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范文1
关键词:高三学生;生物学习;自主学习;学法指导
一、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展开教学指导
高中学生在学习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存在一定周期性:每学期都会有期中考、月考、期末考等周期性的考试,此外,每周在课程安排方面也存在周期性。二是其学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高一、高二、高三的不同阶段中存在着不同的学习任务,而在不同阶段中学生也存在不同的心理特征。三是存在一定的发展性特征。要想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就应对这些基本特征加以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有系统地进行。
二、在学法指导中还应结合学生的一般学习心理特点
不能急于求成、盲目专制。在对高三学生生物自主学习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加以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在学习心理素质方面得到有效提高,以确保心理状态的最佳性,这对于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过程中还应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在高考中,生物科是一门理科的综合性学科,能够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对生物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时应着眼于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系统性工程,教师应对教育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从而对学生学习规律加以研究,以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必须坚持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从当前的学法指导对象来看,应普遍指导全体学生,同时还应个别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基础、智力、接受力、态度以及理解力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时应区别对待。从指导的内容来看,不但应有普遍的、一般性的指导,还应有具体方法、不同章节的指导,即所谓的特殊指导和普遍指导的有机结合、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的有效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学生加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和基本观点加以了解并掌握,从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
教会学生怎样进行学习,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为其终身发展提供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应在系统的、有序的环境中进行。笔者在此认为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高效培养,这样才可以打下学生终身教育的基础,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然.高三生物学教学中学法指导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1:35.
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范文2
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开班会,弄得越正式越好,让大家探讨,我们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必须明确的是,我们的学习确实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父母和老师。然后学生可以探讨,将来我们要做什么?考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将话题深入下去,让学生想得远一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想,进入高三再谈理想,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心理,为自己取得成功奠定心理的基础。
其次,也就是高三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学习方法问题,这也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很多学生进入高三,对自己的学习完全失去了方向,每天在题海中寻找自己的希望,梦想着完成的某一道题就是高考试卷上的原题,这样的学习方法,势必会让学生走入误区,变得越来越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也越来越低,这种情况,各学科的科任老师就是班主任老师的好帮手,虽然各学科在课堂上都渗透着学习方法,但最有效的是召开一次班会,集中所有科任老师到会,以座谈的形式让学生和老师交流,让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老师来解答,这样更有针对性,这样的班会,最后每半个月召开一次,效果更好。
最后,就是学生的学习情绪问题。紧张而单调的复习生活使人感到很疲惫;刚进入高三时,每一名学生对于自己复习的效果有很高的期望,而往往我们高三的考试测验比较多,通过几次检测性考试,因为不能达到自己所设定的期望而急躁的学生大有人在,相反,通过考试而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放纵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所以,这一阶段的高三学生,重要的是调整对复习效果的期望、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以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提高复习的实效。
复习中的知识积累有这样一个“平台效应”理论:学生的复习像登山一样,登山的路由一段段水平的、上升的、甚至偶有下降的阶梯构成。在一段水平前进的台阶上,虽然在不停前进,但在感觉上没有高度的变化,体现在复习中,这一阶段就是“努力了,但没有明显的进步”;在上升的路段上,那种一步一个台阶的感觉使得你觉得,你在登山,这一阶段就是“我最近复习效果特好,每天都有感觉!”;但也有短暂的下坡路段,那种不升反降的感觉让疲惫的登山者很绝望,复习中的学生在这一阶段就是“我这一段时间成绩下降了?怎么回事?”困惑中带着惊慌,惊慌中又随时在不同考试中验证,考试焦虑也在验证中被一点点培养起来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班主任老师应该表现得像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把以上情况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的方法告诉给学生,指导学生从考试中寻找自己知识的不足,不能因考试而使自己的心理发生负面变化,让学生明确这不是高考,这是高考前的演练,重在寻找问题根源。
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范文3
【关键词】高三学生 心理资本 差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65-03
