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急救的基本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急救的基本技术范文1
1、《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2007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九把刀。该小说是自传体小说,讲述了柯景腾和沈佳宜之间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
2、《功夫》,是2004年11月1日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的青春奇幻小说,作者是九把刀,讲述了高中生惩恶扬善并解开了师傅身上的谜团的故事。
3、《杀手》,是九把刀创作的系列小说,包括十二个不同的故事。
急救的基本技术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发展现状;内容;基本结构;学时安排
中图分类号:TP317
多媒体技术在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安排、会议交流、展览展示等场合,它已经取代了投影仪,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涵盖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超链接等非常全面的数据处理功能,既涉及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也涉及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以说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也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
1 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多媒体技术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普及开来的,并迅速占领了制高点,虽然说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的问题。
1.1 多媒体技术尚未统一标准
利弊是一个矛盾体,凡事有利就有弊,回到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领域里,正因为它发展迅猛,普及率过快,也导致了多媒体技术的主要技术和辅助技术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在应用市场方面,各种各样的技术层出不穷,可能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多媒体技术,比非本专业的学生要透彻和深入得多,教学内容也更偏重于深入,而其他专业的学生,所掌握的技术,可能只是简单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最粗浅的部分。
1.2 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不规范
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的不规范,除了“看人下菜碟”,从内容和课程上,过分强调专业划分外,其实它本身的教学内容就不规范,缺乏一个权威的教学部门对教学内容进行统一规范或者统一出版,教学内容的安排五花八门,教学内容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关于教学内容的课本也盗版猖獗。
还有一些高校根据自己学生及教师课程安排,进行教学课本的自我创作, 虽然这一方面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但同时也存在着高校之间的内容差。
1.3 多媒体技术教学侧重点不同
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侧重点不同,主要体现在高校之间关于多媒体技术的课程内容安排上,部分高校重视理论教学,教学侧重于讲解多媒体的发展史和进化史,而部分高校,尤其是一些专科学校,则过分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学。
2 多媒体技术内容的基本结构
其实关于多媒体技术的内容,主要落脚点就是在研究它的课程内容。本文将重点介绍多媒体技术课程内容的五种基本机构:多媒体技术的概论及基本理论、多媒体设备、多媒体元素的处理技术、多媒体软件设计探究、多媒体开发及编程。
2.1 多媒体技术的概论及基本理论
所谓多媒体技术的概论,其实就像国内部分高校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一样,注重讲解多媒体的发展历史、所取得的成就,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目前的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课程内容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和理解多媒体技术,对多媒体技术有个比较大致详细的了解,追根溯源。
在课程内容上安排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的教学,主要是让学习者对多媒体技术有个更加直观和透彻的了解,也能从技术层面上让其掌握多媒体技术。重点介绍多媒体中信息的压缩和解压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多媒体技术中所涉及的数字音视频技术、增量调制技术、变换编码技术等。当然这部分主要侧重于理解,并非要求学习者深入接触。
2.2 多媒体的基本设备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既涉及计算机的软件,也涉及计算机的硬件。在多媒体基本设备的课程内容安排上,重点向学习者介绍多媒体设备CD―ROM、声卡、视频卡,以及多媒体设备的外部设备、扫描仪、触摸屏等。
2.3 多媒体元素的处理制作修正技术
多媒体元素、素材应该是多媒体制作处理的载体,在多媒体技术的课程内容安排上,选择多媒体元素的处理制作技术,主要是让学习者领会多媒体素材在多媒体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性。
多媒体素材的制作处理需要一定的技术,包括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图像处理、文字处理、动画处理等。在这一刻冲中,学习者可以掌握一些具体的操作技术,既加深对多媒体技术的印象,也能提升这门课程的兴趣。
在软件市场上,关于多媒体素材,动画、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不同元素的处理技术非常多,在此不在一一赘述,但建议学习者去正规软件市场上去下载,并就此可向老师咨询或询问,以保证学习多媒体元素处理的质量。
2.4 多媒体技术的设计原理
在多媒体技术的课程内容安排上,选择安排多媒体技术的设计原理这门课程,主要目的在于让学习者对多媒体软件的设计原理及理论有个简单了解,比如多媒体软件的开发流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使用规范等。
2.5 多媒体系统开发及编程
编程是一种创造性的东西,学习多媒体技术的目的并非简单地让学习者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与应用,而是需要学习者在掌握多媒体的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编程进行创造性利用。而关于多媒体系统的开发,也同样处于这个目的,在开发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适当介绍一些专业的开发工具,供学习者学习和掌握。
3 多媒体技术的课程的学时安排
虽然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如果多媒体技术的课程的学时安排过于松,课程之间就无法衔接,对教学的连贯性会造成影响,但如果课程安排过于紧密,也不利于学生自我练习,填鸭式教育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可适当在一周的课时内,安排五到六节课,理论教学课与实践操作课相间分布。
在进行理论学科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压缩课程,这样既方便融合多媒体技术的整个发展流程,也能给后面的技术课程腾出更多更充裕的时间。不过,具体的教学时间安排仍然要以学生掌握的程度为标准,对教学时间进行适当的修正。
4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虽然发展比较快,但就目前来看,仍然存在没有行业标准、教学内容不同、教学侧重点不同等问题,所以在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现状的基础上,适当的在课程内容的结构上做做文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概论相配合,总之在多媒体技术不断翻新的情况下,关于多媒体的教学内容也应该紧随时代步伐,不断进行更新和置换,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实践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鲁书喜.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研究[J].天中学刊,2003(05).
[2]周忠英,李归祁.多媒体计算机图像数据压缩的实现[J].遥测遥控,1995(06).
