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范文1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日后的语文素养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重视作文教学,教师和学生要在作文方面投入足够的精力。这样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在传统作文教学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寻找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切实保证作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质量

作文是一个人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直观体现,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要有意识的强化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而作文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为基础,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而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意义重大。现代教育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用新的、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传统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以找到更加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真正的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

高质量的作文教学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张语文试卷中,作文的分数占据了试卷分数的将近一半,因此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说,高质量的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得到更高的分数。而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作文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高质量的作文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对作文教学给予积极的重视。而记笔记则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作文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想要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需要在平时下功夫,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训练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长时间的写作的积累,学生的能力才能够有真正明显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写日记成为众多教师的第一选择。通过写日记教师可以保证学生每天都动笔写东西,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学生的练笔。此外,日记的形式比较随意和多样化,没有明确的限制,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写作方式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可能。此外,大量的记日记可以给学生积累素材。这样,当真正需要运用的时候,学生就可以用大量的素材可以使用。这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也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文章的风格。这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权利

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太多的干预,明确要求学生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在写某一内容的时候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些条条框框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散。现代作文教学需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作为指导,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尽可能的减少对学生的条条框框的约束,给学生自由思考和发挥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写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这也是做好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学生,不能够武断的否定学生。当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内容比较奇怪,在成年人的世界中这样的写法可能是比较糟糕的,但是这确实学生的真实的想法。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不能够武断的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批判学生,而是应该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想法。此外,教师还应该给学生鼓励,而不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直接不留情面的批评学生。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改进这些错误。因此,教师要平和的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的想法。

三、创新作文批改方法

作文的批改方式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一个人完全决定学生的作文的好坏。这样的批改方式完全将决定权放在了教师的手中。因此教师的个人情感的作用就比较大,有时候教师可能会因为个人喜好的问题出现过分的偏向性。这对于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作文能力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将生活和写作结合起来

写作需要和生活真正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具备有灵魂。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比较强,作文教学也是将基础内容的教学当做教学的核心。但是小学语文教学是打基础,学生在这一时期内培养的能力、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到问题。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教学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来让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生活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的富有生机和灵气,这样的写作才更加的有价值。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成长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代教育需要重视作文教学,有意识的通过作文教学来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现代教学理念来引导教学,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范文2

关于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分析

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长期困扰着作文教学改革的问题。近二十年来,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根本问题逐渐形成了共识,这给解决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带来了希望。因此,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以便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紧迫性

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其主要表现在作文课堂教学的理论方面的缺失和实践方面的随意。

⒈“学”与“术”的关系问题——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没有形成本学科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

在作文教学以及学生作文的评估中,有不少人引入了某些文学创作原理和技法,并固守已相对陈旧的文章学、写作学概念。

2.开放性和系统性的问题——作文教学的无序、弱化,以至在个别地区或学校几乎被取消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即使在最近编写的几套初、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大部分依然是将作文、漫谈式的知识短文附在单元教学之后,或编在各册教材的后半部分,虽有简明、精要、实用的特点,但显然缺乏作为“教科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难于给学生以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的有效的作文训练。

3.系统性和逻辑性的问题——作文研究和作文教学改革尚未追本溯源。

新时期以来,大批有志之士大胆探索,我们必须承认,在每一面旗帜的背后,都有一个新鲜的见解或一个给人启迪的思想,而且一般都已经拥有了富于操作性的付之行动的实践案例——所有这些,都给作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是它们还远远不是严密、科学的学科体系。

4.作文教学实践当中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问题——很多长期流行的和新兴的作文观念,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中学作文教学是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基本素养而进行的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作家,它与作家创作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没有唤起学生写作文的主体冲动,没有真正让全体学生掌握表达的基本技巧,人格境界也未能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提升。

二、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性

1.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使得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深化作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语文素养是人们得以终身发展的基本素养。在语文素养中,写作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写作交际能力也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可见,作文教学是完成公民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表达技巧,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解决作文课堂教学的缺失,探究并开发相对完备的作文课堂教学的内容系列,探索一种相对有用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断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2.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往往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素质教育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达到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

从素质教育出发,培养初中生的作文素质是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如果把作文素质分解一下的话,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应是:

