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1

当前计算机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表现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三个特点,分别是高效化、快捷化;智能化、集约化;网络化、数字化。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高效化、快捷化特点,是指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进行的计算机智能研究。当今计算机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向着智能化迈进,网络技术科技水平主要表现出能够对人类的感觉以及思维进行模仿。还能够像人脑一般进行信息的综合处理,并实现集约化的分析形式。伴随着计算机的深入,使得网络成为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产物。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交流,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数字处理以及网络化技术来实现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具有高效化、快捷化的特点,主要是体现在对信息的存储以及对多种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这是信息技术充分反应出来的快捷化、高效率的科技特点。

二、当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缺乏高端人才

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会直接阻碍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高端信息人才包括有“软件系统分析员”以及“高级软件设计师”等精英人才,这也正是中国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所欠缺的。除此之外,大量的熟练操作技术工人也是当前信息产业中所缺乏的。虽然我国目前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比较多,但是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技术的高端人才、精英人才却是严重缺乏。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若受到人才缺乏的制约,则会与西方信息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电子信息技术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当前国内电子信息市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技术,以及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产品。这种现象存在于电子信息市场,会对国内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法律也还未能及时完善,这就导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缺乏一定的维护体系。电子信息技术成果容易被不法分子剽窃,这样会造成科研工作者丧失对电子信息技术研发的信心。国内的电子信息市场上盗版的产品泛滥,造成不良的竞争现象,导致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环境恶劣。一旦电子信息技术缺乏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势必不利于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光电子技术

电子学、光电子是电子信息发展到今天的两个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电子信息技术进入到光子学的又一个新阶段。21世纪的科技更有利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光子作为一种载体,是信息和能量的重要依托,信息光子学以及能量光子学就是从这里发展来的。沿着规律不断发展的有能量光子学以及信息光子学这两大技术,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向前开拓,这将会推动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现代光电子信息产业。这个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前景广阔,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光电子技术,并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作为电子信息硬件产品的“核心”,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关键的作用。这也是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的重要体现。集成电路的应用在生活中的众多方面,计算机的CPU和各种IC卡将会在集成电路的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大规模、超大规模、特大规模。微电子技术作为高科技的集成电路技术,能有效的促进世界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而芯片面在不断的增大,而且集成度也表现出更高的技术含量,同时特征尺寸则变小,片上系统的功能更加全面发展,这是集成电路产品要面向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发展中,还是以CMOS电路作为集成电路的主流工艺,并向着硅片大直径化,加工细微化的方面发展。

(三)网络技术向多业务、高性能大容量方向发展

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高性能、大容量、多业务。而IP业务则呈现高速发展,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重点将会是超高速因特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而第一代的Internet单一数据网络将会被第二代融合数据、影像和语音的多元Internet所取代。光通信网络技术通过密集波分多路复用技术进行实行,这样能对网络传输成本进行降低。在同一网络中实现所有媒体成份数据的传输,这是网络多媒体通信的主要任务之一。

(四)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智能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技术包含的内容很多,有PC机、服务器、多媒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并行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计算机性能的提升。按平均计算每两年计算机就会更新一个数量级。CPU已经由32位发展到了64位,这是体现在产品结构突破性的变化,而其核心的变化则是由先前的计算机发展成为今天的因特网网络设备。此外,存储设备也发展成为更大容量,即海量的存储。当前电子信息技术主要向着实用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其联合了计算机、家电、通信等功能特点,还促进了语言与手写识别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数字与图像技术相互交融的时代。在不断发展的未来电脑将会更加的个性化和拟人化,这是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2

