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农业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农业的含义

数字农业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总体构想

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其实质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应用,它是一个历史的和动态的概念。在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石油农业或机械化农业)后,农业正在进入以知识高度密集为主要特点的知识农业发展阶段。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上兴起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新型的农业模式――“数字农业”应运而生。

一、数字农业在世界及我国的发展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人类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提出“数字地球”(DigitalEarth)的概念,“数字地球”很快成为世界各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是“数字地球”的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的子系统。依据“数字地球”的概念和含义,“数字农业”是指在数字地球的框架下,以有关标准和规范为指导,以“3S”技术(即,GPS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RS技术,遥感技术)为支撑,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使数据获取自动化,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分析问题,实现农业数据的网络化,农业预测决策的智能化,最终实现农业的信息化。数字农业同时也叫信息农业、智能农业、精细农业和虚拟空间农业。海湾战争后,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民用化,促使它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迅速发展,推动了“数字农业”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1993年,美国开始试行数字农业模式。1993-1994年,数字农业首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两个农场进行试验。结果用GPS技术指导施肥的产量比传统平衡施肥的产量提高30%左右,而且减少了化肥施用总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数字农业的试验成功,使得其技术思想得到了广泛发展。目前,美国20%的耕地、80%的大农场都已实行这种模式,数字农业必将得到普及和发展。1996年,北美约19%的300公顷以上的规模化农场已经利用GPS技术,目前北美已有2000台谷物康拜因安装有产量传感器。近些年来,欧美等若干国家已开始对玉米、甜菜、土豆、甘蔗、棉花等联合收割机进行产量计量传感的研究,以处方图读入装置的可自动选择种子类型、按处方调节播量的小麦精密播种机、自动施肥施药机、可控喷水量的喷灌机等,均有商品化生产。与智能化农业机械配套的GPS定位系统,可用于农田土壤、苗情、病虫、草害的信息采集和操作,通过电子传感器和GPS装在联合收割机上的仪器,在整个收获季节,可以不断地记录下几乎每平方米面积的产量及其它信息。GIS用于数据存贮、分析、处理和表达地理空间属性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平台,主要作用于土地管理、土壤成份、土层厚度、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肥含量、当地历年来的气温、降雨、雷灾及大风风速等,以及作物苗情、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趋势、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和进行空间信息的各种处理,为建立作物栽培管理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投入产出分析模拟模型和智能化专家系统,作出诊断,提出科学处方,指导科学调控制作。

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真正使农业产业产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差距是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少,科技含量低,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偏低。据统计,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产量的提高,83.3%依靠科技投入,只有16.7%依靠耕地面积的扩张。因此,解决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新型的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已成必然之势。我国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尚处于启蒙阶段,但政府对此已予以高度重视。1998年6月1日,主席在接见出席中科院第九次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时,提出了发展“数字中国”的战略。1999年12月,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我国召开,作为数字地球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的数字农业,成为大会讨论的主要内容。我国也已经在新疆和北京分别建立了用GPS技术和遥感技术控制农业机械操作的试验地。尽管在实现数字农业模式方面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需要大量投入,但进入实质性阶段,应该为时不远。数字农业反映了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它必将成为21世纪农业的崭新模式。

二、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县级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起着特殊的作用。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可以使农业各个方面(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的各种过程(生物的、环境的、经济的)基本实现数字化;各种农业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在农业的各个部门(生产、科研、教育、行政、流通、服务等)基本实现数字化与网络化管理。黑龙江省庆安县是全国绿色食品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A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现以庆安县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为例,来说明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是必需的和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县级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而且,也可以对全省乃至全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起到示范、引导和推进作用。

(一)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需要

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技术还相对落后,农业品种繁杂,优良品种普及率不高,农业生产技术还主要停留在经验型阶段,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不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实现数字农业,可以使各种农业科学技术与专家经验通过网络系统,直接传播到农民的千家万户,各种现代化的种植、自动化的灌溉、科学化的施肥、智能化的温室以及现代化的养殖、现代化的育林系统,将在县级逐步普及,从而加快提高县级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二)加快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的需要

农业生物技术是现代农业中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重要手段,而县级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还十分有限,以农业生物技术促农业发展和加速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巨大。只有实现数字农业,才能把农业生物技术信息与农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而加大县级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

(三)增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县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普遍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实现数字农业,通过网络的信息传递,农民将终身地接受最先进地科学文化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必将加快提高县级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促进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的需要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县级各种农产品虽然单产不低,但农产品的品质普遍不高,直接影响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农民的收益。实现数字农业,可以使农民通过先进的信息手段,运用先进生产模式,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

(五)加大产加销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步伐的需要

农业与工业不同,它既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又受市场规律的制约,属于弱质产业。农民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小、风险大、效益差,很难形成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很难形成区域优势。只有走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服务的农业产业化之路,才是农业走出弱质产业的根本途径。实现数字农业,各种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都将得到电子信息技术的武装,提高自动化的程度;电子商务的应用,必将扩大县级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广大农民将直接与国内外市场建立联系,了解国内外的市场动向,以便对农业的生产与销售做出相应的决策。