[3]谢雪晴.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研究与展望[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
[4]潘巧明,蒋黎红.《多媒体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丽水学院学报,2005(05).
[5]苏保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张岩峰.多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6(01).
[7]吴晓飞,华国盛.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05).
[8]黎芳.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中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00年
[9]周立.多媒体网络CAI软件开发及其在机械设计传动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2.
[10]谢捷如.多媒体技术在电类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
急救的基本技术范文3
关键词:创意;创意管理;创意价值;价值网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4-0067-04
一、引言
在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创意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强劲动力,创意现象更是引来人们的普遍关注。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对以“创意”为核心的创意经济、创意产业、创意企业以及创意人才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从现有研究看,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创意问题研究视角多元、成果丰富,但将创意纳入到管理范畴进行深入研究的还不多。本文试图通过对创意定义研究的梳理以及与相关概念的辨析来对创意属性及价值进行系统阐述,以期能为创意管理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深层次的思维框架,同时为创意领域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实践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行动指南。
二、创意概念的界定
(一)心理学派对创意的定义
心理学派对创意的研究起源较早,将创意界定为一种创造力的思维过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意心理过程分析以及创造力培养方法两个方面。Bono将创意定义为一种“天才神话”,他认为,创意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智力,是艺术创造领域最稀缺最珍贵的资源。Bono还提出了著名的“水平思维法”及“六顶思考帽”,被广泛运用到教育及企业管理领域。Anna和Peter从学习阈的角度出发对创意进行界定,认为创意既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的结果。国内学者林崇德和胡卫平将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进行分类,指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的社会背景是创意的内涵。
心理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隐藏于人内心的思维过程的探索,突出了人脑神经物理过程的生态属性,并为创意能力的孕育及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就关于创意究竟是所有人共有的普遍特征还是特定人群原创思想的一种心理过程这一问题,至今还没达成共识。
(二)应用学派对创意的定义
应用学派认为,创意是一项对创意产品进行构思、甄选和运用的实用性工作,如作家、编剧、艺术家、设计师。Dorsta和Crossb在对工业设计成果的评判中发现,创意思维的有效发挥是影响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指出创意是工业设计师工作的最主要内容。Micael等认为“创意”能够给广告提供附加功能,即富有创意的广告能提升产品的价值并扩大品牌知名度。国内学者李刺岢龃匆饫投这一概念,指出这是源于知识长期积累的一种复杂性脑力劳动。
应用学派的观点将创意能力集中在某些特殊群体身上,专注于个体工作能力、行为方式以及思维过程,带有将创意“专利化”的倾向。
(三)经济学派对创意的定义
经济学派认为,创意是一种生产要素,能够创造就业、汇聚财富和振兴经济。由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10创意经济报告》指出,创意是能够引导技术、商业实践或营销手段等方面创新的动态过程,与获得经济中的竞争优势密切关联。关于创意的经济学内涵,还有的学者认为,创意是一种测量经济活动成果的指标体系。如Florida和Tinagli在对欧洲地区的创意现状进行评价时,提出应该从人才、技术以及包容性三个方面来测量创意经济活动的成效。2004年11月,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发表了《香港创意指数研究》,提出了“5Cs”创意指数支架。该研究主张通过结构及制度资本(structural capital)、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资本指数(culturalcapital)来衡量创意成果(manifestations of creativity)。国内学者吕庆华和芦红也对创意是经济要素这一观点持认同态度。
相较于心理学派和应用学派的研究观点,主张创意是经济资源的观点摆脱了围绕个体或者某个团体探讨创意机理的线性思维,而是开始将研究视角延伸到对创意价值的探讨上,是对“创意”内涵研究的一次质的突破。
(四)管理学派对创意的定义
管理学派认为,创意虽然是依托个人的思维创造而产生的行为过程,但由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也必须要与外界发生联系,尤其是与经济组织有关联,因此,创意也就成为产业组织所关注的对象。Bihon较早提出创意管理这一概念。他指出创意价值的实现与升级离不开产业框架和管理机制的影响,创意是一个被管理的过程,而管理是一项创意工作。Fangqi和Tu-dort认为创意活动与企业管理行为并不是对立关系,主张通过创意管理方式来实现东西方管理方式的融合。我国学者刘友金、赵瑞霞等从创意价值链的研究入手,强调企业家是所有创意环节中最具资源整合能力的主体,进一步突出了创意管理的重要作用。杨张博和高山行分析了创意企业在创意产业链不同阶段存在的管理风险问题,并主张利用知识产权和合同管理等法律手段来规避创意风险,以提升创意企业的绩效水平。
管理学派的观点一方面延续了经济学派对创意商业价值的认可,同时又突出了企业管理手段对创意的影响作用。既考虑了创意系统本身的复杂性特点,又兼顾了管理机制的能动性,顺应了创意产业发展趋势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焦点的转变,是当前研究创意理论的主流。
