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和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和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和建议

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和建议范文1

关键词: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目前,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日益增多,这些危险化学品多为易燃易爆、剧毒或强腐蚀性、放射性等物品,因此危险系数非常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方面的重大损失。所以,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由于职业院校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对危险化学品的相关知识关注度不够,并且缺乏相对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从而导致了部分在校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及责任感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虽然实验室建设得到了有效的加强,但相关管理制度、安全防护措施、人员安排等方面却未随实验室情况的转变进行完善,致使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危险性大。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内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且很多都具有易燃易爆、强毒、强腐蚀、强辐射等特点,在储存和使用环节有很大的危险性,任何的疏忽和操作不当,均可能引发爆炸、毒气和化学灼烧等安全事故,从而给学院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

二、强化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能够从根本上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具体的措施就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宣传危险化学品知识、讲授安全防护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流程等,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防护技能和事故应变能力,以有效减免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危害。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体制。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首先应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特点以及实验室管理需求,建立起科学、严谨、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在管理制度基础上,明确实验室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保管人员、实验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再次,在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中,切实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规范危险化学品日常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首先,危险化学品应集中存放、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起标准化的仓库或储藏室。其次,完善库存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双人管理制度,并设立两本出入账簿,做到进出有序、可查,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检查,确保账物相符。再次,建立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帮助其充分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性质、危害性、储存特点、使用规范等,并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正确、迅速地使用防护设备。实验室和仓库还应建立起安全事故应急方案,以便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

4.注重废弃化学物的处理,避免化学废弃物污染。对于实验室所产生的各种垃圾、废弃物等,都应当收集、分类并储存在相应的容器中,不能混装,更不能随意丢弃、倾倒。与此同时,将废弃物集中收回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初步处理,比如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当用量较小时,可以放在通风处让其自然挥发;对废酸、废碱液体,可以加入试剂进行中和,等其PH酸碱度达到排放标准后,再加大量水进行稀释后排入下水道;对于剧毒废气、废液等要定期联系专业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整个流程安全无虞。

总之,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风险管理工程,想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我们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管理制度、安全责任体制、实验室日常管理、师生管理、实验废弃物管理等几大环节着手,制订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切实保障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科研、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和建议范文2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原因;建议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问题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然而,农村初中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设备、器材存在的问题。

1.实验器材、设备短缺。

目前还有很多农村学校的仪器配置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标准,根本不能开全所有的初中物理实验,出现想做实验而做不了的情况。

2.实验器材陈旧,老化厉害。

据了解,我校的物理实验器材,一大部分都是十几年前购置的,它们大都比较老旧,有些已发霉生锈,还有些已经无法与教材实验相匹配。

(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应试实验”的教学理念左右农村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

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你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使用什么方法,也不管你的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只要考试时出成绩(指分数),你就是一位好老师,甚至是优秀教师。 在这种理念背景下,物理实验也就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应试实验”教学理念。

2.学生实验中缺少探究性,存在为做实验而实验的现象。

有些物理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和得出理想实验结果,违背课标要求,把一些探究实验改为验证实验(在农村中学,基本上没有探究性实验)。

(三)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农村初级中学实行封闭式的实验室管理,学生不能自主实验。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实验室很少对学生开放,除教师取器材和做实验这段时间以外,实验室的大门一直是“铁将军”把门,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了有限的资源也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2.实验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制度存在很多问题。

本人工作的几年以来,但从没有出现过专职的实验管理人员,最好的情况就是物理教师兼任了。他们的职责就是拿拿钥匙,开开门,上级检查造造材料,做实验都得任课教师亲自准备。据调查,其他农村学校都存在此种情况,甚至不做实验。

二、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不足的原因

(一)本人认为物理实验考查方式、考查内容不利于应试教育思想的转变,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对物理实验的要求,不能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造才能。

物理实验考查方式一般分为卷面考查和实验操作两种。无论哪种考查方式,都是重复课本实验中实验方法、过程和结论,缺少探究性。这是造成教师重讲不重做,忽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教师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不够,或者专业程度不高,实验技能差,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的要求。

