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体工程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人体工程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人体工程学

浅谈人体工程学范文1

关键词:人;电梯;扶梯;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102-02

一、人体工程学中的人性化设计

(一)何谓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指符合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强调要满足人的精神号情感需求的设计,要求设计要以人为中心,“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它综合了产品设计的安全性与社会性,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内环境的扩展和深化。“人性化设计”作为当今设计界与消费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带有明显的后工业时代特色,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仅从工业设计这一范畴来看,大至宇航系统、城市规划、建筑设施、自动化工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小至家具、服装、文具以及盆、杯、碗筷之类各种生产与生活所联系的物,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首要的条件来考虑。

1、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

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例如卖场扶梯的设计,设计者依据人体工程学中人的心理需求将原本台阶式的扶梯设计成了斜坡式的扶梯,解决了人与购物车之间的矛盾,方便了有缺陷的顾客购物。是一种更安全、更舒适、更省力、更适于人类通行的公共交通工具。在设计中一直都是在围绕着人来设计,使产品能尽量符合人。

2、人性化设计是以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

从根本上说,人性化设计应该是功能主义的,它是在保障产品功能的前提下改进产品的外形设计以达到符合人机工程的一般原理的设计理念。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

(二)电梯的设计要求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电梯的安置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七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人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①底层作为商店或其它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②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人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③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项层住户人入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时,可不设电梯;④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台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连通。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当然这些设计的要求也是专家学者在综合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周边环境以及工程技术等多方面总结出来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的人体工程学。

二、电梯及扶梯的设计

(一)电梯的种类

电梯作为一种通用垂直运输机械,被广泛用于不同的场合,其控制、拖动、驱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电梯的分类方法也有下列几种。

1、按用途分类

(1)乘客电梯

用于运送乘客为主,兼以运送重量和体积合适的日用物件。适合于高层住宅、办公大楼、宾馆或饭店等人员流量较大的公共场合。为提高运行效率,其运行速度较快。派生品种有住宅电梯、观光电梯等。

(2)载货电梯

用于运送货物为主,并能运送随行装卸人员。因运送货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其轿厢内部容积差异较大。但为了适应装卸货物的要求。其结构要求坚固。由于运送额定重量大,一般运行速度较低,以节省设备投资和电能消耗。轿厢的宽深比例一般小于1。

(3)客货两用电梯

主要用作运送乘客,也可运送货物。其结构比乘客电梯坚固,装饰要求较低。一般用于企业和宾馆饭店的服务部门。

(4)病床电梯

用于医疗单位运送病人,医疗救护器械。其特点为轿厢宽深比小,深度尺寸≥2.4m,以能容纳病床,要求运行平稳,噪声小,平层精度高。

(5)杂物电梯

这是一种专用于运送小件品的电梯,最大载重量为50kg,如果轿厢额定载重量大于250kg应设限速器和安全钳等安全,保障设施。为防止发生人身事故,严禁乘人和装卸货物将头伸人,为此限制轿厢分格空间高度不得超过1.4m,面积不得大于1.25m2,深度不得大于1.4m。

其他特种用途的电梯还有汽车电梯,船舶电梯等。

2、按速度分类

电梯的额定运行速度正在逐步提高,因此按速度分类的国家标准正待颁布。目前的习惯划分为:

(1)低速电梯

这种电梯额定速度≤0.75m/s。

(2)中速电梯

这种电梯额定速度≥1m/s~2.5m/s。

(3)高速电梯

这种电梯额定速度>2.5m/s~4m/s。

(4)超高速电梯

这种电梯额定速度>4 rids。

3、按拖动电动机类型分类

(1)交流电梯

采用交流电动机拖动的电梯。其中又可分为单、双速拖动,采用改变电动机及对数的方法调速。调压拖动,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电压的方法调速。调频调压拖动,采用同时改变电动机电源电压和频率饭店方法调速。

(2)直流电梯

这是一种采用直流电动机拖动的电梯。由于其调速方便,加减速特性好,曾广泛采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拖动正被节省能源的交流调速拖动代替。

(3)按控制方式分类

目前电梯技术的发展使电梯控制日趋完善,操作趋于简单,功能趋于多样,控制方式正向广泛应用微电子新技术的方向发展。目前常见的控制方式有:微机集选控制(按钮操纵);门微机并联、梯群控制(按钮操纵);继电器信号控制和手柄控制(手柄或按钮操纵)。

