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行业盈利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咨询行业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咨询行业盈利模式

心理咨询行业盈利模式范文1

地市级手机报的优劣势

目前,电信运营商及各类各级传统媒体纷纷推出了旗下的手机报,地市级手机报发展也尤为迅速,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南充手机报》在2009年10月正式编辑发行,截至2012年10月,已有收费订户12万,在四川省各地市州排名前列。

1.地市级手机报的劣势

首先是内容编排技巧单一。手机报属于新媒体,内容是二次加工并且高度浓缩,所以更加考验编辑的技巧,但是地市级手机报缺乏新媒体人才,缺乏新媒体编辑手法。如《南充手机报》目前实行两班倒,编辑人数少,且年龄相对年轻,对新闻的把握能力以及内容的编排技巧较弱;其次是盈利模式相对滞后。比如《南充手机报》的盈利仅靠信息订阅费分成,广告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2.地市级手机报的优势

地市级手机报具有本土化的独特优势。首先是内容的本土优势。地市级手机报由于与地方传统媒体是近亲,在内容上拥有及时的本土信息。如《南充手机报》的编辑直接从南充日报社所属媒体《南充日报》、《南充晚报》、南充新闻网的稿库中选稿加工,本地时政、社会、区县新闻和天气、水、电等服务信息。由于贴近性强,在读者中的接受度和关注度较高。其次是资源上的本土优势。地方媒体更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更适应当地人文社会环境,更熟悉本土广告资源;同时,地市级手机报还与本地政府与电信运营商保持着良好关系。比如《南充手机报》在初期订阅推广上,得到了中国移动南充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作为当地主推业务,很快占领了本土市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地市级手机报克服不足的对策是:发挥地方媒体的优势,在内容与盈利模式上进行本土化创新。

本土化内容建设策略

手机报虽然具有渠道上的明显优势,但作为媒体,仍要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不论是哪一种手机报,都应结合自身媒介特点和受众定位,在强调内容真实性的同时,突出内容的时效性、接近性、趣味性,从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探索出适合自身的‘个性化’的内容报道方式,内容同质化势必会降低市场竞争优势。”①地市级手机报只有发挥地域性优势,做大做强本土化内容,才能吸引读者阅读。

1.搭建科学合理的内容框架,凸显本土特色

目前,提供综合类信息的手机报同质化比较严重,地市级手机报应发挥本土优势,根据本地用户的特征和偏好将内容做精做透,搭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内容框架。除了本地时政新闻与社会新闻,还可开辟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栏目。比如地方名医谈保健、周边旅游线路推荐、旅游景点天气预报等。本土新闻还要注重时效性和深度,让读者能够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感受到作为本地手机报用户的优势。

2.开发多样化板块、版本,实现个性化信息定制

根据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地市级手机报应对本土受众的基本情况与阅读兴趣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读者年龄、身份、职业、兴趣的不同,编辑不同版本与板块的手机报,实现手机报的“个性定制”。比如,推出时尚版、数码版、健康版等特色板块,让受众自选部分板块组合成自己喜欢看的个性化手机报。或者,将手机报分为男士版、女士版,让读者自己选定。在男士版中侧重军事、汽车、数码、健身等方面的信息,在女士版中侧重服饰、娱乐、宠物、美容等方面的信息。

3.增强本土贴近性,发挥互动优势

通过开设读者讨论、报料平台、手机摄影比赛、知识竞猜等互动栏目与互动活动,增强地市级手机报的趣味性与对读者的黏性。虽然手机报大都是“零记者”模式,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所有手机用户都可成为手机报的记者。在互动中,充分发挥议程设置作用,关注当地政府的最新动向、优惠政策、各行业信息、交通路况等多方面内容,并从中找出新闻点,设置不同话题,激励读者参与到新闻中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尤其在突发事件中,地市级手机报要充分发挥渠道畅通、传播快捷、信息权威的优势,鼓励受众献计献策参与互动。

4.紧跟3G发展态势,及时更新技术与内容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地市级手机报要紧跟技术更新,着眼3G时代对手机媒体的要求,及早研发出不仅包含图片、文字,还包含动画、音视频等内容的手机报新闻,满足3G时代读者对手机报阅读的需求。

本土化盈利策略

手机媒体是一条新的产业链,主要盈利点是信息订阅费分成。一旦用户数量达到一定瓶颈,信息订阅费的收入就难以突破。同时随着3G技术的普及,Wap版手机报与3G手机报竞争愈来愈烈,彩信版手机报将最终走向免费,所以要充分发掘本土新闻资源,探索更多、更合理的手机报盈利模式。

1.挖掘本土广告资源,丰富广告形式

庞大的用户群昭示着手机报在广告上的巨大潜力,手机报可以借鉴报纸的盈利方式进行二次营销。手机广告的到达率高,几乎为100%,这个到达率是其他媒介望尘莫及的。②地市级手机报要注重挖掘本土各类广告资源,通过巧妙设计和精准定位,让广告既是读者需要的商品资讯,又是手机报的盈利点。同时,可以推出广告专刊,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可在特定时期推出专刊,比如在国庆期间推出打折专刊;还可以针对某客户群体发送专刊,比如对高校V网用户赠送校园周边餐饮推荐专刊。在传统媒体中,新闻与广告具有一定比例,一旦增加广告便增加版面,但手机报由于数据量的限制很难实现扩版,不妨采用增加发送次数实现广告量的提高。

2.加强本土营销,拓展推广渠道

“如果说收视率是电视的生命线,那么订户量更是手机报的生命线。”③报社作为内容提供商,可以在社内其他媒体上加强对手机报的宣传推广,实现媒体间的互动,提高手机报的影响力。手机报编辑部可策划组织手机报平台相亲、节日送祝福等本土化线上、线下活动,吸引更多受众。运行商可以从功能上进行优化,做强平台、通道与支撑,通过捆绑组合、差异化定价、免费体验等方式提高订户量。

