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1
我国流浪动物主要是指散布于城市各大公园、社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等人口较少地区的无主犬和猫.流浪动物数量不断激增有多种原因:(1)饲养者对宠物失于看管而容易导致宠物走失,且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宠物登记制度,走失的这些宠物很难再找到主人而成为流浪动物;(2)一部分宠物患病后被主人遗弃而成为流浪动物;(3)饲养宠物所需的费用高、精力多或者繁殖出许多幼崽等原因导致一些人放弃饲养;(4)流浪动物有惊人的繁殖力,以猫为例,雌猫一年繁殖两次,每胎平均5只,而幼猫生长到六七个月达到性成熟后又可繁育后代.流浪动物大量繁殖是其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流浪动物的数量将会以几何阶数增长.
数量众多的流浪动物不仅影响城市的面貌,而且危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琼等[1]对深圳福田区2005-2006年动物伤人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动物伤人情况较严重,年均致伤率为552.9/10万,伤人动物主要是流浪犬.而由流浪动物伤人引发纠纷案件时有报道[2].更让人担忧的是流浪动物的排泄物、呕吐物、尸体等常常带有致病性微生物和寄生虫,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水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流浪动物与家养宠物的直接接触更会增加家养宠物感染病菌的可能性.当前,弓形虫等人畜共患病也依然呈高发态势,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也在不断增长[3-4].流浪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已构成对广大居民生命与健康的威胁,也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卫生安全隐患新的担忧.
2我国流浪动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有报道称,北京流浪动物数量已经超百万[5],其余各大城市均存在数量不等的流浪动物,但是具体数据却难以统计.在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多年来居各类传染病之首,死亡率几乎是100%.虽然流浪动物数量大、隐患多,但却没能引起足够重视和有效控制,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管理盲区.
2.1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涉及动物保护的法律虽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等法律以及北京、上海等地方制定的养犬管理办法(条例)等法规,但由于没有专门的反虐待动物法律规范,致使虐待、遗弃犬猫等行为并无实质法律约束,这是流浪动物产生的主要根源.
2.2监管部门不明确,宠物市场管理混乱
宠物随意繁殖、买卖,黑市交易猖獗,宠物市场管理的混乱,给流浪动物的滋生埋下隐患,而监管部门分工不明确、协作不到位又是宠物市场混乱的一大原因.
2.3动物收容机构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只有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有政府设立流浪动物收容机构,尚有部分省市的收容机构是由民间的动物爱好者和爱心人士出资建立,大部分地区根本没有收容机构.而现有的机构之间缺乏有效协作,大都面临着场地有限、资金匮乏的尴尬处境.
2.4宣传教育力度有待加强
宠物数量的增加,遗弃动物的行为呈明显增加趋势,社会上虐待残害动物的事件也是屡有报道.饲养者的不负责任,社会缺乏动物福利的共识,善待弱小生命的教育缺失,动物保护宣传力度的不足等等因素也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国内外流浪动物管理措施
3.1我国台湾地区流浪动物管理措施
台湾地区1998年颁布了《动物保护法》,该法中明确规定:台湾所辖市、县主管畜牧机关应自行或委托设置动物收容处所或指定处所,收容及处理由所辖市或县政府、其它机构及民众捕捉之游荡动物、饲主不准备继续饲养的动物、主管机关依法留置的动物及危难中的动物等.鼓励动物绝育,也是台湾地区控制流浪动物数量的手段之一,而且绝育动物的上牌费要远低于未绝育动物.此外,台湾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骚扰、虐待或伤害动物,否则会被处以新台币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6].台湾地区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建立动物收容体系,推行宠物绝育等一系列措施,较好的解决了流浪动物问题.
3.2国外流浪动物管理措施英国是对动物保护立法较早的国家,1822年便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马丁法案".目前,英国实施的是1911年颁布的《动物保护法》,之后陆续出台了很多专项法律,比如《动物园动物保护法》《狗的繁殖法案》等,在保证动物不受虐待方面有非常细致的规定.英国"反虐待动物协会(PSPCA)"也是最早成立的动物福利组织,内设有动物监察员,除收容动物外,其主要任务是接受处理虐待动物的投诉和调查.在英国,如果出现虐待动物的行为,会遭到他人,其惩罚非常严厉,除了会被罚款或送进监狱外,虐待动物的人一段时间或终生被禁止饲养任何动物,甚至即便主人不慎造成自己的宠物走失,也要缴纳25英镑罚款[7].
德国也是对动物保护立法较早的国家,2003年,德国国会通过决议,要用宪法来保障动物作为生命存在的权利,这是世界上首个把动物权利写进宪法的国家.德国法律明确规定严禁伤害动物,否则不仅会被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判处3年有期徒刑.此外,德国领养宠物的门槛很高,通常要到收容所去收养,领养者需通过考核,之后还须签署接受志愿者随时追踪及审查的法律文件,一旦领养就不能随意丢弃,恶意弃犬弃猫者将缴纳约二至三万欧元的巨额罚款[8].德国无公立的动物收容所,县市政府把列为动物福利的预算款直接拨给相关民间收容所.动物保护方面严格的法律约束和制裁,使其国内流浪动物数量几乎为零.
此外,美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出台有动物保护法和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法规.
4对我国流浪动物管理的建议
4.1尽快出台相关法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尊重保障动物福利的观念和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动物保护统一立法呼声日益高涨.参照国外立法实践,结合我国国情,对宠物动物的饲养、看管、免疫、医疗、安全防卫、公共卫生、交易、收容及宰杀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定.动物保护立法不仅要关注对饲养者的规范管理,还应当注重对动物生命和健康权的保护.
