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1

    论文摘要:2007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以惊人的传播速度和破坏程度横扫了全球。不同于以往爆发的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背景是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垄断金融资本的研究成果,分析垄断金融资本阶段的特点,解释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必然性,可以为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2007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以惊人的传播速度和破坏程度横扫了全球。不同于以往爆发的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背景是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金融资本阶段,因此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在新阶段下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和过程,避免和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失,首先有必要正确认识垄断金融资本阶段的特点,然后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研究,分析危机爆发的必然性,最后得出结论和启示。 

    一、垄断金融资本阶段的特点 

    垄断金融资本是对垄断资本的发展。根据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奇的论述,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规律是剩余随着这个制度的发展而在绝对数上和相对数上增长。为了吸收这些日益增长的经济剩余需要开拓新的途径作为消费和投资的补充,比如销售努力、政府民用支出、军事主义和帝国主义等,然而这些途径都不能有效吸收经济剩余,持续的生产过剩导致20世纪70年代滞胀局面的产生。于是在危机背景下,资本主义开始了由垄断资本向垄断金融资本的转变。垄断金融资本具有其鲜明的阶段特点。 

    (一)经济金融化 

    经济金融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的本性是不断追逐剩余价值,但随着机构成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呈下降趋势,这使得经济剩余在实体经济中找不到出路,而金融资本却可以完全摆脱物质形态的束缚,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权和灵活性,满足其获得价值增值的本性。于是,金融资本相对于实体经济资本迅速膨胀。 

    (二)金融虚拟化 

    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品总值达到596万亿美元,是全球股市总值65万亿美元的9倍,是全球GDP总量54.5万亿美元的11倍。其中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总值占全球的50%以上,是美国GDP的25倍[1]。 

    (三)金融部门走向垄断并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金融部门正日益走向垄断,"1990年美国最大的10家金融机构只持有全部金融资产的10%;今天它们拥有的是50%。前20位的金融机构现在持有金融资产的70%——这是从1990年的12%上涨起来的。"这些巨型金融机构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工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组成"金融——工业联合体"后,金融部门的定价权力显着提高,金融的触角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微观层面的非金融企业通过融资获得资金,企业利润来源以金融业资本为主,和宏观层面的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利润总量比重上升,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以金融资本运动为主,各国间实物和服务贸易居于次要地位。 

    (四)新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 

    由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对滞胀问题解决乏力,新自由主义逐渐在理论上和政策上居于主导地位,其核心主张是尽可能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关系的调控作用,实行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其中,关于金融自由化的政策要求各国开放金融市场,实行外汇交易自由化,取消对金融的监管,使金融运作自由化。 

    二、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 

    在垄断资本阶段,垄断公司控制着市场运行和产品价格,这些巨型公司为了避免盲目的价格竞争损害各自利益,他们共谋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在面对相同的价格水平下,各个公司通过削减成本获得利润。在这种运行机制下,产品的价格竞争是禁止的,而生产要素的价格竞争,尤其是劳动力的价格竞争却明显加强了,压低工人工资成了削减成本的有效手段,于是利润源源不断地集中到垄断公司手中,而工人面临的却是"工资崩溃",陷入"绝对贫困化"。这时的经济产生了一对极为严重的矛盾,一方面,资本家手中积聚了大量剩余,并且这些剩余仍日益增加,他们希望通过新投资使这些剩余创造更多的利润,即提供更多的供给;另一方面,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加深,身处"绝对贫困化"中的工人抑制需求,资本扩张的压力遇到有效需求不足,形成了保罗·斯威奇所说的资本主义"过度积累的趋势","这种过度积累的趋势在成熟的、垄断的资本主义中日益显着,减少了增长率,并因此唤醒了经济长期滞胀的幽灵。" 

    为了摆脱滞胀困境,一种新的吸收剩余、创造利润的方式迅速受到资本家的青睐——金融。金融本身具有高杠杆性,通过买卖金融产品,资本家可以在金融市场中迅速实现资本增值,轻松绕开实体经济受到有效需求不足而产生的增值障碍,并且随着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和不断推出新型金融衍生物的刺激,再加之新自由主义极力消除资本流动限制,主张减少金融监管,金融成为资本逐利的追捧对象,并日益在经济运行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时上文所述的矛盾似乎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资本对金融的狂热已经使整个经济建立在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基础之上,一旦借贷某一方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结果就是一系列连锁债务危机和支付危机。在这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次级抵押贷款偿付不足成为导火索,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然后迅速传至全球,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金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一)金融泡沫急剧膨胀 

