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范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也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生态旅游可以使忙碌的人们得到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生态旅游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实现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我国生态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

一、目前生态旅游存在问题

(一)粗放开发生态环境

在一些生态景区,一些部门急功近利,缺乏对生态环境的科学调查和评估,盲目地对生态环境进行开发规划,在开发过程中只重视生态环境的开发,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和损坏。一些生态景区的树木遭到大面积的砍伐,一些宝贵的野生动物遭到猎杀,这种粗放型的开发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破坏生态系统的协调性

近年来,一些生态景区越来越商业化,生态景区中建设了大量的宾馆、餐厅、游乐设施,使原本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很多生态景区盲目地扩大景区,炸山修路,修建旅游设施,破坏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在我国的很多景区中都修建了索道,改变了原来的生态风貌,每年景区都要接待大量的游客,加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生态旅游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业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规划,导致每年大量的生态景区被严重污染,往往是人们旅游到哪生态环境污染到哪,塑料袋、饮料瓶等垃圾随地乱扔,大量的垃圾堆积在生态景区中,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

二、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原则

(一)科学规划生态景区

科学规划生态景区,划分合理的旅游区,保护生态环境中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珍贵植被,最大程度地降低游客观光游览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维护生态区居民的利益。

(二)充分利用自然景观

在发展和规划生态旅游景区时,要充分利用景区中山、水、湖泊等自然景观,在依托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设施,创造优美和谐的生态景区。

(三)结合旅游发展实际情况

生态旅游开发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目标,通过旅游业推动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态景区的发展和规划。

三、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

(一)充分利用生态资源

生态景区最吸引游客的还是那些原本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迹。在发展和规划生态旅游要充分了解生态景区中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科学划分观赏型旅游景区、游乐型旅游景区和特殊性旅游景区,针对不同的旅游景区,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中原本的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方案,保护生态景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景区中居民的生活需求。

(二)开发生态景区的地方特色

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中应该充分开发生态景区的地方特色,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扩大生态景区的生物多样性,使更多的植被和动物和谐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在生态旅游景区布置花卉园、人工湖、热带风光园林、水景园等,利用生态景区的地形地貌,开发丰富的旅游生态园。在游客较多的游乐型景区,为游客提供方便的衣食住行服务,使旅游景区中的服务机构形成生态化的产业链,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积极向游客宣传地方特色,推动生态景区的不断发展。在发展规划生态景区时要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一些生态脆弱的景区,旅游设施以简洁便捷为主,不能将一些人工旅游园强加在脆弱的生态景区中,采用一些节能的设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主要以发展绿色产业链为主,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生态景区的损害,保护生态景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三)科学布局生态旅游景区

针对生态旅游景区自身的开发潜力和环境的承受能力,科学规划生态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完善生态旅游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生态景区中包括农田保护区、动植物保护区、自然环境敏感区等。农田保护区主要是用来保护耕地和农田,这样的地区不能被开发成旅游景区,只能作为农业用地。动植物保护区往往用来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这些珍贵的动植物不适合游客去旅游观光,也不能作为旅游景区。自然环境敏感区主要用于自然景区的保护、回复和重建,这样的生态区由于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到破坏,因此在开发规划生态景区时也不宜使用这样的地区。根据生态环境中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和自然环境敏感区的位置,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布局生态旅游景区,充分发挥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潜力,推动生态旅游景区的健康发展。

(四)加大政府监管生态景区的力度

政府是发展和规划生态旅游景区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生态景区的开发规划,从生态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景区实际的承载能力和最大限度的容客量,严格限制生态景区每天接待游客的数量,合理分配生态景区的公共设施资源。在开发规划的过程中,推荐一些对生态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旅游项目,严禁一些污染性强的旅游项目。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对于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地进行教育指导,对于一些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从重处罚。另外,政府还要组织生态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为游客树立保护环境的榜样。

四、结束语

生态旅游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产业生态;农村 ;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19

工业化的过度发展,虽然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也使得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们开始逐渐对城市空间形成了一种审美疲劳,转而追求回归自然的感觉,也因此带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在我国农村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逐渐形成产业生态系统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1 产业生态与生态旅游