在我国当前中小学教育实践中,高中阶段课程种类多,内容复杂,学生普遍存在学业负担较重的问题。特别是高三学生,他们面临高考升学的激烈竞争,学业负担重的问题更加突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但这与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不无关系。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另外,研究者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是近年来才从管理领域引进教育领域,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心理资本的界定、结构的探讨、测量工具的编制等方面。查阅文献发现,关于中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量化研究比较少。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采用调查法对高三学生心理资本进行调查研究,以便为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心理资本概念是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Martin Seligman于2002年提出的,他认为那些促进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应纳入心理资本的范围。2004年,Avolio研究认为,心理资本是能预测个体高绩效和快乐工作指数的积极心理状态的综合。本文对心理资本的理解采用这一观点。目前研究者由于对心理资本的理解或研究存在不同的视角,因此他们确定的心理资本结构要素和所开发的测量工具也有所差异。其中,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心理资本有着共同的构成要素,如乐观、自我效能(自信)、希望和复原力等。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玉林某中学的高三学生作为被试,抽取文科、理科各三个班,共获被试402名,施测后获有效问卷378份。被试构成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
本研究采用张阔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该问卷由26个题目构成,包括乐观、韧性、自我效能、希望等四个维度,总量表信度系数是0.9。在此次研究中采用利克特5点量表记分,得分越高,反映心理资本的积极倾向越高。
2.学习成绩
采用高中三年级第一次全市统测成绩作为学习成绩的判断标准,此次全市统一考试实行老师网上流水阅卷,阅卷完毕后由玉林教科所根据以往上线人数划了分数线:理科一本线490分,二本线325分,高专线230分。文科一本线525分,二本线365分,高专线185分。本次考试从命题、改卷到划线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研究程序
采用团体测试方式,以班为单位,分别选择文科、理科各三个班进行测试。由主试向学生说明指导语,待学生理解要求后作答,测试完毕及时回收问卷并剔除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78份,同时收集高三第一次统考成绩。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用描述性统计、t 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高三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研究结果
(一)高三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情况
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描述统计见表2。
通过单一样本 t 检验与中值3.5比较,心理资本总水平及其各维度都显著高于3.5分(P=0.000)。就平均值来看,希望分量表的得分最高,乐观得分次之,自我效能得分最低。
(二)高三学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1.性别差异
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见表3。
在心理资本总水平和自我效能维度上,男生略高于女生。在希望维度上,男生要显著高于女生。
2.班级类型差异
对不同班级类型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见表4。
在心理资本总水平和各维度上,理科生和文科生差异不显著。
3.学生类型差异
对不同学生类型的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见表5。
从表中可知,三类学生在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三、讨论
(一)高三学生心理资本特点的总体分析
在本研究中,高三学生心理资本总体及各维度水平均高于理论平均值,得到这一结果可能原因有:
1.本问卷测量的是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被试可能会有意朝社会期望方向作答,因此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及各维度水平均高于理论平均值。
2.根据2011年李林英、肖雯的研究可知,个体的积极力量与消极力量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维度,即积极与消极力量相互独立,消极力量的增多或减少并不会相应地减少积极力量或增加积极力量。如今,中小学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方面。本研究所调查的学校针对本校实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就学习动力、学习方法、青春期困惑、考试焦虑、人生规划等问题,分年级有选择地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此外,学校还通过团体活动、班会或实践课等形式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中生活中。正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开展,高三学生即使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压力,承受着超负荷的心理负担,也能表现出较高的心理资本水平。
3.高三年级的教学特点也会促使学生的心理资本向较高水平发展。进入高三后,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已经进入第一轮复习,每轮复习要达到什么水平,老师们会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制订严密的计划,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在高三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更加明确;另外,进入高三后,学生将面临频繁的测试,测试后老师进行分析和总结,这让学生能正确看待挫折,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教学上的这些特点可能让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心理资本水平。
4.随着学生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能力明显增强,这有助于学生较客观地定位自我,这也可能让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心理资本水平。
(二)高三学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中,高三学生在心理资本总均分和希望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1.在我国传统文化里,社会给予男生较高社会评价,他们实际获得的机会也比女生相对要容易些,男生在就业方面比女生有优势。我国传统文化下对性别的不同评价,使得男生对自己未来的认识、信心、展望等的方面优于女生,自我认知更加积极,学习自我效能感更高。
2.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的学生,倾向于认为自己有能力创造美好的明天,从而使他们的希望、梦想会更强烈一些,希望水平更高。
3.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和希望水平更高的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更倾向于用积极的归因,因此他们的韧性和乐观水平也会较高。
