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反转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此文系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与社会科学资助课题(2014SJB333)、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JS2016GX352)、宿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Q2015 GH179)阶段性成果,并受江苏省“333”工程基金资助.
反转课堂,由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 or Inverted Classroom 译为“反转课堂教学模式”,简称为“反转(翻转)课堂”.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环境下,教师提供教学微视频、学习课件等资源,学生课前通过下载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预学习,回到课堂后师生共同完成问题链、小组合作探究和师生交流反馈等过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一、理论依据
反转课堂的理论依据有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布罗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奥苏伯尔的认识同化论、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混合学习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简单的命令式要求已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利用网络技术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
(一)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也是一种过程和方法,他主张教学应当遵循以下步骤:“真实情境―发现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想法.” 杜威把行知统一起来.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教条,没有通过做,也没获得结果,所以这种学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他认为这是“心与身”分离的二元论在教学上所产生的恶果.杜威这个观点分析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知识源于行,知行不能分;二是知识与经验的获得来自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意识的联系.此理论是对教师中心主义的彻底颠覆,真正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作为首要.
(二)布罗姆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教育学家本杰明・布罗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学习者在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及适当的时间及条件下,都能掌握学习内容并取得优秀的成绩.此理论以目标教学为核心,以反馈矫正为手段,以掌握学习为目的.反转课堂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理论的实现搭建桥梁,作为传递知识的教学视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最佳教学,在课堂充分的时间中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学习课堂内容.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布鲁纳受皮亚杰观点的影响,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引起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改组(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此理论为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探究的实现做出保证,是中国当前教学改革需要正视的问题.
(四)奥苏伯尔的认识同化论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联系不能是一种牵强附会的或逐字逐句的,而应是实质性的联系.奥苏贝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因此,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观念.此理论要求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反转课堂即要求学生提前学习,找到知识的价值与问题,然后在课堂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式学习.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能单纯是知识由外部到内部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的知识经验双向的作用来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反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在教师促进指导下,通过学习独立探究或小组协作研讨,自己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深刻反映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材和学习路径,更重要的是还为学生提供恰到好处的学习帮助,为学生的有意义建构助力,极大地促进反转课堂的顺利实施.
(六)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此理论,认为个体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实际发展水平是指儿童已具有的较为成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潜在发展水平则是指导个体在现在能力的基础上,借助一定外在条件的帮助便能完成任务的机能水平.因此,最近发展区是指那些稍微超出现有水平、有成熟潜在机能的区域,即个体能力发展的最后一个区域.
在反转课堂中,课前学习的基本概念和针对性练习的知识层次在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之内,学习者只需要通过正常的学习努力就可以完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课堂学习活动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超过了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学习者一般需要通过同伴的协助、老师的指导或相关资料的支持才能顺利完成,这一部分学习属于潜在发展水平.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学习活动内容进行强化和提升,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消化.
(七)混合学习理论
该理论主要指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反转课堂教学实质上是网络学习与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因此也是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在线学习模式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混合式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课堂相融合,展现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与教师指导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性作用,充分发挥各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因而使学习者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二、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算法与程序框图”现在进入高中数学课本,但是由于知识比较抽象、设计思想跨越性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要求较高,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难以理解,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尤其是对条件式的设置、循环次数的控制、计算的起点不易把握.这样的情况特别常见.长期以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易找到,其实可以借鉴最近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算法与框图部分的教学现状.
(一)明确学习目标――制作相关教学视频
1.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进行反转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确定学习目标的类型和内容,并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三维目标的完整理解和全面实施.
课下自主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能够运用一些信息接收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网络互动中建立算法概念体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新教学模式的认识,在课下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课上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与探究,小组协作交流,让学生对算法概念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并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究算法的特征、性质、框图类型以及分类设计的方法.
2.制作相关教学视频
课前,教师通过手机、相机、摄像机拍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视频,包括以一些简单问题的解决思路引进算法的定义,并进一步提出有关算法的分类和设计要求,做到主题突出、内容简要精炼,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
提前1~2天,教师将相关课的学习视频到校园网的教学平台,学生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提前观看、自主探究.
(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自主探究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再次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并掌握算法相关知识的内容.在观看学生视频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安排学习进度,也可以暂停、回放,做好记录完成课前相关练习.
