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范文1
关键词: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排放权交易;清洁发展机制(cDM);《京都议定书》
中图分类号:F74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2-0015-05
一、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诞生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和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简称《公约》)提出“将大气中温室气体(GHG)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的最终目标。而在1997年12月《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01),则是全球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环保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国际社会的密切合作,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以保护环境。《公约》规定,缔约方(包括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在2008-2012年的第一承诺期是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平均削减5,2%。其中,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在《京都议定书》的约束下,每个国家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开始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也就具有商品的属性。
鉴于温室效应具有全球性(即在地球任何地方排放同样数量的一种温室气体所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程度是相同的),且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之间在减排成本方面又存在巨大差异,所以,《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灵活减排机制,即联合履约(简称JI,第6条)、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第12条)和国际排放贸易(简称IET,第17条)。通过这三种机制,京都议定书规定的附件一国家可以成本有效的方式,通过交易转让或者境外合作的模式来获得温室气体排放权。这样,就能够在不影响全球环境完整性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活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实现全球减排成本效益最优。京都“三机制”为国家之间就温室气体排放权展开贸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且逐渐孕育出了一种崭新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
二、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
随着经济学原理在环境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政策制定者越来越重视市场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适当的市场规则可以刺激私人部门在提高能源效率和采用更加清洁的工艺和技术方面的创造性,鼓励对清洁的生产模式进行投资,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
在《京都议定书》生效前,人们已进行了加拿大GERT计划、美国CVEAA计划、丹麦电力行业试点、壳牌集团STEPS计划、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体系(NSW/ACT)等诸多努力,尝试着将温室气体排放权纳入市场机制的方式,以减少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更是把国际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推进到高速发展的阶段。
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目前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见图1)。一种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减排量交易。联合履约(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其中最主要的交易形式。它们都是基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合作的机制,其运作基础是由附件一国家企业购买具有额外减排效益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再将此减排量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等价物,用于抵消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避免高额处罚。JI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称为减排单位(ERU),CDM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称为经核证的减排量(CER)。这两种机制的区别在于,联合履约是附件一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而清洁发展机制是附件一国家与非附件一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
另一种是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在配额基础交易中,购买者所购买的排放配额是在限额与贸易机制下由管理者确定和分配(或拍卖)的。《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排放贸易机制就是以配额交易为基础的。在该机制下,人们采用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的管理和交易模式。即环境管理者设置一个排放量的上限,受该体系管辖的每个企业将从环境管理者那里分配到相应数量的“分配数量单位”(AAIJ),每个分配数量单位等于1吨C02当量。在承诺期中,如果这些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该分配数量,则剩余的AAU(代表排放温室气体的许可权)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有偿转让给那些实际排放水平高于其承诺而面临违约风险的附件一国家企业,以获取利润;反之,则必须到市场上购买超额的“分配数量单位”(AAU),否则,将会受到重罚。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扩张,并已成为全球贸易中的新亮点。从2005年到2006年的仅仅一年时间,市场规模就从近100亿美元迅速攀升至220亿美元,而2007年上半年的交易量比2006年同期又有近30%的增长(见表1)。
此外,根据估算,《京都议定书》中发达国家缔约方在2012年以前的总减排需求量为50亿吨c02当量,其中海外的减排需求约占一半。目前全球正在开发CDM项目,预计到2012年可以提供约22亿吨CO:当量。可见,全球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世界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交易市场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区域性的市场中,它们还存在不同的交易商品和合同结构,各市场对交易的管理规则也不相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现有的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此外,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减排交易体系也成为GHG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
欧盟为了帮助其成员国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做准备,获得进行排放交易的经验,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排放交易体系。其目标和功能是减排CO2,涵盖了所有27个欧盟成员国,且非欧盟成员国的瑞士和挪威也决定于2007年自愿加入EU ETS,与欧盟成员国进行排放交易。在该交易体系下,人们采用的是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的管理和交易模式。其做法是: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设置一个排放量的上限,受该体系管辖的每个企业将从政府那里分
配到一定数量的排放许可额度――欧洲排放单位(EUA),而所有企业的排放总量不得超过该上限。如果企业能够使其实际排放量小于分配到的排放许可额度,那么它就可以将剩余的额度放到排放市场上出售,以获取利润;反之,它就必须到市场上购买排放权,否则,将会受到重罚。
欧盟的排放交易制度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2005-2007年,第二阶段是2008-2012年。在第一阶段,各成员国要把本国排放总量限制以及国内受体系管辖的设施所分得的EUA数量,以国家分配方案(NAP)的形式提交给欧洲委员会。委员会则对这些NAP进行评估,并决定其是否符合ETS指令函所规定的标准。为保证这项制度的实施,欧盟设计了一个严格的履约框架。它规定,自2005年开始,企业的C02排放量每超过1吨,将被处以40欧元的罚款;自2008年开始,罚款额将提高至每吨100欧元,并在次年的企业排放许可额度中,还应当将该数量加以扣除。
