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的变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公路的变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公路的变化

农村公路的变化范文1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总结表彰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三年来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表彰先进,把握新形势,应对新要求,站在新起点,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迈上新台阶。刚才,对三年来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付出艰辛努力、做出积极贡献的公路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向多年来给予我县巨大关心和支持的市交通局表示衷心感谢!下面,就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工作,充分估价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

从2003年起,我县抢抓国家和省市专项资金补助的良好机遇,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施了“村村通公路”工程。三年来,在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公路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三年来,全县共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62.3公里,全部达到四级公路以上标准,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其中水泥路428公里,占全部建设里程的64%,改建大中桥梁4座,小桥涵176座,总投资2.4亿元,直接受益人口30多万,全县基本实现“村村通”,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便捷畅通的道路交通网络。三年“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里程之多、投资之大、标准之高、质量之好,在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史上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二是极大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伴随农村公路网络的延伸完善,全县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辐射到村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客运班车、出租车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群众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难境地,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同时,农村公路交通网络的完善,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城乡人流、物流和信息交流强度,解决了农副产品外运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流通、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也进一步优化了地方投资环境,使广大农村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到乡镇投资创业。近年来各乡镇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时期,一大批项目在农村落地,许多村民进入企业工作,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经济的发展、信息的通达、交流的增进,使广大农民群众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农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干部群众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热情更为高涨。实践证明,农村公路的长足发展,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农村发展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四条:第一,重视规划和前期工作。按照《××县2003—2005年农村公路建设改造计划》,每年建设项目计划落实后,都基本做到基建程序不变、工作环节不少,通过高质量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对优化农村路网结构布局,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齐心协力,上下联动。自2003年工程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把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全方位目标管理考核,通过政府推动,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组织推进机制,加强组织,周密部署,强化监管,形成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强大合力。第三,广泛发动,多方筹资。通过广泛宣传,舆论发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努力创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广大群众投工投劳踊跃参与的良好氛围;并通过用好国家政策与加大地方配套投入相结合,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第四,强化监督,确保质量。质量是工程的生命。通过坚持和完善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项制度,坚持超前预测、超前服务、超前监控,建立健全五级质量保证体系,把机械化施工、程序化作业、系统化监理、科学化管理贯穿到施工全过程,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这些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今后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版权所有

四是锻炼提高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和科学执政的能力。三年来,各级各方面都付出了艰辛努力。各乡镇党委政府以修路为己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狠抓任务落实;交通部门充分发挥牵头组织职能,精心规划设计,认真组织实施,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工程监管;发展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立足大局,密切配合,共同保障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广大干部群众不计得失,忘我奉献,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通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许多干部经历了思想认识、工作能力等多方面考验,有的成长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行家里手,有的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优秀干部,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民心工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看到取得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无论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相比,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养护管理水平较低,建设养护资金缺口大,抵御灾害能力较弱,基层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积极应对新形势,扎实推进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

“十一五”时期是加快城乡区域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做好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与时俱进,正确审视和把握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新形势。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面临四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要求的新变化。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支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新变化。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要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更加注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格局下,谋划和组织农村公路建设。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农村公路不再以大规模集中实施建设为主要特征,而是要在继续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版权所有提高公路保障水平,建、管、养并重。四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内涵的新变化。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立足于重在基础设施的“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农村公路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主动适应新要求,把握新变化,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科学组织,大力推进,努力实现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新突破。

(二)要突出重点,加快构建便捷通畅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从我县新农村建设需要和公路交通发展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建设。今年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投资1484万元,建设完成124.7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尽快使因地理位置偏远、施工难度大等原因未通上沥青(水泥)公路的建制村,通上四级以上标准的沥青(水泥)公路。具体工作中,一是要科学规划布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调整优化全县农村公路布局规划,大幅提升农村路网整体服务水平。综合考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等因素,科学制订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本着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确定分阶段建设重点,尽快使剩余的行政村都通上沥青(水泥)路。二是要精心组织实施。坚持以人为本,顺应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分阶段、有重点地稳步推进。实施中要切实做到“一事一议”,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依法做好征地拆迁,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公路建设成果。三是要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责任体系,简化审批程序,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密切协作,在征地拆迁、项目审批、资金筹措、施工建设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给予交通部门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四是要严格资金监管。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农村社区投资为辅助、社会投资广泛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要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监管,确保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用到项目上。五是要加强质量监督。交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公路建设特点的质量监督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招标投标、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和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

