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工作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工作政策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届五次会议精神,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加快农村卫生户厕改造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活、工作和投资环境,努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任务要求
年,全县完成卫生户厕4000座,各乡(镇)改厕任务见附件1。
三、改建类型及标准
农村改建户厕类型为:三格化粪池式、双瓮式、三联沼气池式和完整下水道水冲式。
在农村卫生户厕改建中,要按照《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19379-)执行。
三格化粪池式、双瓮式、三联沼气池式改厕户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节水型户厕冲水装置和便器,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建设要有配套的粪便无害化处理管网设施。
(二)国家新能源沼气厕所建设项目所建造的三联沼气池式户厕,厕房要有墙、有顶、有门,防蝇设施齐全。
四、改厕范围
(一)各乡(镇)、村新建的村标准化卫生室的厕所。
(二)国家新能源沼气厕所建设项目。
(三)农村农户还未改造的厕所。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4月20日前)。各乡(镇)、村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制定方案。分解任务,资金筹集,宣传发动,技术培训等工作。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4月21日—10月31日)。各乡(镇)农村改厕全面展开。组织改厕施工专业队伍按照国家卫生厕所标准精心施工,按要求分步完成改厕任务,并组织改厕督导队伍检查验收。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11月1日—30日)。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县爱卫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后,报请市爱卫办会同有关部门对我县改厕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挥协调。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性,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农村改厕工作组织和管理网络,制订相关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一定支持。
(二)广泛宣传、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充分宣传改厕对提高农民自身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促使农户改变传统观念,主动接受并自觉参与改厕工作。要严格卫生户厕技术标准,强化对改厕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纳入建设规划,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要将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纳入村镇建设规划,除对现有户厕进行改造外,对农村新建住宅要制定相应政策,要求其建筑符合标准的户厕。同时,将改厕工作作为评选文明生态村和文明家庭的先决条件,形成有力的推进机制和工作合力。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改厕投入。要大力调动农户的改厕积极性,形成以农户投资为主,村集体和各级政府适当补贴的改厕集资模式。
农村工作政策范文2
关键词:宅基地;整理;集约利用;置换;产权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尽管我国总人口规模将扩大,但农村人口数量却由上升转为下降的趋势。据统计年鉴显示,2004年我国农村人口比1996年减少了11%,而宅基地面积却增加了1.7%。这种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例转型将改变农村居住模式,致使农村宅基地用地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对于不堪重负的农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着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乃至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背景下,面对农村居民用地的发展趋势,对其科学地进行土地整理,是非常必要的。而土地整理工作的进行,却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我国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宅基地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滞后
要科学地整理宅基地,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作指导,而乡镇一级制定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却面临着不利的因素。首先是乡镇一级规划的技术力量薄弱,不仅缺少技术人员,也缺少对规划的技术资金的投入。其次是近几年农村中已建成了大量新房,新房的更新需要好几十年的时间,对它们进行拆迁的费用相当高,这对制定出的规划的实施又带来了困难。
(二)土地整理资金筹集问题难以落实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土地整理资金筹措、运作和监督机制,保证整理过程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以及资金的高效利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由于资金投入的问题,会导致一些政策措施的长期性和连续性问题。因为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采用引导农民自主搬迁的方式,更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多年努力,才能见到明显成效。
然而,在开展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过程中,由于资金的筹集问题难以落实,往往各级领导的决心难以坚定,各届政府的工作不能持续,法定程序确定的规划甚至随意修改,一些有利于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的政策措施必须难以稳定下来。从而致使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的成果难以形成,达不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农村居民缺少对宅基地进行整理的积极性
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18 条规定:“土地整理所需费用, 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使用者共同承担。” 显然,根据该规定,村集体和农民是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的主体, 农村居民或作为农村居民集合的村集体进行土地整理则是从土地整理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出发,如果宅基地整理为耕地的经济收益不能补偿整理的经济成本, 农村居民或村集体就不会有进行土地整理的经济动力。从村集体和农民的角度看, 闲置宅基地的土地整理成本主要有待整理宅基地上房屋的拆毁成本、对房主的房屋补偿成本以及土地转变为良田的整理成本,而收益则是宅基地整理为耕地后的种植业收入。近几年我国农民纯收入中源自农业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 农业在农民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减弱,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耕地抛荒现象。由于种植业的比较收益较低, 闲置宅基地土地整理的收益无法补偿整理的成本, 使农民和村集体无法自动产生对闲置宅基地进行整理的利益驱动。此外,由于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 对农民将宅基地整理为耕地后的使用权缺乏明确的规定, 也降低了农民自己进行宅基地整理的积极性。
(四)农村宅基地超占土地严重,“一户多宅”情况普遍
