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1
从园林景观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并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新农村建设;应用
1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到位,整体规划不合理
按照建设“山水长安、富强长安、和谐长安”的要求,长安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经着手于园林景观设计和整体规划,但起步比较晚,整体水平比较低,干部群众从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还处于对经济建设作用不大、与物质生活水平脱节等传统思想,导致在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规划没有特色、形式表现单一、缺乏地方自然特色现象,破坏了生态环境、割断了视觉景观空间。
1.2与实际需要脱节,自然特色不突出
随着西安市主城区的逐步扩张,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商业聚集区在长安快速发展,城市绿化的优点进一步放大,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也一味地追求城市化模式,没有从大局考虑,没有真正设计出切合乡村实际的园林景观,忽视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造成园林景观设计与实际需求脱节,没有体现因地制宜、风格鲜明、环境保护、兼顾效益的原则。
1.3管理维护力度不够,景观时效性不长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设计和规划新农村园林景观,取得了初步成效,建成了一批整洁而具规模的乡村园林景观。但是,由于建成的园林景观缺乏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没有专人进行管理维护,加之群众的爱护意识较差,甚至破坏园林景观,导致园林景观效果不强,在新农村建设中难以长期维持。
2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的对策建议
2.1强化思想引导,科学合理布局
在园林景观设计实施中,要加强生态景观价值的宣传教育,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让群众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有利于改变农村现有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激励人们自觉投身于园林景观建设、管护中。在进行村内道路线形、基础设施建设、绿化模块造型设计时,要充分考察研究,与村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将园林景观建设成科学合理、贴合实际、生态自然的宜居空间。
2.2贴合实际需要,突出自然特色
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与城市同步,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与生产生活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实际需要,协调好人与环境,植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新农村建设中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切实融入农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力求保护原有特色风貌和文物古迹,并结合包括休闲功能和生产功能等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实现切合实际与突出自然特色的双重效益。以生态保护、恢复与重建等理论为依据,从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的角度出发,充分保留原有的植被、地貌等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从而确保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后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2.3健全管理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
只注重前期设计,不注重后期管理维护不合理,也不科学。从当前普遍情况来看,由于园林景观的后期维护和管理不到位,难以发挥正常的观赏作用。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充分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设计始终,不仅要考虑一次性投入的费用,还应考虑其建成后的日常使用和后期维修成本,在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观赏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才能长效地发展园林景观。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作为长安区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景,多栽树、栽大树、栽乡土树”的基本思路,强化思想引导,科学合理布局;贴合实际需要,突出自然特色;健全管理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大众的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缩小城市之间差距,促进城乡园林景观的和谐发展。要坚持规划先行,引领科学发展;以山为核,做美秦岭北麓;以水为脉,做活碧水文章;以绿为基,做靓最美乡村,以长安独有的生态资源创建出山清水秀、大绿大水、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彰显出大美秦岭、山水长安、生态南城的新品牌。
参考文献:
1吕立梅、丰.园林景观设计在新农村建设领域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5(24)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2
[关键词]农村经济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策略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经济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经济的的有序发展需要良好的管理理念和机制,是不能走传统的老路,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创新,这对经济建设取得成绩具有决定性、建设性的作用。
1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认识不足
目前,中央出台许多惠农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然而,现实中有些政策仍未得到人们重视和实施,执行力比较差,农村经济管理未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比如,管理者缺乏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不能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而转变自身理念,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执行力,对相关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理解有偏差,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基础设施落后
首先,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缺乏足够力度。目前,其主要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各级政府在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作支持和保障,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资金缺口仍比较大,有些支农资金仍没有得到合理的统筹安排,专款没有专用,在真正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上没有有力的资金投入,导致许多基础设施没有或无法进行开展,这必然对农村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滞后影响。其次,由于缺乏科技创新,必然会对优势农村产业体系建设产生影响。当前,在农业科技方面,政府资金支持仍旧比较缺乏,具备专业的农业科技创新知识的人才依然匮乏,在促进和创新农业科学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对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必然会产生严重影响。