本文对创意的概念性内涵倾向于复合观点,认为创意是以人类创造力思维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以文化为背景,以管理为手段的价值创造过程。该定义以“人”为主体展开研究,既考虑了创造力产生过程的复杂性,又注重了创意工作的特殊性,更重要的是,该定义突出了创意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融合,彰显了现代企业管理的艺术性和系统性,是对创意概念进行界定的一种新尝试。
三、创意的基本属性
创意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当丰富,也正因如此,创意具有其特有的属性。首先,创意具有自主性。创意是一个神经物理过程,这种过程伴随着某种可以大幅提高人类独立思考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复杂心理情绪而产生。从表面上看,创意产品是为了要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冲击,满足或创造消费者的某种需求;从深层次上讲,创意强调突破常规,力求深入到人性的深处来进行原创构思和设计,是一个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其次,创意具有普遍性。创意主要是利用人们的一些普通能力,如想象力、判断力、语言能力、推理能力等,这些能力不仅在目前普通教育体系中被大力强化,甚至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日益受到重视。第三,创意具有关联性。创意要产生价值、发挥效用,就必须要和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竞争者发生联系,没有任何人能够脱离现实而凭空构造出毫无根据的事物。最后,创意具有系统性。创意思维更多地产生于不同的思维组合,多样性和互补性、妥协和合作是创意工作的另一层要求。创意工作本身也遵循一定的逻辑路径,如创意的准备、酝酿、启发和生成过程等。因此,将创意活动置于一个复杂的系统中,考虑创意个体、团队、组织以及环境之间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将是研究创意的基本立足点。
四、创意与创新、创业的辨析
从基本内涵来看,创意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创新是对现有事物的更新和改造,创业则是将创意与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活动,是实现创意和创新商业价值的必要手段。从内在结构看,三者都强调“创”的过程,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创意突出原创性,创新强调再创性,而创业凸显实用性。
(一)创新与创意
Schumpeter(1912)首次提出创新(innovation)概念。他认为,创新是基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而产生的新型生产体系,包括在产品、技术、市场、原材料及组织等方面的新突破。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企业应把外部创意和市场化渠道同内部系统相结合来实现价值创新。Filippetti认为在复杂的创新战略中,产品的设计研发是创新的重要来源。国内学者许庆瑞等提出“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全员创新和全面协同”的全面创新概念。宋刚和张楠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提出创新2.0概念。目前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以技术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制度、文化及战略等方面的新突破,更多地集中在企业内部来研究创新要素,与文化艺术、地域特点、城市氛围等因素联系较少。
从广义上看,创意和创新都具有较为类似甚至是相同之处。首先,从主体上讲,不论是创意还是创新,两种劳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承载者都始终离不开人类,都与人脑的创造性思维密不可分。其次,从来源上讲,两者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基础之上。离开了专业知识的积累,缺少了创造技能的支持,远离了生活实践的积累,创意或是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从成果上讲,二者带有不确定性。由于产品的设计者或研发人员的创造性工作往往需要打破常规和反复实验,这就必然导致成果在问世之前,能否实现商业价值,能否被受众认可,都是未知数。
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创意与创新的内涵却有所不同。首先,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从应用层面分析,创新所强调的是实用功能,在处理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上往往聚焦于“一次性”的创新,最终效果是通过对生产工艺及流程的改造来降低产品成本和提升劳动生产率。创意虽然也追求经济上的增值,但与创新最典型的区别就是,创意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经济资源融入企业生产要素中,能够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的价值总量。其次,两者对行为主体的要求不同。创意是一种综合性较高的复杂性劳动,需要文化积淀、知识保障、技术支撑和经验累积。而对于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中从事技术研发和管理革新等创新工作的劳动者而言,在综合能力要求上,更多的也只是强调专业技术水平的精湛和超前,从广度上来讲,远不如创意。第三,两者的表达形式不同。创意劳动者的工作方式首先发起于思维的革新,是内在的、个人的和主观的,而创新工作主要缘起于对既成事物的一种新组合,是外在的、客观的和更加具体的一种劳动。创意往往能通向创新,而创新却较少引发创意。
(二)创业与创意
Drucker认为创业是一种普遍行为而不是特定的人格特质。Ireland等把创业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创业战略的三维度,即创业历史、创业要素以及创业成果。Grégoire&Shepherd利用创业动机、创业知识与环境的互动构建出创业集成系统。我国学者对创业理论的研究正式开展的较晚,但研究成果丰富。林强、姜彦福等指出凡是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的个人、团队或组织都有可能成为创业者。翟庆华、叶明海等提出创业是经济增长要素,并证实短期内创业活跃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明显。
本文认为,创业是人类基于创造力思维和创新行为来开创建立新事业的系统过程。创业的内涵已从早期仅关注创业者特质向注重创业过程转变,研究层次也实现了由个体到团队、组织甚至社会层面的转变,同时,创业的系统化研究也日益彰显人、组织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这与本文对创意的定义有耦合之处。创意是创业的源泉,而创业是实现创意的工具,两者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首先,行为主体具有多元化和同一性特征。不论是创意还是创业都不是属于某一特定人群的专利,都具有普遍性特征。创意和创业既涉及个体、团队、企业,也与整个社会有关,全民创意、全民创业成为普遍现象。此外,“创意企业家”这一概念的兴起也印证了创意与创业主体的同一性。该概念被用来描述能够将想法转变为社会所需创意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家角色,文化创业者利用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手段在文化环境和文化组织中寻找新的机会并开创新的事业。
