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重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改革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改革重点

农村改革重点范文1

所创新或突破。

一、切实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粮食生产形势下,要切实保障并加强我国自身的粮食自给能力。重点处理好以下关系:

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加大耕地占用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此情况下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要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按土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对耕地进行等级划分,实行耕地的分级保护。对于划分为基本农田的要通过认证后进行基本农田登记造册,确立基本农田的法律地位,不能随意进行改变。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占一还一”,开垦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不能开垦耕地的,按建设占用耕地等级不同分级收取耕地开垦费。设立耕地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基金,主要用于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对村集体的补贴。

粮食生产和种植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从战略上考虑,必须坚持“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继续重视和加强粮食生产,重点是保护和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种植农户的直补力度,扩大补贴范围,确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兑现到户,对种粮大户进行奖励。在稳定现有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促进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协调发展。

粮食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粮食比较效益低下,粮食生产的经济刺激难度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要特别注重发展专用型的粮食生产订单农业,优化粮食品种、品质,把食品安全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同时,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监管,保持农资价格稳定,保证农民种粮收益不降低。不断从市场中寻求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的方式方法。

二、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政策法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仍然是下一步农村体制创新的核心,应当采取稳健而审慎的步骤来稳定、明晰、确保、扩大农民的土地权利,渐进式、分阶段推进,最终建立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第一,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方面,要将目前农民承包土地的“长久不变”逐步法律化。修订《土地管理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期的继续延长和集体经济组织未来的发包行为做出规定。界定农户的土地处置权边界,集体的土地调整干预权利边界,以及国家征地权利的边界,将违约责任法律化。探索在全国意义上的土地流转规范,规范土地发包承包合同与程序,建立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制度。设立土地纠纷法律救济机构,及时解决产生的土地纠纷。

第二,加快公益性取向的征地制度改革步伐。由用途和所有权双重管制向单一的土地用途管制转变;制定“公共利益征地目录”,明确规定盈利性目的的用地不得征用;严格限定行政划拨用地的用途和比重,对建设用地中划拨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比重做出严格限定,限定政府储备土地为存量土地,严禁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纳入土地储备范围;启动土地财产税改革试点,让地方政府有土地收入来源;以多种方式对失地农民实现综合性财产补偿。

第三,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市场流转。对农村土地权利体系进行登记,在明确成员权资格基础上,由县政府颁发具有物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证书;进一步充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有条件的赋予农民土地抵押权,赋予农民完整的继承权和租赁权,以及部分土地发展权,形成土地权利交易市场;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承包地流转方式方法,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培育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将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社会化的土地保险、风险分摊机制。

第四,稳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有序进入市场。进行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一级市场试点;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采取与国有土地相同的招拍挂制度;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参与土地市场的价格形成;尽快制定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探讨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异地使用和发展权补偿办法。

第五,有条件的推进宅基地的商品化进程。进行宅基地出租、转让、买卖及抵押办法的试点;明确宅基地与其上的房屋的关系;对集体所有制下农民宅基地的权利和初始分配制度进行规范;防止旧村改造中侵犯农民宅基地的权利

三、建立创新农村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农民生产发展

下一步的农村金融改革,依然要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因地制宜的改革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适度竞争、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一条可行之路。

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促进农村民间中小金融组织和机构合法化,允许外资金融介入农村金融业务,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

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分类推进农村信用社的微观体制改革,允许农村信用社降低营业税和所得税税率,要求其保证存贷比达到一定水平,贷款的较高百分比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允许扩大村镇银行的经营范围,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之外可经营扶贫贷款等部分政策性业务,以及证券、保险业务等。加大省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责任,由地方政府统一组织防范和处置信用社的金融风险。

改革目前的政策性银行支持体系。充分引入市场机制,面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网络覆盖全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开招标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同时,允许私人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参与竞争,扩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性扶持机构。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简化理赔程序,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同时,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四、保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但在我国绝对人口不断上升、人地矛盾突出的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需稳妥推进。

第一,要改革和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在小城镇实行更加灵活的户籍迁移政策,在适当时候可将小城镇落户条件完全放开;稳步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固定居所的农民登记为城市居民的办法;逐步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划分,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促进人才交流和人口的合理有序转移;完善暂住户口登记,探索建立居住证制度;逐步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各种社会权利。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人口信息系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人口管理。

