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应急处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污泥应急处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污泥应急处理措施

污泥应急处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 污泥 处理 处置 深度脱水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 A

一、污泥处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1 国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经几十年的发展,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已相对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已比较完善。

欧洲污泥处置最初的主要方式是填埋和土地利用。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由于填埋场地选择越来越难,继而转向建设了大量污泥干化焚烧设施。由于污泥干化焚烧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同时污泥中有害成分又逐步减少,使污泥土地利用重新受到重视,成为污泥处置方案的重要选择。近几年总的趋势是土地利用的比例越来越高,欧盟及绝大部分欧洲国家越来越支持污泥的土地利用。目前,德国、英国和法国每年产生的污泥(干重)分别为220万t、120万t和85万t,作为农用方向土地利用的比例分别已达到40%、60%和60%[1]。

北美的土地资源比较充足,但是卫生填埋比例不高,污泥处理处置一直是农用为主目前,美国16000座污水处理厂年产710万t污泥(干重)中约60%是厌氧消化或好氧发酵处理成生物固体,作为农田肥料。另外,有17%填埋,20%焚烧,3%用于矿山恢复的覆盖。

日本由于土地限制,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路线是焚烧后建材利用为主,农用与填埋为辅。近年来,日本开始调整原有的技术路线,更加注重污泥的生物质利用,逐步减少焚烧的比例[2]。

由此可见,欧美主要将土地利用作为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和鼓励方向。主要包括三种利用方式:(1)作为农作物、牧场草地肥料的农用;(2)二是作为林地、园林绿化肥料的林用;(3)三是作为沙荒地、盐碱地、废弃矿区改良基质的土壤改良。由于运输距离、操作难度等客观因素,污泥农用量又远高于林用和土壤改良。另外,欧美普遍采用厌氧消化和好氧发酵技术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其中50%以上的污泥都经过了厌氧消化处理[3]。

2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2009年,全国投入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1992座,处理污水量280亿m3,产生含水率80%的污泥约2005万t。随着城镇化水平和污水处理量的增加,污泥量将很快突破3000 万t。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只有小部分进行卫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烧和建材利用等,而大部分未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处置。污泥含有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未经有效处理处置,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使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效益大大降低[4]。

二、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技术规范与原则要求

1 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政策及技术规范

表1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与规范

表2 污泥泥质标准

2 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

污泥处理处置应包括处理与处置两个阶段。处理主要是指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处置是指对处理后污泥进行消纳的过程。污泥处理设施的方案选择及规划建设应满足处置方式的要求。

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的要求,参考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应符合“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五大原则。

三、污泥处理处置工艺介绍

1 污泥处置

(1)土地利用

①原理

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处理后,以肥料、营养土等形式用于农业、林业、园林绿化及土壤改良等

②.应用原则

必须经过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稳定及无害化处理后才能进行土地利用

③特点

a、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泥质要求不同

b、根据当地土地资源及肥料供求情况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

c、涉及的成本及经济效益因不同的用途而异,同时受肥料消纳渠道局限

d、中长期而言是一种推荐的处置方式

(2)焚烧与协同处置

①原理

利用污泥自身热量和外加辅助燃料,燃烧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

②应用原则

a、充分利用余热或污泥自身热值

b、环保至关重要

③分类

a、单独焚烧:与热干化设施联建

b、协同处置:与水泥窑、热电厂、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置

④特点

a、投资运行成本高(干化加焚烧投资50-70万元/t,运行200-300元/t),处理规模大才会有规模效益,在经济发达、有余热热源区可考虑此种方式

b、减量化明显,但衍生污染物处理需加强技术研发和监管机制

(3)建材利用

①原理

以污泥为原料制造建筑材料,例如制水泥熟料、轻骨料、陶粒

②应用原则

a、不宜用于人居及公共建筑

b、重金属浸出毒性等环保应达标

③特点

a、产品质量要求高,达到使用要求至关重要

b、重金属易造成污染,控制应严格

c、投资成本类似于污泥协同处置,经济效果受市场影响,取决于当地市场接受度

d、可审慎使用此种方式

(4)填埋

①原理

经过前处理后作为固体废弃物进行填埋处置

②应用原则

a、必须改性、稳定、卫生化处理

b、环保至关重要

③分类

a、单独填埋:应用极少

b、混合填埋:与垃圾合并填埋或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

④特点

a、含水率≤60%,若作为覆盖土则≤45%,污泥与生活垃圾重量比≤8%

b、投资按填埋场算,约合15-20万元/t,运行成本100-125元/t

c、可作为近期应急措施

2 污泥处理

(1)浓缩脱水

①原理

通过重力或机械方式去除水分,减小含水率和体积(80%以下)

