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产业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产业的特点

体育产业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陕西;秦岭;山地体育;开发;布局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025-02

在陕西省内,秦岭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库,也是联系陕南与关中区域的纽带,区域位置的特殊性使秦岭北部和南部表现为异样的自然资源特点,这导致该范围具备尤为丰富的山地体育产业业态。为此,需要对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的开发以及空间布局进行探究,从而解决陕西秦岭山地体育的主导产业、空间分布、优势产业选择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而优化此范围的山地体育现状,最终促进陕西秦岭区域的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山地体育产业的含义与特点

(一)山地体育产业的含义

近些年来,逐步地兴起了依赖于山地资源的狩猎、滑雪、攀岩等体育运动,并且变成人们进行体育竞技与休闲的一项关键内容,山地体育的兴起,有利于发展体育产业。参与山地体育的爱好者在亲近自然界、享受运动乐趣、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了体育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促进了体育产I的发展。

山地体育产业并非某种特殊的产业形态,其指的是以山地体育产业资源为中心形成的全面、系统的体育产业形态,即在开发与应用山地体育产业资源的过程中提供山地体育服务与产品。由于是依赖于山地体育资源而整合山地体育产业,因此山地体育资源的市场规律和丰富性决定了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形式。

(二)山地体育产业的特点

1.资源依赖性。山地体育产业能够与山地体育产业资源互动影响,务必依赖于山地体育产业的自然资源来发展山地体育产业。与此同时,在持续发展的山地体育产业过程中,会有效地整合与应用山地体育产业的自然资源,从而衍生出具备丰富形态与很多类别的其他山地产业体育的自然资源,而山地体育产业也能够应用这一系列的资源。为此,山地体育产业及其资源互相影响,能够促进良性的循环形成。

2.业态全面性。山地体育有着全面发展很多个业态的特点。依赖于山地体育产业资源而发展的山地体育产业不但涵盖山地体育的中心产业,即山地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山地体育竞技表演业等,而且涵盖关于山地体育的产业,如山地体育器材设施制造业、山地体育场馆业、山地体育旅游业、山地体育会展业等等。为此,山地体育产业有别于山地体育旅游业等有关业态。而山地体育产业全面性的业态之间互相影响、练习密切,能够使体育产业链形成,从而推动产业的全面发展。

3.环境影响性。山地体育产业能够实现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和谐性。山地体育资源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常常牵涉到植物和动物保护区。为此,开发山地体育产业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有重点和有选择性地建设产业。并且,产业布局会受到山地地貌和地形的影响作用,在兼顾产业开发成本与保护山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山地体育产业的特点是受到自然环境的控制以及受到地貌地形划分范围的影响。简言之,山地体育产业资源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开发山地体育产业部门的技术经济。交通环境会影响到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山区是发展山地体育的核心区域,而开发山地体育产业受到交通条件的影响。倘若缺少便捷的交通,那么就难以实现山地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和供给,也就难以使规模化的产业形成。同时,制度环境会影响到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尽管有着丰富的山地资源,可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制度才可以使资源的优势形成,从而实现产业效益。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激励、扶持等,能够为发展山地体育产业创设优良的制度环境。

4.协同合作性。山地体育产业有着区域协同开发的特点。因为山地自然条件的情况复杂多变,山地体育产业会向很多的行政区域辐射,因此要求联合多个行政部门协同开发。并且,由于山地体育产业有着多样化的业态,因此更加要求有关组织机构加强合作,从而一致开发山地体育产业的一系列业态。

二、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开发及空间布局措施

(一)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开发的整体模式

需要因地制宜,加速山地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有效地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大力开发体育产业。开发山地体育产业的整体模式是:依赖于秦岭山地的体育资源,以秦岭辐射的范围作为中心,创建空间布局,辐射较广范围的山地体育产业区;对山地体育产业的一系列业态进行有效的整合,根据附近的环境、消费需求、市场发育情况等,实现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丰富。这样,能够形成立足于山地体育资源的秦岭山地体育产业链,同各种产业进行联系,防止链条的散乱或断裂,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辐射区域的扩展,推动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链的培育

开发山地体育产业需要涵盖体育产业牵涉到的一系列业态,有效地兼顾市场规模和资源要素,有重点和有选择地发展业态,从而使依赖于山地体育产业资源、实现消费需求的山地体育产业整体形成。培育产业链是规模化发展山地体育产业的关键方式,其指的是有关产业当中的一系列业态通过提供体育服务或者是产品的形式,以创造消费价值或者是实现消费者的需求为目的,结合相应的时空布局和逻辑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式组织。