3.建立本土资讯数据库,增强服务功能

随着新闻传播内容逐步资讯化和实用化,可充分利用报社信息资源与手机报的平台作用,对分类广告和各类新闻建立起本土资讯数据库,这样的数据库也被学者形象地称为“实用资讯自选超市”。比如建立酒店餐饮、房屋租售、招聘寻人、打折信息、天气等各类信息数据库。同时,还可以引入音乐图片下载、心理咨询等服务性业务,开展短信优惠券、团购等活动,进一步拓展盈利服务项目。读者可发送信息查询自己所需要的资讯,获取需要的服务。

注释:

①沈继成:《手机报的媒体特征和手机报运营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J],《中国编辑》,2011年第4期

②魏小巍 高琛琛:《手机报的盈利模式探析——以〈湖北手机报〉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第6期

心理咨询行业盈利模式范文2

一、校园手机报的作用

1.校园手机报能使本校师生产生亲切感。大学生校园手机报是针对具体某所高校师生所发行的手机报纸,发送内容大都基于本校的校园生活。据调查,同所高校的大学生无论从年龄结构、生活习惯还是消费习惯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因此校园手机报具有本土化、草根化、为学生服务的特色,更贴近本校师生的实际生活,能够让用户产生一种亲切感,阅读率较高、宣传效果好。

2.校园手机报能满足本校师生对信息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渠道。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拥有高学历、信息需求量大的特征,但由于接触电视等媒介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成为手机报新的目标受众。校园手机报以本校师生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将对同学们有价值的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到用户手机上,如就业信息、考研资讯、教务通知、社团活动、心理咨询、校园趣闻等,具有很强的便捷性与时效性。此外,通过阅读校园手机报能引导受众养成关注时事信息的良好习惯,拓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渠道。用手机读报纸是一种时尚而有品位的阅读方式,能给读者带来与其他媒体完全不同的阅读,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的渠道。

3.校园手机报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年龄阶段,面对大学校园中出现的现象容易产生某种困惑或苦恼,这种困惑若未能及时解决,可能引发一些过激行为,甚至做出一些不利于校园和谐的事情,发生在马加爵身上的事情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校园手机报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在其中设置老师答疑或心理咨询等模块,既可为正处于迷茫中的学生指点迷津,加强老师与同学间的互动,保证大学生的心灵健康发展,又可及时收集校园舆情,防范于未然,维护校园的和谐。

4.校园手机报为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学生校园手机报能通过手机将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措施传达给每位同学,既能正面传递信息,疏导学生情绪,又能强化学生的判断力与集体意识。如甲流爆发时,学校可以通过大学生校园手机报将甲流的预防知识、患病后的基本症状以及学校的应对措施迅速传递给本校师生,增强师生对甲流的全面了解,加大师生对甲流的预防能力,提高校园的安全系数。

5.校园手机报为管理校园秩序,探索学生工作扁平式发展提供了可鉴之处。校园手机报能及时将学校的核心精神传递给本校师生,精简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中间程序,提升了工作效率,为探索学生工作扁平式发展提供了可鉴之处,也为学校管理校园秩序产生了积极作用。例如,从校园手机报中获益匪浅的西安科技大学辅导员们在面对采访时曾说“以前要通过到宣传栏、网站或学院通知才能得知的信息,现在通过手机报就能让辅导员第一时间掌握学校的相关信息。大学生校园手机报可谓是在辅导员与学校、学院之间铺设了一条信息快捷之道,使学生工作得到有力支持”。

6.校园手机报为培养学生校园荣誉感,发展学校校园文化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平台。众所周知,各大高校都会按时在自己的校园网上公布最新的校园动态及学校或师生所获得的荣誉,以方便学生获取校园信息,培养学生的校园荣誉感,但是结果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据调查,由于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等因素限制,往往有许多大学生无法按时登陆校园网浏览校园动态,掌握最新的校园信息。校园手机报以用户的贴近性为出发点,及时准确的将最新的校园动态发送给在校师生,既免去了学生登录校园网的时间,又让师生了解了最新的校园信息,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校园荣誉感。

二、大学生校园手机报的创办模式

1.移动运营商创办

随着手机报的发展,移动运营商们发现了校园市场的巨大潜力,相继加大了对校园手机报业务的投入力度,推出了自己的校园手机报。以广西联通为例,它近期推出的大学生校园手机报,在价值链的合作上,充分将经营权下放至地市以及有能力的各大中专校院校刊编辑部等,采取统一合作模式的同时灵活下放经营权限,简化编辑大学生校园手机报后台的流程,达到小众化、多批次、丰富多彩的规模生产。从二零一零年七月初推出至十月下旬,广西联通的大学生校园手机报用户约达10 万户。

2.高校自主创办

自从08 年北京科技大学等几所高校联合创办大学生校园手机报以来,高校出资创办本校的大学生校园手机报如雨后春笋一般络绎不绝。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的西科大学手机报,其通过短信形式将学校重大新闻、院部动态等信息免费发送给用户,方便同学们及时了解校园信息与活动预告等,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营造了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环境。据了解,目前高校自主创办本校校园手机报的模式大都与移动运营商达成了一定协议。例如:其一,学校先出资支付全额信息费,然后再从订阅手机报的师生中收取一定费用;其二,学校出资购买移动运营商的短信群发平台,并免费发送信息给学生;其三,移动运营商不收取学校及师生信息费,但学校和用户必须允许移动运营商在大学生手机报中适当插入一些合理的广告。目前,高校针对本校师生所发行的大学生校园手机报大都采取免费形式。