②应用原则

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污泥特性、场地面积、投资运行费用等综合确定,后续一般填埋处置

③分类

a、重力浓缩、机械浓缩、气浮浓缩,目前深度脱水核心是机械浓缩

b、机械浓缩包括离心浓缩、带式浓缩、板框浓缩,深度脱水板框浓缩较多

④特点

a、深度脱水成功关键在于调理剂效果和压滤性能

b、投资15-20万元/t,运行成本70-120元/t

c、此工艺用地小,建设快,可作为应急处理,长远来看大量占用填埋资源

(2)厌氧消化

①原理

利用兼性、厌氧菌分解污泥有机质,实现污泥稳定化、减量化,沼气利用

②应用原则

处理规模大综合效益明显

运行调试控制较复杂

一般作为脱水的前处理工段

③分类

a、中温厌氧消化,35 ℃ ±2℃ ,停留时间大于20d

b、高温厌氧消化, 55 ℃ ±2℃ ,停留时间10~15d

④特点

a、控制要点:系统启动、进出料控制、温度、pH、毒性、碱度和挥发酸

b、安全管理:沼气防爆和H2S中毒

c、投资20-40万元/t,运行60-120元/t (不含浓缩、脱水),需与其他工艺配合进行污泥处理

(3)好氧发酵

①原理

通过好氧微生物生物代谢,使有机物转化成稳定腐殖质,实现污泥资源化、稳定化、无害化

②应用原则

作为土地利用前处理手段,也可作为将低含水率、提高热值的预处理手段

③特点

a、辅料来源应经济易行、稳定可靠

b、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土地利用要求,且有稳定消纳渠道

c、控制:温度、含水率、碳氮比、通风供氧

d、恶臭气体处理需重点考虑

e、投资25-45万元/t,运行成本120-160元/t

f、此工艺符合资源化趋势,值得污泥处理长远规划时推广

(4)热干化

①原理

通过污泥与热媒之间的传热,脱除水分,降低含水率

②应用原则

根据处置需要选择,与余热利用相结合,充分利用沼气热能、热电、垃圾焚烧余热

③分类

流化床、带式、桨叶式、卧式转盘式、立式圆盘式、喷雾式

④特点

a、选择不同干化类型原则:投资运行成本较低、污泥形态对污泥输送、给料及后续设备的适应性

b、投资30-50万元/t(不含后续焚烧等费用),运行成本工艺不同差异大

c、技术类型众多,争议最多,前景看好

(5)石灰稳定

①原理

投加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②应用原则

可作为填埋等方式的前处理

③特点

a、需考虑石灰来源的稳定性、经济性

b、考虑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的控制

c、投资5-10万元/t,运行成本80-150元,主要为石灰消耗

d、增大污泥体积,给后续处置(例如填埋)增加负担,建议此种处理方式只作为应急处理方式考虑

(6)其他工艺

①热解处理

有机质缺氧条件下加热裂解

产物:油、气、碳

②水热处理

热水解、湿式氧化等

作为脱水或厌氧消化等的前处理

③其他技术

3 主流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比较

表3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比较

四、污泥处理处置案例分析

1 工程简介

(1)随州污水厂处理规模10万m3/d,污泥干泥10.6tds/d,折算成含水率80%的污泥为53tws/d。

(2)污泥处理工程要求脱水前含水率 80%,要求脱水后含水率 ≤60%

2 处置工艺选择

1、随州建有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420吨,库容量为160万m3,2001年启用,可使用超过20年,污泥具备采用填埋处置的硬件基础

