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范文1

摘 要 市场经济一体化与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发展,使全球企业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日益增强,竞争也愈发白热化,单纯的企业发展已难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自身需求,所以企业并购便开始形成。本文就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予以浅显意见。

关键词 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市场经济

一、企业并购及其财务风险的界定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收购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合并与收购两者密不可分,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企业产权交易行为。合并以导致一方或双方丧失法人资格为特征。收购以用产权交易行为的方式(现金或股权收购)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为特征。由于在运作中它们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区别,所以合并与收购常作为同义词一起使用,统称为“购并”或“并购”,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企业并购的直接目的是并购方为了获取被并购企业一定数量的产权和主要控制权,或全部产权和完全控制权。

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

并购本身就是一项财务活动,由于企业并购的完整过程包括收购可行性分析、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支付方式的确定、并购资金的筹措、并购后的整合和债务的偿还等财务活动环节,每一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因此,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通常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上述各环节中都有可能产生风险。根据财务决策类型我们可以将财务风险来源分为四类: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二、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企业目标价值评估风险

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风险是指即由于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获利能力估计过高,以至出价过高而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尽管目标企业运作很好,过高的买价也无法使收购方获得一个满意的回报。在确定目标企业后,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成交的底价,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精髓,每一次成功并购的关键在于找到恰当的交易价格。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有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会产生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

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并购双方首先要确定目标企业的并购价格,主要依据便是目标企业的年度报告、财务报表等。但目标企业可能故意隐瞒损失信息,夸大收益信息,对很多影响价格的信息不作充分、准确的披露,这会直接影响到并购价格的合理性,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二是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并购时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评估,对标的物进行评估。但是评估实践中存在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问题,以及外部因素的干扰问题。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而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一般由并购资金保证和资本结构有关的资金来源风险,具体包括资金是否在数量上和时间上保证需要、融资方式是否适合并购动机、债务负担是否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等。

融资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债务风险,它来源于两个方面:收购方的债务风险和目标企业的债务风险。并购资金通常是通过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条渠道获得。内部融资是指企业利用内部留存的自有资金来形成并购资金,筹资阻力小,且无需偿还,无筹资成本费用,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但是仅依赖内部融资,又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如果大量采用内部融资,因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降低了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就会危及企业的正常营运,增加财务风险。企业通过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筹集并购资金,也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权益融资虽然通过发行股票可以迅速筹到大量资金,但是权益融资也有其局限性。股票融资不可避免的会改变企业股权结构,稀释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甚至出现并购企业大股东丧失控股权的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中表现的尤其突出。如果并购方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给并购方带来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质量越高,变现能力就越高,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经营风险。如果自有资金投入不多。企业必然举债,通常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使得并购后的企业负债比率和长期负债都有大幅上升,资本的安全性降低。若并购方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下降。

四、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防范

(一)企业并购目标价值评估风险管理防范

企业筹资除了维持正常经营外大多是为了投资,目的在于获得投资收益,而与之相伴而生的是目标价值评估的风险。对于企业目标价值评估有以下几种管理防范方法。

1.合理的企业并购投资战略与并购动机

对于一个希望通过并购获利的企业而言,首先应该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研究,分析企业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能力的长处和短处,从财务性并购和战略性并购两个角度来确定企业并购的动机。富有远见、能够与企业有效融合的并购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并购的动机主要有生存性动机、多角化动机和发展性动机。明确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并根据并购目的来明确企业并购后的发展方向,是企业避免并购风险,实现并购战略的有效措施。并购历史上,很多企业的并购投资战略模糊不清,并购动机盲目武断,导致并购后出现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整合困难,公司发展也因此大受影响。

2.运用科学的方法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

并购企业采用不同的估价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得到不同的价格。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是并购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否找到恰当的交易价格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估价过高,会产生多付风险;估价过低,则可能导致并购失败。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依据有关的财务理论与模型提出的,它的艺术性则在于其参数选择取决于评估者的经验与判断。并购企业可根据并购动机、并购后目标企业是否存续,以及掌握信息的充分与否选择不同的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估值,并以现金流量法计算出的目标企业的价值作为收购价格的最高限,从而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收购价格区间。

