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范文1
我从来都觉得,以善为先的努力很有意义。待人如此,工作亦如此。
近日,媒体报道,一家24小时经营的书店。这家书店为夜读的书店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这也是流浪者拾荒者的休息地,店员们从不驱赶任何人。他们说,哪怕有需要的人,只要进来休息一下,也会觉得很有意义。
这家书店24小时营业,其第一目的究竟为盈利,还是为他人提供帮助,这似乎难以下定论,不管怎样,这家书店给社会带来的始终是以善为先的正能量,毕竟深夜读书的并不多,多的是深夜读书的。这家书店本着为夜读市民提供的良好环境,为流浪者提供休息地的善心,不仅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店员们也觉得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
在今年初夏,我在腾讯看到了这样一个温馨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吴阿姨在收养流浪猫流浪狗的收养所里工作了二十多年,现在因为年纪大了,工作力不从心,但她很是放心不下那些猫猫狗狗,吴阿姨工资不高,但她对猫狗们尽心尽力,她把他们当家人,每天都很累,但她自己也说,看到猫狗们在这里被我照顾得那么好,我觉得很开心很满足。吴阿姨关爱这些动物这么多年,不曾有怨言,年纪以大,但她始终不舍得离开他们。
24小时营业的书店是如此,照顾猫狗的吴阿姨也是如此,这样以善为先的工作使人们暖心了许多。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患者;传统灭虱法;现代灭虱法
虱子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昆虫,它不但能吸吮人血,引起痛痒,影响人们的生活与休息,而且能创博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战壕热和沙门氏菌感染等多种疾病,此外还可携带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可能是乙型肝炎传播媒介之一[1]。
虱体贴伏于皮肤表面,喙器刺人人的皮肤吸取血液。爪紧抓毛发,把人的皮肤咬伤,又将其唾液注入人体,边吸血,边排粪,引起瘙痒及炎症反应。虱多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滋生[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精神科2009 年2月~2012 年8月收治住院的 6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并对其进行统计整理。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多不详。经诊断:精神分裂症34例、躁狂症17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5例及精神发育迟滞4例,均行相应治疗。入院时伴有其他疾病情况: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2例,肺炎8例,冻伤5例。经本院治疗后,家属接回19例,通过救助站协助送回的25例,现在院16例。来源:绝大多数为外地人。
1.2方法
1.2.1检查染虱的方法 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流浪精神病患者的头部,凡检出成虫、若虫或虫卵者均视作染虱阳性。
1.2.2灭虱操作方法 ①负责的护士穿隔离衣,戴手套,并将用物携至床旁,向流浪精神病患者解释以便取得合作;②患者若为男性的情况,应争取得到该患者的同意将头发剃去;患者若女性的情况,应将该患者的头发剪短后再行灭虱。剪下的头发,可用纸包好烧毁,以便彻底灭虱,预防传染病的传播;③完成剪发剃发后,将患者的头发分为若干小股,用纱布蘸相应的药品(观察组用50%的百部酊,对照组用食醋),按顺序擦遍头发,并用手反复揉搓头发,时间为10min,再戴帽子或用治疗巾严密包裹头发;④24h后取下帽子,统计虱子的死亡数(虱死亡或卵干瘪认定为死亡)。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检查染虱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3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以及对照组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染虱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30例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中有染虱阳性的有28例,对照组3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中有染虱阳性的也恰好有28例,染虱率达93.3%。
2.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用两种方法后虱子死亡率对比 见表1。