2、污泥处理规模较小且当地经济实力限制,暂不具备污泥焚烧的能力

3、建材利用当地尚在调研找项目阶段,尚未建立起较完善的技术体系

4、土地利用存在肥料销售出路和或土壤改良剂消纳难题

最终选择污泥处置工艺为填埋。

3 处理工艺选择

根据“处置工艺定处理工艺的原则”,选择深度脱水为污泥处置前的污泥处理工艺。

4 主要设备

本工程最终选用“深度脱水+填埋”的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工程只针对污泥处理展开设计,污泥处置工程不在设计范围内。污泥处理主要设备如下:

表4污泥处理主要设备表

5 投资及运行成本

本工程总投资约1100万元(不含征地费用),运行成本110元/t(不含处置费用,污泥按照含水率80%计算)。

五、结语

(1)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污泥处置出路在土地充裕的情况下,一般以农用和土地利用为主,日本等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则以焚烧和建材利用为主;

(2)国内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极小部分进行了少量简易填埋、或土地利用,大部分未做到规范化的处置,污泥处理处置尚有极大提升空间;

(3)对于国内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选择,应秉承《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中确立的五大原则,按照““处置工艺定处理工艺”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华锋.污泥与石油焦的成浆性及流变特性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2年

[2]曹仲宏.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方案选择[J] 2013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第41届技术交流会,2013年

污泥应急处理措施范文2

一类:人畜共患病

1、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共患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人畜间,以牛、羊、马等草食动物最为易患,人偶然也可以从病畜及其产品受到感染,常见类型是皮肤炭疽,少数为肺部、肠道和脑膜的急性感染,有的伴发急性败血症。根据卫生部的数字,今年1~4月全国报告炭疽病例53例,其中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报告15例,为报告发病最多的地区。

炭疽芽孢杆菌的生存能力十分顽强,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对草食动物致病力最强,对人的致病力中等。人感染此病后临床主要表现在面、颈、手、前臂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水疱破裂形成溃疡,有黏性渗出液,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地震期间滞留过灾区的人群、参加过救灾活动的人群、从灾区疏散出来的灾民及病人,都要警惕携带病菌。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的,必须第一时间把病人送到医院,做相关化验后确诊。

预防措施:(1)由专业人员隔离炭疽患者及其周围环境,并进行彻底消毒;(2)灾区人员不得食用可疑病畜禽或死畜禽,不喝生奶,不吃未经动物检疫的肉及肉制品。

2、流行性出血热。5~6月份正是此病流行的高峰期,传染源是鼠,此病是一种可以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早期症状是发热、头痛、腰痛,还可能出现面、颈、胸部潮红,一旦感染后可导致肾脏损害,以及其它多种器官的受损。

预防措施:(1)千万不能直接用手接触鼠及其排泄物;(2)不坐卧草堆;(3)野外停留时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4)防止皮肤、手、脚破伤,如破伤需立即消毒、包扎;(5)食具要经常清洗,食物要妥善保存,剩菜剩饭要高温蒸煮后再吃。

二类:传染性疾病

1、乙脑:此病易在灾后儿童身上发生,三带啄库蚊是这种病毒性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传播途径是先在猪身上形成高峰,再通过蚊子传播,现在灾区的猪受到严格控制管理,所以灾后患乙脑的不会形成很大规模。

相比之下,乙脑更易侵袭儿童,症状以高烧、呕吐、头痛为主,有时出现抽风、昏迷。轻者低烧,几天即可恢复;重者会因高烧、抽搐、脑水肿、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预防措施:(1)野外活动时应在暴露部位涂抹防蚊水,或穿长衣裤;(2)尽可能消灭蚊虫,远离污水;(3)尽量不露宿。

2、甲肝:一旦水源或食物被甲肝病毒污染后,儿童吃后就可能发生此病。

临床症状为发烧、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少数儿童出现黄疸、排尿偏黄。

预防措施:(1)对没有患病的儿童和曾接触过甲肝患者的人应注射甲肝疫苗;(2)患儿必须被隔离;(3)不能吃被水浸泡过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霉变的粮食、放置时间过长的熟食。

三类:暴露环境下外伤恶化预防

1、破伤风:凡是身上带有比较深且脏的伤口,尤其是曾被生锈的铁钉、木刺等扎中,或是伤口中带有污泥等,一定要到医院或找医护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预防措施:(1)哪怕是轻微皮外伤,也应及时清创,然后涂抹红药水、碘酒;(2)主动要求注射破伤风针。