我国宅基地实行无偿使用,加之我国农村宅基地观念上的一些落后思想,宅基地监管力度不够,事后查处难度大,多占土地难处理,导致农村宅基地超占严重,成为宅基地管理中的普遍难题。国家相关法律要求农村宅基地只能“一户一宅”,但由于历史、继承、买卖、建新不拆旧等行为,造成了我国目前宅基地上的“一户多宅”现象突出,同时没有相关的法律制度给与处理。
(五)土地空间置换难度大
在对宅基地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土地的空间置换问题。土地空间置换是土地使用权属的调整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涉及不同主体之间用地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致使土地置换的难度很大。因此,怎样把土地整理和农村经济政策(即经济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地置换过程中的利益平衡,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土地产权不明晰
土地登记发证是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基础,对明晰产权,为有效控制农村宅基地建设中的违规违章建设,提供有效凭证,但目前各地发证情况不一。主要是土地部门没有及时开展宅基地的土地登记工作,另外,农村村民对宅基地登记意识淡薄,宅基地变更后无法及时进行变更登记。导致宅基地上权利状况不清,家底不明,管理也相对混乱,宅基地民事纠纷频发。
宅基地的产权制度问题涉及政策层面,但对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起到了根本上的作用。我国目前农村宅基地的集体所有制,农民有宅基地使用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权上的混乱。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禁止农村宅基地转让,阻碍了农村宅基地市场的建立,扼杀了一些有利土地利用的农村宅基地转让,也导致了目前隐形市场的存在,成为宅基地管理上的盲区。
(七)土地整理专业技术较为落后
土地整理是一项跨学科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技术支持体系。目前,参与土地整理的主体是农村居民。由于他们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相应的各方面专业技术服务跟不上,土地整理常常出现受阻或成果不符合要求的现象。
(八)集体土地流失严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客观存在的土地市场供求关系使农村宅基地的转让无法制止,但现行法律法规又不允许农村宅基地流转,导致当前农村宅基地的转让多为私下进行。这种“暗箱操作”、随意定价的转让行为使本来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宅基地收益在隐形交易中大量流入买卖双方手中,造成了集体土地资产收益的大量流失。
二、我国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的对策
(一)逐步健全宅基地使用制度,制定完善土地整理的法规和政策
逐步健全宅基地使用制度, 加强执法力度,严格宅基地审批,为解决多占、超占、强占宅基地问题提供可操作的政策法律依据。
制定完善土地整理的法规和政策,引导各地按计划、有组织地规范开展村庄整治工作。要加快土地整理责任制度、奖惩制度、资金筹措、使用与专项管理制度及村规民约的建立,制定宅基地整理优惠、鼓励政策,使宅基地整理的责任能真正落实到户、到人,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宅基地整理的积极性。
(二)开展农村宅基地普查登记工作
居民点用地普查登记,是农村宅基地整理的前提,通过摸底调查,可以了解各居民点人口及其结构、用地总规模、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容积率、闲置土地面积及其比率、农宅布局、所在村土地总面积、耕地面积、粮食亩产水平及存在的问题等。从而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与详细设计提供依据,使宅基地整理做到有的放矢、措施到位。
农村工作政策范文3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机制 对策
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旧农保”),因受农民低水平现金收入的影响而失败,使农民未能实现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自2010年开始,我国许多地方在旧农保的基础上,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作简要探讨。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保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受地方财力影响,各地对这项政策宣传存有误区,政策不到户的现象比较普遍。调研发现,农村不愿意参保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没有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虽然老年农民已经在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养老问题,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自己的子女;也有一部分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父母可以领取养老金而参保,但他们普遍认为,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有些长,担心在这过程中政策会变。由于大部分农民依然相信养老应该依靠自己的子女或者自己,认为新农保政策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加上缺乏主动了解新农保政策的积极性,部分乡镇政府为提高参保率,强制农民参保的行为时有发生。
(二)传统思想限制了新农保政策的推广。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旧农保制度根据农民参保缴费多少建立农民的个人账户,形成一个自我积累的模式,没有财政的支持与补助,其实质是农民的自我储蓄积累,因受制于农民低水平的现金收入而失败。农民担心新农保和旧农保没什么差别,只是换汤不换药,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保障作用。目前,各地农村养老方式还维持依靠家庭解决,农民在年老体弱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养老的任务往往落到儿孙身上。目前大部分农村老人认为自己子女孝顺,可以依靠子女赡养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随着农村青年纷纷进城打工谋生,农村大量孤独的“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养儿防老”的传统已难以维持。
(三)新农保政策试行办法存有不规范的地方。各地出台的实施政策表明,新农保保险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55元由中央财政补助80%,其他由地方政府负担)。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余额除139。政府补贴: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但对于现在选择每年缴费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岁之后相应每月可领取的养老保险金数额没有明确、详细、具体的规定。农民只是知道不同的缴费标准,对于相应的应该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并不清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该政策的准确理解及信任,也阻碍了农民积极参保。同时,新农保政策对农民异地参保、转移没有明确规定,也直接影响了一部分农民参加到新农保中来
(四)基础养老金标准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偏低。按照国务院关于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的规定,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不用再缴费,可以每人每月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地方财力影响,对领取待遇人员,只补贴55元的基础养老金,各地普遍没有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仅靠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只能勉强维持其生存,有时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二、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对策