(二)企业并购融资风险的管理防范

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能够完全使用自有资金,则企业的财务风险为零。但是,真正无负债经营的企业很少,而且越大规模的企业越是要借助外部力量,否则将丧失很多盈利机会和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但企业负债经营除了只有收益,还需要付出成本。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企业使用该笔资金取得的收益高于其债务成本,那么企业就成功的应用了财务杠杆,使企业的自有资金获得了较高的资金利润率。相反,如果企业取得的收益还不足以弥补债务成本,则企业就将面临财务危机。因此,从筹资环节开始,企业就必须把握好资本结构和债务比例,从源头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做好融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三)企业并购流动性风险管理防范

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金,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中表现的尤其突出。如果并购方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给并购方带来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

并购企业本身的筹资能力的变化可能影响原有的筹融资安排,迫使并购企业被动地进行资产负债调整,造成流动性风险损失。这种情况可能迫使并购企业清算使得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并购失败而破产。从而要做好并购企业的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太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会计之友(上旬刊).2006(12).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范文2

【关键词】企业并购 信息不对称 风险防范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改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协同效应,往往从事并购交易,通过并购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资产流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并购的一般流程通常是制定并购战略规划,选择并购对象,提交并购报告,开展资产评估,谈判签约,办理产权转让,支付对价和并购整合等等。

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从资产评估到谈判签约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即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了解与目标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相比可能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和情况,以及收购方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和不同措施之间的区别与优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资产评估日和谈判签约日通常有一段时间间隔,被收购方,即目标公司在这段时间的经济行为将可能导致公司的实际价值不同于评估日的经济价值,本文主要讨论引起收购日价值比评估日价值重大减少的几种情况和应对措施。

一、并购中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普遍存在,并购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优势企业对目标企业发出收购要约或进行收购时, 目标企业的高管人员为了达到私人目的而有意隐瞒事实,如企业潜亏、巨额或有债务、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等,或目标企业与中介机构或优势企业内部知情人员共谋,制造虚假信息,使优势企业的决策人基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估价而作出错误的决策,致使并购成本增加甚至导致并购的失败(刘青,2003;王富华、石晓雷,2011)。

二、信息不对称引起公司价值重大减少的风险

由于收购方和目标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实际并购的企业价值可能会不同于评估日的价值。信息不对称引起公司价值重大减少的风险主要有:

1.与利益相关者签署大额不合理经济合同。评估结束后,被收购企业股东在得知收购方有收购意向时可能会与其关联方或利益相关者签署类似咨询费、设计费之类费用高、跨度长且不必要的合同。一旦目标公司被成功收购,按合同法并购后的公司不得不按约履行合约,使得公司增加了不必要的费用与现金流出,进而减少了利润,从而导致在合约履行时的被收购公司的价值低于其评估时的价值,使收购方遭受损失。同时,被转移的公司价值被原股东和其利益相关者所瓜分,原股东利用这种方式从收购者手中窃取了公司价值。

即使目标公司被收购失败,目标公司的股东也可以与关联方和利益相关者私下达成协议,不必承担违约责任。由于该合约有损于公司价值,在签署合约之后,假若有其他有意收购者对该公司进行评估,该公司必须向新的有意收购者提供其为了窃取原有意收购者价值而签署的不合理合约,从而将降低该公司的评估价值,减少了该公司被收购的机会。为了规避此问题,在具体操作中,原股东可在收购者确定收购并签署收购合约之后再和其利益相关者签署不合理合约,并将合约的签署日期篡改为收购者评估日和正式收购日之间。

2.提前支付未到期的应付款项。在评估结束后,正式收购合约签订前,被收购公司的原股东具有对拟被收购公司(目标公司)的完全控制权。假若目标公司具有对其他公司的应付款项,而在这些公司中又存在与原股东的利益相关者,则原股东可在其仍具有对公司完全控制权的期间提前向其利益相关者支付应付款项。提前支付应用款项可使其利益相关公司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或者直接降低应付款项的支付条件。由于所支付的款项原本就是应付款项,只是原股东提前进行了支付,所以这种方式较为隐蔽,收购方在正式签约时也不易察觉。