3.学生组织团队创办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青春、活力且具有无限创造力的群体,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让一些具有先见性的大学生看到了其中的价值与重要意义,但由于创办一份手机报纸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十分巨大,因此基本都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此项工作。例如: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手机报、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手机报与同济大学大学生手机报等。以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手机报为例,该报便是一份由华中科技大学学子自主设计的大学生手机报,是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的同学通过与湖北电信进行沟通合作,取得湖北电信提供的技术支撑和网络保障,然后自行组成编辑团队,通过自主创作和设计,每日定时将信息编制发送到学生手机中的手机报纸。

三、传播学视角下校园手机报的发展

1.校园手机报的内容建设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校园手机报作为一份以具体高校在校师生为目标受众群体的单一型手机报纸,发送内容在基于本校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应对手机报进行完善的内容建设。校园手机报可设置的板块内容包括:时事新闻、教务通知、社团活动、校园咨询、就业考证等,能引导学生关注在学习阶段所应了解的时事信息,满足受众对知识的需求,加强学校对校园秩序的掌控,提升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此外校园手机报在筛选信息的程序中,应加强对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考量,加大心理咨询板块的建设,广泛传播正面正向的信息,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

2.校园手机报的运营模式

创新扩散理论指出,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后,扩散过程会突然加快,一直延续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创新推广的最佳途径是将信息技术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校园手机报正处于一个新兴的阶段,它的功能属性与当今社会的大环境赋予了它一个良性发展的契机,因此校园手机报应加强各方面建设,凭借良好口碑拓展用户群体,传播学视角下校园手机报的研究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胡 超 陈 燕[摘 要]校园手机报的出现顺应了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是学校开展学生工作的全新管理育人平台,并在高校应对校园突发事件,发展校园文化,管理校园秩序及探索学生工作扁平式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学生校园手机报已有移动运营商创办、高校自主创办和高校学生社团创办三种形式。[关键词]传播学视角 校园手机报 受众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校园手机报的盈利模式有依靠订费收入与依靠广告收入两种,并且有从依靠用户定阅收费向依靠广告收费转变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良好的运营前景。

3.校园手机报的发展前景

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控制权,因此媒介应更加关注受众的想法,把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之一。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校园手机报应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加大对信息的提供与编排,使版块内容的设置能满足大学生群体对公共事务与科学知识的需求。

心理咨询行业盈利模式范文3

搭陌生人的车、住进陌生人的家、将宠物寄养给陌生人、去陌生人家吃饭……四年前,当以

>> 共享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 共享出行改变未来 改变想法 改变世界 改变思维 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改变生活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信息共享需改变思路 共享经济改变商业格局 改变自己,而非改变世界 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改变自我 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世界改变中国,还是中国改变世界? 世界改变中国,还是中国改变世界 创新改变世界创新改变世界 共享经济重塑世界 魅力云南 世界共享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共享改变世界? 共享改变世界?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沃土和信徒

搭陌生人的车、住进陌生人的家、将宠物寄养给陌生人、去陌生人家吃饭……四年前,当以Uber为代表的共享出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收割信徒的时候,你不会意识到它将如此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闲置资源、高效供需配置、只使用而不占用――这一模式让每一个个体更容易通过自身闲置的有形及无形资源创造价值,获得收益。

这无疑是一场自下而上推动着的经济制度变革,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进而提升经济运行效率。预计到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 350亿美元。而目前中国参与共享经济活动总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更有效率的经济模式,其影响远超经济层面,冲击着比经济模式更加稳定的、经年不变的社会观念。

共享,这种让渡权利的行为,将对传统经济带来多大的变革?在占有观念极为强烈、信任机制较为薄弱的中国,共享经济将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根深蒂固的所有权观念将受到多大的冲击?

每个人都将是这个慷慨时代的设计者和参与者。 ` 前线直击

共享经济蓝皮书

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都是共享经济产生的原动力。

通往独角兽之路

据腾讯研究院调研,2015年,中国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已达1 644亿美元,占GDP的1.59%。预计未来五年里,中国共享经济年均增长幅度高达40%,2020年占GDP比重将达到10%。未来十年中国共享经济领域有望出现5~10家巨无霸平台型企业。堪称“爆炸式突进”。

这与中国国情高度相关。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共享经济无与伦比的市场体量。此外,城镇化进程对城市现有服务承载能力的扩充需求,老龄化社会产生的大量闲置资源,以及中国消费者对互联网消费方式的适应,都预示着共享经济大有可为。

从数据上看,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孕育独角兽企业的最佳摇篮―另一个则是硬件领域。

共享型企业容易形成竞争壁垒,并且成长速度大大高于其他初创企业。截至2016年3月,国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6家。他们是P2P领域的陆金所、有利网、信而富;出行领域的滴滴、Uber中国、神州专车;自媒体领域的今日头条、唱吧;专业/个人服务领域的猪八戒网;医疗领域的挂号网、好大夫在线;租房领域的途家网、魔方公寓;教育领域的沪江网、VIPABC;物流领域的达达配送。此外,还有30多家准独角兽企业,如人人贷、河狸家美甲、春雨医生等。

据统计,共享经济席卷国内10大主流行业,超过32个子领域。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几乎全部场景。实物、技能、时间都可以通过连接达成共享,实现更多效益。

存量供给VS增量市场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共享经济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助力元素。显而易见,共享经济通过对存量资源的盘活整合激发经济效益―在企业层面体现为闲置库存和闲置产能,在个人层面则表现为闲置资金、物品和认知盈余―一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大大提升了社会总供给量,完全颠覆过去“不断增加新投入进而刺激经济增长”的传统思路。

但有一种普遍的担心是,共享经济粉碎了原有的生产关系,是传统行业最大的敌人。比如以Uber为代表的打车软件,就将全球的出租车和租车行业拖入了新一轮竞争格局。

事实上,如果从消费一端考量其优越性,共享经济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与更多选择。Airbnb在旧金山的一项调查显示,房屋分享带来了14%的新客户;在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独特的旅游体验让游客会有重复旅游的欲望,28%的游客表示如果没有房屋分享,将会缩短在当地的停留时间。

