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改革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改革的措施

农村改革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改进措施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滞后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农村学校而言,容易形成一个误区:把素质教育简单化,将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要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发展特长。[1]学校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对教师、学生以及校风、学风等都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对教师、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更新也具有科学导向的作用,因而学校自身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科学的态度与正确、合理的教育观念对农村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取得长足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对于农村教师而言,其教育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对新课程的认同感不够。课程学者认为,尽管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积极态度也许不能精确地预测改革的实施,但认同感对决定改革成败而言仍然非常关键。[2]也就是说,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与导向者的教师,如果缺乏对新课程积极的认同感,将很有可能会中断课程的实施,使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空头文件,达不到课程改革所预期的目的。

(3)对农村家长而言,其教育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对新课程的不理解。农村地区许多学生家长依然还停留在“分数至上”、“题海战术”的旧观念里,对于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减负、素质教育等新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当家长们看到孩子放学回家没有作业或者有很少的作业的时候,就会对新课程有所担心,就容易在新旧观念对立和冲突时对新课程有所抵触。家长对新课程的抵触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新课程的态度以及学校对新课程的实施。

(二)资源配置不均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经费资源短缺。很多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并因此打造“省重点”“市重点”“示范”榜样学校等,这一做法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更多的办学经费。[3]而这些所谓的“省重点”、“市重点”、“示范”学校等很少分布在农村地区,因而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很难在城乡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2006 年国家实施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加大了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但新机制的实施对缩小城乡间普通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差距作用并不明显。[4]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改善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基础教育经费分配不均的问题。因而对农村学校而言,由于长期缺乏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所导致的基本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得不到有效更新,使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进缺乏物质方面的保障,因而很难达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2)课程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对课程改革的投入更少,很多地方没有任何投入,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其推广。[5]对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而言,有调查表明,有58.2%的教师认为,“学校获得教学资源有限,影响到学生的培养”;教师普遍反映,“教学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生的阅读量少,学生掌握课外知识少,图书、网络方面接触有限,这样造成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困难”;当问及教师“现有的图书资料能否满足您的教学需求”时,回答完全能满足的只占7.2%,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占32.6%。可见,农村学校匮乏的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制约了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进。

(3)师资队伍薄弱。尽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很多方面都着力于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但从总体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农村教师队伍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少,高水平教师流失严重,教师培训机会少,部分教师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致使新课程的部分理念和内容难以落实,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等难以实施。[8]薄弱的师资队伍并不能满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致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措施

(一)多方并举,确立全新教育观念

(1)教育观念的更新,首先要从学校入手。学校作为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场所,需要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一个清晰透彻的理解。从学校方面把握好新课程的“魂”,而非新课程的“形”,才能引领教师、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实施新课程改革。学校从教育理念上要打破“为农”和“离农”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冲出应试教育的禁锢,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个宽松的制度支撑。

(2)要提升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教师只有在对新课程改革充分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够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加以实施,同时对家长观念的转变也具有积极地导向与引领作用。只有从观念上真正认可新课程的理念,认知上理解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从实践上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二)政策倾斜,充分合理配置资源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在学校教育上的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因而要促进农村学校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与倾斜。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重视,适当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与设备更新力度,为农村学校提供适合进行课程改革的物质环境与制度支撑。

(1)增加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加快农村学校图书资源建设。及时有效的杂志和期刊读物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也为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提供了理念支撑。同时,丰富的图书资源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与拓展都具有积极地引领效果。

(2)增加计算机设备投入,加强农村学校互联网建设。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及时有效地获取知识、共享优秀教育资源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因而需要政府增加部分教育经费用于农村学校计算机设备的购置及互联网的建设。

(3)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面对农村师资队伍薄弱的现状,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使其能够心无旁骛地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同时,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的改进等都离不开师资培训,因而,及时充分有效地教师培训也是推进农村课程改革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徐陶.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几个趋势[J].当代教育科学,2005(18):19.

