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范文1
1.1辩证唯物论观点
某坝基夹层双侧的岩体侧向抗滑效应比较大,如果按照既有的规律,不进行考虑的话就不符合坝基的实际。但是,进行绝对地考虑的话,也不一定非常合适。事实上,只要按照正常的办法,将其作为安全储备,而不参与坝基稳定计算就可以了。
1.2整体论观点
每一个工程地质问题都存在一定的系统之中,只有采用系统分析法才能够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系统方法论认为,人们在研究和解决系统问题时,仅仅重视各要素自身的可靠性是不够的,而应当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对具有必要可靠性的诸多要素的优化组合,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效应最佳,而并不追求每个要素自身可靠性都达到最高等级。否则,工程地质决断就必然是偏于保守的。
1.3经验支持论观点
随着工程地质勘察的深入,其经验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大。工程经验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工程地质环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研究[1]。工程地质勘察的经验还能够帮助人们分析地质状况是否适合进行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操作,如果能的话,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注意哪些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理论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逐渐实现了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亦是如此。这些先进的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水平。实现现代化的操作、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将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工作的必然途径。近几十年来,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研究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从勘察技术到测试技术,再到数值分析技术等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虽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在理论、知识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以及地质信息获取难等原因,导致了水利水电地质研究工作无法成为一门精确的学科,在众多方面还存在的缺陷。
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应该涵盖到多个方面。但是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于受到理论以及经验方面的限制,只考虑到地质信息的基本调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仅对水利水电工程区的地质进行简单的分析,为建设人员提供建设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等信息[2]。这样,就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够完善,为工程建设提供的帮助也较为有限。自20世纪70年代,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勘察的工作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包括多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地质信息的调查;工程地质问题的提出、分析以及判断;对工程地质进行改造的问题分析;对地质信息进行监测以及反馈,并且依据监测反馈内容进行调整。基础信息的调查是勘察工作的基础,然而后3个方面的增加则逐渐完善了勘察工作,将勘察的目标从简单的地质勘察延伸至地质工程方向。这种方向的转变能够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同时也给勘察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是地质专家,也要了解水利水电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水平。
4水利水电勘察实物工程量与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的关系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首先是要进行地质勘察,进而对地质做出决断,这是该项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因为决断的质量会直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的参考。但是对于这一环节,许多人存在一个误区,主要是关于水利水电勘察实物工程量与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的关系。许多人会认为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完全与勘察实物的工程量成正比,受到勘察实物工程量的直接影响。但是实际上,二者并无如此明显的因果关系。勘察实物工程量会为工程地质问题的决断工作提供基础,但是决断的质量大部分还是取决于勘察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利水电工程所面临的地质条件往往较为复杂,这本身就对勘察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这么复杂的地质环境,勘察人员要想进行正确、科学的决断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综合决断能力。
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决断风险问题
工程地质决断风险(简称地质风险),主要是指因为重要地质信息的遗漏或者工程地质决断失误等原因,为社会、经济以及工程带来危害的事件。所有的工程都想通过建设,在风险降到最低水平的前提下,达到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水利水电工程也是如此。但是有些人一味地要求工程完全无风险,是不够科学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认知,尤其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选址往往是在河道、山体等地质较为复杂的地区,这些地区所面临的地质风险概率很大。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都必备地质勘察流程。通过这一工作来对地质进行分析、决断,指导工程建设,降低地质风险。依据地质风险事件的危害程度,可以将风险事件划分为毁坏型风险事件和损伤型风险事件。从实际而言,损伤性的风险事件是被允许的,但是毁坏型则完全不予允许。虽然地质风险客观存在,但是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减少损坏,勘察人员们必须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利用经验等各种理论,结合实际对地质问题进行正确的决断,确保决断质量,将地质风险控制在最低的状态。
6水利水电岩体工程稳定性地质评价问题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岩体之上,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还需要对岩体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及评价。这一工程由坝基工程、地下工程以及边坡工程等构成。实际的分析评价中,要立足工程实际,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开展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分析首先要为岩体工程确定目标以及预定工程需要达到的可靠度。此外,为整个工程建立一套完善的稳定性评价系统,从整体出发,利用系统将各个单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使得稳定性评价工作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一工作的科学、有效也将为后期的地质决断提供基础。