第二,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劳动力资源市场。强化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调控,政府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功能、辅助功能、规范功能和调控功能;取消针对农民工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取消专对农民工设置的就业证等各种登记项目;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跨省、市、县多层次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面向城乡的职业培训,就业援助,就业督查和其他就业服务。

第三,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将长期居住城镇的农民工纳入城市低保和城镇职工基本保险体系,通过调整政策和管理模式,保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益,允许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按年积累社会保险权益;优先进行农民工的工伤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的机制;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和接续机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三个转移接口”:一是农民工社保与城镇社会保障的接口;二是农民工社保与农村社会保障的接口;三是不同城市间社保的接口。

第四,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社会公共服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良好的基础教育服务;完善针对流动人口的城市住房制度,增加城市廉租房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提供低租金房屋;使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扩大到包括在城市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就业群体。

五、调整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通过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让农民能够享受同城市居民基本均衡的公共服务。

建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广覆盖低水平原则下,做到应保尽保,并进行“动态管理”。探索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解决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社会保障系统有机衔接。提高扶贫标准,完善扶贫开发机制。重新界定贫困的定义,扩大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水平;城镇化过程完成后则可考虑用相对贫困代替绝对贫困,进一步扩大救助对象。

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成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科学制定农民大病医疗统筹实施方案。建立省级统筹基金解决重大疾病保险。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资助的力度,建立财政补贴随税收收入增长而增长的机制。探索建立农民医疗保障补助基金。提高统筹层次。建议将现有的县级统筹逐步扩大到市级甚至省级统筹。

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明确规定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模式,加大财政投入,增强制度吸引力。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建立农村无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提高公共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创造条件实行免费的农村职业教育,逐步在农村普及高中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的财政制度安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鼓励社会投资农村义务教育。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优良品种、防疫体系、市场流通基础设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规模化饲养方式等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道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沼气等中小型基础设施。

农村改革重点范文2

中国农村中小学撤并改革是教育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这一改革是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客观需要,从本质上说是利益分配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利益博弈入手,分析了中国农村中小学撤并改革中的博弈主体状况,提出相关建议对策和建议,这对进一步实施并校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什么是利益博弈。

博弈论是运筹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利益博弈是市场经济和利益分化的必然产物,指各个利益集团或者利益个体之间的战略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也随之增多,无论是什么样的改革,其改革面积越大,涉及到的利益主体越多,博弈程度就越深,矛盾就越难解决。各个利益主体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斗,“如果改革政策能够给某个群体带来更多的利益,那么这项政策就会顺利得到这个群体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反之,如果某个群体意识到改革政策不但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反而可能使他们遭受损失,那么该政策就很难得到这一群体的认同和支持,即使政策以强制的方式进行,也会在执行中遭受他们消极或积极地抵制,甚至反抗,这就是利益博弈。”[1]

二、并校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我国在推行义务教育政策时,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农村增加了大量教学点,但是由于管理不完善,学校的布局属于低投入、广分布的粗放式的学校布局格局,同时,由于税费改革,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这推动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撤并改革政策的实施。撤并改革是指国家把农村偏远地区人口少、教学质量低、规模小的学校撤销,统一合并为规模较大的中心学校或城镇学校。毋庸置疑,撤点并校改革中,最大的利益主体是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除此以外,主要有农村偏远地区即被撤除学校的学生、家长、教师和村民以及中心学校的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其中,以学生和家长――即教育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

政府与教育消费者利益争夺造成教育成本与城乡发展、教育投入与教育质量的不对应。地方政府的目的是通过撤并改革,撤销规模小、质量低的“麻雀学校”,已达到重新整合教育资源,减少财政支出,降低教育成本的目的,那么地方政府争夺利益的直接表现就是减少财政支出,以最少的成本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此,政府为节约财政,撤并时较少考虑撤并地的文化、人口密度、经济状况、交通状况以及准备邻近的中心学校的承载力,并将教育投入重新组合在位于城镇的中心学校,致使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影响教育质量提高。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要到中心学校上课,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加上校车和住宿问题,家长经济负担加重,学生精神负担我学校负担加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影响学生学习质量,最重要的是,出于安全考虑,家长拒绝让子女前往路途遥远的中心学校上学,引发辍学率反弹。另外,教育消费者――村民和学生最关心的则是在不增加甚至是减少教育成本的情况下完成义务教育。但是面对改革后学生的路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增加的教育费用以及安全问题,村民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加重,政府将改革成本转介到了学生、家长和村民身上,原本收入较低的农村家长,却要为子女上学承担更大的负担,这样不但没有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反而拉大了不平衡的差距。

