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网络建设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网络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网络建设方案

基础网络建设方案范文1

【关键词】 立体异构网络 4G覆盖 农村无线网络

一、引言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为了更好满足随时随地互联互通以及高速率业务的需求,4G无线宽带基础网络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作为面积最广、人数最多的市场,农村地区的4G网络建设也提上了议程。

二、农村地区无线网络现状

农村地区具有面广、人稀、ARPU值低等特点。传统的农村无线网络建设以扁平覆盖为主,并传承“薄覆盖”的策略,由于低频段优势,薄覆盖的策略在2G/3G时代的农村地区覆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到了4G时代,市场重点变成了高速数据业务,网络的建设思路是精准覆盖,建设维护一张全覆盖的扁平4G网络将面临严重亏损的问题。

三、农村地区无线宽带网络结构优化方案

在农村地区无线宽带网络建设过程中,可以使用立体无线网络结构进行优化,不同于传统蜂窝网络扁平结构覆盖的思路,立体无线网络结构强调在三维空间中对目标全方位覆盖,从空间上可分为高层、中层、低层和室内层网络,从功能上可分为覆盖层、容量层、深度覆盖层。

和扁平覆盖网络相比,立体无线网络结构将覆盖进行了细分,各层网络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分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各层网络相互协同,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地貌结构,减小建设成本。

具体思路如下:

1、高层站:

利用农村地区现有无线网络基站配套资源,在这些站址上建设低频段的4G无线系统,可以使用现有2G/3G频段,甚至更低的700MHz频段资源,充分利用频段优势,提供一个广覆盖的农村基础4G网络。

这构成农村地区的高层网络,可以使得4G网络覆盖效果和2G/3G网络相当,快速实现农村地区信号连续覆盖,可服务于道路、农民作业区、经济欠发达的自然村等,并为以后的VOLTE建立基础。

2、中层站:

对于经济较发达的行政村,由于人口相对较多,用户分布区域较广,可以建立中层网络,使用较高的频段,如1.8GHz、2.1GHz、2.6GHz等,结合载波聚合技术,和高层网络共同提供服务。

中层网络构成农村地区的容量层,同时由于覆盖目标局限于居民聚集地,不用兼顾覆盖道路及周边区域,可采用小型化、一体化的设备,有利于减小网络的建设成本。

3、低层站

对于人口相对较少,用户相对集中的行政村,由于需要覆盖的用户区域较小,可以采用低层网络结构。考虑到投资效益的因素,可以使用WIFI系统进行覆盖,使用高层4G网络作为透明通道回传,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小设备、配套、光缆等方面的建设成本。

4、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为了弥补室外网络对室内区域覆盖的不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对部分有经济效益的建筑进行室内网络建设。

建设高层网络,结合相关的频段策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最小的成本建设起农村地区的信号通达覆盖网络;

中层网络能够独立为有价值的农村区域提供服务,在保障重点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同时,使网络做到专注,从而减小投资;

低层网络使用4G与WIFI融合的产品LTE-FI,利用移动通信系统LTE提供回程传输信道,而用WIFI实现覆盖,可以减小建设4G基站带来的配套投资;

另外结合必要的室内层网络,四层网络协同运作,将很好地平衡农村地区无线宽带基础网络建设中的投资与效益。

四、结论

传统的扁平网络结构在4G时代建设成本过高,不利于农村地区无线宽带基础网络发展。本文为农村地区构建了一套立体无线网络覆盖体系,能够在满足4G网络要求的同时有效地节约建设成本。

基础网络建设方案范文2

关键词:本地传输网络; 优化; 解决思路

Abstract: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as carrying all kinds of foundation of business network, each telecom operators are positive for construction. How to effectively, comprehensive, and make full use of transmission network resources, so that it can play the biggest benefit, build a network structure more clearly, support more rich, operation maintenance business more convenient, circuit opened a more efficient and network service is more reliable, the expansion of the more smooth transmission network upgrades, became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network maintenance of it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transmiss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out gradually rise. This paper first China unicom local transmiss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in-depth analysis research, and then on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proposals. For such projects.