以体育的市场价值与经济作用作为视角来讲,山地体育产业中的中心产业是山地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以及山地体育竞技业,而山地体育用品销售业、山地体育会展业、山地体育旅游业等其他的体育产业属于相关的产业。当然,山地体育产业的组织会越来越扩展,从而更进一步地丰富产业形态。与此同时,产业的发展组成部分是消费需求与产业组织利润。山地体育产业提供的服务或者是产品重点实现两种消费群体:一是专业运动需求,这种消费需求是立足于展示山地体育运动的成绩或者是提高山地体育运动竞技能力,如建设的皇冠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就是为了实现这种需求。二是大众群体需求,这种消费需求是立足于感受山地体育活动,如休闲和健身等,例如宝鸡太白山旅游登山节。并且,山地体育的产业链需要在组合与延伸的基础上推动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陕西秦岭的山地体育产业链需要立足于秦岭的山地体育产业资源,提供体育服务和产品,实现大众群体和专业运动员对山地体育的消费需求,从而为地方创造价值。并且,需要根据制造生产、销售产品、消费服务的逻辑顺序建设一种动态发展、互相影响、上下联系的链条式的动态产业结构。

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链的一系列业态组成部分是上游与下游的联系,依赖于山地体育产业资源的上游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与体育设置器材制造业生产消费资料,从而将运营资料提供给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场馆业。属于服务消费层次的体育旅游业、体育健身娱乐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会展业、体育培训服务业等依赖于上游的业态提供更加多样性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这几种业态之间互相影响、互动支持、互相促进。处于山地体育产业链下游的体育对外贸易业与体育传媒业属于延伸的上游w育产业链,而有效地统一上游业态跟这两种业态能够实现消费需求以及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要求。

(三)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的空间布局

体育产业的空间布局是对固有的山地体育产业链进行有效的整合,连接固有的产业部门,从而使市场激活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整合需要开发以及已经开发的山地体育产业部门的基础上,通过点带轴的进一步发展,能够互补产业的优势,大大地减少开发资源的成本。陕西秦岭体育产业的空间布局需要立足于渭南、安康、西安等固有的山地体育产业基础之上,根据交通条件、产业资源的分布情况,有重点地建设六大山地体育产业区域,即商山体育产业区、安康体育产业区、骊山体育产业区、华山体育产业区、终南山体育产业区、太白山体育产业区。其中,商山体育产业区包括商洛所辖的1 区 6 县,由于该区域具备丹江文化、柞水溶洞、金丝峡等资源,因此适宜重点发展登山和水上运动等体育项目,注重开发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体育旅游业,以及开发体育竞技表演业和体育培训服务业;安康体育产业区包括汉阴、石泉等,由于该区域具备天华山瀑布、子午栈道等资源,因此适宜重点开发山地越野、水上漂流等项目,以及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休闲服务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场馆业,并且延伸体育对外贸易产业链;骊山体育产业区包括临潼区骊山及北麓,由于该区域具备骊山温泉、秦唐文化等资源,因此适宜发展体育外贸和体育传媒业,需要重点开发体育会展业、体育旅游业、体育休闲娱乐业;华山体育产业区包括潼关县、华阴市等,由于该地具备武侠文化、道教文化、华山资源,因此适宜开发攀岩、探险等体育项目,需要注重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旅游业,以及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开发体育场馆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终南山体育产业区包括户县、长安等,由于该地具备森林公园和山区,因此适宜发展参与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开发体育外贸业和体育传媒业;太白山体育产业区包括岐山、眉县等,由于该区域具备民俗文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因此适宜发展狩猎、体育竞技、探险等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开发体育旅游业,实现体育对外贸易业与传媒业的延伸。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整体模式进行开发与产业链进行培育,以及对该区域产业空间进行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该区域的规模化发展,从而推动陕西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春和.体育学科研究方法的多元融合及关系辨析――基于还原论与复杂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4).