长期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其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强大国力的后盾[1]。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的机电工业占其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3以上,1957年德国的机电工业占其工业总产值的47%,1989年日本的机电工业占其工业总产值的44.8%①。中国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2012年的装备销售额达到6780亿欧元,居世界第一位。但当前世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仍然牢牢控制着装备制造业的高端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在短时期内依旧难以被超越。而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相继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装备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制造产业由海外收回至本土,这不仅对中国高端装备的未来发展构成激烈竞争,而且还将对已经形成优势的产品造成市场空间挤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装备制造的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由于中国芯片的技术创新水平有限,多数处于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阶段,数控机床的精确度、稳定性、可靠性、复合性能等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中高档机床的数控系统基本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能力有限,产品核心部件的可靠性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控制器、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这导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多属于中低端产品,利润率和附加值不高。例如,国内同行业规模第一的北方重工,产品价格仅为国外同行业的20%-50%;销售规模世界第一的沈阳机床集团的净利润率仅为2%左右,而德国西门子的利润率保持在10%-16%之间。所以,中国要想实现打造全球装备智造基地的目标,关键在于加强技术创新能力。2015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尤其突出了“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这一主线。只有紧紧抓住“两化融合”的有力契机,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快速地与世界接轨。两化融合可以被看作中国版“德国4.0”,是顺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潮流、以打破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实短板为目的、由中国政府主导的国家级战略。它由信息技术、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共同支撑,通过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突破、工艺创新、流程管理等各环节,使信息技术成为企业运转的常规手段,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进而催生出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是工业和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提高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第一,由于两化融合数据难以获取,国内外有关两化融合的相关研究大多基于企业经验和行业经验,实证研究很少,本文通过功效系数法将工业化指数和信息化指数无量纲化处理后的乘积衡量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第二,将两化融合和技术创新能力均视为内生变量,从实证角度分析中国两化融合和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第三,国内外关于ICT的已有研究大多针对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分析两化融合和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考虑到中国各省发展的高度异质性,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从实证角度探索了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