(一)动员各级力量,对政策宣传应扩面提高。农民参与新农保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农民由于受传统文化、自身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其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低,从而降低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宣传新农保政策,使新农保这项重大惠农政策真正的深入人心,让农民感受到该政策将为其带来的实惠,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二)上级财政应加大补助力度,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55元基础养老金,标准过低,难以维持生存,起不到保障作用。国家应该不断增加财政支出,投入更多的资金到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来,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逐渐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财政支出,提高当地政府的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只有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进而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而且有助于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解决以后独生子女所面临的赡养难问题。
农村工作政策范文4
[关键词] 海东市 加快 承包土地确权 登记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18-01
1 基本情况
海东市是青海省最大的农业区,农村人口、耕地面积、粮油菜、肉蛋奶生产总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全市共有 94个乡镇、1587个行政村、7564个村民小组、67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总人口139.3553万人,农牧户32.1万户,劳动力77.32万人。海东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从2011年开始,全市12个乡完成了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2014年互助县、民和县被确定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整县推进试点县,2015年乐都区被确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整县推进试点县。共落实中央和省级土地确权资金4759.5万元。
2 工作进展
互助县19个乡镇1860平方公里的地块航拍及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县已完成18个乡镇264个村8万多户的地块初步确认、经营权共有人和原土地承包地块信息的调查工作及地块成图工作,已完成地块两次确认并公示的村有264个,农户已确认签字的村有256个,并对102个村进行了初步审验,91个村正在开展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工作。民和县22个乡镇完成权属调查签字确认工作,并进行了公示,已完成14个行政村的合同签订。乐都区完成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84个村的调查摸底,正在开展测量及绘图工作。平安、化隆、循化三县确权工作于2016年正式启动,正在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前期准备工作。
3 主要问题
从土地确权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标准低,经费缺。目前,从我市土地确权登记试点来看,每亩投入成本高达25元以上。但国家按每村投资5万元,省级按每村投资4万元给予补贴,投资标准过低,经费十分紧缺。由于经费不足,影响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任务重、进度慢。确权登记颁证涉及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工作任务繁重,主要工作由农业部门来完成,且整体搬迁或全家外出务工的农户比较多,做到承包的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相符”和承包地块确认、地块四至边界测绘登记、承包合同签定、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四到户”,现场确权极为不易,影响了正常的工作进度。三是争议多、化解难。有不少承包地存在争议,有的争议时间久远、矛盾交织,证据缺失,化解难度大。同时,农户法律意识淡薄,在流转土地时不签订正规合同,导致出现矛盾纠纷时缺乏维权依据。
4 对策建议
4.1 加大宣传,广泛动员。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在遵循保持稳定、尊重民意、依法依规、确地为主、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争2017年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利用播放专栏节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群众充分认识到登记工作是对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规范和完善,而不是重新分配土地,充分调动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提升确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学习《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强化作业规范。
4.2 强化监督,加快进度。切实加强对各地确权工作的督促检查,落实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情况报告、监督检查和成果验收制度,指导各地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按照时间进度保质保量的尽快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适时组织先行完成确权任务的试点单位进行成果验收,利用已有的经验,开展对新增确权单位的指导督促工作。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防治因经费不足导致标准降低、质量降低,进而影响确权质量,诱发新的土地矛盾。
4.3 把握重点,化解难点。督促指导各县区建立健全纠纷调处机制,依托确权工作化解存量土地纠纷,坚决防止产生新矛盾,确保确权工作稳步快走,让确权成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把好承包地块的四址边界关及指界测绘关,确保承包地块信息及空间地理位置准确无误。二是减少矛盾纠纷,把好土地纠纷调处关,确保确权工作圆满完成。土地确权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以往土地纠纷,因种种原因有的并未得到调处,有的还会在确权过程中产生,对于这些纠纷要借确权的“东风”及时进行调处,对一些矛盾纠纷一时难以处理的暂缓登记,始终坚持先解决矛盾纠纷,后登记的原则,避免引发矛盾纠纷。
4.4 完善机制,联动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面广,必须要建立起各部门发挥优势,积极参与,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一是及时指导。对确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严格考核。二是及时沟通。根据建立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部署任务,交流情况,掌握动态。三是及时总结。对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要认真进行总结,积累经验,解决问题。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予以推广;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查明问题,及时解决,努力为全市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全面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措施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山.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几个问题[J]. 上海国土资源,2015,04:1-4.