4.2明确主管部门,加强宠物市场管理
国家应明确宠物管理的主管部门,依法划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分工明确、有效协作的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管理,逐渐形成"统一管理、多方协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宠物市场管理.
4.3设立和改善动物收容机构
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们可以在经济较发达、宠物饲养量较大的地区由政府建立收容机构,并大力改善原有的收容机构;而在目前尚无法设立收容机构的地方,则可委托当地民间收容所代为收容,政府给予一定补助.根据需要可以分两种方式设立收容所:一种是以处理为主,对生存困难的流浪动物进行淘汰,对收容一定时间后无人领养、生存无望的流浪动物实行人道处死,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另一种是以收容为主,有专门的场地,具有流浪动物留置、检验、免疫、诊疗、训练以及科学文明饲养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进入收容站的流浪动物一律实施绝育手术,宣传、鼓励人们领养收容所宠物,以领养代替购养,以减少宠物过度消费,减缓品种培育速度,降低资源消耗.
4.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广泛宣传,努力提升群众的宠物动物相关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水平,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提高广大民众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倡导社会文明与爱心,真正把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善待,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动物的良好氛围.
4.5推广宠物绝育理念
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2
假如蜗牛没有了壳,它的肤表也许能如甲虫一样坚固,不畏惧一切坎坷磨难,也不害怕任何风霜雨雪,更不逃避任何搏击与碰撞,也许它还会拥有钻山打洞的本事,而不至于一辈子做一个永无栖身之所的漂泊者,一个永远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它也一定能上下求索,寻觅理应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至于平淡平庸地度过毫无奇崛奇迹的一生。
可怜的蜗牛一定是因为有了壳才变成软体动物的,才变成可怜万端的蠕虫,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假如蜗牛没有了壳,它一定能重新赢得阳光和快乐,赢得自由及轻盈,赢得坚强与自在,赢来速度也赢来一个充满欣然的一生。但可怜的蜗牛因为拥有了那沉重的壳而永远不可能有这样的自觉意识了。它永远都给自己规定了一种保全的观念,然后就生存在那观念之中不能自拔、昏睡千年。
蜗牛原来一定是没有壳的,后来也许是因为担忧与害怕,也许是为了生存与自卫,就长出了壳,身体就发生了畸变,整个地缩进壳中,变为一堆赘肉。脚和视觉听觉触觉都退化了。壳就是它的一切,壳就是它生存的依凭,它的家和城堡。安全了但也蜕化了,丑陋了。安全而无天敌其实是一种卑微可怜的生存。蜗牛从艰苦地长出了壳以后,就高枕无忧了,其实缺乏忧患的生存是一种堕落,一种悲剧。它卸下了忧患的重负,却迎来了永恒的孤独与寂寞,赢得了一切生存功能与器官的蜕化,赢来了平庸与悲剧的一生。
对于蜗牛来说,壳就是它的生命和一切,壳也让它失去了一切,脱离了一切,让它拥有了一种虚妄不实的安全。然而仅仅是因为这虚妄的安全,竟令它轻易地放弃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广大的空间。它给自己套上了一个套子,之后就永远都不能跳出来了。所谓划地为牢、固步自封、不求进取,都不足以形容它的卑微与可怜。
可怜的蜗牛一定是在拥有了那自以为坚实却脆弱得不堪一击的壳之后,才产生了它的蜗牛哲学。它之所以与世无争,是因为它实在是没有能力去和任何动物相争,于是就只好自欺地藏意如龟,久而久之,它就再也没有任何进取之意拼搏之心了。于是安于现状就成了它的生活态度。须知软弱的生活理念只能支撑起软弱的生命。
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3
[关键词] 《燃情岁月》;印第安文化;身份危机;自我救赎
美国影片《燃情岁月》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美国西部画卷,影片不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爱情、兄弟情、父子情的温情画面,引发了人们对于战争、种族、家庭和人生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这部史诗般的美国影片一开始展现的是印第安族长“一刀”坐在火堆前,以口述这种印第安文化传统传递方式缓缓拉开故事序幕,讲述了一个悲情英雄的传奇人生。20世纪初,厌恶政府和战争的鲁上校带着三个儿子和印第安族长一家人来到美国西部蒙大拿大草原定居,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三个儿子性格截然不同,大儿子艾瑞德稳重、细心;二儿子崔斯丁洒脱,放荡不羁,深受父亲的喜爱;小儿子塞缪尔单纯、充满了理想化的想法。塞缪尔带着未婚妻苏珊娜学成归来,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艾瑞德对苏珊娜一见钟情,而苏珊娜却为崔斯丁所吸引。随着一战的爆发,塞缪尔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参加战争保护祖国。两个哥哥随着弟弟一起参加了战争,战争的残酷让三个年轻人感受了从未有过的恐怖。背负着保护弟弟诺言的崔斯丁在亲眼目睹弟弟死亡的场景后,一生处于深深自责与痛苦中,走上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这个美国式英雄的一生都阐释印第安这个神秘民族的巨大影响力。
一、印第安文化的烙印——悲情英雄的成长之路
印第安文化这种充满神秘气息的文化在崔斯丁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和印第安族长一起生活的岁月中,崔斯丁成为一个带有印第安文化标志的白种人。崔斯丁从小在族长的影响下,接受了打猎这种印第安人生活方式,他的一生都在打猎中获得快乐和发泄消极情绪。口述传统是印第安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影片开始就出现了族长围着火堆喃喃低语,这种低沉的基调贯穿影片,给影片定下了悲凉、壮烈的基调。印第安文化认为人与动物是一种休戚相关、和谐相处的关系,强调“万物有灵论”,突出表现为“图腾”崇拜。斯奈德认为,图腾崇拜与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的狂妄完全不同,它是一种表达方式。在印第安神话中,熊代表父亲,是男性的化身。(陈小红,2008)印第安文化中,“吃一种食物,就意味着同它互渗,与之相通,与之同一。”(杨适,1987)崔斯丁在少年时期孤身挑战黑熊,并将它的一只脚趾砍下。印第安人认为,一旦人和动物的血弄在一起,就意味着两者有了共同点。由此暗示,崔斯丁和熊融为一体,心中藏着熊一样的野性和力量,强烈的征服欲使他成为草原的主宰。战场上,得知弟弟有危险时,心中的这种熊的野性力量召唤他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弟弟的生命。目睹弟弟战死沙场的崔斯丁犹如一只斗败的黑熊,他孤身深入敌营,把敌人的头皮割下,以印第安人的仪式祭奠弟弟的灵魂。他按照印第安传统带着弟弟的心脏回到了家乡,英雄的内心犹如一只怒吼的黑熊躁动着,弟弟的死在他的内心留下了一生难以磨灭的伤痛。和苏珊娜的爱情一开始就注定悲剧的结局,爱人的温情难以消除英雄的内疚和挫败感。
七年之后,回到家乡的崔斯丁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深爱的爱人嫁给了哥哥,中风的父亲已经说不出话,昔日繁华的农场已经败落,此刻的英雄内心一定充满了悲凉。那一刻,英雄决定重整家乡的面貌,开始贩卖私酒,并且和一直仰慕他的小伊莎贝尔结婚生子。过上安定生活的崔斯丁心中的熊的力量仿佛已经沉寂,已经听不到它的怒吼了。然而,这种生活没有持续太长时间,贩卖私酒被当上国会议员的哥哥朋友发现。在冲突中,小伊莎贝尔被乱飞的子弹射中当场死亡。妻子的死激起了英雄内心熊的力量的复苏,在精心准备后,英雄成功地实施了他的复仇计划。熊这种男性力量的象征主宰着英雄的整个人生,成为决定英雄命运的主要原因。
二、印第安人生存危机——英雄身份的认同