    在《资本论》中,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G-W-G’-G’,其中G-W-G’部分是职能资本增值过程,可见生息资本与职能资本应是紧密联系的。然而,随着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创新,以及现代银行制度的不断成熟,金融资本几乎完全脱离了实际经济,通过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就可以迅速实现G-G’的价值增值,并且由于金融交易具有高杠杆性,资本回报率可以达到自身价值的数十倍至数百倍,这使得金融衍生品所形成的虚假财富急剧膨胀。

    (二)新自由主义推波助澜 

    新自由主义主张的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实际是为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正如西方学者约翰·B.福斯特所说,"新自由主义根本不是传统经济自由主义的复活,而是日益表现为全球规模的大资本、大政府和大金融的产物。"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声称要取消对金融的监管,使金融运作自由化,但在面对金融损失时,他们则抛开了"市场化"、"自由化"的原则,积极救市,支持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并社会化这些损失,而在金融泡沫扩大时期,则恢复了不干预政策,放任金融泡沫无限膨胀,使企业充分获利;另一方面,"效率优先"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使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工人贫困化程度加深。对于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级抵押贷款偿付不足,很大程度上也是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结果。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激化 

    经济危机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矛盾的自我调整,因此,生产关系内部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潜在动因。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在于"它总是形成越来越多的剩余,可是它不能提供为吸收日益增长的剩余所需要的因而是为使这个制度和谐运转所需要的消费和投资出路。……所以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状态就是停滞。"垄断金融资本虽然通过金融途径对垄断资本进行了部分修复,表面上解决了剩余的生产和吸收之间的矛盾,但从本质上分析,这种修复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能消除爆发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事实上,在垄断金融资本阶段,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因此,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就会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而在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金融化带来的危机将是更深刻和更长期的,"这是当前危机的最大可能结果"。 

    四、结论和启示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从垄断资本到垄断金融资本的发展只不过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内部的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金融资本脱离实体资本迅速膨胀,产生大量金融泡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逐利、寻找吸收剩余的途径的必然结果,因此仅从金融角度探索解决危机的做法只能起到暂时延缓下次危机到来的作用,并不能消除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可能引起其他形式的经济灾难。 

    不可否认金融部门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金融行业自由发展,甚至取消金融监管,繁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表面上可以分散风险,但从这次危机中可以看出,这些创新实际上加速了金融泡沫的膨胀,因此,在金融监管中应该更加重视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确保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另外,随着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资本跨国界流动已经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影响一国乃至全球经济走势的重要力量,如何在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抵御国际资本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应该是未来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新自由主义政策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因此在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经济政策时,要特别注意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避免照搬照抄,尤其要重视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防止贫富差距拉大,帮助低收入人群摆脱贫困;要重视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将促进内需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防止出现经济增长的泡沫,确保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2):41.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2

关键词:生产资本;金融资本;金融危机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7-0042-03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7年底开始的金融海啸,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使之陷入新一轮的衰退,全球股市无一幸免于暴跌的命运。此次金融海啸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而对于其产生的真正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有公司治理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说、金融创新过度说、市场自由主义失灵说、信用危机说等,其实这些均只能从表面上解释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经济发展史中从来不乏此类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机,远期有17世纪30年代的“郁金香热”,18世纪早期的“南海泡沫”和“密西西比泡沫”;近期则有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以及眼下的次贷危机等。几乎每隔10年左右,就有一次危机爆发。这些都不是上述学说所能解释的。

那么究竟是谁一次次地导演了这一场场的金融悲剧,而又究竟是否能够避免悲剧的再次上演呢?我们认为,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的周期性脱离是金融悲剧产生的真正“幕后黑手”;而金融资本的贪婪和人的本性又使得这种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二、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的关系演变

(一)资本的概念

所谓“资本”是指行为者的某些动机和标准,正是这些动机和标准引导着具有某种特定技能的人(或者雇佣他人)去执行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的职能。其中生产资本代表着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者(包括运输、贸易和其他提供实现条件的活动)的动机和行为,是财富的真正创造者。金融资本则体现为以货币或者其他账面形式持有财富的那些当事人的标准和行为,是重新配置或分配财富的行为者。二者本是经济实体的不同方面,但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使得二者职能的分离成为必然,而且二者运行机制也不一致,就埋下了金融危机爆发的种子。

一般来说,金融资本具有流动性高、逐利性强、风险规避手段多等特点;生产资本则由于资产专用性高且难于变现等原因,流动性差、套利成本高和风险规避途径少等特点。在风险面前,由于金融资本在本质上是无根基的,故容易逃离风险;而生产资本由于扎根于所能胜任的领域,甚至扎根于一定的地域,总是不得不面对每一场风暴的洗礼。二者虽然存在上述诸多区别,但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而这种互动关系并非总是能保持下去,在有些时候二者会产生离心化运动,这也是金融泡沫产生之时。