Keywords: local transmiss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TN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络优化问题分析

1、本地传输网络的定义。中国联通将本地传输网络分为本地传输网络和城域传输网络两个部分,各自定义如下:本地传输网络:类似于C3传输网,是中心城市连接其所属地级市、县、乡镇、远郊的中继传输网络,负责为同一地区内等业务节点提供传输电路。城域传输网络:是本地传输网覆盖中心城市的部分,也是本地传输网在城市区域的具体表现,负责为同一城市的业务节点提供传输电路。目前,中国联通基础网络部成立了本地网处,将上述两个网络统称为本地传输网,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建设。

2、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络优化总体思路

一是传输网络作为统一的多业务传送平台需要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二是依据分层建设的原则,将传输网络分成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3层。三是充分考虑目前基站与BSC的对应关系,合理选择传输子网归属节点。四是充分考虑接入节点容量的利用率,控制环上的接入节点数量。五是将长的接入链路改链成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六是传输层之间采用双节点互连机制,以提高传输网络的生存能力。

二、本地传输网络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措施分析

1、存在的问题

一是网络建设统一规划问题。在中国联通前几期的传输网络建设过程中,整个网络在GSM ,CDMA ,城域接入等项目中分别建设。C/G传输网络过于强调为基站服务的功能,城域传输网络过于强调为数据接入服务的功能,两者都弱化了传输网络是各通信业务综合承载平台的概念。此外,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上,原本地传输网络和城域传输网络依据各自的业务特性来选择设备,两者均有不同的侧重面,较难同时兼顾语音、数据业务的要求。

二是网络容量问题。目前,传输网络接入层网络结构过于简单、接入链路过多,致使整个环所带节点过多,出现网络容量不足、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对于进一步的业务需求进行扩容和升级较困难,传输网络无法满足数据业务长久发展的需求、。

三是网络安全问题。现有的接入层支路上链路数量过多,需要与自愈环上的传输节点构成多个树型网络结构,并且接入层与骨干层多采用单节点互联,因此网络的安全性较差。

四是网络效率问题。所有基站电路的落地点都是中心机房,导致中心机房业务调度负担过重;同时,中心机房业务调度颗粒均为2 Mbit/s电路,未经业务汇聚,从而降低了网络的效率。单个环网规模太大,使汇聚/接入节点仅有小部分设备容量用于本'节点的上下业务,其余大部分容量均用于直通业务,因此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低。

五是网络覆盖问题。传输网络覆盖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城域范围。由于城域光缆、管道建设困难.有业务需求的大用户大多无法接入光缆,因此制约了中国联通通信业务的开展。

六是网络资源利用率问题。城域网传输节点多规划于写字楼等商务场所,光缆接入困难;同时,传输节点与C/G 网基站独立设置,重合度很小,无法充分利用城区的机房和光纤资源。目前,数据接入点大部分还是就近接入于基站节点,城域网汇聚节点利用率不高。

七是接入业务复杂化问题。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络主要有两大职能:一是满足自身通信业务发展对传输网络的需求;二是满足竞争日益激烈的传输容量出租市场的需求。后者不单对网络的容量提出了要求,更重要的是对传输设备可接入业务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传输网中运行的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多业务接入的要求、。

2、解决思路

一是网络建设统一规划问题。在网络的建设过程中,整个传输网络作为统一的基础网络平台应该统一建设,强化传输网络作为各种业务综合接入和承载的传送平台的概念;同时,网络建设必须有一个前期的、良好的总体规划,特别是骨干/汇聚层网络,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网络结构,从而为网络的不断扩容创造良好条件。随着业务网络的不断扩人,基础网络也越来越庞大,传统的不分层网络建设思路受到网络容量、节点数目、覆盖区域的限制,已变得无法实施。新的网络设计思路是将一个大的传输网络分割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子网层面。网络分层、分割的建设思路不仅适用于传输网络,对于其它的业务网络也是适用的。