体育产业的特点范文2

关键字:体育产业;SWOT分析;重庆

【分类号】:G899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成为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快速的现代服务业之一。中国体育产业虽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迅速,据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介绍,2012年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375.62万人,实现增加值3135.95亿元,占当年GDP的0.6%,比2011年增长14.44%。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对重庆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对提升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产业的内涵

1、体育产业的含义

体育产业是指为人类提供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用品而进行的一切生产性和经营性组织的集合,包括体育产品生产制造业、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设施业和体育服务业等。如体育服装、器材设备、体育彩票、竞技表演业等,都是体育产业的一部分。

2、体育产业的特点

体育产业的特点共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空间性,从事体育活动的消费者必须在一定场所进行,所以创造良好的体育空间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二是时间性,体育消费者一般都是选择工作之后的闲暇时间进行健身和娱乐;三是服务性,体育产业服务的对象是个性多样的人群,所以提高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四是综合性,体育产业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而是集制造业、设施业、销售业和服务业一体的产业群。

3、发展体育产业的作用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可以刺激消费者需求,扩大内需,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其次,体育产业是一种能耗少、污染小的绿色产业,它的迅速发展扩宽了第三产业的领域范围,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再者,各种体育赛事的开展,不仅能扩大市场需求,还能创造就业机会。

二、重庆体育产业的SWOT分析

1、 内部优势分析

(1)人口众多,潜在的体育消费市场巨大。2012年,重庆市常住人口2945万人,比上年增长0.9%。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678.11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72.15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266.8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3.02%,全市城镇化率为56.98%,比上年增长了1.96%。巨大的人口数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重庆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2)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有着良好的物质条件。重庆市交通便利,是西部地区的大型水、陆、空交通枢纽。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15.15亿元,比2011年增长9.1%,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0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09公里,轨道交通里程131公里。且到2012年为止,重庆市共有17351 个体育场地,体育场74个,体育馆40个,游泳馆9个,为重庆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环境。

(3)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11409.6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达4494.41亿元,占GDP总值的39.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2968.14元,比2011年增长了13.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7383.27元,增长了13.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4.2%,居民用于其他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加,这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内部劣势分析

(1)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庆体育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从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增长速度来看,主要以体育彩票业为主导,这与体育产业的结构不相协调。

(2)城乡发展不平衡。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位于“一圈”的主城区产业发展较快,而位于“两翼”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滞后,限制了重庆市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3)缺乏经营管理人才。重庆市发展体育产业的机构不健全,体育市场管理队伍素质不高,有些区县基本没有专业的经营人才,真正懂得体育和经营管理的人才十分缺乏,束缚着重庆市体育产业的发展。

3、外部机会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结构发生改变,有力地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发展体育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继出台政策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再加上中国在体育事业上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极大的激发了全民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体育热的到来将极大的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4、外部挑战分析

重庆地处内陆,在区位上和经济发展水平上与沿海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人才上较为缺乏,且市场体系、法制不够健全;再加上大量国外体育产品涌入进来,竞争加剧,并且消费者大都亲睐国外名牌,在体育竞赛上,足球世界杯和NBA篮球赛也备受欢迎,这对重庆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一大挑战。

三、促进重庆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策引导,增加资金投入

重庆政府要加大对体育产业的重视,加强对体育产业的整体规划,积极落实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并完善相关政策,对赞助体育赛事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费减免,鼓励企业投资于体育产业,共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2、发展体育用品和体育竞赛市场,健全体育市场体系

要充分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利用信息、政策等条件,发展体育用品集散地,体育训练和服务基地。其次,有关管理部门要积极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创造一个结构合理、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体育市场。

3、加强人才培训,储备高素质人才

重庆要坚持开放的选人、用人观念,积极引进一批懂体育、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并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和合作,为重庆体育事业的发展培训和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重庆统计年鉴2013年》,重庆统计信息网:http:///html/tjsj/tjnj/

[2] 刘显忠.重庆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决策导刊,2011(11):24-26

[3] 张鹏杰.我国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166-167

体育产业的特点范文3

摘 要 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目前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国民经济 新增长点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一)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1995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1995-2010)》的颁布正式开启了我国体育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序幕,纲要提出要逐步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近年来,全社会对体育产业的投入不断增大,在21世纪初的几年间,我国体育用品工业总产值以每年数百亿元的速度增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将我国体育a业的发展推向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共同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极大地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二)发展呈现多元化特点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经营领域不断拓宽。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馆普查数据,目前我国标准体育场地数量已经超过50万个。围绕全民体育运动所产生的体育服饰、体育器材及配套设施的巨大需求,涌现出一批满足大众需求、符合市场规律的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企业。与此同时,围绕体育竞赛和体育健身所产生的体育无形资产也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诸如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专利和使用权的持有及转让、电视转播权的转让、球队冠名、广告推广等活动在当今已经愈来愈普遍。