(二)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间的互动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以技术革命或创新主要形式的生产资本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变迁并非是连续的和随机的,而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路径。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不仅提供新的技术产品、技术原理和技术规范等“硬性工具”,还将会使组织原则及制度、实践模式乃至社会文化和人的意识形态等“软性工具”发生重大改变,技术革命的这种双重性质被人们称之为“技术-经济范式”(Per-ez,1985;Freeman和Perez,1988)。因此,技术革命的发生必然伴随着新产品、新行业和新基础设施的爆炸性发展,以及新技术-经济范式的产生和扩散,同时使得资本的相对价格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商界人士、投资者和消费者等在个人决策及社会互动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作用。

每一次技术革命一般要先后经历爆发、狂热、协同和成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二者间的关系也不一样(见图1)。

1 导入期早期――爆发阶段:技术革命的开始到来,应用新兴技术的企业获得超额利润,金融资本逐渐抛弃利润微薄的旧生产资本,不断涌向新的生产资本,并开发出适当的新金融工具支持它。然而不久,金融资本便会发现新兴技术部门毕竟只占经济体的一小部分,很难维持高收益的习惯性预期。于是,金融资本就会变得极富“创造性”,从房地产到艺术绘画,从敌意收购到衍生工具等,开始漫无边际的金融创新。

2 导入期中晚期――狂热阶段:一方面,金融资本为新范式基础设施的巨大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另一方面,金融资本进一步脱离服务于生产资本的中介角色这一运行轨道,新生产资本沦为金融资本操纵和投机的对象,二者几乎完全对立。此时,在这个资本收益、房地产泡沫和国际游资盛行的世界中,为逃避价格竞争的并购狂潮四起,新部门的过度融资现象比比皆是,真实价值的概念被抛弃,账面财富与真实财富之间,真实利润或红利与资本收益之间的比例越来越失调,资产泡沫迅速膨胀,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的断裂程度达到极点。然而,这种幻觉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泡沫总是要破灭的。

3 展开期早期――协同阶段:泡沫破裂后,疯狂的金融资本被迫回到现实,与生产资本重新耦合,生产资本被明确视为财富的创造者。金融资本从服务于生产资本的过程中获取自己的利润份额,二者共同扩张,从而促进财富的真实增长。

4 展开期晚期――成熟阶段:此时,新产品和技术体系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新投资机会逐渐变少,为提高生产率所作的投资越来越没有成效,新的盈利机会难以把握,追求规模经济的兼并潮兴起。利润从境况不佳的经济中和依然活跃的企业和部门流出,由于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机会日益减少而成为“闲置资金”。金融资本承受的压力迫使其寻找新的利润源,如贷给遥远地区和投向新技术开发,前者会导致债务危机,后者则孕育着下一次浪潮的到来。

三、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

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世纪之交互联网泡沫的继续或者说是延伸。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兴技术――互联网络的兴起,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几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处于互联网技术革命爆发期的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由于丰厚的利润使网络行业获得了不少金融资本的青睐,围绕着互联网通讯的金融创新工具也不断涌现,风投活动盛极一时,硅谷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期间,与网络相关的行业基础设施得到大力发展,出现了一些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快速成长起来的跨国巨头,如微软、雅虎、甲骨文和亚马逊等,金融资本以一种间接但极为重要的方式推动了互联网技术革命的进程。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的狂热期,网络行业的暴利吸引了大量前期累积的闲置金融资本的涌入,从而致使一方面网络行业过度投资现象开始出现并日趋严重,1995~2000年仅网络经济就为美国每年增加了超过5000亿美元的产值,每

年提供了超过230万个就业机会,并以每年60%的年增长率飞速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行业投资机会的减少意味着高收益机会的减少,不满足于此的金融资本发展出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以钱生钱,开始脱离生产资本的运行轨道,踏上了独自起飞的“非理性繁荣快车”。金融资本在爆发期所积累的信心空前膨胀,开始操纵并主宰生产资本的命运,兼并浪潮接踵而来,行业垄断逐步显现,它的直接利益支配着整个体系的运作。此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金融与生产相分离,经济力量和调节框架之间的裂痕也逐渐扩大,而任何管制的尝试被认为是阻碍了财富增长的道路。这种新的钱生钱的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网络泡沫不断被吹大,其主要表现为以网络股为先锋的股市空前繁荣。在互联网泡沫高峰期,美国股市市盈率约40左右,远远高于正常水平。以高科技股为主要代表的NAS-DAQ连创历史新高,高科技股约占美国股市市值比例的40%以上。于是,在导入期尾声出现了一个针对互联网技术和通讯网络基础设施疯狂投资的阶段,它刺激着股市走向繁荣,并最终形成泡沫。

