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部管理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部管理能力范文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医院有限的资源,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是保障医院业务开展和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奖惩制度
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当属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医院管理者也在为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追求。实践证明,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是科学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不断健全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医院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应当紧密结合实际,不断进行调整,出台新的措施。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促进医院的发展。
强化岗位责任。医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岗位是医院的细胞。医院管理者的责任是要使全体员工,从院长到科长,从科长到班组长,从机关到临床、后勤,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和谐运行。
落实各项目标责任。各科室主任及科室成员要确保不折不扣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要层层落实责任,二要凝心聚力执行,三要力争更好成绩,四要严格督察考评。
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医疗质量管理要做到条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落实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规程。提高医院的行政管理水平,提高医师的业务素质,建立健全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从医务人员的从业素质到专业技能,再到相关规定的监督和实施,从各个环节来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进行风险控制。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健全二级医疗质量检查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诊疗操作规范,做到依法行医,合法执业。
医疗质量管理要从实际出发,放眼未来。建章建制,狠抓落实,杜绝医疗事故发生。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积极探索诚信服务的有效机制。当前医院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突出矛盾。因此,医院加强内部管理也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健全诚信服务机制。
始终牢记宗旨,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首先,树立“病人至上”。其次,做到检查、诊治、用药、收费透明化。其三,完善监督制度,公示举报电话,诚恳地接受监督。严肃查处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医疗不正之风。
建立规范的费用管理模式,避免乱收费现象的发生。要严格按照物价收费标准执行,强化收费环节的管理,完善收费约束机制,增强节约意识,努力降低运营成本,着力打造节约型医院。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要树立全员一盘棋的思想,完善机关、后勤为临床一线服务的制度。职能部门要主动沟通协调。通过内设机构的高效运转,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建立健全医疗安全防范体系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及对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由此引发的医疗事故及纠纷就越来越多,通过建立健全医疗安全防范体系,强化医院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以提高医护质量为核心,从源头上预防各类事故和纠纷。制定出台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同时重点在三级检诊、医疗查房、会诊、术前讨论、病例讨论制度等落实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把好医疗技术操作关。
以安全教育和作风建设为前提,打牢医疗安全防范的思想根基。加强医疗安全教育,重点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及其在指导医院抓好医疗安全中的意义,切实增强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医疗纠纷观念。同时,医院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强化风险、服务及维权意识,教育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尊重、保护患者权益,完善医患交流方式,减少医患矛盾,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以严格防范为保证,突出抓好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安全管理。首先,重点部位重点抓。管理者要重视对毒麻药品的管理。其次,重要环节突出抓。院内感染特别是院内交叉感染是医疗不安全的重要环节。最后,关键设备管理经常抓。医疗设备造成患者伤害的事例增多,并逐步引起管理者重视。
科学地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医疗质量和水平只靠“硬件”是不够的,很大程度取决于“软件”建设,即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制定人才培B计划。要制定适应现代医院建设的培养计划,包括长远人才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在科室中,选拔并培养人才,构建科学的人才结构。
打造特色科室,创建品牌服务。注重发展特色科室,以特色医疗服务社会。做到:建设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依靠科技兴院,拓展医疗市场。
内部管理能力范文2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管理;职能
现代内部审计是建立在两项基本职能基础上的:一是内部审计要识别企业所面对的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关联交易、合资以及合伙风险,企业重组、包括合并和购置风险,或现金流量变化的能力、信息系统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等。二是内部审计要评价管理部门为减少风险而设置的控制是否适当、有效,最终目的是帮助组织实现它的目标。结合实际,内部审计的职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检查经济活动,监督责任履行
任何单位的经济活动,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指以财经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及各项计划、预算等为依据,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检查,以衡量和确定相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有效性,并通过检查被审计对象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及是否存在违法乱纪、贪污浪费等现象督促企业维护财经法纪,落实和有效执行各项制度和计划,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和查处,促进组织加强管理,实现组织经营的良性循环。
二、鉴证相关信息,评价责任履行
该职能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财务成果、会计工作以及企业经济活动信息等加以鉴定、证明和评价。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企业管理中,下属部门或单位往往报喜不报忧,夸大成绩、掩饰缺点,内部审计部门就应该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经济效益的真实情况,评价组织的各种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报告及相关信息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真实性、可靠性,从某种程度上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经过鉴证的可靠的信息和依据。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是领导最雪亮的眼睛和可靠的情报机构,要对领导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评价,为组织领导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检查内部控制,促进企业良性循环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济活动、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及有效所进行的独立评价系统,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内部审计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它通过审计的检查监督,针对内部控制和管理方式提出改进和建设性意见,以促进企业不断地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约束,从而达到企业自我改善、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识别风险因素,进行风险预警
