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

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电力;安全;应急管理

The electric power safety produce with meet a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inking

Zhang-jianJia Yi-bao

【Abstract】This text aim at the disaster and the trouble in the production line of the electric power business enterprise, the advantage that is from the electric power safety with meet a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e relation, strengthen to prepare a case to draw up, the to build up meet an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meet an emergency management at the electric power the safety the production etc.4 launch discuss and put forward meeting an emergency management work to open an exhibition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Electric power;Safety;Meet an emergency a management

引言

2010年3月初,新疆伊犁地区220kV皇林Ⅰ、Ⅱ线由于发生雪崩灾害,造成5基铁塔损坏严重,造成伊犁电网与新疆主电网分网运行达两个多月。面对受灾范围广、程度深,损失大的严峻形势,新疆有关电力企业坚决贯彻新疆电力公司的应急部署,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计划提前完成了恢复重建任务,保障了电网的正常运行,履行了应尽的社会责任。

今天,当我们在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在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在宝贵的生命与社会责任面前,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深层次思考。

1.电力安全与应急处理的关系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搞好安全生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可靠供电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向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强化电力企业的安全。

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不可预见的灾难和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我们往往显得无可奈何,束手无策,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保证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尽全力做好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管理。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就是企业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活动。

2.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内容。

电力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公司到班组、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处置方案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要将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电力应急组织体系、指挥平台、监测预警、预案体系、培训演练、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建设,提升电力企业综合应急能力。

2.1必须编制应急预案。制订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规范电力生产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2.2编制多少应急预案才能符合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电力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数量应当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各种事故、灾难的发生和发展;与此同时,又要与自身的应急能力相适应,这就要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编制的数量。

2.3电力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制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3.加强预案编制,增强应急管理

对于任何生产工作,常规工作靠规范,突发性事件靠预案―应急机制。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也不例外,一、预案编制要常规化、系统性,并要及时更新;二、要把预案编制列入工作质量考核范围;三、要经常组织演练,在演练中再发现问题。

在预案的编制过程中,要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要结合本单位的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进行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同时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使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要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尤其是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这是我们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最后要进行危险源及风险分析,在对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指出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经过以上程序后,确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难,并编制与之相适应的应急预案。

4.应急管理的推行

在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要建立三个保障体系,即组织体系、目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组织体系就是要确立各层面的负责人,能担当起自主管理领导岗位,在工作中要提高管理意识,注重工作成效;同时要推进各项工作管理标准化。目标体系就是指在整个应急管理中、工作的推进中将要实现或达到的目标。考评体系就是要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考评方法、考评内容,注意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推行应急管理,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这样的风险管理应该是集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公关四位一体的体系。在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中,人员素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企业管理者对人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人才的管理与企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人性化管理,激发员工潜能,努力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和安全工作水平,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5.应急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优势

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是现代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是减少事故频发、提高安全管控水平的有效举措。推行应急管理的优势在于:一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体现全员管安全、全员保安全的人本思想,形成企业安全、人人有责的强大合力,有利于企业的安全基础创建;二是在紧急时刻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缩短管理半径,避免逐级报送、反馈的繁琐环节,利于安全管控;三是改变平时的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垂直管理模式,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束语

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电力安全 安全生产 风险管理 管理体系 电力风险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确保企业安全及优质用电的基本保障。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电网的安全管理压力逐步增大,电力企业要利用安全生产技术,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供电安全,控制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以及在电力行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其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但现实情况里,这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因此,随着风险管理这一理念的革命式的普及,其自然也被引入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在电力企业中,通说观点是指通过识别、衡量、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处置风险,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纵览我国电力安全管理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电力企业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指导下,逐步在总结事故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比如,以行政正职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三级安全网、建立、健全了安措与反措计划、两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规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紧急救灾预案等一系列安全保证制度。同时,为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了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事故调查、定期安全活动、隐患整改、事故演练、监察违章作业等落实、检查、监督和评价体系。采用现代风险管理后,将会进一步对固有的体系进行有效整合,传统管理系统中的合理成分不仅不会被丢弃,而且会在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使安全管理更加科学、系统。

