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体工程学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体工程学意义范文1
高跟鞋,顾名思义是指鞋跟非常高的鞋子,一般是指7厘米以上的鞋子。但是由于近年来高跟鞋种类繁多,高跟鞋按高度来分的话,1至3厘米是低跟鞋,4至7厘米是中跟鞋,7厘米以上为高跟鞋;按高跟鞋的鞋跟设计来分的话,分为叠跟、曲线跟、路易式跟、逗号式跟、锥尖跟。
要分析高跟鞋与脚的组合关系,就要先了解人体脚型特征,脚的基本形式由骨骼决定的,脚的骨骼共有26块,包括趾骨、跖骨、跗骨三大部分,其中趾骨14块,是足部运动灵活性最高的部位;跖骨5块,维持着足部运动的平衡性,趾骨和跖骨共同组成趾跖关节,是脚部屈挠最频繁的位置;跗骨7块,贯穿人体重心线,是承受人体重力的主要部位。人脚的26块骨骼与附着在其上面的肌肉,共同支撑着人体直立和推动着人体运动。
与高跟鞋设计有关的足部结构还有足弓,足弓是脚部位的弓状突起,在人运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足弓受力时,同时足弓会发生变形。图1为正常脚弓形状,图2为受力后足弓的形状,足弓在人体当中的作用相当于减震器,正常情况下是弓形的,在受力之后会变平,有些扁平足的人足弓是扁平的,所以扁平足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觉得疲劳。如果鞋设计不当,会造成穿用时的不舒适感,严重的会导致脚病的产生。例如鞋底凸度过大,会挤压脚弓,穿用者会感到疲劳,如果长期穿用这样的鞋,会使附着在脚弓上的肌肉和韧带受到伤害,造成扁平足,影响人的健康。从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角度考虑,鞋的脚弓位置应该加上缓冲和减震装置,在不影响脚弓正常功能的基础上,有效改善穿用性能。
高跟鞋的高度与舒适性关系
影响高跟鞋舒适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鞋跟高度。随着鞋跟高度增加,人体重心向前移,前足承受的压力增大。跟高3厘米左右的中低跟鞋把足后跟的压力向前移一部分,分散后足中的压力,对人体是有利的,可以减缓后跟的疲劳。但是跟高达到7cm的高跟鞋的前足中的压力过于集中会造成不舒适。随着鞋的高度的增加,脚掌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通过图3可以看出。对于舒适保健的鞋跟高度有人认为应该是平底鞋;也有人认为平底鞋有害健康会加大足弓的翻折幅度,存在造成足弓弹性丧失的危险,说法不一;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舒适保健的不是平底鞋,而是3cm左右坡度的坡跟鞋,使压力稍稍分散。
因此越来越多的平底鞋也是会有一定坡度,与完全平底的鞋相比其耐疲劳时间更长。高跟鞋的舒适度不仅跟高度有关,鞋跟的粗细对压力的分布也会产生很大影响。跟的粗细影响脚掌压力的分散与集中,受力面积越小,压力越大。穿粗跟鞋的时候,脚部跟骨位置很平稳,脚掌的压力也由后跟分担了一步分,而穿细高跟鞋的时候,后跟稳定性没有粗跟的好,从心理角度来说不会把后跟所有的重力放在上面,相对来说还是穿粗跟鞋要更舒适一些。
结语
人体工程学意义范文2
【关键词】教学;能力;研究
一、背景及现状
工程人才必须深入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具备面对领域问题的能力;工程人才更是需要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才能具有从工程级到系统级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融汇贯通的创新和引领能力。参照如图1所示的ABET对工程人才的评估标准,工程人才的综合能力可归纳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两大要求,包括: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运力、复杂设计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探索能力、交流合作领导能力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国内高校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设计课、实验课等)、设立大学生研究实践计划、采用3+1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等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但与国际工程人才标准相比较,我国现有工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尚存在以下问题:培养体系通常以单一学科专业为背景展开,难以系统性地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缺少关联,特别是各种学科竞赛往往缺少系统性的理论支撑,研究实践环节缺乏递进式系统发展,导致学生缺乏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机器人技术是集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论、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控制理论、电动伺服随动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理论等科学及技术领域于一体的新型多学科交叉领域。同时,机器人技术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平台。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教育与实践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利用机器人技术对不同专业的辐射作用,近年来浙江大学开展了以机器人为教学载体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机器人教学为载体,本文对理论和实践深度结合、学科交叉和专业精深双重驱动、递进式和多目标纵(深度)横(受众面)兼顾的工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模式。
二、培养架构