内部审计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风险管理自我评估的协调人和总体策划者,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建立高频高效的审计平台,设立多层次的内部审计网络,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一是从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查找管理漏洞,识别并防范可控风险。二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加强对各单位经营动态的实时跟踪,加强与各单位的内部沟通,定期分析指标来锁定疑点,洞察异常现象。三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还应重点防范各类隐性风险,如企业担保风险、融资风险、合作经营模式风险、市场风险等。通过这种风险预警机制,为组织发展识别风险,解剖问题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并促进和帮助组织为防范和控制风险建立和运行有效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帮助实现组织目标。
五、利用工作优势,提供咨询服务。
内部审计人员在收集资料、认识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中,对经营和改良时机产生了深刻见解,这些见解可能会对机构带来诸多利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以咨询、建议、书面报告或通过其他产品的形式(如程序设计、提供培训等)呈现出来。内部审计应该利用其工作具有综合性和接触面广的独特优势,提供建议以及相关的客户服务活动,以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丰富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内容。咨询服务通常是由保证服务直接产生的,但有时咨询审计业务也可能衍生出保证服务。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主要是通过咨询职能来实现。
总之,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理系统,才能彻底解决舞弊、腐败和管理不当的问题,在这一系统中,内部审计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风险的增多、内部治理的加强以及组织机构的重整,内部审计工作应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由此赋予了内部审计人员更重,更多的职责和使命。
参 考 文 献
内部管理能力范文3
关键词:内部审计;会计信息化;审计人员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行为规范也不断得以完善,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益,就要不断的加强供电行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逐步提高
目前在我国大中小型企业中,会计电算化已经基本普及,它以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工作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及报账,并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它是会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会计电算化的使用,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使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使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管理者更好、更快的提供所需会计信息。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会计业务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知识、电脑操作、电算化软件的使用,在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不足、熟悉电脑操作的人员审计业务不精的现象,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加强电算化软件及电脑操作等方面的知识补充与学习。
二、新形势下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勤廉意识,促进企业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营管理落后,损失浪费严重,各行业普遍存在着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重视科学技术外,就是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挖掘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内部审计,通过对管理效能和经营决策的评审,可以完善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树立“人人讲效益、事事讲效益”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勤廉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内部审计理念从传统的纠错防弊向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转变,达到促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三、吸引优秀人才,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培训
一个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人才储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招聘新员工,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还要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培训,让企业员工积极的参与进来,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传统的讲课方式;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一些行业宣传教育可以采用顺口溜、相声、小品的等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现出来。在培训的时间上也可以灵活的安排在业余时间,周末等。在培训的地方上可以采用企业本地培训和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各种培训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更好的参与进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时,要在业务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实际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强化内审成果的运用,提高供电行业财务管理效能
企业内部审计成果包括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其运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和审计工作的效果。目前,各类审计检查中,同类问题屡审屡犯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内审工作中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的思想,使内审工作流于形式,内审监督对于经营管理规范、促进经济效能作用大打折扣。只有内部审计成果的良好运用才能体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内部审计要引入审计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经营管理中建立健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营造审计成果运用氛围,重点关注内部审计重大问题的整改情况、关注经营管理缺陷的修改完善情况、关注经营风险的化解情况,切实强化内审成果的运用,提高电力行业资产、财务管理效能,从而提高整体行业的生产效益。
五、总结
会计电算化的的发展促进了传统会计行业的突飞猛进的革新。一个企业只有具备完整的会计内部审计制度,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才能更好的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所以供电行业财务人员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风云,李啸虎.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5(13).
[2]赵渊贤,吴伟荣.企业外部规制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4(04).