产业生态,是指结合生态学及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将产业系统看作是生产与消费相统一的系统,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消费以及处理等环节,尽可能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同时对资源、能源进行优化利用,实现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旅游属于一种独具特色,以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条件,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开展生态教育、生态认知以及生态理念,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和放松的旅游方式。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是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不影响生态环境,同时尽可能降低旅游负面影响的前提下进行的。

农村生态旅游必须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相关原理,立足农村现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逐渐形成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集成农业生态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模式。从产业生态角度进行分析,农村生态旅游具有独特的内涵,可以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减少人为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相比较传统旅游,农村生态旅游更加注重体验,能够使得游客在参与中,体验生态环保意识;旅游区域被严格限制在农村生态环境中,强调对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

2 农村生态旅游的实施策略

2.1 遵循规律,强化管理

在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时,必须遵循生态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实做好运营管理工作。生态环境是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其自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农村生态旅游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和恢复能力,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尽可能顺应生态环境发展规律,不能超出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科学布局,合理发展

应该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当前,在我国许多地区,农村生态旅游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区域对外的名片,蕴藏着极其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但是正是在利益的诱惑下,部分地区没有考虑自身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为口号,盲目发展生态旅游,导致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农村生态旅游相关的立法和执法力度,针对当前农村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确保农村生态旅游的科学布局,合理发展。

2.3 加大投入,优化升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生态旅游模式进行优化升级。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村生态旅游模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模式单一、结构不合理、可复制性强等,导致许多地区打出的生态旅游大同小异,无法吸引游客的目光。对此,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现有模式的缺陷,进行改造升级,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出全新的运营模式。具体来讲,可以以现有的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为依托,发展农村观光旅游,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的附加值,还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逐步推动农村生态旅游的延伸和拓展[2]。

3 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想对农村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从产业生态角度,关注农村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解决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统一的规划布局,探索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生态旅游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中国林都;红松故乡;比较优势

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对伊春的资源普查显示,伊春市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属于70个基本类型,338处资源实体,占国家标准中全部155种类型的47.09%。按5级分类,伊春旅游资源5级有5处,占1.49%;4级有27处,占8.06%;3级有98处,占29.25%;2级有131处,占39.10%;1级有56处,占16.7%。可以说,伊春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更为突出而尽占优势。

1.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中国林都”、“红松故乡”的美誉,使伊春成为驰名中外的绿色之都。伊春林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实施天保工程以来,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承包面积157.4万公顷,封山育林51.8万公顷,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56.4万公顷,累计调减木材产量945.5万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蓄积1935万立方米。小兴安岭这片壮美的山川林海,像一颗“祖母绿”镶嵌在祖国的北疆,森林覆盖率高达83.8%,并以其生长的红松纯林和红松针阔混交林面积大、蓄积多、材质好、价值高而著名于世,因此伊春被誉为“中国林都”、“红松故乡”。近些年来,伊春市更是坚持严管森林资源,主动停伐红松,推进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在保护世界森林生态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联合国有关组织授予“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一一绿色伊春”和“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的荣誉称号,因而在国内外拥有了更加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天造地设的神奇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伊春成为令人向往的理想休旅城市。伊春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鬼斧神工的奇峰异石、水声潺潺的飞瀑流溪、种类众多的异草珍禽等生物多样的自然生态,又有小孤山古人类文化遗址、横山古墓群、抗联遗址等诸多人文古迹,还有小兴安岭特有的地域风情。其中,地文景观占基本类型的48.65%,达72处。3.3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大公园浑然天成,林间空气清新,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和植物芳香气。据专家测定,伊春市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到每立方厘米1.57万个,森林水边达几万个,被誉为“天然氧吧”,是避暑度假、康体养生的理想之地。全市域内有水质纯净的大小河流702条,由于水系发达,水质清澈,两岸景观丰富,适于开展观光游憩。特别是漂流河段、冷泉、湖区、沼泽、湿地、潭池、悬瀑和暗河均有丰富分布。其中境内生态系统保护完好的汤旺河水系和中俄界江黑龙江以及围绕两大水系开发的各类水库湖泊是主要的水上旅游基地。在浩瀚的林海中,点缀着中国北方罕见的汤旺河林海奇石、桃山悬羊峰、嘉荫茅兰沟、南岔仙翁山等奇丽景观;伊春还是神秘的恐龙之乡,因出土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一一黑龙江满洲龙而备受世人瞩目。五营丰林和带岭凉水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批准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伊春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留存丰富,有野生药材300余种,山野菜、山野果60余种,兽类67种、鸟类270余种,同时还储藏各类矿产资源40余种,堪称生态净土、资源宝库。