(三)要统筹城乡,加快构建快速通达的区域交通网络。××作为××市的远郊县,对接省会经济、融入省会经济,实现率先突破,最为关键的是交通体系的对接。“十一五”期间,济荷高速、220国道拓宽改造、泰聊铁路、薛馆高速等基础设施项目版权所有的实施,将对改善××路网结构、融入××市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措施,密切配合,为济菏高速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确保2007年底前建成通车。同时,要积极协调做好其他几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搞好立项,确保尽快顺利开工。

三、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要适应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内涵的新变化,切实促进建、管、养并重,真正让农村公路持续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搞好宣传,依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公路里程迅速增加,养护需求和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农村公路管理条例》,充分认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改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像抓农村公路建设一样抓好落实,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民更加长远地享受到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交通保障。

(二)落实责任,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解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问题,首先要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市农村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农村公路中县道、乡道和村道的养护主体分别是县交通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县交通部门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配备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人员;各乡镇政府要明确一名副乡镇长负责,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门机构和专门办公地点,配备业务相当的专职人员;村道日常养护,可以采用聘用、委托、承包等方式,合理配备日常养护作业人员。其次要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监管考核机制。从今年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的考核指标。县交通局要尽快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实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做好辖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三)统筹安排,积极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目前,我县绝大部分农村公路刚刚建成,日常养护投入主要集中在各乡镇政府。各乡镇政府要把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需费用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纳入财政支出范围,安排必要的资金,切实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必要支出。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沿线村民养路护路的积极性。同时,县交通部门要继续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补助资金,统筹调度,科学安排,切实保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补助资金的落实要根据各乡镇养护管理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拨付。县有关部门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在政府年度投资计划、财政预算等方面,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的必要支出。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养护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要通过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渠道,实现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公路的变化范文2

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近几年来,作为民心工程的农村公路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十一五期间,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186.8万公里,新增农村公路52.7万公里,总里程达345万公里。国务院《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确定的“十一五”期建设目标全部实现。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90万公里。

农村公路的建设投资和高速公路等高等级公路相比虽然差距很大,但是农村公路的建设确实是一项惠民工程。农村公路的建设可以对当地的村民带来最为直接、有效的便利。作为政府部门完全应将其作为任期内的头等大事来抓。但是,农村公路在带给我们快速、便捷的同时,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周围环境、景观、文物等造成影响,有些还导致当地村民的极力反对,这给我们的农村公路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其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自然生态(土壤结构、水系结构、植被和动物生长)环境,施工过程中和建成以后产生环境污染等。以上这些影响的产生,以往大家对施工过程比较关注,但笔者认为公路设计因素不可忽视。公路设计的原则是要满足安全、迅速、经济、舒适和美观的要求,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合理利用地形,正确运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保证线性标准的均衡性。在公路设计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施工过程、通车运行和日常养护的情况。

二、导入环保理念的农村公路设计探讨

公路是三维空间结构物,以环保为主,少占耕地,经济适用为原则,按照公路设计的主要内容,下面从设计依据选择、平纵横设计等方面,对导入环保理念的公路设计提出相关建议。

(一)公路设计主要依据的选择

确定公路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了公路等级、设计车辆、交通量计算、设计速度、通行能力等,这是公路设计的关键环节。公路等级的确定应根据其使用任务和功能、长远规划等进行统筹安排和考虑。各地还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用的标准。像浙江省就针对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制定《准四级公路技术标准》,黑龙江等省份制定专门的建设管理意见,这对农村公路设计起到引领作用。在设计车辆组成中,小轿车、中小型货车为主。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应重点考虑小轿车的比例目前在逐渐增大。交通量的分布应根据当地的高峰时段进行观测和统计,拟定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内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值。设计速度可选择15~30km/h,不因取用过高的指标。某些地区偏离实际需求,设计较高的设计速度,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设计时尽量利用老路改建,设计依据选择时刻重点考虑农村老路的通行状况。