(六)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县级生态环境还存在着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实现数字农业,依靠宏观农业模型与宏观决策系统的支持,使县级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环境资源治理协调统一;农业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与农业模型的结合,将使县级对农业环境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更为完善;依托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及时正确地掌握农业环境资源数据,及时地制定和调整政策与对策,使县级农业沿着最合理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七)加速县级农业与世界农业接轨的需要

入世以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受世界农业的影响和制约,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数字农业,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应用最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竞争力,使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和价格与世界接轨。

总之,建立数字农业系统,实现数字农业,必将使县级农业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农业会从一种低水平的依靠经验为主的产业,转变为一种高水平的依靠高新技术的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三、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总体构想

数字农业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大趋势,是一个挑战性的国家目标,是一项巨大的不间断的系统工程。抓好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将对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数字农业起到示范、引导和推进作用。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技术创新点,在于技术应用上的创新,在于系统管理上的创新,在于运行机制上的创新。

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着眼点应该是农业因素和过程的基本数字化,农业运行机制的基本数字化,农业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的普及化。

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立足点应该是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基本框架。重点是搞好五大系统建设,即农业数据库系统建设、农业控制系统建设、农业监测预测系统建设、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和农业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一)构建农业数据库系统

农业数据库系统建设,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即农业生物数据库、农业环境资源数据库和农业经济数据库。农业数据库的建立,是数字农业的最基础工作。在建设过程中,遵循项目设计的规范化,坚持完备性、扩充性和实用性原则,充分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在农业生物数据库方面,对各种农作物、畜禽水产生物、食用菌藻生物建立其品种、品系和近缘生物的数据库;各种农业病菌、农业昆虫、农业微生物建立其分类体系,特性特征、生态类型、生理小种的数据库。在农业环境资源数据库方面,建立尽可能完备的气候气象数据库、详尽的土壤资源数据库、水资源数据库和农业环境数据库。在农业经济数据库方面,建立比较完备的人口、土地、耕地,各种作物面积和产量,各种畜禽生物的数量,农民收入、农民消费、农民就业和乡镇财政等数据库。

(二)构建农业控制系统

农业控制系统建设,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即农业自动化和精确农业。农业自动化是将环境监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传送与环境控制的软件和设施相结合的整套系统。精确农业由于播种、施肥、灌溉、用药等操作在用量上更为精确,因此,可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并且将对环境污染减轻到最低的程度。在农业自动化方面,对粮食、蔬菜、畜禽产品的保鲜、储藏实施自动化技术;对温室大棚进行自动化控制。并且,把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农业菌藻生物的培育和农产品加工。在精确农业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进行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用药和精确收获。

(三)构建农业监测预测系统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RS),对农业环境资源进行监测和预测。地理信息系统是将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模型,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图像技术密切结合起来的综合性技术。遥感技术是将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结合应用,将使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与预测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农业监测预测系统建设,主要侧重于五个方面

(1)农业土地、耕地、土壤、森林、草原、水面等各种农业资源的探测、评价与动态监测。

(2)各种农业灾害(洪涝、干旱、风暴、病虫害等)的实时监测与预测。

(3)各种农业作物面积与产量的监测与预测。

(4)农业环境(大气、土壤等)污染的监测与预测。

(5)各种农业作物、畜禽、水产,经济林木的地区适应性分布的研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完成以上任务,需要与各种相应的农业模型相结合。

(四)构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是应用各种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帮助对农业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决策。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1)农业规划系统(PS)∶应用运筹学中的各种数学规划方法(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整数规划,决策论等),对农业问题进行决策。

(2)农业专家系统(ES)∶应用专家经验的计算机软件,解决一些主要依靠专家经验进行决策的农业问题。

(3)农业模拟决策系统(SDS)∶将农业模拟与决策相联系,主要采用二种方法:其一,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性试验;其二,将模拟与专家系统相结合,这种方法与单纯的专家系统相比,其机理性较强,但在决策中还是要受到专家经验的局限。

(4)农业模拟优化决策系统(SODS)∶将农业过程的模拟与农业的优化原理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做出各种农业决策的完整软件系统。SODS在农业生产指导上,既有很强的应用性,又有很强的通用性。同时,它还有预测的功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预见性。