3.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程加快

变幻流动的自然神韵和城林相融的鲜明特色,使伊春成为独具魅力的中国北方生态园林型城市。伊春位于东经127.37’-130.46’,北纬46.28’-49.26’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风光原始,景象纷呈。春季冰融雪化,杜鹃盛开;夏季千山盎然,百水争秀;秋季层林尽染,姹紫嫣红;冬季银装素裹,雪玉冰清。近年来,伊春市顺应依山傍水、山环水绕的自然特性,科学确定了“世界知名、全国一流、中等规模、生态园林”的城市发展定位,广借自然山水造势,彰显林都自然神韵,通过移大树、栽片林,见缝插绿,引乡土树种进城,突出了森林城市特色。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个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区城镇为骨干,以建制镇和林场所为基础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的林区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

4.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在国际上,生态旅游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生态旅游在中国还处在发展阶段。在我国的旅游行为过程中,存在重"游"轻"旅",重人文轻自然,重物质轻精神,重物质产品轻知识产品,重消费轻环保等现象。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基础阶段。实际上,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已经带来较严重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态旅游的基本目标--环境保护来看,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旅游的开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由于开发不当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第二,游客的过渡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的破坏;第三,景区内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2、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只是一枚标签

    在生态旅游开展中,很多地方没有认真研究开发的可行性,而是把生态旅游当成了一种标签产品和市场上招徕旅游者的幌子,以迎合旅游者回归自然的心理。而有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有意的曲解生态旅游的含义,使生态旅游成为市场炒作下换汤不换药的假产品。而这样的结果则不仅对旅游者产生误会,还严重损坏了当地的声誉,造成环境的永久性破坏,有悖于发展生态旅游的初衷。

    3、从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方面来看,旅游者满腹抱怨

    生态旅游区缺乏必要的环境教育设施,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许多导游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能很好的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等知识传达给旅游者,而是死板教条、牵强附会,甚至胡编乱造,达不到让旅游者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致使旅游者满腹牢骚。从现阶段生态旅游区的开展来看,仍以观光为主,旅游者的体验并没有做得很好。

    4、从社区参与的角度来看,当地人尚未真正参与其中

    在生态旅游开展地区,社区参与仅仅是卖一些旅游纪念品,这种无组织的半参与形式又导致了市场的混乱。有的不法商人还给旅游者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没有促进生态旅游地的发展反而破坏的了景区的声誉。同时,很多生态旅游区尚未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体系,使当地人缺乏相应的知识而难以参与其中。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协调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分配

    在我国直接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主要有四个利益主体:一是参加生态旅游活动的旅游者;二是目的地生态旅游区的社区居民;三是生态旅游区的管理部门;四是生态旅游区经营的企业。了解每个利益主体的目的并合理划分各个利益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体制,协调各方的利益,是我国生态旅游实践的关键所在。

    2、加强生态旅游立法,统一规划,合理开发

    由于生态旅游区涉及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地区,因此要加强立法。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的立法基础之上,迫切需要建立有关生态旅游监管的法律。在生态旅游的管理方面,则应该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

    在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要注意聆听各个利益主体的声音,并在规划中得到协调。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

    3、建立生态旅游区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吸纳当地社区居民参与

    生态旅游区的培训体系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包括景区环境管理的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生态旅游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采取生态旅游专家、旅游专家的定期培训班、讲座等形式,丰富和提升管理人员的知识素养,便于生态旅游区的管理和正确决策。第二,一般工作人员的培训。对生态旅游区的规范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可以采取建立旅游专科院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形式,或者对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来完成。第三,当地社区居民的环保知识教育。 可以采取宣传知识栏、电视、手册小指南等形式。同时将生态旅游区环境教育与当地民族文化、风俗结合起来进行宣传,便于当地居民接受。

    4、加强旅游者管理,进行生态旅游的环保知识教育

    目前,大多旅游者都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因此需要对公众进行良好的教育,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接受生态学教育,既不减游兴,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根据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和综合开发程度,利用门票等经济手段分区规划、线路设计等技术手段对旅游者进行合理引导,使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布局,以达到不破坏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目的。利用景区内的宣传栏、画册以及导游的知识引导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营造一种氛围使旅游者受到教育。

    5、建立生态旅游专家指导和规划的辅助系统

    聘请专业机构和专家担任生态旅游区的顾问,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从生态旅游区的前期规划到实践开发至各个阶段的管理不断为生态旅游区的发展提出建议,定期为生态旅游区的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环境情况报告。

    参考文献:

    [1]陈瑞,许军让,刘军波,等.浅谈我国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384.