3.将大额预付款项转入成本。与提前支付未到期应付款对应的,在评估结束后收购合约签订前,原股东还可将与利益相关方签订的合同中的预付款项无依据转入成本。在评估之前,目标公司的股东可与其利益相关者签署合约,并支付一定的预付款,这时合约的另一方即原股东的利益相关方具有履行合约的义务。当评估结束后,原股东可利用其对目标公司的完全控制权,在合约的另一方即原股东的利益相关方未履行相应合约的情况下,将该预付款项转为成本。原股东便通过这种方式连同其利益相关方窃取目标公司的价值。由于这种窃取公司价值的方式并不会引起目标公司现金流和资产的变化,因此更为隐蔽而不易察觉。以笔者曾遇见过的一家旅游景区公司为例。该公司在资产评估日和收购签约日之间签署合同,并虚构支付了一笔景区场地租赁费作为预付款项入账,对公司而言增加了预付款,减少了现金,不影响公司的价值,待公司被收购成功后再逐步转入运行成本,将公司价值输送给利益相关者。

4.为员工升职加薪。假若原公司股东同时也为公司员工,则原股东在潜在收购者评估后并得知潜在收购者的收购意向后,可以通过为员工升职加薪的方式为自身谋利。甚至原股东可直接在评估结束后至正式签约前为自己发放大量红利,从而使得正式签约时目标公司的价值远低于其评估时价值。由于升职加薪和发放红利为不可逆的过程,假若最终收购失败,则原股东升职加薪的举动将使企业运营成本费用不断提高,降低盈利能力;发放红利的举动可能会使公司偏离其最佳资产结构从而使公司价值遭受损失。

三、信息不对称风险防范

1.全面了解和分析目标企业信息。在选择目标企业时,收购企业要大量收集和了解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例如:可从目标企业的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工商税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等各个渠道了解情况,并加以归纳分析,争取弄清目标企业并购的真实原因和目的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此举的局限性在于了解渠道有限,耗费的精力可能比较多,但未必能了解到目标企业真实和全面情况。

2.签订收购合约附加条款。收购者在被收购公司签署正式的收购合约时,可在合约中添加附加条款,买卖双方都应就有关事项做出陈述,保证公开披露相关资料和信息(张细移,2005),约定假若原公司的某些经济活动在评估时未反映在评估材料中并在正式签约后对新股东即收购者产生了重大损失,则收购者有权向原股东索取相应的经济损失。在交割前不得修改公司章程分红发股票等等;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在签订的附加条款中,收购者难以列举所有原股东可能窃取公司的价值的方式,也难于标定触发赔偿的损失额度以及赔偿本身的额度。

3.收购者实地考察。收购者在评估之后签约收购之前,可要求派遣自己的员工或相关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到被收购公司进行一段时间考察,通过这种方式调查被收购公司是否就某些重要信息对收购方有所隐瞒和了解在评估资料中没有反映的其他信息。对前期所收集了解到的目标企业信息包括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财务状况信息(资本结构、盈利能力)、高层领导信息(能力品质)、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等作进一步的了解和核实,以改善并购方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张娟,2008)。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派遣人员到被收购公司进行考察需要得到被收购公司的同意。由于在考察阶段,收购方并未确定收购目标公司,目标公司会以防止收购失败导致商业秘密泄露为由,阻止收购公司派员考察,即使接受收购公司的考察要求,也不愿让考察者得知其关键的商业信息和其他可能不利于收购方的信息。