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观念陈旧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仅仅要求技术进步,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和重视。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责任观,安全生产的全局观。但是现在好多电力生产企业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墨守成规,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常处于被动状态。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远未实现标准化、正规化

现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离正规化、标准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安全生产观念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哪一个企业能够切实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培训教育相衔接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其次,电力生产企业中还缺乏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也缺少自下而上的反馈,各级管理机构缺乏有效地协调和配合,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管理。

3.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不能有效处理安全和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片面的追求业绩,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缺乏对操作程序的重要性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严重的违章操作,检修的时候,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严重导致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

4.基层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只重视对大型作业的管理工作重视,而忽视了企业的日常管理。据调查显示,近几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多是出现在企业的小型作业和分散作业时发生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层管理观念存在偏差,平时的管理工作时紧时松、管理松懈;企业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尤其是在跟踪检查和指导帮助这方面做的不好;对于企业的检修记录和报告管理不妥当,操作人员不能真实了解情况,导致设备在存在隐患的时候违规运行;对于发生的事故处置不当,尤其是对那些安全生产责任人,在发生问题后,纵容姑息、处理不当,不能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5.安全工具管理不当

性能良好的安全工具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工具质量不达标,尤其是一些小的电力生产企业,在基层供电时用的工具质量标准不高;此外,一些企业不重视对安全工具的检修,检修意识不强,往往是等到工具严重毁坏的时候才直接换掉,对于一些小的破损根本无视,往往导致这些工具负伤上岗,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技术

1.辨识风险。

辨识风险是实现风险管理的基础,建立有效的生产作业过程风险评估准则,实现有效的风险源辨识,逐步改善人机料法环,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及评估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进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流程、标准是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点。应开展作业风险辨识。以防控人身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误操作等典型事故风险为重点,组织开展输电、变电、配电和调度等专业领域典型作业项目的危险因素边式,通过建立静态风险数据库、典型作业风险辨识范本库和编制标准化监督检查表,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风险源评估。

电力生产作业具有显著的多专业、多工种特点,决定了风险因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集中的不利因素也因此而来,如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危化品及废料多、势能设备多、特种设备多等。 

 电力生产风险分类:(1) 通过对电力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接触的直接风险因子进行排列集合,危害类别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等九个类型。 (2) 电力企业生产作业对上述九个类型的风险接触,在特定条件下引起暴露就会触发安全生产事故或事件,依电力企业事故事件的分类可将风险源划分为电力企业的五类风险,分别为人身风险、电网风险、设备风险、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社会影响风险,其中,前四类风险都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产生社会影响风险。

五、建立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措施

安全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致,这些因素的存在就是安全风险、就是事故隐患。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分析、辨识和控制这些隐患和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失控导致事故发生。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控机制,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事故风险、提升企业安全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电力行业的基本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切生产工作的进行必须是要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安全来开展工作。目前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祸”,包括对安全生产的落实不够,预防工作没能够扎实的开展,安全措施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健全完善各级的安全措施,并且要强力执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安全思想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能够在全体电力职工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2.建立风险评估体制保证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已有的安全制度规定,经过风险评估后,逐步发现风险与防护制度之间的差距,对于发现的实际问题,如高风险低对策问题,需要根据风险评估情况采取替代、改进、或者利用修改技术规程、修订工艺标准等措施进行风险预防。根据风险评估对原安全保证制度进行评价,根据逐项评价结果,检查保证和防护制度更加系统、有效,以真正达到预防的目的,进一步丰富安全保证制度的内容。

3.安全风险管理责任。

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是执行,而执行的前提是有相关的责任制度,风险管理责任制就是按照风险评估后作出的,以风险项目为基础划分的项目责任制,同时辅以区域责任制内容,风险管理的项目责任制根据风险值的高低进行树状式分级管理,风险高的项目由企业安全管理核心负责。以此类推,分别由部门、班组、专责员工负责。发生危险状况后根据风险级别进行不同的处置,这种责任制的落实方式不仅提高了管理效能,而且体现了企业分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有责。特别是将安全管理工作细节化,细致化,从而使所有危险源的管理都能落实到位,确保了各项保证制度和评估、监察制度的有效实施。