7结语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范文2
【关键词】水库;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问题
1水库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的具体程序
水库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与一般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有所不同,它主要包括地质勘察、生活和生产用水的勘察,其工程勘察工作是检验移民安置点是否成立的基本标准,也是水库工程施工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对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研究程度不够深入,在选择移民安置点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在地形、地势、水源、电力以及交通情况等因素上,工程地质的检验比较滞后。移民安置点的选择会对整个水库工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制定具备参考性的勘察程序(如下图所示)非常重要。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严格遵守勘察程序,按照勘察程序进行操作,通过逐步的勘察,在保证每一项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下一阶段工作,知道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通过论证。
图:水库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程序
2水库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深度
当前我国还未设立相应的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工程勘察工作不够规范,难以为移民安置点的选择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现行的相关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还未涉及到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要求以及方法,移民安置点在选择的时候没有响应的标准可以参考。所以,水库勘测设计部门在选择移民安置点的时候缺乏统一认识,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工作,难以对移民安置点是否成立进行科学的论证,勘察工作的深度难以考证。例如,在某一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点的勘察工作中,将勘察阶段作为总体规划阶段,但规定工程勘察的精度必须达到详细规划阶段。在没有相应规范参考的背景下,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职能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对规划的移民安置点进行稳定性、适宜性的评价,并按照国际标准中的水源水质标准对拟定安置点的生产、生活用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些评价论证拟定安置点是否正确,从而为选择移民安置点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虽然,现阶段我国没有设立相应的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但是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评价所选场地是否具备稳定性和适宜性,所以,我们在进行工程勘察工作的时候,只要依据这个目的对安置点是否可行进行论证,就可以保证移民安置点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当然,水库移民安置点在选择的时候也可以参考相关的工程勘察规范和水源水质评价标准对工程勘察精度和水质进行控制,使工程地质质量符合要求,为移民安置工程和水库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3移民安置点生活及生产用水勘察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移民安置点在选择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移民的用水问题,不仅要保证水量能够满足移民的用水需求,还要保证水质,为移民的用水安全提供保障。一般会在移民安置点修建供水系统,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对于农村移民安置点一般可以选择自来水作为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但是,生活和生产用水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勘察时间短,难以准确确定水源点水量。我国是一个季节分明的国家,水量四季变化明显。由于工程地质勘察时间有限,只能对安置点的水源点进行一个水文年的观测,一个水文年的水量不能代表水源点的长时期流水。而移民安置点的生活用水不能出现干枯期,一旦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就会对移民生活质量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在生产、生活用水工程勘察的时候,应该对水量和水源点进行更长时间的观测,综合考虑影响水量的各方面因素,例如天气,水源林等,对突发干旱情况规划相应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移民用水出现的问题,为移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充分的保障,移民对安置点的满意度是论证安置点可行性的有力观点,所以,水库工程施工中,必须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移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从而保障水库工程顺利施工。
4库区塌岸
库区塌岸是影响移民安置点工程施工和水库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水库工程施工中选择移民安置点一般遵循优化考虑后靠安置点的原则,在没有后靠点的情况下,才可以再考虑异地安置点,这主要是出于移民的生活环境适应问题。所以,移民安置点在选择的时候,一般将居民点移至水库无法淹没的库区较高处,这个后靠点一般高于洪水的回水线。对于库区塌岸问题的研究一般在比较大的范围进行,主要以河流阶地塌岸的研究为主。所以,为保证移民安置点的安全性,在选择移民安置点的时候,必须加强残破积层的水库蓄水情况下的稳定条件、失稳方式以及规模等,对这些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大限度避免移民安置点出现库区塌岸的现象,结合工程质量防护措施优化防止库区塌岸的技术,减少库区塌岸发生的可能性,保证移民安置点的长久稳定性,避免移民安置点出现生命、财产损失,为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充分的保障。
除此之外,对于水库移民安置点的选择应该选择可靠性高的方法,一般采用灰色优化的方法,利用这种选择方式可以最大选择移民安置点方案选择的合理性,最大限度保证移民安置点的安全性,提高移民对移民安置点的满意度,实现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意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库移民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移民安置点选择的时候,必须注意工程勘察程序、工作深度、生产和生活用水以及库区塌岸的问题,综合考虑影响移民安置选择的多方面影响因素,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步骤和规范进行勘察工作,避免勘察工作出现重复,保证移民安置点工程质量,增强移民对安置点选择的信任度,避免对移民留下安全隐患,最大限度提高移民生活质量,进而为水利工程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靳建明,陈海燕,孙飞等.层次分析法在水库移民安置点优选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93-10994,10997.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范文3