二是网络容量问题。以下几种方法可用来解决容量问题。一是环分割:将原有的大环通过同缆分纤的组网方式分裂为两个小环,使环网可用容量翻倍。二是环叠加:扩充环上有业务增加的节点的传输设备,或在该节点上叠加环网,以缓解传输容量的压力。三是网络分层,对环结构进行调整:增加传输汇聚层,将原有接入环网重新拆分、整合,控制环网节点数量,为将来业务的发展留好余量。前两种方法适合用作网络优化调整中的过渡方案,为迅猛发展的通信业务提供应急容量,后一种方法可作为最终网络优化方案,从根木上调整网络结构。在未来的网络建设中,进一步清晰网络结构的分层将是网络优化的重点、。完善网络汇聚层的建设,对于部分业务量较大、通道利用率高的622 Mbit/sSDH通道环进行拆分、叠加或升级,缩小单个环网规模;对于重要节点可引入STM-16/64 SDH自愈环,同时利用STM-1 /4的紧凑型设备,对部分树型链路过于复杂的接入链路进行环网建设、。

三是网络安全问题。为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在网络优化过程中,应将大部分接入链路改建为环网,同时层间连接采用双节点互连。随着传输网络的不断扩大和融合,越来越多的通信业务将通过同一个基础网络来承载,通过几个人型的交换局来为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因此网络的生存性在SDH传送网的建设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输网络的层间衔接点承担着业务汇聚、分流和上传的重要功能,一以其发生故障,将引起过环业务中断,严重的将引发大面积的通信中断。为此,建议层间连接采用双节点互连结构(DNI ),以避免由单节点失效引起的通信中断,保护过环电路的正常运行。

四是网络效率问题。在网络优化建设中应增加传输汇聚层,担负起2 Mbit/s电路的汇聚工作,从而减轻骨干传输层的调度负担、骨干层的电路调度颗粒主要以155 Mbit/s以上的通道为主。

五是网络覆盖问题。制约传输网络覆盖的主要因素在于光缆线路建设困难。在未来的光缆线路建设中应采用购买、自建、租用以及合建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增加光缆覆盖面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光缆接入问题。

六是网络资源利用问题。在优化工程中,应充分考虑原有城域网机房与基站机房的综合利用,节省基建投资。

七是接入业务复杂化的问题。在网络优化中,除增加传输网络容量外,还应在传输设备的选择上考虑其综合接入功能,以适应数据业务的发展。

三、结语

基础网络建设方案范文3

【关键字】 IaaS PaaS SaaS 智慧园区

一、前言

传统园区建设者对于园区建设只做到九通一平,即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入驻企业、园区管理方的需求,亟需一种能解决传统园区缺乏整体规划、信息重复建设、信息服务薄弱、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方案。

智慧园区采用“云”技术架构,通过“云-管-端”的承载方式,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园区。 感知层采用多种行业终端、家庭终端、个人终端,采集信息;通过园区网将数据信息传送到系统的核心――云平台,在云平成对园区业务的统一管理、统一处理、统一存储,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在云平台上运行丰富的云应用,满足不同的行业需求。

智慧园区产业属于综合集成方案项目,包括基础通信网络建设,软件中间件,应用APP,感知终端等各个模块系统的有机集成,项目前期资金投入相对较大,主要投入基础网络建设,中间件,感知终端。建议可以分期建设,逐步投资,根据园区的规划,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决定建设的范围 。智慧园区一旦建设完毕,对园区内企业的经济发展,以及招商引资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智慧园区建设内容

信息化未来的最大价值在于使资源的供应方和需求方通过网络云服务平系在一起,这些资源包括传统的自然资源、社会人文资源、各行各业的工业企业资源和信息资源。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以云计算、物联网、运营支撑三大技术平台为基础,能够快速、方便地创建各类云应用和物联网的应用,并且云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各个系统能够互通互联,各个系统达到有机的结合, 面向园区基础建设提供新一代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及宽带承载、接入和室内覆盖网络,为园区打造基础网络平台,提供无缝数据接入。通过园区服务平台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各项服务业务应用。通过园区管理平台为园区运营管理单位提供各项运营管理业务应用。

三、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3.1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