为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排放交易网络体系,欧盟通过其连接指令函(Eu linking directive,2004年11月14日生效),允许EU ETS系统内的成员从2005年起使用CDM项目和JI项目的减排量指标核证减排量来抵消其排放量。所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实现了ETS机制和CDM、JI机制的结合。此外,为扩大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欧盟企业的履约成本,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积极与其他排放交易制度进行连接。目前,它能够与《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的排放交易制度连接,如加拿大、日本、瑞士等国的ETS。通过双边认可,它还实现了与其他非《京都议定书》机制连接的需要,如美国州一级的排放交易制度。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交易基本都是通过直接交易市场或者交易所来实现。欧盟碳交易活动的3/4是通过场外柜台交易和双边交易来实现。其中半数以上的场外柜台交易是通过交易所结算交割。目前欧洲有四个交易所参与碳交易,即阿姆斯特丹的欧洲气候交易所、奥斯陆的北方电力交易所、法国的未来电力交易所、德国的欧洲能源交易所。在所有通过交易所结算交割的碳交易量中,欧洲气候交易所的交易量占82%,其全部碳融资合同都是在伦敦跨洲期货交易市场进行电子交易。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运行两年多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目前情况看,企业的履约率很高,其中英国的履约率超过99%。在国家层面上,除爱尔兰、西班牙、奥地利、葡萄牙、丹麦外,其他国家都接近于完成目标。
2、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减排计划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成立于2003年。它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北美地区唯一一个自愿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先驱组织和市场交易平台。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包括所有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注册、减排和交易体系,自2003年12月12日开始,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进行GHG排放许可和抵消项目的电子交易。
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减排计划中,许多北美公司和其他实体(女市政当局)自愿作出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以保证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能够实现其两个阶段目标:在第一阶段(2003-2006年),所有的会员单位在其基准线排放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每年减排1%的目标;在第二阶段(2007-2010年),所有的成员将排放水平下降到基准线水平的94%下。
对每个会员单位来说,他们的排放基准线被设定为1998-2001年期间其年排放量的平均值;对第二阶段的新会员来说,其基准线是2000年的排放量。这些公司可以通过内部减排、从其他面临排放限制的公司购买许可,或者购买满足特定标准的减排项目产生的信用额度来履行承诺。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开发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交易平台,供其会员买卖温室气体排放权使用。所有交易都必须通过这个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过程和数据由内部系统记录,不对外公布。会员超额完成的减排指标可以储存。
除上述两个交易市场外,世界上还有很多正在运行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但这些交易市场的规模较小(见表2)。
四、我国的温室气体(碳)排放交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已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清洁发展机制(CDM)为基础,参加以项目为基础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由于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以及对能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决定了在我国实施CDM项目上的巨大潜力。
根据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EB)的统计,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世界各国在联合国已注册成功的CDM项目总数为890项,其中我国已注册成功的项目为147项,占项目总数的16.51%,仅次于印度(33.82%),居第二位(见图2)。但由于我国已注册项目的减排量规模普遍较大。因此,在总减排量上,我国以90956948吨c02当量雄居榜首,占全球预期年减排量的48.39%(见图3和表3)。
目前,由于我国从事CDM项目的企业(减排量卖方)大多缺乏足够的有关国外买家(减排量买方)的信息,对国际市场上通行的交易方式、交易价格、交易程序以及交易手续都不太了解,因此导致我国目前的CDM项目减排量交易极为不规范,交易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使国家和企业利益受损,阻碍了我国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五、建立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构想
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和企业的最大权益,我国应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
1、规划中国温室气体(碳)排放交易权框架
国家应通过立法的形式,在中国建立一套完善的碳排放交易框架。从现在着手,建立自己的排放交易体系,获取排放交易的经验,以应对中国未来可能承担的《京都议定书》的义务。
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应分为两类,即国内交易和国际交易。国内交易应建立在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的市场机制之上。按照国家规划,对各省设置排放上限,各省再将具体额度按规定下发给企业。如果企业的实际排放量超过该额度,需要到市场上购买其差额的排放许可额度。如果不能或不愿购买减排量来弥补超额排放的指标,那就只能选择上缴罚款。国际交易则主要是面向国外购买商交易,开发和提供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欧洲排放交易体系等成熟交易所相同的产品,并进行交易。
另外,应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以保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有利于创造相对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防止不正当竞争,保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运行。
2、设立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应具有一定的官方权威性,以保证其能够在结合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欧洲排放交易体系的优点的基础上进行运作,用市场导向来指导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实施。通过交易中心的市场化运作,产生并传播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信息,使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最小化,并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
3、市场交易产品 我国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的对象不应仅限于减排二氧化碳。在市场发展的初期,可以借鉴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经验,将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等六种温室气体都纳入减排对象。
至于交易形式,在初始阶段,我国应以已获认定的《京都议定书》规定的CDM和JI形式的产品现货形式,即减排信用额。未来可以参照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期货期权合约,以标准化形式进行产品交易。
4、交易平台
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范文2
地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
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是地球变暖的元凶。人类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无意中闯下了大祸。这看起来似乎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若不采取措施,人类将面临灾难性后果。
例如,气候变暖会使南极、北极和高山冰川融化,令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年里,全世界海平面上升了10~20 cm。据模拟结果,到21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每上升1.5~4.5℃,海平面将上升20~165 cm。
海水上涨到一定程度,会直接威胁沿海国家及30多个海岛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如果2050年全球海平面升高30~50 cm,世界各地7成的海岸线、美国高达9成的海岸线将被海水淹没,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共和国、尼罗河三角洲的1/3、孟加拉国国土的1/5都将被海水淹没,东京、大阪、曼谷、威尼斯、圣彼得堡、阿姆斯特丹等许多沿海城市将完全或局部被淹没。太平洋岛国马尔代夫的总统加尧姆曾忧心忡忡地说:“海平面在逐渐上升,这意味着马尔代夫作为一个国家将消失在大海之中,真是灭顶之灾!”