有些学校的物理教师不是本专业的,缺乏正规的实验技能训练,他们对实验教学的任务要求不明确,对仪器性能不了解,对实验操作规程不熟悉,从而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对实验教学器材、设备的经济投入不够,造成仪器短缺,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四)学校对物理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对教师的考核和成绩考评不够合理。

由于应试思想的影响,中考成为学校工作的指挥棒,而物理在中考中所占分值相对较小,学校就把物理划为二类学科,这造成教师对物理教学重视不够,从而影响到实验教学。

三、做好农村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物理实验的考查方式和内容,把实验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考查的重要内容来进行。

第一,从思想上要认真对待物理实验,物理技能考查从组织到实施,都要认真对待,严禁让它流于形式。第二,物理实验试题要从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水准等方面考查出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各学校要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实验教学工作。

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应当引起重视。首先要提高领导的思想认识。学校领导应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看待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切实保证对实验教学的投入。

(三)提高物理教师的实验意识和实验技能。

各学校在抓好实验教学管理的同时,要求物理教师也要对物理实验提高认识,真正理解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提高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提高实验员自身素质,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首先,学校要提高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明确它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不在把它当作可有可无,只是用来应付检查的“花架子”。其次,实验室要配有专职的实验员,要求实验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也要具备科学管理的素质和创新意识。

(五)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学校应尽快改变实验室的封闭式管理状态,制定开放管理办法,鼓励学生主动做课外实验。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边学习边实践。

(六)自制器材,加强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实验器材非常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用品、废旧物品、儿童玩具等各个方面去寻求能用于实验的东西,这样可以使物理实验变的更具有创造性。

(七)积极寻求上级有关部门对农村中学物理实验设备、设施的投入和支持。

总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少了实验就像是无源之水,缺乏灵性和活力,也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加强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能力,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应是农村中学每位物理教师和实验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和建议范文3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n案管理;科学化;研究

一、提高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

提高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水平能够促进我国信息化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有很大的突破和提高,人们的生活逐步过渡到信息化的水平,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网络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介入,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所以,传统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当前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模式应该进行创新和改革,只有进行档案的管理模式的改革,才能使档案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与优化。通过完善档案的管理渠道,档案的管理形式,强化档案的收集与管理,改变原有的档案传播模式,这样才能逐渐地实现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发展目标。这需要我们时刻关注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发展模式,努力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我国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发展。

提高高校实验室档案的管理水平能够使档案的管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档案的管理能够为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日常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种类繁多,这就给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档案的统计和计划方面的难度也加大,对财务管理方面的档案整理难度也加大,这样会大大影响档案的分类和传输。所以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能够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提高高校实验室档案的科学管理能够满足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高校实验室专项档案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档案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它的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政治和经济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能够集中体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专项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发展是对我国优秀传统的一个良好的见证。

二、配置管理在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

改变传统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模式。要想提高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就应该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并不是要抛弃传统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模式,而是要将传统的观念进行解放,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漏洞,正确地了解科学化的管理水平的必要性,树立全新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理念,人们的主观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地提高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另外,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还应该增加配置管理的应用等。

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原有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传统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模式主要就是档案的保管,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对档案的管理和保存,属于馆藏型,在保管工作方面要着重考虑档案的保密性,只有在进行人动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档案的变动,虽然这种管理方式是十分有效和严格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所以改变传统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模式迫在眉睫,增加配置管理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模式,使档案中的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使资源能够达到高效的利用,最终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实现用户的服务水平最优化。此外,档案资源的量与质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水平。

配置管理在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逐步应用有利于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档案现代化水平的建设是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步骤,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水平,还要加大对档案的资金技术投入及硬件设备的使用和投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步骤地实现现代化建设,这样能够促进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高效。此外,最好建立一个健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档案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减少了雇佣人员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处于主要的地位,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前进,每个时期对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对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一些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和相关的使用技巧。使他们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整理和分类,熟悉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巧等。

建立健全配置管理在高校实验室档案的内部机制。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内部人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机制,在建立机制的过程中,应该结合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特征和需求。在进行统一的管理过程中,还要将员工的任务分配到个人,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具有多方位的管理体系。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指导,使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查尔斯・德普雷,丹尼尔・肖维尔.知识管理的现在与未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李瑞国.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和建议范文4