通过自主学习后,学生对算法及其框图的概念及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通过相应的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三)消化课堂内容知识,协作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算法与框图的相关知识和学生观看视频、课下练习的实情,总结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学生从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继续问题探究.例如:(1)了解并以熟练运用定义性质进行相关计算;(2)掌握算法的本质,在框图的应用研究中巩固其求解方法,并分析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小组的人数一般控制在6个以内,明确一个学习组织者――组长,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多媒体电子邮件交流等方式扩充自己的知识内容,针对循环体结构中的累加变量、累乘变量、计数变量的差异与不同类型,小组内成员用辩论、对话、讨论等形式,提高他们之间沟通交流、协作互助的能力.
因此,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可以开展高质量的有效学习,完成知识消化的过程,协作交流学习的设计也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帮助.
(四)评价反馈
教师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过程的表现与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反转课堂模式中的评价由学者(或专家型资深教师)、教师、同伴及自己共同完成,不但重视评价学习结果,还通过建立学习过程性档案对学生整合学习进程进行评价,真正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根据综合评价情况获取有效的教学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各项活动的实施情况,为今后展开类似活动给予有效的指导.
三、对反转课堂教学模式作用的几点反思
(一)反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有益的“反转”
教育本身是多元、多样化的,正是教学俗语所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和模式数不胜数,并且各有千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反转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是不可否认,这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将此模式运用于高中教学时,由于课程难度较高,一部分学生还是较难掌握;另外,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这种模式,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就会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反而不如传统的课堂教学循序渐进的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管理学课程 案例教学
所谓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一般的理解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微课等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微课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学习中,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接着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
通常情况下,一般的教学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授”,是通过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知识内化”,是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知识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构与翻转,“信息传授”往往是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视频、微课,而且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知识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辅导,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微课、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老师或同学讨论,在任何时候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大发展。翻转课堂模式可看做是泛在学习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倡导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也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翻转课堂”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管理学的实践性与专业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介绍各章专业知识,中间穿插案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笔者根据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努力构建管理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管理学课程中决策与决策方法一章案例教学为例,说明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应用与设计。
1.让学生知晓学习目标。
掌握决策的定义;理解决策的原则和依据;掌握两种重要的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决策过程的具体步骤;掌握影响管理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掌握决策的定性、定量决策方法。
2.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根据本章的主要理论内容,主要有决策与决策理论、决策过程、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方法等,确定本次课程的设计思路,即树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用相应信息一步步引导学生,把更多思考留给学生。教学设计的关键点在于,教必须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学会学习。具体地说,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知识的加工、知识的存储、知识创新过程,使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的过程产生于一个不间断的流程,并全部由学生完成。
3.具体的实施步骤。
第一,对学生进行分组。
根据班级规模分组,每组规模一般控制在3~7人,在每组中推选出一个组长,用于组织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分组有利于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并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内化、构建、创新。
第二,教师制作课程资源。
教师应具备与微课、教学视频编制等相关系列技能。教学视频、微课要短小精悍,大多数视频、微课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微课都针对一个特定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比较方便。视频、微课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的视频、微课,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第三,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把课前练习题抛给学生。
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制定课前针对性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合理设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练习题的数量不应过多,难度要恰当,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挑战性,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微课资源。