无限的社会存量供给有助于降低社会价格总水平,提升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与此同时,通过个人端的非标产品供给,扩大消费者可选择空间,也会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换句话说,共享经济是一个挖掘用户更多增量需求的蓝海。

传统行业革新逻辑

以滴滴出行、小猪短租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正在全面推动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BAT三巨头也在这一领域抢得先手,涉足出行共享、二手、专业/个人服务、教育、P2P网贷、自媒体和众包物流诸多领域。

为避免在未来的竞争中被边缘化,一些传统企业其实已在共享经济中寻求突破方向。

第一种方式是以租代售。比如通用汽车,成立全资子公司Maven,探索如何利用其数以亿计的车主推出分享服务。在房地产领域,SOHO中国推出共享办公SOHO3Q,万科推出长租公寓“万科驿”。

第二种方式是利用社会化众包或众筹。3W咖啡通过众筹模式筹集股东会员,提供了新的募资方式;微软则通过Gigwalk任务众包平台召集了35个城市10万人,为它提供商户和餐馆的3D全景图。在海尔,送货计划在自有平台上公开展示,拥有车辆的司机均可以竞标物流订单,使物流成本降低、效率更高。

当然,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投资。如凯悦酒店集团参与Onefinestay4 000万美元融资,进入闲置豪宅租赁领域;宝马集团投资共享停车初创公司JustPark,已是全球共享停车领域的龙头老大。

客观评价,共享经济并非洪水猛兽―它能让我们所有人变得更好。 变量考察

中国式陷阱

完全照搬Airbnb模式的“爱日租”,2013年年底烧掉两千万美元融资后倒闭。征信不足,个人房源不愿意让陌生人短租,成为其诉说失败故事的关键。而这一诚信问题,在之后诸多共享经济模型遭遇“中国式失败”中被反复提及。

2015年夏天,伴随大量网络租车之后将车辆倒卖、损伤和违约的新闻,共享租车模式在国内大面积失败。某共享租车企业数据称,基于风险考虑,即便是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也仅有17%的车主愿意分享自己的车辆。

技术上,共享租车可以在合约车辆中安装安全硬件和定位工具,设置各种电子围栏来预防车辆被盗。各种短租房和网贷也可以通过绑定来自官方和民间的信用大数据系统来预防欺诈。但这一问题可放大至―

为什么同样做共享,国内更依赖B端?为什么同样做共享,出行就是比空间走得顺利?为什么同样是出行解决方案,滴滴出行一骑绝尘,货运App却一直不温不火?

在美国,个人征信系统完善到只要将个人社安号输入全国联网的电脑系统,便可查询到个人所有背景资料和信用记录,包括年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水电费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以及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打交道的记录。

而在中国,“每年一度的春运,短短40天内出行人数达到20亿人次的天量,连公安局都不能摸清流动人口的底细,我怎么知道共享对象是什么情况?”

信任是价值的放大器

扩大共享的范畴,纳入更多的信息源头和参与者,能否补上诚信短板?

在中国,个人征信远落后于企业征信。与拥有个人征信牌照的机构(如芝麻信用)合作共享,会比平台方自身为消费者画像、搭建黑白名单更为准确。

同理,我们所有的资产并不是完全在无保护状态下。

出行共享的另一个想象空间在于空闲车位的共享。普通上班族上班时间闲置车位与下班后停放车辆的时间比约为10:12,即对于车主而言约有42%的车位费是浪费的,对于车位管理方―物业公司而言,这42%的时间所获取的额外收益则是不固定的。假如把管理方作为参与者纳入共享体验,享受收益的同时承担一定安保责任,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体验的安全性和效率?

再比如,政府也可以是共享参与者。公共巴士的线路规划可能好几年才调整一次,发车频率和单车调度更多出于经验操作。此时互联网公司基于App的位置信息却能发挥巨大的威力。若互联网公司将数据共享给政府,以政府信用背书,与公共巴士共同参与优化路线、提供调度建议、获取一定补贴,甚至共同合作设计公共交通出行方案和运营公共交通事业,是否利基空间更大?

互联网口碑法则

实际上,Uber、Airbnb发展早期,也都出现过类似诚信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问题。反过来说,你质量控制得不够好,可能是因为你规模不够大。

除了长尾状态的超级多元选择和“去中心化”带来的低价优势外,共享经济真正对用户产生强烈消费刺激的核心,还有将过去依靠熟人口碑传播,变成可以依靠海量陌生人“打差评”模式来做购物选择。

国外的普遍做法是依靠Web声誉工具。如Yelp、Amazon 和 Netflix,引入同侪评审,通过同行间相互评议,剔除不完善或者不规范服务,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Airbnb等共享网站就能够利用这种已经存在的生态系统。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一规律,才是筛选出优质商品和服务的最终标准,也是互联网时代口碑的原生法则。尽管依然可以通过刷好评来获得初期口碑,但在庞大规模的平台之下,面对随着真实消费而出现的评价和哪怕以个位数计算的差评,都可以让低劣服务最终变成一锤子买卖。

规模平台,让规则最终在用户的聚沙成塔下自然成型。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互联网平台+海量个人”正在成为共享经济时代,一种全新的、显著的组织景观。

被拆除的篱笆

凭爱好、兴趣,快速聚散,展开分享、合作乃至集体行动,在共享经济时代,一个有效、简单的平台就足以激发个人创造力,让其利益最大化。

今天,你可能既是Uber司机和Airbnb房东,又是Instacarter买手和Taskbabbit达人。未来,全职工作将不再是一个人的身份标签,或者唯一的收入来源。通过共享经济平台,人们可以灵活地交换时间、技能和物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还可以从中交到不同圈子的朋友,获得新的技能和职业机会。我们发挥自我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和过去大不一样。

进一步说,个体将被解脱,人性将被解放,新的社会文明或许正以此为契机开始形成。

而在商业层面,当共享经济改变全职就业范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由职业者和兼职创造者的混合体。个人将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合作者。这意味着共享经济提供的是个性化服务。从这个层面来说,非标领域更适合发展共享经济。这些共享型平台看似有组织、无纪律,但又可以随时产生聚变与裂变效应,发挥巨大效能。

谁还需要传统公司?