(五)构建农业网络信息咨询系统

农业网络信息与咨询系统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窗口,包括部分业务数据、图形图像数据以及多媒体数据等。农业网络信息与咨询系统建设,主要侧重于硬、软件两个方面建设。就硬件建设而言,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各种信息都需要计算机网络荷载,这就需要建设好中心交互平台。就软件建设而言,数字农业系统建设需要搞好各类信息的处理,建设各种数据库,以满足各有关部门及用户的需要,这就需要建设好数字处理中心。搞好中心交互平台建设,中心交互平台是“数字农业”心脏,纵向上与国家、省、市 “数字农业”平台链接,下与各乡镇(林场)平台链接,通过乡镇(林场)平台与村及农户(包括林业生产点、养殖场)联网;横向与农、林、水、畜、机、气象等涉农部门局域网平台链接。搞好数字处理中心建设,数字处理中心是“数字农业”的“数字原料”集散地或贮存库,它把农业的各种原始数据,通过数字处理中心收集、整理、加工后,根据需要,分门别类的贮存于各种数据仓库。同时,它又把接收国家、省、市的需要再加工的各种信息,也贮存于数据仓库,供领导决策和涉农部门提取和使用。各有关系统加工后的“数字产品”和决策系统的信息,通过数字处理中心及时给用户,并在各种数据仓库中历史留存。

以上数字农业的五大系统建设,构成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在其系统建设中,以数据库系统建设为基础,以控制系统建设为手段,以监测预测系统建设为工具,以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为目标,以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为窗口,重点突出中心互动平台建设。要在有代表性的重点乡镇,实行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试点工作。

参考文献:

[1]彭鹏,谢炳庚,侯伊林. 湖南师范大学.关于“数字农业”.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4

数字农业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数字;阅读;图书馆;服务;创新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纸质化阅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逐渐出现的数字化阅读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5年里,一年时间新增网民3951万人,截止2015年末,我国网民共6.88亿人。这一数据显示,在手机网络状态下每天都有上亿网民进行着数字化阅读形式,因此,作为以纸质化阅读的公共图书馆正在面临着挑战。

一、数字化阅读的含义、特征、优点

(一)数字化阅读的含义

数字化阅读是指阅读的数字化,主要含义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形式,例如:电子书、电子版照片、网页浏览等;一种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例如:电脑、手机、相关阅读软件等。数字化形式电子阅读书籍与传统纸质阅读书籍相比,前者的存储空间大、成本廉价、便于保存。因此,数字化书籍越来越受到广大年轻人员的喜爱。

(二)数字化阅读的特征及优势

第一,数字化阅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方便不同人群的阅读。数字化阅读既可以产生书面文字形式,也有图像、视频、声音等不同的数字阅读信息,且数量众多,方便阅读人员的查阅。

第二,数字化阅读具有可移动能力,无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阅读,既可将阅读书籍存入阅读软件内方便人们阅读,也可通过网络端口进入相关图书网站,利用在线观看、搜索、下载的方式进行阅读。

第三,如阅读的书籍属于正在更新状态时,利用数字移动网络客户端可及时阅读,既方便又快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第四,例如现代化智能手机中现已经出现“听书”的软件功能,既可以减轻眼睛疲劳状态,又可方便视力不便人群获取知识,在某些发展较快的公共图书馆专门为残障人士设置可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完成图书借还等服务。

第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购买一本纸质图书的价格可以换取四本左右的电子形式的书籍,因此,纸质书籍越来越不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在进行纸质书籍出版过程中,大量采集树木,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在进行数字化的阅读模式中,人们可以随意浏览、收藏,还可以激发人们潜在的阅读需求,从而扩大阅读人群。

二、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阅读的现状

随着数字化阅读形式的出现,推动了我国的服务行业的创新意识,各种数据档案库、公共图书馆、数据库厂商依据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服务创新,现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在各省市建立数字化的公共图书馆,对其进行资金上有利支持,已确保数字化形式更好的发展;其次,在数字化公共图书馆内采用特色的阅读模式,用以改善阅读期间的枯燥问题;再次,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服务创新,不可盲目实行数字化的阅读模式;最后,在公共图书馆内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功能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确保公共图书馆书籍及时更新,方便阅读者观看。

(二)数字化阅读存在的问题

第一,公共图书管属于非盈利性的行业,资金运用仅限于国家财政上的拨款,来源单一,导致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整改过程中出现资金周转不开的现象。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对图书馆的立法制度,导致公共图书馆在申请国家政策及资金支持时得不到法律保障,从而在进行公共图书馆改善过程中缺乏资金,影响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第二,在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方式宣传力度过小,导致阅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认知还停在纸质阅读模式,对数字化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模式不是特别了解,导致数字化公共图书馆人流量较低。

第三,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对移动设施管理过于松懈,经常出现移动设备丢失或损坏的现象,影响阅读者阅读心情。公共图书馆对社会群众属于全面性、免费式开放的情况,而在实际情况下,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根据阅读人士的不同对其服务态度也有所不同,这大大减少公共图书馆阅读者数量。

第四,由于我国数字化公共图书馆还处于正在建设过程中,导致各个省市数字化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不同、标准不统一、阅读资源数量不均等情况的发生,例如:国家图书馆纸质类书籍有大约七百万册,而国家数字化图书馆藏书仅有二十六万册,不足纸质类书籍的百分之四。

三、针对数字化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第一,根据国家实行的《“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对数字化图书馆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数字化书籍资源共享率,从而为更好的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在目前大部分地区现已完成数字化阅读模式的改革,对其实行大力宣传,利用移动网络的力量阐述数字化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加大数字化公共图书馆书籍数量,方便各种社会人士阅读;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发展管理人员自身特点,提供特色的数字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例如:图书资源探索、导航、在线咨询服务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想要继续在信息化时展,就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背景,对原来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进行合理的优化、创新、改善,从而更好地实行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公共图书馆相关管理人员应注重图书馆内部服务理念的创新,无论外界如何发展,与公共图书馆都无任何意义,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改变,只适用于图书阅读者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公共图书馆要明确目标,才能更好的发展,不断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莉,郝志福.数字阅读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3):165-167.