除上述常见的分类外,目前还有按机房位置、钢丝绳传动型式等分类方法。

(4)扶梯

扶梯也是电梯的一种,因为其与上述类型有区别,因此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扶梯不是垂直升降的电梯,运行速度也很慢,但是它也是一种运输工具,常用于商场,卖场等大型的购物区。

无论是哪一种分类方式,我们都不难看出,电梯的设计离不开“人”这个字。乘客电梯的装饰是为了满足乘客的视觉,感 觉需求;载货电梯容积大是为了减轻作业人员的负担;病床电梯运行平稳是为了减轻病人在途中再受痛苦等。

(二)电梯及扶梯的作用

自从20世纪初出现了真正的用电能驱动的升降机以来,电梯的发展就一直围绕着人的安全、舒适、便捷等人的因素。电梯专业人士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电梯的扶手和梯身之间,的缝隙是造成乘客受伤的“杀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电梯扶手和梯身之间的空隙不能大于3毫米,即小孩连手指都不能伸进去,这样的距离才是安全(摘自“健康知识网”)电梯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取值的问题,是以最小值为参照还是以最大值为参照,同时也要考虑到特殊群体(老人,孕妇,儿童,残疾人等),所以在电梯与建筑物的连接处要做的平缓,紧密,一是方便行走,减少障碍物,二是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等等关系“人”这个主体在使用电梯这个产品时会遇到的各种因素。

三、人体工程学在电梯中的体现

(一)视觉享受的设计

观光电梯是乘客电梯派生出来的,是人类在充分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为享受精神财富所设计的,因此它要具有充足的娱乐性,舒适,美观成为最基本的条件,而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视觉享受的功能,因为“观光”二字,使得它的设计在人体工程学方面与人的心理因素结合的比较紧密,它要有充足的视野,因此除门外人的视野所能到达的地方都是用透明物质(玻璃等)作为材料的,在1.20m处会有护栏,以免透明材质破碎导致乘客人生受到伤害。

(二)无障碍设计

一般人们认为的电梯都是与大型的建筑物有联系,但是随着人们对边缘学科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的今天,人们考虑的也更加的全面了。除了室内需要电梯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室外同样也非常需要。人们在过人行天桥的时候,虽然有缓坡可供轮椅等有轮子的工具上下,但是对于残疾人奶而言,上缓坡也会需要很大的功,毕竟也是一个上升的运动过程,如果装上了电梯,那么他们不就省力了吗?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设计。当然没有残疾的人认为自己也不愿意消耗体能,也可选择搭乘电梯上天桥。

浅谈人体工程学范文2

关键词:工学结合;学习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108-04

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职业教育肩负着提升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这一目标的需要。

我校自2005年开始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技术教育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的调查研究,并于2008年参与了全国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实践研究》。探索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构建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具有学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学习任务,并开发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学生“学生工作页”。指导学生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一直是我校化工类专业教改的工作重点。学习任务要按照完整工作过程的顺序,体现出产品完整的生产流程,更要引导学生按照工作过程去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目前以学科体系编写的教科书已明显不适应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的要求,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是每个教学一线教师的重中之重。笔者阐述的是学习任务设计中需要探讨的一些问题。

学习任务源于工作、高于工作

典型的工作任务是工作结构完整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反映了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内容源自于真实的工作,并经过教学化处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前,必须对该职业的行业特征、工作过程、工作组织形式等做深入的调研。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能力、职业生涯发展等做正确的评估。要使学习任务成为操作性强,有效性高的学习内容。

(一)学习任务来源于实际工作

要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企业需要的实用型生产一线人才,在选择学习任务前,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企业生产的特点等展开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实践专家,如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等。一般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同时,教师要到实际的生产岗位观摩学习,深入了解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要求、劳动组织形式等。从而有目的地选择具有行业特点的实际产品作为载体,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生产,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完成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

精细化工在《“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中被列为优先发展的六大领域之一,在广州市乃至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给化工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对我校精细化工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他们毕业后大都从事精细化工中化妆品的生产工作。化妆品生产具有技术含量高、品种多元化、生产批量小、品种更新快等特点。为此,在设计核心课程“化妆品生产与检验”的学习任务时,按照化妆品生产特点的分类,对应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产品生产为学习任务(见表1)。

(二)学习任务高于实际工作

设计中学习内容以工作内容为依据,但又区别于实际工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又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课程特点(见表2)。

从表2的对比中不难看出,在学习任务的引领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单纯的“学习者”,还是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者”。