马化腾做了一个大胆畅想:把“生产力云化”,个人都把自己的能力放到互联网的云端,谁需要这个能力就可以去购买。

此时你会发现一个活生生的问题:那些“传统公司”还有存在价值吗?

共享经济下,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企业需要重新界定自己的边界、职权。比如什么可以共享,创造溢出效应,创造更大的价值;什么不能共享,逐步打造和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这样一来,对于企业而言,有些服务会外包,有些服务会引进。

跨越企业边界的大规模协作成为可能。如服务众包平台猪八戒网,其平台上整合了诸如Logo设计、包装设计、网站建设、营销推广等一系列需求。而这些需求对于一般企业来讲,属于边际业务,很难产生溢出效应。释放此类业务类型,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更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打造企业硬性边界。

实际上,共享经济和众筹、众包、协同消费都有一定重合度。在此基础上,未来组织和个人将建立新合作关系。传统经济体中,公司拥有资源和资产,也拥有绝对权力,掌握价值分配关系。而共享经济中资源所有权在分散的个体中。个人对资源的利用具有决定权,将极大改变权力体系。我们甚至可以说,是员工使用了组织的公共服务,而不是公司雇用了员工。

市场消灭监管

来自Airbnb的数据显示,该网站大部分出租者是工薪阶层,他们将自家的主卧空出来临时租给旅行者,频率大概在66天/年。这项业务每年为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带来约7 350美元的额外收入,可将中产阶级家庭的年收入提高14%。

今年美国大选期间,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以“零工经济”来泛指共享经济模式。调查发现,2002~2014年,美国从事零工经济的人口增长了8.8%~14.4%。相较之下,同期美国总体就业仅增长了7.2%。其中,交通共享行业为美国作出了5.19亿美元的贡献,创造了22 000个就业岗位。其结论是,虽然共享经济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它将成为21世纪美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甚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共享经济能消灭政府监管。随着共享型企业建立起具有影响力的顾客评价体系,市场本身将加强对不良行动者和诈骗的整顿和淘汰。美国默卡图斯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亚当・蒂雷尔说,通过让顾客获得有关卖家的信息,这类系统“将可能补充、甚至取代相当一部分监管”。

如果信用体系开始取代监管,这将是一种巨大的经济变革。 平台改革三重门

共享经济的内循环,本质上是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平台和供给方,三位一体的有机流动。

轻平台不等于轻模式

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Uber没有一辆出租车;全球最大的住宿服务提供商 Airbnb没有任何房产;全球最热门的媒体所有者Facebook 没有一个内容制作人……

共享平台的本质是服务,本身并不会在前端过度介入产业链的上下游,而是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获得轻型的发展机遇。

但是,这些轻型平台公司之所以能够成长为独角兽,是因为其后台具有巨大的流量和产品资源。而在维系上下游资源时,平台需要扮演不同的“重”角色。

资源在共享之前,平台方要制定一系列详细的规则约束双方的行为,成为规则制定角色;发生纠纷后,要有相应的协调人员和处罚依据,成为裁判角色;当纠纷闹到深入,还必须提供证据和配合司法调查,成为司法辅助角色;一方权益受到较大损害,可能需要垫付费用、安抚客户,成为担保人角色;假如涉及对双方信用评级、收取保证金的情况,还需扮演征信、资金管理者角色……

这就是所谓的“大后台,小前端”:以后端坚实的云平台(管理或服务平台+业务平台)去支持前端的灵活创新,并以“多个小前端”去实现与“多种个性化需求”的有效对接―70%的钱用来找目标,30%的钱花在直接摧毁目标上。

有形的手

共享经济事实上是在分享供需关系。平台的轻量化,可以让服务更加高效,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功能和消耗。但是作为“中介”, 这一切对于信息的沟通速度和效率,以及通过大数据匹配供需的要求很高。

首先是商品匹配。如一个有大量司机和大量用户的出行平台,当用户提出需求的时候,平台必须第一时间为其匹配最近的司机;同时,也会对司机进行优化,分析其空驶率和距离,降低其单位小时的成本。这就要求平台公司在供需均是变量的前提下,做出最优判断,提高平台服务效率。

其次是对价格的调节。共享经济平台替代商业组织的出现,为供给方提供了相对自由灵活定价的可能性。对供给者来说,只要共享的产品或服务闲置未被充分利用,同时共享价格高于共享需要付出的成本(例如资产的折旧),就会有动力参与到共享经济中,并获得利润。而动态成本核算,产品、服务闲置的动线调整,均需要平台公司统筹调节。

未来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企业数据的处理是一个关键,因此也会产生一批为共享经济服务,基于大数据的支撑运营商。

一个电钻引发的共享时代

“电钻在整个生命周期里会被使用12到15分钟。这有点荒谬,不是吗?因为你需要墙上的洞,而不是电钻。你为什么不去租个电钻来用呢?或者把你自己的租出去赚点钱?”