面向高等教育工程人才能力培养之目标,针对以上问题,浙江大学以机器人为教学载体开展了高素质工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培养架构。在这一架构下,不同于传统的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培养方案,而是采取了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建设双管齐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注重分层次的培养计划,分别建立了从基础课程到更加专业的提高课程,最终面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级课程群。而在实践体系中,一方面与相应的课程群理论知识相对应,注重对课程理论知识的配套实验和实践;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投入到主动实践的过程中。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相对独立,没有很好的融合。高效的机器人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应该是实践体系与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近几年陆续开设了机器人理论知识课程,课程具有覆盖面宽、内容形式多样、分层递进的特征,包含相关关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与较为精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注重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之间统一协调的系统性,倡导与建立课程内容和课外实践的融合机制,以课程内教学传授的知识为支撑,通过课程外的启发性引导与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推进工程人才的培养。
其次,传统的实践平台更偏重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在创新方面还不够。主要处于由教师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启发方面尚不够。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以机器人为对象,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兼顾多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知识能力发展需求,创建“课程―实践―竞赛”深度结合、相互促进的教学实践体系。在系统建设机器人相关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基础上,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递进式、多层次综合培养模式实践,使人才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兼具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工程能力与工程素养。
2.1层次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设应遵循全面、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建立起如图3所示的课程群。这些课程构成了面向不同层次、从基础到提高再到创新的系列化课程体系,包括《机器人导论》、《机器人设计》、《机器人制作》、《机器人技术》和《智能移动机器人》等系列课程,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搭建扎实的多学科知识架构,为学生融会贯通、开展创新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在课外实践平台优化拓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外实践平台,在课程体系中进一步加入基础实践、综合强化、创新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为支撑递进式培养模式、满足多目标培养需求,系统性设计侧重不同年级、不同深度的通识性、提高性和专业性机器人技术课程群,为学生深入实践和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通过组织不同学科从事机器人研究的教师共同完成课程讲授和实践指导来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内容的深入性。
图3兼具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多层次机器人课程体系
2.2以学科竞赛为推动力的实践体系
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精深双重驱动为手段,建立不同层次的目标导向式(课外实践)和结果引领式(学科竞赛)机器人实践创新大平台,各子平台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如图4所示,通过组织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面向特定目标合作开展工作,来推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实践创新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课外实践平台,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创新环节,改变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采用知识点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鼓励学生提出新方法。
以《机器人导论》、《机器人设计》、《机器人制作》三门课程为主要基础,在教授学生机器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引入国际知名院校的创新设计与竞赛教学方式,如美国麻省理工和东京工业大学普遍采用的IDCRoboCon竞赛课程,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校级和世界性的IDC RoboCon竞赛;以浙江大学机器人科教实践基地为依托,利用面向国际机器人世界杯赛RoboCuop的机器;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以服务机器人平台为工具,面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学术前沿教学和实践训练,培样学生的专业研发和创新探索能力。这些实践平台层次上循序渐进,内容覆盖广泛,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机器人实践平台综合了多方面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效支撑了多课程的学习和关联、多学科知识的实践和融合以及基于知识与能力积累的创新发展,达到多学科融合培养的目标。
图4以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精深双重驱动的机器人实践平台
从能力培养角度看(纵向),学生培养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从学生受众角度看(横向),不同群体有不同的目标需求。上述的机器人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可以有效支撑递进性、多目标的培养模式。前者可满足不同层次的理论学习需要,后者可满足不同深度的实践创新需要。既可根据培养对象及其发展需求设置不同知识点、不同难度级别和不同综合性要求的教学实践内容,开展递进式培养;又可形成较宽的入口,建立多目标培养模式,服务更多的学生。