在经过染虱检查后,进行灭虱操作,分别统计虱子的死亡数。从表1可知,观察组的患者平均虱子的死亡率数达91.7%,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为38.5%)。并且两组的对比数据P
3 结论
卵、稚虫以及成虫这3个时期构成虱子的发育过程。雌虱交尾后大概1~2d就能够产卵, 一般在交尾第4~5d时,雌虱产出最多的卵。衣虱在24h内能产出卵6~14个的卵,在衣虱的一生产卵数目最多可以达近3百个。产出的卵在人体常温下一般4~8d就能够孵化成稚虱。稚虱进行脱皮3次后大概8~10d就能变为成虱, 成虱大概有30d的寿命。虱子通常在天亮前以及人处于静止状态的时进行吸血,会吸血1~2次/d。吸血会持续3~10min。虱子的忍耐饥饿的能力不强,一只离开人体的虱子在15℃~24℃ 下大概5~10d就会由于饥饿而死亡, 温度越高,越容易死亡。因此,在灭虱的方法,也是基于虱子的这些特性来考虑的。有的方法是基于物理方面来灭虱子,例如高温。通常更多的是采用像本研究一样的药物灭虱,从生物角度来达到灭虱的效果。
本研究中,在60例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中,通过染虱的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照总共有56例的流浪精神病患者显示染虱阳性。染虱率到93.3%。说明在流浪精神病患者中,存在虱子的现象很普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虱子的死亡率为91.7%,采用的药物是50%百部酊;对照组患者的虱子死亡率为38.5%,采用的是食醋来进行灭虱。观察组的患者采用50%百部酊灭虱后,虱子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用食醋进行灭虱的死亡率,说明50%百部酊灭虱效果更佳。50%百部酊主要包括中药百部和75%酒精成分。俞华[3]百部酊治疗头虱50例得出结论,百部性味温、甘、苦,具有抗菌杀虫的功效,75%酒精有抗菌及渗透作用可使头虱卵外壳蛋白凝固,两药合用,疗效显著。
作为社会最弱势的群体,流浪精神病患者因为长期得不到治疗导致病程拖延,行为紊乱,常招致周围人的歧视,生活状况令人担忧,直接影响社会治安、患者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应引起政府、社会的高度重视[5]。医院的救助只是暂时的,希望政府部门能积极开展精神卫生宣教工作,使全社会都认识到精神疾病只是一种特殊的疾病, 应关爱精神病患者,而不应歧视[6],需要民政、公安以及卫生等相关的部门来共同协作,让整个社会的人们都来关心、关注他们,既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又减少对社会的危害,为保证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的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金秋,陈子寰,念国仁,等.德化县小学生头虱感染调查及治效观察[J].医学动物预防,1992,8(3):180-181.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社会进化;文明光谱;影片主题
纵观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影展的全部27部影片,就主题来说,看似五花八门、千头万绪,然而如果将其归结还原为时代生命的与涌动时,就会发现,它们是如此准确而清晰地呈现着不同社会、不同时代最尖锐的矛盾与对立以及人们最首选的生命冲动与精力投放。如果将目光聚焦在作为影展主体构成的18部较为严肃的、现实题材的创作,则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文明光谱――从落后到欠发达再到发达、从野蛮到较低的文明再到较高的文明的社会进化的光谱。如果借助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则几乎可以如同读出标尺上的刻度一样准确地辨认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文明进化水平,而不至于为各种夸张的宣传和狂妄的自我表白所干扰与迷惑。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不仅指出了人类个体的需求构成是由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受尊重、自我实现、超越自我等不同层次的需求构成的,而且指出:作为人类的群体――一个国家或社会,其多数人的需求层次,是与其特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的:在落后的、不发达地区,生理的和安全的需求成为社会主要的和首先的关注点,而在发达地区,尊重与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才可能构成首先的和主要的兴奋中心。