(三)发展的制约因素

虽然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但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偏弱,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缺乏对体育产业的宏观引导性文件,体育产业的发展未获得相应的优惠政策。离开了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体育产业的发展就像无源之水,无法得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第二,体育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具体表现在体育消费的总体规模偏低,体育服务消费比例低。一些领域的体育发展仍然主要依靠国家投入,忽视了依靠市场手段进行融资。第三,现有的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以健身、保健、场地服务、咨询等为代表的体育核心产业发展滞后,落后于体育广告、体育新闻、体育旅游等附属产业的发展。而传统的体育服饰和器材行业由于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体育产业下面的分产业没有形成顺畅连接的产业链条。

二、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企业的投资

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很多企业在体育产业领域进行投资。企业的投资形式一般主要有两种: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企业把资金直接投入到体育产业中,这也是企业对体育产业最主要的投资方式,其投资进程和规模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仅有少数的企业能够使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在企业内部进行管理。间接投资是企业通过其他间接的方式从体育产业获得利润。比如企业可以对某一项体育赛事进行赞助,从而获得冠名权,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这种广告效应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其获利的程度不可估量。体育产业通过这种吸引企业投资的方式提高了国民生产总值,同时间接地提升了国民经济。

(二)体育产业扩大内需,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精神文化消费就开始出现快速的增长势头。随着人们对健身运动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居民对体育相关的产业和活动的消费比例越来越大,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就必然会刺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就必然加速了体育产业的规模化水平。反过来,体育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居民的体育相关消费的水平。据统计,我国居民在文化和体育方面的消费水平每年的平均增长率大约在8%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国的内需,刺激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

(三)体育产业的发展给我国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较多。在我国这个人口密集型国家,体育产业发展越快速,其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的情况。

三、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是拥有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能力进行体育消费,而且基于体育对于健康的积极作用,人们也有意愿去进行体育消费,人民群众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能力必将增强。体育产业还是一个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的上游优势产业,体育产业与制造业、建材业、交通通讯业、服装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具有高度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意味着在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相关行业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所以说,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杨君伟,孟宪菊.浅谈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64-66.

[2] 孙玮.试论体育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9(04).

体育产业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影响 经济

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和体育产业化是体育工作的三大支柱。其中,前两个计划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而体育产业化则是支撑这两个计划的运行机制。本文通过对体育产业在我国体育工作的重要性的研究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并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希望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一、体育产业的涵义

经济学界认为,体育产业必须严格地界定在体育的劳务服务范围内,不属于这个范围的不能算为体育产业。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体育产业的概念不应该是严格的经济学名词,而应该是工作名词。我们把体育产业分为三大类,就是体育的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育部门办的第三产业,就是利用体育自身的魅力进入市场的产业,推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两个条件形成的体育部门办的第三产业。即体育部门在投入人,财,物生产要素后,生产出不采取实物形式但以运动形式存在的体育服务产品。体育部门是一个既有投入又有产出体育服务产品的服务产业,具有产业属性,体育产业是产业,不需要以体育产业的市场化来证明,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体育产业以获得社会资源投入为代价,为社会提供了满足人的物资和精神需要的体育服务产品,随着社会对体育服务产品的需求的增长,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提高。

二、我国体育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产业化和我国文化,教育相比,发展力度明显不够,步子还不大。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在近几年有着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

1.传统体制束缚严重

我国体育产业长期以来一直由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包办改革开放后,尝试性地将体育产业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带有旧体制的烙印,由于政府行为涉及面太宽,使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常常缺乏足够的自。另外,在赢利后,企业得利的往往是少数。如,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大大挫伤了企业投资体育产业的积极性。

2.地域分布不平衡

目前体育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状况。首先是地域间的不平衡。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有很大差距。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省市发展迅猛而且达到一定的质量,西部地区发展则比较滞后,个别地区的绝对差距甚至在扩大。其次是各运动项目间的产业开发不平衡。由于各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取得的成绩有差别,项目的观赏性也不同,因此其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异。

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体育产业结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本体产业发展还不够大,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体育的支柱性本体产业应该定位于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但是三大支柱性本体产业规模还有限,其市场运作也不够规范。

4.主体投入不足,市场发育不全

消费需求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体育消费属第三产业范围内的消费。增加体育消费就会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但是,如何增加体育消费,运用什么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并无政策可循。