2000年2月18日,海水淹没了有1.1万人口的西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大部分,该国首都机场及部分房屋泡在大海中。过去10多年间,海水已侵蚀了图瓦卢部分土地。专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50年内,图瓦卢9个小岛将全部没入海中,从地图上永远消失。图瓦卢前总理佩鲁说,他们国家是“地球变暖的第一个受害者”。
全球变暖对人类未来造成的可怕威胁还有:水、旱、风、雷电、虫等自然灾害日趋严重;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更加频繁;致病菌和病毒的繁殖速度和变异速度加快,使传播疾病的机会增加,瘟疫的种类和范围扩大,近年SARS、禽流感等病毒的爆发就是例证;加速物种灭绝,威胁人类生存;经济损失巨大,需采取的延缓措施代价高昂等。
灰霾,美国打击中国的新的大棒
地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表面上是环境问题,实质上涉及各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重大利益,已演变成一个包括科学、社会、经济、外交、法律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中国外交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美国排放量第一,中国第二,大概再过一二十年中国的排放量会达到世界第一。全世界协商减排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主要是欧洲人发起的,他们给自己定下来的减排责任是8%,美国是7%,没有规定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责任。发展中国家强调,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在目前情况下,不应该强迫发展中国家实行义务性的限制措施,如果现在限制矿物燃料的废气排放量,将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除了考虑国内经济外,另一个关键原因是美国认为中国和印度等欠发达国家不承担减排二氧化碳的责任。欧洲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严于律己。工业革命起源于欧洲,欧洲大概是在检讨过去200年来对地球的破坏,所以对自己要求最严格。欧洲人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是反省的态度,而美国是霸道的态度。
美国为了打击腾飞的中国经济,首先找到的借口就是二氧化碳。不过后来中国一个年轻科学家通过卫星遥感分析证明,中国这些年的植树造林,吸收了我们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碳。这个科研成果相当重要,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立即使美国打压中国的口实不复存在。
美国转而寻找其他借口。后来美国提出,印度和华南,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大量排放黑炭,即灰霾。灰霾中含有的大量黑炭,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煤炭的燃烧和汽车与公路的摩擦,这些黑炭可在底层直接加热大气。美国认为气候变暖还是与中国和印度脱不了关系,灰霾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的新的大棒。
从飞机上拍摄,北京和广州的可见度比欧洲要低很多,空气中黑炭气溶胶的含量中国是澳大利亚的几十倍。从美国的卫星上看,中国有4个灰霾区,分别是黄淮海平原、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年只有一两天灰霾天气;上世纪70年代广州升到17天,深圳只有1天;到上世纪80年代,广州发展加速,深圳才刚起步,经济总量不大,故广州有170多天灰霾天气,深圳只有不到10天;而现在,深圳灰霾天数已超过广州。
灰霾的确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在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斗争中,不论欧洲还是日本都没有在京都议定书中规定黑炭的减排措施。美国以此认为《京都议定书》不完善,拒绝签署。中国已成为《京都议定书》的签字国;联合国表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良好榜样。而身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的美国却抵制了《京都议定书》。
在发展的同时更注重环保
过去近30年里,中国已经通过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核能、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燃料,植树造林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做出了世界公认的贡献。
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发展问题,在发展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环保。欧美发达国家“搞脏”地球200多年了,中国经济真正起飞还只是近30年的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了,开始讲环保,但如果以此为借口打压中国的经济发展,肯定是不讲理的。谈判京都议定书国际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中国这样对美国说:难道允许美国的普通国民拥有汽车和别墅,就不允许中国的普通国民拥有电视和冰箱吗?