其次,创意的基本内涵是创业的表现形式。在全球化日益蔓延的背景下,文化共用正成为一种潮流。在特定地理区域或虚拟领域内可以获得的智力资源体系,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文化区域和文化集群的演化。在博客、电子商务、推特网等新兴数字媒介的推动下,利用虚拟平台来寻找创业机会更成为一种共识,网商正悄然成为新兴创业群体。互联网创业依托信息技术工具的支持,创业者通过对原有产品内涵和经营方式的创意和创新开展创业活动。
第三,价值实现的内在机理具有一致性。创意首先是建立在他人想法基础上,通过创业方式来实现创意也必然要求寻找与人合作的机会,协作创意和协作创业也已成为一种生存准则。此外,现代创业的价值已经不仅是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生态创业。与简单的商品交易相比,个人情感的体验需求在创意产品和服务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开始成为创业价值得以实现的保障。
五、创意价值的实现过程
由于创意的产生往往源于个体的直觉、观察和体验,这些隐性知识是模糊的、难以表达的。因此,创意价值的生成过程本身就存在着难言性和不确定性。尽管学界目前对创意概念的认识还未达成共识,但在对创意价值的追求上,目标却是一致的。
Green(2001)较早对创意价值的生成过程进行研究,他提出了“5I”创意程序(如图1所示)。在资讯阶段,创意者通过对已有信息模式的怀疑和否定,生成创意源;在酝酿阶段,创意者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试图打破常规,产生新图式;在启发阶段,创意者通过系统思维,将新图式与市场、文化、审美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相结合,初步呈现出新组合形态;在生成阶段,创意经过前期量能的积累后,在时间、环境和灵感相关因素的促成下,瞬间实现质变;在应用阶段,创意者需要将创意设计、服务、版权等有形或无形的产品推向市场,最终实现创意价值。这5个阶段是循环的过程,创意的应用又有可能对新的一种创意产生提供基础和来源。Howkins提出了“RIDER”序列,即创意要经历回顾(review)、孵化(incubation)、梦想(dream)、兴奋(excite.ment)以及现实检测(reality checks)5个阶段。Fjeldstad和Ke-tels提出了价值网络模型,指出企业价值的实现既依赖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传统产业构成,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Csikszentmihalyi认为创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创意过程主要由三个辅助系统来支撑,一个是创意所涉及的领域,一个是创意领域的转化条件,一个是创意人才,他强调创意人才是整个创意系统的核心,该群体通过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对创意条件的合理利用以保证创意系统的稳定运行,最终达到创意价值永续的理想状态。
邢华在针对创意产业的价值生成与升级环节的研究中发现,网状的价值系统和线性的价值链是创意价值实现的两种主流模式。刘友金、赵瑞霞等提出创意价值链(creative valuechain,简称CVC)的概念,认为从创意源的产生到创意成果化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化过程,由诸如政府、企业、高校、文化服务机构等相关创意主体相互链接而成。同时将创意价值的生成细化为创意源、构思、设计、实验、市场化以及产业化等六大过程。厉无畏从资本要素、价值链和价值实现体系三个层面构建了创意价值系统(如图2所示)。刘捷萍以创意企业为出发点,构建了价值实现模型。她认为创意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让创意产品、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个过程包括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以及售后服务多个环节,而创新是整个价值实现过程的动力。
从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对创意价值实现过程的研究视角已经开始由线性向系统和网状的转变。与传统价值链理论不同,创意网络的价值动力来源于网络成员间的匹配,更注重网络的整体价值,突出了协作共生机制在价值创造中的主导地位,这种思维将是目前研究企业创意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和主要价值取向。
急救的基本技术范文4
关键词:本体;多媒体;信息组织;信息管理
1.引言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多媒体数据的急剧增长,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的表示和获取已经成为计算机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课题。过去的组织和应用多媒体资源呈现了一系列缺点:混乱、逻辑差、扩展和缺乏的必要的组织架构,对不同的多媒体资源有较弱的识别和管理。如何克服上述缺陷,在统一的描述框架集成了众多的多媒体资源,并基于此框架支持不同的应用程序,对于数据处理和识别、管理多媒体资源都是必要的。本文采用本体方法通过RDF(资源描述框架)和XML提供一个统一的资源描述框架多媒体资源。基于这个框架, 通过部分逻辑和推理的过程,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应用多媒体资源。
2.本体及相关技术
2.1本体的基本概念
本体论(Ontology)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哲学领域,是形而上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分支,与认识论相对。1991年,在人工智能领域,Neches等人最早给出Ontology定义,Neches认为“An ontology defines the basic terms and relations comprising the vocabulary of a topic area,as well as the rules for combining termsand relations to define extensions to the vocabulary.”即“一个本体给出构成相关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利用这些术语和关系构成的规则定义这些词汇的外延规则。199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知识系统实验室(Knowledge System Laborary,简称KSL)的Gruber给出了本体在信息科学领域被广泛接受的定义:“An ontology is an explicit specification of a conceptualization”。即“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化说明”。这也是最著名并被引用最为广泛的定义。
尽管本体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侧重点,但从内涵上来讲,本体的概念有下面四层含义:
第一,概念化(conceputalization):通过抽象出客观世界中一些现象(phenomenon)的相关概念而得到的模型,其表示的含义独立于具体的环境状态。