[3]樊行健,肖光红.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J].会计研究,2014(02).
内部管理能力范文4
关键词:内部控制 提升 财务管理能力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我国事业单位收入与支出的管理方式以及预算的管理体制也不断的进行改善。我国财经类的众多法律法规要求国家的事业单位必须实行内部控制制度,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意义重大,提供可靠准确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与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然而,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
一、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提供可靠准确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
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从会计信息源头的控制开始,还要掌握虚假信息的识别技巧以及科学的核算方法,通过对原始凭证进行监督及时、准确的发现单位账务存在的问题并且对经济业务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制止与纠正。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通过对业务处理的程序进行制定与执行以及合理明确的职责分工,使会计的所有账务资料相互牵制,从而产生确保事业单位工作的可靠且准确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
(二)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收益
单位的内部审计促进被审计单位管理的效率,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收益。通过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监管职责的分离工作并且最大限度的对银行账户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对消费性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大限度降低与防止管理费用支出浪费以及行为,从而使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收益得到提升。
二、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混乱
我国一些事业单位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建立一个健全的定期财产盘点制度,不仅对资产台账等不能进行如实的反映,而且其保管的职责也不明确,没有对发生的债务以及债权进行及时的核对,严重分离管物及管账的职责,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资产管理的极度混乱。
(二)基础工作不扎实
我国一些事业单位基础工作不扎实,其会计人员对所处岗位职责与内容不明确,有些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较为随性,没有制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一些单位虽然建立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存在急需改进的较大漏洞。
(三)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我国一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没有建立较为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把财政部门的预算控制与内部控制相等同。一些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把财务部门当作收钱与付款的简单机构,其会计人员不可以参加本单位的业务管理活动以及重要决策。此外一些单位采取的实报实销制度导致财务的监督与控制工作较困难。
三、从内部控制角度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建议
(一)控制资产管理
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资产管理混乱问题的措施是控制资产管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立资产的事先审批制度,对服务类项目、办公用品及设备购置、工程建设要严格的执行政府制定的采购手续。第二,对授权批准的制度进行实施,各项相关的经济业务要经过授权批准,还要使相关部门的人员明确责任、权利、义务。第三,实施资产的处置与管理制度,明确处置的权限与程序,还要注意提出、审批、处置资产报废请求的职责要分离,并且引入竞争的机制,对一些大宗资产变卖要委托社会的中介机构实施评估。
(二)加强会计人员基础工作
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会计人员基础工作不扎实问题的措施是加强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把关,确保会计人员满足持证上岗的要求。第二,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并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组织培训与学习开展会计、内部审计和实务的讨论,使在职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技能和知识水平得到提升与更新,也增强其守法意识。
(三)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的问题的措施是增强其内部控制意识。实验单位的领导要重视建立以及完善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采取积极而且有效的措施保证单位资产的的完整与安全。而财政管理部门要对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内部控制知识的学习进行强化,使相关领导充分认识单位内控建设重大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高速的发展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显得愈加重要。而内部控制的开展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起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供可靠准确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而且能够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收益。
参考文献:
[1]姚震.浅析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J].资产与财务,2012,34(6):141-143
内部管理能力范文5
关键词:内部稽核评价 财务风险 管控能力
一、关于企业内部财务稽核
1.什么是财务稽核。所谓财务稽核,是会计机构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一种自我检查或审核。狭义的财务稽核主要是审核会计核算、会计基础工作及财务收支数据的合规性与合理性。广义的财务稽核还包括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审核和对有关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稽核。财务稽核的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内部控制的完善和财务风险的控制有很大作用。