学生观看教学资源的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学生可选择某一时刻观看,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对教学资源进行快进或者倒退,可暂停立刻记下自己的疑惑并进行思考,同时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以便和老师及同学进行分享交流。
第五,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究问题。
课堂探究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确定。从教师的角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与微课,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时发现的疑问及同伴交流中未解决的困难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共同体内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小组学习策略,如运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第六,课堂上给出案例,共同分析讨论。
决策与决策方法这章选择的案例名称是“阿迪达斯与耐克的博弈”。
阿迪达斯(Adidas)创于1920年的德国,是为竞技运动员生产轻型跑鞋的先驱。阿迪达斯的优势在于试验与设计。高质量、创新性和产品多样化,使阿迪达斯在20世纪70年代支配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20世纪70年代,蓬勃兴起的健康运动使成百万以前不好运动的人们对体育锻炼产生了兴趣。成长最快的健康运动细分市场是慢跑,尽管如此,为了保护其在竞技市场中的统治地位,阿迪达斯并没有大规模地进入慢跑市场。这期间,出现了一大批竞争者,如美洲狮、布鲁克斯、新百伦和虎牌。但有一家公司比其余更富有进取性和创新性,那就是耐克(Nike)。耐克首创于1972年的美国俄勒冈,它的大突破出自1975年的“夹心饼干鞋底”方案。耐克公司的成功源于它强调的两点:研究和技术改进、风格式样的多样化。在营销中,耐克公司为消费者提供了最大范围的选择。它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员,并向消费者传递出最完美的旅游鞋制造商形象。到20世纪80年代初,慢跑运动达到高峰时,阿迪达斯已成了市场中的“落伍者”。竞争对手推出了更多的创新产品、更多的品种,并且成功地扩展到了其他运动市场。
从案例的讨论分析中,学生们得出如下观点:合理的决策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切实的可行性、可靠的保证、符合经济原则、应变的能力。耐克选择了新兴的市场,靠创新的技术适应多变的市场,这些都保证了耐克决策的成功。而阿迪达斯没有对新兴市场做出反应,固守原有市场,决策没有变化。环境因素、组织自身的因素、决策问题的性质、决策主体的因素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决策的因素。其中,不确定性是决策影响因素之一,多数情况下只能估计未来时间是否发生的可能程度,即可能发生的概率。阿迪达斯制定了不良的决策,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估计错误造成了整个经营的失误。
第七,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是多维度、多方式的,评价成员不再单纯是教师,还包括学习者、同学等;评价内容包括针对性练习的成绩、提出问题的情况、课堂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在小组协作探究式活动中的表现、成果展示等多方面。教师应根据这些反馈的评价结果制订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确定下节课的探究问题。
通过本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同学们还对教师设计的案例题目当中提到的“博弈”二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同学提出了相关问题后,老师引出了博弈论的讲授,介绍了三位在博弈论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并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大师:海萨尼、纳什和泽尔腾,向学生介绍了著名的案例“囚徒困境”、“田忌赛马”,引出了对当今各大行业竞争格局的思考,有的同学联想到了诺基亚的决策失误,有的小组展开了是否考研的思考与讨论。同时,为本课程最后的综合案例“站直还是趴下”分析埋下了伏笔,提供了理论支撑。
翻转课堂使得原有课堂讲授的知识内容在课外传递给了学生,在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也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反馈评价极高。翻转课堂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大优势。
参考文献:
[1]左雪梅,周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管理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大学教育,2014.3.
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范文3
2000年MaureenLage,GlennPlatt和MichaelTreglia在经济教育期刊上发表了题为“翻转课堂:一种全纳性学习环境的途径”的论文[1],他们在研究大学经济学课程教学时认为能够采用计算机或VCRs多媒体形式将课堂上授课内容转移到课堂之外供学生学习。2004年SalmanKhan为指导亲戚小孩学习数学而录制教学视频,这一教学方式受到微软比尔•盖茨关注进而投资。随后视频内容扩展到不同学科,成立了可汗学院(KhanAcademy)[2]。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park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s为缺课学生补课录制教学视频并上传到网路,让学生自己上网自学,而在课堂上则增加了师生互动,实践了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际上是颠覆了传统课堂上纯粹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填鸭式教学,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将授课内容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而在教学课堂上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将面对面的时间用于学生互动、讨论和解决课前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的问题,进而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探索问题及深入思考。这样就使“课堂上教师授课,课后学生做作业”的传统模式变成了“课前学生自学授课内容,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和讨论问题”,将“要我学”传统模式转变为“我要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增强课堂师生互动性、增进课堂实效性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2.1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面临挑战。一方面,教师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填鸭式授课方式,这种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解惑模式,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思维和教学习惯都是一个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学生也习惯了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灌输式授课方式,在课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任务。这种在课下自主学习而在课上积极互动讨论反馈知识信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是个考验。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更依赖于教师的授课和讲解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互动讨论。2.2教师制作教学资源面临挑战。制作教学资源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这种教学资源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而是以教学视频或微视频和教学案例为主,集中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知识内容。同时这种教学资源要适合学生课前自学,能达到良好的自学效果,通常教学视频和教学案例不宜过长(譬如十分钟左右)。