在心理资本总均分和各维度上,理科生和文科生不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可能和高三这一特殊阶段有关。这一阶段,不管文科或理科生学习的目标比中学时期任何一个阶段都明确,老师们明确的复习计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多数学生,频繁的测试之后的评讲分析,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水平的认识更加清晰。这样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的心理资本整体得以提高,而对于不同学科选择的学生而言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成绩类型学生在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论与之前的很多学者得出的结论(下转第74页)(上接第66页)不同,这可能和所研究调查的学校管理、升学途径选择的多样化、高校的不断扩招和社会的要求变化有关。本研究所调查的学校从高一开始就进行分层教学,如果低层次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一定的要求那么就可进入上一层次班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竞争意识,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设定恰当的目标定位。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高中升大学路径选择多样化,除了原有的传统高考外,还有出国留学、保送、部分高校的单招或自主招生,等等。随着高校的改革,招生不断扩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5年高校录取率达74.3%,现实中高的录取率和不容乐观的就业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使得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发生着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目标定位准确同样能成才。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四、结论
高三学生总体心理资本和各维度的心理资本处于较高水平。在心理资本总水平和希望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
【参考文献】
[1]Avolio B.J.and Gardner W.L(eds).Unlocking themask:A look at the process by which authentic leaders impact followe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J].Leadership Quarterly, 2004(6)
[2]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1)
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范文4
由此可见,为了在高考这一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取得胜利,必须从心态、生活、卫生、饮食等方面给予高三学生以整体的关注。下面我结合自身高三班主任工作及一线教学的经验,为即将迎来高考的学生提供几个实用有效的锦囊。
一、合理抑制情绪烦躁
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学生往往会情绪烦躁,以致无法专心复习。其实,学生情绪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到复习,而且会对信心、自我暗示、生理功能、外部行为等诸多方面造成影响。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保持比较平静和饱满的情绪,并且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高考复习至关重要。学生可以运用八种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一)疏泄法。可以通过谈话、书写、运动、找替代物品出气、哭泣等多种形式发泄心中的压抑。
(二)深呼吸法。学会深呼吸的方法,要缓慢地、有节奏地吸气,使肺部达到饱和,停一两秒钟后再缓慢地、有节奏地呼气。
(三)平常心法。用平常心看待自己和同学在各种考试中的成绩。
(四)按摩内关穴法。内关穴在右手无名指与掌心连接部当中的位置。
(五)音乐调整法。听一些轻音乐,会唤起愉快情绪。
(六)环境陶冶法。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到附近环境优美的地方走走。
(七)幽默调节法。在心情郁闷时,选择听或看一种最能使自己发笑的幽默作品。
(八)想象调节法。通过想象过去成功时的情景,或想象美好的自然景色,自己原来高兴的时刻,来唤起积极的情绪。
二、合理安排生活规律
高三学生的生活安排,关键在于要有节律,不要轻易打破惯有的生活规律。在高考考试的时间内,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进行高强度的复习,有益于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
从每天具体的作息时间安排看,早上应该在6点钟左右起床,在早餐之前进行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以助于保持体力和精力。中午要在12点左右吃午饭,晚餐最好在晚上6点左右吃,以保证正常的营养供给。在高三的前半学期要保证在10点半左右睡觉,到了后半学期,如果真有开夜车的必要,最晚也不要超过12点睡觉,因为过了12点,兴奋度会逐渐上升,容易打破惯有的生活节律。周日的休息时间也不要睡懒觉,按照正常的时间安排进行复习,而且要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到户外进行爬山、打球等体育锻炼。
三、合理安排饮食
高三学生的饮食特别重要。一般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25%―30%。营养早餐应由粥类、面点类、冷菜类等三部分组成,在餐后加一份瓜果补充维生素效果更佳。推荐早餐菜品:红薯粥+油煎馅饼+黄瓜丁;牛奶+葱麻饼干+火腿煎蛋。
午餐饭菜要丰盛,午餐各种营养素含量一般占全天供给量的35%―45%。推荐午餐菜品:糖醋带鱼+炒素菜+海米菜叶汤;猪肝肉片+西芹虾仁+莲子百合银耳羹;土豆牛肉片+菜花香菇+豌豆汤。
晚餐应以谷类食物和蔬菜为主,口味清淡易于消化,有利于抗疲劳和养神醒脑。推荐晚餐菜品:清炖排骨藕汤+豆豉炒豆腐+拌海蜇丝;肉末豆腐+青椒土豆丝+皮蛋拌豆腐;洋葱爆猪肉+番茄炒鸡蛋+拌豇豆。
四、高三学生家长教子八忌
学生高考的成绩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而对高考生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莫过于家庭的环境。在高三阶段,家长应该充当为孩子排忧解难、做好后勤保障的角色,但是如果指导失误,就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在发挥自己的作用时,家长们要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忌如临大敌。进入高三后,家长身上表现出的“考试焦虑症”,不仅会直接感染孩子,而且会使自己失去冷静。所以家长们必须首先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注意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去冲淡孩子心中的紧张不安。
(二)忌唠叨不休。不要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更不要用“要为父母争口气”等言语刺激孩子。过多的叮嘱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
(三)忌照管过度。过多地关照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对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
(四)忌期望过高。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家长要做孩子制定高考目标的指导者。
(五)忌盲目攀比。不要对孩子说其他孩子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的言语,否则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而要多进行纵向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每时每刻的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鼓舞士气的效果。
(六)忌反差太大。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宜过大,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样未尝不可,可以让孩子适当地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逛逛街。
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范文5
【关键词】高三学生;数学测试;打草稿;习惯
打草稿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它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说:“草稿纸是人们思考过程的履历表.”高三学生在数学测试中草稿纸运用得好,不仅能通过草稿检查问题出错的原因提高正确率,而且不会因为频繁换草稿纸浪费考试时间.