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1.路线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查明与路线方案及路线布设有关的地质问题。选择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路线方案,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重点调查对路线方案与路线布设起控制作用的地质问题,确定路线的合理布设。
2.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在初勘、定测阶段,根据选定的路线位置,对中线两侧一定范围的地带,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桥涵工程地质勘察。按初勘、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要求,进行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涵的基础设计提供地质资料。一是对各比较方案进行调查,配合路线、桥梁专业人员,选择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桥位;二是对选定的桥位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梁及其附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地质资料。
4.隧道工程地质勘察。隧道多是路线布设的控制点且影响路线方案的选择。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隧道方案与位置的选择,包括隧道与展线或明挖的比较;二是隧道洞口与洞身的勘察。
5.天然筑路材料工程地质勘察。筑路材料勘察的任务是充分发掘、改造和就近利用沿线的一切材料对分布在沿线的天然筑路材料和工业废料,按初勘和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进行勘察,为公路设计提供筑路材料的资料。
二、报告的编制程序
1.外业实物工作量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试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工程地质平面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试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试验资料相矛盾。
3.对整个报告进行框架结构规划。由于公路工程地质有其特殊性,属于多专业合作工程。因此,对整个报告提前进行整体框架结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4.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柱状图中标明各层的地质年代、成因类型、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摩阻力标准值和地下水位及地质描述。
5.划分岩土工程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另外应注意,工程地质层的划分,不是越细越好,当然也不是越粗越好,除了遵循一般的划分原则之外,还应结合工程对象进行划分。在正确划分出工程地质层后,编制分层统计表。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6.编绘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和其他专门图件。公路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7.编写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
8.编写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总说明书是报告的核心框架,它全面地分析了整条路线的工程特征,是设计人员掌握全线地质情况的指南。
三、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应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前言:要叙述工程概况、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勘察依据、勘察的方法和完成的工作量。本部分重点要注意的是:公路的等级,勘察所属阶段,编制报告所使用的规范、规程一定要保证是现行版本,已经废弃的规范不能作为勘察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分区。地震活动性和抗震设计主要参数、沿线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问题、水文地质特征。
3.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本部分主要是把整条路线的岩土参数,按照岩土形成时间、成因及性质进行数据分类统计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对各类岩土进行概括性评价。
4.工程地质评价:包括勘区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重点工点工程地质评价和路线方案评价。对于路线方案的比较,主要根据各路线方案所经地区的地质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推荐出地质情况相对较好的路线方案。
5.沿线天然筑路材料:取土场要依据有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土料强度CBR、含水率W、液限WP、塑性指数Ip等参数对料场质量进行评述。
6.结论及建议: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地震参数和建筑适宜性的评价;(2)勘区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地质灾害对工程影响的大小;(3)重要构筑物的地基情况、基础形式及其他处理措施;(4)勘区内的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腐蚀性评价;(5)路线方案的评选;(6)其他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7.附表及附图: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的附表和附图主要包括:完成工程量一览表、地震液化判别计算表、水质评价表、水质分析报告、路基分段说明表、不良地质地段表、区域地质构造图、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路线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取土场工程地质柱状图、路基工程地质柱状图等。
四、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
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具体情况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拟建工程概述,介绍拟建构筑物的地理位置、中心里程和规模。
2.勘察方法和勘察任务布置,介绍本工点所使用的勘察手段及布设工作量的多少。
3.地质地貌概况,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地质结构。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构造形迹,路线所经地区的构造状况,构造与线路关系及影响程度;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2)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3)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4.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这一部分是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为工程地质评价、基础类型和地基处理方案建议提供基础数据。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