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课件,制作和设计教学视频和教学案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时间和精力投入大,能力和技术要求高。制作高质量教学资源大大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而且,制作教学资源需要学校和教师具备良好的技术条件包括录制场所和录制设备,这些对学校的积水支持和教师录制水平都是挑战。2.3学生课前学习教学资源面临挑战学。生能否在课前对上传到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学习仍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学校有足够的计算机和网络平台资源来满足如此多学生的网络教学资源学习。另一方面,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投入时间有限。高校大一、大二通常开设的公共课程比较多,特别学生在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考级,因而学生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时间会减少,而且相比较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容易及格,这样学生自然投入课前学习的时间就少之又少。2.4课堂学习环节教师和学生都面临挑战。对教师而言,虽然减少了课堂上直接授课时间,但是对教师合理组织课堂讨论,组织、控制和引导学习互动环节,以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的解答能力都提出很高要求,因此对教师而言翻转课堂教学面临更大挑战。对学生而言,学生习惯于在课上直接接受教师授课,而不习惯自主进行课堂讨论和发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一定保证。2.5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和实施面临挑战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个考核评价体系已不能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纸质考试方式进行,可能采用一些实践报告、小组讨论或分析案例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4]。如何能够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来反应学生学习成绩,没有成功的经验遵循,需要进行摸索。
3.如何解决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面临的问题
3.1教师与学生要更新传统的教和学的理念。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原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所以要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就需要转变教和学的理念。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创新思维,平时注重收集、整理和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点的实践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于实践教学,通过对实践案例分析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理念转变需要依托教师的指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应翻转课堂学习,同时以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运用为目的建立不同传统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标准,这样学生的学习理念就会逐步转变过来。3.2凝聚教师团队力量,制定教学资源。由于制作和设计教学视频和教学案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时间和精力投入大、能力和技术要求高,单独依靠教师个人力量很难完成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因此需要凝聚整个学校乃至多个高校的教师一起来制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因此需要打造一支思想政治坚定、知识全面的教师工作团队,加强技术支持。从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以及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组织教师团队,在制作教学视频和教学案例中明确教师分工和教师职责,注重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实效性,譬如可以分为凝练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点、根据凝练的知识点进行合理选材和提取案例、录制视频和案例、到校园或区域网络上供学生课前学习。3.3学校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和网络资源共享。为学生课前学习上传到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学校需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一方面,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和班班通,不仅学校外部的宽带需要接入到校园内部,而且校园内部也要进行局域网络环境建设,这包括教室需要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按一定比例配备教师用的备课计算机或电子备课室。另一方面,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成一个实名制、有组织、有序管理的网络共享体系[5],使学生在有限的课程学习时间内通过网络共享获取并高效学习教学资源。3.4提高教师驾驭翻转课堂的能力和学生课堂讨论的主动性。为提高翻转课堂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接收多方面的专业培训,这包括如何合理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如何控制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如何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这里面涉及很多技巧和经验,教师团队需要开展相关教学方法的研讨,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学习和积累。另外,教师在课堂上重点针对学生课前学习的教学视频和教学案例展开课堂讨论,在课堂上主要就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案例进行讨论,这样自然会提高学生课堂讨论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讨论,进一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就学生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可以作为考核评价的一部分。通过以上方式不仅实现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等能力。3.5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加以实施。如何制定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系,关系到翻转课堂模式的成败。教师可以根据课前和课堂学生学习效果和表现给予评价。考核形式依据课程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实践报告、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教师通过这些考核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有相应激励。教师团队和学校相关部分需要就制定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一系列研讨,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在实践中逐步改进,然后才能加以实施。
作者:周盛兰 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MaureenLage,GlennPlatt,MichaelTreglia,Invertingtheclassroom:Agatewaytocreatinganinclusivelearningenvironment,2000,JournalofEconomicEducation.Vol.31,No.1(Winter,2000):30-43.
[2]CliveThompson,HowKhanAcademyischangingtherulesofeducation,Wired,2011.
[3]JonathanBergmann&AaronSams.Flipyourclassroom:reacheverystudentineveryclasseveryday.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2012.