三、结论
本文论述了浙江大学以机器人技术教学为载体,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模式与方法。这一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两方面入手进行建设,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层次性以及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有机结合。同时,本文论述了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估体系与机制,配合人才培养模,构成了完备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得到了验证和完善,对我国高校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文件
[2]孙康宁,傅水根.我国高层次工科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85-87
人体工程学意义范文3
人们合理地建造和使用都江堰无一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哲学思维,下面将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详细分析。
1决策阶段
秦昭王命李冰修建都江堰,其旨意在于借助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来确保秦国的物资和人力基础,进而统一中原。按照战国末年的情势,唯一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就是南方的楚国。秦惠文王采纳了大将司马错的建议于公元前316年一举灭掉了蜀国,然后借助了占据长江上游的地理优势攻打楚国。可是在进攻到楚国的桑榆时发现物质供应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前方的部队,因而开始修建都江堰,迫使岷江改道经过成都。这样一来,秦国就可以借助岷江进行运输,此外,岷江之水进入到成都平原对那里的土地进行灌溉,达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人们利用岷江之水来灌溉发展经济,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有诗词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2施工阶段
李冰在到达蜀郡以后便开始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最终选择了在现今我们看到的都江堰所处的位置进行建造都江堰。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来修建都江堰,当然还是和当时生产力水平相统一的。李冰将当时的人们改造自然的生产力水平和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了紧密的结合,然后就开始了他的经典之作,从而成为了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成功典范。在选址的过程中,体现了物质形态决定人的意识这一哲学思想,正是由于有那么一个合适的地理位置,才使得李冰选址于此。
但是在施工的工程中又遇到了相当多的麻烦,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在对岷江进行改道的时候,水流要想进入成都平原必须要跨越一道天然的屏障——一座大山。根据当时的条件,要想凿开一座大山必须花费很大的人力和时间,可是秦王的统一大业是不会允许花费那么多的时间来开凿一座山的。因而想方设法开凿大山成了李冰的一个必须克服的难题,最终李冰借助聪明才智成功的在山中开凿出了一条水路,从而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他的方法是架木材对石头进行焙烧,等石头红了以后在其上面浇冷水,这样一来石头就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崩裂了。这样一系列的施工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意识决定着物质形态,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意识形态才使得自然朝着人们的意识而被不断的改造和创新。
3运行阶段
都江堰工程是利用的弯道环流的原理而运行的。都江堰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是一个弯道,在这样一个弯道里面,水流流过的时候会因为水流的流速不同而进行不同的分流。在旱季的时候,水流的流速小,岷江河道中60%的水通过鱼嘴的作用进入到成都平原,从而可以防止旱情侵袭成都平原;当洪水季节来临之时,水流的流速大,岷江河道中40%的水通过鱼嘴的作用进入到成都平原,这样可以防止过多的水进入灌区从而使该区域受到洪水的威胁。
此外,弯道环流问题还很好的解决了泥沙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根据弯道环流原理,进入成都平原也就是内江的水是岷江中的上层水。上层水中的泥沙的含量相对较少,这样可以取上层的清水对作物进行灌溉。可是这仅仅只是去除泥沙的第一步,在洪水季节,河水中的泥沙含量相当的大。当过多的水进入到内江时,有一部分水将会从飞沙堰流走,而这一部分水可以带走水中相当一大部分的泥沙,这样一来便对水和泥沙进行了第二次分离。根据现在人的实验,通过这两种作用,泥沙的去除量可以达到98%。
4破坏阶段
西部开发“十大工程”之一——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截流。截流就意味着都江堰工程2200多年来的无坝引水技术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自此都江堰就改变了合理利用自然这样的一个宗旨了。在这样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自然的状况,最终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归根结底受到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人与自然、经济、社会是一个合理的系统,如果我们只考虑其中的某一个因素势必会走向歧途残害人类自己。
5结论
从都江堰的发展历史来看:人与自然是可以达到和谐发展的,但是当人们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摒弃一切时,将会迫使人与自然的和谐被打破。所以我想告诫大家,人与自然是否能够和谐发展的,关键就是看人们怎么样去改造自然和发展自然了。
参考文献
[1]张法瑞.自然办政法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10(1).