    [2]陈瑞, 何磊, 许军让,等.关于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303.

    [3]陈瑞,刘军波,许军让,等.浅谈我国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3):314.

    [4]谢文平,李轩,赵琨,等.汉中市旅游消费结构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79.

    [5]刘军波,范亚静,张姣,等.关于不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汉中为例[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77.

    [6]刘田天,乔凡梅, 袁婷玉,等.汉中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与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64.

    [7]赵丹莉,陈小丽,李晓萌,等.以商洛为例谈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65.

    [8]邱晓艳,王沛,刘田天,等.论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58.

    [9]李琰,秦婉君,,任睿,等.谈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保护[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81.

    [10]孙莹,王芬,王沛,等.汉中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56.

    [11]李耀战,邱晓艳,,孙莹,等.汉中旅游评价与结构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55.

    [12]高优仙,刘文静,唐玲娣,等.对农家乐的理性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9):302.

    [13]谢艳凤,李耀战,吴琳,等.浅谈旅游与区域的发展[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34.

    [14]秦婉君,任睿,石全平,等.汉中旅游环境问题及其保护[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29.

生态旅游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反馈分析;旅游发展;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8―0075-06

1 简介

生态旅游是新型旅游产品,近年来处于上升的趋势,据菲昂、弗里昂和嘉奎穆特(Fillion,Foley andJaquemot,1992)和生态旅游组织(Ecotourism Society,1998)估计,40%~60%的国际游客是喜爱自然的游客。但是,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相关研究和观察都发现,生态旅游的基础是环境和生态品质高而又较为敏感的区域,往往是贫困和远离都市的偏远地区(Higgines,1996),生态旅游为这些贫困区带来发展的机遇。生态旅游的发展虽然在短期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旅游区的资源保护提供了资金,但很难持续,旅游地容易陷于停滞或衰退。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很多,多数的研究偏重概念描述和个案分析,缺少动态分析和理论解释。本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方法,运用生态一经济的理论,将生态旅游的一些零散论述加以系统化,并通过建立生态旅游的结构模型,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中生态、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和行为关系,把握生态旅游动态发展的本质特点。

2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生态旅游地的动态发展

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生态旅游的定义多种多样,李艳琴(2004)作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并指出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和世界保护联盟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最有影响。尽管生态旅游定义多种,但所有生态旅游的核心都是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刘家明,1998)。开展生态旅游的本质是经济活动,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生态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Lindberg,1998)。

2.2 生态旅游的动态发展规律

生态旅游大众化发展的趋势。维博格(Weinberg,2002)指出大部分生态旅游在规划中都希望限制游客量,而且在发展的早期就控制游客量,但最终仍然不可避免走向大众旅游。李艳琴(2004)认为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对立和排斥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从发展的角度看它们有融合的趋势。更多的研究人员认为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只存在生态化的大众旅游。具体来看,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以下特征:

生态游客并不是同质的市场,生态游客的差异较大,例如,派莱西欧和麦克库尔(Palacio & MeCool,1997)调查了207个在伯利兹市国际机场旅行者,18%是生态游客,22%是逃向自然的游客,33%是寻求舒适的自然爱好者,27%是被动的游客。因而,一些研究人员把生态游客分为两大类,“硬”生态游客和“软”生态游客。当然,更多的生态游客处于两者之间。硬生态游客是指那些只需要很少量设施服务,而爱好和要求体验荒野的游客,数量很少。其他游客只要最初的旅游动机是为了观光、享受和体验保存相对原生态的自然,或者在他们的旅游行为中至少有过一次生态旅游的体验,就是“软”生态游客(Blamey,1995;Burger et al.,1995)。软生态游客对服务设施的依赖性强,住宿以宾馆为主,消费也较高。但是无论是哪一类生态游客,自然资源的品质都是构成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要素。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之间发生着动态变化,外来企业的介入,特别是大企业的介入越来越多,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张家界的投资数额很小,以本地人为主,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的旅游项目建设的投资动辄数千万、上亿元(如祥龙国际酒店、百龙电梯),以外来资本为主(夏赞才,2004),丽江和九寨沟等旅游地也有同样的现象。