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与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层次也会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这也就是说,社会的文明进化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具体需求结构,当人们如“吃饱了撑得慌”般追求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甚至“匪夷所思”的东西时,不是因为他们天性就更优秀、更高贵或者更空虚、更无聊,而只是因为那些生存的、安全的、社交的需求已不成问题,说白了,还真的就是因为“吃饱了”于是而有了更多的“闲心”;反之,当人们总是更斤斤计较于眼前的蝇头微利,几不知灵魂、信仰为何物时,也并非这里的人们生就的低俗与鼠目寸光。当然,即使日久年深已经成了习惯乃至“传统”与“特色”也绝不是什么伟大光荣的事,只不过是因为解决温饱还是他们最重要的事情与最大的幸福。总之,看似个体生命需求的凡人琐事,呈现出的却是社会发展、文明进化程度的刚性条件与限制。简单归结一下就是,简单低下的人生需求对应着社会文明的低水平,复杂高级的人生需求则意味着社会进化的更高的文明程度。凡此种种,本届电影节国际影展影片均一一呈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通观全球大势的好机会,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观自照的绝佳视角。
委内瑞拉送展的《还乡》、毛里求斯送展的《乡情》、伊朗送展的《期盼》等影片构成第一阶梯,主要反映的是人的生理与安全层面的生命需求。
影片《还乡》表现的是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交界处的一个残酷的故事。一个所谓的准军事组织的疯狂的土匪行径,使十岁女孩舒立瓦拉背井离乡,陷入超级流浪之中。那完全是一个血腥的、暴力的野蛮世界,生命几乎没有任何秩序性保证,舒立瓦拉的流浪也远较三毛的流浪更加险象环生,不禁让人想起“宁做太平犬,不为乱离人”的古训。影片对此有近乎残酷的直观呈现。连同略显粗粝的镜头与画面,生动地再现了拉美世界未死方生亦新亦旧的进化现实。《乡情》讲述的可以说是一个“拆迁”的故事。正如送展影片附带的简短资料介绍的那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毛里求斯的甘蔗轧糖厂关门,马尔克和他的工友们面临着下岗和动迁,如何维持生计成了他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何谓生计问题?就是一日三餐的问题。片名定为《乡情》更多地强调了“故土难离”的情感主题,然而更沉重也更具现实意义的无疑还是影片的“生计”主题。时代进化的脚步大概总难免会踩伤一些人,需要考虑的也许只是如何给予必要的补偿,如何维护公平和正义。可能正是因为对情感主题的偏爱,影片未能更充分地展开这样一个“生计”主题。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中国开发商的镜像,是颇为值得认真对待并思考的。《期盼》以两伊战争为背景,表现的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般的意境。儿子参战去了,老母日思夜想、倚门而待,最后终于等到的却只是儿子骨骸的一小部分。影片超越了战争本身的对错,而极力凸显慈母对儿子的期盼,在伊斯兰文化的世界里已是清楚无误的情感与立场的表白。片名叫《期盼》,期盼什么呢?当然是和平,是平安日子里的母子相守。作为伊朗人,做此想、有此作,不亦宜乎?
伊朗送展的《父亲的自行车》和古巴送展的《与你同甘苦》构成第二阶梯,表现的是较之基本的温饱与安全略高一些的如面子、体面之类的生存需求。
《父亲的自行车》是一部精致又温馨的佳作。哈米德每天骑着父亲留下的旧自行车上学,为此而受到同学的嘲笑。他一直渴望母亲能给他买一辆新车,然而母亲以微薄的收入尚无暇顾得上他的窘困。母子为此事有误会和摩擦,而随着哈米德的成长,他终于懂得了母亲,也懂得了生活。《与你同甘苦》是根据古巴著名的同名舞台剧改编的一部轻喜剧风格的影片,表现的是20世纪50年代哈瓦那一名高中历史老师的家庭生活。妻子误以为丈夫要涨工资,于是买了一直想买的电冰箱,结果工资未涨,不得不退还冰箱,同时又要死命维护自己的面子。从自行车到电冰箱都已不再是生活的最低必需品,而只是为了使生活更便捷、更舒适所需要的。有时更只是(已是)面子、尊严的需求。而这意味着人们已开始有了比吃饱、穿暖、活下去略高一些的期望了。看似微小的进步,即使煌煌华夏,就绝大多数人来讲,也只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儿。
俄罗斯送展的《白色苔原》与韩国送展的《庆州》以及伊朗送展的《三鱼图》共同构成第三阶梯,表现的是人的情感、社交类需求与追索。
《白色苔原》讲的是遥远的俄罗斯北方苔原地带涅涅茨人的游牧生活。独特的风光与民俗,让人联想到艾特玛托夫的小说。然而,这风光也好,民俗也罢,都只是舞台、背景,处于前景位置的始终是青年人的情感问题,是青年对于爱情、友情的选择与忠诚。《三鱼图》表现的是伊朗上流家庭的生活。受到丧子打击的埃尔罕被诊断患有脑瘤,手术则可能丧失记忆,而她又不愿失去对儿子的记忆。是否手术,使其陷入了两难选择。最后她在亲情与爱情的力量鼓舞下,走上了手术台。这当然是一种更加富贵化的、更加奢侈的情感诉求与寄托。
新西兰送展的《锡安山》与奥地利送展的《属于我们的生活》构成第四阶梯,开始表现自由意志层面的追求。