2.企业内部财务稽核的意义。一般情况下,财务稽核是在会计凭证入账前以及各种会计资料的生成时与会计核算工作同步进行的。通过稽核,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的疏忽和失误,进而有效预防错误和舞弊,保障会计数据的真实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当前企业财务稽核的现状。目前我国一部分企业没有完全建立起财务内部稽核制度,财务稽核仅限于狭义范围内,流于形式的盖章检查,稽核工作缺乏规范的制度,稽核岗位职责分配不明确,致使实际业务中出现各种问题。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够,在岗位分工上存在困难;二是管理者对稽核制度不够重视,有些领导和会计工作者的观点存在误区,认为既然审计机构每年都有例行的审计过程,会计部门对会计资料的稽核就失去了意义,这种误区对于企业会计稽核制度的建立和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很大阻碍。
二、怎样通过内部稽核评价机制提高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如何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 要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就必须强化财务内部稽核制度,落实好财务稽核工作,建立有效的企业稽核评价机制。
1.完善企业财务稽核工作规范和规章制度。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其行业规模、业务范围等明确其经营和财务风险,在不同的业务中确定关键控制点,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业务的流程,根据业务流程和具体控制点做出财务稽核工作规范。制定的稽核工作规范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各业务环节,从而发现并解决问题。企业还应建立并完善其财务稽核制度,具体包括一下几点:各岗位工作的稽核要求,稽核岗位的设置,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以及报告的具体内容和格式等。财务稽核的工作要有规范的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做到专人专岗。在稽核工作进行时,要逐条落实好各项稽核制度,保证制度的顺利执行。
2.树立明确稽核工作计划和管理目标。企业要在年度工作开始时结合政府和上级企业的有关要求以及自身财务工作重点做出详细的稽核计划。计划应包括各工作的稽核面和深度以及稽核时间评价细则等具体方面要求。稽核工作应细化到财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指标。
在总体的稽核计划做好后,如果企业有基层单位,应结合各单位不同的工作把总体稽核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各个基层单位的具体计划目标,在年度工作开始时要和基层单位签订年度的稽核责任书。确定财务稽核计划和项目,以及稽核的内容和时间等,同时把年度稽核计划记录备案,并且定期进行稽核比对,及时发现不足及时调整计划,年末由企业依据稽核评价的细则对各单位稽核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综合考评结合起来。
经过把总的稽核计划进行分解。对各基层单位实施目标管理,最后实现企业的财务稽核工作整体的绩效评价,可以令使财务稽核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进而有效地保证了财务稽核管理制度的执行。
3.组建稽核工作网络提升工作效率。在我国,股份公司和国企的组成较为复杂,有时会有多个分(子)公司。在这些公司一般会建立多级稽核岗位。首先,公司会在总部建设总的稽核岗位。然后在分公司的下设单位总部设二级稽核岗管理下设单位的稽核人员,形成稽核工作的网络。这些岗位的作用在于及时发现并反映存在漏洞和效益流失的环节问题,达到在问题发生前规避风险的目的。
下级稽核人员至少每月应向上级稽核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以实现信息的反馈,重大的业务情况必须详细报告稽核内容,风险问题以及是否稽核规范,以及问题情况和措施建议等。另一方面,总
核岗要定期写好财务的稽核报告,以确保稽核工作和日常工作有的效联系,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强化财务稽核监督工作。实际工作过程中为能够随时有效地监控稽核,公司可委派会计和监督人员进行监督,可设立监督记录簿,对日常稽核做好记录并完成考核工作,记录的事项应由会计部门的负责人或公司主要领导签字,这样做既可帮助领导者及时掌握情况以便改进计划,同时也有利于财税检查和审计监督工作。
5.善于总结工作成果,及时调整工作漏洞。稽核报告除可以使稽核单位整改提高,还可供公司的有关部门参考使用,使其可以对工作的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修改完善制度调整漏洞并把个别问题纳入考核评价;对发现的偏差问题需尽快找出原因放映情况,采取相应解决方法及时纠正。
如果在稽核过程中发现有舞弊的行为,必须查清事实,保管好相关单据证明,及时向会计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反馈,必要时还可以直接把问题反映给上级的主管部门。
6.明确划分工作职责和奖惩措施。实事求是地对职责范围内失误和偏差进行调差分析,追究原因,对处于主观因素导致工作偏差的负责人或属于其他情况没有及时反映情况的人,都必须依据相关规定予以严格的处罚。如果在财务稽核制度中发现漏洞和薄弱环节仔细考虑分析,并对稽核制度和工作方法加以完善,使稽核评价得以在公司的内部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三、小结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稽核评价机制对于其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财务稽核工作的重要性,建立明确规范的稽核工作制度和目标计划,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的财务工作失误和偏差,使企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凌.如何建立财务内部稽核评价的有效机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年05期
内部管理能力范文6
[关键词] 肠内营养液;谷氨酰胺;重症监护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6)09-11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dosage of glutamine(Gln) on 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s and immune functions of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Methods 150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in a certain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low dose group received the therapy of routine 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with low dosage of Gln, and the dosage of Gln was 0.3g/(kg・d), the high dose group received the therapy of strengthened 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with high dosage of Gln and corresponding nutrient fluid infusion nursing care, the dosage of Gln was 