标榜连电钻也能租的平台公司SnapGoods应运而生。电钻从此成了共享经济的典范例子。但是四年后,2014年,SnapGoods宣告破产。

姑且以相对成熟的共享出行为例。四年前,即使是用肉眼观察,你也会发现城市通勤的私家车很少有坐满的时候,而今天拼车服务能减少55%的交通拥堵,同时实现使用者、出让者以及平台的多赢。关键之一就在于,满座5人实际只有司机1人的车辆,即使不断增加乘客直至满座,对于油耗、折旧成本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意即,其边际成本趋近于0。

再则,平台有效运行的根本,是从供需双方的交易环节中获取利润。以租赁合约取代买卖合约能大大改善资源分配,其实是默认交易费用庞大。当交易费用是零,采用租赁或买卖合约会得出相同的资源分配。而电钻的交易成本――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太高,近乎覆盖了其本身产生的利润。换句话说,能否共享,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交易成本。

与电钻相对,靠出租电影DVD起家的网上平台Netflix ,打败雄霸电影租赁业30年的 Blockbuster,原因之一便是邮寄 DVD 比邮寄电钻成本轻得多。同理,网上配对、验证、沟通、付款、评论等都大大减低了一般屋主租出房间给旅客的交易成本,也更适合Airbnb等共享经济平台。

另一个例子是近年兴起的出租手表网上平台 ElevenJames ,它以邮寄方式出租的手表都是名贵款式。相同运费,只有档次够高的才有市场。 案例分析

分割、整合、开放:我们正在经历的共享

积木盒子:

给云南农场投资100元

投资者即便没有去过云南陆良,不知道洋蓟是什么植物、有什么功效,包里只有一些零散闲钱,也可以在积木盒子的平台上,给云南陆良的一处洋蓟种植园50万元扩建项目投资100元……一年后,它的回报是10元,高达10%。

积木盒子聚集了许多类似项目,覆盖了批发、零售、制造、住宿和餐饮以及农林渔牧等十多个行业。在上游,积木盒子解决了许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下游,积木盒子也为投资者闲散资金找到了投资出口。关键是,项目实打实,制造了真实的生产力。

不过,与其他P2P一样,积木盒子面临“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问题,这也是共享经济能否成功的一大门槛。对此,积木盒子的解决办法是“透明”。

在其他平台,项目风险是由投资者根据网站陈列信息自行判断的,风险在源头便发散开来。而在积木盒子,所有信息均经过评估审核。具体来说,积木盒子会到实地考察项目企业,通过照相拍摄等方式收集资料,通过相应的程序“翻译”成电脑能够识别的数据,再由风险控制模型计算出评估结果。

如果仍不“放心”,积木盒子还有一项“穹顶计划”作为保障。机构投资者可以按照项目标的债权的一定比例,向积木盒子缴纳保证金;如标的债权逾期,保证金用来赔偿普通投资者的损失,机构投资者则在不良资产处置公司追索债权完成后获得相应更多的回报―实际上就是机构投资者花钱,为自己和普通投资者购买了一份保险,相较传统担保方式更易平稳过渡。

互联网金融与出行、房屋租赁一样同属国内共享经济领域第一梯队。但成功案例并不多。而凭借出色的模式设计,积木盒子已完成C轮8 400万美元融资,小米、经纬中国、顺为基金等均位列投资人。

任务兔:

临时工的增量市场

中低频服务共享有没有未来?

在任务兔创始人王子彬看来,服务类C2C市场除了类似Uber打车和餐饮外卖那样的超高频有机会单独做成,剩下的垂直C2C类服务基本没有机会。而非标准服务高手一定是在民间,其差异化极强。这一空白是重度垂直B2C解决不了的,只有用C2C的方式才会更有效率。

正因为此,王子彬一定要做全品类C2C平台。任务兔就是一个基于C2C模式的非标准化服务交易平台。老师、平面设计人员、翻译、律师、婚礼策划师等都可以在任务兔上技能服务,消费者则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价格一般比市场价低30%。在这个过程中,任务兔可以向手艺人收取一定交易费。

目前,C2C服务平台集中于打车、餐饮等高频业务,中低频业务的垂直C2C服务平台普遍生存艰难。因此,任务兔的目标其实是做服务业里的淘宝,集中尽可能多的服务种类与服务人员,向消费者提供大而全的服务选择。

从理论上讲,任务兔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但任务兔更具自身的灵活优势。与B2C的58赶集、美团大众点评相比,任务兔的网络效应更好,毕竟无论是个人或公司提供服务,服务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有效服务时间有限,并不会造成订单数量差别,但B2C因其B端成本更高更易成为平台累赘。与重度垂直B2C的河狸家、好厨师相比,任务兔资产更轻,人力成本效率更优,凭借规模效应,平台发展越大相关费率下降更快。

任务兔目前已获A轮数千万元投资。它能否最终成为手艺人聚集的淘宝,关键要看其发展速度。

货拉拉:

货运滴滴到处是坑

货拉拉是一家货运O2O平台,可以为货主提供软件召车服务,司机则可以抢单拉活。

在传统的线下物流中心,车货匹配完全依靠“人力”,货主与司机均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货主找车难,一旦推延则造成货品损失;司机找货难,一旦空驶则徒增物流成本。

而在货拉拉平台,货在哪里,有多少货,什么货;车在哪里,车型车况如何,司机经验如何,这些数据都是共享出来一目了然的。货主与司机可以互相选择匹配,根据路线情况完成最优交易。

而且,货拉拉是根据不同车型大小,按照里程数进行交易计费的,过程透明公正,避免了传统磋商模式下货主与司机之间的“斗法”,提高了物流磋商效率,减少了交易纠纷。同时,货拉拉也会要求注册司机必须经过3次认证且定期接受培训,来改善个体司机“散漫无序”的运作模式。

货拉拉目前已完成1 000万美元A轮融资,开通了12个内地城市业务。由于货运O2O领域竞争激烈,货拉拉暂时还未对货主或司机收费。

Plenry:

共享社交红利

Plenry是美国一款陌生人社交软件。对喜欢烹饪的用户(Host)来说,他们可以通过Plenry推出自己的活动信息,邀请大家过来吃饭;对不想做饭或希望通过美食结交新朋友的用户(Guest)来说,他们可以通过Plenry提出申请参加活动。