[2]CCTV10探索.发现.世界文化遗产之都江堰-青城山.
[3]张可佳.保卫都江堰背后的思考[J].中国记者,2004(1):30-31.
[4]林承坤,吴小根.2200多年来都江堰的效能为何历久不衰[J].自然杂志,23(4):193-198.
[5]侯大伟,张伟.都江堰建坝骑虎难下[J].望新闻周刊,2003,33:48-49.
[6]陈智梁.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地球科学思想[J]第四纪研究,2003(3),23(2):211-217.
[7]彭述明,王兴奎.都江堰水资源发展战略思考[J].水力发电学报,2006(6),25(3):1-5.
[8]郭耀文.论河流地貌在水利建设上的作用-以都江堰为例[J].泥沙研究,1999,4(2):56-58.
[9]侧希信.神奇的水利工程遗产-都江堰[J].中国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11(13).
[10]问题研究小组.请教都江堰-2200年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J].绿色中国,1996-2004,3:30-33.
作者简介
罗慈兰(1982—),女,现就职于广东省汕尾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从事水文、水工等相关工作。
侯贤贵(1983—),男,现就职于广东省汕尾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从事水文、水工等相关工作。
人体工程学意义范文4
【关键词】网络共享平台 医学专科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扎实的解剖学知识是医学生学好临床课程及掌握临床应用技能的重要基础,因此该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辅以网络教学,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下载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索取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窗口,充分发挥此窗口的作用,对拓展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我校人体解剖学在依托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完善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全新的人体解剖学网络教学平台,并全面运用于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实践与改革中,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就网络共享平台的构建及其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在我校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优势和效果、网络共享平台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网络共享平台的构建及其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网络共享平台的构建
当前各高校基本上有自己的校园网络,有相对局限的课程教学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等平台,但要建设更加有效的网络共享平台就应该由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对现有的各种网络资源和平台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共享平台内建立开放的交互系统,利于教师间的合作、师生间的合作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利于教学经验的共享、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学习方法的共享和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等。同时可联合本领域及相关各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建立人体解剖学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共享率。我校人体解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于2012年8月经学校批准开始建设,并投入使用。依托校园网络,建立了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网站,网站建设成员包括人体解剖教研室专任解剖学教师、实验员和计算机教研室网络技术人员。网站主要由两个界面构成:一个是网络浏览操作界面,操作可以查看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案、理论教学课件、习题库、参考图库、实验课件、视频动画和教学录像等内容,并设置了在线学习、学生自测和在线交流平台等。另一个界面是网络后台管理界面,教师通过密码登录,对网站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教学动态的、各种网站资源的添加、删减和修改以及解答学生提问等。网站的建立大大的方便了教与学,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全面系统和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知识面;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如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理论课件和教学录像等,还可以自测练习、向教师提问与教师互动。
(二) 网络共享平台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美国等一些欧美国家在二十世纪末,就将数字化图像和人体模型及网络远程教育应用于人体解剖学等各学科的教学中。而目前国内网络教育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在所开设的网络课程种类、课程内容的质量以及实时交互性等许多方面尚有很大的差距[4]。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重视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我国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速度、规模和质量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和信息交流共享平台的匮乏使网络教育水平及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医学教育网络资源中,人体解剖学的网络资源更是匮乏,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资源是由非专业人士制作或上传,因此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不能成为良好的解剖学教学辅助资源。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性和不均衡性,有些偏远和贫困地区缺少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受到区域分布和经济的制约,而很难形成广泛有效的教育途径。
二、 网络共享平台在我校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优势和效果
我校在开设人体解剖学课程之初,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除了理论课之外,实验课上课都是验证性地观察和辨认挂图、模型和标本,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积极性,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机会较少,教学模式单调缺乏创新性。由于人体解剖学的形态学特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书本之外,尚需要配合使用大量的挂图、模型及标本,降低了教学效率。网络共享平台的构建弥补了解剖学传统模式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呈现出了特有的优势。