0.6g/(kg・d)[1],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rengthened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without Gln. Two weeks after nutritional supporting intervention, the variations of diamine oxidase, Gln levels, immune proteins,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 immune index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immune proteins(IGA, IgG, IgM)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CD3+, CD4+/CD8+) immune indexes of patients received the therapy of 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with Gln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high dose group’s index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low dose group, when pairwise compared, P
[Key words] 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Glutamine; Intensive care patient;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Immune function
临床研究证实,患者在应激状态下,谷氨酰胺是肠道黏膜细胞的唯一能量来源,在肠道修复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4]。重症监护患者的谷氨酰胺消耗量和需求量都显著升高,尤其对于应激状态下的患者。此时机体需要从外界补充谷氨酰胺,故谷氨酰胺虽被传统的认为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但现被认为是一种条件氨基酸[5-6]。现就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谷氨酰胺加入到肠内营养液中对肠道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2月~2015年4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纳入标准为;(1)无法或可能无法经口摄食>5d或较长时期经口摄食不足;(2)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3)营养不良者体质指数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50例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低剂量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6~74岁,平均(58.1±3.6)岁,体重48~72kg,平均(60.3±5.1)kg,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为(16.52±4.68)分,感染相关的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为(5.54±1.23)分。
高剂量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6~74岁,平均(59.2±3.5)岁,体重49~72kg,平均(60.8±5.8)kg,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为(16.83±4.71)分,感染相关的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为(5.62±1.79)分。
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3~76岁,平均(58.7±3.7)岁,体重48~71kg,平均(60.0±5.4)kg,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为(16.29±4.86)分,感染相关的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为(5.81±1.76)分。
各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3组患者均在营养支持干预前,由专业的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对其进行营养评测,根据测评的结果按照Harris-Benedict公式[5]计算患者的基础能量消耗,再将其分别乘以活动系数、应激系数和体温系数等常数,最终确定营养的目标摄入量。
低剂量组患者给予添加低剂量谷氨酰胺的常规肠内营养液。在温水中溶解谷氨酰胺[谷氨酰胺的量为0.3g/(kg・d)],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情况,调整滴液速度,一般以每小时20~30mL的量经由鼻胃管滴入,营养液的滴入过程由护士进行操作观察,登记患者的反应情况。在滴入过程中护士对患者的肠道耐受情况进行观察,如无明显胃肠不耐受现象(如恶心、反流、腹泻等)可以逐渐增加肠内全营养液,通过调节滴注的速度(从20~30mL/h过渡到80~100mL/h),逐步达到患者目标总热量。患者在营养支持两周后,由护士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送检验科检测各项指标,并做好登记。
高剂量组患者给予添加高剂量谷氨酰胺的强化肠内营养液,具体操作同上,谷氨酰胺的量为0.6g/(kg・d)。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肠外营养,将混合营养液(糖脂比为3∶2,氮源是复方氨基酸溶液)由中心导管内输入,同时补充水分、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当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且胃排空功能正常的时候,可以逐渐向肠内营养过渡,但始终不添加谷氨酰胺。
1.3 观察指标
测定3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干预两周后的二胺氧化酶(DAO)、谷氨酰胺(Gln)水平以及免疫蛋白(IgA、IgG、IgM)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等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组重症监护患者经过营养支持干预后的DAO、Gln IgA、IgG、IgM、CD3+及CD4+数据均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肠道黏膜屏障评价
给予营养支持干预两周后的DAO、Gln的水平,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的DAO和GLn数据均具有明显优势(P
2.2 肠道免疫功能评价
免疫蛋白(IgA、IgG、IgM)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低剂量组IgA、IgG和CD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M和CD4+/CD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IgA、IgG、IgM、CD3+、CD4+/CD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肠道是机体最大的细菌和毒素采集地,肠道黏膜更是机体抵御细菌侵袭的重要屏障,由于重症监护患者通常会因创伤、感染、缺氧或者应激等多种因素造成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功能抑制等情况,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进而导致患者发生死亡[7-9]。研究认为高龄食管癌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并加强护理工作,有利于高龄患者术后的恢复[10-12]。