《锡安山》可以认为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代沟”的故事。青年图瑞是一个摇滚乐发烧友,在繁忙的农场工作之余,一直坚持着参加著名的鲍勃玛利巡演的梦想,一有空闲就忙于和同伴进行训练,为此与坚守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父亲处在了尖锐的矛盾之中。说是“代沟”片可以,看成是文化冲突片也没错,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如何,影片讲的都是人们在衣食无忧之后,甚至也超越了一般的面子、尊严的问题之后的新企盼、新追求。也就是说,它是新的生活方式的选择问题,已经是涉及自由意志与自我实现的东西。《属于我们的生活》以一种更加另类、更加极端的方式,表现的同样是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以及个人自我实现的主题。菲利普与莎拉相识于网上,相约自杀,于是一起踏上了出游的旅途。显而易见的是,他们之所以不想再活下去,绝不是因为没有吃、没有穿,也不大可能是因为受到了什么侮辱、失去了面子或尊严,虽不排除当事者个人的某种心理误区,也不能不说这的确是一种极端乃至偏执的方式,但是,归根结底,终究是属于“不自由,毋宁死”的自我选择。就这一点来说,也许这部影片的名字是起得最恰当的。
紧接着就该说说第14部影片――日本送展的《去看小洋葱妈妈》了。它与阿根廷的《探戈的荣耀》有一点类似,也是讲述对老年人特别是患病了的暮年老人的救治与关爱问题的。区别在于《去看小洋葱妈妈》更直接、更正面地观照和表现了这一主题。耄耋之年的三枝婆婆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记忆日趋衰退,说东忘西、颠三倒四,直至分不清过去与现在。日本是较早进入老年社会的国家,也是较早直面老年人问题的社会。著名小说《恍惚的人》对此有更细腻也更严酷的表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老人问题,已不是一般的儿女是否孝敬父母以及如何抚养父母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电影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里的老年人问题,都不是子女不抚养或抚养不起,而是别有繁难、别有苦痛的新问题。其中的许多问题及其解决都不是个人的道德修炼或家庭内部的努力所能应对的。这是人类的新问题,只不过是发达国家先行遭遇并开始认真面对了而已。
最后说一说第17部影片《狗眼看人间》和第18部影片《全权委托》。匈牙利德国瑞典合拍的《狗眼看人问》讲述的是,由于政府偏爱纯种狗,对杂种狗苛以重税,导致人们纷纷遗弃杂种狗,而小女孩莉莉不愿看着自己的爱犬流离失所,极力抗争的故事。有资料介绍说影片是从狗的视角看人性的冷漠,而本文要强调的则是影片具体题材正面表现的社会现实。放入前面展示的那个社会进步的文明序列,就会发现,它的位置就在《去看小洋葱妈妈》的后面。它传递的信息是,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不仅老人和儿童将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人们的善良与关爱已经推及动物甚至植物。对于只能在“坐稳了奴隶”与“想做奴隶而不得”之间盛衰兴亡的民族来说,这是怎样一个文明的落差呀!说来黄皮肤的孟轲倒真的很早就注意到动物的幸福与人的幸福的相关性,因而说过“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的话。然而,何以文明古国却至今仍不免“易粪而食”“小悦悦惨剧”呢?波兰送展的影片《全权委托》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些许端倪。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幼儿;社会发展;德育
孩子品质的健康发展依赖全社会的共同关怀和努力,就教师而言,不仅需要确立孩子人格、社会性发展及培养的正确认识,同时更需要这种正确的认识转化为有效的行动,落实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一、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同情心的培养,不仅对幼儿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幼儿的社会效,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具有重要意义。平时,从幼儿的学习、生活水平中我观察到,同情心强的幼儿,在交往中,能够理解和尊重同伴的需要,表现出较多的谦让行为,这样的幼儿往往能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缺乏同情心的幼儿,在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只希望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的幼儿就很难与小朋友相处。怎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呢?第一借题发挥。日常我给幼儿讲一些《灰姑娘》《三毛流浪记》《白雪公主》等故事,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启发幼儿思考,应该怎样对待那些弱小值得同情的人。