(一) 缓解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的压力和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近年由于高校扩招,使学生数量增加,而教师数量没有相应增加,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每天都疲于应付教学,而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人体解剖标本的投入相对于学生数量的增加也显得相对不足;另外,医学专科学生在校时间短,教学改革中基础课学时一再压缩,也导致了课时不足,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课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仅有96学时,有的医学专业甚至只有56学时,内容多、课时少也不能很好地保证教学质量。面对以上问题,网络共享平台的建立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将一部分教学内容放入网络课程中,视频、课件、图片等多种媒体资料的有机整合,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既拓宽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同学的视野,使学生运用网络共享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也培养了学生读取信息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资源匮乏的压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成绩
利用网络共享平台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在时间与空间相对自由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需要下载所需要的各种媒体资料,无形中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与教师交流、就共享平台的教学内容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共享平台内丰富的教学课件、图片、动画和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对于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抽象复杂、难懂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寻找答案,学生还可以对掌握的内容进行自我测试,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解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体解剖学精品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通过对2012级和2013级学生问卷调查显示,该平台对教学效果和质量有较大帮助,学生满意率达到了91%。同学们普遍认为,共享平台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给大家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环境,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对提高学生成绩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 增加教师的知识水平及提高教学质量
人体结构复杂,人体解剖学对医学生来说是一门不易掌握和记忆的课程,老师如何让学生对人体解剖学这门课产生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更应该掌握一些生动、简明的教学资料从而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轻松并有效的学习和接受知识。针对医学专业对临床操作和技能的要求较高,如何制定教学方案和备课对老师来说也是一项基本和重要的任务。这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共享平台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媒体资料,教师可依据不同的专业,利用网络平台合理的设计教案,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教师在建设网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在网络平台的使用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传统教学辅以网络辅助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教师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 促进师生互动和学术、科研交流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运用网络共享平台,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互动空间,可以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学习和情感的交流。临床各种疾病与人体结构发生病变或异常息息相关,正常或有病变的人体标本可以为疾病的病因和诊断提供一定的线索,研究人体生理结构的变化和疾病的关系是医学科研中一直进行和探索的工作,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可以促进临床医生和解剖学教师及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从而促进医学科研事业的发展。
三、 网络共享平台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具备网络建设和管理能力的解剖学教师匮乏
解剖学专任教师大多毕业于医学院校,没有专业的网络信息学教育,所以多数教师对网页编辑及网页制作是陌生的,要建设网络共享平台就得先提高任课教师的网络信息技术水平,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希望培养出一批具备项目管理、程序设计、媒体开发及教学设计等能力的解剖学教师队伍,能熟练掌握网页制作方法和课件、视频等资源制作、上传和修改等的操作技术。
(二) 网络共享平台的使用对硬件要求较高
学生利用网络共享平台学习,必须要借助电脑和网络,而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没有配备电脑,部分高校教室和寝室内网络也未安装到位,这导致网络共享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摆设。因而就需要学校投资扩建和完善网络环境(如图书馆、教室和学生寝室等),建设专门的微机室随时供学生使用,并要求网站支持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方便师生使用。
(三)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不确定性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但网络共享平台的自由性也为教学带来一些问题,由于没有受到有效监督,部分学生并未按照要求上网学习或者由于随意性太大达不到学习的效果;也有部分学生在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在网络寻找答案。这都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也使学生的学习严谨性大大降低。因而网络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讲授、布置作业和课堂提问检验教学效果、不定期随堂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等传统的教学和督导模式。
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的需要,网络教育已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充分地整合了人体解剖学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这一门看似难懂、复杂的学科在教学上有了新的突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改善了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果。但网络共享平台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收到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还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推进该平台的完善,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必要的保证,为其它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马志健,易西南,等.人体解剖学精品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解剖学研究, 2012,34(5):387-390.
[2]柯荔宁,张海,黄文华.基于网络资源的现代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 (2):136-138.
[3]尹维刚,胡荫,林荣.人体解剖学网络教学系统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74-75.
[4]杨景武.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 1):52-53.