[2]许文惠.基于数字阅读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4(2):31-32.

数字农业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数字 记号 中国 日本 文化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59-02

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到的数字,大约起源于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因为能够简单地表示数量所以能够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数字不仅能够传递信息,经过长期的使用过程,它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尽管只是小小的数字,却能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文化。

一、关于数字

文明由文字开始,文字由数字开始。原始人为了计算数而发明了数字。数字是人类的产物,历史渊远。人类从出生伊始就与数结下不解之缘。数字与人类同步发展,人类使用数字,发展天文学,用于农业生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在中国,主要使用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以及汉文数字三大类。而在日本,除了以上三种数字外,还经常使用日本特有的数字。数字一般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奇数是不能完整地除以二的整数,而偶数则是能完整除以二的整数。具体来说,末位是一、三、五、七、九的数字是奇数,而末位是零、二、四、六、八的数字则是偶数。奇数和偶数也分别带给人们不同的印象。

二、中日两国神秘的数字

(一)关于中国数字文化

中国人崇尚平衡和安稳,因此也非常推崇偶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崇拜对称的思想已经完全浸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中国台湾以及福建南部地区,从古代开始,人们在干活或做事之前,都必须先测下吉凶。而黄道吉日都会选择在偶数之日。如果月份和日期都是偶数的话,寓意会更好。如果阳历和阴历都是偶数的话,那将被认为是最好的一天。

不仅如此,中国传统建筑城市、寺庙、宫殿到普通的老百姓的住宅,无不有“左右对称”之特征。如果东面有座佛塔,那么西面必将也会建座佛塔。一侧有座亭子,那么对面必将也有座亭子。许多大学正门前左右两边都有石狮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希望得到平稳的感觉,从中获取安全感,由此也可凸显出富含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诗歌作品中,对仗也是重要的艺术手段。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充分体现出对仗的表达。

数字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婚宴上,招待宾客的料理数为偶数。单数的料理有对宾客轻视的感觉。婚后拜访亲友时,馈赠物也送以偶数,有好事成双之意。“双”“对”“两”在中文中都是表示“二”的汉字。而“二”作为偶数,被认为是有对称之美的数字。

中国人爱好偶数,讨厌奇数,特别是“三”这个数字。在现实生活中,三经常给人不好的意思。如“小三”“瘪三”“朝三暮四”“挑三拣四”“不三不四”“丢三落四”“三长两短”等都是含义不好的词汇。

(二)关于日本的数字文化

与中国人喜欢偶数相反,日本人特别推崇奇数。日本人认为奇数是非常吉利、象征着吉祥的数字。奇数是阳性的,所以具有吉祥的象征。日语当中有个词汇叫“Te”,有临别时赠送礼物、钱财等之意。一般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以及与自身亲疏远近的关系而决定馈赠钱财的数字。但是,礼金数必须是奇数。如:3千日元、5千日元、7千日元、1万日元、1万3千日元、1万5千日元等。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偏好奇数。尤其是对三这个数字有特殊的情感。

在日本的结婚仪式上有“三三九度”的仪式。“三三九度”仪式中会使用到大中小三只杯子。三只杯子每只分别使用三次,合计九次饮用。“三三九度”因此得名。日本人爱好、推崇奇数的同时,更加讨厌、忌讳偶数。日本人对“四”这个数字尤其厌恶。因为日语中“四”和“死”有着相似的发音。日本的百货商店、公寓、饭店、病床的号码以及医院的排号等都不使用“四”这个数字。因为四(死)、二十四(二重死)、九(苦)、十四(重死)、十九(重苦)谐音寓意很差,医院里也不会出现(四)、(四十二)、(四十四)的病房号。

尽管日本人喜欢奇数,但是对偶数中的“八”是非常喜欢的。为什么日本人也对八喜欢呢?是因为日语中的“八”的字形四平八稳,寓意吉祥,而且“八”与日本的第一高山富士山形状相似。

三、中日两国数字文化的成因

(一)中国数字文化的成因

发音的类似是中国数字文化形成的原因之一。中文中的“七”与“齐”发音相同,象征圆满,被认为是吉祥的数字。除此之外,数字“九”与“有”发音相近,象征永远、富裕。而且,在中国的阴阳思想中,特别推崇奇数中的最大数,有最高之意。同时,“九”与“久”发音相同,有长长久久之意。在中国人心目中,“九”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数字。