1830年5月,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法案》,拉开了美国西进运动的序幕,大批的印第安人遭到屠杀,被迫迁徙到荒凉的西部地区。影片中的印第安族长一家和族人都死于政府的迫害,为了躲避政府的追杀,族长隐蔽在大草原生活。鲁上校在参与对印第安人战争后,感到受到了政府的欺骗。尽管他对印第安人充满了同情,然而有限的帮助拯救不了一个民族的命运。对政府失望的鲁上校带着族长“一刀”隐居在蒙大拿。就是在这片人间乐土,印第安人仍然逃脱不了白人的歧视,从乡间酒吧酒保拒绝给“一刀”提供啤酒可见一斑。印第安文明受到现代文明的打压折射出的生存危机突出表现在印第安人的身份危机。印第安学者伊丽莎白、库克琳提出“谁是印第安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美国印第安人被认为是殖民的民族,印第安人和印第安国很快就会消亡,他们作为国家公民的公民权也因此不存在或正在消失。(王建平 2010)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迫害导致他们群体生存危机,这种危机直接原因在于土地的丧失,土地与人的紧密关系是印第安文化凝聚力的根本。现代文明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灭顶之灾,印第安人身份的丧失和领土的丢失给印第安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为一个受印第安文化影响下长大的白人,崔斯丁从骨子里接受了印第安文化。他视印第安人为族人,甚至不顾父亲的劝阻痛打拒绝卖酒给印第安人的酒保。英雄的身上流淌的是白人的血,但是内心深处却已然与印第安人融为一体。这种自我身份的认同最终让崔斯丁走上了与哥哥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哥哥热衷于政府事务,在参与政府治理工作中如鱼得水;崔斯丁骨子里对政府充满了反抗,不顾政府颁布的“禁酒令”贩卖私酒。当苏珊娜第一次来到蒙大拿草原,从大家的描述中期盼着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崔斯丁。落日的余晖下,一个披着一头金发的男子骑着一匹马出现在天际中。英雄与传统印第安人形象有了共通点,崔斯丁展现的是印第安人的一种洒脱和野性。虽然英雄钟情于美丽的苏珊娜,身上流淌的与印第安人息息相关的血液让英雄的内心充满了躁动。崔斯丁最终选择和印第安人小伊莎贝尔共同生活,英雄过上了一段安宁的生活。印第安人在丧失土地的同时,精神世界也受到主流白人文化的冲击,突出表现为土著语言的丧失。1887年颁布的《美国国会关于印第安人事务的报告》指出“教印第安孩子学自己的土著语言肯定会对他们造成伤害,要让他们走向文明,让他们认清继续野蛮做法的错误和愚蠢的第一步,就是教他们英语”。(王波,2005)生活在大草原上的小伊莎贝尔,渴望自由生活,从小就决心嫁给崔斯丁。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在上校和苏珊娜的教育下,学习英语和主流文化,最终成为一个符合白人文化传统的淑女形象。
三、“大地之母”的召唤——英雄的自我救赎
印第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崇拜“大地之母”,与英国学者JE拉弗洛克提出的“盖亚理论”有相似之处。“盖亚”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盖亚理论”把整个地球看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及其物质环境,包括大气、海洋和地表岩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进化系统,地球则像是个生理系统,是有生命的。(朱新福,2008)在他们的观念中,自然已经不是被动的产物,而是富有生命力的创造者,他们信仰“大地之母”,把大地看成是抚育人类的母亲。印第安人认为大地作为母亲,“不仅仅是生产的行为,更在于她创造的持续不断的养分,从这个意义上,地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正是对于“大地之母”的信仰和崇拜,印第安人对于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和珍惜,他们即使狩猎也适可而止,因为保持“大地母亲”的持续发展才能确保生活的延续。亲眼目睹弟弟死亡的英雄带着一种深深的负疚感回到了家乡,看着老父悲伤的眼神,英雄陷入了自责的泥潭,难以自拔。崔斯丁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保护的责任,愧对父亲的托付。回到和平世界的崔斯丁和美丽的苏珊娜有了一段甜蜜时光,内心的愧疚打破这种暂时的甜蜜,睡梦中的英雄像一头暴怒的狮子随时准备举刀袭击身边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的崔斯丁选择离开避免对亲人的伤害和对自我的救赎。“回归”的旅途,英雄在思考中寻求内心的救赎。在流浪的岁月中,他在浩瀚的大海中当过航海员,在非洲的原始部落生活过。在其他古老文明的冲击下,英雄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衡,决心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到家乡后,他过上了平静祥和的生活。然而,妻子的意外死亡使英雄内心再次起了波澜,完成复仇之后,英雄再次陷入何去何从的艰难抉择。与现代人试图控制自然的方式不同,印第安人认为人应该成为自然的组成部分。崔斯丁选择把孩子交给他的哥哥抚养,自己走向了深山密林,过起了野人般的原始生活。英雄找到了内心的平和,大地之母以一种宽大的胸怀接受了这个长期流浪的儿子。最后英雄被一只熊杀死,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人类和自然的最终和谐统一。
四、结 语
尽管印第安文明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但它给现代人的启示却让人反思。其一,它体现了素朴的生存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西方社会所提的“可持续发展观”截然不同,因为西方的“可持续发展观”依赖于富裕国家的需求与感受,却以忽略第三世界国家的环境为代价。其二,印第安文化崇拜动物,认为动物与人类休戚相关,这点与“物种主义”认为物种有贵贱之分完全相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全球的物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动物与人类的和谐相处给人类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印第安文化对于物种的尊重值得现代人思考。其三,印第安人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给处于现代文明压迫下的人类提供了一种生存模式。全球化和工业化重压下的现代人,精神和心灵经受巨大的冲击,人类迷惘的生存状态也许只有在自然中才得以释放。
[参考文献]
[1] 陈小红.加里·斯奈德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 陈小红.加里·斯奈德与印第安生态智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06).
[3] 秦苏珏.北美印第安“大地之母”神祇的生态原型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08).
[4] 王波.美国历史与文化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王建平.美国印第安人研究的现状[J].美国研究,2010(03).
[6] 杨适.哲学的童年:西方哲学发展线索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4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物教学;实施途径;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178-02
