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等职业教育历史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历史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 医用化学 学生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医用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拉动了高中生源,造成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源总体素质大幅下降,个别学生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最突出的表现: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在同一个班里,有好、中、差学生之分。部分学生毫无学习动机,对学习丝毫没有兴趣,这样的学生给医用化学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2 学生的心理特征
2.1 时代特征
目前,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走在了信息的前沿,和谐的社会环境更增强了中职生的独立意识,他们具有叛逆性,敢于挑战权威。传统的教学遵循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掌握性较强,容易引导学生记忆学习的要点,而一味“满堂灌”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中职学生的需求。他们希望接受一些新的信息、新的教学模式。
2.2 兴趣特征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加大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学生专业课课程较多、造成对医用化学的认识不深刻。部分中职学生认为医用化学与自己今后从事的工作相差很远,因此对学习医用化学兴趣不大,不愿在学习医用化学上花费时间,期末看书仅仅为了应付考试。①
2.3 思想特征
进入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习的部分学生,非常希望成医学专业中的成员,他们对未来职业目标非常明确。他们通过电视、报纸等获得了对医学专业的一些简单了解,造成这些学生往往相当重视临床专业课的学习,从而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他们觉得医用化学这门课学好学坏都一样,甚至天真地认为医用化学学不学都一样。正是由于对医用化学课的偏见,绝大一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不动脑筋,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化学课堂上看专业书、做专业课习题,尤其临近专业课的考试,更是不乏这种情况。同类型的题目,课堂会做,课后不练习,想问题肤浅,只了解表面知识,不仅不能融会贯通,而且还缺乏创造性。
2.4 感情特征
很多学生对教师基本都有这样的感觉:教师上课来了,下课就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多停留的时间,师生交流沟通太少,甚至到了学期结束,个别教师甚至不能完全认识所授课班级的学生。生疏的师生关系必然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3 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兴趣
我们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不仅是一门古老的自然学科,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人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与化学息息相关。
化学与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化学家看来,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器,人类的一切生命过程都是极其复杂的物种变化过程。比如:食物在体内转化为维持生命所需的蛋白质、糖类、脂肪和激素,均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酶使化学反应变得迅速和有选择性。酶和一些重要的蛋白质都是在基因的指导下制造出来的,基因所携带的信息告诉我们人体该有那些氨基酸、如何排列成链,以及如何构成正确的形状来制造出人体需要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化学就是这样不断地揭示人体的奥秘,提供有关生命与疾病的化学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化学家们不断地制造出新药,维护着我们的健康,延长着我们的生命。
在医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习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习思维方式,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物质世界,去理解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要十分重视。在实验中要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联系理论,认真记录,逐步提高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验逐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学习医用化学还要善于总结归纳,找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4 增强医用化学课的魅力
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多方面能力以及形成稳定思想观念的主阵地是课堂。从以下两方面的课堂教学入手:②
4.1 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授课时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以适用为目的,以够用为标准,以理解概念,强调应用为重点”,分不同层次教学,从而使优等生更进一步提高,中等生得到一定的发展,利用课余时间给后进生补课。
4.1.1 改革教学手段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既具备必需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操作型人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常会有教学任务多,课时不够用,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技能训练顾此失彼的矛盾。为了保证理论课,实验课课时少,影响了动手能力的提高。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信息量大,可大大加快学习的进度,对理论课的教学,可对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分层举例解析,诱导学生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及时反馈,调整学习状态。还可根据需要,对整节课进度进行调节,有选择地使所演示的内容再现。这是传统教学中板书所无法达到的。例如课堂结束前,往往需要进行总结,由于黑板空间小,仅能容纳有限的板书,整节课的内容无法完整重现。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只需要轻点鼠标,即可重现这一节课的任何内容,既节约时间,又使知识得到强化和系统的掌握,提高了学习的效率。③
4.1.2 增强课堂引入的趣味性
教师应该转换教学观念,树立“以教师讲授为辅,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观念,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中职学生们认知特点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那些他们有些知道,但又并非完全了解的知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学生这种好奇心理,将学生推向迫切解决问题的状态。例如:在讲授“醇”这一节课时,引入新课时候,笔者先非常有感情地朗诵诗人杜牧的两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接着〔提出问题〕从杜牧诗句可以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充分掌握了酿酒的方法。同时我国已经具有几千年的酿酒历史。哪位同学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的制作工艺是什么?它主要性质和用途呢?分子式如何写?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一下,同学们这节课听得特别认真。
4.1.3 渗透化学史知识
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化学发展史,现在的很多教材对化学发展史的介绍比较肤浅,基本不能满足新时期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应适当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介绍部分历史上比较有名气的化学家的事迹或化学发展史。例如笔者在讲到苯时,给学生讲述了著名科学家凯库勒废寝忘食地想苯的结构,后来在梦中“偶然”遇到了碳原子象蛇样头咬着尾巴,受到启示后就提出了苯分子结构的假想。学生通过对化学史的了解,更好地知道化学发展的过程,学习化学家们勇于超越、勇于创新,认识世界、积极改造世界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在学习医用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4.1.4 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尽量找一些与医学紧密相关的问题,如:静脉注射用药的浓度,把它们定量化、公式化、让学生学有所用。在课堂中教师应充满激情,对提问学生态度温和。点评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用赞扬的口气说“你回答真棒”,“有道理”等鼓励的语句。即使回答不正确也要给一个善意的微笑。应避免指责,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个别学生抱有抵触情绪或一种满不在乎的心态,这些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态度有较大关系。教师可以适当把课堂提问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学期总成绩中,随提问随记录,定期公布学生课堂提问得分情况。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状况。达到学生 “我学会了”的良好心态,以便调动他们学习医用化学的积极性。
4.1.5 教师主动关心学生
教师上课前尽量提前到几分钟进入教室,与学生进行几分钟的沟通,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又能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课程结束后,教师也不必急着离开教室,让学生先行离开。这些小小的动作可以让学生感觉得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很大的信任,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会变得更加自然。
4.2 学生课前提前预习
新入学的学生思维方式还处于初中时期的应试教育阶段。中学化学课讲得少、练得多,而中职化学课讲得多,要求学生理解记忆的知识点多,学生短时间很难适应。这就要求学生上课前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喜欢做课堂笔记,不能只是一味地记笔记,上课关键是听懂理解而不是记笔记,这是大部分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医用化学每次堂课的授课知识点多、信息量大,课堂上就需要学生及时吸收消化,课下应该加强练习,不能只是搞考试前的突击。根据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现实情况,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负担比较重。为了保证专业课的学习,医用化学课尽量为其他专业课让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医用化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便提高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医用化学的教法改革是一项比较艰巨而复杂的工作,笔者只是从以上几个方面提出了部分改革的方向和方法,很多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探讨,这就需要医学院校的化学教学中的同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将教学改革继续进行下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医用化学的吸引力。
注释
① 潘健.化学教学中学生动机、兴趣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