4.二次评估。假若收购者在第一次评估之后对目标公司有收购意向,则可在收购前夕对目标公司进行二次评估。事实上,收购公司在进行第二次评估时,只需将第二次评估时目标公司所提供的材料和其第一次评估时所提供的材料相比较。假如两次评估的材料差别较小,则表明目标公司并未在第一次评估结束到第二次评估时进行了对公司价值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活动。由于收购方在第二次评估前收购决策已经基本确定,因此假若第二次评估时的评估资料与第一次的评估资料相近,其他方面也没发生重大变化,则收购方可在收到第二次评估资料并对比两次评估资料后迅速与目标公司签约收购。由于第二次评估之后,收购方无需再次进入复杂的决策过程,因而第二次评估与签约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使得被收购公司难以在这段短暂时间内,作出对公司价值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活动。假若第二次的评估材料与第一次的评估材料差别较大,目标公司的价值可能在两次评估之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收购者在收购前应进行再次重新考虑,作出是否继续收购的决策或重新洽谈确定收购价。若目标公司价值低于收购方期望价值则收购方放弃收购或重新确定收购价格,若二次评估的价值基本一致则收购方迅速收购。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收购方用于评估的成本较高,并只适用于发展较为成熟平稳的目标公司。

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时至今日,并购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时尚。但在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并购后未能实现期望价值, 也就是说, 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着风险。并购企业如何采取措施来防范并购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是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收购方在并购中应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力争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为企业的生存发展铺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进勇.企业并购风险分析[J].南宁: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2).

[2] 张泓.企业并购风险及其防范[J].武汉:湖北财税,2002(8).

[3] 王富华,石晓雷.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分析[J].南宁:改革与战略,2011(5).

[4] 张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控制探析[J].武汉:民风,2008(7).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范文3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整合 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现在,许多企业都越来越热衷并购这个现代化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有一系列的科学指导方法来帮助并购方快速控制目标企业。并购有利于企业合理分配资源,促进双方企业高度精确合作,提高竞争力。然而由于并购具有信息不对称等缺陷,必须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建设。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后要面临一系列的财务风险是必然的,唯一可做的就是防范预警。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包括定价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和整合风险。

(一)并购定价风险

企业并购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并购定价是其中一个环节,它涉及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与价格谈判。对于价值评估,是并购方通过对方的财务报表,作为冰山一角,来窥探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宏观状况。某些目标企业会把主要的可能拉低自己整个企业的形象的信息进行隐藏和篡改,影响并购方对其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错误判断。此外,中介公司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采用一些不光明和不科学的评估方法,使用障眼法,欺骗并购方。关于价格谈判风险,它的概念是指由于并购财务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并购的价格会围绕价值曲线作上下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谈判技巧、经济实力和并购动机等等。在并购双方进行价格谈判,被收购方手中可能掌握大量筹码,导致出现买家市场,要合理提高价格要求。同时,并购方由于信息贫瘠,只能任人宰割,尽量压低价格是唯一的方式。

(二)企业并购融资风险

这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一种基本类型,他出现在并购以后。并购方和目标企业的资金融合过程,是一个为了保证资金需求的过程,并可能导致资本结构的调整。企业并购也是需要巨额成本来支撑的,比如购买价格、交易成本等等,单靠企业的自有资金似乎很难解决问题,融资将是更好的选择,要规避融资风险,就要充分了解企业多种多样的融资方式,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获利并积累所得的资金,而外部融资又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债务融资是指企业为取得所需资金通过对外举债方式获得的资金,如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权益融资则是指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优先股等方式取得的资金。企业在选取融资方式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郑重对待。

(三)企业并购支付风险

这是并购企业为完成目标企业的收购,采用某种对价支付方式带来的风险。主要分为: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杠杆支付、混合支付等方法。企业的在实践操作中,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几种相互搭配,只有经过科学的考量,才能尽最大的可能规避并购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

企业并购有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合理配置资源,那么并购成功后,重要的活动就是并购企业主导的整合环节,包括对人力资源、财务状况、企业文化、技术设备等资源的整合,整个整合过程中,财务整合是核心。如果并购企业没有在整合前进行合理规划,在整合中没有科学程序,就会诱发潜在的财务风险因子,导致并构成本大规模增加、资金严重短缺。有效的企业并购财务整合,应该是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