(1)传授“精要、好懂、有用的作文写作基础知识”

写作知识在写作训练中起着指导、调节和评价作用。很显然,必要的有用的写作知识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培养学生现作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根据对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他们在作文训练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文不切题,漫无中心,思维混乱,条理不清,语句不通,词汇贫乏等等。这些问题说明初中作文课堂教学要务实,要把培养学生具备现作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作为当代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

(3)发展学生智力

作文是一种心智活动,作文教学担当着发展学生智力的任务。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其实,每篇作文的写作过程,抑或是社会、工作、生活当中所需要的各种书面文字,都是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某个问题,都是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来适应新情境的需要。

(4)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和教学是不可能分开的,世界上绝对没有不渗透教育的学科教学,作文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精心创造时机、切实有效的育人过程。

中学作文教学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传授知识—培养写作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其中,培养写作能力是关键。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中心,前承写作知识,后启发展智力,达到培养人的目的。这样,作文教学就能走上现代“信息高速公路”,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3.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课堂教学改革,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真正培养全体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要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界定几个关键性的概念。

(1)“新课程背景”。新课程背景是指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在新教材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在充分继承作文教学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中学作文课堂教学理论的与实践的研究。

有效性。“有效”是指学生在作文训练课中学会了什么样的技能,能否运用这一技能来表达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观察、体验、感悟。所谓“有效”,并非“无效”,它是相对于过去的“低效”而言的,就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实践、师生的多向互动,达到可以检测的“效益”。

(3)作文课堂。有别于阅读教学或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关注如何训练初中学生形成作文写作基本能力的课堂教学。

(4)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主导的,内容确定的、目标明确的教与学的活动,受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内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达到相应的训练目标。

三、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性

1.对作文教学终极目标、主要任务、教学效果的正确认识。

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如地反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成为作家。这个终极目标是由许许多多小小的阶段性目标所体现的,而阶段性目标又是通过一次次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

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教会学生怎么写,让学生把现有的生活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教学生去表现他们原本不熟悉的东西。所以,初中作文课堂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去深入那原本不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一堂作文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教师的表演是否精彩,不在于学生的举手发言是否热闹,而在于学生在这堂作文课上究竟学会了什么,他们实现了作文终极目标之下的哪一个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他们能否运用这一技能来表达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观察、体验、感悟。

2.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初步构建作文篇章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已熟悉了记叙的基本要素,能按时间顺序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也已经接触过说明文和一事一议文章的写作。但是,要把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把一个事物说明准确,把一个道理说清楚,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而这恰恰又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从作文训练的角度来看,片段写作是作文训练极其有效的重要途径和科学方法。作文片段训练的目标具有具体、科学、灵巧而实用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这里的片段,指的是文章局部,是从句到篇章

的中间环节,即文章中意义完整、相对独立的一个或几个核心的部分。

片段写作犹如素描、速写,是写好完篇作文便捷而有效的训练手段。运用这种方法训练:一是内容集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中心确定写作要求,力求在一点上真正做到有效的突破;二是篇幅短,可以有时间和精力逐字逐句地推敲,在写作基本训练上多下工夫,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片段训练为主,构建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要实践从片段写作和完篇作文的结合上安排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练习,研究和训练的重点是片段训练;同时,以片段训练引导到完善成篇,提高构篇能力,使初中生真正练习好“写具体、写生动、写准确、写清楚”的写作基本功。

参考文献:

高志华.中学生作文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范文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习作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但现实教学中,教者由于种种原因,教学观点滞后,步入作文教学的误区,严重桎梏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这亟待我们教者更新观念,转变作文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习作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作文教学;更新观念;走出误区;习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下语文教师、教研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毋庸置疑,作文教学,是最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既然作文教学如此重要,我们如何从教学中抓起呢?笔者认为首先得更新观念,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一、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心理学为依据,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