生命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家庭的共同职责,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理解生命,从而达到热爱生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其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探索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一、中学实施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近年来,社会上发生不少青少年不珍惜生命,对生命感到迷茫,遇到一些挫折就轻易选择结束生命的案例,也经常有发生中学打架斗殴引发重伤的事件,前几年在厦门某中学还出现中学生打架致死现象。厦门某学校也有一些学生以虐待流浪猫取乐,漠视生命的存在。这些现象提醒我们,正确的生命意识与生命信念的缺乏是当前一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透过对我国传统生死观教育现状的反思,对青少年的成长现状进行客观分析,进一步探讨实施生命教育的对策。要加强中学教育中生命教育的问题,学校应该义不容辞肩负起这个责任,不仅大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生命教育素养,同时教育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或者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
二、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物学是一门以研究生命和生命发展规律,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植物、动物和人为素材,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学科。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生物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植物的一生了解生命的发育,从人的由来和人类的遗传与发育感悟和感受生命的艰辛。从了解到感知,从感知到体验,生物课堂适时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生命情操,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尊重身边生命的价值观。
三、中学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生物学教育主要围绕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研究生命和生命活动规律,生物课堂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主战场。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以及较强的可行性。根据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好奇,好动,正处于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实施的途径:
1、课堂教学是生命教育的主战场
初中生物学旨在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提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学课程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包含以下几个内容:生物与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和健康的生活。教材主要围绕人与生物圈,引导中学生认识动植物等各个类群的生物在生物圈中是如何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这些都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不仅仅只是学习各类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所以新的知识体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素材。如果以人为中心,可以这样绘制一个蓝图:在一棵树下,有一个人拿着显微镜在观察探索自然,旁边有一口池塘,池塘里有鱼和青蛙等水生生物,池塘边的草地上有兔子,有蝗虫,草地下有蚯蚓,天上有鸟在飞翔,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有细菌和病毒在生息繁衍。这个蓝图所描绘的其实就是初中生物学习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这些生物之间都是息息相关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没有融入生命教育内容,那么课堂就会让生物学科变得苍白无力。
(1)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在教学内容中,生命圈中的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以及健康的生活三部分都是直接与生命教学直接相联系的。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人的生命从一个受精卵到胎儿,婴儿,青春期的发育过程,了解在这发育过程中人体需要的营养和生理现象,学会健康地生活,体验生命的来之不易,这是从自然科学角度进行一次关于生命本质一次很好的洗礼。当然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在讲述人的诞生的内容中,应该学会体会母亲孕育孩子的艰辛,学会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学会珍惜爱护自己的身体,可以用科学的知识让自己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整个生物学科教学中类似的教学内容非常多,教师要有热爱生命的意识,并融入教学中,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2)科学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素材
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童第周说过:“研究一门学问,了解这门科发展的历史和理论思想的概况是很重要的。学习科学知识,要知道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科学的思想来源,要了解一些主要的学派和学说。”这充分说明了科学史教育在科学教育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史把科学结论产生的过程与方法同生物学科有效的结合起来,是新课程的一个突出亮点,对于需要更多正面教育的初中生来说,这可以使他们在感受历史的厚重感的同时,也体验到了自己的使命感,增强学习的动机。科学家的故事如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林奈和双名法等都是一部部追求真理探索生命本质的教育素材,更能体验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马修斯在总结各家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的教育价值归纳如下:科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投入科学的探究;科学史可使教材更具人性化;在理解重要的科学史例的过程中可使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科学史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不定性、可变性。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