1.3管理模式落后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在经济管理方面也以传统模式为主,缺乏创新。现在在农村,虽然现代化的高科技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和创新,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得到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需求。另外,引进的一些现代化设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设备闲置情况十分普遍,在财务方面,仍选择传统方式,效率低,收集、处理及整合的财务数据精确度也比较差,数据不准确,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大数据支持,对农村经济管理产生一定阻碍作用。
2创新策略分析
2.1管理理念
改革开放已有几十年了,农村经济管理方面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深加工等整个环节中积极渗透农村经济管理的先进理念,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使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及思维模式得以创新和变革。用先进的理念对原有管理思维进行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
2.2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当加大投入力度,不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都要有新鲜的血液。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和关注度,加强改造建设,积极增加相关基础设施,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为能够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发展,还应当加强现代化信息设备建设,实现网络接入村村通,使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农村能够得到广泛应用,让农民也能随时随地接收到新鲜的事务,学到更多的知识,不再因循守旧,敢于突破和创新。其次,加强现代化机械设备建设。当前,各级政府应当加大机械化设备投入力度,减少人力的付出,实现大规模机械化操作,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增加农产品产量及质量,进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较好基础,使农村经济管理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为农民争取更大的福利。
2.3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地位十分重要,他们是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领头人和决策者,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水平将会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通过定期培训或分期分批培训,对相关管理人员加强教育及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实时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让他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从而建设一批优秀管理人员队伍,同时多鼓励大学生、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参与新农村建设,创建一支水平高、业务精、视野阔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为农村经济管理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
3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工作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各部门应当加强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当前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不断在管理理念、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农村经济管理逐步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进一步促进农村又好又快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冯志明,陈雪飞,张少博.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管理机制创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刘向阳.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业经济,2015(12).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3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心-模型;建设路径
一、引言
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此后,“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知道并开始了解中国。2013年9月,在访问中亚四国期间,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路带”的战略构想,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为建设和谐世界提供了新路径、新思路。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举行的推进“丝路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上,有西北5省、西南4省市以及东部5省参加。西北五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市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东部五省为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这五省主要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
“丝路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上合作的区域。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其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战略的能源和资源基地。“经济带”的相关国家在能源,贸易,金融,通讯,技术等方面有友好的区域合作,并取得了很大成果,自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了快速发展,2008年的贸易额已达308亿美元,2012年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已高达460亿美元,20年间增长100倍。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二、理论来源及模型分析
1.中心-理论
中心-理论(Core and Periphery Theory) ,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他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前者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后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心”与“”之间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并不说明它们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体系,恰恰相反,它们是作为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两极存在的,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世界经济体系。弗里德曼对其进行了发展,他认为区域发展通过一个不连续的,但又是逐步积累的创新过程实现的,而发展通常起源于区域内少数的“变革中心”,创新由这些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周边地区依附于“中心”而获得发展。因此,发展本身就包含极化过程,在这一点上同极化理论一致。根本的革新只是在相对数量较小的城市地区形成的,这些地区决定了发展过程。弗里德曼将这些地区称为中心,剩下的所有地区都为。弗里德曼进一步从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发展了原有的中心-理论。按照他的观点,中心之所以能对施加影响,除了它的创新活动比较活跃,还具有使服从和依附的权威和权力。