在习作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1]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的作文教学理念,更新作文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体现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进行大剂量练习、猜题、出怪题的不正确做法,减轻学生负担,逐步让学生视作文为乐事。其次,教者要深入研究心理学,对习作的个体特征成竹在胸。每个学生认识水平有高有低,特长、爱好、脾气、禀性,各式各样,对于同一事物,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往往也不同,看法也不大一样。作文的时候,无论材料的取舍,安排的详略、叙述的顺序,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等,也都不可能一样。这就造成了作文的隐性差异,教者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哪位学生作文“好”,哪位学生作文“差”,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他们独立习作思维的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拔,并加以正确的评价。只要有一点优点,都应提出并适时表扬,改变那种对好生笑嘻嘻,对差生冷眼置之的做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对待每一位学生,体现作文教学的整体性。

二、走出“一言堂”的误区

学生习作实践中,需要教师以开阔的视野,包容的情怀为学生营造敢说、乐说的“思想场”。[2]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者不知不觉又扮演了“一言堂”的角色,这是要不得的。表面上看,“一言堂”教者备课充分,讲得精彩,练得“扎实”。其实并不尽然:因为台下的学生,大多睁着茫然而惶恐的眼睛。他们不是聆听指导,而是成了教者思维的傀儡,甚至在捱时间。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学生始终徘徊在作文殿堂之外,对作文仍感到陌生,甚至畏之如虎。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形成一个错误的的观念:教师说作文,我记作文。我们教者要将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心里话,发挥学生独立创作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切不可权权包办,禁锢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指导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乡的风味小吃》这篇习作前,教者可让学生们好好地去品尝自己喜爱的小吃,留心它的色、香、味,做好相关的记录。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进行一个“风味小吃交流会”,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真正融入到习作思维创造活动中来。然后再引导学生拟写提纲,打草稿,真正实现作文教学“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三、走出“只批不导”的误区

学生习作前的指导很重要,习作后的“导”,更为重要。当下的作文教学,大多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进行的。也就意味着教者,每次要批阅数十倍的作文。由于个性的差异,写出的作文也参差不齐,出现的一些情况往往是教者难以预料到的。有的教者花了大量的精力批阅,眉批,总批,密密麻麻。教者的用意,不言而喻。但现实作文教学中,很多教者,往往只停留在改上,之后,便将其束之高阁,草草潦事,而错失再一次“导航”的良机。这种批阅,完全将学生置于一旁,毫无“师生双边活动”可言,作文教学成了纸上谈文。作文教学,便会滞怠不前,无法实现螺旋式上升的宗旨。笔者认为,教师批阅时,可对学生个体的习作,有针对性地对相关语段存在的问题,标上序号,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譬如:这句句意不通顺,请修改。如果这儿加上心理描写就更具体了,请你把当时内心的感受写进去……批阅后,选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的文章,好中差都有。评讲时,利用事物投影或复印的办法,对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师生进行讨论。可让学生先说说老师下这一批语的原因,即为什么说存在这样的毛病,然后再交流讨论。学生掌握这一方法后,老师将批阅的习作簿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标号的病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学生修改时,教师巡视,适当指导。修改完后,教师收上来,再次批阅时,对于修改中,仍出现较为明显语病的,可个别当面指导。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就明白了习作中一些常见毛病,同时也明白如何修改。教者只有将“改”与“导”相结合,将批阅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作深入的分析、研究,诊断标注,及时与学生再次共评共改,解困于学生,才能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四、走出“盲目要求”的误区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有些教者对学生超标要求,忽略了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各年级段的课标目标,训练重点。特别是有些教者,常常以自己的喜好,来要求学生,一味追求字数和形而上学的文采,揠苗助长:学生跳一跳都够不着。这样,不仅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得到训练,而且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严重违背了教学规律。时间一长,学生越来越摸不着头绪,掌握不了习作的系统知识。我们教者,指导习作时,应该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掌握年级段每个单元作文训练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心理、年龄、思维特征,制定详细而切实的训练计划,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让学生能得到系统的训练,稳步提高,体现作文教学螺旋上升的特点。当然,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以上仅仅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要想真正优化作文教学,真正促进学生习作综合素养的提高,还有待我们,更深入地探索、研究。

作者:陈福军 单位:高邮菱塘回族乡回民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范文4

一、?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策略

小学网络作文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力求形成一套新的作文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变革当前的作文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利用网络自主获取信息、自主作文、自主评改,最终实现自主发展的目标。