对于数据中心的建设,云计算是多种概念和技术并行发展,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模式,多维度的复合概念,不同的企业应用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云计算技术来构建。云计算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还能大幅度提高应用程序从设计开发到业务部署的速度,并有助于加快创新步伐,创造更大的业务成效。

针对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的分析, 应该从面向云服务和云计算的角度出发,搭建具有先进性的方案架构。 首先我们需要建设的是面向服务的、具有可扩展性,是一个弹性的框架的共享的云平台。

智慧园区信息化云服务平台架构主要由五个层次组成,分别是 IaaS 层,PaaS层,SaaS 层,运营管理层和用户层,如图1智慧园区云服务平台架构图所示。

IaaS 层IaaS 层将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封装成服务供用户使用,在 IaaS 环境中,用户相当于在使用裸机和磁盘,既可以让它运行 Windows,也可以让它运行 Linux,因而几乎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IaaS 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允许用户动态申请或释放节点,按使用量计费。运行 IaaS 的服务器规模达到几十万台之多,用户因而可以认为能够申请的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同时, IaaS 是由公众共享的,因而具有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

PaaS 层对资源的抽象层次更进一步,它提供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PaaS自身负责资源的动态扩展和容错管理,用户应用程序不必过多考虑节点间的配合问题。SaaS 层的针对性更强,它将某些特定应用软件功能封装成服务,比如提供在线客户关系管理 CRM(Cli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服务或者 OA 服务等。SaaS 更面向园区企业,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软件服务,使园区企业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既可以对底层架构的深入管理和运维,也提供如呼叫中心,体验中心,培训中心,控制中心等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是连接用户与数据中心的桥梁。

云服务平台可满足入住企业不同的功能需求,通过 IaaS层可提供计算,网络以及存储的资源租赁服务,也可提供数据的管理,同步,备份等数据服务。在

PaaS 层,可提供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用户可在 PaaS层进行开发和测试。用户也可通过 SaaS 层的软件服务进行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3.2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

在基于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的基础上吗,智慧的园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可以从五个纬度进行定义,第一纬度就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包括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中间件,运营管理平台,园区综合服务门户等;第二纬度为园区网络服务商,也即是园区无处不在的网络;第三个维度是物联网体系,包括了终端服务、应用服务、定制业务等模块,集成了运营支撑、网络接入等模块,对外提供了管理门户和应用使用门户,第四个维度是运营支撑平台,包括IT资源的监控、资源的管理、运营管理、IT运维管理、业务运营门户等多个部分。该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业务运营、主机托管、业务等多种应用的运维和计费等工作,使园区的管理方从园区建设中获益,从而达到企业和园区管理方的双赢。第五个维度就是园区安全和运营管理体系,这个属于园区建设和园区战略思路方面内容,不在此文中描述。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架构各个维度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通过各个硬软件平台可以迅速地创建各类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的综合应用,满足园区企业的各类ICT方面的业务需求,从而提高园区内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具体架构图如图3所示。

四、结束语

基础网络建设方案范文4

移动宽带时代来临,对运营商而言,LTE解决了长久以来的服务能力瓶颈问题,LTE已成为改变当前竞争格局的一枚重要砝码,如何快速打造LTE精品网络,确立4G时代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各家电信运营商十分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立足于新的形势和技术趋势,从宏观层面就目前LTE网络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深度覆盖 多网协同 精确选点 数据挖掘

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3G正方兴未艾,4G已粉墨登场,5G技术也进入全面研发阶段,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快速商用的需求,使得近年来电信运营商基础网络建设投资居高不下,年均投资将近千亿。而全业务竞争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对通信网络的能力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与此相比,通信网络的建网策略及手段却一直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与发展,传统的网络规划方法因其局限性,面对日益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系统,已经无法精确的引导投资。本文将立足于新的形势和技术趋势,从宏观层面就目前LTE网络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重点探讨。