资产价格泡沫总有一天会以各种形式破裂。NASDAQ指数在2000年3月冲至创纪录的5048点后,标志着达到互联网泡沫的最高峰。次月3日,NASDAQ暴跌349.15点,比3月份的最高点下跌了16%;到年底,NASDAQ相比最高点下跌51.1%,创下其开市71年来最大的年跌幅。另外,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平均值也出现了10年来的第一次下跌,年下跌6.2%。随后,雅虎等公司收入急剧下滑,大量互联网公司倒闭,全球IT泡沫开始破灭。

一般来说,泡沫的破裂必然伴随着经济的衰退,同时金融资本也应该回归到服务于生产资本的中介者角色的现实中来,使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重新取得一致。而走出衰退时间的长短则取决于政府当局建立和引导制度变革的社会能力和政治能力。为了扭转IT泡沫破灭后美国经济的颓势,美联储采取了以降息为主要手段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到2003年6月25日,连续13次降息后,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创下45年来最低水平。低利率政策的实施,意味着资金成本的下降,刺激储蓄率本来就低、消费观念超前的美国消费者积极购买各种消费品,包括房产等耐用消费品等,从而导致美国房价急剧上升。根据Case-Shiller指数,从2000年开始到次贷发生前的2006年中期,美国10大城市房价累计上涨了126.3%。

另外,网络狂热期间培育起来的衍生品创新浪潮并没有在泡沫破裂后得到有效管制,而是继续大行其道,逐利性投机资本迅猛增长,市场投机气氛愈来愈浓。2006年,全球流动性最大的对冲基金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基金只数发展到近1万只,基金管理资产达1.2兆亿美元。而道德伦理的软化和金融活动的不透明,会极大地助长狂热期金融资本的自信心和嚣张气焰。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利用法律漏洞来逃避监管,如寻求不被纳入存款的资金,以降低准备金率,或者通过操作表外金融中介业务从而收取佣金的诸多新方式(Strange,1998)。尽管2001年安然公司的倒塌和2002年世通公司的破产,让美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但并无多大改观。在华尔街创造的房屋次贷产品链条中,从R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ABS(资产支持债券)、CDO(担保债务权证)到CDS(信用违约互换)等,信用不断放大,风险层层转移、层层掩盖、逐渐累积,金融资本(衍生品)离生产资本(房产)越来越远,直至金融危机的最后爆发。

由此可见,网络泡沫的破裂,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断裂后的重新耦合只是体现在网络通讯行业(也许此时只有该行业的泡沫最引人关注,而其他行业的泡沫还不明显)。由于过分关注经济增长目标,调整时忽略了在诸如房产等行业中,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的离心化趋势,导致泡沫在该行业中继续滋生放大,最后引发了席卷全球的华尔街风暴。

虽然这次金融海啸的发源地远在美国,但对于一直在努力寻求融入全球化市场、当前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中国来说,它通过出口贸易、资本流动以及心理预期等三个主要渠道传染进来,令国内市场感觉到了明显的震感,从而加大了国内A股市场下跌的速度和深度、对外出口明显减速等。

四、结论与启示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3

近年来产融结合的典型发展路径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才开始逐渐出现市场化意义上的产业与金融的结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企业成为市场主体,金融从政策化转向商业化,产融结合越来越紧密。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受到国际上产融结合成功做法的影响,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仅越来越充分利用市场化的融资手段促进自身发展,而且以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大举进军金融。

通过集团内部的财务公司实现产融结合

通过集团内部财务公司加强产融结合是我国大型企业最普遍的直接参与金融业务的方式。财务公司是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在我国,财务公司的出现是大型国企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之一。1987年,国家批设了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其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截至2002年末全国财务公司资产总额为4173亿元,并涌现了一批巨型财务公司,规模最大的财务公司资产已超过1000亿元。财务公司主要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内部结算、存贷款、投融资、短期资金理财及资金管理等金融服务,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财务公司已不断地意识到自身作为投资运作平台的价值,开始直接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或者为集团公司发行债券,有的已开始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甚至是商业银行。

通过全面投资金融业务实现产融结合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兴起了产业资本大规模进军金融业的热潮。直接全方位投资金融业务的不仅有华能集团、宝钢集团、中粮集团等大型中央国企,也有海尔集团、联想、方正等新兴集团,还有诸多深沪上市公司。民营资本也开始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具有越来越大的控制力影响力。

这一轮产业金融热具有投资相对规模大、涉及金融领域宽、介入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如海尔集团将总资产的三分之一以上投入金融业,不仅仅将金融业务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而且希望通过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两个轮子的互动,把海尔集团真正提升为一个国际性的企业集团。华能集团则在建立内部金融控股公司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截至2003年底,华能集团金融投资总规模达到22亿元,合并报表资产总额近250亿元,投资对象包括财务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华能集团还于2003年底成立华能资本服务公司,将该公司定位为华能金融产业的投资、管理、监督和服务机构,负责统一规划金融产业发展,统一管理金融产业投资,统一协调产业间业务合作,统一配置金融产业资源,是集团金融产业的战略研究中心、投资管理中心、风险控制中心、资源整合中心。