然而,中国人也是非常喜欢“八”的,方言中,“八”与“发”的发音相近,而“发”又有发财之意,所以是吉祥如意的代表。北京奥运会就是选择在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举行的开幕式,可见中国对数字“八”的推崇之情。

另一方面,中国数字文化的形成也是受到了心理的影响。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飞跃发展,国民生活富裕,同时社会也出现许多危机和恶劣事件。人们希望从这些繁杂的尘世中逃离出来,向往和谐,于是借助吉祥的数字给自身和社会带来好运。

(二)日本数字文化的成因

日语的发音对日本数字文化业带来了影响,从这点来看,日本与中国是相同的。上文也有提及,日语数字中受到发音影响的数字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四”。而“九”与“苦”发音相同,“六”有忙碌之意,“二”有逃离、逃脱的含义,所以大多数日本人是不喜欢这些数字的。而形成日本数字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字形的影响。《新明解国语辞典》中,解释“八”字是上窄下宽,能让人们联想到事业蒸蒸日上、繁荣昌盛之意。而“二”像两条平行线,让人联想到分开的含义,因此,在日本民间送新婚礼金时忌讳二以及二的倍数,在日本曾经发行过的2000日元也在一段时间后停止流通。

四、数字文化看两国文化特征

(一)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和“单一性”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具有“原生性”,是中国人自主、独立形成的产物。对于中国文化的这种特性,英国著名学者约瑟夫曾经阐述道:“中国与西方邻国的往来于融合超乎人类想象,但是由于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基础从未中断过,所以一直保持其自发性流传至今”。

中国文化的自创特征除了表现为“创造性”外,还拥有“单一性”的特征。中国数字文化在与外国交流的同时,不能断言说完全没有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只能说这种影响是非常小的,因为作为主流的数字文化,它是中国人原创的。也可以说成是中国文化的“单一性”。

(二)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混杂性”

日本的传统文化以开放性和主体性为主要特征。日本并不抵制外来文化,反而吸收了部分外来文化,引起日本飞跃式的发展,通过对外来文化的摄取,日本为其文化的开放性做好了铺垫。日本文化的开放性是通过吸收中国文化、朝鲜文化、德国文化、南蛮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而形成。

评论家加藤周一在其《杂种文化》中,将日本文化的特征命名为“杂种文化”。政治思想者的研究者丸山真男在《日本的思想》一书中,提到日本的思想是处于“精神的杂居”的状态。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尽管两国在文化层面很相似,但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两国的社会环境和习俗也有很多不同。本稿主要以中日两国的数字为研究对象,旨在以分析研究中日两国的数字文化的差异为视角,通过以上分析来研讨中日两国在数字的使用方面的差异和特性。揭示出中日两国数字语言的文化特性,及其包含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地探索出两国文化的差异,使我们更加地了解中日文化中的数字文化。

【参考文献】

[1]包央.中日数字文化漫谈(1)[J].日语知识,2005(3).

[2]包央.中日数字文化漫谈(2)[J].日语知识,2005(4).

[3]田小凤.从数字观透析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J].渭南师范学院学,2006(5).

[4]刘志荣.从数字的喜好看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J].日语知识,2005(7).

[5]林知己夫.数字からた日本人の心[M].蚤g店,

数字农业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3S”技术 土壤布点 土壤采样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35-01

传统方法仍然是目前获取土壤信息的主要方法。然而传统方法在数字制图和建立数据库方面并不能满足要求,作为数字制图参考数据的位置信息更加精确,景观信息也更加直接。采样点的地理位置的数据是在空间坐标基础上做各种空间运算的基础,应该包含在数据库中,而这些的完成都需要3S技术的支持[1]。

1 “3S”技术的含义

3S技术[2]包括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简称GPS)、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通过这种技术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结合到一起,将对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进行多学科高度集成的现代信息技术。

1.1 GIS的含义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地理信息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用以存储、输入、编辑、分析、显示空间信息等的地理资料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储存和处理的数据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事物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第二类是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反映事物其它特征的信息。

1.2 GPS的含义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共由三部分构成: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监测站、地面天线、和通讯辅助系统组成;空间部分,是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用户装置部分,是主要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

1.3 RS的含义

RS(Remote Sensing)即遥感。遥感技术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最终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遥感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气候气象观测预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环境质量监测等方面。

2 “3S”在土壤肥力布点与采样中的应用

2.1 RS、GIS更新土壤布点底图

土壤的肥力分布情况是精准农业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正确地获得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更新土壤布点。同时,由于作物种植规划的需要,相关部门也需要掌握一个地区内土壤肥力状况的资料。国内外在土壤定位采样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探索,遥感图像由于现势性比较强。所以,可以直接看到所选的采样点的状况,这比地形图优越,地形图由于对地物更新较慢,往往与实地出入较大,容易发生室内定位的采样点已被占用而不得不重新选点的情况。因此,使用RS技术可以节省很多野外工作量。