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与陌生人相处。但在Plenry上,通过用户认证与选择,人们实际上是在挑选结识“大公司的人”“好学校的人”“特别牛的人”,零需求立即变为硬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Host之所以愿意为陌生人提供美食,正是为了赚钱,通过美食赚钱或通过饭局进行推销赚钱。当Plenry平台积聚的Host与Guest越来越多,不管人们的目的是“闲得无聊”或“为了赚钱”,它实际上都会成为一个“私厨”平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餐厅的替代者。到这个时候,Plenry就可以通过向“为了赚钱”的Host收费达成盈利模式的构建了。

目前,Plenry已经开始尝试让口碑不错的Host出版一些私房菜书籍,或制作一些私厨美食,在Plenry上进行销售。Plenry也愿意包装出一些明星Host,使得他们在社交软件平台上“火”起来;或者为Host提供生鲜配送和炒菜机器人,使他们可以产出规模化,赚到更多钱。

共享经济在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但经常被忽略的,是其社交价值的挖掘。在未来,这恐怕会成为潜在的宝藏。而Plenry切入共享经济的方式无疑令人脑洞大开。

在行:

再造一所社会大学

2015年3月,果壳网旗下,以认知盈余理论切入共享经济的经验咨询App平台“在行”。“在行”邀请各领域的行家入驻,让线上用户有机会付费约自己感兴趣的行家交流。

为达到平台知识共享目的,在行平台将所有问题设计成知识点,行家只负责解决自己最擅长的知识点。因此,这些行家又会是平台上其他非擅长知识点的用户。

在行主要是以城市为中心,以提高智库库存与周转效率;主打线下面对面的交流,提高知识共享质量。为提高用户和行家黏度,在行在提高入驻行家品质的同时,在行App首页设置了行家推荐栏目,用来分配和引导流量,提高行家单数。

对于学员来说,每一位行家可能都只代表着一个领域,一个行家满足不了学员的所有的需求。于是,在行的行家互推功能,可以让每一个行家在自己页面上推荐三位行家,将用户包裹起来。

此外,为应对共享平台的“跑单”问题,在行推出了私教约见模式,可让用户直接买断单个行家一个周期内的所有约见。同时,在行通过优化搜索、筛选、约见行家程序,保证流程的便利性,并通过用户评价机制,提高每次约见的效率和质量。

目前在行已开通了9大城市,汇集了创投专家、职场大咖、心理咨询师等,超过8 000名行家。 方法归纳

中国企业如何切蛋糕?

当影响人类社会变迁的两股推动力――技术&文化逐渐成熟后,它必将推动共享经济的成熟。

文化方面,我们正在回到一个更加具有亲密感,具有普适信任,社会资源更加频繁流动的交易文明。

技术方面,实名社交网络、移动设备普及、移动支付、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五项技术的成熟,使得一个随时随地、有高度信任基础和支付便利性的创新基础架构被搭建起来。也使得我们在现代都市里极大地扩大“自己人”的范畴成为可能。

那么,对于创业者而言,共享经济领域的创业应该如何在中国落地?

可借鉴的模式,不同的“初心”

发源自美国的共享经济成功模式迁移到中国来适用吗?

从《经济学人》杂志某一期专门探讨共享经济主题的封面可以看出,美国共享经济的关键在于:不要增加更多东西了,让多余的东西流转起来吧。好了,接下来回到中国。

中国什么最多?没错,就是人!跟人比起来,中国的汽车,房子都是配角。当美国群众一直在发愁自己家的东西、房间、车怎么这么多,如何利用起来的时候,中国群众在发愁的是自己挣的不够多,工作不够好,没时间旅行,地铁太挤,吃饭太贵!

所以,共享经济在美国是个环保问题,而在中国就是一个再就业和挣外快的问题!

关于再就业和挣外快,我们来看看去年两家发展非常迅速的公司。

一个是达达快递,一个是回家吃饭。这两家公司对应的共享经济模式在美国并没有特别成功,但是放在中国却显得前途无量。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都成功应用了移动互联网蓬勃带来的新技术能力,解决了以前无法解决的特定人群劳动力的碎片剩余价值释放的问题。

坦率地说,如果中国共享经济的创业者不了解中国的人口特征,没有最起码的社会学素养,恐怕在创业方向的判断上,要吃很大的亏。

中国共享经济创业必须思考的3个维度

如果你是一个共享经济的创业者,那么这里有三个维度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中国的独特性。

第一,城市维度。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城市抽象成:乡镇、四线城市、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一线城市,五个层次。

第二,学历维度。中国的劳动人口的学历维度可以分为:小学学历、初中学历、高中学历、大专与普通大学学历、211/985大学学历。

第三,年龄维度。年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信息文明高速发展推动的年龄代际更迭,使得每个年龄层的互联网使用者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所以,我们先粗略的把用户分为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

把这三个维度组织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三维的劳动力人群划分图。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理解中国人口国情的一张藏宝图。三个维度分别切分成5个类别,5的三次方,可以划分125个区间,每个区间的劳动力激活都可能产生机会。

比如:达达快递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能力,成功地激活了在一二三线城市居住的,80、90后,中专及以下的劳动力的碎片化时间挣外快问题。

又比如:回家吃饭便是满足了一二线城市居住的,50、60后,中专及以下的劳动力再就业需求。

再比如:厅客则是满足了一二线城市居住的,80、90后,大专及以上劳动力的探索人生另一种工作方式的需求。

“选择品类”还是“锁定场景”?

对共享经济创业来说,哪个更重要?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就是引力。

“重资产品类”引力强,围绕自身形成场景;“轻资产品类”引力弱,需要围绕场景构建品类。

比如,Uber 捕捉的是打车需求产生的前后5分钟的场景。Airbnb捕捉的是在旅行中最关键的住宿选购的场景。

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使用者的视角看问题,后者是从被使用的物品为视角看问题。

两种不同的视角取决于品类的轻重。比如,房子非常重,车子非常重,孩子非常重,所以围绕他们就容易形成围绕场景。但是,灯泡很轻,凳子很轻,电钻很轻,吃个便饭很轻,所以这些往往会融入到其他的场景中。

当你切入共享经济类别相对轻的时候,品类自身的引力不够形成周边场景,这个时候你就要转化思路,主动融入其他场景考虑问题。

打开频次VS传播率

作为一个交易平台,高频打低频的理论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不过,到底为什么高频产品可以侵蚀低频产品呢?