(二)平面设计

公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构成的。直线在公路设计中使用最为广泛,一般只要在地势平坦,无障碍阻挡,首先会考虑直线的线形。但是直线线形存在线形单调、安全性差、易破坏景观等缺点,因此在直线线形选择时应坚持不强求的原则,应该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圆曲线的设置能较好地适应线形的变化,应用较广而且灵活,在条件许可时一般取大值,在条件受限时应符合最小半径的要求。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还应设置缓和曲线进行过渡。在农村山区公路,曲线应重点考虑包括缓和曲线。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三种线形的选择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在山区,因为受到地形限制,应尽量选择较大的圆曲线,减少直线,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在农村公路设计时尤为重要,要和当地风俗、民情相结合,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顺畅为需要进行设计。

(三)纵断面设计

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经济成本的考虑、汽车行驶的需要,公路的纵断面总是一条有起伏的空间线。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受到空气、滚动、坡度和惯性的阻力影响,在纵坡设计时,力求坡度平缓,变化不宜过多。由于汽车牵引力的限制,对公路的纵坡必须进行限制。在平原地区纵坡容易达到平缓、均匀的要求,但要注意保证最小填土高度和最小纵坡的要求。路线纵断面设计的关键是路基设计标高的确定。要避免大开挖和大填筑,尽量利用老路走线,重点保护自然景观和资源。设计标高值的合理取用,可以节约材料,减少筑路机械操作产生的噪音和废气污染,更能节省资金。

(四)横断面设计

农村公路横断面设计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温等自然因素来确定。路基宽度的变化对工程量的影响很大,而且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在设计时要坚持和自然环境结合,保证路基稳定性,以及公路安全为原则,路面以窄路面为主,可以选择3.5~4.5m的行车道宽度,0.5m的路肩宽度。在排水沟、截水沟和边坡的设计时要和自然吻合,利用好现有的排水设施和自然边坡。要避免高填深挖,防止水土流失以及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主要对策

(一)更新理念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公路设计中导入环保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肩负着重大使命,必须率先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建设生态交通,建造环保公路,减少资源浪费,保护自然环境。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规划部门,设计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在公路建设前期就牢固树立环保理念,将生态文明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更新科研

虽然农村公路资金有限,但作为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政府及相关单位应投入部分资金保证农村公路的科研开发。比如山东省,就专门安排科研经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方面的课题研究,四川省的“废旧沥青混凝土在农村公路中应用”项目等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今后在国家农村公路技术标准、农村公路设计软件、路基路面新型材料、地质及次生灾害预防、边坡稳定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和土地集约利用等项目的开发上继续需要加大科研投入。作为发展中的农村公路建设,需要我们科研人员加强课题研究,针对农村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问题深入进行研究,以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有效实施。

农村公路的变化范文3

公路是进行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三农”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视,农村公路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在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施工质量问题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从介绍农村公路工程特点入手,分析农村公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农村公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措施,希望对以后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帮助。本文将结合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研究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农村公路工程特点

农村公路工程和一般公路工程相比具有一些特点,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地介绍:

(1)农村公路的技术标准比较低。农村公路主要有两种类型:①连接村与村之间的公路;②连接村庄和城镇的公路。农村公路主要是用于物资流通、客运货运的,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在进行农村公路设计时一般都会降低公路的技术标准,只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即可。通常来说,农村公路的等级都在二级以下。而且很多农村公路都没有进行路面铺装,也没有相应地配套设施建设,从而大大缩短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年限,同时也增加了养护的难度;

(1) 农村公路工程项目比较分散,管理难度比较大。农村公路项目包括村道、乡道、县道等,大多的农村公路工程都分散在各个村落之中,项目的规模比较小,单个项目的投资也比较少。但由于农村公路项目比较分散,从而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很难按照国家的规定对各个农村公路工程进行施工质量管理;

(2) 农村公路建设缺少资金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国家财政投资,另一个是地方筹资。虽然单个农村公路项目的投资比较少,但是我国需要建设的农村公路工程项目比较多,整体需要的资金投入比较多,国家难以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而以地方筹资方式获得的资金数额又是有限的,从而使得农村公路建设缺少资金;