(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黏土2-1、冲积粉质黏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黏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黏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目前,大多数分层是采用第一种方法,并已逐步地加以完善。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
(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
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
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
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情况;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心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
取样和试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
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
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和摩阻力标准值。
5.地下水简述: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一般涉及有关地下水的参数有:(1)地下水埋藏条件:是孔隙水,或是裂隙水,或是岩溶水;是承压水,或是潜水,或是滞水,或是层间水,含水岩组的岩性,渗透性大小空间分布特征。(2)地下水的动态:水位水量随年度、季节等时段的变化规律和幅度大小,水质变化情况,径流方向的变化。(3)补径排条件:补给区在哪,补给量多大,补给范围多大;径流区在哪,径流量多大,径流方向如何;排泄区在哪,排汇量多少。(4)水质特征:一般性指标,腐蚀性指标,特殊指标(如矿泉水)。
6.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4)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发展趋势如何;(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
7.其他专门要求,论述的问题对于设计部门提出的一些专门问题,报告应予以论述。
8.结论与建议。一般来说,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简述和结论与建议等四项,是每个勘察报告必须叙述的内容。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
9.对于公路工程中的收费站及服务区的勘察及报告编写,属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范畴,要依据现行版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地震设计规范》和其他相关规范。
五、工程地质图表编制要点
1.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在总说明中的附图,要求提纲契领,应纲要性标出各种工程地质现象,或可作专门图件,不能图省事以“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来替代“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是在地形图上标明工程构筑物、各勘探点、各现场原位测试点以及勘探剖面线的位置,并注明各勘探点、原位测试点的坐标及高程。该图应在较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上进行编制,地形地貌复杂时应专门作测绘工作。
3.钻孔柱状图,反映场地的地层变化情况,在图上应标明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底深度、层底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里程、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整比例,如1∶100或1∶150。
4.工程地质剖面图,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理论上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但由于公路工程中的构筑物一般呈条带状,如大中桥等,致使纵、横比例尺一般相差较大,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0),受报告篇幅影响,纵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500),具体比例要按钻孔的深度而定。在剖面图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6-6′或F-F′。剖面中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
5.土工试验成果表,主要有抗剪强度曲线、压缩曲线等,一般由土工试验室提供。
6.现场原位测试图件,包括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的成果图件。
7.桩基力学参数表,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
8.其他专门图件,对于特殊地质条件及专门性工程,根据各自的特殊需要,绘制相应的专门图件等。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范文4
>> 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地质分析 刍议地质分析中的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注意要点分析 颗粒分析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关于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中问题的分析 工程地质中水文地质勘察情况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的问题分析 探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 浅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作用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探讨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的分析及对工程的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山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斜坡勘察探析 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分析 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分析 在工程地质中关于水文地质勘察情况的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 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分析
Abstract: Geological survey work,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surveying and testing technolog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y and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theory as the basis of modern engineering geology. Geological surve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geological carefully, and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theory and practical analysis, it can be used in design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rock and soil and reliable.