三、权衡好各方利益、推动并校改革预期目标实现。

改革是一种进步,前提是改革地实施能够公平或相对公平地解决当前的问题。地方政府要重新权衡好各方利益:学生、家长、教师特别是改革的同盟军――当地居民的利益。任何改革,只有走群众路线,只有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才会有社会基础,改革才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成功。“希望改革能够使所有人受益,这是最优方案。但现实中很难使所有人收益,所以必须对受损者给予足够的补偿,这是次优方案。即受损者也能分享改革的成果”。[2]因此,建立健全的补偿机制是必要且必需的。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政府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小班化教学制度,比如在我国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少、规模小的状况是推行小班化教学的天然条件。相对于大班教学而言,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的发展。另外,针对前往中心学校上学路途遥远的问题,政府应当统一组织发放校车接送偏远地区的学生上下学,针对选择住宿的学生,要按月发放住宿补助,以减少学生经济负担和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还要建立品学兼优的奖学金机制,发放贫困学生贷款、补助等以激励学生学习。教师方面,由于并校改革需要重新编排教师队伍,对于辞退的教师要进行经济补偿,并适当安排或介绍下岗教师就业问题,以解决下岗教师家庭经济问题和避免滋事闹事问题的出现。对于合格的教师,要安排其到邻近学校中心学校任教,并提供相应补助。中心学校教师任务量加大,那么可以进行教学改革,采取绩效制度,同时根据任务量的增加程度进行必要的经济补助。

参考文献

农村改革重点范文3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现状策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化教育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镇地区的中小学之中,电化教育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但是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以及教师思想观念等原因,电化教育还是处在起步的状态,并且在电化教育的推广以及发展上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文章将从信息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未来的道路指出一定的方向,以期推动农村电化教育的发展。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电化教育的意识不足

在目前的农村中小学校里,有部分校领导对教育的投入不够重视,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育仍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有的校领导甚至认为,教学手段并不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多大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需要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进度以及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教学即可。此外,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电化教育无非就是以音像制品为主的试听教育。殊不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现代的教育手段越来越偏向于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1]。因此,当前农村中小学中的电化教育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农村电化教育与其它发达地区的差距。

1.2 电教设施较为落后

想要在农村中小学中实现电化教育的普及,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电教设施的支持。但是在农村的中小学之中,极少会有专门供教学使用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电化教育的开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即使几年前国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但由于后续投入不足,运转经费保障不力,年久失修,也无法正常地服务于农村中小学的电化教育。

1.3师资力量薄弱

因为电化教育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模式,因此在电化教育中,实际操作是整个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也是由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的实际操作人员。在农村中小学中,真正具有计算机多媒体操作技术以及经验的教师较少,而且部分教师虽然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的实践能力,但由于的学历普遍较低,对电化教育中的理论知识缺乏认识,因此也就导致整个电化教育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二.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发展及改革措施

2.1 加强对电化教育的认识

对于电化教育在课堂上所占比例不高,经常被其他教学内容占用的现象,学校以及教育部门要加大力度,为电化教育提供好的环境。学校的领导应该严格的执行课程规定,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电化教育的优势。电化教育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宣传电化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教师和学生能重视电化教育。目前,很多的农村中小学已配备了“班班通”设备,主要包括: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音响、视频展台等设备,并且使这些班级都接入校园网,方便了师生的使用。

2.2 积极解决电教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在发展中小学电化教育的过程中,校方在在电教经费方面不能一味地依靠上级领导和政府。校方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进行筹资来解决目前在电教资金方面的难题。例如,学校可以通过采用“冠名”的方式,来获取一些商人或企业家的捐赠;部分学校可以通过部分已经毕业走向社会的校友的捐赠来获得设备;学校甚至还可以采用银行贷款或集资的方式来发展自身的电化教育[2]。