1.?网上授课,资源共享。网络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记一次活动”习作中,学生对场景描写概念模糊,不知如何下笔。我们就把拔河、班队活动、升国旗等几个场景制成《场景集萃》为主题的课件。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可跳跃,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按动鼠标,选择一处场景。有的学生喜欢班队活动,电脑就播放热闹的班队活动;有的学生喜欢升国旗,电脑屏幕则展现在国歌声中同学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行着庄严肃穆队礼的情景……网络这种超文本功能把学生带到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根据写作方面的兴趣、能力水平去选择适合自己写的内容,一次观察不清的还可以反复播放,多次仔细观察。

2.?网上发表,以发促写。我校在“行知论坛”“教育在线”上开设了学校作文专题贴,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开设了作文交流区,使作文交流变得快捷方便了,展示的空间也变得更广了。

一开始,学生对上网发表作文不熟悉也不感兴趣。我们就进行反复宣传,并规定: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可以直接在自己的专题贴上交“自由习作”“小练笔”等作业。学生一看比较合算,就尝试着用键盘书写日记、自由习作,然后发在校园网上。慢慢地网上作文风行起来,学生们纷纷开设了自己的作文专题贴。为了占领网络阵地,我们还为学生专门制作了以学海泛舟、趣味知识、作文宝典、学习课件为内容的教学资源库,使孩子们上网后,能在挑战中学习,在娱乐中学习,在交友中学习。

3.?交流评点,互动提高。通过网络,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每位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都有充分的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得到教师亲自的指导和讲解。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进行写作,并可以即刻把习作发给老师、同伴或其他对象,并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一开始,学生不会点评同学的习作,总是说一些“大话”,如“真棒!”“不错!”等等,评不出个所以然。为此教师就作示范,如针对“乒乓是我国的国球,我国的运动员经常在国际大赛上获得冠军。”我这样点评:这个开头有点空,既然是“我与乒乓”还是从介绍自己开始为好。不妨这样开头:我是六(6)班的祝越,会吹笛子、会弹钢琴,打乒乓更是我的拿手好戏……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欣赏别人的文章,并从内容出发,评出好在哪里,那里不好,为什么,建议怎样修改。慢慢地学生也会评头论足了,还形成了绚丽多彩的点评短文。学生们从评价、欣赏别人的文章中,不但学会了修改能力,而且督促自己将文章写得更完美,让别人挑不出毛病。

4.?每月征文,推波助澜。为了提高学生网络习作的兴趣,每月举办与时事新闻相关的征文比赛,如“我与乒乓” 征文、“我看上海世博会”征文等等。每学期评选校园习作能手,编印自由作文集等,通过多种途径营造浓郁的作文氛围。

二、?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思考

1.?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进程和效果如何监控。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实施监控,如屏蔽互联网,只允许学生在学校作文专题网上活动。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写作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监控。学生上网前,教师要给学生交待清楚目标任务和要求,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任务完成了的同学可以浏览其它相关网站的信息。

2.?网络作文教学呼唤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建设作文专题学习网站,需要教师搜集、处理、整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并要和信息技术教师一道设计、制作专题网站;学生在线选材、在线构思、在线表达和在线评改时,都需要教师的指导,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的技术。

3.?实施网络作文教学更需要控制班级人数。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只适合小班化教学,超级大班必定会影响学习效果。

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范文5

管建刚:让故事在习作中彰显魅力

初识管建刚,缘于学校为语文教师购买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系列丛书。这套书是管建刚作文教学的经典之作。研读他的书,一个思维独特、睿智幽默的“管老大”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这次聆听管老师的教学和讲座反馈,让我再次感受到了他在作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魅力1:让作文讲评课焕发生命的活力

纵观全国习作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很少有人上作文讲评课。因此,作文讲评课成了习作教学中的“冰山一角”。而管建刚却屡屡走进作文讲评课的深水区不断试水探航,在全国小语界开辟出了一条作文讲评课教学的新领地。观摩他执教的《记一次争吵》等讲评课,我感受到了他教学的鲜明特色:一方面,管老师捕捉学生习作中的精彩片段,通过恰当的归类评析,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语言表达的一个个写作技法点。比如:让“说”丰富起来的赏析,通过展示“质问、告诉、夸奖、打开话匣子”等二十多个不同词语来感受语言表达的多元特点; 另一方面,管老师围绕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比如“多余的说字病”“心想病”“关联病”等),通过归类反思,让学生解析习作表达中的一个个瑕疵,然后进行修改,以此提升学生的评改能力。