当旅游地建成大量的设施后,对游客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旅游地社会经济氛围受到游客数量变化的影响,促销也就成为当地政府的主要任务,促销投资逐步加大。

旅游发展导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经济繁荣吸引外来人口的迁入。村寨的居民外迁情况时有发生,古村寨的文化是活文化,有当地的居民保留和传承,随着居民的流出,当地文化生态受到影响。

因此,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地的各种组成也逐渐发生变化。生态旅游的演化,有外界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因素。外部原因不仅难以控制,常常是通过内部的结构产生影响。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的内部结构对制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3 生态旅游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以往的研究表明,生态旅游涉及到复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时间延迟、非线性和反馈关系。生态旅游的研究较多,但是往往只涉及到一个侧面,而系统分析强调从问题出发、强调过程分析、从系统结构中寻求问题的根源,以达到提高学习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政策制定的有效性。系统分析手段之一的系统动力学在复杂问题建模方面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它借助计算机模拟和反馈分析等手段,很快地抓住导致动态变化的结构性原因,并加以验证(Sterman,2000)。系统动力学在旅游方面的一些运用已经证明其有效性。模型的总体结构

图1是模型的整个结构,该图显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内部结构。模型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就业市场,旅游者,财务和市场促销。

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都是再生资源,可以消耗也能够再生,就业市场为旅游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和人力资源,道路、接待设施等都简化为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受需求的影响。这4个部分组合成为游客的主要吸引力。游客结构描述了游客的决策过程。财物资源描述公共部门是如何划分资源,有多少资源用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有多少资源用于促销,促销在短期内提高游客的到访率。

从图1可看出6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反馈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但是游客到达后,会对生态旅游资源产生影响,在远期将影响游客的到访率和旅游地口碑。公共财物资源的分配也影响着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旅游收入用于资源的合理保护,资源的再生量增长,甚至高于消耗量,资源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如果财务资源主要用于促销,在短期内游客上升,但是却导致更为深 远的负面作用。图1的反馈图只能反映出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反馈,并没有能够指出反馈之间的动态特点,因此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任何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本模型的基本假设是:1)本地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机械增长,旅游的发展吸引外来人口;2)生态旅游区的土地面积是固定的;3)本地的经济只有旅游,没有其他的经济部门。

3.2 主要结构

3.2.1 游客需求

前人将游客分为3类:硬性自然生态游客、硬性文化生态游客和软性生态游客,而且硬生态游客与软生态游客之间的过度是渐变的。

模型中区分了潜在游客和真实游客。潜在游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才能做出出游的决策。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主要由5个方面组成,文化吸引、设施吸引、自然资源吸引、服务吸引和促销吸引,这几个因素的不同组合吸引着不同的游客。例如,硬性自然生态游客更重视原生态资源的质量,硬性的文化生态游客更重视真实的文化资源;硬性的生态游客往往是探索者,而软性的生态游客却是一般意义的生态游客。旅游目的地吸引力=f(文化吸引,设施吸引,自然资源吸引,服务吸引,促销吸引)

3.2.2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库存量。自然资源可以被消耗,也可以增加。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再生率等于消耗率。消耗量来源于3个方面(Wall & Wright1977;杨桂华、2005),一是游客旅游行为带来的消耗,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消耗,三是当地居民从业人员生产和生活的消耗。消耗量的大小受自然资源存量的影响。再生量取决于资源的总量和资源的密度,其关系是非线性的。当资源的密度过高或过低时,再生率就变缓。