一、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绩效管理起源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九十年代传入中国,以其完善的体系、流程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深得管理者们的喜爱,被管理学家誉为管理者的圣杯。绩效管理可能是目前国内企业谈论最多的一个管理名词了,也是各类检测实验室谈论的话题,管理者都寄希望于借助绩效管理来提高的检测效率和效能,实现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单位已建立了一些考核制度和专项管理办法,以调动和发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年度经济目标责任书、科技奖励等,但仅是热衷于每年年底那一天或几小时的绩效评估活动,而没有对效能或对今后的影响和作用作出分析评估,如科研投入后仅是结果完成,真正的效能有哪些,大型检测仪器投入后,以后几年的效能如何等等,这些对以后的工作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绩效管理是一个大题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绩效目标、绩效考核、绩效控制、绩效评估、绩效沟通,但不同的绩效观会决定绩效管理的原则、机制、方法和风格,而绩效观往往又是管理者全部价值观的一部分。如,欧美国家强调制度的刚性,标准的精准,鼓励个人奋斗,倡导内部竞争,有许多模式方法;也有强调团队和合作精神,要求大家团结一致,拼搏努力,肯定创造出同样绩效来。不管什么样的绩效管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以绩效成果为衡量标准。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双方就目标和如何达到目标形成的共识,以促进员工完成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的目的并不是纯粹为了进行对个人绩效的评估而设计的,它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推动个人的行为表现,引导企业全体员工从个人开始,以致各部门共同朝着整体目标迈进。因此,在设计绩效管理体系时,管理者必须把目标及绩效管理体系紧密地扣在一起。通过绩效管理的实施,员工将知道管理者希望他们做什么,可以决定什么、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以及达到何种要求等,确保任务和目标分期、分阶段的完成,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二、逐步强化绩效管理,持续推进能力建设

(一)检测实验室。目前大致有商务服务型(以经济效益为主)、技术支撑型(以社会效益为主)两大类。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绝大部分属于后者,因其受到其体制的制约,与商务型的相比,机制不灵活,尤其是人员、资金管理极不适应检测市场竞争的需要,绩效管理的范围和力度有限,仅停滞于部分项目的考核,有时会造成资源投入的效能不高、闲置等现象。

(二)实验室。实施必要的绩效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未来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内容,但如何来展开绩效管理,检测实验室的性质和定位没有固定模式,其内容和方式是多样的,目的是通过绩效管理和评估,在一定的时间内,实验室获得投入的最大效能,但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来选择。通过逐步强化和扩大绩效管理范围,促进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使内部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更加规范、有效、细致,各项投资决策更科学、更具有针对性,强化检查督促和任务目标的落实,真正造就与承担各种检测任务相适应、知识结构合理、“检测技术过硬、服务优质高效、敢于创新突破”的检测队伍,从而推进实验室能力建设不断跨上新水平,实现投入和效能产出最大化,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使实验室建设和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

三、检测实验室建立绩效管理的建议

(一)实验室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不断检讨和持续改进的系统过程,必须建立在一定物质资源基础上。首先,实验室是相对独立的管理实体,最高管理者具有人事、财务等资源的决定权;其次,检测实验室已具备一定检测基础(业务来源和市场基础)和规模;具有一定的管理队伍,初步建立与自身实验室开展绩效管理相配套的“检测业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计算机辅助系统,为开展绩效评估提供必要技术分析手段和数据。绩效管理区别于绩效考核,但包含绩效考核。

(二)实验室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内容的确定,必须依据实验室的人员结构、检测特点、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情况有选择地确定。分短期、年度或几年的,但必须包含有定量的具体考核指标、评估方法和绩效合格指数,内部必须由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督促、核查和评估,必要时聘请外部人员来核查和评估,同时必须配套有奖惩制度,不仅仅是年终考核或奖励,应当建立包括对人员聘用晋升激励措施、岗位绩效工资等比较完善的考核体系,建立监控制度,促进目标的实现。应当至少将综合检测能力(人员、检测项目覆盖率及技术水平等)、科研成效(层次数量、投入和实际效益、获奖情况等)、大型仪器设备(50万元及以上/单台)投入、总体经济收益责任目标等纳入检测实验室绩效管理内容,分别提出评估方案和实现时间要求。