而且每一次的讲评课,他捕捉到的精彩点和不足点总是不同的。走进他的课堂,孩子们感觉到赏析和修改的训练点总是那么丰富多彩,永无止境。难怪孩子们说,管老师就像魔法师,他的讲评课魔法多多、魅力无限。

魅力2:让故事力成为儿童作文的核心素养

聆听管建刚的讲座,“让故事力成为儿童作文的核心素养”这一务实的习作理念让我眼前一亮。回顾小学习作的历程,回顾每个人学习语言的历程,讲好故事、写好故事是指向儿童作文的核心价值训练,一切语言文本的叙述都和故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管建刚将儿童作文的“核”命名为“故事力”――即让儿童讲清、讲好自己的故事,那是一个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作文能力。他还指出: “故事力”训练是作文的“童子功”,最好的训练时期是“儿童期”。 小学三到五年级的作文教学,要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学写故事,咬定“故事”不放松,就能打好“写故事”的功底;六年级再学写信、写新闻、写读后感,一点也不迟。

围绕着“故事力”训练,在实践中,管建刚先从“对话”练习入手训练,指导学生围绕多种专项训练点(比如:精彩藏在“提示语”中的引导训练,说的话要符合人物特点、身份的训练,“说话句”的五种训练形式等),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全都“揉” 进对话中。接着,他从关注内部语言进行“故事力”训练,引导学生按照以下策略让内部语言跃然纸上:(1)猜谜语:体察活跃的内部语言;(2)闭气60秒:感受并捕捉内在的心理感觉;(3)谁写的:有一种内部语言叫“推理”;(4)突然袭击:有层次地写出内心体验。最后,他从关注构思入手进行“故事力”训练,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给故事“化妆”,补救故事的不完美:(1)起步,让读者看出你的构思;(2)升级,力争拥有几条“构思线”;(3)高明地藏起你的构思;(4)构思,发现内在的关联;(5)构思,把“布”想成“衣服”;(6)构思,材料的整理与取舍;(7)构思,寻找故事的“曲折点”。

就这样,管建刚抓住故事这个“牛鼻绳”,让儿童作文从千头万绪中解脱了出来。他的学生也渐渐成为了一个个会写故事的人。“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不用担心他不会描写、抒情乃至议论;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也不用担心他不知道写外在的景、内在的情;一个会写故事的人,更不用担心他不会其他文体的写作。”这就是习作故事力的魅力所在。

魅力3:让自己成为一个故事丰富的作文教师

观摩管建刚的课堂,聆听管建刚的讲座,品读管建刚的著作,一个故事丰富、动力无限的作文教师让人钦佩。

有过经商经历、当过数学教师的他,从1998年开始用心当语文老师,“十年磨一剑”,凭借《魔法作文营》《不做教书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等著作和卓越的教学故事,成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走进习作教学的领域,他以关注学生的发表意识开发实施的《评价周报》,调动了班级所有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习作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最感兴趣和最快乐的事情之一。他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提炼的作文教学主张、作文教学训练系统、作文教学训练案例、作文教学训练故事等极大地丰富了小学习作教学资源,有效引领着全国小学习作教学改革。尤其在习作讲评课研究与实践层面,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小学习作讲评课的领军人物。

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他的研究也和作文有关。他提出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将写作本位理念根植在阅读教学中,为解读语言密码、有效学习表达、提高习作水平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宋运来:让赏识在习作中彰显魅力

来自江苏南京的宋运来老师是一位资深的教育教学专家。他的《影响教师的100个好习惯》是我校教师培训的必读书目,人手一册,学校还定期安排阅读交流。这次走近宋老师,让我为之震撼的是他赏识教育的理念在习作教学中的渗透。

宋运来老师以一节《“0”的畅想》的作文指导课开启了童漫作文的大门。在他的欣赏激励下,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0”成为了开天地之前的宇宙、一枚金蛋、一块石头、一个地球……在这丰富多彩的想象世界里,宋老师又聚焦“0”为鸭蛋成绩,引导孩子们为0分试卷的主人公愁女畅想回家后的故事。

如果说宋运来的习作指导课在赏识中开启了学生的思维,那么他的习作讲评课则将这种赏识推向了极致。讲评时他将习作分成了四部分进行交流:开头、在路上、走进家门、结尾。指出了各部分习作的优秀之处并指导孩子习作的注意事项后,他让学生自读自评习作并给自己的习作写评语、评定分数。评定分数时没有最高限制,习作有特定时间加10分,有地点加10分,出现了人物加10分,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再加20分,有起因、经过、结果加30分……有孩子根据这样的评定规则评分,最后得分高达320分!