在实业发展过程中利用金融市场实现产融结合

负责三峡工程建设的三峡总公司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三峡工程投资规模巨大,按1993年5月末的价格水平计算,经国家正式批准的静态投资为900.9亿元,1994年测算的动态总投资为2039亿元。在十几年的融资实践中,三峡总公司一直坚持多种渠道、多种方式、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原则,按照项目阶段建设的内在规律,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动态进行债务和股权融资,妥善安排债务的期限结构,灵活运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两个资源。到2004年底三峡工程共筹集资金约1205亿元,三峡总公司资产负债率不到50%,成功探索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贴近市场、贴近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融资渠道,为大型企业利用金融资本发展提供了借鉴。

在工程建设的第一阶段(1993~1997年),项目建设刚起步,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国家注入的资本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是这一阶段主要的资金来源。在以大江截流为标志的阶段性建设目标顺利实现,进入第二阶段建设时(1998~2003年),项目建设风险大幅度降低,特别是大江截流的成功,消除了项目建设初期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在这一阶段,逐步加大市场融资的份额,从1997年开始进入国内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券三峡债,并使用国外出口信贷及国际、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到2004年底,企业债券余额为170亿元。工程建设的第三阶段(2004~2009年)最显著的特点是机组陆续投产发电,项目开始产生现金流入,工程建设风险进一步释放,通过资本运作将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提前到当期使用成为可能。2003年通过控股的中国长江电力股份公司(长江电力)的上市,建立了社会化股权融资通道和资本运作的载体,拓宽了三峡工程建设和长江水力资源滚动开发的融资渠道。

依赖金融操纵实现产融结合

德隆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德隆曾经提出过一套动人的产业整合模型:以资本运作为纽带,通过企业并购、重组,整合制造业,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制造业市场与销售通道,积极寻求战略合作,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在这种战略引领下,德隆在短短数年内一口气进入了数十个产业。但是,德隆并没把产业做实,而是过于倚重金融一翼,按着“融资――并购新的强大融资平台(增发、担保、抵押、质押、信用)――再融资进行更大的并购(产业整合)”的模式迅速膨胀。到后期,德隆产业扩张和金融渗透的目的简化为不择手段地套取资金,维系其资金链。德隆所整合的产业并没有足够的现金流,由于融资周期无法与其产业周期匹配,当德隆系累积高达340亿元的金融负债和230亿元工业负债后,资金链难以为继,德隆帝国轰然倒下。

我国产融有机结合路径的理性分析

我国产融结合路径的多样化和丰富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产物。尽管有些成功的探索,但目前产融结合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问题:实业企业普遍具有多元化经营倾向,将金融业务作为多元化的一角,涉足金融的指导思想模糊。脱离实业发展金融,的实业企业由于主业不佳,甚至直接转型成为金融投资公司。实业企业对金融业务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具

有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融合的强烈冲动,大多倾向全面涉足银行、保险、期货、信托、证券等领域,希望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甚至初步搭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雏形。由于法律上的限制,商业银行不能进行实业投资,产融结合主要表现为实业企业对金融业务的单向投资。产融结合相当地表面化和浅层次,有的仅仅是利用上市公司平台违规担保、抵押、关联交易或控制证券公司炒作股票。对现阶段产融结合具有较大风险性没有足够认识,很多企业只看到金融放松期行业平均利润水平高的一面,往往忽视潜在的巨大金融风险。

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为实业企业进入金融业提供了良好机会,利用金融资本发展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业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在新一轮产融热中,实业企业应该保持清醒头脑,认识到当前产融结合的一些不足,实事求是地设计和实施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产融结合路径。

按照公司整体战略确定涉足金融领域的战略意图

产业资本结缘金融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的逐利性。但大型企业集团追逐金融资本时,一定要明白,指望浅层次的产融结合以便操纵融资是一种短视的权宜之计,要正确认识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关系。利用金融是实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不宜把直接涉足金融视为实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应根据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规划,依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状况、企业发展阶段和金融市场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涉足金融以及涉足的方式、范围、时机和深度。

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金融边界

企业涉足金融业务需要确定自身的企业边界。根据科斯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确定组织边界。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是直接涉足金融业务,还是完全依靠外部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取决于包含金融业务的成本效益分析。将金融利润和对金融控制影响力纳入内部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了相应的风险。要按照企业的愿望、能力和外界市场金融情况合理界定企业金融边界。