5.体育产业法律规范不够健全

我国的基本法律环境要素是我国体育产业的基础,我国专门的体育法律法规对我国体育产业具有专门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的整体法律环境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少差距,但是相对过去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我国整体法律环境水平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法律环境比较差,体育产业的专门性法律规范文件很少,法律效力层次低,操作性也不强,已经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1.体育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体育行政部门要正确把握体育发展的规律,逐渐改变完全依靠政府办体育的观念,逐步做到非赢利性、福利性体育事业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提供资金,大力发展提供赢利性非公共产品的体育产业。把发展体育产业放到与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重的地位上来,结合本地区实际,会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制订体育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2.结合地区特点,发展特色体育产业

重点培育东部地区的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依靠中部地区的人口优势和区域资源重点发展体育产品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建立若干体育用品的生产基地,根据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经济地理状况,重点开发以体育探险、体育旅游和民族体育为特色的产业资源等。

3.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格局

我国要拓展体育融资渠道,(1)要制定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入体育产业的政策,为新兴的和创新性的体育产业项目,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 安排一定的政策性贷款用于发展各类体育产业,鼓励组建各级、各类体育产业基金组织、体育投资公司,创造有利于发展体育产业的综合性融资手段和方式,设立国家级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和体育资产经营公司。同时各级体育部门应重视对运动项目和赛事的推广力度,大力发展体育赞助市场,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格局。(2)要促进体育产业与金融资本的结合, 以加强体育业发展的实力。体育产业融入资本市场,除了可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还有利于体育产业的社会化组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动作。同时体育产业要走公司化、股份化的发展道路,落实企业的经营自,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4.建立良好的体育产业法律环境

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优化体育产业法律环境的过程实际上是从体育产业法规的角度寻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策略。在提高体育产业法律环境各个要素水平时,必须正确认识我国体育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根据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症下药,尽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某些体育产业的外延又可以划分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不同性质的产业需要有不同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在制定,实施体育产业法规时,要针对体育产业的实际内容,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四、结束语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这离不开产业管理者和产业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中国申奥成功也离不开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体育产业的位置重要,应当科学理性地进行指导,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成斌等:引入营销理念,发展地方高等教育[J].亚洲教育,2004,30(6),23~24

体育产业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体育产业;软实力;提升策略

一、体育产业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一词是在1992年由美国教授约瑟夫.奈正式提出的,在这之后约瑟夫.奈又对其进行了不断地完善还改进。所谓的软实力主要包含价值、文化的吸引力,以及决定政治议题与国际规则塑造的能力。“软实力”一词起源于美国,直到左学金教授将软实力引入中国,我们才对“软实力”一词有所了解。他认为约瑟夫.奈对于软实力的讲解充分揭示了其目的性、相对性、吸引性以及具备文化、产业属性等诸多特点,左学金教授还提出软实力即是一国自身的国际号召力以及发展潜力均受国家文化、社会制度以及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提高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有研究表明,文化产业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中之重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软实力已不再单单局限于国家层面的研究,对产业属性以及文化属性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早以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张长城曾经指出,加快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提高体育软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国民体质环节中重要的体育环节,我们更应该加强体育产业的软实力,提高体育产业的创新能力、文化内涵以及传播能力,塑造良好的体育产业形象。

二、我国体育产业软实力的提升策略

(一)积极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力

积极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力对于我国体育产业软实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体育产业创新能力,我们首先要培养加强体育产业中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体育产业中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产业中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通过工作队伍的完善,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确保员工积极主动的才遇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体育工作人员较为缺乏,专业型人才就更为匮乏,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引进专业型人才;此外,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员工身上一般都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思维,创新理念,所以,应积极引进、吸取先进的管理模式来鼓励员工的创新服务与管理。最后,还应该加强法律观念,完善法律制度,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文化吸引力

(1)、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产业的重要标志,是其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产业的建设中,加强文化吸引力对于体育产业软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产业文化不单单包含企业文化,同时也包含管理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其管理经验以及企业文化都涵括了深奥的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国文化的渗透,也为我们带来了先进、丰富的管理资源。集古今中外,加强体育产业文化,是提高体育产业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2)、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人服务。在体育产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将和谐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人民服务。坚决抵制体育产业建设中弄虚作假等不良作风,将“为了人、重视人、尊重人、依靠人”的格言体现在体育产业建设中。