3.2.3 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地的特征文化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物质遗产,二是非物质遗产,而非物质文化对于生态旅游目的地区的文化至为关键,是其核心。物质遗产的消耗与生态资源的消耗有相似性。非物质文化的变化与人口构成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游客、外来投资和外来观念的到来,地方性文化开始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的保留和传承依赖于本地居民。如果旅游目的地中游客、外地人过多,本地文化的特质就会被冲淡、被异化。旅游地的原住居民的比例大,本地文化特色强,也容易吸引游客。当旅游发展后,如果外地游客和外地投资商/雇工增加,文化变迁发生的速度就快。本地人迁出的越多,本地文化的存量将下降。当然,如果做出特殊的努力,本地文化也可以通过再生产得到提高,但是本土文化的再生产是长期和缓慢的。

3.2.4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库存量,因投资和建设而增加,折旧则会导致其下降。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由基础设施在市场上的短缺程度决定,旅游需求发展快,基础设施跟不上需求,那么政府部门投资公共设施的热情高涨,商家也有投资的热情。缺少资金是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障碍,也是区域发展成就的重要指标,因此政府招商引资的热情高涨,容易出现过度投资旅游业的现象。

3.2.5 就业市场

旅游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就业机会。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WTTC,1998)的研究报告表明,全球9个就业岗位中有一个是旅游业提供的。但是旅游目的地就业结构的变化也较为复杂,许多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当地居民缺少服务意识,不愿意在旅游业中就业,而是把自己的房屋出租出去,并靠所得租金流向外地。夏赞才(2004)对张家界的研究表明,张家界的发展吸引外地劳动力从事旅游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本地居民更倾向到大城市就业。

3.2.6 财务促销

简单的财物资源模型描述了政府的资源是如何在资源保护和促销之间分配的。如果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得到认可,用于资源保护的资金增加。基础设施的使用率直接影响了促销经费的多少,基础设施使用率低,企业的效益低,就业受到影响,政府就面临吸引游客的压力,必须增加促销费用,吸引更多的游客,以保证经济的增长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收益;例如频繁地举办节庆活动就是目前最流行的促销方法。丁力(2001)在分析了国内一些节庆活动的经济效益后指出,节庆活动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节庆活动的举办给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4 模型模拟分析

模型的初始状态是平衡的,参数由内部关系所决定,参数的影响可以通过敏感性测试获得。平衡描述了生态旅游地的初始状态(即没有发展生态旅游前的状态),此时生态系统基本维持平衡,本地文化也保持缓慢的变化,外来人口很少,经济处于低水平。研究人员人为地提高基础设施的投资数量,打破了模型的平衡,生态旅游开始发展。图4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模拟结果。

当硬性生态游客上升时,就会吸引政府和商家的投资,进而为大众游客的到来提供可能。也吸引了外来人口。但是大众游客和外来人口的增加,就会对生态旅游资源和原生态的文化旅游资源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减弱硬性生态旅游游客的吸引力,这些游客逐渐转移到更为原始的地区。开始时吸引力的下降是缓慢的,随后这种下降趋势将会加快。当吸引力下降时,探索者首先对目的地失去兴趣,但是大众游客却源源不断地集聚于此,总的游客量上升。

原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价值的下降是一个较慢的过程。这种衰退开始时较缓慢,但是以后进程会逐渐加快。虽然大众游客对原生态资源变化缺少敏感性,但当旅游负面影响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大众游客也会失去兴趣。王宁(2000)也指出旅游是一种时尚,早期的探索者领导着时尚,当他们离开后,大众游客逐渐转移到新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产业及生态旅游地都进入衰退期。图4的模拟证实展示了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不易为人察觉的变化,例如自然资源在逐渐的下滑。

图4和图5展示的生态旅游地主要变量的行为变化特点可以由图6的反馈结构来解释。生态旅游地的发展受3个主要反馈环的控制。第一个正反馈环是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游客增长的互动,是生态旅游目的地增长的主要机制。其他两个是生态旅游发展后产生的自我限制型负反馈。

正反馈(在图中的逆时针反馈包括4个反馈)的产生来源于经济发展,探索型游客的到来向商业投资发出信号,当商业投资进入后,外来打工人口也随着增加,大量的存量资本和就业需求就必须有大量的游客才能获得经济的可持续性,在游客数不能达到预期时,当地政府面临压力,必须加大促销力度吸引更多地游客,与此同时,大众游客的增长进一步会刺激投资,形成投资、促销、游客量增加的正反馈,不断推动旅游发展规模的扩大。