第二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我让大班的小朋友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穿衣服、系鞋带、整理被褥,我发现孩子的表现后,又及时给予肯定和强化。第三,言教身教并重。多给幼儿讲“要帮助困难的朋友” “不能嘲笑有残疾的小朋友”“要爱护小动物”等故事和事迹。如:我园有只受伤的小猫经常出现在幼儿园的一角,当我发现时,就趁热打铁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 “你看,这只小猫多可怜,身体又不好,身边又没有妈妈,肯定饿了,你应该怎么办?……”第二天,有文文、辉辉、亚男等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小饼干、鱼片、虾皮等喂小猫。有的小朋友还说:“老师,猫儿受伤了,我们给上点药包一包好不好?”我就和小朋友一起到医务室取了药水、布给小猫包扎好。过了几天,小猫腿有点好了,也大胆的吃小朋友送给它的食物,时间一长和孩子成了朋友。我还组织小朋友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向灾区捐衣、捐物、向希望工程捐款,明明小朋友把自己的储蓄罐都抱来,捐向希望工程,红涛把爷爷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书包,捐向了希望工程……。孩子的东西虽少,钱也不多,但表现幼儿具有同情心,老师和幼儿一起行动,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不少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似乎有些淡忘。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的社会价值与他们的劳动能力及所遵循的行为准则有关。因此,从小对孩子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是我们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爱劳动呢?
1、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平时,我有意识地让幼儿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劳动的意义,知道劳动可以创造一切。比如,让孩子知道每天吃的大米和蔬菜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身上穿的衣服是服装厂的阿姨做的;好玩的玩具是玩具厂的工人叔叔做的;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也是工人叔叔制造的,让孩子懂得所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都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的。另外, 我们组织幼儿坐车到外地观看一些劳动场面,有工人叔叔建大楼;农民伯伯春耕和秋收的劳动场面;牛奶饮料加工厂等等,引导孩子了解劳动与人们的关系,懂得劳动的意义,让孩子知道劳动是光荣的。
2、参加劳动,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
我根据孩子体力和能力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选择适合孩子的劳动内容,交注意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确定了劳动内容之后,告诉孩子做这些事情的一些具体要求,通过示范、讲解或演示,帮助孩子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如:三岁的孩子学习洗手,老师可以自己先示范,让幼儿仔细观察洗手过程,并配上生动的语言“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冲冲水,淋淋手,手心手背搓一搓,再和毛巾碰碰头,看看谁的小手最干净。”孩子在郎郎上口的儿歌中学会了正确洗手方法。中班、大班的孩子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养殖了,随着季节的变化种植蔬菜,有油菜、香菜、大蒜等,农作物有花生、大豆、玉米等,观察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变化、分享丰收的喜悦。还要求幼儿参加值日生、扫地、擦桌子、洗手帕等劳动,向他们交待劳动任务的每一个细节和要求,让幼儿更好更快地学会做这些事情。
3、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由于幼儿好奇心、游戏心强,对一些孩子感兴趣和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做,如:给金鱼喂食、用自己画的画装饰教室、吃饭前分碗筷等。我采用游戏的方法,帮助孩子明确做这些事情的要求,并使他们主动参与完成这些劳动。例如:对孩子说“鱼宝宝饿了,你去照顾它一下吧!”“你和小朋友比赛看谁叠的被子又快又整齐”“图书在地上哭了,你能送它回家吗?”