二、已有文献与理论基础

1.文献综述已有的大多数研究信息技术和创新或生产率的实证研究集中在企业和行业层面的检验,由于信息技术相关数据不易获取,从宏观层面对信息技术水平和创新的关系的研究较少。国内外学者们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对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但在信息技术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关注上普遍不足,而技术创新如何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尚未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LichtG.和MochD.(1999)从服务业创新的视角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投资对服务业创新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质量的提升上,服务分工更细,服务形态更新,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深[2]。Milan和Zelli(2002)从新知识、新服务、交易方式、生产方式和市场营销方式的角度上,得出结论:信息技术对新知识产生、传播和应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技术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商务环境;信息技术投资可以被视为创新过程的独立投入,产生新服务、生产方式、市场营销方式和交易方式[3]。Becchetti等(2003)从新产品产出和生产过程创新的角度,认为软件投资增加了企业技术人员需求量,提高了平均劳动生产率,通信技术投资对公司新产品产出和生产过程创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4]。VanLeeuwenG.和L.Klomp(2006)从创新产出的角度上,提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通过影响公司创新产出对公司生产率产生了显著影响的结论[5]。Polder等(2009)则从产品创新、生产过程创新和组织创新三方面,认为服务业信息技术对产品创新、生产过程创新和组织创新都有显著作用,而制造业信息技术仅对企业组织创新有显著影响[6]。Ollo-López和AramendíaMuneta(2012)从行业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角度,认为玻璃、陶瓷、水泥和混凝土行业信息技术投入对行业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都产生显著影响[7]。薛剑虹(2012)则从价值链的视角,得到信息技术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结论[8]。目前国内关于两化融合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两化融合模式研究和两化融合与企业管理创新的关系上,将两化融合与技术创新联系起来,探讨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实证研究较少。陈建萍和杨勇(2002)从企业管理创新的视角,研究了信息化建设中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素和模式。[9]鞠志萍(2006)以同样的视角,得出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要素的结论[10]。肖旭和孙建华(2010)从体制机制分析了两化融合的影响程度[11]。王晰巍、靖继鹏和刘铎(2010)从动力、政策和支撑三方面分析两化融合的关键要素[12]。史炜、马聪卉和王建梅(2010)以融合类业务发展及业务模式探索两化融合对策[13]。周鹏(2011)总结了两化融合的产品融合、技术融合等7种融合模式[14]。肖彬和郭颖(2015)从企业管理创新角度,剖析两化融合背景下,管理理念创新、组织机构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和战略管理创新;构建两化融合视角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模型[15]。2.两化融合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1)两化融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科技中心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工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创新,而在生产制造阶段并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制造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相对分离成为普遍现象,世界制造业中心“三位一体”的分离是比较优势原理在工业制造业应用的必然结果[16]。而德国工业4.0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促进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贸易网络由传统的现实走向虚拟,采购销售网络替代了现实的贸易中心。信息装备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当代高信息含量的技术成果,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研发设计上的创新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研发的新技术的作用愈发突出,一项新技术可以催生或毁灭一个价值千亿元乃至万亿元的产业,目前已经有国外公司使用3D打印技术在本国生产了原来需要到中国来设计生产的部分轻工业、纺织工业、日用品及零配件,以3D打印技术为典型代表的新型制造技术成为引领未来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技术之一。而从市场需求上看,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的需求市场趋向于“个性化需求、大规模定制”,进而引起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产品研发设计任务更重,创造的价值更多,比重越来越高,地位大幅提升。国际上的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信息化的,这些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其在传统制造业已有的优势,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领域形成新的优势(新技术的突破,新的管理方法等),并利用新优势继续占领高端制造业全球市场。所以说,没有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掌握电子和信息装备核心关键制造技术,制造业就难以实现技术上的飞跃。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不仅仅是单纯的服务的延长,更应该从研发设计前端开始规划。如果不了解客户的需求,不能把握市场的动态,就不能够设计出市场需要的、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只有信息化才可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设计出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利润率。如图1所示,“个性化需求、大规模定制”的需求市场,引发制造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产品研发设计的工作量呈现几何级数式暴涨,任务更加繁重。只有两化融合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信息化提高了产品并行化研发设计的程度;基于网络和产品数据管理与共享,实现了分布式异地开发,甚至实现了全球24小时不间断开发,大大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另外,产品研发设计的两化融合为产品制造的两化融合创造了基础。(2)技术创新能力有助于两化融合发展。装备制造业在提升产品价值链曲线和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过程中,产品研发设计是重要的一步。通过产品研发设计,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从概念开发开始,直到生产设计,满足制造业个性化定制复杂产品研发设计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依托大数据、产品研发设计信息化平台,以孵化器和加速器为支撑,吸纳全球技术创新的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对装备制造产品中研发设计难点进行攻关,多方参股,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17]。中国在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的两化融合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将产品研发设计作为两化融合的着力点和发力点是可行的[18]。表1梳理了沈阳市部分企业研发设计两化融合的已有基础。如:新松机器人、远大集团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都建设了研发设计的信息化平台;北方重工等在国内外都建有研发制造基地和技术中心;以沈阳市为首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建成研发设计平台包括IC装备精密零部件集成研发制造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装备零部件及特种机床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工业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还有超云平台、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公共服务平台、传感器研发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等研发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在建。另外,沈阳铁西区依托铁西制造业聚集区和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建设专门的铁西装备制造研发设计中心,现已具备一定规模,示范作用逐步显现。3.装备制造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路线图本文设计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路线如图2所示。在大数据、研发信息化平台等信息技术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从概念开发开始,经过初步开发和合同设计,直到生产设计,满足装备制造业个性化定制复杂产品研发设计的需求,完成装备制造业个性化定制复杂产品研发设计的流程[19]。装备制造(1)大数据。大数据在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的运行原理如图3所示,以市场为主导,基于大数据(数据平台)的选择导向,通过客户需求引导装备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工艺和质量标准,以期达到以下目的:一是产品研发设计体现客户需求;二是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找到真正合适的生产制造工艺,最终实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标准化。(2)研发设计模式。综合Steensma和Fairbank(1999)[20]、Lucena(2005)[21]等对研发模式的研究,研发模式被归为三种:内制研发模式、合作研发模式和外包研发模式[22]。结合安世亚太公司总工程师梅林涛对研发模式创新的观点[23],本文将企业研发模式总结为如表2所示。

三、两化融合和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计量模型

1.基本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截面数据,使用个体效应控制无法观察到的个体差异,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截面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模型不必以复杂的经济理论为基础,目的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2.数据来源关于技术创新能力,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通常采用专利申请受理数量或专利申请授权量来衡量[26],但中国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占专利总量的比重较大,因此,本文采用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替代指标。数据来源于2002-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为消除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原序列取对数后记做INN。关于两化融合,王立平和杨洋(2014)通过功效系数法将工业化指数和信息化指数无量纲化处理后的乘积作为2001-2012年中国各地区两化融合指数,用以表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27]。两化融合指数同时体现了工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所以本文借鉴该指数作为两化融合变量的替代指标。如表3所示。

