所以为了让自己更多的学生被选拔上,学校紧紧围绕考纲,考什么就教什么。然而,似乎大家都忘了高考最基本的评价功能。

2. 重分数,轻发展

以高考为轴心,下延至中考、小升初考试,以及学校内部的各种考试,都离不开分数和排名。在一个以分数论成败的教育环境里,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也毫不夸张。当老师、家长甚至全社会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谁来关心学生的发展?可以说,不合理的教育在通过考试尤其是高考来间接制造“病人。当然,高考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并非恶源,高考也不直接制造“病人”,但高考的不恰当使用使其本身异化,使教育不再真正关注个体的发展,导致个体社会化的失败,而成为“病人”。

3. 务标准,舍差异

为了追求所谓的公平,为了选拔的易操作,高考从内容和形式上有严格的标准,包括全国或全省统一命题,制定标准答案等。高考也从价值取向上制定标准。然而,对于个性和兴趣千差万别的学生而言,仅凭一张标准化试卷的考试定胜负是公平的吗?让教育条件好的城市学生与教育条件差的农村学生考同一张试卷,对后者而言是公平的吗?实际上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学生的起点不同,如果忽视学生的起点差异来要求终点一致,那便是强人所难了。

三、高考异化的成因探析

1.教育主体性的缺乏与迷失

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已经引起教育理论界的重视,并积累了很多探讨。王策三、王俊道等老学者一致认为教育主体性包括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即学生主体、教师主体、决策者主体)和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即教育在社会系统中的相对独立性)。在笔者看来,高考得以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主体性的缺失,即在高考的操作过程中,“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活动”的理念被渐渐忽视,以及教育对社会其他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系统的依附性太强,导致相对独立性的失落。[1]

2.教育公平的误解

我国的高考制度能够长期延续的基本原因是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公平。[3] 反过来理解,为了追求这种社会性公平,高考就必须以一种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发展,即实行统一的考试,编制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标准答案,划定统一的录取分数线。[4] 矛盾正在于此,技术层面的统一化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却恰恰与教育公平相去甚远。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那么教育公平应该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不是一刀切。

四、高考异化的对策

1.发挥教育的主体性,避免高考沦为社会分层的工具

从主体教育论的角度分析,教育主体性包括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即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决策者的主体性,也包括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即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育的超越性。 [2]在这里,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在教育目的上,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个性素质的主体品质,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外界、认识自己、认识自身与外界的联系;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受教育者既立足自身发展的现实,又超越自身发展现状的价值追求与自我教育能力。

2.确立学生的教育价值主体地位,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

从教育的价值取向类型来看,大体分为三种,即个人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和二者兼顾型价值取向。在现实中,一般都二者兼顾,但偏重某一方。因此,最突出的教育价值主体是社会(或国家)和学生。所以,要真正回归学生价值主体,必须崇尚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这种“自由发展”要求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不受阻碍地发展”;而“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因此,高考改革应把人,即把学生放在首位,先让学生发展,再让得到自由全面发的人去发展社会。

3. 尊重个体差异,让高考回归自己的教育本性

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教育很难培养出创造性人才,虽然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大力倡导和鼓励创新,但结果并不乐观,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标准化的权威高考。所以,正确理解教育公平,尊重个体差异,势在必行。尊重个体差异,首先要承认差异。承认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就不能因学习成绩优劣而给学生贴上“优生”、“差生”的标签,而是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把所有学生都关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对于不同类型的人,应施予不同的教育。尊重个体差异,就要关注学生的起点差异,以及横向和纵向的发展度之差异,尤其要在高考中轻选拔、重发展,实施多样性合理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天雪.基础教育改革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88.

[2] 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3.

教育的主体功能范文6

关键词:高校;寝室文化;育人功能

从目前的高校教育来看,要实现教学效果的综合提升,需要从综合角度进行教育教学的开展。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教育虽然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其功能发挥比较单一。再者,在大学教育中,课堂只占了学生生活的一小部分,所以单单利用课堂进行教育结果的提升,目标达成率显然达不到预期,所以从其他角度进行教育教学的推进十分的必要。从目前的学生活动来看,寝室是其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且在具体的育人功能发挥方面,寝室体现出了更加明显的综合性效果。基于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力进行寝室文化的建设,从而实现寝室文化的品质提升和综合育人功能的效果强化,这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进步和还是对于高校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寝室文化的特征分析