对于大班的孩子,尤其当他们的劳动兴趣不高时,为引起孩子劳动的欲望,我采用请求的方式,“我对你有个请求,你能不能帮助老师,把小椅子搬过”或者“你能不能帮老师扫地”等。请求是一种比较缓和的号召方式,反之,可采用布置任务的方式,向孩子下达劳动任务,并督促孩子去完成,无论如何,不下强制性的命令,不要使孩子厌恶劳动,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另外,应及时鼓励孩子劳动中的良好表现,对他们所做的事情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孩子事情作得不够好而责备、呵斥孩子,应耐心指导,或降低要求使他们能把事情作好,从而使孩子感到劳动的快乐和满足感。
二、培养幼儿爱国的良好品质
孩子有了爱心,才会产生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由于幼儿的年龄限制,想象思维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实践教育中,采用实物图片等教具进行教学,幼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认识国旗,出示一面鲜艳的国旗,上面印有5颗醒目的星星,让4位幼儿上来拉着进行爱国教育,让幼儿懂得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每到星期一时,全体师生要参加升旗仪式,中国女排得了冠军,升国旗,你还看到在什么时候升国旗?认识56个民族,我们采用观察图片的形式,了解各民族的风情民俗,各民族都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分,了解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有长城、黄河、故宫等,认识家乡,我们参观表现青岛的栈桥、啤酒城、五四广场等,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孩提时代重视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将有助于激励着他们为实现崇高的理想奋斗、创造,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地进取,成为适用社会发展的人。
三、家园联系,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家庭与幼儿园之间保持经常的沟通,形成积极的,和谐的一致教育。
1、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为孩子的处世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应向孩子传达积极的向上的生活态度、观念和行为方式,让孩子从小确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让孩子有机会在实践中提高交往能力,培养爱心、自信心与责任心,同时,注意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不良环境对孩子发展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153-02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成为我国当下的时代风潮。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要转变观念,鼓励创业,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实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面对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值得深入探讨。
一、动科、动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动科专业是研究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许多与人们生活质量、食品安全相关的关键问题,需要由动物科学技术来解决,如动物类食品安全、发展有机生态农业、解决环境污染等,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的动科人才。动医专业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畜牧养殖、公共卫生和医学研究关系密切,承担着为养殖业保驾护航、为人类防范共患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重任。非典疫情、H7N9禽流感事件等敲响了动物疫病防控的警钟,使人们认识到,畜牧兽医工作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动科、动医行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对培养相关方面的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现实的迫切要求。
二、动科、动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动科、动医专业是北京农学院的传统特色专业。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根据动科、动医专业特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努力搭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
1.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实施“3+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提高动科、动医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创业能力,动科科学技术学院自2013年起开始执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大学4年学习中,进行3年的课堂理论、实验、课程实习,1年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细化“3+1”中1年实习的时间、内容和地点,明确实习考评的具体内容。动科、动医专业实验、实训时数不低于总学时的30%,实习周数不低于35学分。同时,重视实验课程体系的整体研究,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重。通过这一培养方案的实施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2)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院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病例讨论式、参观大型养殖企业及动物医院等教学方法,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专业兴趣。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除了讲授专业知识,还推动教师把本专业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与音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活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百度云盘资料库,分享课程信息,利用QQ、微信、飞信答疑解惑辅助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校内实践基地方面,本校不断加强国家级动物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级动物类实验示范中心硬件建设,充分保障动科、动医专业学生的实验与实践教学需求。同时,本校还建设了动科专业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学以及动医专业的临床兽医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六个功能实验室,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更新动科、动医专业学生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此外,本校还在校内建设了一个动物医院、一个屏障级(SPF)实验动物房、一个校内宠物与畜禽展示养殖区,进一步优化了北农科技园现代化奶牛场,蛋鸡的生态养鸡场、育肥猪的现代化养猪舍,从而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和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保障。另外,本校校外基地建设还采取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方式,强化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校校合作方面,本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进行校校联合,选拔优秀的动科、动医专业学生到中国农业大学学习一年,开展本科生交流,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搭建了共享平台;在校企合作方面,本校还与首都农业集团、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在国际合作方面,本学院与法国普尔潘工程学院开展了“3+1”合作办学,培养动科、动医专业国际化人才,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3.