第一种可能的金融边界是业务联盟型,常见的有银企合作。这种方式下企业与外部金融单位纯粹是业务合作关系。企业在发展历程中,通过实际合作磨合,可以在市场上选择相对固定的金融机构为自己提供服务,非正式或正式地签订业务合作协议的方式形成某种较为固定的联合。

第二种可能的金融边界是财务型金融投资。如果企业确实看好某个领域金融业务的巨大发展潜力,可以参股进行财务投资。这种安排下企业对金融企业的管理是“搭便车”,不谋求对金融业务的具体控制,而是分享收益,甚至在适当的时候变卖套现。

第三种可能的金融边界是战略型金融控制。企业看重的是对金融业务的直接控制管理,将金融业务看成自身整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但金融业务与企业其他业务关联度不大,可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但一般来讲这种投资控制还是服务于其实业,极端的情况则是由实业型逐步转化为纯粹的金融公司或金融控股公司。

第四种可能的金融边界则是内部金融机构型。这种方式下企业完全控制金融业务,并且将金融业务与实业融为一体。这种内部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为企业集团及其成员,企业要全面负责这种金融机构的管理并为其提供支撑业务空间。

结合实际业务做实产融发展

首先要坚持实业主导。实业企业最本质的属性是从事实际产业工作,有专门的产品和服务,直接创造物质财富,金融资本是依附和从属于产业的。这一点是产融结合的根本。离开产业办金融,实业企业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仅会把金融业务拖垮,也会把实业企业自身套牢。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4

现有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关于科技金融体系构成的研究。从科技金融参与主体的角度来看,科技金融体系包括以商业银行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科技金融供给方,以科技企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科技金融需求方,科技金融中介机构以及政府;从科技金融的内容结构来看,科技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金融制度环境、科技保险、科技资本以及科技贷款等。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我国的科技金融体系主要由科技金融供求体系、科技金融市场体系以及科技金融监管体系三大部分组成。

1、科技金融供求体系

从科技金融的供给体系来看,由于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数量相对有限,且其投资范围通常有明确的限制,因此,我国科技金融的主要供给方为商业银行。然而,商业银行是逐利的,倾向于追求与风险收益相匹配的投资,因而在现实中很难满足所有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而造成市场失灵。故我国的科技金融供给体系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的创业投资机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以及科技担保机构等主体,此类主体通过吸收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分散资金,并将其以权益资本的方式投入到科技企业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失灵。

从科技金融的需求体系来看,我国科技金融市场的需求方多为科技企业,考虑到科技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过程中,在初创期的金融需求最为显著,因此我国科技金融体系的主要需求主体为初创科技企业。

2、科技金融市场体系

(1)中介市场体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科技金融的供需双方之间通常通过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进行连接。一般情况下,科技金融的中介市场体系主要由非营利性的中介机构以及盈利性的中介机构构成。前者多为政府有关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通过构建科技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后者多为资产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为科技金融供需双方提供有偿服务的机构,通过专业化服务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进而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2)担保市场体系。科技金融具有高风险性的特征,因此科技企业在很多情况下难以为其高风险项目筹集到足够的金融资源。在此背景下,科技金融担保市场应运而生。科技金融担保市场主要由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的金融机构组成,但也有部分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直接对科技企业进行权益投资。

科技金融担保机构通过进行金融机制与产品的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补偿,分散了科技企业本身的风险。就我国而言,现有科技担保机构多由政府出资建立,即政策性科技金融担保机构,此类机构通过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建立“风险池基金”,在分散科技企业风险的同时,为其科技贷款提供风险补偿。

(3)资本市场体系。科技金融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与融资者存在着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不同投资者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性,而不同的融资者拥有不同规模的融资需求。科技金融资本市场具有多层次特征,伴随着资本市场层次的不断提高,其风险程度不断减小,其服务的科技企业越成熟,各层次的资本市场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我国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体系。具体而言,我国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体系包括五类,即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以及债券市场。

其中,主板市场,即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中层次最高的资本市场,该市场公开面向所有投资者进行资金筹措。但是出于对风险水平的调控需求,该市场对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有较为苛刻的准入标准,因此该资本市场主要服务于经营状况稳定、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对于风险程度较高的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的科技企业而言并不适宜。创业板市场,即层次稍低于主板市场的资本市场,该市场的准入标准相对较低,对比于主板市场,该市场可以更好地满足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需求。三板市场,即层次更低的场外交易资本市场,该市场对企业经营情况以及规模的要求更低,因此其风险相对较大,该市场中企业股票并不是以公开的形式进行发行,且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更强,是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即企业进行产权有偿转让的场所,该市场实质上扮演着中介资本市场的角色,大多不涉及资本投入,而是以出售或转让产权的形式为初创科技企业的资本退出途径提供一个选择,分散其风险。债券市场,即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中层次最低的市场,尽管该市场通常服务于风险性较高的科技企业,然而由于科技企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独立发行的债券难以有效筹集到必要规模的资金,因此科技企业通常需要借助政府或信托公司的力量集合发行债券,通过分散风险实现资金的有效筹措。