中国的态度实质上是“内外有别”,即在国际上,我们寸土不让,争取最有利的条件;在国内,我们采取很多措施减排,培养国民的环保意识。等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美国差不多了,真正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中国人的环保观念也是很强的。
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范文3
[关键词]畜牧产业;生命周期;时空差异;温室气体
[中图分类号]F127;F326.3;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5)03-0026-11
[作者简介]王智鹏(1991― ),男,江西上饶人,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农业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孔凡斌(1967― ),男,江西九江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江西财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和农林经济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潘丹(1986― ),女,江西宜春人,江西财经大学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和农业经济研究(江西南昌 33003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大湖地区畜禽养殖污染形成机理及管控政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71303099)、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4年)规划项目“完善我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制度研究”(14SKJD20)和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研究”(13YJ50)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The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 in Jiangxi’s Graziery Sector ― Base on Life Cycle Analysis(LCA)Method
By: Wang Zhipeng, Kong Fanbin & Pan Dan
Abstract: This study considers six important factors of graziery sector,including feed grain plant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eed grain, livestock enteric fermentation, manure management system, energy consump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and slaughter and processing of livestock products with the Life Cycle Analysis(LCA)method to estimate and analyze the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 of graziery sector during 1990 to 2013 in Jiangxi. 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total amount of the CO2 emissions was on the rise from 1990 to 2013, especially for factors of feed grain plant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eed grain, energy consump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slaughter and processing of livestock products;(2)feed grain plantation, livestock enteric fermentation and manure management system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 where non-ruminant livestock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ratio is higher than ruminant livestock;(3)the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CO2 emissions indicates that emissions from Yichun, Ji'an and Ganzhou outweigh all other regions in Jiangxi.
Key words: graziery sector; life cycle;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greenhouse gases
一、引言
江西省是全国畜牧产业养殖的大省,畜牧业已成为江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渠道,然而,日趋严峻的畜牧产业温室气体排放形势给江西省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带来巨大挑战。畜牧产业所排放的CO2、CH4、N2O已经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已然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①。据统计,畜牧产业排放CO2、CH4、N2O气体已经占到人类活动所排放总量的9%、65%和37%,其温室气体排放当量总量占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7%和18%②。加强江西省畜牧产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对于降低区域畜牧产业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引领江西畜牧产业低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测算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对空间格局变化的把握,能够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地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政策的制定。
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对我国畜禽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测算。徐兴英等人估算了江苏省2000―2009年畜禽温室气体排放量,研究表明,畜禽肠道发酵是重要甲烷排放来源,占畜禽甲烷排放总量的 61.06%;粪便管理甲烷排放是畜禽温室气体的另一重要来源,占甲烷排放总量的 38.94%;肠道发酵羊的甲烷排放量最大,粪便管理中温室气体排放生猪排放贡献最大,前者主要是由排放系数决定,后者取决于饲养量③。范敏等人计算了江西省2004―2011年各地区在不同时间段的生猪养殖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并对影响生猪养殖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进行了简要介绍④。刘月仙等运用IPCC分析了北京地区1978―2009年间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表明,牲畜肠道发酵产生的CH4比重最大,年平均排放量为0.4TgCO2-eq,排放贡献最大的是牛,占肠道发酵甲烷排放总量的54%;牲畜粪便排放的CH4平均值为0.2TgCO2-eq,牲畜粪便排放的N2O平均值为0.3TgCO2-eq,畜禽粪便管理排放的CH4和N2O主要来自猪的排放,其贡献率分别为73%和 46%⑤。孟祥海等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测算和分析1990―2011年中国及2011年国内各地区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表明:反刍家畜的CO2当量排放量占55.25%,非反刍畜禽占44.75%。2011年西部地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所占比重最大,并且西部地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占63.88%,牧区占14.07%,但牧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最低⑥。程琼仪等运用LCA方法对江西省高安县某肉牛育肥场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估算,把化肥生产、农作物种植、饲料运输、肉牛生产和粪便处理作为系统边界⑦。