四、实证结果

相关分析是将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强弱通过计算相关系数表示出来。对两化融合和技术创新能力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做统计分析(结果参见表4),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7961,说明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于两化融合和技术创新能力均存在明显的时间趋势,所以本文进行(I,T)形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LLC、IPS、ADF、PP检验结果均拒绝“两化融合变量在时间序列上不平稳”原假设,所以我们认为两化融合在时间序列上是平稳的。PP检验结果接受技术创新能力在时间序列上不平稳的原假设,LLC、IPS、ADF拒绝技术创新能力在时间序列上不平稳的原假设,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在时间序列上是平稳的。考虑到两化融合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可能具有滞后效应,所以需要根据信息准则标准来确定滞后阶数,再预测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AIC、BIC和HQIC三种信息准则的结果均表明,PVAR模型应该选择2阶滞后,如表6所示。(1)1期滞后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对当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影响程度的大小为0.806,这点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技术创新能力滞后2期对当期技术创新能力有正相关关系,这点与现实情况也十分相符。从经济学角度上可以解释为:某地区当期的创新能力与其创新基础有明显的关系。两化融合滞后1期对当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为负,两化融合滞后2期对当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为正,这是因为:第1年两化融合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小于两化融合消耗的资源给技术创新能力带来的阻碍作用,或投资两化融合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其他因素(如:研发投入、人才投资等)产生了“挤出效应”,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两化融合投资的收益在第2年显现出来,两化融合为生产、研发等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2)技术创新能力1期滞后对当期两化融合的影响为负,滞后2期对当期两化融合的影响显著为正,影响程度的大小为0.038,说明两化融合发展需要依靠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这需要1年时间的积累。滞后1期的两化融合水平对当期两化融合的影响显著为正,滞后2期对当期影响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某地区当期两化融合水平与其两化融合的基础有明显关系,但由于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导致滞后2期的技术对当期两化融合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本期给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后,对未来6期的影响都为正,但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影响数值在第一期有一个明显下降,达到11%,随后下降趋势稍微缓和。两化融合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一直为负,在第1期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但反应不强烈,且最终趋于影响值很小的负向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文采用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作为创新能力的替代指标,不能将除技术创新能力在外的其他形式的创新包含在内,而信息技术对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上,加上各地区信息化应用程度低,对两化融合的投资对创新活动的其他生产要素(如研发经费、研发人才)产生了“挤出效应”,导致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体现为两化融合阻碍技术创新能力。在本期给定技术创新能力一个标准差扰动冲击后,两化融合在第1期出现了显著下降,随后第2期出现明显上升,并最终稳定在1.5%的水平,说明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两化融合发展,但该作用存在2期滞后。在本期给两化融合一个标准差冲击后,对未来6期的影响都为正,但呈现稳定下降趋势,具体影响数值在第6期基本为零,说明两化融合对自身的影响呈持续促进作用,基本可维持6年时间。如图4所示。基于PVAR模型和渐进解析法进行方差分解,从分解结果(参见表8)可知:10期方差贡献率和20期方差贡献率结果差别不大。两化融合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波动贡献主要来自于自身波动,两个变量本身滞后值对未来值影响很大,贡献率分别在98.5%和85.3%左右。两者之间的波动贡献率很低,两化融合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于技术创新能力对两化融合水平的影响,都比较微弱,两化融合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波动贡献率为1.5%,技术创新能力对两化融合的波动贡献率为14.7%。这说明两化融合和技术创新能力大部分波动变化都来自于其自身波动的影响。

五、结论和建议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3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通信;融合;探索

引言

长期以来,电力通信与信息专业一直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发展,形成了各自的业务范围、技术架构以及管理模式。而它们各自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又为二者取长补短,合力跃升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信息通信技术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 ,它是信息技术(IT)与通信技术(CT)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念和技术领域。近几年来,云计算和云服务、统一通信、物联网、信息服务化、信息安全体系等一系列的重大技术进步,无不为信息通信产业赋予了融合发展的动力,进而创造更大的应用价值。