[2]王文岚,尹弘飚.简析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认同感[J].上海教育科研,2007,02:28.

[3]郭宁.论我国教育部公平现状[D].烟台:烟台大学,2013.

[4]冯学军.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均衡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

[5]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2(7):52.

农村改革的措施范文2

解决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通力合作,积极疏导,也需要国家和社会从财力上支持,舆论上大力引导,帮助这些学生自信自强,积极进取,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一、消除自卑心理,重塑自信人生

农村学生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成绩不能提高,甚至节节下滑。在不断受到老师批评、家长责备和同学的嘲笑下,渐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尤其是大型考试之后,看自己的成绩靠后,就认为自己“笨”,因而产生焦躁和自卑心理。

欲胜人,先胜己,克难抗卑,奋起直追,增强自信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引导问题学生搬走自卑之石,重塑自信人生呢?

1.要正确看待成绩,不以成绩论成败。要相信自己,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差而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更不能总拿自己的成绩跟优秀学生的成绩比。要懂得成绩只是对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测,不能代表未来,分数低并不意味着你在其他方面能力差,也不能说明你未来就比别人成就小。

2.要认真总结,分析成就差的原因。也许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也许是家庭的影响,也许是学习方法不当,也许是由于考试时太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是试题太偏太难。在分析了成绩差的原因后,也就能以良好的心理面对现实,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3.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退一步讲,就算自己学习基础差,经不懈努力,成绩徘徊不前,也不应破罐子破摔。正确的方法是分析原因,改进方法,轻装上阵,争取在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因此,我们不必庸人自扰,更没理由轻视自己。

二、调控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农村学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缺乏生活照顾和关爱,在学习中出现心力疲惫,注意力游移,出现“走神”现象的主因不外乎有三点:一是单调刺激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内容的单调和枯燥;二是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三是由于精神劳累引起的疲劳效应。基于对学生精力分散原因的分析,学生可以采取集中注意力的三步调控法:

第一步,当意识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走神”时,学生应自我提醒,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第二步,要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坚持不懈地按既定的学习计划学习;第三步,持之以恒,继续学习,重点突破直到完成。

掌握上述调控之法,改变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做到一点争取全线大捷。

三、科学减压,保持心理健康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差距较大,农村学校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之下,应制定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师生的管理,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农村学生自然会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加大,心情紧张。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学习压力过大,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烦躁心理,甚至讨厌学习。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又要引导学生学会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1.引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只有科学安排时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2.要正确认识教师对自己严格的教育和管理。学生要认识到教师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学生多掌握些知识,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即使教育方法和方式有一些问题,也应体谅教师的拳拳之心。对教师有了正确的认识,心结也就随之而解了。

3.还有注意同学情谊,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一个班,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学习中要敞开心扉,彼此交流,把心中不快和不解之事向同学说说,同学间互相鼓舞,共创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宽松友爱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爱心减压,成就美丽人生

农村家长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受穷,因而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家长在平时难免唠叨,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和烦躁心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心烦意乱。家长期望子女成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为人父母者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业,又要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不应恶语相加,而应心平气和地分析没有考好的原因,鼓励孩子走出受挫的阴影,鼓足干劲,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农村改革的措施范文3

“多予、少取、放活”是新的“三农”政策的基本点,集中体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导向。具体来看,“多予”和“少取”主要是对农民在经济层面的支持,直接目标是解决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粮食直接补贴、农机和种子补贴等措施,中央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和建立新型合作医疗的投入等等,都是“多予”的具体政策安排;取消两千多年来的农业税,则是“少取”的根本性措施。这些“多予”、“少取”的政策措施,对于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三农”问题是基础性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不是仅仅依靠经济方面的支持就可以期待的。中国的“三农”问题,有着深刻的制度体制根源。这些制度性问题表现在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诸多方面,归结为一点,就是对于农民和农村的束缚。因此,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特别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依靠“放活”。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社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统得太死”、“管得太严”。在严密的控制中,农民失去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创造性的自由。那个时代中国农业的真正危机,实质上是这种体制造成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将农民从这种统制中解放出来,将农民的巨大创造精神释放出来。由此,才有了中国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才有了农村改革在整个改革中一马当先的良好局面。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昭示,“放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以为农业家庭经营体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也基本确立了,“放活”的历史任务就完成了。最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并向纵深发展,在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但是,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需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目前只能说刚刚开始破题。