Keywords: engineering geology; survey; geolog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P2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岩体力学实验研究: 地质分析是岩体力学实验研究的基础, 如何将地质结构条件概化为地质模型,又将地质模型转化为力学模型,而使边界条件、岩体变形和破坏机理不失真, 这要求对岩体结构第一手资料准确、可靠。因此,岩体力学参数有充分的代表性,针对性和对岩体变形机理深刻的认识以及力学模型是否表征的问题的关键和要害。
一、原则 1.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试验成果可按岩土体质量类别、工程地质单元、区段或层位,分别用算术平均值、最小二乘法、图解法、数值统计法或优定斜率法进行整理,并舍去不合理的离散值。应采用整理后的试验值作为标准值,再根据水工建筑物地基或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整,提出地质建议值,当采用结构可靠度分项系数及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时, 岩土性能的标准值宜根据岩土试验性能的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来确定。 2.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地基渗漏系数采用室内试验或抽水试验的大值平均值作为标准值;用于水位降落、排水计算宜用小平均值,供水工程计算可用平均值。粘性土地基,f/可采用室内饱和固结快剪90%,c可取20~30%,对于砂性土,f采用85%~90%,不计c值;土的抗剪强度宜采用试验峰值的小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软土宜用流变值。 3.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当试件呈脆性破坏时, 坝基抗剪强度取值。拱坝应采用峰值强度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重力坝应采用概率分布的0.2分位值作为标准值或采用峰值强度的小值平均值,或采用优定斜率法的下限作为标准值。抗剪强度采用比例极限强度作为标准值。当试件呈塑性破坏时, 以其屈服强度作为标准值,并考虑时间效应,并按流变影响进行折减。 总体变形指标应根据岩体实际承受工程作用力方向和大小进行原位试验, 并采用压力――变形曲线上建筑物最大荷载下相应的变形关系选取标准值。 4.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当结构面试件的凸起部分被啃断或胶结充填物被剪断时,采用峰值强度的小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当结构面试件呈磨擦破坏时, 应采用屈服强度或流变强度作为标准值。 5.软弱层、断层的抗剪强度, 当试件呈塑性破坏时, 应采用屈服强度或流变强度为标准值 当试件粘粉含量大于30%或有泥化镜面或粘土矿物的蒙脱石为主时, 应采用流变强度作为标准值。 在固结剪切中, 峰值与流变折减系数为0.8,屈服值与流变折减系数为0.93,其剪切带屈服值相当于峰值60%~70%。 6.斜坡稳定计算参数 岩质边坡潜在的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可取峰值强度; 古滑坡或多次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可取残余强度。
二、方法 1.抗剪断强度试验资料整理分析方法 (1)检查原始试验资料,论证各试点峰值抗剪强度;(2)点绘原始资料水平位移―剪应力―垂直位移曲线;(3)确定抗剪强度特征值;对于脆性破坏型的砼/基岩抗剪,采用前端剪胀点作为砼/基岩胶结面不开裂的控制点,确定为近似比例极限。(4)依据大剪试验剪面地质素描图,分析多试点情况,确定剪切类型,点绘σ-τ关系曲线,分别整理单组及分类的抗剪强度指标。 2.岩体变形特征试验资料分析整理方法 (1)检查原始资料,判断多级压力下变形是否稳定;(2)对最后一级压力下变形值进行修正,确定变形稳定值;(3)采用某级荷载下回弹线延长近似计算弹性模量, 解决部分试点由于卸荷至零点荷载扳脱离而造成的弹性变形不确切的问题。 3.优定斜率法 (1)优定斜率法的基本思路。 尊重岩体的结构特征, 不搞机械式的分解和装配, 对组成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两个随机变量f、c,利用其稳定性的差异和相关性,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优定f,再求其c,建立参数取值较科学程度,习题减少主观随意性。其内容和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岩体力学测试研究, 成果整理分析和参数选取均建立在岩体工程地质分级基础上; ②加强现场试验点和剪切面具体结构条件的调查、统计和分析;③注意岩体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重视测试成果与试点地质条件对应关系的分析;④通过分析后,先优定各岩级摩擦系数; ⑤在此基础上分别求出多各级相应斜率的凝聚力值。 (2)斜率优定的方法。 ①综合分析法:首先分析岩石在三维状态下的强度特征,探索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再根据各岩级试验成果绘制τ-δ关系图,从其点群分布的总趋势和,并注意岩级试点应力――应变关系所显示的特点,以及个别离散度试点的代表性,大致确定出点群上、下包线的斜率,最后参考工程实践经验,综合分析确定各岩级的斜率;②公式计算法(岩体破坏经验准则推求法)大量资料表明:库伦强度准则中的摩擦系数应理解为:在最大正应力下的瞬时摩擦系数综合值,因此,根据坝基岩体可能达到的应力水平,确定此应力区段骨的全部瞬时摩擦系数的平均值,以此作为摩擦系数的优定值,并按经验破坏准则导出各岩级的优定内摩擦角。 4.统计和概率方法 统计和概率方法是建立在足够有效的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根据这些数据样本求得统计学特征和经验概率分布,再由统计推断获得参数的理论概率分布函数的一种方法。