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和建议范文5

【关键词】食品;实验室;管理制度

近几年来,一些重大食品突发事件的发生,给企业和社会敲响了警钟。政府和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不仅仅要通过全社会的监督和检查,更需要企业自身建立起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提高自检自控能力,为生产质量过关,群众信赖的食品保驾护航。企业实验室在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食品企业实验室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第一、食品企业实验室为原材料及成品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食品企业实验室的核心功能就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入厂原材料、加工半成品及出厂成品进行及时检验检测,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以确保生产加工的食品达到质量标准。如及时地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有害物质残留的检验;对原材料基地的环境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对各种微生物进行检测;还要检验包装物、辅料、生产用水和冰以及消毒剂的浓度等。这些检验检测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了对食品卫生条件的监控,为生产合格的食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食品企业实验室为加工环节食品质量控制提供了便利。企业在通过对关键点的检验工作中强化对食品产品质量的控制极其重要。食品企业的生产种类、品种、规模大小及生产工艺复杂程度,决定着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数量,比如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关键控制点环节多,包括原料验收、预处理、标准化、超高温瞬时灭菌(或杀菌)、无菌灌装、设备清洗等。企业食品实验室需要对这些生产质量关键点进行抽样检验并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为企业生产优质的产品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食品企业实验室的现状分析

食品企业实验室已经成为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在硬件设施、管理体系和人员配备三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地改善和提高。

首先,从食品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看,大部分食品企业都配备有齐全的检验仪器设备,完善的产品检验标准以及完备的药品试剂和检验溶液等,基本上符合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的规定,能够完成出厂检验项目的基本检验。然而,检验仪器设备不齐全,配置层次低,功能特性差,检测数据不准确,仅仅能够满足应付检查的需要,无法进一步检验产品各项详细指标等,成为了制约食品实验室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另外,多数企业的微生物实验室布局不合理,设计存在缺陷,多数的理化实验室通风不畅,采光不好,这些都给食品安全检验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其次,从食品实验室的管理体系看,食品企业缺乏一套规范而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一方面,实验室文件管理不科学,文件不能及时地随着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的更新而更新,实验室检验原始记录有时不能与检验报告相对应,有时与无标识的样品产生混淆,这使得实验结果追溯困难;另一方面,仪器管理和试剂管理缺乏规范,主要体现在未能按照核定周期对使用的计量仪器进行检验校正,更没有对精密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这就严重地影响了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些药品试剂没有按照有关要求放置于低温、避光的环境下,有些药品试剂纯度精度不高,配制方法不正确,影响了实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从食品实验室的人员配备看,食品企业的检验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较差,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缺乏应有的质量控制意识和服务责任心。技术检验人员在工作中不懂得检测原理,不熟悉操作方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将一些标准方法生搬硬套,导致检验关键环节出现偏差,最后引起检测结果错误,无法指导企业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3、食品企业实验室改进的若干建议

第一、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建设企业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企业自检自控能力的关键就是要积极科学规划,设立专项资金,完善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检测环境,购置性能好、配置高、功能全的仪器设备,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硬件支撑。食品实验室的建设要高标准、严要求,水、电供应要畅通无阻,排污设施与安全措施齐全,微生物实验室和理化实验室设计布局要合理,要选在光照充足、通风顺畅、整洁安静的地方。在购置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时,不仅要仔细查看生产仪器设备的企业资质,确保采购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要对列入计量器具管理的设备进行计量检定,如分析天平、干燥箱、灭菌锅压力表和电子显微镜等。这样可以确保仪器设备的精确性,从而保证检测环节数据的准确性。

第二、完善管理制度,保证检测数据可靠准确。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过程检验、出厂检验及反馈制度。对于进厂的原辅料和包装物料要及时检验,在检验合格后方可作为加工原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采用高效快捷的方法实施关键控制点的检验,为各个生产环节质量把关。企业实验室在对生产的食品产品检测结果有疑问的情况下,可以委托相关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协助检验。此外,食品实验室还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操作规程,包括食品样品的接收和检验,药品试剂的储存与使用,仪器设备的检查和校正以及检验标准的核准与更新等。要确保所有的检验工作都有原始记录,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要齐全。