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还要回归生活。生命科学的很多素材都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教师要能够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的问题,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使其能发现学习可以学以致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比如,在学习遗传学中,可以让学生体验遗传在自己和身边的人中表现出来的现象,感受基因的力量,也学会用遗传的知识判断某种疾病的发生概率。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的知识中,学会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健康做好合理的饮食搭配。除此之外,社会上的很多热点问题,如克隆、转基因技术、环境污染,禽流感,现代化温室、物种入侵、生物疫苗、试管婴儿等等问题都与生物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生物课中经常会在课上介绍这些问题并与所学知识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也有利于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4)课堂积极渗透人生的理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还要积极渗透人生的理想教育,有理想有梦想的孩子一定有一颗热爱生命的,热爱生活的心。教师要学会积极发掘课程资源,并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挖掘,拓展和延伸。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生命,透过对美丽的生态系统、多姿多彩的动植物的了解,从了解到关注,从喜欢到关爱这些生命形式的存在,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受到关于自然与艺术美的熏陶,进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生命。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些中学生熟悉的科学家的名言警句,如“意志坚强、胆量过人和不屈不挠的名声,乃是一种无价之宝”(达尔文);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法国);法布尔说:“开步走吧,只要走,自然会产生力量”。这些都是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良好契机。
2、活动体验是唤起热爱生命的有效途径
生命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活动体验,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让学生用心聆听生命的召唤,让心灵充盈生命的温情。要重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还要坚持以课后实践体验为主,更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重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依托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3]。
具有可实施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是促进生命教育重要手段。初中生物教材中安排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实验设计、观察与思考、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演示实验等[4],可以说形式多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地区教学资源的差异性,也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中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结合走出课堂进行调查;通过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对集体和学习的热爱。在这些活动的组织安排中,教师要学会用“狼性法则”来进行:狼即使在忙碌的狩猎期间,仍旧表现出对环境的高度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再继续观察,从中获得学习的可能,这是与注意力有关的一种重要心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是保证学习动机的首要保障。激发学生对身边各种生命形式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生命成长的自豪感,就能唤起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3、校本课程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补充
不同年级,不同月份,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不同的工作目标,学校可以利用一些法定的纪念日,宣传日,积极开展相应的讲座,这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中可以利用爱鸟周,植树节,世界艾滋病日,世界环境日,围绕活动的主题,开设专题讲座,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还可以开展关于《活熊取胆》、《保护海豹,据用海豹制品》之类的动物保护讲座引发学生对动物保护问题的深入了解与关注。讲座要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新的生态文明理念。
校本课程是各校充分利用本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开设的一项课程,可以很好对原有相关科目进行补充和延伸。就生命教育的实践而言,目前国内有在实施的有厦门市14所中小学已经开始了这项校本课程--《动物保护》,这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中小学动物保护教育项目:“动物保护仁爱教育”,已经从22009年开始试行进行动物保护知识的教学教育,借助对动物保护知识的了解 ,体验生命的存在形式,从关爱动物开始,学会了解生命的本质,热爱身边的生物与环境。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动物福利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夏令营,冬令营,培训的方式,观看《人与动物共享生命之美》、《狗医生》、《海豚湾》、《拯救黑熊》等动物保护影片,从各个视角了解动物保护的现状与热点问题。实践证明这个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与课余生活,位为学校生命教育做了很好的补充,而且可以让学生更近距离了解动物,也更深入了解动物的现状与福利。激发学生对身边伴侣动物,对野生动物的关注与爱护,提高对生命形式的认识,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总结我们已经实施的几年经验,我们认为这些活动依然具有可参考性。
总之,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生命科学的自然学科,在生物课的实施过程中,生命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我们需要对其有更多的关于生命的正面教育,从科学的角度入手,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好奇心,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比如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校本课程,课外活动体验等。生命教育是一项长久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这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需要社会,家庭共同承担起相应的职能。最后从生物课堂落实生命教育的视角看,生物老师首先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这是落实生命教育的基本保障。而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的渗透中,也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比如生物实验室的充分利用,利用生物实验室的教学空间,在走廊或者宣传栏上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内容主要为科学探索、自然探索、动物探索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关于生命教育的主题宣传教室,常年面向全校开放,让学生在生命的殿堂中体验生命的神圣,从而形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刘长城.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实施策略刍议[J].当代教育科学. 2009(10)57-58.