2.3 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电化教育的优势

通过多媒体的电化教育方式能够将大量的知识内容更为直观、形象的传输给学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为准确的熟悉掌握。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熟悉掌握,并合理运用,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及素材。此外,在多媒体面前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连平时在课堂上举手不积极的学生也都举手想回答问题,由此可见电化教育的重要性。农村中小学教师应着重注意对教材的分析钻研,找寻到一个良好的机会,并通过电化教育的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

2.4 提升教师电化教育的教学水平

农村中小学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应当大力组织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以详细了解新电化教育的具体特点,提升其教学业务水平,转变其教学思维理念,进而从思想上改变农村教师“灌输式”教学的思维。另外,学校还应当通过各种形式与手段,加强对教师专业教学技能的培训,例如要求全部科任教师都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邀请专家到校讲座或者是组织教师到其他优秀学校听讲,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多媒体计算机的专业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学会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要将知识和学习方法交给学生,更要将当今世界的变化以及先进的理念转达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科学的掌握,在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的同时,还具备宽阔的事业的胸襟报复,从而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改革重点范文4

【关键词】城乡互动开放 农村改革 制度突破口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三十多年来的农村改革,逐步打破了城市对农村的“闭合状态”,形成了城市对农村开放的格局。在新的时期,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村的改革也正拉开序幕。随着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开放发展的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的开放发展在思想上进一步形成全国共识。因此,在新时期,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坚持走城乡互动开放的新道路。

深入农村改革必须坚持城乡互动开放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不断前进,城市发展突飞猛进。而农村发展相对缓慢,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软肋,城乡二元化格局不断扩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深化农村改革再次被提上重要日程,这也为我国农村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近几年,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对农村开放格局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的要素资源流向城市。我国将统筹推进城乡就业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促进了全国超过2亿的农民进城务工。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实施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制度,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的策略,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口市民化。

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主要还是局限在城市对农村开放,而农村对城市开放,更多地只是农村资源要素单向地流入到城市,农村对城市的实际开放程度明显偏低。客观来讲,我国农村对城市的开放远弱于城市对农村的开放,远弱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居民能到农村就业、居住的少之又少。我国单一的城乡开放,也]有逃出城乡要素分割的束缚,这直接导致农村资源要素仅可能单向流入城市,或者直接被低价划归城市,城乡之间的要素交换与共享远远不足。这种情况可能引发两种负面结果:一是农村无法共享城市发展取得的成果,从而不能顺利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繁荣;二是导致城市的优良资源要素无法投入到能够更好发挥功能的领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既然国家提出要缩小城乡差距,根本就在于缩小城乡发展能力差距。而当前城市资源要素无法充分流向农村,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发展能力提升,进而导致城乡差距迟迟无法缩小。如果过度实行城市单向对农村开放,则会引起“反城乡一体化”,导致农村资源要素过度向城市转移。

所以,要避免“反城乡一体化”,加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就要加快扭转城乡单向开放的局面,向城乡双向互动开放进军。经验显示,城乡一体化首先是受到工业化的带动,农村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随后城市不断向农村拓展。可见,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集聚和扩散是相互协同的,它们共同推动城乡的不断发展。显然,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就是一个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资源要素相互流动和融合的过程,即城乡一体化本质上就是一个走向城乡互动开放的过程。

无论是什么资源要素,唯有发生流动,才能够创造出价值并实现增值。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因为坚持了开放发展,促进资源要素不断流动。这也表明,如果没有开放,改革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在新的时期,要推动我国农村实现改革,就必须打开农村相对封闭的大门,与城市之间构建双向互动的开放绿道。若能顺利实现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双向公平互动,那么我国农村的改革也将迎来巨大的内生动力,同时城市的发展空间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将进一步得到显现。

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要持续坚定不移地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全力推进坚持城乡互动开放的农村改革,破解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从本质上来说,制约我国城乡之间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最终幕后主导力量,是农村的土地制度。农村地区要持续吸引城市资源要素,就必须具备可交换的资源要素。而农村拥有的可交换资源要素中,劳动力和土地是最为重要的。受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约束,农村的土地无法和城市资源要素进行交换。而城市资源要素进入农村后,便缺乏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土地资源,导致城市资源要素被拒之门外。由此可见,要实现城乡互动开放,就是要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要全面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的根本性制度,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后,我国土地制度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次土地制度改革都有利于解放与发展农村生产力。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问题主要体现在土地经济问题,导致土地要素无法在城乡间合理流动,使得农村的土地与市场经济难以对接,农民难以平等地参与市场经济中。