4. 完善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直属部门领导要遵循“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对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健全本部门安全管理组织,同时要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量化、细化、具体化,要明确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实现一岗一责,形成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层层落实,把基层的工作现场当成抓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并且要有计划的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意识,使各岗位职工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把安全生产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来。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来提高全员的参与积极性。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女工保护规定等,并定期检查。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同时,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以线路及配变台区为单位,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各级承包。二是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5. 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即超前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但在实际工作中事故仍不断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不尽相同,有的还很低;二是电网设备的运行状况不一样,有的隐患还未被掌握;三是外力破坏和事故防不胜防。因此,电力企业应树立风险忧患意识,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机制,把问题设想得复杂些,后果设想得严重些,措施考虑得周全些。

6. 加强安全管理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一定要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明确管理思想。树立切合本所工作实际的变电管理思想。在职工中长久地坚持宣传贯彻,要使之成为全所职工的共识。结合不同的时期,提出阶段性目标,加强目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认真实践这一思想。安全是生命。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认认真真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这些,都是电力系统长期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变电所必须认真贯彻。近些年来,由于变电所设备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更新,所以应及时修订变电所的现场运行规程,自查并完善各种记录,利用机自动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把好自己的关口,以确保变电站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为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制度基础。变电站规范化管理应该注意两点:首先要从运行值班记录抓起,要做到清晰完整、方便查询。其次要把加强技术管理作为运行管理水平升级的根本,为设备升级改造,技术改进提供依据。班组不但要强调熟悉安全规程,更应注重规程的掌握和正确运用。值班质量关键是认真监屏、巡视设备、交接班的检查、班上的检查、值班人员的精神状态等等。值班质量提高了,事故处理自然就能灵活快速,倒闸操作准确快捷。

六.结束语。

电力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多层次、全方位等特点,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蒯狄正.基于风险理念的电力技术管理[J].江苏电机工程,2003,22(6):13-15.

[2]唐群.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2.

[3]郎夙.基于威胁分析的电力信息网风险态势评估和预测[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2.

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安全生产 对策 管理创新

1. 前言

安全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永恒的主题。我们电力行业也是如此。因此,强化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则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此,本文针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2.1 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日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安全监督部门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也流于行式,内容千遍一律,没有结合本单位、本班组和从事岗位特点制定出具体的责任书,只是机械地重复上级文件的要求,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基层班组及部分职工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极大。他们往往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办法来应付了事。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则相互推诿,互相扯皮,不了了之。

2.2 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具体表现有:

(1) 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如:安全帽不系紧下颏带;安全带破损;验电器未定期试验;短路接地线电阻超标;接地线无编号等。

(2)工作负责人不分析、不交待工作中的危险点。

(3)不执行工作监护制。

(4)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如一些误操作事故,就是因为跳过一些核对性的操作步骤,最终酿成的。

(5)配网作业,低压侧不挂接地线。

(6)登高作业,不戴安全帽,不绑腰绳。

(7)擅自扩大工作范围。

3.3 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1)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

(2)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在外来施工队伍和县级供电企业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4.4 管理工作不到位

(1)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管理人员仍然习惯于靠人海战术来抓安全管理,只关注人是否“到场”,不关心管理是否“到位”。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

(2)不按规定及时制定和修改本单位规程制度。在系统发生变化和新设备投运后,不能及时制定和修改现场的检验和运行规程及有关制度。单位的规程制度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3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些对策及建议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

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网络。要深入生产班组一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思想状态、喜怒衰乐以及工作中的困惑,既严格要求他们,又热心关心他们。这是因为,电力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要应对随时发生的电力事故,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外,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例如,尝试将大安全机制融入职工家庭,充分发挥职工家庭、子女的积极性,让全家人共同关心安全生产、共同维护安全生产、共同为安全生产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营造出一个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共同维护安全的以“小家”保“大家”,全家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3.2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海因里希在调查了美国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后,发现98%的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而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而这些违章中大多数又是由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技能培训不足造成的。通过我局的现场安全纠察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很多事故不是员工要故意违章,而是他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企业内部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管理知识培训,最重要的是加强针对一线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可以将目前编制的现场作业指导书作为一个培训、考评内容,让员工学以致用。