1.学生作为“学习者”,对学习任务是在完全陌生的状态下进行“工作”,所以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引入“认识生产过程”,让学生在领取学习任务时,先感性地认识该学习任务的完整过程。

2.调查得知,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者制定工作计划所需要的有关信息(如原料的投料量、工艺条件、操作要点等)由有关技术管理部门提供。为培养学习者信息收集的能力,设计学习任务时,要安排学生借助各种媒体手段(网络、书籍、手册等)有目的地查阅、收集、整理各种信息。

3.生产、检验仪器的使用是通过学生在完成多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的。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必须考虑每个学习任务都引入不同的生产、检验仪器,对于操作复杂的、常用的仪器(如真空乳化机、搅拌机、酸度计等),还应该重复使用,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熟练操作步骤、归纳操作要点。

4.总结、反馈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不断总结,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反馈评价也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必不可少的有力依据。

(三)学习任务中涉及的学习内容应覆盖专业必备的知识、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学习任务时,要利用不同的学习任务,涵盖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化妆品生产与检验》课程是在原来学科体系课程《化妆品工艺学》和《化妆品检验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工作任务整合而成的工学结合课程。原料的性质及使用知识、工艺控制条件、设备仪器的操作方法等都是精细化工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见表3)。

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关注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学会工作。更深一层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不但能学习知识与技能,还可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交流协作能力,知识、技能迁移能力,让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共同发展。

(一)适度、适量的专业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在不同学习任务中,学习目标存在递进关系。例如,《化妆品生产与检验》课程的最初学习目标是教师给定配方,学生依据配方进行原料用量计算,投料生产。然而,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各种原料性质的熟悉,学习任务目标可以提升为让学生自行设计配方进行生产。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成长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设计学习任务目标。在循序渐进的目标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有了足够的上升空间,在学习中体验到一日进一小步,几日迈一大步的学习满足感,激励着学生不断寻求前进方向,在职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专业能力目标的设计还应符合知识结构逻辑。在《化妆品生产与检验》课程“雪花膏生产与检验”一节的学习任务中,要求学生达到对雪花膏产品完成感官检验、理化指标检验、微生物检验、有毒物质限量检验等学习目标。这些检验项目分别涉及分析化学感官检验、容量分析、仪器分析、微生物分析等多个知识领域的内容。这个综合性较强的学习目标如果要完全没有分析化学基础的学生去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设计专业能力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不断提升的关键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的形成是不可分离的,专业能力须一步一个台阶习得,关键能力的养成更是需要积跬步以至千里。每一次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的关键能力都应该得到提升。关键能力目标的体现往往是隐含在学习任务的达成之中。

灵活、自主的学习形式

在工学结合课程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人,也是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应采用有效的组织形式教学,让学生按工作规范“工作”,为实现职业生涯的自我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学习任务的组织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一)小组学习与独立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

合作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都是职业人必须拥有的能力。因此,学习的组织形式应根据不同的学习过程,将小组学习与独立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

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小组学习时,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工作小组,在组内按劳动组织形式设置多个工作岗位,实施轮岗制度,让每名学生能够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方法标准、技能技巧的认识得到深化。小组的人数一般以5~6人为宜,在小组长的“领导”下,由仪器管理员管理仪器的领用和维护;由试剂管理员负责试剂的领用和保管;学习中数据的整理则由数据统计员负责;还可设置场地管理员负责场地清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要承担起组内各个岗位的工作,使小组的工作能正常运作。在分组时,建议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不要让学生根据其喜好进行自由组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将来的工作伙伴并不是由自己选择的,无论遇到怎样的工作伙伴,都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协助,顺利完成工作。

独立学习的方式同样应在学习任务设计中得到重视。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人独立操作生产设备已成为现代化生产的特征之一。化工行业,分析项目一般由一名分析人员独立完成。独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因此,独立学习应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多途径地发展学习者的能力。

(二)工作进度自由掌握的学习形式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工作进度有快慢之分,应让学生自行制定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度,最大限度地赋予学生学习自。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规定好完成学习任务总的时间,至于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时间,可以自己掌握。例如,只要小组的工作计划通过教师审核,就可以实施,无需等全班同学“齐步走”。对于提前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协助落后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些“小老师”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提高都有进一步的深化,学习和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受到帮助的学生,由于在他人的帮助下亦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其自信心也得到了保护。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过程,有利于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升班级团队精神。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仍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可随意令其放弃,应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辅导和强化其学习。