1、信息通信专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2012年以来,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完成及深化应用的推进,信息通信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国网鸡西供电公司为了深入巩固三集五大体制革新成果,使信息与通信专业由部门合并到专业融合,一直在实践中探索。

1.1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正确认识信息通信融合的重大意义

以加速信息通信融合为切入点,以专业管理系统为支持,以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发展、统一运行维护“三统一”为管理核心,积极建立机构扁平、职能集约、资源融合、运转高效的信息通信管理体系,全面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通过组织宣讲、学习讨论等活动,让员工认识到信息通信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和单纯的人员调配,而是一个生态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实现信息通信专业深度融合,宗旨是为电网安全生产提供坚强保障。

1.2从完善机制、建设队伍入手,以培训促进信息通信业务融合。

打破传统的班组培训方式,确立“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熟悉两专业之间业务接口,互相配合开展业务调试、视迅系统维护、小型网络搭建等工作,为实现业务的逐步渗透和人员互相紧密配合奠定基础。事实证明这种交叉融合不仅可以优化业务流程,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跨专业、融合性的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保障系统平稳运行。

2、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发展的要素

鸡西供电公司信息与通信融合的关键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现从技术角度出发,阐述促进ICT融合发展的要素。

2.1传输网

鸡西供电公司通信网以光纤为主要传输干线。目前,省公司正在组建覆盖全省的大容量光传输―光传送网(OTN),光传送网(OTN)是一种以波分复用与光传送体系为核心的新型通信网络传送体系,具有大颗粒的带宽复用、交叉和配置,多种客户信号封装和透明传输,在电层和光层面上实现保护和路由功能的特点。它解决了传统同步数字体系(SDH)大带宽业务适配效率低、带宽粒度小以及波分复用组网能力弱和保护能力差等问题,是光互联网的基础结构。同时,结合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控制技术,光网络分为传送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自动实现光网络的配置、连接与管理。

2.2交换网

在交换网方面,IP化、融合化、扁平化成为主要特征。软交换是基于IP分组交换的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能够提供灵活的业务功能、融合多种网络、实现控制与承载的分离。软交换技术引入移动领域,实现了固网和移动网业务的集成、整合,能够满足终端客户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的融合。目前,正在组建基于调度交换网的软交换网络。

2.3互联网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但向IPv6的过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一代网络技术将在智能电网中得到充分应用,信息通信将与电网现有的分层控制管理结构达成一致,随着电力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ICT设备与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力信息通信可随电网一起实现不断的“进化式”发展。

鸡西供电公司基于ICT融合的信息通信平台,将是高度集成的开放式系统,业务覆盖电网建设、生产调度、电能交易、技术管理的全方位;管理控制贯穿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技术改造、退役的全过程。为电网安全、稳定、经济、优质和高效运行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形成信息通信一体化平台。

3、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发展的策略

鸡西供电公司遵循“信息应用以通信为平台,通信管理以信息为支撑”的发展策略,由点及面,持续深入实现信息通信专业的融合共生。

3.1人力资源的整合

从长远发展来看,具有强专业素质的信息通信复合型人才将是未来发展中十分稀缺、宝贵的资源。鸡西供电公司基于人力资源的考虑:打破信息和通信两个专业的限制,突破传统观点过于突出两个专业的区别,将人才培养作为今后工作之重。在信息通信融合推进中,人员的成长空间更加广阔,这无论对员工个人未来发展,还是电力信息通信事业发展都是非常好、非常重要的积累与积淀。

3.2管理模式的融合

管理模式上的借鉴与融合是信息通信管理正在形成的一种趋同的态势。之前通信运维管理,对安全边界的概念很模糊,信息在这方面的意识就比较强;融合之后,通信运维管理开始更加注重安全、节点等方面的控制。信息运维较多地借用了通信运检体系的优势与长处,逐步建立信息系统调度运行体系。未来两者还将在此基础上,推动形成更高级的管理体系,逐步由“技能分工、协调配合”的运维模式向“对象分工、流程协作”的运维模式转变。

总结

从对电网安全生产和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需求来看,信息通信融合将逐步从对电网生产和企业经营管理单一、单薄的技术服务支撑,向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与智能引领转变。当前,公司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对信息通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信息通信系统的建设、应用、运行、维护必须持续不断创新,加速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电网安全生产和企业高效运作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希,郭经红.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创造新价值.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作者简介