(一)防范并购定价风险

在进行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过程中,要防止目标企业为了能掩盖实情,修改报表的行为,就要在评估时,充分分析和检查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审查和评价这些步骤的完成不仅要借助科学规范的审核中介机构的力量,还要利用自己公司内部相关专业的高水平人才。以防被目标企业失真的会计信息干扰决策。此外,还要发挥市场优势,全面调查分析目标企业,防止掉进对方设置的财务陷阱;同时要制定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评估策略,能够全面而深入地挖掘出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企业内在的隐藏信息。在价格评估方面,就要打造一批具有杀伤力的专业商务谈判人才,方便整个企业能够占据价格方面的成本优势。

(二)防范企业并购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融资要求融资方式要合理,把融资风险降到最低,并尽量减小成本。企业在进行融资之前,要充分进行科学规划,选择对自身最有力、合理合法的渠道。并购企业拥有充裕资金时,将会降低融资数额,进而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要合理确定短长期融资比例、自有资金与负债比例,将负债范围有效地控制在偿债能力之内。

(三)企业并购支付风险防范

企业并购有多种支付方式可以选择,各有其优势和风险。其中可分为现有风险和潜在风险。企业要以自身财务状况及目标企业的意向为前提条件,将多种方式搭配结合,尽量分散或消除风险,降低企业并构成本。在并购前,要编制资金预算表,减少支付压力与资金流动性风险,使企业正常快速运转。

(四)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防范

企业并购的整合环节是为了提高企业规模效益与协同效应,在这个整合期间,要注意协调并购双方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矛盾,防止并购企业的损失。同时,加强在并购企业内部的监督和管控,预防内乱。企业并购的整合过程,也是剥离低效资产、重新优化组合的过程。此外,要不断创新管理资金运营;企业并购后,采取一体化模式,把财务管理制度与全面预算制度两者相统一,以便随时精确把握目标企业的财务信息;要加强考核目标企业财务人员,创建全新的战略和企业文化。

三、结束语

我国的许多企业都倾向于并购发展,然而并购财务还面临着定价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和整合风险等诸多风险。只有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采用科学的防范方法,并借鉴太阳能光热企业的成功并购案例,才能促进并购企业在后期发展中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范文4

>> 谈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 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整合风险分析 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防范 中国汽车企业的营销战略分析 中国汽车企业的春天到了吗 中国汽车企业的全球化梦想 浅谈中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与防范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对策 汽车企业物流外包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 浅谈中国汽车企业实施精益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汽车行业海外并购风险与防范 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研究 从博弈论角度对中国汽车企业行为的分析 以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为例看中国汽车企业的“出海”之路 2010年值得中国汽车企业关注的三大问题 关于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品牌战略的思考 中国汽车企业跨国经营的技术获取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关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

4.余颖,江咏,袁敏捷著. 《战略并购-管理风险的三大原则》.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许明.从上汽并购双龙案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文化整合.[J].《生产力研究》2010.NO.7

6.李涤非,颜蓉,罗新宇著.《企业并购实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范文5

关键词:并购 财务风险 管理对策

一、对国美收购库巴案例的简述

2009年中国家电B2C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21.2亿元,比2008年增长177.0%,增长迅速。艾瑞研究显示,虽然目前B2C家电网购市场交易规模占家电整体网购规模的比例仅为18.7%,但是未来几年B2C的增长速度将远远大于C2C的增长速度,多重因素激发网购市场发展潜力,竞争态势将更加激烈。

2010年11月22日,国美电器以4800万元收购库巴网80%的股份,正式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根据双方的战略控股协议,国美电器今后将为库巴网提供全线家电3C产品的采购、销售支持,目前国美实体店销售的逾10万种家电商品,将全部进入库巴网销售目录。同时,国美电器还将为库巴网提供全国性的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会员管理和信息处理等支持。库巴网CEO王治全表示,借助同国美的合作,库巴将保持年均300%的增长速度,在2014年达到百亿销售目标,这“将改变家电网购市场‘有规模没利润’的格局”。