(三)开放式学习结果的学习形式

学生是初学者,应允许学生失败。创设宽松、愉悦的“阳光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对形成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相当重要。例如,皂化值是学习化妆品原料检验的任务之一。其测定方法有国标法、微波法等,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有所不同。教师为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不再是对样品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追求,而是让学生通过实施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归纳,培养学生对测试方法的选择能力,没有强制学习,最大限度地赋予学生学习的自,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更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彰显自我个性。

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

“一卷定终身”的评价体系已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注重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问卷形式的主观陈述性评价可使学生习得归纳和表达能力

问卷式评价最大的好处是大多没有封闭的答案,学生可以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学习、看待别人和自己。学生的视角往往是教师意想不到的,也往往是最宝贵的。教师通常可以在这些“不同的声音”中,找到教学的“盲点”。

问卷的内容一般包括:(1)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如教师哪个知识点陈述得不够清晰?哪个操作演示不够详细?对哪个学习过程指导不够到位?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为了鼓励学生能够在评价中畅所欲言,特别是对教师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问卷可以采用无记名的形式,不纳入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当中。(2)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如: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对哪个知识点还未理解?你对哪个仪器的操作还不熟练?你在本次学习中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得到了提高?你在学习过程中,在哪些地方帮助了别人?(3)对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的评价。如:你能按要求完成本次学习任务吗?如果能,你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请归纳感官检验方法的技巧;请归纳操作真空乳化机的注意事项。

(二)严格的量化考核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对学生产品质量和检验结果的评价应以国家或企业标准为依据,进行严格的量化考核,使考核成为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最有效手段,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例如,化妆品产品的质量必须经过感官检验、理化指标检验、卫生指标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如,卫生指标检验中,有害物质“砷、铅、汞”的检测结果其精密度和准确度都应该在量化评价的范畴内。

(三)竞争激励性评价可形成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氛围

以小组为单位对完成任务时间、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场地管理情况、合作精神等进行竞争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可设计一些小项目的个人竞赛,如HLB值计算比赛、投料准确度比赛、培养基制作比赛、活性物含量测定比赛等。将评价(比赛)的结果作为附加分数直接加到学生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当中。良性的竞争氛围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都得到评价反馈,教师通过“放大镜”为学生找出进步的点滴,与学生共同修补学习任务的“漏洞”,使评价既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成长历程,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更能为教师今后的教学优化积累经验。

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探索任重道远,学习任务的设计是教学改革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在不断的尝试和总结下,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孟源北.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建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孟源北.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剖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8).

[3]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浅谈人体工程学范文3

【关键词】高职 艺术设计 人体工程学 问题 改革

人体工程学这门课程是现在高职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为以后家居设计与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学习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同时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通过学习人体工程学这门课程,在现实中不仅能够辅助学生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将许多抽象的设计变得较为合理化,更加能够将设计过程中的艺术性与科学性表现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高职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职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和手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人体工程学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许多高职学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在各个艺术设计的领域中,主要包含室内设计、外部景观设计、展厅设计、家装设计和产品设计等方面,这方面的设计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特定工作环境中的生理学、解剖学与心理健康等因素,研究人员、环境和机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研究在生活中、工作中和休假时,怎样合理统筹工作效率、健康、舒适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把这门课程当作一门理论课来进行教学是较为合理的。大部分高职院校把这门专业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教学,但是大一学生在初次接触这门基础课时,大多数都显得很茫然,不清楚学习这门专业课到底有哪些好处。另外,有些教师往往都是借助人体和家具尺寸进行举例,而学生只是进行生搬硬套或者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效,还有可能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烦心理,对下一阶段的专题设计方面的课程学习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教材资源更新慢,缺少优质的设计方案

人体工程学的教学资料较多,但是仔细阅读分析就可以发现内容大同小异,身体尺寸的数据也是基本相同,这种较为僵化的资料和较为乏味的图示,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难以接受。而且,教材中的数据很多不符实际,容易误导学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在很多优秀的设计在教材中却很少出现。学生也只是对教材中相关内容熟悉一点罢了,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这就违背了高职教育在培养与实践方面的要求。

(三)教学与实践不相结合

现在高职院校应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为标准,以培养高技术型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合理规划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方案。高职学生通过在校培养,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应有的技术能力。高职技术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术性人才,因此在教学规划中应尽可能增设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职相关专业中,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必修课,更是一门理论课,而学生几乎都是在校内完成学习过程的,很难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教学也就无法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人体工程学在实践方面的结合

(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进行教学观念转变

当今高职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把更多的教学时间分配在实践上。教师在教学时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应深浅得当,重点突出实践性。