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必要补充。近年来,本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紧紧依托第一课堂、服务第一课堂,大力开展与动科、动医专业学习密切结合的第二课堂活动,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实现与第一课堂的无缝对接。(1)本校注重抓好学科竞赛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动员学生参加“创青春”大赛、挑战杯”、物理、化学、英语等各种科技类比赛,近年来获得北京市级以上奖项20余项。此外,本校还通过组织举办动物解剖知识竞赛、动医技能大赛和动科专业技能比赛,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参与学生人数共有800余人次。(2)抓好科研训练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校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选题、实验设计、研究实施、撰写报告等环节,锻炼了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近年来本校参与的学生为300余人次,30余篇。(3)抓好“宠物文化节”载体,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本校还充分结合动科、动医的专业特色,围绕“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等不同主题,组织举办了六届宠物文化节,开展如名犬认养、宠物兔认养、马术讲座、流浪动物绝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锤炼专业素质,营造独具专业特色的文化育人氛围。(4)抓好社会实践载体,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本校通过邀请专业教师担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自身兴趣、社会现状相结合,还组织学生深入到京郊农村基层、企事业单位,如北京动物园、马场等,开展动物免疫防控、人畜共患病防治情况等社会调研活动,使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中,加深对R档娜鲜叮受教育、长才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5)加强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本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北京十条创业政策,倡导与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每年邀请创业校友或知名企业高层管理者为学生做有关创业方面的讲座,介绍其创业成功经验和体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本校还加大对创业学生的经费支持力度,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会给予创业团队2―3万不等的经费支持。近年来,本校共有7支学生团队创办企业,其中“林下养鹅”项目被《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还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一等奖和创业之星。
三、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
1.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实施“3+1”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本校积极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平台,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2016年,本校动医专业的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动科专业的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
2.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近年来,本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科、动医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同时动科、动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情况良好。
参考文献:
[1]朱汉春,王永才,等.创新现代畜牧业人才培养理念,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高等农业教育,2011,(9):43-45.
[2]杨萍萍,徐瑞雪,崔言顺.动物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2):59-61.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Majored in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ian
MU Yu-r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2206,China)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范文6
寂寞不完全等同于孤独。
孤独是一种状态,就像一方池塘,里面只有一条鱼在游弋;寂寞是一种抓不到的感觉,也像一方池塘,但里面却空空如也。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而寂寞的人是可悲的,一种无人知晓、无人体会的悲怆。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就拿前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贾君鹏事件”来说,暂不论是幕后炒作还是无心为之,一句“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引得无数网友纷纷跟帖,甚至有媒体记者还专门寻找这个名叫“贾君鹏”的孩子,一时间,“贾君鹏”也成了一些商家追捧的对象。一个人名就这么“火”起来了。
这种躁动的社会效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人群出现了集体性寂寞的现象,我们可以把处在这种现象中的人群称为“寂寞症候群”;“寂寞症状”如同流感,奔走于人际交往中,且极具传染性,目前估计与此过招的人93%都会患上该病症。
现在热门网站之一的开心网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都是因为看到别人在玩,引发了好奇心,才加入到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争车位”、“买房子”、“偷菜偷猪”行列中的,一些人更是对这几项“鼠标上的游戏”乐此不疲,甚至深更半夜还“奋斗”在“偷盗大军”的一线。对此,较为专业的人士。还会拟出一份“偷菜”时间表。例如:清晨6点23分,老王家的冬虫夏草熟了;上午9点30分。小马家的雪莲可以收获;中午12点16分,许上司种的人参可以偷了,要提前做好准备;晚上1点07分。旭东家的刺猬和长颈鹿都长大了。要尽快收……有些人还会养一些“小号”,就是用自己另外的一些邮箱注册开心网用户,专门用来种植名贵果菜或喂养高级动物,以便成熟后送给自己的主用户,提升主用户的虚拟资产。据说,开心上最“有钱”的那个玩家,光注册的“小号”就有27个!
关于“偷菜”上瘾的事,网络上也流传出了不少故事版本,当然更多的是现实事件。有夫妻反目的,同事成仇的,其中最让人感到气愤的是某医院医生在值班期间因忙于“偷菜”,忘记去关照一个生病的婴儿,致使该婴儿终生失明。
在许多人的“菜园”里,能看到特意设置的提示语:在开心网上偷的不是菜,是寂寞……这句话其实是套用的。它源于一个在博客里上传自己吃面的照片的男孩,男孩的造型十分“非主流”,最后还加了一句: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由此,全国的人都学会了这句话,也都学会了“寂寞”: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姐唱的不是歌。是寂寞;学生们考的不是试,是寂寞;上班族上的不是班,还是寂寞……刹那间,寂寞逆流成河。
与其说现代人容易寂寞,不如说现代人总是无聊。因为社会发展得太快。接触到的信息量太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容易建立,却也越来越容易失效。也许除了亲人,爱人、朋友、同事、宠物、房子、车子。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可以像走马灯一样快速“翻篇儿”的。
因为寂寞,很多人热衷于“偷菜”游戏,于是从“宅男腐女”慢慢变为“剩男剩女”;因为寂寞,很多人开始结交“虚拟朋友”,在网络上打得火热,在生活中却无所适从;也因为寂寞,很多人对网络转帖的残酷现实一呼百应,而面对街边的流浪者或残障人士却表现得相当冷漠。
寂寞,有时只是一种口号,一种属于生活有小虑却无大忧的当下人的心态,没有别的。只是生活太过平淡,于是寄望于“寂寞”的旗号,并告诉周围的人:我郁闷了。我无聊了,神啊,请赐予我一些波澜吧!