三、岩土力学参数的内容 1.地下洞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经验汇编提出围岩主要物理力学参数有:密度γ、凝聚力c、内摩擦角φ、变形模量E0、泊桑比μ。 各个地勘报告提出一下洞室岩体力学参数内容是不一致的, 而不同功能的隧洞设计使用指标是不一致的, 大跨度地下厂房、地下洞室合作的指标也有不同。因此,地下洞室岩体力学参数必须根据水工建筑物结构、功能提出满足设计使用的指标。 2.地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内容 在阅读我们的地勘报告中,地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内容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总的内容是一致的。其主要指标、岩体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变形指标、软弱夹层抗剪指标,但这些指标有个共同特点,指标基本相同, 没有根据地质环境分析评价,特别是软弱夹层指标,很多是无试验资料,都是所谓的“类比”。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物理力学参数的内容是供设计使用的,因此,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功能,才能提出相应的设计地质参数。同时,要分析岩土体在建筑物地基部分的地质环境,根据具体的地质环境,进行认真、细致的地质分析,并与岩土力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取样质量、试验方法、地质描述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的可供设计使用的岩土力学参数。
参考文献 :
[1] 李君源,范维强.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西部探矿工程,2005(S1).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范文5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方法
Abstrac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work to carry out inspec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method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Keywords: Engineering geology; hydrogeology; survey method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整个地质勘察过程中,主要包括工程地质勘察以及水文地质勘察两个部分,勘察工作的质量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方案的各项决策安排以及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在实际的地质勘察工作里,常常会发生由于地质问题而造成的工程事故,在对工程设计进行修改的过程中难免会延误工程工期,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给人民的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带来威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突显出了工程中的一些遗留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针对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剖析和介绍,作为相关的参考。
1工程地质勘察以及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
1.1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
对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建筑物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并针对有利的地质条件进行开发和利用,尽量避开那些不利的地质,提供真实可靠的地质信息,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展开设计工作、施工操作以及管理工作等。通常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规划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勘察以及技施设计勘察。具体是指:(1)规划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项目的选点工作提供基础的地质资料以及依据等。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包括:广泛搜集该区域的地质资料、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地震信息等相关资料,并做好整编工作;对工程选点的地质情况以及地质问题等有初步的了解;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能性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对所需建筑材料的情况进行普查。(2)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阶段的勘察主要是在确定了河流规划方案之后进行进一步的工程建设勘察。主要目的是提供明确的地质情况论证以及资料,做好工程坝址的选定工作、工程坝型的确定工作以及工程引水线路的设计工作等。(3)初步设计阶段:该阶段是在前两个步骤完成之后展开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建筑物区域的具体地质条件,并为建筑物的设计工作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和依据。(4)技施设计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针对前一阶段选定的枢纽建筑物场地上展开的地质情况勘察,主要目的是对前几个勘察阶段提供的地质资料以及依据等进行进一步的检验,优化工程建筑物的设计工作。
1.2 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
为了查明工程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通常采用的手段就是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工程区域地下水的形成规律以及具体的分布规律,并针对上述内容做出相应的水量评价以及水质评价,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依据。开展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包括:通过利用多种测绘方法、勘探措施以及试验手段等,按照相关的勘察程序,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基本的勘察和了解,并对专门性的地质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2工程地质测绘的情况以及水文地质测绘的情况