二、对国美收购库巴案例的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1、并购中存在的估价风险

根据双方股权转让协议,国美电器以4800万元收购库巴购物网战80%股权,而根据网上资料得到估计80%股权价格为6540.96万元。这和最终的成交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表明了并购中会存在一定的估价风险,由于对企业的估价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有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有关,因此这个估价就可能因为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另外,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因为库巴购物网是非上市公司,很难获得被并购方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则很难准确判断出被并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从而存在着估价风险。

2、并购中存在的融资风险

国美收购库巴的价格是4800万元,根据资料,并购的融资方式来自企业内部自有资金,内部融资有其自身的益处,其无需偿还,也无筹资成本, 但是以自有资金并购,可能造成机会损失,特别是抽调本企业的流动资金用于并购,会使本企业的流动性受到影响,对本企业正常资金周转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完全以自有资金支付收购价款,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毕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不但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新的发展机会,当这些新的发展机会和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出现时,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而企业融资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一旦企业的自有资金用于收购而重新融资有困难的情况下,不但造成机会成本增加,还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

3、并购中存在的支付风险

企业并购主要有三种支付方式:现金支付,股权支付和混合支付。如果支付方式的选择不当,就会带来财务风险。国美收购中采用的是现金支付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并购方要在短期内有大笔现金的支出,会使得并购方产生一定的压力。其风险也主要表现在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4、并购中存在的流动性风险

在国美收购库巴的案例中,根据网上资料得出收购价格的支付方式采用现金支付,现金属于流动资产,这种支付方式下的并购会存在流动性风险,如图所示

采用现金支付方式,将会导致并购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会使得流动比率有大幅度的下降,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使得并购方的资产流动性减弱,进而影响其外部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另外,并购时也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并购方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和调节能力,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从国美并购库巴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企业并购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而这些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中,财务风险虽然不能完全消失,但是也应该通过采取一些对策来管理控制这些风险。

1、制定合理明确的企业计划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企业是否要进行企业并购来寻求更好的发展,在确定了并购后,要谨慎的选择要并购的企业,要对企业当前自身的条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首先对自己进行明确定位,再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要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内部情况和发展能力进行调查、评价和分析

2、合理的评估被并购企业价值

通常在并购中,被并购企业的内部信息尤其是非上市公司有关的真实财务信息很难获得。企业应该在并购前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调查,并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最终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

3、合理安排融资方式

并购中,企业应该合理安排统筹融资方式,既不单一追求内部融资也不单一追求外部融资。并购企业应该在对自身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并购融资方式进行合理的组合,在自身能够承受的支付现金能力的范围内,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资本结构,以此来降低融资风险。

4、灵活选择支付方式

并购中的支付方式多种多样,而支付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估值、融资方式的确定。支付方式的选择又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企业资产流动性,企业要以高瞻远瞩,以发展的眼光,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在支付方式上采用现金、债务和股权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在降低支付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流动性风险。

参考文献:

[1]钟小兰、李屏兰: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7月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范文6

关键词: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并购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审计风险为质量控制依据,研究企业经营和内部控制及其运行,通过对有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检查,认识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的关系,确定会计准则的遵循状况。企业并购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领域,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注册会计师要想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企业并购过程,有效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充分了解并购情况,扩展审计证据范围,形成对并购企业审计风险的评价,作为注册会计师确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确定发生重大错报可能的领域与方向的重要依据。

一、企业并购审计的内容

一般而言,企业并购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使收购方做到知己知彼,通过并购谋求生存与发展,避免由于并购时的疏忽使并购后的公司陷入困境。企业并购审计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对目标公司总体状况的调查审计。主要是对目标公司产业方面的审查。如果是同业的横向并购或相关产业的纵向并购,目标公司从事的是收购方所熟知的领域,对它的审查相对简单。如果属于混合性并购,目标公司所处行业并非收购方所熟悉的,那么对该行业的前途及目标公司的竞争地位需要进行详尽的了解和分析。