1 深度覆盖还是广度覆盖

如果能在初期就建成一个覆盖全面、品质优良的网络,将对4G业务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受限于投资与产能,短期之内同时达成深度覆盖与广度覆盖相当困难。因此,覆盖策略上基于成片热点区域的深度+广度覆盖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初期在热点区域加大党政机关、高校、集团重要场所的等室内覆盖资源投入;同时,结合业务密度标准的划分实现目标区域的广度覆盖,这个策略并没有单一的摈弃深度覆盖或广度覆盖,而是有效的保证了重要区域的客户感知度,这一策略的实施难点在于初期对于热点区域的甄别,好在可以借鉴2/3G网络的现有热点分布数据。

2 LTE与多网协同战略

多网协同的概念已经提了很多年,然而多数协同方案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实际上,为了更好的发挥多网协同的作用,还需要从市场层面和建设层面进行考虑。

2.1 技术协同

在技术上,最基本的协同要求是多个系统之间能自如的切换,系统间切换的性能是需要长期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其次是在规划层面的协同,各系统应扬长避短和互相补充,譬如说在业务分担方面,一般建议各系统进行如下分工:

(1)语音业务主要由GSM系统承担;

(2)3G系统分担中低速高价值数据业务以及部分语音业务;

(3)WLAN负责分担中、高速低价值的数据业务;

(4)LTE负责分担中高速高价值的数据业务。

2.2 市场协同

在市场方面,应根据各区域内各系统的网络特性进行针对性的营销,譬如说,某区域因为条件限制LTE网络覆盖尚不理想,但3G覆盖很完善,这时候营销策略就应该暂时避开与LTE相关的套餐而重点主推3G套餐,以避免客户感知降低。

2.3 建设协同

在建设方面,各系统之间的建设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而应在选址、签约和施工以及维护方面做到充分的共址和协同,采用F频段升级和D频段新建补充的方式,不但能够极大的降低LTE网络建设的成本,更加能够提高LTE网络建设的速度和效率。

3 LTE选点策略与技术

LTE网络如何进行精确的选点,才能保证投资效益最大化,是运营商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评判的依据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必要性。从所在区域类型、23G数据流量、用户投诉状况、用户行为特征、终端分布特性、竞争对手策略方面判断站点建设的必要性。

(2)可行性。从共址条件、共享共建条件、选址难度、传输接入难度、配套建设难度等方面评估站点建设的可行性。

(3)经济性。从站点投入成本、后期维护成本、预计收益等方面评估站点投入的收益比。

以上的考虑因素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实施起来存在困难,最主要的难点在于各个评估维度的权重如何取值,目前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依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因此很难得到精准的模型。

事实证明,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进行精确分析是走不通的,因此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之道在于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将以上的列举的因素全部作为输入数据,将LTE用户发展数、LTE用户的渗透率、LTE站点数据流量作为输出数据,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找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统计规律。

当然,数据挖掘分析需要一定的LTE用户基数,因此在LTE发展初期无法得到准确的结论,因此以上的因果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应结合应用,在初期使用因果分析法,中后期使用数据挖掘分析。

4 结论

总之,在4G时代,基础网络的建设策略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理念和思维(如大数据和物联网),从全局的角度整合与利用资源,借助,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创新和发展,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戴源.TD-LTE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05).

[2]迈克伦南(美),唐朝晖(美).数据挖掘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基础网络建设方案范文5

【关键字】单节点 安全 优化 业务分担 应用

一、背景

伴随着电信网络和业务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电信网的基础网络-传输网带 来了很多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能够快速开通不断增长的业务,能够快速 平滑转型以适应新业务需求、网络高效安全等等,其中网络的安全性是运营商们在网络建设 和优化中考虑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某些地区,传输网络的发展趋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网络的优化、扩容工作逐渐代替大 规模的网络新建,针对此种情况,提出 单节点优化方案。

二、问题、事件描述

网络规模的不断变大,逐渐衍生出层次型网络,每个层面之间链接的安全性是当前网络 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存网络中存在大量的单节点接入的问题。一方面在新建网络中需 要规避,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对现网业务进行保护,降低潜在的风险点。示意如下:

三、解决方案

针对单节点风险的问题,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一)方式一、双平面蝶形组网,仅以县2为例,组网示意如下:

1.针对业务量较大的地区,建议蓝色环路为10G环,绿色环为2.5G环;

2.本地网县局之间的骨干层网络,在中心局配置2套设备,每个县也均配置2套设备,可以同机房或者不同机房,组成2个物理环,以实现对每个县局的单节点失效保护;中心局的扩展子架与2套主设备组环,以实现对中心局单节点失效的保护;

3.业务环为图中红色环,即实现2个环路相交,根据业务情况可以配置MSP与MSP相交;SNCP与SNCP相交;MSP与SNCP相交;

4.也可以配置为3个环相交,即中心局与扩展子架环(2.5G)&县局骨干环(10G)&本县2.5G 环;

5.同县之间2套设备的链接根据3中的相交环配置决定是否配置物理链接;此方案的优点在于追求完美的保护,如果每个县局 2 套设备非同机房设备,保护将非常可靠,可实现单节点失效及业务环上任意两处断纤业务不中断;但配置相对复杂;维护难度大;

(二)方式二、同一平面双节点组网,仅以县2为例,示意如下:

1.在县局配置2套骨干层设备,与本县汇聚/接入层设备双节点相交;

2.相交环的配置可采用MSP与MSP相交;SNCP与SNCP相交;MSP与SNCP相交;此种方式实际网络中应用较多,保护比较可靠,配置与方式一类似,但组网结构相对简单,易理解。

(三)方式三、双平面业务分担,在组网结构上可以分为2种,如下图所示:

1.可以采取2种组网方式,没有本质差别,均实现对业务的分担,降低单节点失效时业务的影响面,并没有实现单节点业务不中断。

2.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式一、方式二的组网方式,在业务配置时采取分担的方式,如此配置业务相对简单,但仅仅是降低了对业务的影响面,不能够解决单节点失效业务不中断的问题。

基础网络建设方案范文6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规划;问题分析

1引言

有线电视网络具有传输速率高、信息容量大、用户易接受等特点,是当前信息化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网络,在丰富人类精神文明生活、提升思想文化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见,积极推动有线网络电视建设是极为必要的,可为建设下一代新型网络构建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各地区广电部门在电视网络建设方面的差异较大,无法实现我国广播电视网的全面覆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速互联网基础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各级广电部门应将有线电视网络规划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实现电视网络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进而为社会民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有线电视网络规划建设的原则

①适用性。网络在正常传送节目的过程中,需保证数据业务、网管业务、宽带监控业务等逐步开通;同时在设备选择过程中,需同时考虑到设备的价格和使用功能,实现网络功能和设备的协调、统一;②扩展性。在有线电视网络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需以扩展网络的基本功能为主,充分发挥现代网络的应用价值,同时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数字网、模拟网之间多项业务的流通与开展,提升网络应用的灵活性;③科学性。在有线电视网络规划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并在方案中重点标明对网络频率及功能的规划,以提高整个网络入户方式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其所具备的网管功能;④可靠性。在保证整个网络设计科学性的基础上,选择高效率、高质量、功能充分的设备,提升网络的冗余能力,并通过引进自动化技术手段来提高网络的自检能力;⑤发展性。在原有电视网络重建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需确保规划技术的先进性,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技术和信息业务的需求,实现未来有线电视网络的可控、可监、可管的目标。

3有线电视网络规划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有线电视网络正朝着信息化、数字化、多样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已无法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其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是极为必要的。目前,有线电视网络由于网络器件老化、传输电视信号质量差等因素,无法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服务,严重阻碍了有线电视网络事业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无法适应数字化发展。数字化发展模式的不断深入,促使整个有线电视的业务、运营模式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中最为集中的体现为要求网络实现双向性、运营模式实现多业务运营,但传统有线电视网络由于结构不合理、维修大、故障发生率高等特点无法适应当前数字化发展;②竞争形势激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视、地面数字广播、直播卫星等广播设备的出现对有线电视造成巨大冲击,在当前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与落实的背景下,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有线电视需加强自身的改革与创新。