[2] 何美金.生命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评论. 2009(02)59-61.
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5
《时代宠物》:深圳市鑫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GSP认证验收,是深圳市为数不多的获得兽药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之一,能否简要谈谈公司的发展历程?
方总:我们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成立之初我们只有7名员工,其中动物医学专业出身的有3名,所以在创立之初还是比较艰难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的7位同事都是非常敬业的年轻人,当时我们在做GS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同事们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个通宵,只要有一个人说某个环节行不通,我们全部重来,正是因为他们的敬业与认真,专业与执着,我们才那么顺利的通过了GSP认证验收,同时也开始了与辉瑞、正大等厂家的合作。
《时代宠物》:能否谈谈公司的经营理念?
方总:我们的经营理念就是:卖地道的宠药,做厚道的企业。面对产品质量,我们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将始终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经营理念,以高质量的产品奉献给我们的客户,取得客户的信任,建立长期互信互任的友好纽带。此外,品牌经营也是我们必须树立的长远目标,因为一个企业无法将整个组织装进人们的头脑,只能将代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象征、符号装入客户头脑。這些象征和符号就是品牌,每一个企业无论实际产品经营得多好,如果你不能在顾客心智中建设成为品牌,你所有投入就只能说成本,而无法转换成为效益。因此也可以讲品牌是企业将成本转化成效益的转换器,经营企业必须注重品牌建设。当然這个过程是需要技术力量来培育,需要时间来考证的。不过说到底,还是需要我们注重产品质量,注重企业诚信。
《时代宠物》:目前公司主要了哪些品牌?产品有什么优势?
方总:我们的都是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口碑的药品,目前主要有辉瑞、正大、岑氏等品牌。其中,辉瑞是全球制药行业龙头老大,其技术优势是国内一些同行业所不能及,辉瑞的品牌也是众所周知。辉瑞生产的宠药用都是利用纯天然的材料,对耐药性强的狗狗有很好的疗效,比如辉瑞生产的大宠爱系列产品,是一种抗生素,对宠物体内(线虫)和体外(节肢昆虫)寄生虫杀灭活性有非常好的效果。正大是中国制药企业中的佼佼者,同样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地位,比如他们生产的正菌克,能增强宠物的免疫功能,并且还可以减免人畜间的病毒传染。岑氏是香港岑氏实业集团旗下的品牌,比如他们生产的宠视明,对宠物的视力疲劳、眼外伤、视神经萎缩等有很好的疗效。
《时代宠物》:能否谈谈你个人的情况?你是如何进入宠物行业的?
方总:我是2003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在惠普工作了3年,其后开始自己做国际贸易。走进宠物行业是源自我养过的一条狗,2006年的时候,我刚买回来的一条小狗得了犬瘟和冠状,但当时我们国内的宠物药品相对贫乏,看着它无比痛苦,备受煎熬,在那一刻我就想在我们国家像我這样爱着自己宠物的人有很多,也有很多很多的宠物包括流浪动物或许都和我的狗狗一样因为疾病痛不欲生,为什么我不能多了解一下這个行业,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于是我就开始了解這个行业,慢慢的也就入行了,于是在去年我就创办了自己的动物医学公司。但是這些年来我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辛酸,在這里就不一一表述了。
《时代宠物》:方总,你在宠物医疗行业经营了這么多年,能否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经营感受?
方总:在這个行业里,我认识了很多比我更早从事宠物医疗事业的前辈们,在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许多技术与理念都是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的。尽管在中国宠物医疗尚处于起步与萌芽阶段,但依然有很多杰出的业内资深者有着非常实用的宠物生理学技术,這对于我平时的工作都有着很好的借鉴与学习作用。同时我感觉每走访一个医院,都能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无论是医疗技术,还是处世为人。在此我仅能以无比谦卑的态度来感谢那些为我们這个行业奉献过,付出过的前辈。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的。
《时代宠物》:有最困难或者困惑的时候吗?你是如何挺过去的?
方总:最大的困难应该就是在我们申请GSP认证的那段日子吧!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觉得既充满了辛酸,又充满了喜悦。但是我一直坚信,這个世界上没有解不了的难题,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不断的去努力,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在這里我不得不再一次提起我的同事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的内心才能如此强大,他们是我的精神后盾,是他们陪我一起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候。
《时代宠物》:作为一个商,你认为商与品牌生产商之间如何和谐共赢?