2.基于中心-理论的“经济点”的形成
根据弗里德曼的观点,中心城市也是“动力中心”,之所以叫“动力中心”是因为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它向城市辐射,并对其产生影响,带动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中心-理论,在“丝路带”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各相关省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中心城市相对于本省的其他非省会城市和非直辖市中心城市来讲,在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管理制度等方面处于占优势的地位。这是由两个原因产生的,首先,这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由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我国经济体系中传播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必然历史结果。其次,“丝路带”作为我国建设的战略项目,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而相关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将首先在相关省和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实施,同时,更直接的,国家直接给予其经济扶持,如投资400个亿作为“丝路带”基金,这些资源会首先流入其中。这使得各相关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就成为了“动力中心”,也即“中心”,各省的非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非中心城市就成为了“”。在这些“中心”和“”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开始由于历史原因,各省和直辖市本来就存在着各相关省会和中心城市为中心,各相关非省会和非中心城市为的格局,并且达到了一定的相对稳定状态。由于“丝路带”战略的提出,国家给予大量的经济和政策扶持,这时,各“动力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由于外力突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同时“动力效益”也实现了飞跃而变得更加明显。由于中心和存在着相互作用,中心城市会依靠“动力中心”在其周围形成“磁场”,对产生影响,吸入力量。在这阶段,“动力中心”的“吸入效应”占据主要地位。中心和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城市的各资源要素(如,投资、人才等)大量流入中心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要素的不断流入,“中心”城市资源要素高度集中,经济等个方面率先发展起来,技术、制度、管理的进步和创新首先发展起来。在此过程中,中心城市进入极化过程,各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迅速膨胀。此时,“动力中心”的“溢出效应”变得明显起来,表现为中心向城市溢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的制度体制,高效的管理方法,城市在引进这些经验后用于本地发展,一些城市获得发展而成为相对于其他城市的较小的中心。这时中心城市会开始对扩散,出现较小中心。经过一段发展后,“动力中心”的“吸入效益”和“溢出效益”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状态,此时,由于中心城市由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优惠的投资政策,更多的就业机会,安定的社会环境等会继续吸引投资、资本、人才的流入。同时中心城市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制度政策等也向城市溢出。此时,各资源要素在整个由中心、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经济整体内全方位流动,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此时,这个经济整体中的中心、格局也是相对稳定的。此时,中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如图1:中心、的“吸入效益”和“溢出效应”。总体来说,以上过程可以四个阶段:前期阶段,初期阶段,成熟阶段,平衡阶段,如下表:
在达到这种动态平衡后,原来中心和的格局不会发生改变,两者的经济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地位还是不对称的,这是由历史发展和自然禀赋的差异决定的。这种平衡状态,在短期内,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是稳定的,在长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心和的这种差距有所减少,但是,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差距不会消失。分析到此时,由“丝路带”相关的各省会城市中心和非省会城市,各直辖市中心城市的中心和非直辖市中心城市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的经济整体形成了,到此为止,对“丝路带”的“经济点”的分析完成了。
三、路径分析
通过对我国建设“丝路带”现有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丝路带”的建设可以按照“点-线-片-面-体”的路径发展,下面就借助中心-模型加以分析。
1.“点-线-片-面-体”的路径分析
(1)由点到线的发展过程
在通过以上分析,了解经济点后,以“丝路带”的西南四省(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为例来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西南四省有四个“经济点”,即四个“动力中心”,由中心-理论可知,这四个由原来中心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经济点”在新的环境下的“动力响应”是不同的,也即每个“经济点”在新的环境下,经济实力和地位是不平等的,其中就必然有中心(如四川“经济点”、重庆“经济点”)和(如云南“经济点”、广西“经济点”),然后,“中心经济点”和“经济点”相互作用。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和由此产生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的存在,“经济点”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会在两个相邻的“经济点”之间按照一个中心、一个模型进行,也即两个相邻的省或者直辖市之间,两者的经济实力和地位是不对等的,因此,其中一个是中心,另一个则是,两者相互作用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形成经济体系。此时,就实现了由单个省或者直辖市“经济点”向有两个“经济点”连成的“经济线”的演变过程,如四川-重庆“经济线”、四川-云南“经济线”、云南-广西“经济线”。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相邻的省或者直辖市相互传递相互作用和形成更长的“经济线”,如重庆-四川-云南“经济线”、四川-云南-广西“经济线”。另一方面,不相邻的各省份或者直辖市也相互作用,各不相领的省或者直辖市经济点连成“经济线”,如重庆-云南“经济线”、重庆-广西“经济线”、四川-广西“经济线”。随之而来的是相邻的、不相邻的省或者直辖市相互作用,连成更长的或者更复杂的“经济线”。一方面,相邻的“经济点”相互传递相互作用连成更长的“经济线”,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经济线”,另一方面,相邻的和不相邻的“经济点”连成“经济线”,如四川-重庆-广西“经济线”、重庆-云南-广西“经济线”。到此,由点到线的发展路径的分析过程就完成了。如图2:
(2)由线到片的发展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经济点”的相互作用形成“经济线”,在“经济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处于各条“经济线”上的“经济点”的发展就会超出原来的一个中心一个的模型,而转变成一个中心多个,或者多个中心多个的模型。比如,在西南地区,表现为四川为中心,重庆、云南、广西为,或者四川、重庆为中心,云南、广西为,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或者构成更加复杂的格局。由于中心与的相互作用,西南四省“经济点”相互作用,各“动力中心”不断吸入和溢出,与进行着资源要素的物质交换,动力中心的这种复杂的“新陈代谢”使得由原来比较简单的“经济线”错综复杂,相互交错,从而产生了“经济片区”,即西南“经济片区”。在西南“经济片区”中存在四个“动力中心”,可以把这四个动力中心的合力抽象为一个拟合的“合力中心”,即这四个动力中心的合力,那么这是在西南“经济片区”就有一个“合力中心”了,可以把这个抽象的“合力中心”看做中心,和该片区的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的有机经济体系,此时,由线到片的发展路径的分析过程就完成了。如图3:
(3)由片到面的发展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陆地“丝路带”的西南“经济片区”和西北“经济片区”的形成过程,这种“经济片区”是一个动态的经济系统,具由相对稳定性,在短期,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是稳定的。此外,2013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举行的推进“丝路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上,有西北5省、西南4省市以及东部5省参加,东部五省为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这五省主要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这样,如果把中国“丝路带”比喻成一架马车的话,那么西南“经济片区”,西北”经济片区”,东部“经济片区”就是这架马车的三个车轮,东部“经济片区”是马车的前轮,西南“经济片区”和西北“经济片区”是马车的两个后轮。在这三个“经济片区”的演变过程中,和前面的原理一样,由于地理位置因素、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等原因,中心-的相互作用首先发生在西南和西北“经济片区”,表现为一个中心,一个模型,随之而来的是更复杂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东部中心和西南、西北相互作用,同时东都中心和非其他相互作用,另一方面,西南、西北、东部三个“经济片区”,以各自“合力中心”为中心对外辐射,与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稳定的、平衡的三角“经济面”。此时,三个经济片区就形成了类似三角形的“经济面”,也就是将马车的三个轮子组合协调起来了。如图4:
(4)由面到体的发展过程
由以上分析,由三个“经济片区”相互作用形成了三角“经济面”。这是从经济维度分析的,但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是多个维度的,除了经济外,还应该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它们是“丝路带”的车身和车盖,“五位一体”,就像马车的车轮、车身和车盖,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在这个三角面范围内,协调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使其成为一个良好运行、协调发展的整体,也就是由“经济面”发展到“经济体”的过程。到这个时候,“丝路带”马车基本成型了,马车的三个轮子、车身、车盖都组装好了,配合好了,可以使用了。如图5:
图5 由面到体的发展演变过程
2.小结
笔者认为基于中心-模型对“丝路带”进行分析,再结合当前关于建设我国“丝路带”的实践,本文提出的“点-线-片-面-体”的发展路径具有理论的逻辑性和现实的可行性。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4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18201
1 农村金融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
1.1 农村金融促进乡镇和私营企业的发展
通过农村金融信贷的支持,中小型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利用获取到的资金发展起了自己的业务。随着规模和业务扩大,以及为了满足适应市场化和国家化的需要,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小城镇建设,从而带动了企业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归功于农村金融的支持。
1.2 农村金融带动了农村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在“三农”的开展过程中, 引进农业所需要技术、购置优良品种和进行农用设施的改造以及聘用技术人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将给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步伐。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农民需要农村金融来服务于自己的生活和生产
农民发展农业、养殖业以及扩大生产都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资金的来源就依靠农村金融来解决。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在仅仅满足于以往的贷款和还款业务,更加倾向于更丰富和方便的服务,比如:结算业务,投资业务等等。农民的生产生活、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农村金融有直接的关系。
2 农村金融发展和改革的建议
2.1 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实现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均衡发展
金融和经济发展是离不开,是一个整体,经济决定金融,没有一个个的经济体,金融就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现象,只有不断地通过在供给中创造出更多的需求、在需求中提供更多的供给,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一问题。
2.2 建立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根据农户和企业发展多层次性和多样化的要求,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竞争性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允许农发行逐步开展信贷以外的咨询、项目融资、企业并购等金融业务,以增强其盈利水平,催进其可持续发展;开发适合新农村建设所需金融品种和服务,使农村金融资源总量平衡;建立和完善贷款的风险管控机制,遵循信贷资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协同运作,能够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2.3 优化农村金融信用环境,为农村金融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强化农村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为农村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建立更加灵活的担保机制,为贷款发展农村经济扫除障碍。
2.4 引导和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竞争性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其作用,同时要重视民间金融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放宽市场准入提交,杜绝非法操作,使其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3 结语
总之,只有不断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和发展适合新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满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魏雅丽. 中国农村金融成长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5