第二, 明确(explicit):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及使用这些概念的约束都被明确定义。
第三,形式化(formal):有精确的数学描述,是计算机可读的。
第四,共享(Share):本体中体现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反映的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它所针对的是团体而不是个体。
2.2多媒体技术
所谓多媒体技术, 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综合一体化, 使之建立起逻辑连接,并能对它们获取、编辑、加工处理、存储和展示。从研究和发展的角度看, 多媒体技术具有如下的特征:
(1)信息载体的多样化
信息载体的多样化指的是信息媒体的多样化, 即把计算机所能处理的信息空间范围扩展和放大, 而不再局限于数值、文本或是被特别对待的图形或图像, 这是计算机变得更加人类化所必须的条件。
(2)集成性
多媒体信息的集成性首先是指可将多种不同的媒体信息(如文本、 图形、 图像、 声音)有机地进行同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信息。集成性的另一层含义是把不同的输入媒体(键盘、摄像机、光笔、话筒等设备)或输出媒体(显示器、 喇叭等)集成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
(3)实时性
多媒体技术由于是多种媒体集成的技术, 其中声音及活动的视频图像是和时间密切相关的, 甚至是强实时的。这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必然要支持实时处理。
3多媒体信息的组织管理技术
3.1如何组织多媒体信息
信息及数据管理是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多媒体的数据量巨大、多媒体的种类繁多、每种媒体之间的差别又是那么明显, 但又具有种种信息上的关联, 这些都给数据与信息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管理和组织这些数据? 如何从各种各样媒体数据中找到所要信息?如何表现这些多媒体信息?这些都是传统的数据库理论和方法尚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关系数据库的方法推动了数据库的研究和发展, 但在处理非规则数据方面又不那么适应, 而多媒体数据大多都是非规则化的数据。
3.2 构建多媒体信息领域本体
出于本体资源可重用性和开发协同性的考虑,一般不会将所有媒体概念和属性类本体定义在一个文件里,而是按照不同的媒体格式分别定义在不同的本体文件里,在文件中利用owl: imports属性可以在各个本体文件之间实现资源调用(见下图,所有的owl文档存储于关系数据库中,通过查询获取关系数据库中相关信息的存储地址),如果需要,我们还可以将单个媒体类型本体文件按照概念定义到多个本体文件中。本文选用了OWL (Web Ontology Language)作为本体形式化描述语言, OWL的优点是定义完备,以Web资源为描述对象,而且是W3C的推荐标准,而多媒体信息资源适合于网络传播和浏览。另外RDF (S)资源描述框架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具有互操作性的多媒体元数据模型。MPEG-7提供的描述语言DDL可用于深刻描述多媒体信息的各项特征,用户可以有效地搜寻、过滤和定义想要的影音资料。
选用对以上技术提供良好支持的Protégé-2000+OWL插件作为本体构建工具, Protégé-2000是由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医学情报学研究组开发研制并在Java环境中开发出来的,与其它工具相比其优势在于: (1)具有图形化的用户界面; (2)对Unicode字符集输入的支持; (3)可以免费下载系统安装软件和插件(如OWL插件); (4)有为数众多的用户的支持,有利于本体的交流与合并。
3.3.本体对多媒体信息组织的作用
本体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组织方法,具有传统信息组织方法所不具备的功能和特点,为多媒体信息组织带来新的变革,并成为多媒体信息组织的核心概念。首先,它是一种直接体现语义的多媒体信息组织。基于分类或主题的多媒体信息组织,所表达的语义都是隐含的,只能被它们的建立者或开发人员所理解、掌握和使用,不能直接表达为机器(计算机)所理解的形式化的语义。而基于本体的多媒体信息组织借助本体描述语言,就可以直接表达为机器“可理解”的、显式的、明确的、形 式化的语义,方便计算机的“理解和处理”。同时,由于本体中定义的概念是在一定的语义环境或限制规则下完成的,因此,在表达概念及其含义时更加清晰和准确,在进行信息组织时也更加规范。其次,它是多维、网状的信息组织方式。传统的基于分类或主题的信息组织方式是线性的、一维的,本体则采用了容易为计算机所接受和处理的体现描述逻辑的知识表现和信息组织方式,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多维的语义网络。这不仅有利于网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信息资源的集中与整合,而且更加有利于它们之间关系的描述和揭示。
4.结论
基于本体的多媒体信息组织,能将多媒体信息提炼成知识,对多媒体信息资源进行知识重组和表示,实现计算机对多媒体信息资源的自动组织,从而为用户提供智能的检索与服务。本体的出现和发展为现代信息组织,特别是多媒体信息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体现的思想和方法必将促进信息组织向知识组织转变。
参考文献:
[1]杨学良.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2]邓志鸿,唐世渭等.ontology研究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8卷,第5期,2002年9月.
急救的基本技术范文5
【关键词】远程微格技术 本地化支教模式 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49-04
近年来,区域内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大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育能力支援基础薄弱地区教育发展成为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贺州学院远程微格实验中心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技术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功能目标。目前,贺州学院远程数字微格实验中心在广西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第三期的建设。自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以来,该实验中心进行了系列教育教学实验和远程支教实践,在实验及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构想。本文拟从应用远程微格系统实施支教工作的应用模式方面进行梳理与展望,期望对相关研究与实践有所帮助。
一、远程微格实验中心概况
贺州学院远程微格实验中心将有线互联、无线互联、移动通信等现代网络技术引入到传统微格实验室中,集现代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微格教学技术于一身。其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如下:
(一)基本结构
远程微格实验中心由主控室(对应传统微格的观察室)多个多媒体微格室(对应传统微格的微格室)构成。为实现各设计功能,采用了如图1的拓扑结构。
(二)主要功能
1.主控室主要功能:(1)对系统内全部微格室进行实时观察控制,具有一定扩展能力,支持更多微格室教室接入;(2)调播任意微格室上课场景至主控室(观察室);(3)将任意微格室上课场景广播到其他微格室;(4)根据需要可以将任意微格室上课实况或视频实时网上,授权用户可以在授权范围内远程观察、观摩;(5)实现与控制各个微格室之间音视频同步互动交流;(6)远程控制各微格室中摄像机、云台、前端音频设备等;(7)对录制文件进行上传分类和管理;(8)对录制文件进行后期编辑;(9)根据实际网络带宽对录制文件的格式及码流等进行调整;(10)微格视频资源管理,视频录制管理、视频自动归类、与微格室录播系统的视频自动同步;(11)内置评价系统,支持自定义评价标准、可实现现场评价及事后评价;(12)采用B/S模式操控平台,支持基于IE浏览器的远程系统管理。
2.多媒体微格室主要功能:(1)基于网络的资源信息浏览、上传、下载;(2)教学实况记录;(3)各个多媒体微格室间的音视频同步互动交流与观摩;(4)教学过程课件自动生成。
二、远程微格本地化支教常见应用模式
研究表明,无论教育技术怎样发展,无论教学模式如何丰富,最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也是公认的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模式。因此,应用了何种先进技术的教学模式,都只是在强化或优化了教学活动的某一方面功能的同时以弱化或牺牲其他功能为代价,如传统远程教学突破了空间界限却不得不以削减教学信息量为代价,而被削减的师生互动、授课教师的肢体语言等所谓次要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再如,慕课可以扩大受教育群体的规模,但这种规模扩大、效率提高是以牺牲对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支持为基础的,因此目前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对“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模式某一方面的改良,其成功的关键是在尽可能增强传统“面对面”的所某一方面功率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其他功效的损害。基于这种对技术支持教学的理解,利用远程微格技术构建本地化支教环境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应用模式。
(一)“1+1”本地化支教模式
远程微格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空间限制,将传统微格系统中的相邻教室拓展到异地教室。利用远程微格系统可以为天各一方的师生营造出天涯若彼邻的教与学的效果。在继承了远程教学突破空间限制的功能的同时兼顾了传统本地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及教学信息丰富的特征。
如图2所示,这种支教模式下,将远程微格实验中心所属的一个多媒体微格室设为支教教室,负责支教的教师在支教教室授课,将实验中心所属的需要接受支教的多媒体微格教室设置为接受支教教室,接受支教的教师及学生在接受支教教室听课。
在远程微格系统的支持下,支教教室的授课音频及视频信息被同步传送到受支教微格多媒体教室,并通过受支教教室的音视频多媒体设备还原播放,支教教室的授课场景被远程映射到受支教微格教室并与受支教微格教室的本地场景叠加后构成包含受支教教室本地实际场景与远程支教教室授课场景的受支教教室复合场景;与此过程相同,受支教微格教室的听课音视频场景同样通过远程微格系统同步映射到支教微格教室,并通过支教教室的音视频多媒体设备还原播放。这样在支教教室的复合场景中包含有本地场景和受支教微格教室场景,在受支教微格教室中也同样包含有支教教室场景和本地场景。呈现在两地两个教室师生面前的场景几乎是同样的,通过网络这个桥梁,相距遥远的两个教室被合二为一,天各一方的师生如身处同一教室。支教教室的支教教师可以利用远程微格系统实时观察受支教教室的听课情况并可以随时根据受支教教室的听课现场情况进行远程提问、答疑、点评等教学活动。支教教室中的学生与受支教教室中的学生可以进行基于网络的音视频互动交流,可以完成相互问答、讨论等活动。异地的师生可以借助远程微格系统轻松便捷的“面对面”地完成“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基本授课活动,天各一方的学生可以借助远程微格系统完成“面对面”的问答讨论、合作、协作学习活动。从理论及实践来看,在诸多以技术为支持的支教模式中“1+1”本地化远程支教模式是对“面对面”传统教学活动各种功能兼顾性最好的一种支教模式。
(二)“1+1+N”扩展支教模式
如图3所示,这种支教模式下,将远程微格实验中心所属的一个多媒体微格室设为支教教室,负责支教的教师在支教教室授课,将实验中心所属的需要接受支教的多媒体微格教室设置为接受支教教室,接受支教的教师及学生在接受支教教室听课,管理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利用远程微格实验中心的主控室将中心所属的部分多媒体微格室设置为观摩教室,将支教教室的授课实况广播到观摩微格室。与此同时,还可以将支教教室的授课实况或录制的授课视频上传至实验中心的数字资源系统。所有的授权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利用PC或其他支持上网的终端同步或异步观摩支教教室的授课场景。
在这种模式下,支教微格室与受支教微格室的复合场景与“1+1”本地化模式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在各观摩室(包括多媒体微格室及普通网络多媒体教室)及其他网络访问终端可以观看到支教微格室的复合场景。这种模式是在“1+1”本地化支教模式的基础上拓展形成的一种支教模式,这种模式中除了具备“1+1”本地化模式的全部功能与特征外,其受益面较广、效率较高。这种模式下的支教活动不再局限于远程微格实验中心所属的多媒体微格教室。在这种支教模式下,只要持有具备上网功能的访问终端,且获得了访问授权,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远程微格中心数字资源系统而成为支教活动的参与者。他们所使用的设备也不局限于多媒体微格系统,只要是能够上网的、可以播放多媒体音视频媒体的设备都可以用来参与支教活动,支教活动可以在微格教室―微格教室、微格教室―网络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移动终端之间展开,支教范围更广,受益人群更多,支教效果较好。
其不足之处是,支教的主讲教师只于被选定为受支教微格教室中的师生之间有较为丰富的互动交流,主讲教室与其他观摩教师及学生之间、观摩教师与观摩教师之间、各地听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几乎无法实现,各观摩点与主讲教室之间的信息流是单向的,如图3所示,信息流只有在支教微格室与受支教微格室之间是双向的,而其他微格教室、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终端与支教微格室之间只有单向的信息流。除设定支教微格室与受支教微格室外,其他访问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信息而不能主动参与到授课活动中,观摩者与授课者、观摩者与观摩者之间几乎无实时交互行为发生。
(三)“1+T+N”观摩支教模式