在“放活”方面,目前对于农民的体制性束缚依然不少。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也表现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因此,进一步“放活”,既要依靠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依靠完善农村政治制度。这也正是下一步农村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放活”就是深化改革。而且,这种改革已经远远超出了农村和农业本身。“放活”所需要的改革,既在经济领域,也在政治领域;既在微观层面,也在宏观层面。

为了继续“放活”,需要不断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基层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对于农民的生产经营自和农民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仍然存在着干扰和侵害的种种现象。在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中,城乡分割问题严重,距离统一、开放的制度建设目标仍然有较大距离。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民在经济上巨大的创造力才能进一步迸发出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才会具有坚固深厚的制度基础。

农村改革的措施范文4

农村产权制度中的关键和核心是产权,良好的产权制度有利于确保农村经济快速、有序发展,责权明确、归属明确、保护完善、流转畅通的农村产权适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及农村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基础。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应建立在公平、民主、规范的基础上,确保农民权益。

 

1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进展及特点

 

1.1发达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程度较快

 

截至目前,我国多个经济发达省份的农村已经完成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其中发达省份的农村改革完成数量占到全国农村总数的80%以上,其中尤其以广东省、浙江省以及江苏省的农村改革完成数量最多。

 

1.2农村集体资产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并完善

 

体制改革之后,原本按照福利分配的方式逐步被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所取代。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中集体资产的分配制度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并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

2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困境

 

2.1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范围的确定

 

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范围的确定涉及到多个方面,首先是边界的确定,然而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完善明确的规定,并且在多年的实践中也没有总结出较好的解决办法,因此范围边界的确定问题成为改革中面临的主要困难。除此之外我国农村资产可分为资源型、经营性以及非经营性资产,对这三类资产的界定没有明确的法规规定,也造成了改革进程难以深入[1]。

 

2.2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界定

 

我国农村中的集体组织的主体是成员,然而对于集体中成员身份和资格的确定我国没有完整的法规规定。目前成员资格的审查和确定还处于自我管理的环境中,主要受到农村的风俗、观念以及约定等影响。

 

2.3集体资产管理组织的构建

 

我国农村对于改革完成后集体资产管理组织的构建没有形成廷议的规定和套路,目前全国农村中组织形式的建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由县级以上的政府机构对建立的经济组织进行确认并对其办法资格认定证书;二是农村根据《农村专业合作社法》中的相关规定来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三是根据《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将农村经济组织确定为企业法人。这种建立机制上的不统一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3推动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措施

 

3.1成员资格认定标准由民主方式确定

 

由于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确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因此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资格确定的方式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使成员与权益所有权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在成员资格确定的问题上应该坚持公平、民主的方式,保障资格的确立符合民意。

 

3.2对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的管理办法进行规范

 

应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的管理办法的建立和完善,使农村经济组织中的股权构成、人员资格确定、扩股增资等更加明确,同时出台关于经济组织收入分配的相关办法和管理措施,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的规范。

 

3.3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推动我国农村民主进程,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法规的制定,使法人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和明确,该治理结构中应该包含理事会、股东大会以及监事会,同时还应涵盖出资者所有权和监督权、法人财产权和权的制约平衡机制[3]。

 

3.4建立并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市场

 