4有线电视网络规划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4.1有线电视网络的频率规划

频率规划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中最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有线电视网络规划建设的相关原则对网络频率进行合理规划。且在频率规划过程中需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①在保证传统节目正常传送的基础上,实现业务的交互式开展,比如电子商务、线缆电话等;②对数字电视节目的有线播出进行综合考虑;③开展多功能业务,比如办公会议现象的直播、重点单位的监控、可视电话等;④在开展多功能业务的过程中,需对用户端设备和头端设备的制造成本进行考虑。比如,可选择5~165MHz作为交互式频段(图1),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用户端设备和头端设备频率相对集中的情况下,设备制造成本降低,且实用性较强;卫星数字直播节目的开展优先考虑230~460MHz之间的增补频段,且在卫星数字节目正常开播的过程中,现有的频率配置不会对业务造成影响;选用5~165MHz作为交互式频段可满足有线电视业务传输系统交互式频率的要求。

4.2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功能规划

在确定科学的频率规划基础上,对即将升级改造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功能规划,网络功能的实现需在遵循扩展性、可靠性及科学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主要以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网络为目的,具体内容为:①任何一个网络的构建或升级均以保证传统模拟电视节目的传送为目的,一般情况下,允许传送的模拟电视节目为30套左右;②为了实现交互式数据业务的开展,可将网络建设成为双向HFC网络,并配置头端设备CMTS和用户端设备CableMo-Dem,为交互式数据业务的开展奠定可靠的设备基础,比如收发邮件、电子商务、开通IP业务等;③交互式宽频带业务是占用频率带宽较多的业务,这种类型的带宽业务对双向交互式网络的要求较高,特殊业务需使用专门性设备才能实现相应功能,比如远程视频、现场直播、远程教育等;④监控类业务。这种形式的业务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为特殊对象提供专业,比如银行、交通路口监控等;⑤网管功能。目前,我国对网管功能这一方面尚未具备统一的标准,通常网管功能包括光端机、放大器、集线器等网络设备的电源、状态进行自动监控,以将功能转换为用户所需的可寻址。

4.3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集中分配

实现接入网的集中分配是当前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重点内容,其的实施便于对分配网的集中管理,以降低管理、维护方面的工作量。(1)实现可寻址的用户管理。近几年,企业对人才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导致人才流动现象频繁发生,这给原来由单位代缴电视收视维护费的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导致电视台难收、漏收管理费的问题出现,集中分配的实施可实现对可寻址用户的有效管理。集中分配实现对可寻址用户管理功能主要通过路权控制(图2)、射频断未加扰等方式实现的。(2)保证分配单元的性能指标。传统的串接分支分配器由于多接头和技术指标差异较大,导致一分配单元各用户之间最后入户的技术指标相差较大。路权控制式集中分配是集输出电平、相互隔离、非线性失真指标等重要技术指标为一体的指标,每台设备在出厂时,每个端口检验均符合相关指标要求,说明该设备在出厂时其性能指标就得到了有效保证,主要用于楼栋单元分配,这个单元分配技术指标已得到了工厂化的保证。(3)漏斗噪声。集中分配模设备是一种金属外壳屏蔽设备,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有效减少噪声侵入点,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工程管理可预埋或增设屏蔽外箱,有利于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减少空间干扰由于设备屏蔽所造成的影响。另外,传统线路抗干扰的措施一般有:提高信息传输电平、屏蔽、减少接头等,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50%或更多的系统噪声是从用户家中进入的,而用户家中的用户盒是噪声侵入的直接点,因此,需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用户家中的噪声干扰进入系统回传通道内。

5结语

综上所述,有线电视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主要产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推动有线电视网络规划建设是一项市场前景较为广阔的工程,加强对其规划建设中的问题研究和解决,对促进网络信息化发展、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推动我国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诗,董卫国,汤绍迁,等.基于院内有线电视网的健康教育平台的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4):60~61.

[2]赵泽发,黄云荣,梁民生,等.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建设和改造[J].电视技术,2012,36(10):44~49.

[3]朱依曦,胡汉辉.网络型产业规制政策演变与影响———基于中美有线电视产业的比较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5,33(10):1479~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