3、科技金融监管体系

科技金融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高于传统金融的风险隐患,因此,加强相应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应建立科技金融监管体系。事实上,科技金融的高风险是与高收益相对应的,而这种收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远远高于与其风险相匹配的收益的,对于追求高额利润的金融资本而言,流入科技企业成为了其最佳的选择。由于科技金融资本通常都是与实体产业相挂钩的,一旦有了实业的保障,其风险实质上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因此科技金融监管的重点集中在了对金融资本与产业结合度的监控。就我国而言,该项监管职能现在依旧集中在金融监管当局手中,部分企业也采用了聘请专业监管人才的形式实现科技金融监管,避免泡沫化现象的出现。

二、科技金融运作机制

1、投入引导机制

金融通过投入激励机制促进了科技的发展。金融可以通过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引导市场上的金融资源流入科技企业中,满足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期或者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进而促进科技的发展。正如前文所述,对科技企业进行投资的风险相对较高,单凭科技企业自身进行融资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市场失灵,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恰好弥补了这一失灵。

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金融可以通过政府配置以及采用金融中介的方式形成面向科技企业的投入引导机制。一方面,政府可以对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进而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具体而言,政府既可以调控其财政资金,又可以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引导资金流向有潜力的科技企业,还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改变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而间接对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向进行引导。另一方面,金融中介可以通过其中介服务,为金融资源的供需双方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搜集费用以及交易成本。我国科技行业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与科技企业发展中资金供需缺口较大直接相关,因此国家应当灵活运用这两种投入引导机制,在不断加大金融创新的同时,间接促进科技创新。具体而言,政府应当鼓励政策性金融率先将资金投入到具有发展前景的科技企业中,以向金融市场发出投资信号,待金融中介引导商业性金融资源流入科技企业后再选择退出,以充分提高我国金融市场上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2、金融促进机制

科技可以通过其高收益的特性加强金融主体间的竞争,促进金融发展。科技企业在初创期存在明显的资金需求,而这一阶段的投资风险也相对最高,因此这一阶段科技企业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相对有限。但越接近成熟期,科技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可观,也越具备吸引金融资源的能力,具有逐利倾向的金融资源就越倾向于主动流入科技企业,然而初创期后,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是相对有限的,因此金融主体之间必然出现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必然会激励各金融主体进行金融创新,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3、风险分散机制

科技企业因为其高风险难以在发展过程中获取充足的金融资源,同样因为其高风险,科技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存活率并不高。然而,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可以有效分散风险,这种风险的分散主要通过资本市场与中介服务市场实现。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资本;产业链;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将农业的产业链延长,使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联结在一起,更好地对接市场。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涵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度,避免家庭经营与市场的不对称性,在促使产品增值的同时,也将一部分农民变成了公司的员工,就地消化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村增添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民增收和就业增加的有效途径。金融最根本的功能是通过自身的发展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该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服务,因此金融资本的支持能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产业化程度却依然较低,为有效解决这一河南农业发展问题,本文就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加强河南农业信贷部门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接农户、基地、涉农中介组织等,有较高的农业的参与度和涉农投入,包括小型农业设施和农业交通建设、农户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投入、农业技术宣传与推广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河南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业和农民的重要措施,目前已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8家、区域性重点龙头企业480家。其中,于2005年公布的128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平均总资产达4.3亿元,平均销售收入达5.1亿元,不少龙头企业已形成品牌优势,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村经济地发展。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应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在确保粮棉油收购储备信贷业务不出偏差的同时,适应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趋势,立足龙头企业,为河南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支持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标准化和集约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帮助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促进龙头企业与省内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组成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科研合作,特别是着重围绕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以及河南的优势特色产业建设进行。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合作,把握市场动向,重视经济效益,加强各方诚信履约意识,发展“订单农业”,促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有序流通,促成产业链条的衔接,形成良性发展的机制。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流动资金和项目经营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对于有抵押品的企业,应在一次性办理好抵押担保的基础上,按净资产的一定比例确定贷款授信额度,在限额内客户随用随贷。对于实力强、信誉好的大中型客户的大额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可通过社团贷款方式大力扶持。农村信贷机构应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立“品牌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保护品牌是河南农业结构调整中一项重要政策。加强品牌农业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发展城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省以双汇、华英、大用为代表,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以白象、斯美特、为代表,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加工基地;以莲花等企业为代表,成为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以思念、三全、科迪等为代表,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加工基地。这批名牌产品在增强河南农产品国内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河南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海关统计,2006年全省实现农产品出口3.6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4%,在全国排第14位。在充分认识品牌建设对农业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下,各信贷机构应积极引导授信龙头企业走品牌发展的道路,支持企业的发展壮大。这里,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坚持引导企业创立“品牌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走品牌加规模的发展道路,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动深入到企业,走访调研、现场办公,为企业解决困难,积极引导、扶持企业注册地域商标和产品商标,利用品牌开辟市场,帮助企业做大做活。从龙头企业自身来讲,各企业要抓住当前大好形势,根据自身优势,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好的项目、优质产品,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各企业要以优良的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诚信度,赢得金融部门对企业的信赖和支持,促进银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促进河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从总体上讲,还存在农产品批量小,标准化低,商品率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农业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逐步深入到农业领域和国外农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持河南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档次,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人民银行应配合河南农业产业政策与地方政府一起制定各项激励措施,引导农村金融部门突出加强对特色产业、优势行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河南应根据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制定出河南省和区域性主导产业,商品基地发展规划及具体的产业政策。省人行应根据省内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会同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如财政贴息,项目奖励等,支持鼓励各地方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当地主导产业建设,特色农业发展。