当前,我国对畜禽CH4气体排放和N2O气体排放研究较多,对畜牧产业整个生命周期和省域、市域尺度的研究较少,而且这些研究多在全国尺度或畜牧产业的单个类别或畜牧产业某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测算。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评价,汇总和评估一个产品体系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投入及产出对环境造成潜在影响的方法,生命周期评价为畜牧产业提供了一种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评估的标准和方法①。为此,本文以市域为基本研究单位,运用1990―2013年江西省畜禽养殖数据,采用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指南,测算和分析江西省及11个设区市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排放时空特征,为江西省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实现江西省畜牧产业低碳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江西省及11个设区市畜禽养殖数据主要来源于1991―2014年《江西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方法和江西省畜牧产业的特点,借鉴联合国粮农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框架《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建立畜牧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评估方法。运用此方法,选取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和加工、畜禽肠道发酵、畜禽饲养环节耗能、粪便管理系统和畜禽产品屠宰加工六大环节为研究系统边界,如图1所示;采用1990―2013年江西省11个设区市面板数据测算历年江西省及各设区市畜牧产业生命周期排放量,进一步系统分析江西省畜牧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时间变化、结构特征和空间格局。本文主要借鉴胡向东、孟祥海等②的计算方法,生命周期过程中GHG排放系数的确定优先参照国内资料以及来自于IPCC准则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等资料,如表1所示。
在畜牧产业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和N2O,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依据其相应的全球升温潜能值转化为CO2当量(CO2-eq)计算③。为便于分析畜牧产业生命周期的排放特征,按六大环节分类进行计算。畜禽统计数据包括年末头数和年出栏数两部分,畜禽在养殖中会有繁殖和屠宰过程,会引起一个年度内饲养数量的变化。为保证计算的严谨,故采用以下方式对畜禽年度内平均饲养量进行估算,再根据各类畜禽的平均饲养量估算其产生的温室气体量:(1)当畜禽生产周期大于或等于1a时,畜禽的年平均饲养量采用年末头数计算;(2)当畜禽生产周期小于1a时,畜禽的年平均饲养量采用年出栏数据计算得出。其公式为:
■(1)
式中:APP表示畜禽年平均饲养量,头(只);Nend表示畜禽年末头数,头(只);Dayalive表示畜禽平均饲养周期,天。
(一)饲料粮种植产生的CO2排放
畜禽饲料包括精饲料和粗饲料,精饲料主要成分是玉米、小麦、豆粕、麸皮和矿物质等,粗饲料主要是泔水,青菜瓜果秸秆和剩菜剩饭等。在本文中,粗饲料属于废弃物,豆粕、麸皮是经过第一次处理后的副产品,矿物质所占分量过少,都不予计算畜牧业饲料粮种植温室气体排放。在饲料粮种植过程中,所需的农药、化肥、农业灌溉、土地翻耕以及机械耗能等活动也会产生温室气体,故归类为畜牧产业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其中。所以,饲料粮种植产生的CO2排放量公式如下所示:
■(2)
式中:EGF表示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CO2排放量;i表示畜禽产品,包括牛肉、牛奶、羊肉、猪肉、禽肉、禽蛋;Qi表示i类畜禽产品的年产量,吨;ti表示i类畜禽单位产品耗粮系数,kg/kg;pj表示i类畜禽饲料配方中j类粮食所占比重,包括玉米、小麦、大豆,其中:牛的精饲料中玉米占37%,豆粕类占26%;羊的精饲料中玉米占62.61%,豆粕类占12.89%;猪精饲料中玉米占56.15%,小麦占18%;禽类精饲料中玉米占57%,豆粕类占17%,小麦占5%;EFjA表示j类饲料粮运输加工过程中的CO2排放系数,t/t。
(二)饲料粮运输加工产生的CO2排放
在种植收获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后,经过晒干、筛选、运输、碾碎、配料、混合等加工制成饲料。在此过程过,所消耗的能源也计算入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中。饲料粮运输加工过程产生的CO2公式如下所示:
■(3)
式中:ESM表示饲料粮运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CO2排放量;Qi表示i类畜禽产品的年产量;ti表示单位畜禽产品耗粮系数,kg/kg;pj表示i类畜禽饲料配方中j类粮食所占比重,包括玉米、小麦、大豆;EFjB表示j类饲料粮运输加工过程中的CO2排放系数,t/t。
(三)畜禽肠道发酵产生的CH4排放
在养殖过程中,禽类肠道属于无氧条件,产生CH4气体。牛、羊属于反刍牧禽,其瘤胃是产生CH4的主要来源。猪和禽类属于非反刍畜禽,其中猪是单胃产生的CH4较少,而禽类肠道产生的CH4极微,本文不予考虑。畜禽肠道发酵产生的CH4排放量公式如下所示:
■(4)
式中:EMT表示畜禽肠道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O2-eq);i表示畜禽养殖类别,包括牛、羊、禽类、生猪;APPi表示i类畜禽年平均饲养量;EFiD表示i类畜禽粪肠道发酵CH4排放系数,kg/(头・a);GWPCH4表示CH4全球升温潜能值。
(四)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CH4排放
在禽类粪便管理系统中,产生的CH4排放量取决于粪便的排放量以及粪便厌氧条件的降解比例。粪便在厌氧条件下产生CH4,在其管理和储存过程中都会释放CH4。当养殖场将大量粪便排放进化粪池、粪坑或沼气池等储存系统下,便会形成厌氧条件,从而产生大量CH4。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CH4排放量如下所示:
■(5)
式中:EGC表示畜禽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O2-eq);APPi表示i类畜禽年平均饲养量;EFiF表示i类畜禽粪便管理系统CH4排放系数,kg/(头・a);GWPCH4表示CH4全球升温潜能值。
(五)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N2O排放
在畜禽粪便管理系统中,当粪便在管理和储存时为有氧条件下产生N2O气体。粪便中所含的氮元素经过相关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将粪便中的蛋白质所含的氮反应转化为N2O气体。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N2O排放量公式如下所示:
■(6)
式中:EGD表示畜禽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O2-eq);APPi表示i类畜禽年平均饲养量;EFiG表示i类畜禽粪便管理系统N2O排放系数,kg/(头・a);GWPN2O表示N2O全球升温潜能值。
(六)畜禽饲养环节的CO2排放
在畜禽饲养过程中,生产照明、栏舍防寒保暖、通风散热、设备运转等环节,所需要消耗的电能、煤等能源,也会直接或间接产生温室气体的排放。畜禽饲养环节产生的CO2排放量如下所示:
■
■(7)
式中:EGE表示畜禽饲养环节耗能产生的CO2排放量;NAPAi表示i类畜禽年生产总量;Cie表示i类畜禽每只(头)在一个饲养周期所消耗的用电支出,元/头;pricee表示畜禽养殖的用电单价,元/(KW・h);EFe表示电能消耗的CO2排放系数,t CO2/(MW・h);Cic表示i类畜禽每只(头)在一个饲养周期所消耗的用煤支出,元/头;pricec表示畜禽养殖的用煤单价,元/t;EFc表示煤燃烧的CO2排放系数,t/t。
(七)畜禽屠宰加工产生的CO2排放
活的畜禽从养殖场经过运输到屠宰厂,然后经过屠宰、分类加工制成畜禽产品,如:肉制品、奶制品和蛋等。这些过程中所需的能耗也要计算入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中去,所以畜禽屠宰加工温室气体产生的CO2排放公式如下所示:
■(8)
式中:ESF表示畜禽屠宰加工产生的CO2排放量;Qi表示i类畜禽产品年产量,其中包括猪肉、羊肉、禽肉、牛肉、牛奶、禽蛋;KJj表示单位畜牧产品屠宰加工耗能,KJ/kg;en表示每度电的热值,MJ/(KW・h);EFe表示电能消耗的CO2排放系数,t CO2 /(MW・h)。
(八)排放总量计算
综上所计算,江西省畜牧产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的公式如下所示:
■
■
■
(9)
式中:ETotal表示畜牧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EGF表示饲料粮运输加工产生的CO2排放量;ESM表示饲料粮运输加工产生的CO2排放量;EMT表示畜禽肠道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CO2-eq)排放量;ECD表示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CO2-eq)排放量;EGE表示畜禽饲养环节的CO2排放量;ESF表示畜禽屠宰加工产生的CO2排放量。
三、结果分析
(一)江西省畜牧产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时间变化分析
1990―2013年江西省畜牧产业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及排放强度如表2、图2所示。从中可以发现:1990-2013年江西省畜牧产业生命周期及各个环节的CO2当量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同时期畜牧产业CO2当量排放强度呈波动下降趋势;江西省畜牧产业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0―1997年为第一阶段,1998―2002年为第二阶段,2003―2013年为第三阶段。在第一阶段,CO2当量排放总量(ETotal)从1990年974.12万吨增长到1997年1548.13万吨,呈上升趋势;第二阶段,CO2当量排放总量(ETotal)从1998年1464.18万吨下降到2002年1346.17万吨,呈下降趋势;第三阶段,CO2当量排放总量(ETotal)从2003年1369.68万吨增长到2013年1782.41万吨,呈上升趋势。