污泥应急处理措施范文3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污水处理厂运营行为,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促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污水处理厂运营以及对其所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是指污水处理厂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及省、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使用财政补贴资金和物价部门核定征收的污水处理费,采用已建成的处理工艺和设计标准,使已建成的生活污水管网和全部设施正常运行,所有进入厂内的城市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依法接受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全过程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鼓励污水处理厂在依法经营、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附产物开发新产品,增加企业收入。

第五条鼓励和支持污水处理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所选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投入使用前,应当报请省级以上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定。

第二章部门职责

第六条市建设局为主负责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监督管理工作,市环保、发改、水务、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按其各自职责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市建设局负责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监督日常管理工作。依据城市排水许可制度的规定,负责排污干管的建设和维护,督促污水处理厂加强对提升泵站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城区污水全部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负责督促污水处理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目标考核体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和日常监管,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生产运行;负责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量进行监管,每月据实核审污水处理量,并报送市财政局作为核拨污水处理费的依据;负责制定在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市场退出、临时接管或不可抗力等情况下能够保障污水处理厂运转的措施。

第八条市环保局负责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处理后排水水质、每日污泥产生量及存贮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检,并将检测结果作为污水处理质量的依据,每月报送市财政局。

第九条市发改局负责自备水源企业和自来水用户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核定及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的监审。

第十条市水务局负责城区排渍泵站的维护和管理及自备水源企业污水处理费的代征工作。

第十一条市财政局负责污水处理费的收取、拨付、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管和不定期检查,防止挪用、虚报等行为发生。

第十二条市审计局依法对污水处理费的收取、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十三条市监察局负责对各部门的履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污水处理费管理

第十四条市财政局设立污水处理费专户,对污水处理费实行“专户储存、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五条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按照物价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和范围执行。自来水用户的污水处理费由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按用水量在收取水费时代征。自备水源用户的污水处理费由市水务局代征。

第十六条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和市水务局必须按规定足额征收污水处理费,并在每月的10日前向市财政局报送上月污水处理费代征报表,并全额划转到市财政局的污水处理费专户上,不得坐支、挪用。

第十七条污水处理服务费的拨付程序。

污水处理厂在每个运营月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向市政府提交污水处理服务费申请报告,同时提供当月运营报表,包括由市建设局核实的污水处理量、由市环保局核实的出水水质检测报告。

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分别对运营报告中污水处理水量、水质和设施运行状态等内容进行核查,签署意见后,市财政局签署污水处理服务费拨付意见,经报分管城建和环保的副市长审核、常务副市长审批后,将污水处理服务费及时拨付给污水处理厂。

第十八条因检修设施、设备或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时,不计污水处理费。

第四章运营管理

第十九条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应当委托具备计量认证资格的监测机构或采用在线监测设备对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和处理水量进行检测和计量,相应数据应存档备查。

第二十条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检测项目、取样方法和频率应当按照设计进水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污水处理厂全年出水水质合格率应达到95%以上,进水超标、设备检修及不可抗力的天数应除外。污水处理厂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采取水样,每天水样的所有检测项目均达标,当天水质视为达标。

第二十一条污水处理厂应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94)制定生产管理、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水质检验等制度和安全运行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及污泥的检测数据应于每月6日前向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报告。

污水处理厂针对进水水质、水量突变、停电、重要设备故障、洪涝灾害、火灾等突发事件制定的污水处理安全运行应急预案,应报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备案。

第二十二条市建设局应当督促污水处理厂开展运行、操作、水质化验等关键岗位人员的岗前培训。

第二十三条污水处理厂应当保障在线监测设施的正常运行,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改变或者损毁在线监测设施。发现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当及时向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报告。

第二十四条污水处理厂应当对运行管理、处理设施和出水水质负责,并按市建设局的要求建立生产运行日志和严格的取样、自测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制度(含运行水质水量监测、药剂消耗、污泥处置、微生物检查、生产设备运行、药剂进货和使用情况、在线监测设施运行和监测数据等管理台账),并于每周、每月向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等监管部门上报进、出水水量水质、污泥等指标和运行情况。