看着这一情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常常苦于批改学生的作文,几十篇作文,往往需要两周时间才能批改完毕。而学生拿到老师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却轻描淡写地扫一眼,便放在了一边。

针对这一现象,宋老师用赏识的理念以这节讲评课展示了把教师从繁琐的一人批改中解放出来的有效策略:那就是充分信任欣赏学生,让学生参与评改,做自己与伙伴的小老师。在这样的赏识下,不但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优在哪里,缺在何处”,更得到了成绩的满足。其实,学生的习作信心就建立在教师、同学以及家长们赏识的眼睛里。面对学生的习作,我们不要一味地鸡蛋里挑骨头,而要从排骨缝里找肉丝,一旦找到肉丝就要把它变成排骨。只有这样做,学生才会在赏识中获得习作的快乐。

叶圣陶先生曾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着重要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宋老师的讲评课就很好地落实了这一思想。他充分尊重学生的批改权,将自主互助批改和教师批改相结合,特别是重在自改。他说:“教师全批全改的结果可能就会改去了学生的信心,改掉了学生率真的作文个性,久而久之,失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再说有几个学生的作文是从老师的批改评语里获得写作的长进呢?不说你劳心劳力却打了水漂的辛酸,不说你百忙之中自讨苦吃的可怜,就说你剥夺了学生改作文的权力,那也不应该。”

俗话说:“母懒孩子勤,师懒学生勤。”让我们像宋老师那样,不妨有时做个“懒”教师,在培养孩子自我习作、自我修改作文能力的过程中,用赏识的理念放手让学生评改,还孩子自我学习、生长的时空。

于溟慧:让意识在习作中彰显魅力

河南南阳的于溟慧老师一直致力于阶梯作文的研究与实践。她出版的作文专著《三阶作文》是目前我国最成体系、最有突破的小学作文教学成果之一。《三阶作文》以强烈的词语意识、细节意识、独我意识诠释着习作教学的崭新理念。于老师把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作了三阶区分:第一阶:一、二年级以“童话”作文为主,解决“兴趣”问题,树立“词语”意识。第二阶:三、四年级以“情境”作文为主,解决“素材”问题,树立“细节”意识。第三阶:五、六年级以“个性”作文为主,解决“创新”问题,树立“独我”意识。

“词语意识”就是学生对词语产生浓厚兴趣,在日常的阅读、学习、生活中对词语有敏感性,有积累词语和主动运用词语的愿望和行为。于老师认为,词语意识不仅仅是词语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对词语的敏感和热爱,乐于发现,更乐于尝试运用词语。如果将作文比作一座大厦的话,建筑这座大厦最基本的材料就是沙子和砖石。在低年级,于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词语意识,正是要解决建筑作文大厦时所需的基础与最基本的原料问题。当学生积累了写小学阶段各类作文时可能需要的、足够的词汇后,到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时,就不会有“无米下锅”的尴尬。

“细节意识”就是善于捕捉细微而具体的内容,并把它细致地描写出来的追求倾向。在“细节意识”这个环节上,于老师采用“讲”和“用”相结合的策略解决作文中“生动与具体”的问题。教师讲这方面的技法后,就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个技法,看学生在写作时能否运用这种技法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因为教学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作文的评价就有了着眼点,评价的过程就不再是无的之矢的“中心明确、结构完整”的笼统。“讲”和“用”的情况得到了跟进和反馈,教者就可对整个教学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补充、提升。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不有效地进行相关的作文技法的训练,只能让作文教学沦为一种学习者靠禀赋自悟自得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作文教学上就有了“学生会写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论调。