3.3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外部监督而言,开展各级现场安全纠察和任务观察必不可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任务观察。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中,通常是刚性的纠察违章现象,是点对点的纠正不安全行为,而任务观察工作则是在纠正违章的同时,注重对整个工作过程的观察分析,它不仅分析产生违章的原因,还要着重分析与之相关的各种生产要素,同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是一种协作交流的合作关系。它是风险管理理念在传统安全管理基础上的一种重要应用,它具体通过对工作现场的人、设备、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过程或局部的观察,运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发现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损失、无效率及浪费的行为,并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提炼,总结出改进现场作业环境、减少、杜绝违章现象的有效方法,有效杜绝现场违章现象,梳理出适合安全生产的规范流程,进而达到规范工作现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持续改进安全作业方法的效果。从内部管理而言,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工作人员或者是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例如,可在企业中制定可操作性的“现场作业工单”、“安全作业程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等标准化管理制度。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条件成熟的单位可编制未遂事件汇编,让大家以匿名的方式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没有通过事故暴露出来的未遂事件写出来,让其他人和管理层都能从中吸取教训,找出解决的办法。如我局变电管理所编制的《难以忘却的记忆》一书,就是一本很好的反习惯性违章的教材。

3.4 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对外包施工队伍的安全工器具的数量、质量都要进前期把关和过程抽查,发现安全工期具存在问题,立即停工整改。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3.5创新体制,正确引导。

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工作要体制创新,要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经济调节。职责要重新确立与划分。更要抓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抓领导安全意识、员工安全意识等软件工作,夯实软件基础,加快硬件建设,企业的安全工作才能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制度、有保证。

企业的一切工作取决于人。一是要做到安全有人管,有人经常管,有人大胆管;二是要做到安全工作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管到人、管到位、管到底。如此,方能人人管安全,安全人人管,企业才能在有序中创造财富和效益。经济调节,考核到位,改革形式下经济杠杆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如我局计量管理所推行的“个人安评体系”,将员工的工作量、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违章情况、安全生产奖惩情况等进行网上量化评分,并融入到月度绩效当中去,实现了安全生产奖惩的量化、具体化、信息化,进一步调动全员搞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为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保证。

3.6引入风险管理,实现管理创新。

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生产主要以行政命令为主,管理行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且传统安全管理方法表现出来的防范重点不同,存在明显的重责任查处,轻事前控制的现象,缺乏全面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安全生产闭环管理上也存在许多漏洞,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电网公司正在努力创建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基于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南非安健环综合风险管理体系(简称CAPTM体系)的管理体系。它具有系统、全面、可操作性强和理念先进的特点,在设计上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它具备兼容企业与当地行业特殊要求的能力。它在吸收了以上国际管理体系在标准化、指标化和风险预控等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融合目前行之有效的传统管理方法(如安全性评价、危险点控制、标准化作业、贯标认证等),并结合安全系统理论、安全心理学、概率论、运筹学和人-机工程学等现代管理理论,对原有的电力安全管理进行改造、完善。

引入国际上的先进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是彻底、系统解决当前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推进体系建设可以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安全管理,将传统的安全管理由“人治”向标准化、制度化管理转变,才能从原来单一的事后管理过渡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范文4

论文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电力技术

电力企业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之后进入了一个急需完善的阶段,电力企业每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并没有随着电力需求增长和电网的发展而有所减少,相反在有些年份电力事故还呈现增长的势头。电力事故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1)一般电网事故按技术分类情况:一般电网事故的技术分类可分为接地短路(外力破坏、对地放电)、继电保护(保护误动、保护拒动、二次回路故障等)和雷击是构成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技术原因。(2)一般电网事故按责任分类可分为:自然灾害(雷击、雾闪、覆冰舞动等)、人员责任(运行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外力破坏和制造质量依次是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责任原因。