方总:我在选择品牌经销商的时候,我首先会思考這个公司有着怎样的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是否是一致的?我们是否有着相同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我们的价值观不一致,无论你的公司多么强大,我都不会选择合作的。然后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对方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对方做什么。這个社会上所有的生意是三赢才能长久的,哪一方盈利,另一方不盈利,生意都会失去了继续走下去的必要。所以我在做每一张单的时候,我都会先考虑我们客户的利益,然后是我们供应商的利益,最后才是我们公司的利益,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时代宠物》:深圳的宠物用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你能否谈谈深圳的宠物医疗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方总:我感觉从事我们這个行业的人都是非常善良和有爱心的,他们大多数都是为了自己的信念,为這个行业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才使我们這个行业在短短的十几年问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我觉得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宠物医疗硬件发展迅速,软件相对滞后,医疗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尽管通过了执业兽医师的考试,但是因为缺乏实操和管理经验,导致实际的水平没有跟上行业的需要。這些都需要我们社会去给予相应机会和培训,让他们能快速的成长起来,为這个行业添砖加瓦。
2: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有待提高,医院的管理不够规范。我们需要去加强行业内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家的医疗水平。现在我看到在我们行业内有很多公司也在组织相应的教育与再教育等工作,尤其是很多行业协会在這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缺少权威判定机构,在出现医疗纠纷或者是医疗事故的时候,宠物主人与我们宠物医生发生纠纷时,没有一个相对权威的鉴定机构来判定责任归属,从而导致医院与宠物主人相对被动。
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6
[关键词]电影 审美意蕴 解读
当影片《未来水世界》的片尾在一曲忧伤的音乐中缓缓推出并定格在海行者划一叶帆舨飘荡在无垠的大海之际,心中涌起的竟不是影片中激烈火爆的打杀之后的痛快淋漓,相反,却是一缕缕的悲哀。人类,注定要在自己毁灭的美好乐园的寻找中陷入深深的往复怪圈里,以无限的伤感来等待杳杳欲来的家园丧失。回归到被自己摧毁的梦中乐园中不失为一种美丽的幻想,但在更长远的时间流逝中来审视着这种预言式的幻想,却实实在在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
这部由美国环球公司出品的《未来水时间》耗资巨大,从预订的六千五百万美元到最后的两亿美元,其规模之大,实属电影中所少见的。它光是为场景逼真而在夏威夷海面上建立的水下海礁就用去近四百万美元。影片假定性地叙述了几个世纪后由于人类向大自然的拼命掠夺和极端自私,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引起南极冰川的融化,地球被一片所覆盖。人类不得不生活在海洋上,用船代替生存的陆地。海伦和绮萝娜(一弃婴)相依为命,艰难地存活在用钢铁铸成的城堡中。在这个城堡中,淡水成为稀少的珍品,食物则以黄金计算。谁知这样的生活也无法维持,一群海盗(影片中称烟民)袭击了这城堡,意欲找到绮萝娜,因为她背上刺有一幅图案,依之可以找到有干土的陆地。恰好遇上海行者到城堡来用干土交换净水及蕃茄盆栽。由于海行者长有鱼鳃耳朵且脚趾有蹼,被城堡中人类视为妖物,欲按旧俗将之泥葬。烟民的侵入使得海伦将海行者救出,随之漂泊于大海之上。海盗首领也被海行者弄瞎一只眼。于是,在海盗和海行者之间展开了一场争夺绮萝娜的生死殊斗。一个为贪婪地占有陆地,一个为友谊。海行者与绮萝娜的接触中渐生父女之情,从想把她投入海中到不惜以命相救,炸毁海盗的船舰,并与维格同海伦依照绮萝娜背上的地图找到了梦想中的陆地。但到陆地后,海行者不适应陆地上的生活,终在已深爱的海伦和小女孩绮萝娜的遥遥注目中黯然离去,去过自己的海上飘荡生活。
影片的刺激打杀、场面恢宏与明星精湛的技巧确使本片的卖座率有了牢固的保证。但是,笔者认为,此片成功的主要原因却是在于:它不仅开拓了美国影片指涉的新领域,即预想人类未来灾难的新的一种可能性,而且,它还揭示了人类在自然界的巨大报复面前无依无助,无可奈何地吞食自种恶果的悲凉境界。说到底,人,仅仅是人,他最终还得回到陆地上生存,而不可能象海行者那样在海洋中呼吸、生存。
因此,从美学意义上来透视《未来水世界》,以审美的眼光去分析影片,会帮助我们进一步读解其深层意蕴,从而折射出美国电影在选用题材及表现主题意蕴上的匠心独运。
尽管《未来水世界》是以人类找到了往昔的乐园而结束,但从基调上来说,它还是属于悲剧性的预示影片。它透出的不是人类的绝望与颓丧,而是为了改变人类的命运,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家园的抗争,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所以,以悲剧美学来作为《未来水世界》的坐标系,那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探寻影片在悲凉的审美意蕴上的优越之处。