人体工程学这门课程在室内设计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还是具体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后续的设计课程必须利用人体工程学为理论根本;二是能够指导实际工程设计方案的实施,重点体现在方案的合理性和人性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应融入实际的工程知识,有针对性地把相关知识教给学生,这样既讲解了理论知识,又结合了实际,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适应设计发展,更新教学资源

艺术设计是一门发展极其迅速并且紧跟时展步伐的行业。教师要将相关实际信息带到人体工程学的教学中。

第一,要尽量选择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同时,教师应根据专业实际,适当增减教学内容,把握好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设计初稿进行指导,帮助其修改,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人体工程学的意义。

第二,教师要为学生及时补充一些实践知识。艺术设计这门课程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地为学生补充相关的社会实践知识,让学生到公共场所进行亲身体验来理解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应该经常带学生深入各种施工的现场进行实地调研,积极参与到设计实践当中,让学生时时关注设计界的各种动态、工艺,才能够更好地将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

三、结语

人体工程学课程这门基础课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影响较大,目前针对在人体工程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面也有着很多的改革方向。总而言之,人体工程学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授给学生更专业的知识,让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好、更杰出的作品,从而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能轻松自如地应对,这也是现在高职教育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宏达.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人体工程学课程改革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158-159.

浅谈人体工程学范文4

关键词:汽车造型;空气动力学;人体工程学;美学

1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历程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车身造型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汽车车身造型从其成型开始,大致经历了一下七个发展阶段: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型汽车和流线型汽车。在每一个发展阶段,设计师们从机械工程学、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各个方面着手设计汽车车身外形,力求从汽车造型过程中对汽车的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得到改观,尽可能多地满足更多的人的需求。本文从空气动力学、人体工程学和美学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汽车造型设计方法。

2汽车车身造型中的空气动力学

汽车行驶过程中,空气与汽车车身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汽车车身将受到来自空气的各个方向的作用力,这就要求工程师们在设计汽车车身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空气动力性能的影响,以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安全性、稳定性,同时保证乘客及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

2.1汽车前端外形对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原汽车外形的示意图,在此基础上,对汽车前端外形进行改进,汽车各改进后的前端所受到的空气阻力系数如图1下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车头前端造型的不同,将影响汽车运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研究表明,汽车前端横向边角倒圆角,将减小汽车前部受到的气动阻力;从整体上看,车头前端整体为流线型形状的汽车要比车头前端局部倒圆角的汽车受到的气动阻力小;在设计汽车前端为流线型结构过程中,降低图中的倾角,可以有效减低汽车前端受到的气动阻力系数,但是该倾角一般不低于,当其值低于时,继续降低该倾角,对汽车前端受到的气动阻力的影响变化不大。

2.2汽车顶部形状对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汽车顶部形状的不同,其受到的气动阻力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汽车顶部设计过程中,与汽车前端挡风玻璃以及后端车窗玻璃处形成平滑过渡,同时,顶部具有一定的曲面造型,可以使得汽车运行过程中,有利于气流平滑地通过汽车顶部,从而降低汽车顶部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在顶部曲面设计过程中,其正面投影增大,这反而会使得空气阻力增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同时考虑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图2展示了汽车上挠系数与气动阻力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上挠系数的增大,正投影面积引起的阻力逐渐增大,而实际车顶所受到的阻力随着上挠系数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在设计汽车车顶时,要综合考虑汽车车顶上鼓程度及相应的正投影面积,尽可能地降低车顶部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2.3汽车侧面形状对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汽车侧面外形形状的不同,其受到的气动阻力也会发生变化。研究表明,气动阻力大小与侧面外形形状的正面投影成正比,同时,汽车侧面流线型可以降低气动阻力。图3展示了汽车俯视外轮廓线与气动阻力及正面投影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侧面流线型外形在一定程度下有利于降低气动阻力,但由于曲面弯曲越大,对应的正面投影面积增大,反而增大了气动阻力,因此,在汽车外形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平衡两种因素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选择出最佳的气动外形。