一、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基于以上讨论及以往现场经验,发现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环节经常出现以下几种较为常见且并未引起过多重视的问题。

1.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压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的改革也在探索中不断地前行。然而伴随着市场化的转变,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也日渐加强。由此,电力企业大多走向节省成本、减员高效的现代化进程,这也必然导致对安全投入有不同程度的削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对电力的需求也同比高速增长,这使得电网的输配电设备以及各发电企业的机组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各职能系统难以保证定期定时的保养与检修,自然导致电网长期高效稳定的运行难以得到绝对保障。

2.安全职责不明确

首先,各电力企业固然都有自己的一套安全生产制度,但对安全生产职责的落实却不尽如人意,大多安全任务分配工作只做简要说明,或只象征性做一些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而分管生产的领导则常常忙于实现繁杂的生产任务、设备维护与技术升级等工作,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安全生产工作中各个环节所存在的问题,自然也就更难制定与之相应的整改与完善措施。

其次,安全管理人员对生产各环节所存在的显性与隐性问题尚不能独立进行彻底分析,难以找出各次事故的直接、间接与深层次原因,因而不能做到及时追究事故责任、吸取经验教训。

3.管理方式老旧,缺乏现代化观念

企业中,从上到下常常只重视大规模、高要求生产的安全管理,而往往忽视了细小琐碎的管理。究其原因,在于部分企业领导仍然遵循计划经济下的旧式动员大会与运动化管理,这种自上而下的大框架、大标题的管理,既难以从生产实际出发,也不易于对经验教训的总结,更难以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而更多的则是流于形式,很难发挥有效作用。

4.安全管理人员良莠不齐,缺乏对隐患的识别力

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业务素质、知识水平以及责任心等多方面的限制,对各生产环节中可能或已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与判断,不仅缺乏对危险源的识别与推断能力,更难以意识到各生产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认识到其中蕴藏的安全隐患及巨大危害。

5.现场标准化不健全,经常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其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

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1、加强电网技术投资,提高电网技术含量;加强对电网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电力人的专业素质

每年的电网事故中因技术原因造成的电网事故以华中电网络2001-2003年的149次电网事故统计为例,因继电保护问题造成的电网事故占电网事故将近3成:按技术分类属继电保护因素的共39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26.17%,是造成或扩大为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要在技术和电力设备两方面去遏制电网事故的发生:1.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加快电网结构调整,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2.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①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入网管理、整定计算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把继电保护“五查”工作作为强化继电保护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常态机制。②严格执行二次设备与装置的定期检验、检测、试验标准,重点做好母差、主变、失灵等重要保护的检验工作,严格质量验收标准;重视二次回路管理;严格整组试验和带负荷检查等项目的检验,确保回路接线正确,装置动作可靠,防止一次设备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拒动和误动,扩大事故。③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严防继电保护人员“三误”事故发生。

2、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文化体系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安全文化建设及其重要性:

首先,要完善安全机制,努力使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机制是一种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管理手段。

其次,要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是说从加强对人的教育和培训,减少由于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电网事故。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反过来说人的行为又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想办法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管理方面人手,加强安全管理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3、 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职责

首先,必须对安全生产进行整体化管理,彻底革除生产过程相分离,管理互相推诿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的、可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将生产各阶段、各过程连结起来。

其次,坚持行政、安全统一人制,将安全职责与行政职责相统一,以便在制定生产计划与安全计划时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且避免了事故后的相互推诿。

再次,将生产环节划分开来,并把安全责任逐级逐层细化,落实到个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现安全生产逐级管理,层层约束。

4.加强监督力度

监督与奖惩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生产中,即便再完美的规章体制,再充分的教育与学习,也难以完全避免员工在实际操作与运行中出错或违规,也难以避免各项章程全部如实执行。这时,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与奖惩机制,以一种强制又能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方式实现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监督具体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静态监督,另一方面则是动态监督。