但是日常的教学观察,草稿纸却没有得到有效使用,我们的学生视“草”如草,不规范使用草稿纸的现象随处可见:
现象一:随便打草稿的多,有序规范的少.
没有专门的草稿本,抓到什么就是什么,手上、课本上、作业本的封面、甚至在课桌面上,只要是可以写字的地方,都随意地用来打草稿.学生们自嘲这是数学家钻研问题的风格,没意识到这种习惯对数学学习的不利影响.
现象二:分析过程潦草的多,规范作图的少.
高中数学常常要利用图像观察分析变量间的关系或几何中的线面位置关系,规范作图非常重要.一次测试下来,学生的草稿纸上作图潦草,函数图像随意勾画,图像的性质不准确,立体几何图形不直观等等,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数形结合分析解决问题.
现象三:考试中换草稿纸的多,一张草稿纸利用好的少.
我们在监考时很容易看到,学生在考数学时换草稿纸的多,我遇见最多有一个考生换了三张,有的老师笑称监考数学可以锻炼身体.数学科运算量比较大,绝大多数考生时间很紧,我们可以想象下考生们在紧张的考试中,焦急等待老师换草稿纸的场景,对考试成绩的影响显而易见.再看看考生们换下来的草稿纸,杂乱无章的运算式,歪歪斜斜的图像占满了整个纸张,如果书写安排好一张草稿纸是完全够用的.
针对这些现象,反思我们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养成打好草稿的习惯之所以没得到重视,一方面我们认为打草稿每名学生都会,只要能方便快捷解决问题就行,习惯的培养主要在小学阶段,高三时间紧不说,就算培养起来也有点迟了.另一方面我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要学生呈现给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就可以了,打草稿的方式是个人习惯没有必要改变.我们都这样认为,学生就更不可能想要改变.
在考试场中时间就是分数,从举手示意监考老师换草稿纸到重新分析计算就可能耽搁解决一道选择题,草稿上一个数字符号的出错可能丢掉5分、10分.平时老师们认真辛苦地教学,同学们努力刻苦地学习,如果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丢分,实在可惜.我们都应该重视数学草稿,加强打好草稿的意识.培养高三学生合理、规范、有效使用“草稿纸”的技能和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1.试卷上打草稿,现在的试卷题卡分离,只有答题卡进入阅卷场,考生可以在试卷上书写.数学试卷选择填空共15个题,分数75分,占总分一半,大部分选择填空题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技巧,通常在试卷上打下草稿就能解决.在书写规范的前提下,试卷上打草稿节省时间,还能防止考生审题出错.在考完试后经常会看到有的考生捶胸顿足,后悔哪个题又看错了,如果考生读题的时候把重要的、关键的、易错的地方圈画出来,这种出错完全可以避免.以前老师要求保持试卷的整洁,听话的考生们不习惯在试卷上勾画,这需要我们反复说明原因打消他们的顾忌,甚至要强制执行.每次考完试把试卷收来检查,抓住一些没在试卷上圈画重点又恰好在那个地方犯错的学生作为典型教育,逐渐培养在试卷上圈画审题的习惯.同时避免打草稿时遮挡题目或弄脏原图,指导考生使用铅笔只在该题附近空白的地方书写主要步骤或分析思路,基本计算还是要放在草稿纸上.
2.训练草稿纸的使用,高三的数学测试较多,指导学生在开考前将草稿纸两次对折均分成四列,然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书写,这样划分区域有利于考生将每个题的草稿分隔开来合理有效地使用空间,基本上一堂测试一张草稿纸就够用了.同时要求在草稿上注明每个题的番号,分析较复杂问题时最好能写出简明的思路,运算能力不强的学生少用或不用口算、心算,画图不要求美观但一定要准确,如函数图像的单调性、对称性、关键点等题目中有用的性质要能辨识.一张有序清晰的草稿有利于考生迅速检查、迅速重新思考,提高做题效率.
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范文6
一、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 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 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 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 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 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 现实、 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 大量讲述;② 大量训练;③ 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①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