2.4汽车尾部形状对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汽车运行过程中,气流流经气流前端后,通过汽车顶部后会在汽车尾部形成混合气流,从而在汽车尾部形成尾涡。根据汽车尾部形状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阶梯背式、斜背式、短背式、直背式。对阶梯背式而言,气流流经阶梯形状的汽车尾部过程中,在阶梯倾斜面,气流流动较为平缓,但在阶梯交接处,汽车流动出现了分离现象;对斜背式而言,由于斜背式与车顶过渡较为平缓,气流流经斜背式车尾过程中,基本上能够紧贴斜面流动,而不出现分离,这种情况下,汽车尾部收到的空气阻力相对较小;对短背式汽车而言,由于汽车尾部下端倾角增大,导致汽车底部气流通道在该处增大,气流流速减小,能量也降低,使其受到的阻力增大;对直背式汽车而言,气流流经顶部后,顶部与尾部过渡更大,这使得气流在流经尾部过程中出现了分离现象,在汽车尾部形成分离涡,导致气动阻力增加。总之,不论是汽车整体造型还是局部造型,不同的设计使其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所以,在设计汽车外形过程中,要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综合性的设计具有最优化的汽车造型。

3汽车车身造型中的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是20世纪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内涵是将人和机械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目的在于研究和解决工程设计与人之间的关系。汽车作为人所应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其设计过程中要考虑驾驶员的操作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同时还要考虑成员的乘坐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在设计过程中,人性化的理念贯穿于汽车造型设计的始终。汽车发展过程中,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理念最早体现在船型汽车的设计上,之后,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强调人为主题的设计思想。在汽车造型设计过程中,汽车整体尺寸的设计大小,综合考虑了人的尺寸,这一应用使得汽车设计过程中更为人性化,同时,也满足了大多数人乘坐汽车的需求。在汽车设计过程中驾驶员视野设计过程中同样也应用了人体工程学。根据对人眼视觉特性、视野效果的研究、试验,确定汽车外观造型件的设计满足驾驶员视野要求的尺寸关系和位置关系,以保证驾驶员获得正确的驾驶信息。

4汽车造型中的美学

汽车造型设计过程中的美学不仅仅指汽车造型上的美,而是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汽车物体本身,另一方面是它的精神功能,在设计过程中与艺术相结合,带给满足不同群体对美的追求,成为汽车设计过程中追求的准则。首先,在汽车造型设计过程中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汽车的技术生产,同时,结合时代审美观念,将艺术应用于汽车造型中。新科技、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体现了汽车的物质功能,造型设计和美学艺术相结合,体现了各个发展时代过程中人们对美的追求。其次,要体现功能美和时尚性。从功能上说,汽车作为人类的交通工具,它的使用是以人为载体,这就要求汽车在驾驶过程中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作为汽车内的乘客,要求汽车具有乘坐舒适性、方便性和宜人性。从时尚性来说,时代在发展,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审美的追求或多或少都有差别,这使得汽车在发展过程中,造型设计也要跟随时展的要求,满足当代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如果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形”“色”“质”不再产生悦人的效果,就会引起陈旧、单调和乏味,从而失去了心理上对美的追求,为了追求“形”“色”“质”带给人们的新颖,促使汽车造型设计发生演变。最后,要体现创造性和经济性。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前提,汽车的发展也不例外。从最早的马车型发展至现在的楔形汽车,都是在每一次的创新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任何产品的畅销,都是集实用性、美观性、经济性于一体,汽车也不例外。汽车的实用性在于其性能、空间等适合于人们的要求;美观性根据时展的特征,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要求;经济性是从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能源等各个方面降低成本,但同时要保证质量,同时,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降低油耗,从而降低成本。在今天,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只有充分考虑经济性,才能在汽车行业中获得竞争力和生存力。综上所述,汽车造型设计并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而是在造型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门综合考虑空气动力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设计出的汽车外形尽可能地降低气动阻力带来的影响,同时保证驾驶员及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安全性。之后,从人们的精神层面出发,引入美学中的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让设计出的汽车造型带给人们更多的精神、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康全.基于空气动力学的轿车外形设计[D].长春:吉林大学,2008.

[2]傅立敏.汽车空气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杨易,聂云,徐永康等.车尾造型对凹坑型非光滑车身气动减阻的影响[J].汽车工程,2015.

[4]穆存远,张伟.人机工程学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5]李松岭.浅谈汽车美学[J].汽车工业研究,2004.