总而言之,电力系统的安全、电力员工的安全是电力企业正常运作的根本。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大对电网的投资提高电力系统设备的可靠性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和保证供电可靠性不可或缺的两项重要条件。因此为保证电网更加安全、更加坚强,要从电网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人手:在硬件方面采用高质量的设备减少由一次设备缺陷等安全隐患造成的事故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效率;在软件方面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使电网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使电网更加坚强更加稳定。

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范文5

为了实现此目标就必须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只有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做好,才能使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自然提高,并且对电站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也是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作为电力电站的领导,必须加强对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电站的生产工作得以顺利实行。

2做好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培养安全意识

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是水电站全体员工的工作重心,也是保障水电站安全生产的措施之一。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安全问题是所有电站面临的主要工作问题,把安全问题落到实处是对员工安全问题的承诺,也是电站正常顺利运行的基础。

2.1.1从不同角度进行安全意识培养

①从正面角度进行安全意识培养。正面角度安全意识的培养就是通过树立优秀典型事例,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使员工在潜意识中注意安全意识的培养。②从反面角度进行安全意识培养。反面角度安全意识的培养就是以反面案例为教育教材,让员工对血的教训深刻牢记,同时意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③奖励教育方式。电站可以对生产工作中工作认真、安全意识强的员工进行奖励并表扬,为其他员工做榜样,积极宣传安全意识的重要性。④处罚教育方式。对于工作过程中造成电站严重损失的员工予以处罚,使员工对其错误的行为进行反思,同时对其他员工来说也是一种警告。

2.1.2员工培训,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水电站的工作内容涉及较广,所以机械设备的操作也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针对新入职的员工,对机器生产过程中许多细节的关注不够,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意外,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对于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是员工参与实际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安全意识的一种教育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员工不仅可以初步了解水电站所有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及功能,同时也可以对员工进行详细的安全意识培训,从而提高新员工今后工作的安全意识,保证水电站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员工技术熟练到位

2.2.1岗前培训,实际工作实习电站针对新入职的员工应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及实际电站见习,使员工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及工作技术技巧。其培训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对水电站机械设备的操作技巧,而且也要对水电站设备的性能、构造及运行原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培训内容就是安全教育的培训,要对其进行安全生产过程的培训并注重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上岗培训期间应定期对所培训内容进行考察,最终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正式上岗工作。2.2.2对全体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水电站应定期对其全体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使其不断更新机械设备的知识并保证其熟练掌握。由于水电站机械设备涉及更新问题,所以随着新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操作技术也与以往有所差异,为更安全的操作机器,全体员工有必要时刻更新机械设备信息,同时也应熟练掌握出现的新技术。所以,水电站应抓紧空余时间对全体员工进行新技术的培训,理论结合实际,合理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为考查员工的培训效果应对其进行定期的考试,并且成绩与年终考核相关联,这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培训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水电站整体工作的安全有效。

2.3生产设备管理问题

水电站的生产设备是其正常运转的主要工具,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安全生产,提高水电站的经济效益,就要维护好生产设备并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

2.3.1建立健全生产设备档案

对水电站引进的每台设备机组都要进行全套的技术存档,记录其安装技术参数,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及事故,详细记录设备更换的零件及维修次数,并随时对设备进行运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这种档案存档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对设备机组进行管理与维修,及时了解设备状况,方便快捷的对其进行管理。

2.3.2全体员工对设备机组进行管理工作

水电站的每台仪器设备都有专业的员工进行管理,所以员工对其设备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要求,以保证设备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员工必须熟练掌握所管理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并能够对常见的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此外,对于设备的维护及巡视也应加强,使全体员工参与到设备管理工作中。员工应定期将设备出现的故障及缺陷上报管理部门并对其进行备案处

2.3.3建立健全反馈机制

水电站应定期举行反应设备运行情况的会议,在会议中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解决,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做好维修记录。健全设备问题反馈机制,对于设备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备案,对及时解决的问题采取销号制度进行及时销号,不能及时解决的应备案直至问题解决再进行销号。