(3)、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法治化的全面普及,市场经济法治化已成为当今的主旋律。在法制经济下,要加强体育产业的经济实力,就必须完善体育产业文化法治化的建设,只有具备法律的保障,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为体育产业培育人、塑造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4)、体育产业要加强体育产业的投入,合理规划产业资源,加强物质文化的建设,为体育产业的大力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三)、积极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传播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快速传播的社会,抓住信息传播的先机,积极整合有关体育产业的相关信息资源,大力提升提升我国体育产业文化的传播能力对于加强体育文化的软实力同样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传播能力虽然已有很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方面的问题,传播力还相对落后,因此,大力提升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播力已迫在眉睫。

首先,我们要对体育产业文化进行一次积极整合与梳理,然后,在利用各种不同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在传播媒介方面,我们最好是采取多种媒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能进行体育产业文化的传播。伴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充分发挥网络的覆盖性,来进行体育产业文化的传播,提供我国体育产业文化影响力;此外,顺应社会的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对于提高体育产业文化的传播,增强体育产业的软实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积极塑造塑造我国良好的体育产业形象

积极塑造塑造我国良好的体育产业形象,首先就要求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能力、文化内涵以及传播能力,其次,还要积极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自我形象以及媒体形象。只有从内在与外在都进行不断地完善,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软实力,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



参考文献:

[1] 徐耀魁.大众传播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3] 王超逸.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9:100?

[4] 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二———国家软实力[EB/OL]..

体育产业的特点范文6

摘 要 2104年底国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大力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成为拥有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我国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1]。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中,体育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体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要解决提高体育产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扩大体育产业人才队伍的规模等问题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高校 体育产业 人才培养

一、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体育产业人才是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充分条件,建设高素质的体育产业人才队伍是我国现阶段发展体育产业的最大需求。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壮大,体育市场主体日益成熟,各产业间产业融合发展,能够较为充分表现出体育产业的辐射效应。国家注重体育人才的培养不仅能够发展体育产业,壮大体育产业的人才队伍,同时也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提供较多的就业职位,为更多热爱体育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现我国体育类高校都增加体育管理专业,招收体育管理类学生,开设体育管理方向的相关课程,为我国培养体育产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弊端

1.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后备力量薄弱

我国体育产业现阶段规模小,不能表现其巨大潜力;结构发展不协调,不能把握住各地方自然资源带动体育产业等诸多弊端涌现使其发展滞后。现在体育产业还属于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要想快速发展体育产业,必须要有出色的人才队伍来支持。

2.高校对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质量落后

我国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中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的培养,而忽略我国各高校对其培养的重要性。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平台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全面的体育产业管理人才。但据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只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几所高校开办了体育产业MBA项目,其他开办体育产业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还面临着办学力量薄弱、办学设施落后等问题。现阶段是高校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与体育市场的实际需求存在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2]。

3.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较晚,其培养体系也不够完善,我国体育人才培训形式普遍存在规模小、专业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僵化缺乏特色、办学经验不足和方法陈旧等不可忽视的问题[2]。我国现阶段也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缺乏创新性,现阶段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应借鉴体育强国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但同时也应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的发展,适应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需求,制定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建议

(一)明确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应明确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市场上所需要的体育产业人才,结合培养对象制定一个明确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应按照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我国体育产业正处在起步期,现阶段对体育产业人才要求较高,需求量较大,要想快速发展体育产业,必须要有出色的人才队伍来支持。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发展体育人才培养对象

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对象不应仅仅局限于针对管理人才,也应该注重退役运动员的资源,抓住其了解体育技能,熟知体育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学习体育产业的理论知识机会,让他们应用到实践中。退役运动员本身对体育就有一定了解,加上后期高校为其提供学习相关知识的机会,他们再到企业中去,必定可以有较好的应用,不但能够为企业提供体育产业人才,也能为他们退役后的工作提供保障。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重视高校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现中国有九大高校联盟,高校间也应形成体育产业专业的高校联盟,各高校间举办科研交流活动,一起讨论和学习体育产业的科研成果。大家共同探讨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起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法,共同进步。同时也要多举办国内外体育产业科研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现高校未能较好地把体育产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忽略了理论实践的重要性。高校应与体育企业合作,将培养的人才输送到企业中进行实践与发展,实现理论实践相统一。在实践中更好的体会理论知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国家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为高校多提供岗位平台。不仅可以为企业输送人才,加快企业发展,同时也缓解了人才就业问题。加强互动交流、加强校企合作,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实践,实现理论实践相统一。

三、结语

明确我国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发展体育人才培养对象,产学研协同创新重视高校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扩大体育产业人才队伍的规模,使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