浅谈人体工程学范文5

目前,我国已经跨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16%亿。关心老人生活的居住现状,是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表现。由于老人生理机能下降,身心健康易受到外界影响,普通住宅室内设计装修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身心要求。对于老人而言,室内装修设计不在以豪华、时尚、华美为主,他们更在乎设计的安全性、合理性、舒适度、完善的配套设施等。本文重点对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展开深入研究,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分析室内设计装潢的特点、注意事项、对策措施,切实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睦,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安全合理;设计理念;社会稳定

1适宜老人的室内设计原则

(1)应以老人身心健康为设计主题。老人对于室内设计装应注重设计带来的健康、安全、方便、舒适,并且在安逸的文化环境可以良好的办公、娱乐,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故老龄化室内设计装潢应该具有一定文化内涵,以“精”与“静”的概念为主,以老人的生活、身心状态和谐发展为目的进行室内设计。

(2)老龄化室内设计安全为首要原则。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室内设计首要前提就是保证老人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根据房间本身的结构特点,在室内设计时,应该为老人在室内建筑设计、服务设施、独自空间环境提高足够的安全性和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老人健康。

(3)以舒适、安逸为主要设计原则。考虑老人的居住心态,作息时间、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设计理念、设施结构上,应保证老人的活动空间,卧室的舒适度,通风采光是否充足等。充足的日照、洁净的空气、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没有噪音干扰、安逸宁静的生活环境,这些都是在室内设计时应该注意的基本点[1]。

2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依据

(1)人体工程学为根本依据。人体工程学(Human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体工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主要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老龄化室内设计应该根据人体工学学的人体构造、人体动作域、身体生理计测等科学研究基础上,为老人创作健康、安逸、舒适的室内空间,仔细思考人体工程学的作用,有助于正确推导出老人室内活动空间,规划设计装潢尺度[2]。

(2)老人心理特征依据。老人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受到周围人文环境的影响,居住环境的改变也可以改善老人的心理健康。周围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老人的情绪,同时子女对于老人的照顾时间、态度也会影响到老人的心理健康,可能会开心、悲伤、高兴、失落。外在的室内设计装潢可以很好地改善老人的心理情绪,良好的室内设计可以起到一定调和作用。(3)老人生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依据。室内装潢应以老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为宗旨。随着岁月的流失,老人的身体和各组织机能都会相应退化,主要表现在消化功能、神经组织、呼吸功能的改变,所以在室内设计中应该注重合理的采光、通风、来适应老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官变化。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更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独处,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3]。在室内装潢设计中,储物柜应该设置扶手,祛除房屋结构中带有尖端的棱角,应多采用圆角设计,降低老人在室内活动中的意外伤害。

3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对策措施

3.1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风格理念对策

老龄化室内设计风格和首先要满足如下要素:

(1)室内设计的整体效果无论是视觉效果、艺术效果,都应该符合老人心情。一般以简洁、质朴、典雅为主。

(2)随着年龄的增高,眼球的晶状体会产生黄变化,视力下降。故整个室内设计的色调的选择应该明暗相间,灯光的设置夜间照明应该选择明亮的黄光,这对于老人起夜使用也会很方便。

(3)设计理念与风格更加贴近大自然、回归人类本性,自然元素的运用,有利于整个房间格调更加鲜活生动,在稳重大气中透露一分鲜活的生命力。

(4)老龄化室内设计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细致入微着手,无论是在窗帘、窗户、壁纸、整体色调、房间装饰棱角、文化内涵融入,都应该考虑老人自身的想法,使整个设计舒适安逸、安全合理[4]。

3.2老龄化社会室内房屋结构设计对策

室内设计结构根据其空间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作息空间(卧室)、娱乐空间(客厅、阳台)办公阅读空间(书房),在装潢设计时,空间之间的结构应该紧凑,为了照顾老人齐聚,在装潢设计时应该简洁、不繁复。卧室的设计应该适当大一些,保证老人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一般布局是坐北朝南。电器开关插座应该放在老人触及方便的位置,离地高度应该在600毫米到800毫米之间。为了防止不发生意外事故,墙面材料应该选用防止老人大话、磕碰、扭伤、擦伤的材料。材质多为发泡有缓冲性的壁纸,卫生间的设计应该有扶手和防滑地板,尽量去除墙面中存在的棱角部分,门的选择应该选用方便老人开启的外开门、推来门或者是折叠门,在门把手处应采用杠杆式把手,避免使用不易用力的球星把手。卫生间的插座离地高度应该在800毫米到1000毫米之间。对于储藏室、鞋柜,位置不易过高或者过低,因考虑老人身体状况,设计合理的高度。老人体制容易发冷,所以整个房间装潢的材质因选择硬质木料或者富含弹性的塑胶材料有助于保暖。在楼梯的设计,为了防止老人摔倒、滑到,应该铺设一些厚度适宜的防滑材料。