江西省畜牧产业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总量(ETotal)年均增长率为2.66%,饲料粮种植(EGF)、饲料粮运输加工(ESM)、畜禽肠道发酵(EMT)、粪便管理系统(ECD)、饲养环节能耗(EGE)和畜禽屠宰加工(ESF)各环节CO2当量排放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2%、5.53%、0.33%、2.6%、5.36%和5.07%,其中EMT和ECD的年均增长率明显低于EGF、ESM、EGE和ESF的年均增长率。从江西省畜牧产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各环节的增长速度可以发现,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饲养环节耗能、畜禽产品屠宰加工的增速明显高于畜禽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速。反映出江西省畜牧产业由家庭散养模式向规模化模式转变,由以农户废弃食物为主向高投入、高能量、高蛋白为特征的集约化、商品化生产模式转变。
(二)江西省畜牧产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特征分析
分别用EGF、ESM、EMT、ECD、EGE和ESF表示江西省畜牧产业生命周期六大环节CO2当量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如表3所示,在1990―2013年的24年间,EGF、ESM、EGE和ESP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1%、2.66%、2.63%和2.35%。EMT和ECD呈现下降的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7%和-0.06%,但ESM和ESF所占比例分别低于1%和0.04%。在CO2当量排放总量所占比例中,饲料粮种植、畜禽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三大环节所占比例远高于饲料粮运输加工、畜禽饲养环节耗能和畜禽产品屠宰加工三大环节,这表明饲料粮种植、畜禽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三大环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根据1990―2013年江西省畜牧产业各畜禽类别CO2当量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见表4)分析:24年间,江西省生猪、牛、羊和禽类的CO2当量排放比例变化幅度相对平缓。生猪和禽类呈上升趋势,牛呈下降趋势,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牛、羊、生猪和禽类的CO2当量排放量占江西省畜牧产业生命周期排放总量的平均比例分别为44.13%、1.03%、42.28%和12.56%,生猪和牛养殖占CO2当量排放总量主导地位。反刍畜禽(牛、羊)总排放量占45.16%,非反刍畜禽(生猪、禽类)总排放量占54.84%。
(三)江西省畜牧产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格局分析
1990―2013年共24年,江西省11个设区市畜牧产业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的空间格局如图3所示。图形结果显示:江西省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空间聚集特征明显,主要年份CO2当量排放量高的排放区主要集中在宜春市、吉安市和赣州市。以1990年为例,江西省11个设区市CO2当量排放总量相对较少,CO2当量排放量前三位为宜春市、吉安市和赣州市,CO2当量排放总量均在150万吨以上。这与这三个市是传统的畜牧业大市有关,生猪和牛的饲养数量占据全省的前三。低CO2当量排放区主要集中在赣中北部,包括6个设区市,分别为南昌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和鹰潭市,其排放总量都低于80万吨。2000年,宜春市、吉安市和赣州市的CO2当量排放总量进一步提升,达到200万―300万吨,南昌市和九江市的CO2当量排放总量也提升明显,与抚州市、上饶市CO2当量排放总量一起达到80万―150万吨。景德镇市、萍乡市、新余市和鹰潭市排放总量变化不大,仍然低于80万吨。2010年,赣州市的CO2当量排放总量继续呈上升趋势,CO2当量排放总量达到300万―350万吨。南昌市和抚州市的CO2当量排放总量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CO2当量排放总量达到150万―200万吨。景德镇市、萍乡市、新余市和鹰潭市依旧维持低排放水平。2013年,吉安市和宜春市的CO2当量排放总量增加明显,与赣州市一起达到300万―350万吨。上饶市的CO2当量排放总量增加明显,与抚州市、上饶市的CO2当量排放总量一起达到150万―200万吨。从1990―2013年的24年间,景德镇市、萍乡市、新余市和鹰潭市的CO2当量排放总量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宜春市、吉安市和赣州市的CO2当量排放总量上升趋势最为明显,且增量最大。南昌市、抚州市、上饶市和九江市的CO2当量排放总量上升趋势也较为明显。
四、结论及建议
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范文4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以大米为食,但水稻种植过程中也伴随着大量的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不可忽视。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甲烷排放量有望大大降低。
水稻种植过程之所以产生大量甲烷,是因为水稻通常种植在水田中,根部缺氧的环境非常适合产生甲烷的微生物的生存。将稻田中的水排放掉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抑制这些产生甲烷的微生物的繁殖,从而降低甲烷的排放量。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十余年前,科学家们发现如果水稻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更多地储存在种子中而不是根部,水稻种植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会大大减少,这可能是因为储存在水稻根部中的有机物能够进入土壤中被微生物利用,而其中自然包括那些能产生甲烷的微生物,但培育种子中淀粉含量更高的水稻品种并非易事。
由来自瑞典农业大学的华人科学家孙传信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这样的水稻新品种。他们将来自大麦的一种转录因子SUSIBA2的基因和SBEllb启动子一起转入水稻的基因组中,这一组合能够促使水稻合成更多的淀粉并将其储存在种子中。田间试验表明,这种转基因水稻每株产出的种子中淀粉含量占到了干重的86.9%,而在常规水稻中这个比例只有76.7%。与此同时,种植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的量大大降低,只有常规水稻的0.3% - 10%,显着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这种转基因水稻每株产生的种子干重也显着高于常规水稻,这也有助于解决粮食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业内人士高度赞扬了这项研究工作,但同时也指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田间试验来观察。例如,由于水稻根部重量的减轻,土壤中的微生物得到的营养会减少,这可能会影响土壤的生态环境,同时有可能导致种植过程中氮肥施用量增加。研究人员同时对中国国内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慌和抵制表示了关注,担心这会影响转基因水稻的推广应用。
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范文5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运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手段,开展低碳试验试点,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大幅度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17%。控制非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和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基本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步形成。通过低碳试验试点,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省区和城市,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推广一批具有良好减排效果的低碳技术和产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综合运用多种控制措施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制定并落实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47%和8%左右。
(四)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加快节能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到2015年,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年下降16%。