第二十五条污水处理厂应于每年1月31日前向市建设局报告上年度的组织机构、职工人数、处理水质、水量、运营成本、安全生产、污水处理费使用、污泥处置、固定资产投资等生产经营情况,并将有关内容在本市媒体上予以,接受公众监督。

市建设局要定期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达标率、处理成本、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价运营单位的运行绩效。

第二十六条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超过设计标准导致出水超标的,有举证责任和应急处理的义务。发现超标后,应及时向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报告,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取证核实,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十七条污水处理厂应当按照《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T68—96)的要求,对厂区及泵站等设施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污水处理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实施设备和设施大修、检修时,应当通过调节工艺运行状态保证污水处理的规模和出水水质;对确需停运或者部分停运的,污水处理厂应当提前15个工作日,向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提出书面申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市人民政府批复;对因突发事件或事故造成污水处理厂全部或部分停运的,污水处理厂必须立即启动安全运行应急预案,并在2小时内报告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恢复正常运行后,污水处理厂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停运期间情况进行总结,并书面报告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

第二十八条污水处理厂应当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综合利用或按规范标准处理后送市垃圾填埋场作卫生填埋。属于危险废弃物的,严格按照危险废弃物的相关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处置。

第五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进行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谎报运行数据、编造虚假数据的;

2、擅自停止运行、闲置或者不正常运营污水处理厂,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事故的;

3、造成重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的;

4、在污水处理厂监管工作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

5、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及其他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违法行为。

第三十条代征单位漏收或擅自减免污水处理费的,由代征单位等额补齐,并按时足额划转到污水处理费专户;代征单位挪用污水处理费的,由市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依法依规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污泥应急处理措施范文4

环境管理有着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环境管理指的是对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进行管控活动;广义的环境管理指的是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施加影响。从其定义来看,二者是相互的关系,前者没有把维护生态平衡纳入环境管理的内容,没有从社会、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来看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而后者扩大了环境管理的范围,把局部的污染同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结合在了一起,冲破了狭义的范畴,从而把环境与发展联系了起来。

1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公共性环境管理的公共性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间降低交易费用、知识共享的不全面、外部经济结构不完善、规模经济内容缺失、网络创新力不强等,尽管政府部门在园区规划、资金应用和管理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优惠,但是从长期发展的层面来看,由于缺乏内在动力,工业园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依旧不是很明显;另外,在我国现有经济体制的制约下,工业园区企业通过相互联接形成共同体,对于那些处在发展节点的企业,并非能够一定可以获取到经济效益正向的增长。因此,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公共性不足,无疑使企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导致资源价值不能够充分的得到利用。

1.2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思想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存在着比数量、创政绩的思想,因为在很多时候对申请进入园区的企业把关不严,或者对已经进入园区的企业放任不管,严重的阻碍了工业园区整体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进入园区的企业不能够认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依旧在传统的经济体制和政策框架下运行,企业没有认识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对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1.3市场经济化的差距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因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变化,更主要的是由政府强制推行改革,这种形态就表现出来正式规则的人为改变,而不是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逐步转变的过程。所以,工业工业园区环境管理问题及对策刘文跃园区建设中,还是政府的直接管控占主导地位,对工业园区建设的管辖范围几乎整体概括,依旧没有形成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局面。

1.4GDP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GDP增长已经成为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项指标,从而忽视了环境指标的恶化,尽管当前一段时期我国从上至下都已经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还是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1.5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的综合规划和设置工业园区的工业污水排放是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大的问题,因为污水具有污染浓度高、排放无规律等特点,在早期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排放污水的相关设置都不是很到位,而且长时间的应用已经导致了老化的现象,存在着污水外泄的风险;新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排水系统,一般都处在不同位置上的同一个平面上,如果是在同时排放污水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相互之间的冲击,使得有部分污水未经过处理就流入河道。

2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新思路

2.1确立综合管理思想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实施综合决策和搞好环境服务,实施综合决策的内容是在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时,强调将环境纳入园区的综合决策,对入园企业进行资格核定和有选择的进行过滤。要做到将环境因素融入到日常办事程序,要建立国家明令禁止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无环保治理技术和无有效预防措施或者治理成本超过其经济效益的项目、环保治理资金不足和不能到位的项目、严重污染项目禁入。搞好环境服务的内容是在良好的环境服务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下,从而吸引外来投资,其也是工业园区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将园区作为整体进行环境管理并提供集中的环境服务,在经济方面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在一些化工园区必须集中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有条件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固废处理中心,有效的对园区内环境进行保护。