人体工程学意义范文5
【关键词】课改;认识实习;教学质量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文中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建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认识实习是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尽快了解专业方面的有关情况,安排一周时间的有针对性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随着课程教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发现认识实习存在一些问题,因学生对专业实习的认识不够,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参观学习机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出现走马观花、走过场的现象;在实习结束时,出现很多学生抄袭实习报告的现象。针对现状,本着体现“五个对接”为指导的“校企合作共建”、体现服务专业、服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原则,体现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的原则,我们计划从实习教育专业教育、施工现场参观、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等过程进行改革,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着重引导学生增加对认识实习的兴趣,督促学生认真对待认识实习,并改革考核模式,做好实习评价工作。
1.转变学生思想认识,明确学习目标
高职教育的岗位针对性很强,学校的专业设置会随着社会的需求进行调整。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企业就能上岗,这是高职教育的特色。认识实习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未来岗位的基本情况,知道岗位对知识结构、实践技能的要求,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加强学习的针对性,让学生们真正理解认识实习的意义,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注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其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细化实习任务
2.1为实习做好知识准备
在实习之前,组织学生观看反映各种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图的识读等新技术的科教片,并请有关教师和专家分别介绍与实习有关的基础知识, 邀请专家来校给学生作专题报告,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生产实际工作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在去参观现场工地之前,让学生们进行一定的读图识图训练,准备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图纸各一套。问题的准备,问题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体现,也是学习的动力,我们在实习之前将实习内容设计为几十个相关的问题,并提前发学生[2]。
2.2细化实习活动的任务布置
实习任务细化到以半天为单位,具体任务见下表:
单元一和五时间固定,单元二、三和四可随联系的实习工地做适当调整。每日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建筑公司的业务运作程序;了解测量员、施工员、预算员、施工管理员及资料员的工作实情和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能力,建筑工程现场识图,并将与实际实际工程相结合,了解建筑施工几大分部工程的施工过程: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混凝土工程和防水工程等。每天明确要求学生自带日记本,或者相机,把所见所闻所想都要及时记录。记录要有条理,重点突出,有正规的图或示意图,不得抄袭。
2.3实习指导与要求
采用实习指导教师与外聘现场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组合指导模式,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以指导教师为辅,请熟悉工厂生产情况的技术人员配合现场介绍, 现场技术人员讲解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安全措施、工程概况、工程预期效果等。通过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相互配合,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施工工艺、各种设备选用、工艺流程及施工参数的控制、施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有了初步感性知识,对建筑企业生产现状有了概略的了解,增强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学生们普遍感到很有收获。
3.选择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选择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技术水平高、代表性强、设备较先进的的企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3]。工地的类型应尽量多样化,如车站、办公楼、商住楼、学校、宾馆等,让学生对各类建筑有初步的了解。由于建筑企业施工的特点,学生到一处工地只能看到一部分施工过程,不可能在一个工程看到所有的项目,那么一周的认识实习时间,学校可以选定多家认识实习建筑企业,而且施工阶段也不同。
认识实习单位的选择应与学生就业去向相结合[4]。近几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比较高,就业的去向主要集中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市政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行业。因此,在选择认识实习单位时,选择与就业去向相同或相近的单位,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早为以后就业奠定基础。
4.做好实习评价工作
认识实习只有短短的一周,做好实习成绩的评定也是完成认识实习的最后一个环节。
(1)实习纪律考核,是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实习表现、遵守纪律情况、出勤率、实习态度、与实习单位人员相处情况及工作的责任心等的考核,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该成绩占总成绩的10%。
(2)检查听报告笔记。在校内,结合基本知识的实习教学,为实习预备了相关专家讲座和施工视频,这是实习安排的一项内容和要求。也是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最后通过实习,又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成绩占总成绩的20%。
(3)检查每天实习记录。要求学生实习当天完成此项总结,并由指导老师次日做好检查,并记录学生的完成情况。实习记录占总成绩的30%。
(4)检查实结报告。实结更是一次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机会。为杜绝学生抄袭实习报告,要求学生在教室指定时间完成,并在给定的专用实习报告纸上完成,在写报告时,可以参考自己在认识实习期间所做的每天记录、笔记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习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40%。
结语
专业认识实习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我们必须要把课程改革、课程建设做实、做细。虽然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时间只有一周,但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既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又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职业生崖观,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创新能力、增强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习教学质量、增强人才竞争能力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z].2012.03.16.