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范文4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科研中心和计算机系以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BIG6的高职生信息素养培育研究》的科研成果为依据,致力高职教学改革研究,参照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教授RobertTalbert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结合高职教学经验,构建了适于高职教学的翻转课堂结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和课后知识补救有效联接在一起,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其实施包括3个基本环节:课前创建微视频、课中组织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课后上传作品拓展学习,巩固知识。其中,微视频制作是有效提高知识传授效果的关键。
二、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基于以上模式,课题组成员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中进行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以《PoperPoint自定义动画制作》为例,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很快掌握进入动画的操作要点。但是,灵活应用“进入、强调、退出”3种动画的设置方法,尤其是路径动画的高级使用却是难点,需要课中设计任务重点解决。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自定义动画的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自定义动画的制作方法;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自定义动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流程设计
《PPT自定义动画制作》学习单元的教学流程设计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分别实现知识传授、知识内化和知识补救。
(三)教学案例评析
1.课前
教师将精心录制的微视频分发给学生预习,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边学边实践PPT动画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来安排和控制学习进度,视频播放快进和倒退可以自己掌控,为他们思考、做笔记、罗列疑难问题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向教师和同学求助,或带到课堂解决。通过课前的微视频学习,学生对自定义动画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深度学习,实现了知识传递。微视频的作用较传统教学中看书做题式的浅层预习效果更加明显。录制微视频,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2.课中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在学生深度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认真示范,重点解决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通过布置任务,分组实践,巡回检查和个别指导,尽可能地将知识内化,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将课堂上的互动引向更高层次,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实现知识的应用创新。这一阶段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预习的水平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3.课后
教师要将课中学生的优秀作品和观察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将这些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收集整理后,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给知识消化较慢的学生和请假的学生进行知识的及时补救。课前、课中、课后达成一体,使优生吃好后进生吃饱,培优补差。
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范文5
1.1物流学专业学科特点
物流学是一门结合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兴学科,在工商管理、电子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交通运输工程、金融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涉及,属于一种综合的应用学科目。在物流学学习过程当中,单靠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教学往往难以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只有在教材理论与课程实践性的相互结合下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与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不同的是,物流的运作流程是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整套完整的物资流动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物资从供给地到需求地的有效率与有效益流动。
1.2物流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讲授轻实践。
在当前的物流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着灌输性讲授的情况,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以填鸭式的讲解为主,学生仅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灌输,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便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对学习的效率也将产生着一定的阻碍作用。物流学是一门实际运作性较强的学科,倘若仅以枯燥的理论灌输进行教学,便难免会使相关知识变得抽象且难以消化,同时还会带来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讲解、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弱等后果。
(2)不同课程之间存在较强的重复性。
物流学的特点之一即为交叉性较强,这直接导致了不同课程当中存在着许多相互重叠的内容,因此在进行不同课程的讲授时便容易造成重复讲解的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使“灌输式”教学下的弊端更为突出。
(3)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
当前许多高校在进行物流学课程设计时,虽已逐渐认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但在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却仍然缺乏合理性,造成两者在衔接上严重脱离,一方面,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在时间上相互分离,以分别集中开设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理论课程比例明显高于实践课程,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的前提下,易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2翻转式教学与案例教学
2.1翻转式教学
翻转式教学是当前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中“讲课为主,思考为辅”的方式不同,翻转式教学的重点在于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知识答疑,课后学生自行完成知识的学习与总结。翻转式教学的出现,主要立足于当前互联网科技大范围普及的现状,学生在课后可通过对互联网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课堂上将存在疑惑的问题以互动的形式让老师进行讲解与指导,达到自主思考与传授讲解的高效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2.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掌握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相关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辨别与分析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案例教学在物流学教学中属于一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决策能力进行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与分析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3翻转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特点
(1)开放性。
开放性的实际意义是教学形式的开放与教学内容的开放,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翻转式教学与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学时学生课堂位置的根本转换,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全方位的发挥,而教师在课堂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成功由“讲解”转化为“点拨”。除此之外,基于案例教学的真实性与典型性,可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存在的问题、矛盾与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需根据学生自身所掌握的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实际案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并自行探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由于分析角度的不同,每个人所持的观点与解决方案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在对这些差异进行比较与讨论的开放性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思维将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也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具有趣味性。
(2)互动性。
在翻转式教学及案例教学中,着重强调的均是学生的充分参与,学生在整个学习课堂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都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翻转式教学主要通过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途径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相关方法;而案例教学主要是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与实际发生的案例相互结合,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自行探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主要为一种互动性关系,摆脱了传统教学过程中被动式学习的局限性,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3在翻转式教学中教学案例的选择
3.1需坚持代表性原则
在进行物流教学案例的选择时,应根据实际物流理论而定,并选择出相应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这是由于具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可更有效地将抽象的物流理论知识带入其中,在便于学生充分理解的同时也塑造出了案例的典型。