2.2 GIS在土壤室内布点的应用

土壤监测布点是整个土壤监测过程十分重要和困难的一环[2],如果监测布点不当,不能取得有代表性的土样,那么所得到的数据就没有意义。

采样密度[3]根据课题组的要求确定。布设的具体步骤是,在软件中首先从采样研究区最南端的边界作一平行线,再以此平行线线为起点线行阵列复制,从而生成由南向北系列平行线;另外再以东边边界线为起点线,由东西向作间隔固定数值垂直于南线的垂直线,然后以同样方法阵列复制东西直线,在布点控制中根据已更新的土壤图避开现状和规划中建设用地,而且为使布设的样点具有代表性,尽可能的参考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主剖面及农化样点位置,同时兼顾土壤类型面积大小上的差异。

2.3 GPS在土壤野外采样的应用

土壤野外采样准一般采用“x”法取样,以室内GIS所布样点为中心,再在10 m为半径的周围选取4个点(或6个点),采集0~20 cm的耕层土壤,然后四分法留取土壤样品。使用前首先进行初始化坐标,或者GPS顺序搜索所有的GPS卫星并且当收到4颗卫星信号的时候计算出样点位置系统设置,所采用的参数与GIS中相应的参数保持一致,继续开展嵌入式及多维GIS研究[4]及土壤采样的技术应用。根据土壤布点草图和样点坐标到达地面实际点位,先观察该点是否符合采样方法的要求,如果符合,用木铲进行采样、混合和留取;如果草图所布点不符合采样要求,譬如实地已变成鱼塘,则适当调整采样点位置,在GPS中保存或纪录其采样点坐标,便于回到室内修改土壤布点图。

3 “3S”技术在土壤科学中的未来

综合“3S”技术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和专题信息空间数据库、图像数据库和统计数据库,为土壤布点和采样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支持,为土地资源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地资源调查、动态监测、规划、评价等工作中能够涉及地理分布现象的数据采集,这些信息间复杂。所以以后的发展中“3S”要与业务型土地管理系统多重合作,实现业务流程的集中管理,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达到业务和政务管理一体化。

4 结论

(1)利用RS、GIS技术对遥感影像、土壤图、土地利用规划等资料的信息分析,将原本的土壤类型图更新为新一年土壤图。(2)针对传统土壤取样化验方法费时、费力、高成本的问题,运用RS、GIS、GPS新技术构建了土壤采集信息系统的通用设计和开发框架。

参考文献

[1] 潘贤章,史学正.土壤质量数字制图方法浅论阴[J].土壤,2002(340):138,140.

[2] 刘风枝.农业环境监测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11-13.

数字农业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机械设计;自动化;发展

一、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含义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具体分为两个方面,即设计与自动化。机械设计是基于各种机械加工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运行方式、力与能量的传递、零件的组成材料、尺寸形状以及方法等等完成思路的构建,并进行分析与计算,然后将结果进行转换,形成人为进行制造的具体过程。

二、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原则

机械设计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指的是通过控制理论,将机械设计的工序与人的指导作用结合到一起,促使设计自动化得以实现。自动化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涉及到的现代机械技术较多,关于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原则,具体阐述如下:

(一)创新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机械设计技术显然已经难以适应时展,在智能性、自动调控性以及技术手段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对于机械行业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限制。由此可见,转变传统机械设计思想与理念,针对设计进行创新十分必要,如此才能够使产品的创新性得到提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多种专业知识的融合

尽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仅仅实现了少量专业知识的融合,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技术水平,还需要将其他专业的概念、理论以及技术手段引入进来,实现更多专业知识的进一步融合,促使机械设计自动化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三)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与传统生产过程相比,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这一生产与制造模式显然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大大增加了机械设计过程中的管理难度。由此可见,为了进一步提升机械设计的自动化水平,还要从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升入手,促使整个过程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相关技术人员应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如此才能够使自动化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三、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一)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

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未来发展中,智能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智能化指的是对人类智能进行模拟,对机器人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并基于此进行创新,使机器及其行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判断决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使目标控制的人性化得以实现。智能控制系统是人机一体化的表现。智能化的实现能够促使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各种智能活动得以进行,并促使人与智能机械相互配合,使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得以优化,由机械人代替人来完成机械设计与生产中的脑力活动。

(二)机械设计机器自动化的数字化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在未来也会不断趋于数字化。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将会以数字化为核心。数字化的实现可以通过数字的形式来展示各种信息,并实现数据、图形、技能的数字化处理,并传播于企业内部网络,使使用者能够快速获取信息数据,提高设计与生产效率。为了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确保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资料信息的快速搜集、分析、整理、规划以及重组,这一过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技术性,具体涉及到多种技术,例如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等,进而使机械生产制造过程的重组得以实现。数字化技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各项技术融合到一起,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相关产品信息的,使客户快速获取信息,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行业联盟的建立,并在共同合作之下使机械产品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虚拟化