(3) 农村公路建设的里程比较长,没有专业的养护措施。我国农村公路的里程比较长,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村公路的里程已经超过我国全国公路里程的2/3。但由于我国各地的地形情况不同,难以对农村公路进行统一的管理。而我国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一般都是由乡镇政府负责,但是乡镇政府又缺少专业的公路养护人才,只能进行季节性养护,无法实现对农村公路进行全面养护管理的目的。

总之,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公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在农村公路施工的过程中还是存

在很多问题的,从而影响了农村公路施工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以提高农村公路施工的整体水平。

2.农村公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公路承载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其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使用寿命。由此可见,农村公路工程管理的关键就是质量管理。如果农村公路的质量达不到相关规定的要求,谈其他问题则没有意义。为了提高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水平,必须要加强对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视,保证农村公路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有据可依,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的目标。

事实上,做好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进行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影响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的因素,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农村公路施工过程的影响。此外,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影响农村公路施工过程质量的因素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在进行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不能采取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要紧随时代的发展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同时还应枳极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创新,引进新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真正实现提高农村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目标。

总之,进行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不仅关系到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使用年限,同时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城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进行农村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农村公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措施

(1)路基质量管理。路基是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其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盾量管理,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打好基础。目前,农村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稞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下述几种:①路基裂缝问题,路基出现裂缝会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以及美观性。②公路路基沉降问题。如图1所示,就是比较典型的路基沉降现象。公路路基出现沉降现象不仅会影响到公路工程的质量,还会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为了避免出现路基沉降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加大路基的压实度,这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路基沉降现象。此外,还要做好路基养护工作。在施工完成后要禁止通行一段时间,并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养护工作,禁止出现随意缩短养护时间的现象。

(2)涵洞的质量管理。在农村,尤其是山村进行公路建设工作时经常会涉及到涵洞,涵洞施工质量管理是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进行涵洞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三种施工质量问题:①涵洞排水问题,如果涵洞排水处理不当,会在涵洞内出现大量的积水,从而影响涵洞施工的质量。②涵洞进出口设计问题。在农村公路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涵洞进出口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在进行涵洞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得涵洞施工质量出现问题。③涵洞砌体出现裂缝。为了避免上述施工问题的出现,要采取合理的涵洞质量管理措施。①要做好涵洞排水工作,避免出现大量积水现象,尤其是在多雨季节更应注意涵洞排水问题。②要在设计前做好勘察工作,确保设计的.涵洞进出口宽度符合实际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涵洞施工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因此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处理方法,以保证涵洞施工的质量。

(3) 农村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在进行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必须要采取合理的隧道施工质量管理措施。①要保证隧道设计的准确性。在进行设计前要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从而保证设计的准确性。②在进行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防水工作。隧道防水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在隧道两侧挖排水暗道、在隧道内铺设防水薄膜等。

(4) 农村公路施工中高边坡的施工质量管理。在进行高边坡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重点内容。①要做好沿岸的防水。在进行高边坡施工前应在其两侧预留一定宽度,用于开挖排水沟。②在进行高边坡施工时应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主要应考虑施工现硌的实际情况,如果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比较差则要避免使用扰动较大的施工方式。此外,在进行高边坡施工的过程中还要避免出现塌方事故。

(5) 做好路面施工技术的试验。在进行农村公路施工的过程中要有专门的施工实验室,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并由专人来负责试验。施工实验室主要是用来检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技术的合理性,确保混凝土和砂浆的配比符合相关的规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特殊性能的混凝土,则更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试验,确保施工技术的规范性。

(6) 做好材料控制工作。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否达标将会直接影响农村公路施工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做好材料的控制工作。材料的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要做好材料检验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并且要附带施工说明和样品。②要做好材料储存和管理工作。材料进行施工现场以后要根据材料的性能将其分开存放,避免外界环境影响材料的性能,从而影响材料的正常使用。

(7) 要做好施工团队管理工作。一方面是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是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按照施工管理规定进行施工作业,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4.总结