3.3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与文化内涵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不单单要考虑室内设计风格、房屋结构、安全理念,更应该考虑室内设计能否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融合文化内涵,具有艺术价值。例如西方欧式壁画、油画、中式水墨画、花鸟山水画的引用,会是整个房间富有生机,并不单一呆板,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美学价值,为老人生活、工作平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在整个房屋色彩与文化交融下,可以给老人一种愉悦的心情,同时增加了老人的精神财富。

4结束语

室内设计装潢对于老人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的影响,清楚的认识到,老龄化室内设计在设计理念应更加稳住、宁静、朴实无华,在室内空间结构设计装潢应注重老人日常的行为习惯,在卫生间、卧室、走廊这些地方应有相应的配套设施辅助设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老人身心愉悦,唯有这样才能在老龄化社会中,室内设计发展更为全面、科学,才能走向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赵媛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郝丽宇.《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整体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16,(01).

[2]刘彤.室内设计教育中建筑学背景的意义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

浅谈人体工程学范文6

【关键词】现实工程 工业设计 标致――雪铁龙

引言

工业设计又称为工业造型设计、产品艺术设计等。工业设计的定义有很多,一般的工业设计是指能够符合人类生活和精神的需要,设计出具有想象力、新颖力的产品,涉及到产品的外观、效用以及技术等多个方面。工业设计和人类生活、生产以及管理等多个领域相交叉,是科学、技术、艺术和工业为一体的一门学科[1]。例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衣物、日用品、汽车、办公等,它涉及到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小到一支笔、一个日记本,大到飞机、汽车等。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的前景更加开阔,现代人类已经不只是满足产品的功能。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工业设计更趋于美和人性化的享受,这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以人体工程学、创造工程学、艺术学、美学、经济学、材料学、哲学、心理学、环境科学、人体力学、仿生学等多学科为设计依据,将其融入工业设计中,实现工业设计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将现实工程融于工业设计中,也是工业设计发展的另一大趋势。

1 现实工程的概念

现实工程(Real Engineering),英文简称RE,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基于企业管理的“超现实管理”、“自然管理”、“虚无管理”三种理念的一种全新概念[2]。RE的特点是将企业和组织的结构和规模提升到精干、高效的工作状态,并整合管理行为、决策过程以及信息系统三个要素,实现管理的现代化。RE具有的特征有:一是把握整体性。特别是企业的组织、规划、决策,都按照整体的目标实施,所有的过程和环节必须以统一的目标作为实施的标准。把握工作流程的整体性,将投入产出作为独立的整体系统,实现各个要素的正常运行。二是基础性。准备好各种生产必备要素以及产品要素,打好管理活动的基石,保障管理所必需要的材料。三是控制性。能够有效控制好产品的各个要素,保障每一个环节和流程都在掌控范围内,集中发挥生产力,控制执行力度以及生产运作,保障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四是发展性。发展才是管理的根本,以“循环总结”的办法,不断优化企业和组织的管理,实现科学发展和生产进步[3]。

2 现实工程对工业设计的作用

(1)符合实际,切合人们的需求。现实工程对工业设计的一大作用是符合人们的实际需要,产品设计更加实际,能够对准目标市场,使设计和现实融合,满足大众的心理。“一切以实际为主”,是RE的目标,产品符合市场,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正是现实工程所追求的。例如,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曾经以“实用+艺术”的理念,推出了“红色郁金香”电动轿车[4]。这款轿车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为设计目的,实现了设计与现实的结合。该企业管理者将现实的市场、现实的竞争形势为管理根本,变革各种管理措施,以调整公司结构,化解公司目前的处境。

(2)工业设计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现实工程的管理模式能够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环境,富有产业规则、企业形象的内涵,还有判断和反馈的功能。这种组织和管理形式,有助于工业设计得到进一步发展,增强和保持设计效果。

(3)优化工业设计效果。现实工程在工业效果的作用上更具有意义,工业设计是在逐渐改善和创作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和产品的结合,而现实工程正是工业设计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的保障,有助于设计在应用中不断提高,得到肯定和批判。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工业设计正蓬勃发展和进步。将现实工程应用到工业设计中去,能够有效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和效果,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环境,富有产业规则、企业形象的内涵,还有判断和反馈等多种功能,是工业设计目前的一大发展趋势。现实工程虽然在工业设计中具有很大的作用,符合人们的实际需要,产品设计的更加实际和现实化,但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具体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现行业领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松柏.论工业设计的人性化设计[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2]张楠.谈工业设计及其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