农村是农村改革中最有意义的改革,是决定性的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突破了城乡二元化土地制度,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都可以根据自我意愿选择在城市生活或在农村生活,城乡的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等二元化制度也会随之消失。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进行,农民就无法获得进城资本,农村也无法吸引城市的资本与商品。缺乏土地制度的其他制度改革都是不彻底的,即使实现了户籍制度的统一,农民也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待遇,而城市居民也没有田地。因此,在推进农村改革中,不能只停留在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等性制度改革中,而是要突破二元化土地制度,深入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是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要完成土地制度改革,就要选择科学的土地制度改革路径,由于目前我国条件尚不成熟,应通过逐渐递进的形式,循序渐进地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历史经验表明,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是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入手。而农村改革可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入手,然后逐步推广到其他农村地区。究其原因,之前土地制度改革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这个问题在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最为突出。此次土地制度改革是为了转变农村发展模式,而这个问题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需求更为强烈。

土地制度改革尽管有利于城乡要素流动,但是不能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应根据各个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改革应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率先启动,并率先实现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一体化发展,然后逐步将农村改革的先进经验推广到其他的地区,在时序上形成一种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推进的一种递进式格局,在空间上则形成一种由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辐射的阶梯式格局,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农村改革,真正形成城乡之间互动开放的良好格局。

(作者分别为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招标课题“基于腐败治理的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JD14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农村改革重点范文5

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信阳市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后,信阳日报围绕市委、市政府这一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新闻题材,切实加大新闻策划和宣传报道力度,着力提升舆论引导力和党报的影响力,树立了党报的权威性,为推进试验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新闻评论 唱响主旋律

评论是党报引导舆论的旗帜,是舆论引导之利器。在宣传“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过程中,信阳日报社组织精干采编力量,深入基层一线采访,除及时报道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各县区、市直各单位的行动外,还紧扣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针对如何盘活土地、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做好财政金融文章、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做强专业合作文章、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做实养老医疗文章、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做优人力资源文章、创新支持人才投身综合试验的机制,做亮县域特色文化文章、创新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做好统筹发展文章、创新城乡一体化机制,做足基层组织活力文章、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机制等,连续推出了《盘活土地 就要抓住“金钥匙”》、《突破瓶颈 就要打造“金钵子”》、《多予少取 就要创造“金点子”》、《民生是天 就要锻造“金手杖”》和《人才培养不拘一格聚起来》、《文化建设特色产业亮起来》、《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富起来》、《组织创新民主管理活起来》等系列评论员文章,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切中实质、论述深刻,每篇评论都紧密联系本地一些成功的做法摆事实、讲道理,以事说理、事理相称、循循善诱,很有说服力。可以说,这些系列评论文章有理、有据、有力,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舆论引导上的独特功能。

创新宣传形式 增强指导性

作为党报,宣传报道领导讲话精神是时政报道的主要职责之一。但积极创新形式,努力让领导讲话精神宣传得更有力、效果更好,真正实现有效传播则是党报必须苦练的基本功。《信阳日报》紧紧抓住“试验区”契机,在创新领导讲话宣传形式、实现有效传播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2009年7月初,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先后到信阳农村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对推进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贯彻落实省委领导的讲话精神,信阳日报在宣传上再度进行了大胆创新和精心策划。

根据徐光春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信阳日报社围绕三个重点,推出三个整版的宣传报道,从核心提示、权威声音、背景解读、成功范例、记者点评等方面着手,并配发新闻图片,对每个观点逐一进行深入剖析,力求精益求精、贴近实际。整个深度系列解读的版面视觉冲击力大、宣传影响力强。

根据陈全国同志的讲话精神,报社又一次创新,在头版显著位置,连续推出20篇解读文章。该系列解读报道持续时间长,方式方法新,分析阐述透。有的文章提出观点并加以深刻论述;有的文章对一个观点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说明。如系列解读之《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等,形式新颖、分析透彻、层次清晰、观点明了,对信阳各级干群全面理解省委、省政府的“综合试验区”精神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指导帮助,达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采撷鲜活典型 强化示范性