姓名:韩艳辉(1975),女,黑龙江,大专,工程师,信息通信.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4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特点;发展方向

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的科技时代。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电子信息技术等一切科学技术是推动的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的需求,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国各行各业。本文结合了目前我国自身的发展特点,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的方向的探究,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一直以来保持着飞速发展的状态,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整体中的朝阳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作为计算机发展的的主要部分,在计算机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应用,主要有涉及一下几个方面:

1.1 智能集约化、自动化:

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化是促进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也突破性的建立了计算机智能系统,不仅能够运动当代的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思维的控制活动,还能够对人类的感官行为进行合理适当的模拟,最先进的是能够对相关的信息开展集约化的逻辑分析和综合性的处理。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源以及相关的人力费用,增加了信息的安全系数,更是加快了处理信息的效率,能够及时的将传感器传递出的有利用性的信息,加速了对信息处理的速度。

1.2 网络化、数字化、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网络技术多采用数字化传输与存储的情形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电子信息技术建立了全球融为一体的网络数字结构,进入了网络时代中的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的时代。利用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以及分布广泛等特点。在目前计算机产业的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的主导性地位,逐渐的深入运用并且不断地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产物。通过网络的平台,将信息资源共享,用计算机高清的数字处理的科学及时进行高端处理,最终使电子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数字化得到了真实的实现。

1.3 效率化、快捷化:

在目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中,高效快捷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特点。受益于传感技术的发明,能够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多种高科技应用于在一起,从而使电子信息技术具备了较高的效率和较高的速度,在信息的使用时简单方便。

二、目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作为支撑:

在科学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先进的技术型人才是其必须具备的资源,技术是研发的支撑性的力量。目前,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型人才以及技术力量的短缺造成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缓慢的制约性因素。对我国技术方面的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实际上各个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大多为单一型,无法适应研发技术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2.2 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环境资源短缺:

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环境资源短缺是我国面临技术研发的又一个难题,究其根本性的原因是企业间的不良性竞争而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等无信誉的行为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小,竞争力持续下降,很大程度的打击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力,所以,为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营造优良的环境是重要的举措。

2.3 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研发的结构不合理: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构与先进国家相比落后很多,技术研发机构的不合理制约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未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应该打破原有的、传统的产业结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

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2.1 计算机的处理器要向多核处理器方向发展:

由我国第一台巨型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经过实践证明,其处理器的处理速度与其体积正好是反比例关系,所以,在我国未来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保证处理器的速度的同时,对其处理器的体积要求是越小越好。在处理器的发展中不光是对体积有要求,处理器还要向着多核处理器的方向创新发展,从单核心到双核心,再由双核心到多核心方向逐一发展。计算机在应用时,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也要快速的发展,对图像处理的技术以及语言识别功能等技术使计算机和人能够进行直接的交流,计算机的智能化将会向着更人性化的标准发展,最终设计到日程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的发展成为互联网时代。

2.2 微电子技术的高集成化方向发展:

当纳米材料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世界上的集成电路的技术早已发展成为纳米加工技术的时代,电子产品也普遍采用了纳米技术,最终达到微电子技术的高集成化方向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的高级成化方向的发展将会大大的推进世界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一大飞跃。

2.3 未来活中同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着重发展为光电子技术:

在世界改革创新的发展潮流中,光电子技术将会是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方向,很有可能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那就是光电子技术的革命时代。目前,光电子技术虽然处于研发时期,但是人各个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的背景下,世界上已经有了多个对光电技术的研发中心。光电技术是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合成品,涉及光星式、光存储、光计算激光等多个领域,这将会是未来世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

2.5 在未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视软件技术的开发:

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的潮流中,软件作为其发展的核心环节,必须要提高软件开发的重视程度,要将其放在电子信息技术灵魂的地位上。软件技术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极高的作用。在计算机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软件技术的高效的性能才能使计算机的硬件能力发挥出强大的功能。软件技术包含多种类型:主要有嵌入式软件、应用层软件、系统软件、驱动层软件,以上这些类型的软件在计算机的发展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软件技术要与时俱进的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向着技术与产品、系统与服务等综合性方向发展前行,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当代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做了具体分析,对其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做了探究,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帮助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罗宇文.探究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和发展方向[J].通讯世界,2013,09:23-24.