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农村产权制度,实现责权明晰、归属明确以及流转畅通的产权制。应加快土地使用权登记的步伐;同时要积极探索优化国有土地和农村中建设用地间的相关机制,不断提升建立产权流转和交易平台的速度。

 

4结语

 

我国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关系着我国农村快速的推进,因此从各个层面加强对改革措施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改革措施能够落实。依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不断完善改革措施,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摆脱诸多困难的限制,使其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农村改革的措施范文5

抓基础产业,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按照“基地催生产业、产业壮大基地”的思路,把农业基地建设作为龙头工程来抓,培育特色、做强龙头、打造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安龙县的农业产业化,要围绕建设好“80万亩”产业基地的目标(20万亩烤烟、20万亩金银花、10万亩优质稻、10万亩蔬菜、10万亩草地畜牧业、10万亩经果林),做优做大特色产业。

烤烟作为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安龙县有32万亩宜烟旱地,发展空间大。县委、县政府提出了2009年8万担,2010年15万担,2011年20万担的“三步走”目标,通过实施“三步走”实现“三级跳”,即烟农收入2009年达到6000万元,2010年达到12 000万元,2011年达到16000万元。

在民盟中央的大力扶持下,安龙县的金银花种植规模目前已达到15万亩。一方面加快基地建设,尽快形成规模,建立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用3年左右时间,再种5万亩,形成20万亩基地;另一方面强化管护,提高效益。

目前,安龙原产地品牌“满口香”优质稻已初具规模,以“满口香”为主的优质稻种植面积已达6万亩,已建成年产1.5万吨优质稻米加工厂,产品已进入沃尔玛超市,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2008年创造产值3500万元。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10万亩规模。

安龙有着得天独厚的南亚热带气候资源优势以及324国道和汕昆高速公路贯穿县境的区位优势,夏秋冷凉蔬菜可以填补两广市场空白,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10万亩蔬菜基地。

紧紧围绕“四个做大”(做大草场、做大畜群、做大品改、做大市场)和退耕还林、林下种草、种草养畜、配套品改的思路,与退耕还林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试点相结合、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加快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促进畜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

利用坡耕地治理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果林,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10万经果林基地的建设目标。

抓基础设施,为农村发展提供恒久动力

事实证明,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不竭动力。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把加强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整合各类资金、项目和技术力量集中攻坚,以基础设施环境的大改善推动安龙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安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州“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大政策机遇期,抢抓项目、多上项目,扎实推进 “一二八”骨干路网工程建设,即1条高速公路,两条通县油路,8条通乡、村油路。

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要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积极争取项目编制申报,加大组织实施工作力度,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抓好“安全饮水”工程,完善管理管护措施,加大项目实施力度,抓好烟水配套工程、“三小工程”、兴中灌区安龙工区渠系配套建设、以工代赈及面上小型水利等工程的实施。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灌溉水平,增强农业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

抓基础教育,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教育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抓好农村教育事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学有所教”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要落实好新的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把远程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培训、促进农科教结合、培训农村党员和提高农民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同时,要抓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完善教师选聘机制。依法进一步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完善教师住房、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职业地位。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镇教师下乡支教,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健全我县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以县职教中心为核心,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推进农村中小学“日校加夜校,一师兼两教”,使其成为培育文明风尚、传播先进文化、推广农业科技、提供经济信息以及开展农村党员培训、农民多种项目培训的重要阵地。当前,要重点实施好新型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一步培养更多的农村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以服务“三农”为方向,加大学校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农业生产实践、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努力造就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向农村送人才、送知识、送技术,增强学校为农村输送人才和服务的能力,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要以强化政府责任为关键,形成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的合力。把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纳入农村改革发展总体规划,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根本之策,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统筹领导,强化政府责任,促进农村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同时,进一步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大力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形成共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抓基本保障,为农村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群众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通过抓好基本保障,努力使全县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按政策要求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规范农村低保资金管理和发放,做到应保尽保。充分发挥积极就业政策的作用,着力促进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低保对象实现就业再就业。抓好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密切关注食品价格等物价上涨情况,确保低保对象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粮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购置家电补贴等各项涉农补贴,加大金融系统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为群众发展生产提供资金保障。