负反馈1(在图中的顺时针反馈包括4个反馈)描述旅游发展可能产生的主要负面影响,游客的旅游活动和日常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都需要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能源、生物资源容易受到影响。与此同时, 这些与旅游发展相关的活动不仅影响到自然资源,同时也会改变到当地人的风俗、价值观等,外来人口和游客涌入也会增加当地居民的生存压力,推动当地居民的迁出。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和社区个性将消失殆尽,文化资源的吸引力急剧下降。此反馈表现出特点表现为负面影响是逐渐积累的。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不会对旅游业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不易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当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已经造成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政府及相关各方才会开始协商采取措施,但已很难挽回下滑的趋势。负反馈2表明大众游客的到来就会驱逐真正的生态游客。

从模拟分析中,生态旅游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和资源3个系统,这3个系统各有其内部运行的规律,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系统相互作用时出现不协调、时间延迟和非线性的特点,最终造成生态旅游的非持续发展。从社会系统看,发生作用的主要是游客和当地居民。旅游是时尚,虽然精英分子的数量很少,但是他们引导潮流。精英分子总是不断地在探寻新的旅游目的地,他们的宣传和示范会引导大众游客的消费,最终导致生态旅游地的大众化和商业化发展。当地社区居民渴望发展,希望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当收入提高后,他们希望搬迁到新区。从经济系统看,投资商总是在寻求商机。旅游需求就会吸引投资,特别是生态旅游地的土地有限,对投资商的吸引力大,在短期内生态旅游地就能吸引大量的投资和外来从业人员。而当商业设施存量增大后,设施的商业回报和就业率就会左右政府的政策,促销、吸引游客就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生态系统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消耗的状态,但是生态系统的变化是隐性的,难以在短期内察觉,因而更难说服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5 政策分析和讨论

模拟分析的结果符合前期研究人员所描述的参照模式,在此之上又通过参数敏感度测试,最终得到可信度较高的模型。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不仅可以将有关生态旅游的定性描述精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可以借助模拟分析深入地了解生态旅游地动态发展的规律,检验生态旅游政策的有效性。提倡负责任的旅游、严格实施环境容量政策、限制外来人口和限制投资等都是常用的政策,通过模拟可以了解政策的有效性,模拟的结果见图7:1)基本模拟;2)提高游客的环境责任感;3)限制外来投资和外来人口;4)实施生态资源保护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分析如下:

提倡负责任的旅游、实施大众旅游的生态化管理、降低游客对生态旅游的影响,是众多研究人员提出的策略。这个政策转变为模型就是降低单位游客、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居民和外来人口的资源消费,模拟表明总游客的增加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旅游业的崩溃会延迟,原因是商业扩张的机制没有得到抑制,商业扩展最终会导致过度的建设和资源利用。

限制外来人口和限制投资是一项有效的措施,许多地方虽然制定了投资和外来人口的上限,但是却很难贯彻执行。随着游客和商业机会的增加,投资上限会不断地被打破,最终商业化的动力会占主导,资源的消耗仍然继续。

许多旅游区已经认识到生态资源保护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管理人员开始注意资源的保护,加大对资源保护和再生的投入,如果管理得当,资源的再生量可以超过资源消耗量,此时虽然生态游客在总的游客量中很少,但仍然可以维持一定数量的大众游客,与初始状态相比,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已经有所消耗,只是维持在降低的水平。

生态旅游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青海省;生态旅游;社会经济意义;环境保护意义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2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先提出。他认为,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博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学习和享受风光、野生动植物。①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总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世代居住在青海的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民族。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座“中华水塔”,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支撑了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原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曾表示:“保护好青海的生态,不仅关系青海的发展,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甚至关系全球的生态安全。青海要把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责任,宁可牺牲发展速度、牺牲GDP,也绝不能牺牲生态、牺牲环境。”因此,发展生态旅游就成为青海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青海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1.青海的旅游资源

青海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青海把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作为实施生态保护的重要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来抓,对原生态的旅游资源进行超前规划,开辟了“一圈三线”精品旅游线路,即环夏都西宁旅游圈,绵绵祁连美景旅游线(北线),三江源生态探秘旅游线(南线),昆仑文化溯源旅游线(中线)。