农村公路的变化范文4

关键词:农村公路 安全保障 理论体系

1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内涵

“安全”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保障”是指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的某种意义上的交互动态的有限支撑和支持。因此,公路安全可以解释为是一种状态,即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的状态。公路安全保障可认为是通过对公路设施进行持续的危险识别及采取交通工程措施来保证此种状态。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可以定义为在充分尊重农村公路及所在路网道路条件、运营环境及对农村公路使用者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公路设施进行持续的危险识别,综合运用交通工程措施并结合日常管理养护来保证道路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处于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状态的系统工程。

2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系统特征

1整体性特征

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形式的整体协调发展是多层次的,它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整体的协调层次都有扩展与分化。在系统整体内部,有各个子项目系统协调发展问题,而各子项目系统内部也同样都有深入可分的协调发展层次。因此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包括各子系统所有层次的协调发展问题,从而组成一个复杂有序的协调系统。

2复杂性特征

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存在着四个显著特征:结构复杂,既有硬子系统,又有软子系统。子系统下又有下一层的子系统,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之间有着耦合性及关联性;目标功能综合,具有技术的、科学认知的、生态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目标,以及人的素质、管理和生态性保护等多方面的功能;主动性,即考虑作为主动环节人的因素,具有“人与车、人与路、人与环境、人与技术等”各种复杂的关系; “发展中系统”,因为系统的结构、参数、特征和功能等都处在变化之中,即系统本身处在发展中。

3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理论体系

3.1大系统理论的哲学思想

大系统是一种复杂的事物体系。它是高阶系统、中阶系统和低阶系统的集合,是具有多个目标、由关联着的若干子系统组成的、信息上存在分散结构的复杂系统,是现代系统工程和现代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大系统通常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子系统众多,且伴随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和对立因素的交叉、渗透和影响,具有多极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工程。

3.2基于大系统理论的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分析

大系统通常都是多输入、多输出、多干扰的多变量系统。考虑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对象特性,并依据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结构的整体性和层次性,采用分解协调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

目标的分解是一切系统研究的基本环节。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总目标为通过实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保证道路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处于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死亡率和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为保障行车安全提供良好的公路环境。总目标可分解为:经济节约、设施精细,决策科学、环境和谐、全面持续。

系统协调是在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害,有针对性地调整结构和内外相互关系,以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对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系统原型,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区分主次,找出关键,利用大系统理论进行逻辑思维建模,最终达到发展持续化、交通和谐化目标。

3.3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理论体系主要内容

基于大系统理论对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进行的目标、功能分解,及对系统进行的组织协调,同时结合我国农村公路环境、交通、道路特点,借鉴和利用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构建起我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由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设施综合应用技术、农村公路常态条件下安全保障引导防护技术、农村公路突发事件下安全保障应急响应技术及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核查、评价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如下:

(1)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设施综合应用技术

结合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对各种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方法、形式及规格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路面结构及路侧宽容性三个方面对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设施的综合应用技术进行分析,选择出既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又要投资最少的适用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包括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路侧宽容处理措施、农村公路路面结构

(2)农村公路常态条件下安全保障引导防护技术

着眼于常态条件下农村公路安保技术研究,基于危险路段识别技术、危险路段防护技术、人车路管理技术以及路面养护维修技术四大技术构建常态条件下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引导防护技术体系,支撑常态条件下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包括农村公路危险路段识别技术、典型危险路段防护技术、人车路管理技术、路面养护维修技术。

(3)农村公路突发事件下安全保障应急响应技术

在我国标准、规范所确定的公路设计指标体系下,从保障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出发,通过界定农村公路突发事件的范围及本质特征,在总结影响农村公路突发事件条件下各种因素基础上,进而从交通事故、临时作业、地质灾害、特殊天气四个方面对农村公路突发事件下的安全保障应急技术进行研究。

(4)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核查评价

在上述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一套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核查清单,基于农村公路安保方案“预核查”的农村公路安保方案评价技术,实现基于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实施前后安全保障核查清单的安保工程评价的可操作性。

4结语

本文针对农村公路安保工程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在定义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系统特征,运用大系统理论的思想,构建了适合我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农村公路的变化范文5