2.2加强相关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工业园区的建设要严格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进行执行,在一个建设项目进行申报时,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审批后进行项目建设时,要执行“三同时”制度;在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还要建立适当的环境管理机制。

2.3加大整治力度根据工业园区的相关规定,环保部门应该加大园区的整治力度,对于园内一些行为不规范的企业,要严格的按照规定执行,特别要注意少数对环境危害相对较大,而且经济效益不佳的企业,要不惜代价,坚决的进行取缔,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危害。

2.4开发与保护并举环境管理应该从保护中开发、从开发中保护,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的消除人类给大自然造成的危害,尽可能的使环境恢复原状,从而确保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对策

3.1全面掌握工业园区环境状况要想全面的掌握工业园区的环境,就需要相应组织人力、物力开展工业园区内环境的调查工作,并有效的掌握所有进入园区的企业,与其环境现状、污染程度、污染源、污染的种类和特点等内容,根据这些内容相应的制定政策和措施,有针对性的逐一进行解决。

3.2以工业园区作为蓝图制作环保电子地图系统有效的利用现代技术,根据园区内实际情况制作环保电子地图,使全区的环境信息都能够充分的体现在其上面,通过定位系统,随时对污染源进行可视化监控和数据信息同步,有效的方便查询和发现问题。

3.3开发和建设换环境应急指挥系统近些年,环境问题所引发的事件越来越多,而且危害也越来越大,有效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已经成为环境管理的首要任务,所以就需要组成环境应急指挥系统,这种系统是一个多领域、综合性和专业性为一体的处理系统,这种系统的建设,不但强化了对潜在环境风险的监督管理和安全管理,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全面有效的应急机制。

3.4研究污泥无害化园区内企业污水排放处理系统的升级,会直接导致大量污泥的出现,而且企业越是集中产量就会越大,在全世界对污泥的处理都是一个还在探讨的课题,所以要研究污泥无害化的处理,防止出现二次污染。

3.5创新专业化运营管理机制《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已经明确的指出,排污单位要尽量委托专业的排污公司进行处理,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在政策上推广专业化的营运管理机制,从而加强管理力度。

污泥应急处理措施范文5

【摘 要】本文对光伏产业链中从晶体硅锭制作到光伏应用组件生产等工段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分析,对污染防治应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光伏产业;三废;污染防治

光伏即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多晶硅原材料生产、晶体硅铸锭、切片、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应用组件生产等工段,一般每个工段独立成厂。由于太阳能具有可再生和环保等优势,近年来光伏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37.2GW,其中我国约13.0GW,占全球34.9%份额,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除上游的多晶硅原料生产已列入国家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产业进行“限产”外,一时间各种太阳能晶体硅片、电池和组件加工厂如雨后春笋在中国各地建设。然而,光伏产业生产工序繁多,原辅材料涉及到的有毒有害药品种类多,用量大,生产过程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近日,浙江某晶体硅片生产公司涉嫌堆放污泥不当,受雨淋流入河道,造成河水氟化物超标而导致大量鱼类死亡,为光伏生产厂家的环保工作敲响了警钟。由此,笔者根据光伏产业特点及自身工作经验,就产业链中除多晶硅料生产外各工段工艺过程的“三废”产生和环境保护工作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 “三废”产生特点简析

1.1 生产废水

光伏产业一个特点就是清洗工序次数较多,使用到的清洗溶剂多,主要有酸液、碱液、皂液和纯水等,溶液使用到一定程度无法使用后便需外排,并可能带入细碎的硅料及其表面残余的切削液,形成生产废水。各工序废水按性质可分成酸碱、含氟废水、有机废水和含硅微粒废水4大类归类进行处理。此外,晶体硅铸锭切片和电池片加工均有间接冷却循环水系统的排水、纯水制备反渗透浓水等清洁下水排放。各种废水的产生情况详见表1。