假装寂寞的人无时无刻都希望人们能体察到他们的“寂寞”,并给予适度的关注与关心,于是他们刻意装扮、搔首弄姿、语出惊人,表现得特立独行,尽一切之能事粉饰内心的空虚;而真正寂寞的人正好相反,他们往往内心繁华,即使在人前他们总是笑着,甚至成为派对的焦点,却苦于在现世无法找到心灵的伴侣而兀自荒芜,于是他们总是难以成眠,总是有想哭的冲动,身处喧闹嘈杂的人群中,不安全感和自我否定也与日俱增。
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又译《狂恋大提琴》),说的就是一个有关寂寞成殇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每一朵绚烂的烟花,都希望在绽放之后,能有人为它的灰烬哭泣。
Jackie自幼就像姐姐Hllary光环后面的一个卑微的影子。直到有一天,她痴迷地演奏大提琴,在比赛中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从此。她踏上了成为世界著名演奏家的道路。,然而,获得的荣誉和名望,并没有;中淡在她内心中一直存在的寂寞与空虚之感。当听到姐姐即将结婚,过一种有人关爱的平淡生活时,Jackie产生了妒意:于是她执拗、傲慢、任性地介入到姐姐和姐夫的生活中。要求姐姐把姐夫“让”给她。
日子在疯狂与荒诞中度过。Jackie发现姐夫始终爱的是自己的姐姐Hilary,于是在他们亲热之际。倾注生命,绝望地演奏了一段大提琴,并带着这个唯一陪伴自己的朋友离开了姐姐的生活。
然而家庭的解体和绝症的打击,使得Jackie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演奏的能力,于是她选择一个人面对惨淡的余生,而她之前的乖张,则为她带来所有亲人的背弃。幸好,弥留之际,姐姐Hllary不计前嫌,陪伴着她回忆童年,走完最后的人生。
一部奇异的电影,一个奇异的女子。永远没有长大的Jackie。看似得到了世人眼热的辉煌,却终究是一个没有得到爱的孩子。一生陪伴她的只有那架价值连城的大提琴,她的一生也在得到大提琴的那一刻注定与音乐缠绕在了一起,得到解不开的诅咒。,一个天才女子,将自己定格在了奋力拉琴的落寞时刻,高傲而寂寞。她像烟花一样,耀眼地绽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闪耀在历史的舞台,俯视着欧洲古典音乐界群雄,却始终找不到爱。她飞得太高,以至于她不需要别人抬头仰望看她飞得多高,而是需要有一个人,关心她飞得累不累。
其实,不管是真无聊,还是假寂寞,找到恰当的排遣方式比什么都重要。
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快闪族”(Flash mob),即:互不相识的人们通过BBS或圈子,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出现,共同做出某种举动,然后迅速“闪人”、这种群体性的行为艺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增进人们的认同感和团结性,也能让更多的人结识更多的朋友。
2009年11月29日。群青年人牵着“隐形狗”(由一个狗项圈和狗绳组成的玩具),聚集在北京三里屯,劝导人们不在周末上网,应该去拥抱大自然。这项兴起于美国纽约街头的“遛狗运动”,最初只是源于一个恶搞的念头,没想到却在男女老少中流行开来。人们与彼此的“宠物狗”互相交流,甚至有人还一路捡拾“不存在的狗便”。现代人为这项运动赋予了一些新的元素,如亲身参与环保,如正视人际交往,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从根本上摒弃寂寞,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