2.4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监督

对于水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应有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对于设备的巡视工作也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与重视。针对设备的巡视工作,水电站应制定详细的巡视规划,由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科学的巡视时间分配是每小时进行一次巡视检查,每四小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处理不好的应及时上报信息,以避免事故的扩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工作应进行相应的调查与核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监督也是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保证,水电站严格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应与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才能达到其监督工作的真正目的。对水电站工作严格的监督使其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对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了员工的人身安全,同时对水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每个电站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保证电站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的管理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工作,所以电站的全体员工都要为之付出努力。同时电站的相关领导也应对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要求与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此项管理工作中。在全体员工及各级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最大程度的避免水电站机械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及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

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经济效益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作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目前我国企业经营发展现状而言,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结果是各企业急需实现的重大问题,而我国仍存在部分火力发电厂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致使重大事故不断发生,因此本文对于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关系的几点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在企业中的地位

(一)企业发展中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安全生产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就安全问题而言,安全是在任何时代任何领域中永不过时的话题,需要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时刻谨记。在企业经营中,安全生产便是要让人类在企业生产的同时保障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企业只有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进行安全的生产,保障企业生产人员的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才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才能够使企业获取一定的利润,从根本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1]。

(二)企业发展中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经济效益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就经济效益问题而言,经济效益是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时刻关注的话题,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企业经济状况不好,自然而然的会影响到企业员工的个人收益,将会致使该企业的地位在员工的心目中逐渐下降,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寿命。另外企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二、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火力发电厂的经营发展过程中,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离不开经济效益,同时其经济效益的提高也离不开火电厂的安全生产,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二者之间最理想最有利的状态便是在火力发电厂发展过程中实现“双赢”的局面。而就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的发展现状而言,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在火力发电厂经营过程中,搞好安全生产问题由于其过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由此部分人认为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存在矛盾。但近年来诸多重大事故说明了现实,没有安全生产,何来经济效益,因此说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强化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才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火力发电厂的发展[2]。

三、强化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一)加强火力发电厂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

加强火力发电厂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强化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在火力发电厂进行生产前,便应该根据火力发电厂的条件建立较为完整系统的设备检修规则,检修人员应严格按照检修规则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诊断和排除问题等,在检修设备过程中发现生产设备存在异常必须要立刻上报生产小组,以便能够及时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另外,火力发电厂方面也应在生产区间建立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巡回检查制度,对于生产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习惯性故障要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力将安全隐患全部消除。在火力发电厂经营发展过程中,加强火力发电厂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从而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二)对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要素进行系统的治理

对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要素进行系统的治理是强化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在信息化网络时代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安全管理方法的多样化,在火力发电厂经营发展过程中,发电厂作为电力行业的最基层单元,能够在经营中找到适合火力发电厂生产安全管理的方法尤为重要,火力发电厂的安全问题关系到诸多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强化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过程中,要对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要素进行系统的治理,由于火力发电厂的系统较为庞大,安全隐患存在于各个生产要素中,因此检修过程中,为避免去安全隐患的存在,要对各个生产要素进行检查,同时将安全意识带入到日常的生产中,火力发电厂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将生产和管理做到协调统一,重视任何能够对安全生产有威胁的细节,从而从根本上强化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问题[3]。

(三)加强对火电厂的监督管理

加强对火电厂的监督管理是强化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在火力发电厂强化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过程中,加强对火电厂的监督管理尤为重要,在火力发电厂经营过程中建立较为完善系统的监督管理制度,实现责任到人,能够通过危机意识有效的提高火力发电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火电厂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在火力发电厂中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小组,监督管理小组要定期或不定期听取各安全部门和责任人的工作汇报,将近期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所发现的生产设备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从而能够有效的强化火电厂的安全生产,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

结语: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火力发电厂若想得到有效的发展,必须要明确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有效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本文主要从企业发展中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对二者在企业中的地位进行阐述,同时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从加强火力发电厂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要素进行系统的治理以及加强对火电厂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强化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进行研究,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伟隆,陈文颖,闫嘉钰,等.实施CCS技术的火力发电厂场址选择[J].生态经济,2013,05(02):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