2、对目标公司财务状况的审计。审计的内容与方法与日常的财务报表审计大同小异,只是重点放在确定目标公司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价值、盈利能力及现金流状况上。初步估算其账面资产净值及其市场价值,为下一步资产评估结果的审计做准备。

3、对人力资源的审计。大部分企业在并购之前,要充分了解目标公司管理、技术等主要人力资源的素质及配备,做到心中有数。收购方不仅要考虑并购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还要考虑诸如人员安置等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4、对目标公司制度的审计。这主要是审查目标公司的组织、章程及招股说明书中各项条款,尤其重视其中的重要决定,如合并或资产出售的同意人,特别投票权的规定及限制,目标公司对外的各种重要合同、契约、诉讼案件。

二、企业并购审计的作用

一般而言,企业并购审计在整个并购过程中,除执行传统的鉴证职能外,还能发现被并购企业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而使卖方在协议或契约上做出相当程序的承诺与保证,发现被并购企业的潜在价值,给并购方带来商业机遇,准确地计算出目标公司的价值,拟定出收购后整个企业的运营计划及运营政策,确保策略与并购目标的达成,在并购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并购各阶段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准备阶段。此阶段并购方主要形成并购意向、寻找目标企业、进行初步调查、商讨并购决策等。企业并购

参与者能否收集到充分的信息、采取有效的验证措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采用适当的方法评价和分析这些信息,是企业并购决策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企业并购准备阶段审计的关注点。此阶段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与并购环境相关的审计风险,主要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外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处的宏观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存在状态和运作情况,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文化、企业控制监督系统等。此阶段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步骤,是对并购的收益成本进行初步分析比较,来确定风险的大小。如果初步分析表明,成本高于收益,则风险很大;反之,则风险较小,表明并购具有可行性,相应地,审计风险也就降低。

2、实施阶段。此阶段并购审计的风险主要存在于价值评估、出资方式、筹资、并购协议签订等几个方面。审计人员的职责主要是随时收集和整理与企业并购活动具体实施密切相关的信息,运用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评价这些信息所反映出的问题,判断并购过程产生的审计风险,并努力消除和化解这些风险,努力将并购的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恰当地确定并购的换股比例、恰当地选择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恰当地选择并购会计处理方法,确保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和企业并购目标的圆满实现。当审计人员发现在企业并购会计处理方法的具体运用上存在可能导致企业并购相关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可能引起各利益相关人士误解的问题时,应提出修改财务报表的要求,如遭拒绝,应在审计报告中予以保留。

3、整合阶段。此阶段的审计应该围绕企业内部新旧业务串联运行的组织情况、与原有客户关系的处理情况、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情况、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职权的限定情况、各部门人员的分配情况及各部门间关系的协调情况等方面进行。具体地讲,在整合初期,应当适当保留被并购企业某些特定业务活动的相对独立,逐步实施整合,降低和化解整合阻力,保证整合效益;根据并购的目的,确定需要整合的内容、程度和方式,并密切关注其具体实施过程和协同效应的实现程度,以降低与整合经营相关的审计风险;帮助或参与主并企业设计理财策略,利用套利出售、撤资等手段化解整合中的财务风险;关注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的企业文化差异,协同其他管理层面设计制定科学、有效的协调措施,促使企业文化的快速融合,并促进企业并购后各系统效应的正常发挥,以实现并购目标。

企业并购审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并购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这种监控应随并购活动的进行而随时展开,并在并购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工作结束之后进行分阶段的总结性审查。在并购过程中,审计人员建立内部良好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的质量控制制度,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保持应有的合理的职业谨慎;积极推行审计承诺制,运用科学审计的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了解并购情况,扩展审计证据范围,确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有效利用内控评价结果,合理选择测试性质、时间与范围,充分利用分析性测试,科学地把握审计质量并且积极参与并购企业的并购过程,根据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审计技术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运用电脑技术使风险的评估工作程序化,以保证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凤鸣,刘文华.企业并购风险及其控制[J].商业时代,2005.3.

[2]朱宝宪,朱朝华.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分析[J].商业研究,2003.

[3]许子枋.企业并购风险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4]王咏梅.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