[2]李树涛.浅谈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J].电子世界,2014,14:15-16.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5

信息融合就好比人总是用各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接受外界信息,眼睛看到的是画面,耳朵听到的是声音,鼻子闻到的是气味,舌头尝到的是味道,身体感受到的是温度、压力等。根据美国国防部给出的定义:信息融合是一个对从单个和多个信息源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关联、相关和综合,以获得精确的位置和身份认证,以及对态势和威胁进行全面及时评估的信息处理过程;该过程是对其进行估计、评估的一个持续精练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处理过程不断自我修正的一个过程,以获得结果的改善。通俗的说法是信息融合就是数据融合但其内涵更广泛、更确切、更合理,也更具有概括性不仅包括数据,而且包括了信号和知识。

随着各行各业应用系统逐渐扩大,所需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使用的传感器种类也相应增多。原先的单一传感器检测技术难以满足要求,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就是对同一检测对象,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的信息和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获得该对象的全面检测信息,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在多传感器系统中,信息表现为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大容量,信息处理不同于单一的传感检测处理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信息融合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它用于解决以下两种情况下的信息处理:即同一个系统使用多个传感器和多个系统使用多个传感器。因此,信息融合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多传感器系统,包括对多种目标的探测、识别和跟踪,以及战场监视、态势感知、威胁评估、决策支持等。其目的是把来自多传感器或多源的被测目标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获得一个完整、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单传感器信号处理相比,单传感器信号处理是对人脑信息处理的一种低水平模仿,不能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那样有效的利用更多的信息资源,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可以更大程度地获得被测目标和环境的信息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经典信号处理方法之间也存在本质的区别,关键在信息融合是由多个传感器组合成平行或互补方式来获得多组数据输出的一种处理方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式,涉及的问题有输出方式的协调、综合以及传感器的选择。

信息融合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的基础理论也非常广泛,而信息融合方法是信息融合研究的核心技术。日前融合方法大致可以分两类:概率统计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

信息融合在军事上的应用是在敌对的现实世界中进行的。在敌对的现实世界里,被观测目标的运动状态基本上是未知的、难以预测的或不易确定的,它与传感器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敌对的、不合作的,它会利用速度快、机动性强的优势躲避传感器的探测,甚至干扰传感器的探测或发送虚假信息,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可能是不连续的、间断的,数据率也基本上是不固定的。被观测目标的这些特点对信息融合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系统要有可变的响应特性,快速、精确的信息处理能力,必要时还要求人工干预等。军事应用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诞生的源泉,主要用于包括军事目标的检测、定位、跟踪和识别。这些目标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具体应用包括海洋监视、空对空、地对空防御系统。海洋监视系统包括潜艇、鱼雷、水下导弹等日标的检测、跟踪和识别,典型的传感器包括雷达、声纳、远红外、综合孔径雷达等。空对空、地对空防御系统的基本日标是榆测、跟踪、识别敌方飞机、导弹和反飞机武器,典型的传感器包括雷达、ESM接收机、远红外、敌我识别传感器、电光成像传感器等。

现实中,美国、俄罗斯等一些西方军事强国已经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如应用到军用飞机,现代军用飞机通常采用多种机载探测系统,飞机作为整个全域信息网中一个节点,它接收来自预警机、无人机、友机的探测信息,将各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为飞行员提供一个唯一的跟踪和识别目标,以免重复跟踪。美国的F/A-22“猛禽”战斗机搭载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它具有对综合传感器的融合能力,包括雷达、通信、导航信息的识别和融合。F/A-22采用集成处理器(CIP)处理电子信号,转换为清晰简明的战场情况图像,供飞行员使用。俄罗斯的第三代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都配备了先进的氦Ts-101系列火控计算机,它能将红外瞄准、激光、光学和多模式雷达输入信号融合,具有一定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能力。法国的“阵风”战斗机装有RBE2双轴多功能电子扫描火控雷达、前扇区光学系统(OSF)和防御辅助子系统(DASS),能将这三个系统的数据融合,以保持在“低可探测性”的条件下发挥各个系统的最大效能。英国为提高直升机飞行员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目标感知能力,进行了用护目镜投影图像作为辅助飞行的技术试验,投影图像由多谱传感器和激光障碍物传感器生成,投影在飞行员的头盔护目镜上,为飞行员提供地形威胁(如塔状物、高架电缆)告警。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6