(五)积极发展低碳能源。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煤炭清洁利用,鼓励开发利用煤层气和天然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1.4%。
(六)努力增加碳汇。加快植树造林,继续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开展碳汇造林项目。深入开展城市绿化,抓好铁路、公路等通道绿化。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和可持续管理,强化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改造低产低效林,提高森林生长率和蓄积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十二五”时期,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积极增加农田、草地等生态系统碳汇。加强滨海湿地修复恢复,结合海洋经济发展和海岸带保护,积极探索利用藻类、贝类、珊瑚等海洋生物进行固碳,根据自然条件开展试点项目。在火电、煤化工、水泥和钢铁行业中开展碳捕集试验项目,建设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一体化示范工程。
(七)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继续推广利用电石渣、造纸污泥、脱硫石膏、粉煤灰、矿渣等固体工业废渣和火山灰等非碳酸盐原料生产水泥,加快发展新型低碳水泥,鼓励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沙浆;鼓励采用废钢电炉炼钢—热轧短流程生产工艺;推广有色金属冶炼短流程生产工艺技术;减少石灰土窑数量;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电石、制冷剂、己二酸、硝酸等行业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改良作物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努力控制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畜牧业和城市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控制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积极研发并推广应用控制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技术,提高排放控制水平。
(八)加强高排放产品节约与替代。加强需求引导,强化工程技术标准,通过广泛应用高强度、高韧性建筑用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实施水泥、钢铁、石灰、电石等高耗能、高排放产品替代工程。鼓励开发和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材料替代传统钢材。鼓励使用缓释肥、有机肥等替代传统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选择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替代产品或工艺,进行推广示范。
三、开展低碳发展试验试点
(九)扎实推进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各试点地区要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率先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践行低碳消费理念,成为低碳发展的先导示范区。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鼓励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开展低碳试点。各省(区、市)可结合实际,开展低碳试点工作。
(十)开展低碳产业试验园区试点。依托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建设以低碳、清洁、循环为特征,以低碳能源、物流、建筑为支撑的低碳园区,采用合理用能技术、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优化产业链和生产组织模式,加快改造传统产业,集聚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低碳产业集群。
(十一)开展低碳社区试点。结合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房地产开发,按照绿色、便捷、节能、低碳的要求,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在社区规划设计、建材选择、供暖供冷供电供热水系统、照明、交通、建筑施工等方面,实现绿色低碳化。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材,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加快建筑节能低碳整装配套技术、低碳建造和施工关键技术及节能低碳建材成套应用技术研发应用,鼓励建立节能低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的社区能源与交通保障系统,积极利用地热地温、工业余热,积极探索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本地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式,推进雨水收集和综合利用。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制定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规范,引导社区居民普遍接受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十二)开展低碳商业、低碳产品试点。针对商场、宾馆、餐饮机构、旅游景区等商业设施,通过改进营销理念和模式,加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运营管理,加强对顾客消费行为引导,显著减少试点商业机构二氧化碳排放。研究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制定低碳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办法,开展相应试点,引导低碳消费。
(十三)加大对试验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试验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建立部门协作机制,研究制定支持试点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产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形成支持试验试点的整体合力。研究提出低碳城市、园区、社区和商业等试点建设规范和评价标准。加快出台试验试点评价考核办法,对试验试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开展试验试点经验交流,推进相关国际合作。
四、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十四)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将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指标纳入政府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适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统计体系。根据温室气体排放统计需要,扩大能源统计调查范围,细化能源统计分类标准。重点排放单位要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台账记录。
(十五)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制定地方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规范清单编制方法和数据来源。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定期编制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的指导,做好年度核算工作。加强温室气体计量工作,做好排放因子测算和数据质量监测,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建立负责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的专职工作队伍和基础统计队伍。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
五、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十六)建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确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基本管理框架、交易流程和监管办法,建立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和信息制度,开展自愿减排交易活动。