关键词:农村公路 养护管理 资金体制改革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则,就是要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资金管理机制上积极探索,对于大额投入,通过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地解决。下面以我县为例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状况进行分析。

一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现状

(一)养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

首先,原来农村公路“民办公助”,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农民集资、“三提五统”和地方财政支持,上级补助资金只占30%,需要地方配套资金占70%。自取消 “三提五统”、农业税和禁止向农民集资后,镇村经济薄弱。虽然近几年我县复混肥、条柳编、机械加工、脱水蔬菜等行业迅猛发展,涌现出了金正大、史丹利、金沂蒙、常林集团等支柱化肥企业,但这些企业属于涉农企业,利税都是减免的,县财政收入仍然依靠几家大的工业企业,财政税收匮乏,用于公路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其次,农村公路管理的原则是分级管理,即: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目前上级按照每年每公里3000元的标准拨付县道养护资金,随着物价不断上涨,每年的实际养护成本在每公里12000元,达不到实际养护经费的1/3。乡道和村道上级不拨付养护经费,目前乡镇和村居投入资金又太少,大多存在应付思想,上级来检查时突击整理一下,平时就造成部分村道处于失养状态。

再次,大部分县乡道路超期服役,公路病害严重,有的路段已影响车辆通行,长期以来没有政策支持,上级交通部门每年只对县道安排少量的维修补助经费,这些极为有限的资金只能维持简单挖补修补,公路升级改造困难重重。部分过往车辆多的乡道、村道破损严重,个别路段是由乡、村贷款修建的,至今贷款尚未还清,根本无力再投入资金进行维修。

(二)工程建设遗留账务多

由于近年来老油路改造、旅游路修建、部分县乡道路维修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增多,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县交通部门作为县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自2009年在全国实行费改税,纳入财政部门全额拨款后,所有经费定额核算,按月拨款,更无大额的维修资金进行使用。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致使交通事业发展资金更加紧缺,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自筹资金不得不一压再压。

二、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已定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交通部门之前采取的“征收规费、养护道路”的资金筹集渠道随之取消。

首先,县里必须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争取各级财政从每年的公益事业经费中,专门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县道升级改造和养护管理,并按照每年每公里不低于7000元、3500元和1000元的标准拨付县道、乡道和村道养护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乡镇和村居也应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筹措资金,用于乡道和村道建设、养护。

其次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发展,鼓励通过转让农村公路冠名权、路边土地和其他资源开发权、路边绿化权等方式进行融资,筹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资金,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投入、共同管理”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

第三、在上世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为国家投资、省上补助和地方自筹的“民办公助”形式。农民出资、投工投劳和地方政府筹资一般占工程造价的60%-70%左右,乡道、村道基本是农民出工筹资修建。县道、乡道养护除养路费补助部分外,其他全部或大部分由农民“三提五统”解决。随着农村费税改革及中央减轻农民负担有关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很难为农村公路发展投入资金,“民办公助”逐渐淡出,致使部分农村公路资金失去了一个重要稳定来源,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每年从燃油税中按比例划拨部分资金对省县道路进行维修,专项资金,专户存储,专户管理,严格使用,使之能够全部用于道路维修。

国家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后,交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由以前的交通主管部门内部层层划拨,转变为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省交通融资平台不再为市县公路建设养护筹贷更多的银行资金, 上级原有的贷款补助需要各县自己想办法来弥补,致使部分县区出现了严重的负债。由于资金划拨途径的变化,导致上级拨付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使建设养护项目错过施工的最佳时机,增加了施工成本,施工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各种原因并存,导致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是一个值得各级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农村公路的变化范文6

关键词:山西;农村公路;工程造价;全寿命周期;费用

1山西省农村公路的基本特点

山西省公路交通从“十一五”以来,公路里程总数大幅增加,道路结构也不断优化,农村公路变化尤为明显。到2014年底,三、四级公路总里程已达10万km,占山西省公路总里程的80%左右,基本实现了乡镇通油路,街道硬化的“全覆盖”。因此,山西省公路基本覆盖全省、通达四邻、安全畅通、高效便捷,其公路事业的发展可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和基本保障。但是随着农村特色旅游公路的快速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道路的服务水平不高、施工质量较差、工程造价相对较高等,亟待提高。