关键词:数学技术;信息技术;融合研究

目前信息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信息技术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有不同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讲,信息技术主要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人类能力进行拓展的工具。从狭义上讲则主要指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和相关工具软件对信息进行将、储存的技术的融合。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代表主要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电子电信等。高等院校数学学习中运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几何画板、PPT、Flash等软件,这些软件可以把学习内容更好呈现出来,使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由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学科融合而成.信息学科主要研究四个方面:信息获取(如遥感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信息传输(如通信技术、信息安全)、信息处理(如信息表示、计算技术)和信息利用(如控制技术);而计算科学则侧重研究数值计算方法的设计、分析和有关理论基础与软件实现问题。计算科学与信息科学相互关联,计算技术是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是高科技术的本质;而信息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和推动计算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和数学学习的学习内容以及过程结合,将其变为数学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建立更好地学习环境,创建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整合,主要指的是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以及课程评价的整合。是要站在数学课程的角度来斟酌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之间的联系,实现一些共性内容的彼此融会和学习内容的相互渗入。

二、各项技术在不同数学学习内容的使用情况分析

PPT图形文稿演示程序是数学教学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技术。对画图来说,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统计图表是教师常画的图形,常会用到《几何画扳》《Z+Z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Microsoftmath》《图形计算器》等工具。在函数的教学中,《Microsoftmath》适合呈现函数的变化过程,它不但能轻松绘制函数图像,而且它的“追踪”功能还能动态显现出函数图像的形成过程,并且此操作便于《几何画板》的使用,而利用“动画”功能也可清楚地观察参数变化对函数的影响。在几何学习中,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不单单是点、线、面的叠加,构成每个图形的元素之间都包含着几何原理,这就要用到动态几何软件,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完成。

另外,按照对课堂学习的传统理解,我们在这里把学习过程分为课前准备、引入、讲授新知、课堂练习、归纳总结、课后拓展六个教学时段。课前准备可以利用信息检索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新知识,包括了解数学史、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入阶段可用音频播放器、Flash;讲授新知包括Excel、Flash、几何画板的使用;课堂练习可用Excel、几何画板,还可以利用网上答题,与学生互动交流;课后拓展可通过BBS、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交流学习经验,让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共享。

三、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把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列为数学类专业,主要研究应用现代计算工具解决实际的工程与科学问题的具体数学方法以及理论基础。在人们步入到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对于信息技术进行有针对的发掘、收集、整理、分析可以有效的提高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在针对这些信息的处理过程中我们要通过一些应用统计分析以及具体的计算数学等方法对这些冗杂的信息进行统计整理,从而提高信息的精准性,这就充分的体现了人们对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在未来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将更加侧重于对这些信息的具体操作,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完善具体的信息采集、信息的安全与信息的表示技术、遥感技术应用、密码技术等,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人才自身的思维灵感与机械思想的对接,在进行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开展和探索过程中要拓展思维、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发挥想象。

要把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在自动化技术研究领域、信息系统工程学研究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领域、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电子学研究领域、信息论研究领域,要通过不断的完善,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对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机器、生物以及人类的综合信息的基本规律的有效研究,还可以针对一些具体机器和控制设备进行设计以及研制,在实现全面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根本目标上,减少人脑的繁重的工作,有效的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提高人类认识以及改造自然的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的有效整合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数学学习效率,在不断的变革中,信息技术在数学技术中将逐步充当更重要的角色,但传统学习依然不可或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将信息技术尽可能完美地融入到数学学习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习催化剂”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的有效整合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黄艳茹,王楠.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6,(05).

[2]郑金阳.谈在数学学习中使用多媒体学习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5,(17).

[3]翟树红,于跃.“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亚太教育,2016,(04).

[4]张婧怡.将数学建模引入高等数学学习中的典型案例研究[J].科技展望,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