三、支持发展外向型农业

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河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入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虽然我省创汇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在全国范围来看,河南还是农产品出口小省,创汇农业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据省农业厅提供的资料,从2001年到2004年,河南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一直不足2%。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出口农业发展却步履缓慢,原因之一便是金融资本对农业出口支持力度不够。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及河南对农业投入现状,河南每年对创汇农业的投入大约还有130亿元的空间 。为此,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其它省份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做法,拓宽农业利用外资渠道,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引进外资,特别是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

四、通过金融创新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无法从信贷部门获得信贷资金,因此担保手段的创新和担保体系的完善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有效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各农村金融部门应探索企业互保、联保、贷款保险、信用担保机构担保等多种形式,创新担保手段和形式。同时根据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办商业信用担保、银行承兑汇票差额担保、私营业主贷款担保、高新技术创业担保和个人创业担保等业务品种,积极创新,不断推出有特色的担保方式,扩大担保覆盖面。另外,各信贷部门应着力创新中小企业信贷产品,满足农村中小企业多种信贷需求。各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积极争取上级行在我省开展中小企业融资和微小企业贷款试点,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分类研究和设计改进,推出更多特色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规模中小企业的多种信贷融资需求。

五、利用金融资本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粮、棉、油购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和购销主体多元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提供购销信贷的作用日益下降,作为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组织,其政策支持重点应转向支持农村道路、桥梁、水利、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发行和农业银行,应借鉴在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和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放中长期贷款的经验,结合农村实际,发放农村中长期贷款,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另外,针对我省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例如:人均土地拥有量持续减少,农产品生产压力加大;水资源供求缺口日益增大;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危害加剧;农业化学品污染严重等,我省农业发展银行应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配合财政资金,对保护我省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研究和项目予以资金支持,保证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六、支持农村教育

人力资源开发为河南农业产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发挥人口大省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打造河南劳务品牌,建成全国性的劳务输出基地。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农村各金融系统应支持省政府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扩大工程实施规模;支持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县级就业培训中心的建设。引导各农村基层单位积极开展与用工企业的合作,实行订单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发展专业型、技术型和外向型劳务输出。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方阳娥,鲁靖.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J].经济纵横,2006(7):24.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6

此次三部委联合《意见》,是国家部委层面首次联合发文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透露出明确的政策红利。《意见》指出,要推广集合债券、集合信托、小贷、私募、股权融资等融资方式,拓宽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吸引金融资本进入小微文化企业。

具体而言,《意见》规定,大力推广小微文化企业集合债券、集合信托、短期融资券和行业集优债券等,支持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为小微文化企业融资提供相关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微文化企业通过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积极引导各类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小微文化企业。在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基础上,鼓励文化产权交易场所为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依托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中介服务。

“同时,考虑到小微文化企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应积极引导风险投资、股权资本进入小微文化企业。目前中央财政引导的股权资金主要是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地方层面有江苏的紫金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湖南的文旅文化投资基金,我们能以此为抓手,帮助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王家新告诉记者。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表示,“小微文化企业是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据抽样调查测算,目前我国小微文化企业的数量已占到文化企业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约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77%,实现增加值约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0%。”专家认为,文化企业总数约有133万家,按照80%的比例计算,小微文化企业的数量超过100万家,该政策的出台将使逾100万家企业受益。

王家新表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之一,但是根据我们2012年出台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申报中对于企业的净资产、经营年限等都有一定要求,这确实是一些小微文化企业难以逾越的门槛。”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认为,“财税和融资方面的相关政策已经开始强化和延伸。按照此前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门槛支持,有的企业根本就纳入不到支持范围,有的勉强进来了,支持的量也非常低,这次专门提到要放低门槛,非常有利于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