[关键词]历史环境;历史文脉;新建筑;建筑形式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11-0058-02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场所的文脉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既延续历史文化、融入地域性特色,又考虑到新的功能需求。要有改变有创新的运用当代建筑技术与材料来进行建筑设计。
1设计理念
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纳西族占中人口的绝大多数。在丽江坝子的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多为土木或砖木结构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房屋,此类房屋上盖青瓦,粉以白墙,为穿斗式构架,设有外廊。讲究结构布局,追求雕绘装饰。当代的度假酒店多是集保健养生、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度假村,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服务、多类型休闲及娱乐服务。对传统建筑的拷贝显然不能满足新型建筑所提出的更多功能要求,与现代人的消费思路和生活方式有比较大的出入。其次,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在建造大体量、大空间建筑时,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略有欠缺。
2设计思路
丽江的铂尔曼酒店紧靠束河古镇,距离有“历史文化遗产”美誉的大研古城仅有10分钟的路程。设计思路需要与历史环境保持一定的连续感,使新建筑与环境更好的融合,这种连续感是建筑空间上的呼应,也是界面视觉上的融合。反观丽江铂尔曼度假酒店的整体空间布局与束河古镇乃至大研古镇不相矛盾,并且运用纳西族的传统建筑语言形成了文化上的连续。
(1)酒店的建筑设计整体风格导向受当地传统建筑的影响,采用纳西族传统的悬山顶,出挑较深,设飞檐斗拱悬鱼等,结合纳西族的建筑特色很好的保持了传统建筑的精髓,又融合了现代元素,增加、完善了传统建筑的使用功能。注重整体性,不过分强调建筑本身的特点,而意在将现代手法表现的新建筑完美的融入大环境。整体建筑基本色调为灰白两色,渗透出中国文化的素雅气质,给人以情感联想。关注人的心理感受,追求意境,而不是对形式进行强烈的表达,用氛围来突显东方特有文化的神韵。用钢架结构代替纳西传统建筑的木构形式,大片透明玻璃、钢铁等新材料出现在建筑中,石材大多实用当地的大理石、花岗岩、纳西灰砖等,便于实现之余又体现当地特征。传统建筑繁琐而复杂的细节构建处运用现代手法加以简化,线条简约洗练,少见曲线的运用,展现出阳刚、坚素、直拓的建筑风格,也可说是对当地早起文脉的汲取和暗合。所以它不仅仅是传统建筑形式的重现,而是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与技术诠释一个地区文化的精髓,将中式语言现代化。
(2)作为现代建筑铂尔曼酒店满足了现代人的要求,并没有拘束在古人的传统形式中,充分运用新型的材料、科学的结构以及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构筑。现代设计传承的关键在于挖掘深层内涵的东西,而非形式,在对新建筑进行设计时不是对建筑文脉全盘照搬,而是扬弃与继承的统一,在文脉的延续过程中发展和变化。配合古城的新建筑设计是没有定式的,需要因时、因地、因对象而制宜,所以在做设计时不仅仅是继承古民居建筑装饰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变化。新材料、新工艺应该不断对传统进行继承和阐述,而建筑形式只是这些内涵发展和变化的一个结果。例如,贝聿铭主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在新馆的设计中,建筑空间充分参照东侧的忠王府和拙政园,格局和谐。保持了江南民居粉墙黛瓦的风格,片石假山以白墙为纸,“绘制”出一幅中国水墨画相通忠王府,和毗邻的拙政园潜在地形成一种继承与创新。提炼出精简的几何元素作为建筑语言具有一定的现代感,适宜运用现代的钢铁、玻璃和石材取代过去的木质结构,但这并不与苏州这座古城的文化积淀相悖。就如贝聿铭先生说的,“既然是一座现代的博物馆,就不需要一种如假古董般的建筑与环境在“面子”上协调,而是要做与环境气质相吻合的建筑。”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6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农村建设
1 农村金融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
1.1 农村金融促进乡镇和私营企业的发展
通过农村金融信贷的支持,中小型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利用获取到的资金发展起了自己的业务。随着规模和业务扩大,以及为了满足适应市场化和国家化的需要,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小城镇建设,从而带动了企业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归功于农村金融的支持。
1.2 农村金融带动了农村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在“三农”的开展过程中, 引进农业所需要技术、购置优良品种和进行农用设施的改造以及聘用技术人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将给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步伐。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农民需要农村金融来服务于自己的生活和生产
农民发展农业、养殖业以及扩大生产都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资金的来源就依靠农村金融来解决。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在仅仅满足于以往的贷款和还款业务,更加倾向于更丰富和方便的服务,比如:结算业务,投资业务等等。农民的生产生活、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农村金融有直接的关系。
2 农村金融发展和改革的建议
2.1 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实现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均衡发展
金融和经济发展是离不开,是一个整体,经济决定金融,没有一个个的经济体,金融就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现象,只有不断地通过在供给中创造出更多的需求、在需求中提供更多的供给,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一问题。
2.2 建立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根据农户和企业发展多层次性和多样化的要求,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竞争性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允许农发行逐步开展信贷以外的咨询、项目融资、企业并购等金融业务,以增强其盈利水平,催进其可持续发展;开发适合新农村建设所需金融品种和服务,使农村金融资源总量平衡;建立和完善贷款的风险管控机制,遵循信贷资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协同运作,能够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2.3 优化农村金融信用环境,为农村金融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强化农村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为农村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建立更加灵活的担保机制,为贷款发展农村经济扫除障碍。
2.4 引导和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竞争性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其作用,同时要重视民间金融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放宽市场准入提交,杜绝非法操作,使其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3 结语
总之,只有不断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和发展适合新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满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魏雅丽. 中国农村金融成长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