传统机械设计都是基于图纸进行的,通过图纸来进行产品制造生产,并利用实验来检测产品性能,提出改进措施,最终做出成品。这种模式需要较长的设计与制造周期,时间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在产品检验中还会存在大量的材料浪费,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有着很大的需求,不利于产品经济成本的控制。

(四)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模块化

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中,模块化可以使不同产品之间的对接需求得到满足,使新机械产品的生产规模得以扩大,并促使产品设计单元不断趋于标准化。机械自动化产品的单元接口设计要对通用性加以充分考虑,以此促使机械产品系列化发展得以推进。模块化设计可以将产品优势充分凸显出来,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对于机械自动化产品的技术创新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五)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微型化

随着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未来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将会朝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机械产品会基于内部构造更加精密的前提下,在面积、尺寸上得到大幅度缩小,如此可以有效较小能耗,使机械运作效率得以提高,并且产品的操作性也得到有效提高,由此可见,在未来,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微型化发展也是势在必行。

(六)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绿色化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机械产品绿色化发展也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未来机械产品设计中,相关人员必然会考虑到资源的平衡与控制,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以此做到绿色发展,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充分落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地方可以进行改进与创新。我们应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不断提出有效的完善方法,促使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未来机械制造行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冬冬.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若干思考[J].大科技,2015(10): 240-240,241.

数字农业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媒介融合;陕北广播现状;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082-02

传统广播节目在发展中不断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可见媒介融合正逐渐加速这一进程。新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的重要产物已渗入到百姓的生活中方方面面。

2010―2011年笔者就所承担课题《陕西地区广播节目在农村的影响力研究》做了相关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传统广播在陕北、关中、陕南地区受新媒体影响各不相同,说明其各自的媒介融合速度与进程层次不同,这使得传统广播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尽相同,而采用相关发展策略更应当因地制宜。

一、陕北农村地区传统广播媒体的现状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纳切松(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根据当今社会高科技的发展为媒体带来的变化给媒介融合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三星电子公司的老板杰尼尔森在《传统媒体的终结》一书中预判:“未来的5到10年间,大多数现在的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他们将被以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广播媒介与新媒介的资源融合,是数字化后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21世纪,我国广播听众大量流失、老龄化程度、受众层次低等问题在各级电台都非常明显。虽然广播具伴随性、便捷、收听设备成本低、无空间限制等较多优势,但广播是“强迫性”媒体,听众缺乏自主选择性和随意性,使受众更愿意选择互动性强的网络新媒体。

陕北地区属陕西省欠发达地区,建国前这里是新华广播的源头,对全国广播媒体影响巨大,但是和全国其他革命老区一样,改革开放后广播媒体发展缓慢[2]。

(一)陕北农村地区传统广播媒体边缘化

随着科学文化日新月异发展的需求,电视成为陕北农村地区的主流媒体,农村广播事业目前越来越走向边缘化。一方面,传输手段的落后。陕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上,多高山,地形复杂,在榆林市的周边各乡镇,无线发射并没有能全部覆盖,农民收听收视是受到地形限制而随意性的,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很多节目在陕北地区是收不到的,如陕西农村广播只覆盖关中地区。加之乡镇站管理体制不顺,有不少乡镇在人、财、物方面投人少,广播站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在传播方式表达陈旧。陕北地区真正面对广大农村人口的节目并不多,由于限于设备条件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真正贴近生活的好节目更屈指可数。目前陕北农村地区广播节目档次处于中等偏下,套路陈旧,形式呆板,农民群众参与性差等,形成了“你播你的,听不听由我”的局面。这些都使得陕北传统广播成为“自生自灭”的边缘媒体,农村传统文化在大众文化大潮的吞蚀下处于十分紧迫的关头。

(二)陕北农村地区传统广播内部机制不顺

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广播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模式来运营。陕北地区传统的广播媒体缺乏产业要素,部门分工不详细也不合理,在广播媒体的运营中,一个主持人身兼采编播三种职能,财力、物力以及优秀人才的匮乏,使陕北地区传统广播媒体丧失了新闻的及时掌控力以及作为当地主要媒体的新闻发言权,而陕北地区广播也没有和当地电视媒体建立很好的资源共享合作,所以节目的信息来源主要靠网络。缺乏新闻娱乐的独家性和新鲜性,陕北传统广播媒体丧失竞争力,这也更加阻碍了当地广播发展扩大的动力。

另外,目前广告是支撑整个广播经营体系的主要力量,陕北地区市级传统广播媒体还没有形成复合型的产业链,广告成为节目中的一块硬伤,不仅时间长,数量多,而且广告制作简单粗糙,不具可听性,广播广告越来越多,受众越来越反感广播节目,恶性循环的结果越来越明显。