首先,是《未来水世界》中人类生存的尴尬照成的特有伤感介入。片中,到处是一片,海行者驾船漂流,喝的却是自己的经过简单机械处理后的尿,因为没有淡水嗝;干土被秤称过后按两来记价流浪者在海上漂泊两星期而无任何食物可食阿托儿小城堡中无甚食品可卖;无数被海水吞没的城市静静地永埋海底类往昔在陆地上横行无碍、任意所为的骄气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面对广阔海洋的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只能长久的叹息与追溯。尽管最后导演给了人类一块生存的陆地,可那木床上干枯灰化的尸骨不也是在向人类昭示一场灾难的末日的前景么?绮萝娜在困境和厄难中能说能笑,却在登上幸福的大陆以后沉默下来甚至流出伤感的泪水,与其本身具有的神秘身份昭示人类的生活悲境又是何其的不令人想到美景良辰的转瞬即逝呢?栖居之所的危机必然带来一系列生存的危机,这样的不妙前景不恰是我们人类正在飞速地以自己所谓的进步来推载奔去的么?影片揭示的不仅仅是几个世纪后的人类生存尴尬,它同时也是对日下现实人类存活状况和工业文明进步的警告,正如巨大鲜明的红灯对驰发展的车龙的警戒一般。其双重的生存尴尬的禁行无法不让每一个观赏者从后背浸出凉凉的寒意。美在无言的感性笼罩,正是观赏者的审美介入才使得其内蕴的深刻涵义得以实现的,这一点确切无疑。
其次,是虽悲亦喜、虽喜欲悲的邪恶和正义、善与恶的双方对立中所确立的悲剧冲突而造成的美感。海行者凭其非凡的胆识和勇敢一次次地重创海盗使之最终毁灭,救出海伦和绮萝娜,让正义的人们最终获得美的归宿,让贪婪和罪恶自食其果。这是两种势力的争斗,是美好的追求、善良的愿望最终战胜对立面的一曲辉煌而不无悲壮的赞歌。
迪肯所代表的丑恶与贪婪主要是他作为海盗头目的统治欲望所演示的一出出残忍。他冷酷地率海盗们毁灭海上人类的城堡,只为抢取小女孩绮萝娜,进而找到那遍是干土的陆地。他在海盗大会上声嘶力竭地宣称:“向梦中的大陆进军,见树伐木”。其实是当前人类向自然进一步掠夺的延续。在抓到绮萝娜后为看清她背上的地图甚至想出剥下她背后的皮肤这样的恶毒招术;在逼迫城堡中两个存活者说出绮萝娜的去向后就背弃事先答应免除先说出者死刑而将两个人冷酷地杀死,这个毒招还在海行者和海伦之间使用过。他和海盗们一起在海洋上横行霸道,各种毒恶之计无所不用,见人即杀,见城即摧,使人谈烟民无不色变。他们自以为可以肆虐逞暴并能够维持自己的统治秩序和既得利益。“多行不义必自毙”,无休止的贪婪欲望必然导致严重、严肃而尖锐的冲突。以海行者和海伦等人代表的正义一方的抗争胜利在主题的进行中使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必然因果得以实现。
海行者和海伦是正义的化身。海行者勇敢顽强,具有征服邪恶的至死不渝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他能不畏海盗势力的强大而只身与之抗争,用其智慧的胆识战胜海盗他单身赴贼船救出绮萝娜,在绮萝娜从气球上被击中落水后又从高高的气球上缚绳跳水将其救出,显示出非凡的胆识。同时,他又是充满慈爱之心的平凡人,如他与善良的海 伦之间的真挚爱情教绮萝娜游泳的欢快与热心等等。他一人炸毁海盗的大本营,消灭无数的海盗,用昂扬上进的人格魅力使我们看到了一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摧毁的勇气,看到了亘古不息的伟大的正义之光。他传染给读者的是崇高感和壮烈感,是酣畅的痛快的壮观的美丽之感。正是这种神圣的正义之气使得审美意蕴在人格和情操的层面上延展出广而深的美丽风景。
再次,是影片在表面的激烈酣畅中所包含的深沉的哲学意义上的理性的内蕴。毁灭与再造、失却再追寻永远是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只有在失去而深切地感受其无法估量的沉痛之后,我们才会更加怀恋往昔的幸福与欢愉,也唯有在失而复得之后,我们才会倍加珍惜这份奋争而得的胜利与成功,只是这种被自己毁灭又争取所付出的代价太惨痛和不该了。人类的无休无止的掠夺所导致的灾难迫使我们人类不得不放下唯我至尊的神气,因人类力量的有限而重新回头来去追寻过去的伊甸园。正如循环往复的圆圈一样,从起点出发,最终又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我们无法突破人类的弱点而成为无所不能的万物之主。如海伦所言:“我们是人类,我们有手,有足,足是用来在陆地上走路的,因此我们必须生活在陆地上。”人类不可能返祖成为象海行者那样有鳃有蹼能在海水里呼吸的动物。在茫茫宇宙中人类仅仅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个种类,因而我们也只能在此基础上寻求并葆有我们的栖身之所,这是人类先验注定的悲哀。影片的最后回归陆地与眼下人类拥有的并同海洋、天空的拓展叠合恰恰揭示了最深奥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哲理进步亦后退,后退亦进步。追寻与回归奇妙地成为人类生存哲学的核心。
于是,从影片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思考与未来世界的预示的两极的往复中透视出深刻的美学内涵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最后,我想补充的是影片在艺术格调上的悲凉营设所表现出来的美学意蕴。影片的开始即用沉缓的画外音叙述了未来世界的可怕前景。伴之而出的画面是海行者一个人驾一只帆船孤独地在苍茫的大海中漂泊。干渴的骄阳、喧嚣的海水显示出海行者的悲凉无助。更不用说连海行者都不如的人类了。接下来,海行者几次与另一个漂泊者与海盗,与城堡的人们,与海伦及绮萝娜相遇等诸多冲突使影片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而穿插其中的都是海行者孤自一人飘荡的画面。动静相应,平缓与急促激烈有机的结合,虽是迭起,却在暗流中让一股伤感――无依无靠的暗流自始至终地流涌着。即使是到了人间乐园――美丽的陆地,影片也依然让白骨凄凉,小女孩的伤感与怅然若失,海行者的驾一叶小船悄然隐去来;中淡火爆所煽起的淋漓顺畅的、如愿(无论主人公还是观赏者)的欢喜,使伤感与畅快的情感相互并存,无大喜无大悲,又不平淡乏味和一味刺激,让情感在忧伤的主旋律中,于跌宕曲折间尽情倾斜和投入,若牵若离中获得特殊的美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