“独我意识”就是习作有自己独有的个性与思想。这是于老师在解决“生动具体”这个问题之后,解决写作中的“个性”问题时的习作指导的价值。它重在追求一个“创”,实现一个“新”。这种“创新”的个性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因为纯共性的文字表达是没有思想价值可言的,而纯个性文字是不会引起读者共鸣的;只有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能流传行世。

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范文6

关键词: 网络资源 作文教学 储备素材 个性化作文 互动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正在成为现代中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工具。网络作文就是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适应信息时代特点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新形式。它打破时空界限,用大量形象、生动、具体的写作素材表达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在真切的情境中边说边写,张扬个性、抒发真情,让写作过程充满了情趣。同时,作品的评价模式也呈现出开放、动态和多元化,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借助网络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量储备写作素材

计算机网络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包罗万象,蕴涵无穷,可成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成为完成生活储备的捷径。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应用资源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某些素材,即可搜索到相应的网页,利用网络查找到有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信息。学生要想阅读有关的文学作品,或为写作而要查找相关的资料,都非常便捷。

网络是一座信息资源的宝库,是真正的书的海洋。它以超文本链接的形式呈现阅读材料,同一主题或同一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教师可根据教材安排的作文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到网上分类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的自由选择链接的方向和分支,以满足自由阅读的需要。日积月累,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语言积累也就得到了加强,写作水平随之提高。同时,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控制,净化信息资源。一方面,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提高自控、自我调节能力。在搜索网上作文资源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健康的作文网站,也可以把可能用到的资料汇编,在“写吧”或“读吧”上,效果会更好些。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搜索方法,让学生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的作文,提高网上阅读效率。

二、彰显作文的个性化

在网络写作环境中由于没有了规矩意识的反复强化,学生对自己作文内容的情趣等有了更多的关注,在写作时就会任思绪飞扬。有人或许会担心,这种淡化“规矩”意识的自由写作会降低学生的写作水平。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个性化的灵感写作会全面启动学生的思维,他们会主动调取素材库中的素材,也会在积累的基础上自动生成新的语言,写出的文章无论是主题作文、“休闲”作文还是“剪辑”作文自然而然都会达到语句通顺、中心突出、条理清楚等要求。

在博客网站上,我们设立专栏“学生文苑”专栏,承载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如“我的日记”,记录平日积累的点滴心得,鼓励学生关注人生,探寻人生的真谛。帕斯卡尔说:“人不过是自然界一根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只有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才能写出个性化的创新佳作。学生自由命题,网上提交稿件。行文中,淡化了规则意识,进而对自己文章内容的情趣等有了更多的关注,学生自由思考、分析、创造,在写文章时就会任思绪飞扬,自由地写作,个性化的灵感写作突至。

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会展现自己的写作个性、阅读个性和情感个性,提高创新素养。这对培养学生复合型性格有着重要影响,学生也会在相互熏陶中充实完善人格志趣。

三、成为互动交流的平台

网络作文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力求形成一套新的作文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变革当前的作文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利用网络自主获取信息、自主作文、自主评改,最终实现自主发展的目标。

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之后来构思自己的习作,确定写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写,怎样把习作写具体。然后,根据自己的构思,结合网络提供的信息,充分想象,与邻近同学或小组伙伴口头交流。最后,通过人机会话和电脑写作,使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学生的习作都被系统存储在数据库里,作为其他人学习、评价的资料。在整个习作过程中,学生选取的写作对象不同,完成的进度各异,习作的水平也不一样,网络环境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需要,充分让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是学生习作活动的宏观管理者和学生学有困难的导航者。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能指导学生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过去,学生作文是老师批改,学生被动地接受,以致效率低下,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快。在网络作文教学中,电脑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评改平台,可以实现师生互改作文。通过互相批改,学生在发现他人习作中的问题的同时,自身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高。我的做法:首先,每次作文后,选择自己较为满意的文章,发到作文网上。再组织同学通过网络互相修改作文,要求针对原文的一两个不足之处写出评语,评语长短不限,力求切中要害、有的放矢。最后,让文章的原作者对照评语,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重新审视和修改。这些过程结束之后,老师评改他们的作文,并对初评者进行总结和指导。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抱着“玩作文”的思想来写作,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