3.2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在案例教学中,给出案例的重点目的之一便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考方向,要满足这样的教学需求,就应在案例的选择上坚持明确的教学目的,并根据此目的选择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
3.3应具有一定的生动性
为保证学生对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与消化能力,就应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具有一定的生动性要求,在常规理论知识基础上,如能够辅以图片、影像、物流设备设施等教学资源进行配合教学,便可将案例内容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3.4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案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应在案例的选择上保持一定的真实性,可有效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当前真实的社会现象相互联系,达到促进学生综合思考与判断的教学目的。
4翻转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实施要点
4.1师生双方均保持合理的参与度
采用翻转式教学与案例教学进行物流学教学时,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教师的适度参与均是应当引起重视的关键问题。一方面,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课堂中保持积极参与的状态不仅可使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得到充分地调动,同时也可大大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应保持在适度范围为宜,作为“指导为主,讲解为辅”,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发挥分析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空间,避免一味地进行理论灌输,而应将重点放到对学生的指导中来,在不影响学生自由发挥的同时,充分起到引导的作用,实现翻转式教学与案例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4.2注重案例选择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对案例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与学生的知识理论基础息息相关,同时对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案例选择时既要立足于实际教学目的,也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在保证与理论知识不脱节的前提下,做到难易适中、具有代表性,确保案例的提出对于学生的思考和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4.3保证合理的时间分配
案例教学是一种对于时间分配具有较高要求的教学方式,在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下,便有可能导致分析时间紧促、探讨内容不够深入等情况的出现,从而使预期的教学效果随之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组织时,应充分考虑到理论部分的相关知识点,指导学生采用翻转式教学的方法首先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并在对提前熟悉相关内容的前提下于课堂上进行相关讨论。总而言之,在进行案例教学时间分配时,要尽可能将比重较大的时间用于案例讨论,以保证学生可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分析与探讨。
4.4进行引导与总结
为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在进行案例探讨之后,还应将所得出的讨论结果进行有效的整理与总结,并由教师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解决方案的最优化。要达成上述目标,首先应保证所提出方案的有效理论性,使之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做到与实际情况的不偏离;其次,教师应充分对讨论过程中存在问题与不足做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最后,还应将讨论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观点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概括,并由教师引导学生对于存在的疑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保证所提出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5小结
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教学案例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179-02
Abstract:Aiming at the existing computer basic curriculum in our university, we practiced for the integration reform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We propose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case oriented teaching, practic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Students study in the multimedia network classroom from the classroom . Teacher use case teaching,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actic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 automatic test paper.It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achieve better results.
Key Words:Teaching case; Teaching mode; Teaching effect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先导课程,是该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计算机系统安全知识。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1]。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改革的背景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实践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各种原因,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往都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理论都在教室,以投影加黑板方式上课,而实践在机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但学生无法及时掌握教学内容,在实践过程中仍出现学生不知如何操作的现象[2]。考试方式也是采用卷面考试,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考试成绩往往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近年来,计算机基础课程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即设计典型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钻研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力和思考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4]。基于对高校现状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分析和研究,从2014年下半年起,学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在“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提出“以案例为导向,讲授、实践”一体化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模式。即有机整合课堂内讲授、课堂外实践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层面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成多方面的理论实践环节的协作和相长,切实促进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2 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和教学效果
2.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精神状态明显改观
从2014年起,大学计算机基础上课全部在机房上课,机房里每台机器都安装了多媒体控制软件。学生可以接收观看教师的每个操作步骤,学生也可以演示,也可以立即操作实践,便于互动。不再是单纯地在教室上课,以教师为中心,黑板加投影,而是以学生以中心,以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为中心,学生边上课,边实验,边操作,可以马上提交操作结果给教师,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课堂上睡觉的没有了,玩手机的没有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提高了教学质量。
2.2 改革考试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升
以往计算机公共课考核,都是采用卷面考试,卷面考试要求老师打试卷、印试卷、安排考试、监考、收集试卷、评改试卷、讲评试卷和分析试卷。这是一个复杂而容易出错的过程,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计算机课程,操作过程,调试过程,不能在传统的卷面考试体现出来。因此,教师专门开发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软件,计算机公共课全部采用机考。这样,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我们强调学生要会操作,要会用计算机。采用机考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他们都反映这样更能体现他们的实际水平,而不是在考前突击背下知识点,更注重实际能力。而且,正因为采用机考,很多学生课余也会到机房练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上升。采用机考模式,教师也欢迎,教师做了计算机考试题库,计算机从已建立的题库中调题组卷,考生一人一机一卷,根据显示的题目用键盘或鼠标输入答案,考试结束后,计算机自动阅卷、评分等。考试内容丰富,提高了考试质量。减轻了教师考试工作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使考试的公平性和严密性更有保障。
2.3 抓好课堂内外,学生成绩显著提高
好的教学案例的应用,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计算机基础是一种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课内,充分利用在机房上课的优势,以案例为导向,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针对课程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案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外,课程组教师专门开发了学习训练平台,鼓励学生课外到机房学习实践。通过这些措施,学生成绩显著提高。表1是近2年的平均成绩统计。
3 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以应用和操作为主的一门课程,通过一年多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虽然还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但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组委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郑勇明,彭凤梅,张叶.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