2.1 工程地质测绘的具体情况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测绘属于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它主要通过利用地质学当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方法,采取野外调查的方式,对勘察区域的地貌、地质、水文等情况等进行勘察研究,并将勘察结果根据适当的比例尺缩放在地形图上,为下一阶段的勘察工作、试验工作以及后期的观测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程地质测绘过程中选择的比例尺会根据设计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同一个设计阶段当中,主要是根据建筑物所属的类型、具体的建设规模以及工程地质情况等进行选择和确定。通常工程地质测绘过程中采用的比例尺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小比例尺测绘,大小为(1:10万~1:5万);中比例尺测绘,大小为(1:2.5万~1:1万);大比例尺测绘,大小为(1:5000~1:1000)。
2.2 水文地质测绘的具体情况
在整个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就是水文地质的测绘,能够对工程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貌条件以及水文条件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水文地质测绘最主要的任务是进行基本情况的查明,主要包括:(1)地下水形成过程中的相关水文以及气象因素等;(2)建筑区域地质、地貌具有的主要特点;(3)地下水的具体补给以及排泄情况等;(4)含水层的主要分布情况。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对地下水资源的情况以及开采可行性进行评价,提供更多的关于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地质资料。
3工程地质勘探与水文地质勘探采用的具体方法
3.1钻探
这里所说的钻探主要是通过使用相应的设备,利用人力或者动力的方式对岩石进行旋转切割或者是凿碎等,以此来形成一个圆形的、具有较小直径、较大深度的钻孔。然后将岩芯取出来观察地层的岩石特性、地质的具体构造情况以及岩体的主要风化特点等。此外,还可以从钻孔当中取出岩样在室内进行相关的试验,以便于完成灌浆试验工作以及后期的观测测量等工作。该方法相对于物探来说,具有以下几个优点:能够在所有环境下展开工作,可以对岩芯进行直接观察,具有较高的勘探精确度。
3.2物探
通常岩层都包括各种不同的物理性质,不论是在导电性、放射性还是在密度、弹性等方面都有所区别。通过使用一些专门的探测仪器对岩层的各项物理参数进行测量和确定,对物理场出现的异常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够基本掌握位于地下较深位置处的地质条件。通常在地质勘察中选择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电法勘探以及弹性波勘探。(1)利用电法勘探对地下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和识别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使用相关的仪器对岩土导电性具有的差异进行测定。该方法的基本依据为岩石具有的电学性质,对于不同的岩石其出现的电性差异大小、富水的强弱程度等各不相同,会对电法勘探的最终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通过结合试坑等方法展开校验,得到更加准确的判定资料。但是该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只有在地形起伏差异较小的地区(例如平原)才能够发挥出更好的勘探效果。(2)弹性波勘探主要分为地震勘探以及声波和超声波勘探等。该方法主要是利用人工的方式激发震动,分析弹性波的传播规律,对岩体具有的特性等进行判断和分析。其中地震勘探主要是针对比较大范围内的岩层厚度以及起伏情况等进行探测,也可以对古河道的位置进行追踪,此外还能够测定风化层的实际厚度等。而对于小范围的岩体则可以通过利用声波勘探的方法,例如对一些地下洞室的围岩以及岩体的风华带所做的分类等。
4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的野外试验情况
4.1野外抽水试验
该试验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流量比较大的上升泉以及方塘等进行的,通过使用相关的抽水设备来对水层的水文参数进行测定,以此来判断地下水具体的运行特性,掌握地下水跟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抽水试验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是根据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以及地质条件之间的差异等进行划分的,通常包括单孔抽水以及多种抽水、分层抽水以及混合抽水等。
4.2钻孔压水试验
该试验方法主要是利用止水设备有效的隔离钻孔段,然后向该段的钻孔进行压水试验,让水能够从孔壁的裂隙逐渐向四周进行渗透,最终让渗透水量稳定下来。通过钻孔压水试验能够对地下不同深度位置处的岩层透水性进行定性了解,为评价岩层具有的完整性、岩层的透水情况等提供相关的水文地质资料,此外还可以帮助制定相关的防渗处理方案。
5长期的观测工作
在对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长期观测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比如说,一些动力地质现象会不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相关的变化,特别是受到工程活动的影响之后,一些现象会出现明显的改变,对工程项目的安全以及使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如果单纯的依靠地质的测绘工作、勘探手段以及试验操作等是无法对动力地质的规律性进行判断的,这就要求展开长期的观测工作。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的测绘以及勘探情况进行评价和检验,对工程地质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准确的预测,为了避免不良地质引起工程事故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6 结语
通过本文叙述的主要内容以及勘探手段等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对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勘探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经过合理的经济以及技术评价之后,为工程的施工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国明. 浅谈地下水危害及工程勘察水文地质评价[J]. 西部探矿工程, 2006,12(3):79-80.