2全寿命周期费用基本理论全寿命周期费用

[1]由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于1983年7月正式提出,其主要满足工程项目可靠性的基础上,找出项目全寿命周期内成本最低要求。基于价值体系内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主要从项目的可研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合同管理阶段、交竣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报废阶段进行综合考虑,在整个流程中追求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其阶段分类如图1所示,一般以LCC(LifeCycleCost)来表示,20世纪70年代之后,全寿命周期费用概念在已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普及。1987年,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成立了LCC专业委员会首次引进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应用于设备采购,其相关研究成果可推进LCC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长期以来,全寿命周期费用主要体现在设计阶段,而且在建筑工程应用较广,在农村公路方面应用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相关理论,既考虑在工程项目中使得全寿命周期费用在设计阶段投入达到最低值,又要考虑工程后期施工和运营的费用,在综合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最终的建设费用,如图2所示。

3全寿命周期理论在农村公路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1)改善建设农村公路招投标程序。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交公路发[2009]221号)[2]、《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投标资格预审文件》(交公路发[2009]221号)[3]等相关文件、条例,结合山西省农村公路的相关技术特点,将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真正纳入到招投标过程中,并通过实施招投标程序,选择业绩显著、实践能力强、信誉良好企业进行工程进行施工,从而降低工程造价的费用。2)树立设计人员相关全寿命周期费用意识。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树立全寿命周期费用意识,积极参加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理论培训,并在农村公路设计过程中[4-5],逐步考虑建设工程的全寿命费用设计,既要考虑工程项目的总体投资,又要摒弃传统设计保守、资源浪费的情况,在设计阶段需全盘进行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并考虑工程交付使用后的日常养护维修费用,还要考虑农村公路在运营期满后报废拆除等费用。3)适度提高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技术标准。通过现场调研可知,山西省农村公路路面早期破损情况较为严重,基本涵盖大部分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很多农村路段的实测弯沉值、压实度和弯拉强度等指标超过规范设计允许值,日常使用性能和服务水平属于中等偏下,从而影响道路的安全[6]。例如,由于现有农村公路设计标准较低,道路路面设计宽度一般取4.5m,甚至部分进村路段,由于现场条件有限,部分路段未能达到4.5m,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车辆的轴距和车辆尺寸逐步增大,当双向车辆在农村道路会车时,由于道路宽度相对较窄,车辆外侧轮胎极易压到道路外缘,从而造成路面啃边等病害,使路面边缘发生早期破坏。因此,要改善农村公路的使用情况和道路状况,建议适度提高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技术标准,如增大路面的设计宽度,提高道路设计材料特性。4)结合山西省资源,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工程材料费用是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7]。如何结合山西省当地资源,在材料性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提倡就地取材,同时应考虑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施工和工人施工的便捷性,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在进行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综合比对后,进行确定材料使用。5)落实监理对全寿命周期费用监管力度,保障工程造价费用最低。从以往工程而言,农村公路监理工作主要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介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6]。因此,监理的监督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公路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逐步提高监理人员对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认知,同时增大费用控制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应用力度,通过“理论学习———阶段探索———效果反馈”的模式,提高工程效率,从而节约成本,反馈结果可以使得设计单位改善设计标准,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工程建设水平。6)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增强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特点和相关实践经验,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应体现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理论[9],同时应加强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的培训,应通过充分调研提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降低工程造价。7)施工阶段的动态控制与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实施时间跨度较大,资金费用较高,同时由于许多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很多未知因素干扰工程费用,因此,设计人员应熟练应用相关文件,确定工程量清单和计量的关键环节,实行多次计价,实现动态跟踪管理[10]。8)提高养护人员的养护费用管理意识。在道路交付使用后,养护人员对于农村道路的运营管理费用为全寿命周期费用主要方面,提高养护人员的道路养护管理意识,提升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降低道路养护的成本,同时应引用养护和维修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机械,最终提高山西省农村道路养护的综合水平[9]。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