为尽早形成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舆论强势,2009年5月,信阳日报社派出骨干记者,深入采写并在一版发表了消息《今非昔比看刘洼》,同时在四版推出七八千字的长篇通讯《融入新试验 刘洼在实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刘洼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系列具体举措。2009年6月1日开始,信阳日报记者精心采写的《核心区里求突破》、《“先行先试”当先锋》、《“活”了土地“富”农民》、《“独辟蹊径”顺民意》、《改革发展在用人》等来自农村改革发展核心试验区的系列新闻述评陆续见报,客观报道了“核心试验区”怎样抓改革、怎样谋发展、怎样搞试验的典型举措。从6月9日开始,又推出《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又一大胆探索》(上、下两篇),深刻剖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立带给人们的启示――必须大力弘扬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大力扶持农合组织发展壮大、必须大力引导农合组织规范发展。

与此同时,《信阳日报》每周都推出一个《试验区建设》专版,集中刊发国内外关于加快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用以启发、引导信阳市的试验区建设;同时,还大量刊发信阳市各县区在试验区建设方面先行先试的做法和成效类的稿件,意在让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合力推进其试验区建设。这些稿件的刊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多角度重现了信阳各界解放思想求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2009年6月11日,信阳日报社联合各媒体驻信阳记者站的记者,深入到农村采访,迅速拿出2800字的新闻特写《利在当今 功在后世――信阳市乡村卫生室建设一瞥》,当晚6时许即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大河网等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引起了网民的共鸣,翌日,《信阳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既较好地起到了典型引路、诠释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的作用,又利用报、网联合之优势,打造了亲民的宣传效果,让主流的、正面的新闻报道更加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信阳日报》还精编发表诸多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理论思考文章、言论等,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直至目前信阳市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许多党政领导干部、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结合理论和实践,广泛讨论新时期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指出目前信阳市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在新起点上加快信阳的振兴崛起,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信阳日报》关于“试验区”的宣传,相继策划推出了9大专题、300多篇稿件(图片),囊括消息、言论、专访、通讯、解读,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浓墨重彩,影响力强,可谓“连篇累牍、铺天盖地”,这在《信阳日报》专题宣传报道历史上是空前的。可以说,信阳日报社关于“试验区”建设的宣传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真正发出了党报作为“第一主流媒体”的声音,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喉舌”,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作为地方党报,信阳日报舆论引导力的提升和影响力的增强,关键在于我们坚持运用新闻观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以政治家办报的理念去甄别主流与支流;关键在于增强服务意识,积极策划,大胆创新。

农村改革重点范文6

制度建设是体制创新的集中体现和最终成果。*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决定》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六方面提出了改革创新和规范完善的新举措。农村体制改革的突破,将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为今后农村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决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定》指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全会的一大亮点,意味着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关系在现有基础上还将保持更长久,将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长期稳定,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决定》指出: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这一规定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导向。

二、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决定》指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为保持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突破,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决定》规定了最要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底线。即“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既保护了农民的经营权,又确保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不突破有了严格的制度底线。规范土地管理制度,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有了合法化的界定: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为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了更宽广的探索空间。《决定》对土地的使用和收益作了限定,即“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既保护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又有利于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有序和渐进式发展,也遏制了非法进行土地流转的势头,规范了农地征用、征收行为。

三、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意味着我国将从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等多方面完善相关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产业的支持和保护。《决定》提出了“三个大幅度”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决定》指出了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三个大幅度的投入机制的形成,为“三农”重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制保障。

四、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决定》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这一制度建设意在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决定》突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政策方面,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政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以确保农村改革进程中的资金充足。二是金融准入制度方面有了新的制度设计。《决定》指出:放宽农村金融准入制度。指出将在加强监管和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前提下“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地区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小额贷款,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并“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同时强调“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这一系列的金融准入政策将加大改善农村改革发展的资金需求,并拓宽融资渠道,将引导各种金融机构及全社会的金融服务广泛地参与到农村改革发展中来。

五、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旨在从根本上破除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决定》关于这一制度建设的最大意义就在于给农民应有的平等发展机会,从而实现城乡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上的“均等化”。要加快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尽快在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良性互动,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方针,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制约,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决定》指出重点做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特别是对保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政策要求。《决定》提出: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决定》强调: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

六、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