在高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高校对于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显著的提升。寝室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校园教育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分析寝室文化的特征,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而寝室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文明性。文明性是寝室文化的显著特征,此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居住环境和个人起居的文明性。寝室是集体生活的场所,个人文明对于他人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寝室是体现个人文明和修养的重要场所。第二是人际行为的文明化。在人际交往当中,文明的行为有助于获得别人的好感,寝室生活正是如此。就实践来看,寝室中文明习惯较好的个人往往受欢迎。简单来讲就是寝室作为一个集体的私人场所,其更能体现个人的文明修养,所以在寝室主体的作用下,寝室文化便具有了文明性。2.主体性。主体性是高校寝室的另一个文化特征。此种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寝室主体的差异性上。因为寝室是集体生活的场所,所以寝室中的主体在个人思维、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形成了寝室主体的多样化,而正是这种多样化使得寝室主体性更加的突出。3.高雅性。在高校寝室的文化特征中,高雅性也有重要的表现。从目前的实际来看,高雅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居住环境的追求上和生活格调的提高方面。简言之就是高雅性特征反应学生的审美。4.创造性。创造性作为高校寝室文化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寝室的与众不同方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寝室的与众不同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第一是寝室的布置,第二是寝室的氛围。这两种表现的综合,体现了一个寝室的创造力。5.专业性。专业性作为高校寝室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寝室的文化氛围上。就目前的寝室氛围来看,体育专业的学生,寝室往往呈现出一种粗犷的面貌,而文科类学生的寝室,文雅性气息突出。简言之就是不同专业的寝室体现出了本专业的突出气质内涵。

二、高校寝室文化和育人功能的关系

寝室文化和育人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简单来讲就是寝室文化的五个特征对应着五个育人功能,所以分析特征和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十分的必要。1.文明性和生存教育功能。寝室文化的文明性特征具有生存教育的功能,这点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从小在比较私人的空间中成长,对于生存技能等的掌握十分薄弱。高校寝室具有文明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在集体生活的时候要注意自身的文明建设,在文明的要求下,学生对于公共环境的保持有了一定的重视,对于自身的起居习惯做出了调整,对于人际交往当中的礼仪行为也有了一定的改善。简言之就是在文明化特征的熏陶下,学生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所以说文明性特征的生存教育功能显著。2.主体性和自主教育功能。寝室文化的主体性特征和自主教育功能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在寝室生活中,每一个生活其中的学生都是寝室的主体,所以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寝室生活进行安排。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四人寝、六人寝还是八人寝,寝室的主体都是多样的,个人的意愿需要在多样主体的支持下才能够得到实现。换句话说就是个人意愿在寝室环境中会受到限制,所以为了实现寝室和谐的目的,寝室主体需要对自我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久而久之,学生的约束力和自控力会得到显著的提升。简言之就是寝室的主体性文化特征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这种自我控制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所以说寝室文化具有自主教育的功能。3.高雅性和审美教育功能。寝室文化的高雅性特征和审美教育功能存在着对应关系。在寝室生活中,每一个主体都希望生活在高雅的环境中,所以他们会进行彼此的学习,以求达到高雅的目的。在不断的高雅环境追求中,学生们的审美理念和水平会获得提高。简言之,在寝室的集体生活中,为了实现高雅的目的大家相互学习,而在彼此的学系中,审美理念相互影响,这样,大家的审美都发生了显著的提升,所以说寝室的高雅性发挥了审美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审美进行了提升。4.创新性和创造教育功能。创造性是寝室的基本特征。从校园文化的建设来看,每次在进行校园寝室评选的时候,总是会涌现出一批具有创造力的寝室,这些寝室的布置理念新颖,审美也具有独特性,所以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实际分析来看,学生的这种创造性思维不仅仅是用在寝室的布置上,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也有运用。简单来讲就是寝室创新性的布置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所以说寝室创新会发挥出非凡的创造教育功能,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来讲意义重大。5.专业性和敬业教育功能。寝室的专业性特征和敬业教育功能存在着对应关系。就目前的实际分析来看,学生的寝室往往会存在专业化的倾向,比如艺术生的寝室会更加的具有活力,而理科生的寝室条理性更加的清楚。简言之就是不同专业的寝室显示了自身专业的特色,而这种特色的体现正好表现出了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的认可。因为自身对专业的认可度在不断的上升,所以学生对于专业的敬业度在不断的增加。换言之就是寝室专业的文化氛围所具有的敬业教育功能使得学生们对于本专业的敬业程度有了显著的增加。

三、结语

寝室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育人功能。积极进行寝室文化的建设,从而使其育人功能的价值发挥更加彻底,这对于学生成长和高校教育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艳.小议寝室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寝室文化节”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77-80.

[2]韩宙,郭明坤.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J].法制与社会,2016,33:246-247.

[3]冯岑.如何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及发挥其育人功能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6,17:332.

[4]李斌.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及其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18-120.

[5]王正全.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J].知识经济,2014,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