(十七)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根据形势发展并结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办法,研究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逐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十八)加强碳排放交易支撑体系建设。制定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总体方案。研究制定减排量核算方法,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和认证规则。加强碳排放交易机构和第三方核查认证机构资质审核,严格审批条件和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和能力建设。在试点地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登记注册系统、交易平台和监管核证制度。充实管理机构,培养专业人才。逐步建立统一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系统。
六、大力推动全社会低碳行动
(十九)发挥公共机构示范作用。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要率先垂范,加快设施低碳化改造,推进低碳理念进机关、校园、场馆和军营。逐步建立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将低碳认证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低碳产品比重。
(二十)推动行业开展减碳行动。钢铁、建材、电力、煤炭、石油、化工、有色、纺织、食品、造纸、交通、铁路、建筑等行业要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方案,按照先进企业的排放标准对重点企业要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研究确定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服务量)温室气体排放标准。选择重点企业试行“碳披露”和“碳盘查”,开展“低碳标兵活动”。
(二十一)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宣传引导,研究设立“全国低碳日”,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宣传低碳生活典型,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生活观和消费观,使低碳理念广泛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二十二)加强履约工作。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及时编制和提交国家履约信息通报,继续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广泛宣传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行动与成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全面、有效、持续实施。
(二十三)强化务实合作。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和对话,积极开展多渠道项目合作。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积极支持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低碳项目合作。
八、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
(二十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研究。统筹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发展经济适用的低碳建材、低碳交通、绿色照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低碳技术;开发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大功率风能发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地热发电、海洋能发电、智能及绿色电网、新能源汽车和储电技术等关键低碳技术;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新技术。推进低碳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建设。编制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实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完善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低碳技术孵化器、中介服务机构。
(二十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培训,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完善相关学科体系。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学普及,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队伍、战略与政策专家队伍、国际谈判专业队伍和低碳发展市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九、保障工作落实
(二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和评价考核。各省(区、市)要将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完成本地区目标任务。要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按照相关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切实抓好落实。各省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本地区、本部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负总责。加强对各省(区、市)“十二五”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考核。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行问责和奖惩。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范文6
安徽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记者日前从省发改委获悉,省政府办公厅近日正式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加快推进我省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碳排放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
方案提出主要目标:到20xx年,全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xx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氢氟碳化物、甲烷、氧化亚氮、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碳汇能力显著增强。支持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碳排放率先达到峰值。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低碳产业不断壮大,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逐年提升。按照国家部署启动运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和评价考核制度基本形成,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
为实现主要目标,方案提出重点任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能源指标控制,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化利用化石能源。打造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工业领域排放,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增加生态系统碳汇。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加强城乡低碳化建设和管理,加快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低碳化处置,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区域低碳发展,实施分类指导的碳排放强度控制,深化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支持贫困地区低碳发展。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强化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建设。加强低碳科技创新,加强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强化基础能力支撑,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与核算,完善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国际国内合作,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对话交流,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的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