[2]林日亿,黄善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7):35-37.
[3]白润波,刘福胜,朱坤.大学生认识实习体制改革探究[J].高教论坛,2011,(9):82-85.
[4]王召鹏,徐通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174-176.
人体工程学意义范文6
他们在与死神的抗争中表现得是那么乐观,那么坚强,是什么原因在他们获救后,离生的希望仅有一步之遥而永远离去呢?怎样才能提高震后伤员救治的成活率?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军重症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生理学会全国危重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危重病救治中心主任林洪远教授。
记者:为什么有的伤员被压住的时候还能说话,可救出不久就去世了,您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林洪远教授:仅从消息报导很难确定死亡的确切原因,但看来像是猝死。地震伤员长时间被困,不可避免地导致脱水和肾功能损害,继而造成水、电解质和酸咸平衡紊乱,其中高钾血症最危险。如果再进一步考虑到在伤员被解救出来后,坏死肢体的钾会大量地进入到全身血液中的因素,那么由高血钾导致心脏停搏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记者:有方法预防这种情况吗?
林洪远教授:可以考虑在肢体解除受压后,立即在其上方扎上止血带,直到完成截肢手术。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类伤员究竟有多少合并有高钾血症,如果能够证明高钾血症具有普遍性,那么今后应该考虑在早期复苏液体中加入碱性药物和钙剂。
记者:导致猝死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林洪远教授:是的,肺栓塞也有可能。当肢体被长期束缚于一个狭小而不能活动的空间内时,血流因缓慢而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一旦能够重新活动和血流加速,血栓就可能会脱落而导致肺动脉阻塞。小的栓塞可以没有症状,但大的阻塞可以在30分钟内就致人死亡,非常凶险。但确诊肺动脉栓塞比较困难,尤其在灾区的那种环境下几乎不可能。我以为,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上述两种病症与伤员获救后短时间内发生猝死的关系可能更密切些。
记者:除了猝死以外,你认为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林洪远教授:一般来说,在地震数十小时后仍然能够生存的伤员不会存在立即致命的损伤,如严重的创伤性颅脑损伤、内脏大血管破裂出血等,发生这类严重损伤的伤员往往在早期就已经死亡了。但骨折、肢体坏死和软组织搓裂伤会非常严重和普遍。救治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很大,应该注意。
记者:请具体谈谈好吗?
林洪远教授:伤员一旦被成功解救后,应先用身边棍棒、树枝等可利用材料,或以伤员自己的身体对骨折部位进行简单固定后再转运。开放伤没有问题,一看就知道,问题是闭合伤容易被忽略。清醒伤员尚可诉说某部位疼痛,但昏迷伤员只有靠注意有无局部肿胀或假关节出现来推测了。对所有伤员都应假定存在脊柱损伤,应该用几个人平抬伤员。要求使用颈托和脊柱固定器械不现实,但至少应避免躯干和颈部屈曲甚至扭曲。如果能够做到对骨折较好固定的转运,对于预防后期并发症和减少伤残率是非常有意义的。
记者:我看到,几乎所有获救的伤员和尚未获救的伤员只要够得上,都在进行输液,似乎这是最基本的抢救,是这样的吗?
林洪远教授:是的,输液出于两个需要:一是为了纠正脱水;二是抗休克。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应该注意:输液量不宜过多,速度不宜过快。就纠正脱水而言,如果伤员已经发生急性肾衰,大容量的快速输液很可能导致急性肺水肿和心力衰竭。而如何对休克进行复苏近年有新的认识,对这方面要有所了解。
记者: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林洪远教授:经典的失血性休克复苏方法是,一旦发生休克,首先立即进行大容量的快速补液,使血压达到并维持于正常水平,然后再转运或进行其他处理。但这种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受到质疑。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在不危及生命的出血,不复苏比复苏预后好;在危及生命的大出血,进行低容量的,以收缩压限制在80~100mmHg水平的限制性复苏,比大容量、以恢复正常血压为目标的复苏的预后好。最重要的是,尽快将伤员输送到有进行止血手术条件的医院,只有在完成了决定性的止血手术以后,才可进行完全的复苏。
记者:为什么会这样?