1.2 生产废气

光伏产业产生的废气主要来自清洗过程挥发性酸或有机物挥发形成的酸雾、有机废气,特气(硅烷、磷烷)燃烧残余,以及丝印烘烤工序浆料中的有机物挥发等。废气性质可按酸性废气、特殊废气、有机废气等3大类归类配备相应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各种废气的产生情况详见表2。

1.3 生产废渣(液)

光伏产业产生的废物产生量通常较大,按形态可分为固、液两态,按性质可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各种废物的产生情况详见表3。

2. 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2.1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质处理

由于光伏产业废水产生量大、类多、污染成分复杂,规划建设废水设施时应遵循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质处理的原则,在厂区内分别建设独立的雨水、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其中,雨水可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放;清洁下水无需处理,由独立管道收集进入专门水池贮存后用于厂区冲厕、绿化和道路浇洒等,剩余可接入雨水管道排放;废水应根据工程中来源、水质的不同,由各自工艺设备流出后,划分为含氟、酸碱、有机及含硅微粒废水4类归类收集。由表1得知,含氟和酸碱废水的污染成分有交叉,有机和含微粒废水污染成分有交叉,因此全厂可设置2套废水处理设施:一套针对含氟、酸碱废水,该流程可首先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含氟废水中的氟,其原理为投加钙盐等化学药品,形成氟化物沉淀或氟化物被吸附于所形成的沉淀物中而共同沉淀,其反应原理如下: Ca2+ + 2F- = CaF2,而后提升进入中和池和其他不含氟的酸碱废水合并进行中和处理。目前国内厂家已广泛应用先进的中和处理系统,其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对pH值十分灵敏,若高于或低于设定的pH值,则系统会自动加酸或加碱,保证出水达标。第二套针对有机、含硅微粒废水,采用混凝+生化法,具体为:两类废水共同汇入系统后先经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然后进入混凝反应池,通过投加絮凝剂进行混凝反应,出水流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去除悬浮物,而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最后外排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此外,厂区生活污水宜接入生化处理系统,不但可一并处理,而且可增加生产废水中的碳源,增加其可生化性。

据调查,以上废水处理基本方案在国内著名光伏企业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得到了应用,废水经处理后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管水质,而后接入城市处理厂进行处理,可保证其对区域环境影响不大。

2.2保证厂房和设备的密闭性,积极发展和使用成熟成套化废气处理设备

光伏工业废气产生量虽小,无需设置大型烟囱进行排放,但种类多、污染物成分复杂,按性质可分为酸性、特殊、有机和含尘废气,且产生点位较为分散,据实地调查,国内多个光伏厂家厂内均设置有十数个甚至数十个的排气筒。

酸性废气现有的治理技术简单、成熟,普遍采用吸收法,其在光伏产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吸收法原理为通过抽风机将废气经管道抽进设置于厂房外的吸收设备,常用NaOH溶液作为吸收剂,根据中和原理对废气进行吸收,去除效率通常可达90~95%。

特殊废气主要来自PECVD(化学气相沉积)工序使用的硅烷、氢气和氨气残余。PECVD工艺设备末端一般配备尾气处理装置,采用天然气作为燃烧氧化剂,进行燃烧处理。机理为:

硅烷燃烧后产生副产物SiO2颗粒,故燃烧器末端通常设集尘机进行收尘,而后进入洗涤塔进一步除尘,避免二次粉尘溢扬污染。该处理工艺也是目前半导体工厂对PECVD工艺废气的普遍采用的方法,在天津、上海等地的芯片厂运用较为普遍。根据《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平板显示器、电真空及光电子器件”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提供的案例,某已投产的LCD生产企业采用该法对PECVD工艺废气进行处理,尾气中的硅烷、氢气呈现未检出状态,氨气可以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

有机废气通常采取浓缩燃烧法或吸附法进行处理。两种方法在国内市场目前均有成熟的成套设备,包括前者为沸石浓缩转轮,后者为活性炭纤维吸附塔。根据《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平板显示器、电真空及光电子器件”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提供的案例,某企业采用沸石浓缩转轮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净化效率可达到88.9%~95.3%。

含尘废气采用常用设备布袋除尘器处理即可,其对粉尘的处理效率在98%以上,可将废气处理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79-1996)二级标准。