农村工作政策范文5
一、“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的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影响长远,为此应时刻得高度关注,认真对待,妥善处理。所以我们要认准形势,把住脉源,守住根基。
(一)、农村是革命的根据地。大量工作要从这里开始着手,农村工作关系到其它方面的具体工作;农村工作牵连到其它方面的具体问题,所以说农村是锻炼人才的舞台,同时也是表演的平台,很多年轻人会在这里茁壮成长,或将成为有用之才,备用之才;农村是历练人的品行宝地,磨砺意志,砥烈品行,农村是各种矛盾.中表现的地方,基于此在农村里工作应该是:具体问题得具体分析,特殊情况得特殊处理。真诚地对待,踏实地工作,不断学习,不懈奋斗。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才能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三农的进步才是我们国家真正的进步。
(二)、农民是基层工作的力量源泉。脱离了农民,农村工作也就没有法开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农村工作过程上要联系农民,依靠农民,服务农民,以人民的满意度来衡量自己的成绩。以人民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踏实工作,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三)、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命之本。是国家重要经济命脉,是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保证,是一个国家能否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农业的发展关系重大。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着力发展农业,大力实施各项补足,以此来提高农业劳动才的积极性,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与效益。
二、我们在态度上要端正,品行上需严谨,业务上得熟练,学习上应抓紧。
(一)、切实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快速把自己从学生角色转变过来,投身到农村工作中去,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工作和生活,对工作踏实负责,对人诚实有信,对事客观冷静。
(二)、品行上一定得严谨,特别是要做人低调,处理事情前做请示,处理后要汇报,礼貌对待领导、同事、朋友。做一个谦逊之人,踏实之人,求真之人,务实之人。不邀功,不抱怨。
(三)、业务上要多向老同志学习和请教。他们在农村工作的经验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对具体工作的处理以及看法都上独到的一面。
(四)、学习上应抓紧抓早,时间不等人,利用空闲时间多给自己“充电”,学习专业,学习技能,学习经验,学习沟通,学习处世。加强写作能力,突出专业水平,提高组织技能,优化沟通技巧。懂礼、懂法、懂科学;知人、知世、知事实。
三、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
作为一名大学生公务员,我们应该牢记我们的宗旨,所以应该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在农村,涉及农民利益的政策法规很多,比如说有惠民强民政策,有计划生育的政策,有土地山林、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还有关于婚姻家庭方面的政策法规,有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法、选举法等。
(二)、村情民意的调查员,要当好村情民意的调查员,要调查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情况,要搞清楚农民所思、所盼、所忧、所惧、所恨、所怨、所喜。
(三)、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农村当前特别关注的一个是“农合”,农村合作医疗,第二个是低保,第三个是义务教育,第四个是涉法涉诉。
(四)、富民强村的促进员,提供一些新技术、新信息、新项目、新点子。
(五)、远程教育的操作员,现在村里基本都有远程教育的设备,可以上网,尽可能为大家开展工作创造一定条件。下来以后就有个任务,就是要当好远程教育的操作员。我们的农村远程教育设备还刚刚安装,会用这个东西的人不多。
农村工作政策范文6
刚刚结束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新任务,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更高站位、更宽视角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把"三农"工作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全力推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切实把解决"三农"工作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精神上来。总书记在深入山东、河南农村考察时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卢展工省长从"三农"重要地位不可动摇、不可替代、不可超越等三啊方面对"三农"的重要性作了透彻分析,并对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切实把"三农"工作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必须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进收。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面对我市农村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慢,产业化组织和中介组织带动能力不够强,农村发展受到投入不足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实现农民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等突出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转变观念,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重点,推动农业结构向调高、调优、调强的方向发展,正视存在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抓住薄弱环节,落实增收措施,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