林洪远教授:在止血手术获得成功前,借助快速和大容量输液提高血压的做法可造成更加严重的出血,甚至使已经停止的出血会再度出血,于是血液被不断稀释,血液的氧输送和凝血功能不断恶化,结果增加了伤员死亡的风险。此外,被埋在瓦砾堆中数十小时并接受大量的复苏液会造成低体温,进一步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所以,在伤员被解救出来后,还应该盖上被子保暖。就此,北美几个创伤学会在2003年便提出,仅对出现意识障碍和脉搏微弱的伤员进行复苏,而且是限制性复苏。2007年欧洲了《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指南》,也同样推荐了限制性复苏的策略。可见,无论因为是严重脱水或失血,在被解救的伤员得到更明确的诊断和接受了决定性的治疗以前,都应该限制输液的速度和量。
记者:前面主要涉及现场救治的问题,能否就地震伤员后期救治的问题也谈一谈?
林洪远教授:伤员送达医院后首先要对其伤情进行快速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既要注意可见的损伤,更要注意隐蔽的损伤,特别要排除脊柱损伤。对多发伤要根据对生命的威胁程度决定手术的轻重缓急。对于十分危重的伤员,应把手术作为拯救生命和休克复苏的组成部分,不追求完美,只求快速和救命,这是个原则。在伤员处于高危状态和大批其他伤员涌入的情况下,完美和复杂的高难度手术不但伤员本身难以承受,也使更多的伤员失去救治的机会。
记者:有具体的方法吗?
林洪远教授:对这类伤员近年倡导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如对腹腔损伤,仅进行止血和引流手术,不做器官修复,并使用临时关腹,以便随时和多次地对腹腔进行再处理。说到这里,应该提到“腹腔间隙综合征”的问题,它是指因腹腔内压力急剧增高而导致呼吸、循环、肾脏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如果膀胱压力>25cmH2O(厘米水柱),同时伴有前述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便可以确诊。腹腔损伤控制手术采用临时关腹也是为了预防“腹腔间隙综合征”。但绝非腹腔损伤才会导致“腹腔间隙综合征”,严重的骨盆骨折、腹膜后血肿、大容量液体复苏都有发生“腹腔间隙综合征”的风险。对“腹腔间隙综合征”必须紧急进行减压手术。有时病人的整体情况可能很糟糕,使医生难以下手术的决心。但减压手术并不复杂,创伤也不大,因此不必考虑病人不耐受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如果腹腔内压力不被释放,病人的全身情况只能持续恶化;而一旦获得减压成功,所有器官和系统的功能都能见到立即改善。
记者:地震伤员“挤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是否很高?一份资料说,在1995年发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中,6000名住院伤员中有372例发生挤压综合征,对此有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建议吗?
林洪远教授:由于肢体受压,缺血坏死的几率很大,注定了“挤压综合征”的高发生率。对于已经确认坏死的肢体,肯定应该在第一时间行截肢手术,问题是对于尚不能确定已经坏死而暂缓实施手术的肢体。根据美军在伊拉克战场的经验,如果四肢出血而使用止血带超过6小时,均被认为肢体没有成功被保留的可能而采取截肢手术,何况受压了数十小时的肢体。早期截肢虽然残疾率高,但降低了并发症和病死率。急性肾衰是“挤压综合征”最普遍的威胁,一旦发生,则必须依靠血滤或血透来维持治疗。目前还不能确定本次地震究竟造成多少例“挤压综合征”和急性肾衰,估计数量会很庞大,这是很大的挑战,当地医疗机构应早做筹划。
软组织的脱套伤具有潜在的威胁。很多脱套伤表面看皮肤和组织完整无损,但深部脂肪组织的血管其实已经大面积损毁。应毫不吝惜地清除这部分脂肪组织,用健康的反削后的皮片覆盖创面。保守或姑息措施往往最终酿成大面积的软组织感染和坏死,我们见过很多这种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