环夏都西宁旅游圈:指以高原古城――西宁为中心,方圆200公里范围的区域,包括西宁市、海东市以及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等区域。西宁是青海省省会,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青藏铁路起点。古时候,西宁是古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咽喉要地,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流、融和的重要之地,也是联结中原与西部的重要城镇,这里不仅有深邃丰厚的人文历史,还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自然与文化、宗教相辉映的旅游圣地。西宁夏季平均气温较低,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绵绵祁连美景旅游线:包括了海东、互助、门源、祁连等地。雄浑壮美的祁连雪山,像阿尔卑斯山一样风光无限,广阔无垠的祁连草原,有澳洲草原一样博大的情怀;金光灿灿的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成就了一种铺天盖地的霸气和豪迈,而“丝绸之路”又使祁连与河西走廊紧密相连,别具特色的高原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给人无尽遐想,让人留恋忘返。

三江源生态探秘旅游线:包括玉树、果洛及海西自治州等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6.3万平方公里,素有中华水塔之美称。三江源区分布有大量珍稀的野生动物,高寒物种资源丰沛,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集环保、科研、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昆仑文化溯源旅游线:包括格尔木市、德令哈市、柴达木盆地、冷湖、乌兰县和都兰县等地。昆仑山是中国古代众多神话发源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的“奥林匹斯山”,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都属于昆仑神话体系,足以和西方古希腊神话媲美,昆仑山还是明代未期道教昆仑派的道场所在地。

2.青海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地处西北内陆的青海,正敞开胸怀走向世界。2001年创办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如今已成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成为青海的一张耀眼“名片”,“三江源国际摄影节暨世界山地纪录片节”正成长为展示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果的国际性品牌……

据2010年青海省统计年鉴公报,2009年青海全省GDP为1081.27亿元,其中旅游业总收入60.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GDP的5.56%。除此之外,2009年接待入境游客3.6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1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7%和52%;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105万人次,收入5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51%和26.5%。②

然而,由于青海省旅游景点分布不均匀、交通不便、旅游淡季漫长、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使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严重不足,旅游业的潜力和优势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发挥。与旅游业发达省区相比,青海旅游经济发展仍处于低起点、粗放式的经营状态,“行、游、购、吃、住、娱”六大旅游发展要素极不完善,在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旅游设施配套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区。总体来说,青海旅游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

1.社会经济意义

(1)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力

旅游业囊括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涉及到20多个经济部门和100多个细分行业,从而直接和间接拉动了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商业贸易、食品加工、商品购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并促进城乡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发展,成为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势产业。

(2)旅游业具有扩大和引导消费的重要作用。

旅游业具有行业涵盖面广、消费内容和消费层次多等突出特征,使其在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乡建设发展,扩大生产生活消费,培育新的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游业具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

旅游业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城镇化进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扩大城乡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和交流,增进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旅游业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和谐产业。

2.生态环境意义

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因此,被誉为“无烟产业”。随着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加强资源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旅游业所具有的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使其成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先导产业。随着各种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绿色经营、环境责任意识的加强,必将有力地促进旅游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三、青海发展生态旅游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

发展生态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当前,在青海发展生态旅游,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做好青海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

青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比较分散,资源管理主体较为复杂,存在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青海省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青海旅游资源开展摸底调查,摸清青海旅游资源的分布、类型、特征、存在问题及开发潜力等,为分阶段、有重点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准确而可靠的依据。

2.加强宣传,扩大青海生态旅游效应

青海生态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因此,应尽可能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新闻等媒体使人们对青海生态旅游及价值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逐步扩大青海生态旅游的宣传效应。

3.加强对青海生态旅游产业的政策调整

根据青海实际情况,调整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市场竞争管理等政策的调整,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生态旅游优化升级;政府主管部门和景区管理机构据此可以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依法对景区游客市场、景区资源保护、行业管理实施全面有效管理监督,从而提高青海生态旅游业的竞争力。

4.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特色旅游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基于自然风景、历史遗迹、民族文化等自然和人文的特色资源。因此,在开发生态旅游的同时,应结合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特色,设计特色旅游活动,开发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食品、手工艺品等旅游纪念商品,以增加生态旅游情趣。

由于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产业,因此,旅游者和经营者都应具有明确的生态保护意识。旅游经营者要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避免污染和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行为,确保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

5.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青海的生态旅游地大多位于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讯、居住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开发。因此,应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加大旅游地的交通、通讯等建设,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等多方面需求。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