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和建议范文6

【关键词】实验室;精细化管理;问题

1引言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医学工作开展中的重要内容,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1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势必会使用一些药品和试剂。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中,管理模式属于粗狂型,对药品和试剂的管理工作不重视,造成实验人员肆意使用,导致资源的浪费。通过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规范人员的实验室行为,提升实验效率,这样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1]。

2.2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精细化管理对于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节约型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合理的使用实验室中的各种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与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

3如何有效的开展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活动

3.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为实验室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其次,管理制度制定后,需要严格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不遵守管理制度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避免同样事件的发生[2]。最后,在完善管理制度时需要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实验室功能不同,实验操作也不同,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保证管理制度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2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管理人员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首先,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业余时间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补充,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的适应管理工作。其次,开展培训活动。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活动中邀请一些知名的教授进行精细化管理的相关讲座,提升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知水平,这样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3]。在培训活动中,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其他管理人员的先进方法,在交流时注意总结经验教训,避免自身在实验室管理中出现同样的错误。最后,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还可以采用招聘的形式,在招聘的过程中既可以招聘应届大学生,也可以招聘社会中具有实验室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招聘时需要重点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考核,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才能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加快实验室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进行。

3.3管理内容精细化

在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时,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还需要实现管理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内容精细化内涵比较丰富,管理内容精细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入管理精细化;药品管理精细化;仪器设备管理精细化;人员管理精细化;最后还需要开展文化的精细化管理。这些管理内容对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具体的实验室管理内容,才能有效的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4]。在进入管理时,需要由专门的人员管理实验室的钥匙,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做好登记工作,登记工作包括进入的时间、离开的时间以及进出的目的等,通过对钥匙进行专人管理,可以避免人员随意进出实验室情况的出现,这样可以减少实验室精细化管理的工作量,为实验室管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药品精细化管理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采购方面以及使用方面。在采购药品时,为了保证采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需要定期对物品的数量进行检查,了解药品的剩余量,结合日常药品的使用情况,确定合适的采购数量,避免资源的浪费。在开展采购工作时,采购人员需要控制好药品的采购成本,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成本支持。在使用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知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不同实验药品的使用数量,将药品进行合理的配置,既可以提升实验操作的效果,也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对仪器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时,首先需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更换,这样可以避免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在使用仪器时也需要做好登记工作,这样可以在仪器出现损坏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5]。在对仪器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时,为了能够防患于未然,需要对实验操作人员进行相关仪器设备的讲解,提醒操作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增强操作人员对实验设备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可以使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更好的使用各项实验设备。在进行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时还需要对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包括钥匙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操作人员。对于实验操作人员而言,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具有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实验的相关流程,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完成。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还需要结合人员的特点明确实验室分工,保证人员各司其职,提升实验效率[6]。对于钥匙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原则性,不能将钥匙随意的给闲杂人等,提升管理效率。最后在进行文化管理精细化时,需要重视文化的建设,文化和制度具有一定的联系,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制度的核心。文化建设时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第一,文化建设时需要了解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对于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一些具有借鉴价值并且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应积极的采纳,这样能够发挥出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操作人员的主观作用。第二,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可以适当的借鉴其他实验室的文化,保证文化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文化对于人员的约束作用。管理内容精细化管理是实验室精细化管理中的核心,对于实验室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实验室管理内容进行精细化管理,完善了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流程,减少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环节,提升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

4总结

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同时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管理内容精细化。通过这些途径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解决实验室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卫,王磊,赵志强,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精细化管理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12):160-161.

【2】刘佳琦.浅谈高校实验室设备的精细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6(12):259.

【3】孙明涛,何旸.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管理精细化讨论[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184.

【4】许希燕,邬于川,汤军,等.精细化管理在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4,36(01):52-54.

【5】杨艳,于军,梁菁菁,等.精细化管理在军队医院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04):44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