如图4所示,使用这种支教模式时,将远程微格实验中心所属的一个多媒体微格室设为主讲支教教室,主讲教师在主讲教室授课,实验中心所属的其他多媒体微格室设置为观摩教室,接受支教或参与学习的教师在观摩教室观摩听课,同时将主讲教室的授课实况同步上传至中心的数字资源系统。授权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室系统、PC或其他网络终端同步参与观摩学习。在这种模式中除了授课端、观摩端外增加了点评端。点评专家可以在主控室内同步观察主讲教室的授课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主讲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实时点评。点评专家的点评信息以音视频及文本信息的方式实时推送到观摩教室及其他观摩终端,但这些信息不会被传送到主讲教室,这样主讲教师和主讲教室中听课的学生可以在无外来干扰的自然状态下开展授课与学习活动。这种自然常规状态的教学活动对观摩者的教学技能提升的帮助较传统的刻意打造的“集中观摩课”更有价值。另外,这种观摩学习模式也给参与观摩的教师带来极大的方便,省去了为听一节好课而跋山涉水的旅途劳顿及由此所产生的不菲开支。他们可以在本地的远程微格教室,可以在本地的网络多媒体教室,也可以在办公室、家中、路上……任何可以访问该远程微格实验中心的地方参与观摩活动。他们就如同观看一场足球比赛的现场直播,专家的点评可以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发现主讲教师的授课优点与不足。同时在这种模式下,远程微格实验中心的系统服务器开辟有一个供参与者自由发言讨论的讨论专区,在这个专区里,所有参与观摩活动的人员包括主讲教师、观摩教师、点评专家等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发表自己的看法、解答他人的提问等。在这个专区里,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发表意见的权利与机会是均等的,大家可以进行更开放的、自由的、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
这种建立在自然真实授课基础的网络远程观摩、“点评+讨论”的观摩教研方式,具有成本低、易组织、回归自然、贴近常态、平等、开放的特征。观摩过程中有讲、有观、有问、有答、有评、有思,观摩教师更容易深度参与。是最接近常规状态教学的一种观摩学习方式,有助于观摩者教学能力的迅速提升。
(四)“1+N”教练支教模式
“1+N”教练支教模式实质上是传统本地化微格教学在空间上的拓展,主要用于对受支教地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这种支教模式的主要操作方式是,指导教师在主控室(观察室)内,通过网络同时远程对1-3个支教点的教师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与指导。实际应用中,经常是指导教师先进行某一教学环节或某一教学技能的示范,受培训教师观摩后在受支教教室进行模拟演练。指导教师通过监控电视墙和音频系统同时对多个受支教微格室演练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示范,还可以远程进行演练场景的录制、切片回放,切片诊断、分析等。利用网络远程实现以往只有在本地微格教学中才能进行的“示范+观摩+演练+诊断”的教师培训模式。
这种支教模式可以在微格教室―微格教室及微格教室―双向网络多媒体教室(在常规网络多媒体教室基础上加装音视频采集设备)之间展开。支教教师可以采取一对多的方式对多个支教点实施支教活动,支教受益面小于“1+T+N”观摩支教模式但支教者与被支教者之间可以进行便捷、丰富、高效的交互活动,交互性更强,师生分离的空间界限被淡化,教学形式接近基于本地化训练的“教练―学员”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支教模式在教学技能提升训练方面效果明显。
(五)“X+X”合作课堂支教模式
这是一种基于“空中课堂”的网络支教模式,在这种支教模式下,参与支教活动的微格教室的所充当的角色是不固定的。支教活动的组织者在主控室(观察室),根据实际需要或某微格教室的请求对其角色进行设置或变更,每个微格教室都可以成为支教教室也可以成为被支教教室。
在现实教学中,各学校的师资情况会有所不同,同一学校的不同学科间的师资力量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城里学校或重点学校的师资力量总体上会强一些,但不排除在农村学校或条件较差的学校中某一学科的教师或某一位教师的某一专项的授课能力突出的现象。如甲微格教室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师是一位专业知识扎实、授课经验丰富的名师,授课效果突出;而乙微格教室所在学校物理课的任课教师在教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教学效果好,在同行和学生中享有较好的口碑……其他微格教室所在的学校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某个学校某一门或几门课授课能力强、教学效果突出,而其他学科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支教活动的组织者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某一微格教室的精彩授课实况投放到其他微格教室,这样就可以实现每一个微格教室所在学校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到本区域内本学科最优秀的教师的授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同一门课或同一节课的不同环节由不同微格教室的教师来主讲。这种合作课堂的支教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强项,采取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策略,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
三、结论与展望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在现代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与手段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师资源配置从“实地挂职支教”到“异地网络支教”;在职教师培养从“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到“异地网络教研互动”;网络教学从“基于资源的网络教学”到网络“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应用远程微格技术构建本地化支教环境是为适应现代教育手段变革而进行的一种尝试。贺州学院远程微格实验中心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弱化空间因素对教与学的影响,最大化地追求身临其境的本地化效果作为支教模式选择的最重要出发点与目标。利用远程微格技术构建本地化支教环境的各种模式,各有长短,应用中要根据实际目标与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模式。实践证明,远程微格技术在构建本地化支教环境方面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在解决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特别是解决类似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这类区域内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教育欠发达地区多是位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的山区的状况下,其优势更为明显。