(三)其他媒介对广播冲击巨大

1.电视成为主要消费媒体。调查显示:电视是陕北农村地区最主要的消费媒体。在做实地的问卷调查时看到,每家每户都有一台或两台电视,并且有些是时下流行的液晶电视。而当问到收音机时,大多数则表示没有,偶尔拿出一台,也是很早以前落满灰尘的老旧款。无可否认,电视以其视听结合和多色彩的动感画面,赢得了更多农村地区传统受众的喜爱。广播则因为政府重视不够,设备老旧,节目质量不高不符合受众需求等诸多因素受到冷落。

2.互联网影响力巨大。互联网作为20世纪人类创造的最具革命性的技术成果,无论在它的私有性和广泛性上都有巨大的优势,广播受互联网冲击巨大。在陕北榆林农村地区,电脑和互联网已经不再陌生。农村地区的年轻人通过在城市中的学习和工作,已经完全接受了并融入到互联网当中,从接收信息的角度来说,网络信息的快速、海量、互动性是广播所无法比拟的。从娱乐角度来讲,除了依旧生活或劳作在田地里的老年人群体,广播的娱乐性无法满足大众需求。

3.手机3G网络冲击明显。工信部统计,截止2012年3月5日,我国手机用户已达10亿,其中手机3G用户超过3.5亿。发达国家有些学者也认为,手机是未来唯一一个绝大多数时间跟随个人的媒体接收设备,这就意味着手机未来可能是所有传统媒体都想登载的平台。3G手机代表了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发展方向。进入3G时代后,新媒体将会加速发展,而传统的新闻媒介也将逐渐向手机媒体靠近。

三、媒介融合给陕北农村地区传统广播媒体带来的机遇

(一)媒体融合为陕北农村地区传统广播媒体疏通传输渠道

技术:三网融合必须有三个重要技术基础:1.成熟的数字化技术,这是三网融合的基本条件;2.采用TCP/IP协议。只有基于独立IP地址,才能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互动,才能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3.光通信技术。只有光通信技术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传输速度,保证传输质量,光通信技术也使传输成本大幅下降。

人才:媒介融合提高了对人才复合性的要求,而且减少了重复劳动,在不增加人员和物资投入的条件下,使广播大大扩展了消息来源,提高了节目素材的质量。

资金:资金是疏通媒介融合传输渠道的力量支持,没有好的资金保障,任何科技发展和技术融合都将成为空谈。媒介融合需要大量资金注入以保证技术手段和人才稳定增长。

(二)媒体融合为陕北农村地区传统广播增加节目容量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中,内容继续为王。无论我们使用的终端是电脑、手机还是MP4,我们希望看到、听到的永远都是真正有价值、有灵魂的娱乐和资讯。也许在广播中我们不仅能听到主持人的声音更能听到农民朋友自己的声音。广播的信息服务将由单一声音转向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同时通过网络整合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在策划选题上要拓宽思路,多科并举。新闻事件、科技、生活、佚闻趣事、信息市场行情、经济生活、乡村风情、农村综艺都可纳人广播电视节目范畴,做到因地制宜、独具地方特色。栏目和节目包装要切实符合农村生活特点,不断变换,推陈出新。

(三)媒体融合为陕北农村地区传统广播提高节目质量

办特色农村广播节目,扩大品牌栏目效应,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受众。农村广播节目的定位范围显得相对狭窄,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农业的理解比较陈旧,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本身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它不再仅仅是狭义上的种养殖农业,同时还包括了农用工业、农业商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农村餐饮业等,以及相关的为农业提供服务的各种内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农业”概念。陕西农村广播主要覆盖的关中地区,其地理、风俗、民情具有秦人、秦味、秦韵的古朴、厚重、悠远的历史文化特色。节目内容不趋同、不模仿,非常符合当地老百姓的口味。陕北地区广播改革最需要转变的是改革思路和自身定位。传统广播通过与新媒体的结合,在“频率专业化”、“节目对象化”等方面,使“小众传播”或者“窄播”成为可能。

(四)媒介融合为广播开创优质、低成本运营市场

广播最大优势在于便捷性、贴近性、低成本和互动性。无论是制作成本、发行成本还是受众的接收成本,广播都要低于电视和网络很多[3]。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广播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还可以借助于网络进行资源的整合,形成规模经营。如果广播能把自己的节目办得更符农村地区的需要,以低成本运作,其未来发展将有可观的前景。以技术革新为基础的媒介融合,对广播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冲击,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麦克卢汉认为,广播给受众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所以受众被剥夺了深刻参与的机会,被剥夺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网络广播,手机广播,数字广播,广播可以将自己的内容在不同的渠道播放以摊薄不断攀升的内容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陕北地区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经济、战略、资源地位将直接影响整个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的发展,进而对中东部地区以及全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媒介融合为陕北传统广播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新的前景,既面临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陕北作为陕西省经济高速增长的地区,文化产业更要加大投入,和经济相辅相成共同成长。而当地广播媒介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只是跟随其他强势媒体亦步亦趋缓慢前行,开拓思路、因地制宜、借鉴吸收、不断创新,必然能使当地传统广播媒体重获新生。

参考文献:

[1] 陈红梅.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策略[J].新闻记者,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