[2]黄勇,周志芳,王锦国.低渗透性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2006,34(6):672-675.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范文6
关键词:山区公路;地质勘察;问题;解决措施
近年来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山区经济也有了显著的起色。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就必须扩大山区公路工程的建设力度。对工程建设单位来说,要从工程勘察部分工作着手,提高施工质量,要认识到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勘察方法的选择
实际操作中,应该综合施工区域内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勘察对象来确定勘察方法。现在常用的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可以分为两种:首先是宏观控制法。这种方法一般通过RS技术,在宏观角度上观察施工区域地质环境的全貌,这能够帮助勘察人员准确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也能够准确发现大型地质灾害。再配合以本区域内不同时期的地质资料,就能够对地质灾害的成因以及发展趋势做到有效的掌控。之后要做的就是对地质单元进行划分,这是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尝试从地质的角度去论证地表形态,去探究不同地貌的历史成因,这对于山区公路工程的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微观分析。这种方式主要就是采用钻探、挖深以及取样等物理勘探手段来判定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条件。钻探、挖深、取样以及原位测试等工序能够对地质条件对公路工程施工的影响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二、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一)山区公路选线的问题
线路的选择是山区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实际选线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要保证选线与公路的要求相符合。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选线问题主要体现在选择线路与勘察结果不适应这一方面,这是工程勘察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问题。一旦出现类似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后期公路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因此山区公路地质勘察中,相关人员一定要落实好工作中的细节,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来操作,以此来确保选线的合理性。降低公路的后期养护成本,保障工程质量。具体来说,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来完成公路选线。首先应该尽可能的选择线形线路,公路选线时最短里程即是直线线路。当然实际线路设计时,应该将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地质条件考虑在内,但这也打破不了线形线路的模式。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为了避免发生各种不必要的纠纷,一定要选择远离人群和建筑物的区域来进行布线。其次在进行山区公路选线时,一定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切忌因为追求高品质的施工而对施工区域内的环境造成破坏。此外应该以工程勘察的结论为参考来进行线路选择,正视地质勘察的作用,提高公路选线的科学性,选择一条最合适的线路。
(二)沿河线设计的问题
沿河线设计的问题也是山区公路地质勘察的重点,如果不能积极应对这一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威胁的施工人员以及公路沿线居民的安全。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山区公路基本都是选择的沿河线。虽说这种方式降低了地质勘察与工程方案设计工作的难度,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病。不仅线路较为繁琐,而且其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也比较严重,这给工程的质量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更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国内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人们对山区公路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今后公路的设计以及施工必然要保证其便捷性,要尽可能的去缩短公路里程,这就必然要打破过去沿河线的方案。如果公路线路系数大于1.2,就应该对地质勘察的结果进行复核,对勘察结论中的关键数值要进行反复验证。必要时应该设计出两种施工方案,从中择优选择最终的方案。落实好沿河线设计,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三)生态安全问题
生态安全问题历来都是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通过地质勘察将施工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进行一次严密的统筹,由问题出发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够避免各种生态问题的出现。所以在地质勘察时应该将自然与生态环境纳入勘察工作的重点。如果勘察结论显示本区域内有待于解决的生态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四)地质勘察方面的问题虽说眼下有很多勘察方式可以选择,但这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勘察方式,在勘察开始之前相关人员要认清勘察工作的目的并且准确了解工程的总体概况。尤其对山区公路工程来说,只有选择合理的勘察方式才能保障勘察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地质勘察的各个阶段,所采用的勘察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例如最初阶段,涉及到的主要是地质的调查以及测绘工作,随着勘察工作的逐渐推进,之后会用到钻探、取样等物理勘察方式。所以一定要给地质勘察留出足够的时间,根据实际勘察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方式,以此来保证地质勘察的质量。
三、总结
地质勘察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它能够帮助施工方做好工程的风险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但因为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这部分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上文结合笔者的经验,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1]陈文勇,韩露.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0):61-62.
[2]梁红宏.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分析和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