目前贺州学院在利用远程微格技术构建本地化支教环境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相当多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需要借鉴其他类似研究的经验不断完善与提高,比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熊才平教授所主持建设的“异地同步互动网络教学专用教室”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此外,远程微格教室建设成本较高,目前普及率较低,许多偏远山区学校暂时还没有能力配备远程微格教室,这是目前影响利用远程微格技术实施大规模、大范围远程支教的瓶颈。但2010年起国家“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以来,绝大多数学校都建成了功能完善的网络多媒体教室。因此,如何拓展远程微格教室与网络多媒体教室之间的互联应用,在远程微格教室与网络多媒体教室之间开展深层次的远程支教活动也是下一步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熊才平,等.“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平台设计――“4+2”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异地教学平台[J].现代教育技术,2010(12)
[2]熊才平,等.“4+2”免费师范生异地教学新途径――“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4)
[3]熊才平,等.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教育研究,2012(6)
急救的基本技术范文6
关键词:分时分控;照明系统;经济运营;节能减排
照明系统作为城市灯光美化的一部分,是为市民提供切实帮助的基本服务单位之一。因此根据用户因人而异的需求改良不同的运作方式,以求以低能耗、零浪费的形式完善功能实现、优化系统构建成为倡导节能减排时代的首要话题。路灯常用于市镇内交通道路与居民区内照明,因用户需求基本一致,其照明时段与照明时长基本保持统一。但随着行业多样化的发展与作息时间的差异化,不同领域对路灯运作方式的要求趋于不同。例如部队组织的作息时间与社会有较大不同,依据日照时间开关灯的运作模式不能满足部队的日常需求。本研究以此为例,力图以部队作息时间为基准,探究在保障路灯照明系统低成本运行前提下的分时分控技术。
一、现状调查
根据部队的要求,我们认为节约路灯的运行成本不单单需控制路灯亮灯时间,它涉及到具体客观环境的制约与限制。因此我们以一南方中小型城市的部队路灯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① 路灯功率情况及日费用估算 。该部队路灯工程共计路灯26套,其中250W有16套,150W10套。共计功率5.5KW。按照每天运行10小时计算,每天的费用在40元左右。可知,根据目前运行方式每天所要支出的运行成本为40元 。
② 作息时间的统筹。 部队施行军事化管理,每天在夜间9:30熄灯休息,于早上5:30出操,作息时间十分规律。因此,可以通过减少运行时间来降低运行成本。
③ 根据本地路灯所09年运行成本的分析大致得出,路灯运行成本由路灯电费、路灯维修材料费、人工费等组成。因此节约运行成本不仅仅只是电费支出,它涉及到整个运行体系的统筹。
一、 原因分析与要因确认
我们从设备、人、运行方式、材料四大方面入手,得到六个主要末端原因。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方式 要因论证 结论
1 路灯数量的增加 调查
分析 部队的道路已经形成,经过此次施工后基本覆盖完成,没有增加的因素。 不是主要原因
2 维修人员的水平 调查
统计 培训力度 结合人员实际情况组织人员进行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全员培训率达到100%。 不是主要原因
维修经验 通过师父带徒弟的方法,手把手的传教,业务水平提高较快。
3 维修材料不合格 调查
分析
通过招标的方式,对多家投标厂家进行筛选,确保选购材料质量有所保证。 不是主要原因
4 运行方式的调整 现场
实际
使用 全夜运行方式 所有路灯至点亮起运行到天明,年平均运行时间为10小时 是主要原因
全夜/半夜运行方式 路灯运行至规定时间后关闭一半的路灯,剩余路灯亮至天明,运行时间根据设置情况一般为7-8小时。
分时分控运行方式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运行时间,灵活多变,可以有效控制亮灯时间,一般控制在3-5小时。
5 路灯的维护材料 调查
分析 路灯的维护材料主要由灯泡、整流器、触发器等组成,其损坏最主要的原因是运行期间的老化造成。因此点亮时间越长,灯具设备的消耗也越大,费用的支出增大。 是主要原因
6 路灯的控制设备 现场
实际
使用 监控控制设备 监控是由远方进行对路灯进行控制,它可以设置多种运行模式,简单、灵活。但是设备及维护费用较高。 是主要原因
时间控制设备 时间控制设备是根据日照时间,事先设定程序,对路灯进行控制,可分3路分别控制路灯
光照度控制设备 光照度控制设备是根据光照度进行控制路灯,输出单一。
二、对策的制定与实施
针对确认的3条要因,我们制定了如下对策:
① 路灯运行方式的调整 :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制定路灯运行模式,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以达到减少路灯亮灯时间的目的。具体措施为工作人员到现场后考察道路路灯接线方式的实际情况,分析部队的作息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拟定符合要求的运行方式。
② 路灯维护材料的调整:减少路灯的亮灯时间以降低路灯设备的损害率。具体措施为通过降低路灯的运行时间,延长路灯设备的使用时间,从而减少路灯维护费用的支出。
③ 路灯控制设备的调整:根据设备的不同特性选择控制器。具体措施为分析各类控制器的特点,要求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并能满足开关灯的要求。
经现场查勘要求,部队路灯的接线方式为三相四线。分别由三只接触器控制 三路出线,这样的接线满足分相分路控制的要求。
① 全夜灯运行方式,即路灯点亮后运行至天明关闭路灯,其运行时间在10小时左右。这样的运行方式主要运用在小街小巷中,其特点是路灯数量较少,功率较少,人员出入较多。部队路灯总功率在5.5Kw,要是按照这样的运行方式每天的电费需要40元,明显不适合使用。
② 全夜灯/半夜灯运行方式,即路灯同时点亮路灯,半夜灯运行至23:30由时控关闭,全夜灯运行至天明。这样的运行方式在市区的主干道使用,每天的单灯运行时间在7-8小时。明显减少了路灯运行时间,但与我们的目标相距太远,也不合适使用。
③ 分时分控的运行方式: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部队的作息时间为晚上9:30熄灯休息,次日5:30出操,熄灯后道路就不在有人员走动,而次日的清晨还在夜色中,就开始出操,若没有路灯会带来极大的不便,根据这个的特点我们设计一套全新的路灯运行方式,即由控制器根据设计好的程序,在天黑之时开起第一路路灯,延迟20分钟后开启第二、第三组路灯,晚上9:30关闭路灯,次日5:30开起第一路路灯,20分钟后全部开起,运行至天明关闭。
时间控制器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并根据日照时间控制路灯的开、关。传统的路灯接线方式使用一个时间控制器,只能根据设定进行一次操作,即在天黑之时开启第一组路灯,延迟20分钟后开启第二、第三组路灯,晚上9:30关闭路灯。我们增加了一只时间控制器,经过设定由它来实现后半段的运行方式的即次日5:30开起第一组路灯,20分钟后全部开起,运行至天明关闭,实现了预先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