这个可以看成是一个进化生物学问题,不过最终还是一个数学问题。

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里面对于原始海洋中基因间如何竞争有过精彩的描述。进一步用数学来解释就是,如果有AB两个产品:

A产品用户体验非常好,用户满意度极高,每次使用都能产生200%的传播,但它一个月的时间只有5次被用户打开。

B产品用户体验做得一般,用户满意度一般,每次使用只能产生5%的传播,但是它用户打开频率很高,一个月能打开200次。

那么一个月后,A产品传播结果为243,而B产品的传播结果则是惊人的17 292。

所以,一个自我复制频率高但是每次复制能力低的产品,会胜过一个自我复制频率低但是每次复制能力强的产品。

以上四点即是我对于“共享经济如何在中国落地”的一些看法。事实上,共享经济在中国已不是新鲜话题,它将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全新的经济共享时代正在被开启。 共享主义价值观

每个企业都应该问:在当今全球竞争机会中我究竟处在什么位置?我可以如何与他人进行全球合作?

重新定义价值创造法则

人人共享整合了个人和企业的最佳能力,其实质就是高效利用每种资源和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工业革命组织带来的优势是靠规模和大量资源推动的。个人带来的优势是本地化、专业化、个性化。这是组织和个人的优势和不同,当组织和个人都在努力做得更好,为对方解决困难,解决恼人或者是难以攻克的难题时,最终双方的合作就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成果甚至奇迹。

在今天这个资源稀缺的世界里,人人共享的组织可以创造出富足的社会。我们通过利用已有资源或闲置资源(根本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如有形资产、技术、网络、设备、数据、经验、流程),可以实现指数级的增长。

人人共享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资产的理解,它专属于个人的还是群体的?是私有的还是公有的?是公用的还是个人的?人人共享也让我们对监管保险和管理有了新的思索。人人共享重新书写了价值创造的法则:分享资源会带来最高的效率,分享知识会带来最伟大的创新。

人人共享正在推动工业化社会转型为共享经济社会。传统经济发展所基于的理念是:财富是通过一点一滴地囤聚资产再将其售卖累积起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发明专利、版权、商业机密证书、保密条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以被充分利用的产能严重过剩了。

人人共享正在使我们的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不断消失的工作岗位、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以及日益严重的资源稀缺问题给出准确的答案。今天依靠燃烧化学燃料作为消费基础的工业经济即将封顶,依靠分享、开放和连接而发展起来的共享经济将逐渐繁荣。

重新定义过剩产能

我们能够分享自己已有的物品,比如我们通过Uber分享汽车,通过Airbnb分享床,我们也可以利用自己不太了解的东西,如社交网络或者之前被隐藏起来的虚拟物品,如开放的数据、应用程序、编程的接口等等。我们还可以分享曾经被我们忽视的才能、专业知识、创造力、记忆洞察力。共享平台的创建能够连接、组织、整合参与进来的个人并赋予他们更大的力量。

而过剩产能是一种诱人的低成本原料,是共享型平台向外界提品或服务的关键。新的价值将从原有的事物中被重新挖掘出来,并会被重新运用。这就是为何过剩产能始终震撼人心的原因。尤其对企业家来说,因为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本的缺乏,那些渴求更高投资的公司和政府机构应该不断寻找某种方式,通过某种程度的开放重新利用原有投资。

假如你能发现过剩产能,那要如何对其予以利用?

第一种是分割,第二种是整合,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让平台的联合开创者们更加有效利用平台。第三种是开放,从而产生全新的想法、流程、产品和服务。分割和整合可以形成合理的共用。每一种业务都发现了能将之前已有资产分割成更小部分的方法,以便与用户真正想要消费的方式相匹配。

Zipcar把一天的租车变成半天,甚至两个小时,这叫分割。还有一些平台整合了那些个人力量无法驾驭的物资过剩产能,让其变得可信可靠,从而使这些资源的挖掘更容易。Uber和Airbnb就是整合了那些个人力量无法驾驭的物资过剩产能。

开放的意义是:在参与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获益者,自己都在提高。

全世界最具洞察力的互联网思想家之一克莱・舍基,他出版的一本书叫《人人时代》,另外一本叫《认知盈余》。这两本书中有很多开放的案例。开放的平台数量其实并不多,而且会尽可能简化。因为平台建构者并不知道这些资产如何利用,他们需要使其尽可能地开放。平台的复杂程度与开放程度所能影响的潜在价值呈负相关关系。平台的结构越不严密,越会有更多的创新涌现出来,反之亦然。iOS和Android这两种平台一定是Android所涌现出来的创新比iOS更多。大规模的开放式平台,无论是谷歌还是Airbnb,都是非常简单的平台。平台结构非常重要,基础架构则是更为重要的。

一个平台的结构决定了其未来的可能性以及能不能成功,即便如此,你的平台要不断地进化,并且成为无数不可预测的基础。

重新定义未来

共享经济的未来会怎样?正如互联网的发展一样,20多年前的我们很难对现在有个清晰而具体的描述,但是至少,共享经济有这样几个趋势,目前已经呈现出来。

第一阶段,个人共享阶段,以个人闲置资源共享为主;

第二阶段,企业共享,即企业闲置共享资源。未来3~5年,在线的企业共享市场发展起来,例如企业间的二手交易、租赁等;

第三阶段,公共共享。政府和公共服务闲置资源共享。未来5~7年,政府牵头,主导公共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例如政府采购、政府公车、疗养院等资源,公共设施包括公共交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