此外,光伏工厂的生产车间及化学品仓库一般均为封闭负压式的超洁净室,涉及挥发反应类化学品及气体的工艺设备及流程基本上全封闭式操作,并采用密闭的管道直接输送至工艺设备,气体及药品配送站设置有自动检测、报警和紧急排气系统,可将泄漏的微量废气抽出进行有组织排放。可见只要设计和管理得当,基本可消除了物料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废气无组织排放源。

2.3建设合理的生产废物临时贮存场

光伏产业各类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大、种类繁多,可根据废物的性质,建设独立的仓库式危险废物暂存间和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场,将废物分类临时贮存。

危险废物暂存间一般设置为仓库式,建设前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场所的选址、设计、运行、安全防护、监测遵循《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并做防风、防雨、防晒、防渗、防盗处理。各种废物分类进行存放暂存间内部,对于水处理污泥等含水量较大的固态废物宜采用防漏性较好PE编织袋袋装堆存;废酸等液体废物宜采用专用桶桶装存放,并设有放气孔。

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场暂存场设计和管理应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禁止其他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

2.4做好应急预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

光伏产业的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多种化学品,其中部分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和毒性,在运输、储存、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环境风险。在突发性的事故状态下,一旦发生爆炸或泄漏,势必将危及人群和周围自然环境。因此,应采取下列风险防范措施:

(1)特气室、有毒气体及药品配送站安装有自动检测、报警和紧急排气系统,平时将泄漏的微量废气抽出排放,一旦报警或发现问题立即自动切断气源,并启动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2)设置事故应急池,预防平时废水的跑、冒、渗、漏或事故情况下废水对周围水环境造成影响。一旦发生废水处理设施故障,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将未来得及处理的废水引入事故应急池,同时对废水处理系统池进行维修,修好后将事故应急池中的废水再导回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杜绝废水发生非正常排放。

污泥应急处理措施范文6

医院污水的定义

医院污水指医院产生的含有病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性等的污水。

医院污水的来源及危害

医院各部门的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线照像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宿舍、家属宿舍排水。不同部门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性废水等。而且不同性质医院产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医院污水较一般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复杂。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医院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

医院污水中含有酸、碱、悬浮固体、BOD、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

牙科治疗、洗印和化验等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有长远影响。

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a-、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

医院污水处理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减量化原则: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生态安全原则:有效祛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现有标准:现在执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将医院污水按其受纳水体不同的使用功能等规定了相应的粪大肠杆菌群数和余氯标准对COD、SS等理化指标无特别要求只需达到要求相对较低的其他排污单位标准且只给出余氯下限而无上限。

根据现行标准现有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级别低主要存在问题:①悬浮物浓度高影响消毒效果;②水质波动大消毒剂投加量难以控制;③消毒副产物产生量大影响生态环境的安全;④氯标准无上限过多余氯危害生态安全。

新标准:为了加强对医院污水污物的控制和实施新的环境标准体系国家已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编制《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①新标准对医院产生的污水、废气和污泥进行了全面控制在强调对含病原体污水的消毒效果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安全。②在生物指标上新标准对排入下水道与排入水体的医院污水提出不同要求。新标准严格区分医院性质同时根据污水去向分为两个等级并在原有标准基础上提出严格的控制各级指标。③新标准考虑了消毒效果和生态安全性问题针对不同性质医院及污水去向对消毒时间和余氯量均作了明确规定严格了余氯标准的上限。④在理化指标方面对排入地表水体的医院污水和传染病医院污水的COD、BOD5、SS、动植物油、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都在原有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增强污水处理系统的抗风险性。考虑氨氮也消耗消毒剂对氨氮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医院污水的常用处理技术

医院是病人治疗、生活的地方其门诊部、住院部以及洗衣房、食堂、厕所等都要排出大量的污水污水中含有多种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针对小型医院而言其废水具有水量较小有机物浓度相较于其他类型污水而言较低但又含有的大量病菌的特点。所以如何选择一种经济有效的工艺处理小型医院废水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常用的技术在生化处理方面有氧化沟、AB、水解酸化、AB、CASS、接触氧化法在消毒处理方面有次氯酸钠、液氯、臭氧、二氧化氯消毒处理技术。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