进一步完善其他特殊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五保、孤寡、流浪乞讨人员供给,军烈属抚恤,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自然灾害专项救助等制度。

抓基层组织,为农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要着力解决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

要抓好班子建设。乡(镇)作为国家政权的最基层,加强班子建设,要坚持“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完善体制机制,拓宽干部选拔任用渠道,把一批年轻、学历高、能力强的同志充实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提高乡镇领导班子总揽全局、解决困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的能力,增强乡镇党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农村改革的措施范文6

首先,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利。改革实践表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决策和物质利益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改革也提供了同样的证据。例如,*-*年,由于农民税费负担过重,生产成本过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到*年,粮食总产量跌到8613亿斤。*年和*年实行的“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使农民得到了直接的好处,两年间粮食增产1000多亿斤。近年来,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和村民自治等改革,也激发了农民从事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因此,经济上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利,是农村改革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其次,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和乡镇企业,这两个新事物都是农民的伟大创造,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农民所具有的首创精神还表现在借助于市场的劳动力流动,不仅打破了城乡的藩篱,而且为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继续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进展的决定性因素。

此外,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一直是贯穿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条主线。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和财税等体制改革、国家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等,都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来进行设计和实施的。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基本上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理顺了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最后,根据不同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建设事业。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这也是中国渐进式改革方式的突出特征。从农村改革突破到建立市场经济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国的改革在各个阶段上虽然重点不同,但都依次递进、一脉相承。从宏观层面看,也是如此。中国首先启动农村改革,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改革,又以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支持农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之路。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要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下,由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已与城市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就需要从全局的高度,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解决新的发展阶段下的“三农”问题。

随着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今后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将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看待和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来解决“三农”问题,将直接影响着今后中国农业和农村的长期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方向。

如果说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有着从工业化早期的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过渡到工业化中后期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转变趋向的话,那么,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干预行为,旨在协调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追求和实现平衡增长与发展。那么,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挑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观察中国的“三农”问题:第一个层次是“三农”问题本身,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们将其局限在“农”字上来看农业、农村和农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面临什么挑战;第二个层次是“三农”问题与非农产业、非农地域,以及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即要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来看“三农”问题;第三个层次是要考虑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系,中国农村与世界市场的关系,中国农民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农民的关系,即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来谈“三农”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看,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恩格尔消费定律的作用下,农业份额下降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也是理解“三农”问题的核心。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产值份额在不断下降,从27.9%下降到目前的11.8%。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份额将会进一步下降。这是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过程的共同经历。例如,今天日本的农业产值只占GDP的1.3%(*),韩国只占3.2%(*),我国台湾地区只占2%(*)。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农业产出份额的下降、农业就业份额下降,非农就业比例上升,工业化发展还带来城市化水平上升,这些都是同步发生的。这种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步变化,也被称之为结构转换规律。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尽管农业份额随着经济增长比例不断下降,但是农业就业比例和城市化水平并没有出现同步变化。大量人口仍然滞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可能有较快的提高,城乡差距随之产生,这也是造成“三农”问题的根源所在。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三农”问题。对它们而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是农业问题,也就是农产品供求问题。而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的比较优势不断丧失,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是一个可耕地和水资源都非常稀缺的国家,而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如粮食、棉花等都是土地密集型和消耗水资源较多的产品。相比之下,并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相反,蔬菜、园艺、花卉等经济作物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由于这些产品还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和需求弹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在后WTO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农业发展需要通过发挥其比较优势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随着农业产值比重和农业就业比重的进一步下降,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式也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新的投入和生产装备、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和销售方式,也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很显然,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深化农业生产和流通体制改革、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将是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