谷氨酰胺是机体中含量最为丰富的非必需氨基酸,应激状态下,谷氨酰胺是条件必需氨基酸,可以为肠道黏膜细胞提供能量,而且危重患者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减轻免疫功能抑制,经谷胺酰胺强化后这种作用会加强,也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防止肠源性感染发生,还能在肠道修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3]。
在对患者添加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液的同时,相应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在给予患者添加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液中,同时需要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包括提前告知患者做好进行肠内营养的心理准备,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详细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典型病例,以增强患者信心。输注营养液过程中要注意营养液输注速度以及温度,务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输注时,将患者头部抬高30°~45°。要保证肠内营养管通畅,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因营养液含有蛋白质和糖类,这容易导致细菌的繁殖,因此每瓶营养液输注时间控制在8h之内,若开瓶后暂时不使用,应将营养液放置于冰箱内保存。
肠道是危重症患者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之一,其对维持机体免疫功能、营养功能都有重要作用。二胺氧化酶来源于肠黏膜,外周血中的二胺氧化酶活力是反映小肠黏膜的完整性及其修复程度的主要指标[14],在本文中将其作为判断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敏感指标。本研究观察表明,危重患者采用不同的肠道营养支持干预后,在肠内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酰胺的两组患者二胺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没有肠内营养支持的单纯肠外营养的患者,说明经过临床观察谷氨酰胺对于保护肠道黏膜屏障作用效果显著。通过扭转和预防肠黏膜萎缩,维护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15]。而比较三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性指标可见,在肠内营养液中加入高剂量谷氨酰胺的患者多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加入低剂量谷氨酰胺的患者和肠外营养的患者,证实了其在增加淋巴细胞总数、改善机体免疫状况等方面的优越性[16]。
本次研究中,高剂量组重症监护患者经过给予添加高剂量谷氨酰胺的强化肠内营养液,并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效果显著,高剂量组重症监护患者两周后的DAO和Gln水平分别为(2.53±0.32)U/mL和(2.35±0.60)U/mL,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患者,而且,两周后3组患者的免疫学各项指标对比,高剂量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在肠内营养液中加谷氨酰胺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其肠道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且添加高剂量的谷氨酰胺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Peter Ftirst.上市的整蛋白型和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中的谷氨酰胺含量[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5,13(2):67-69.
[2] 李宁,赖万强.谷氨酰胺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0,16(6):823-824.
[3] Masafumi PHD,Hideki MD,Yoshiyuki MD,et al.Glutamine stimulates amine acid transport during ischemia-reper fusion in human intestinalepithelial cells[J].J Surg Research,2005,123(1):75-81.
[4]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20.
[5] Harris-Brnrdict公式在TICU营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0,2(3):155-156.
[6] 韩维嘉,孙建琴,王一倩,等.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改善老年危重症病人营养与免疫功能的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1):4-5.
[7] 韩海燕.丙氨酸-谷氨酰胺对危重症患者肠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2):15-16.
[8] 董翠萍.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4,6(1):26-27.
[9] 路明.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2,3(2):1-39.
[10] 张琳.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肠癌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682-685.
[11] Pace CS,Fordyce MW,Franco D,et a1.Anti-CD4 monoclonalantibody ibalizumab exhibits breadth and potency against HIV-1, with natural resistance mediated by the loss of a V5 glycan in envelope[J].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13,62(1):1-9.
[12] Wang J,Lin HS,Liu MY,et a1.Immune reconstitution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J].Chin J Integr Med,2010,16(6):557-564.
[13] 王玉,张泓.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内营养对脓毒症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1):1333-1336.
[14] 周瑞祥.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4):310-313.
[15] 邵峰,杨成刚,刘鑫,等.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在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5):47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