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的发展过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降解塑料的发展过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降解塑料的发展过程

可降解塑料的发展过程范文1

目前,农村垃圾处理面临诸多困难。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每天每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0.86kg,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t。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等的混合体,各种难以分解的垃圾越来越多。就地消纳和能源利用应该是农村垃圾最有前景的处理模式。首先从农户开始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将其中可利用的有机物,结合秸秆、禽畜粪便等送入户型厌氧发酵池,产沼气作为户用能源。其它部分通过“户集,村收、镇运输”的模式,进入城镇垃圾处理系统。因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管网系统,随意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造成附近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根据农村现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应满足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宜就近单独处理,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简单的要求。人工湿地、稳定塘、生态沟渠净化系统、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相比于其它工艺,更加符合以上要求。尤其是生态沟渠净化系统,将沟渠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里面构建多种植物和吸附材料的污染物立体拦截净化体系,然后将生态沟渠与农田系统结合,实现生活污水的田间灌溉。因此,因地制宜,经济生态的产业模式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方向。2010年,环保部在多个省份开展了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重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在该领域应该会衍生新的产业。

2农田环境控制技术与设施

农田环境包括农田水、土、养分、作物等生态环境。涉及的相关技术与产业包括: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与设施、精准施肥及缓施肥的技术与产品、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与设施、农田养分的监测与截留控制技术与设施、农产品重金属检测。围绕农田环境物质、能量调整与物质循环所产生的技术产业就属于农田环境控制产业。目前,湖南省在以上几方面尚未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前景和潜力巨大。节水灌溉技术与设施:我国农业用水量占国民经济总用水量的70%左右,由于水资源总量有限,城市和工业用水日益增加,农业用水量相对减少。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在发达国家,每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的粮食生产能力有2kg,而在我国湖南省地区只有0.85kg,水资源浪费严重。为推动节水灌溉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湖南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综合节水,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种植结构等因素,科学的确定节水灌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2000年以来,株洲市先后在攸县的莲塘坳、菜花坪和醴陵的浦口、泗汾等7个乡镇发展节水农业,到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3965万元,使高效节水灌溉农田面积达到4700hm2,年节水1400万m3,相当于新建近20个小II型水库,同时还使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了1047万kg,提高了农民人均收入,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精准施肥:精准施肥及缓施肥技术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物质循环中养分的输入和输出,防止农作物品质变化及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精准农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很快,且已具规模。近年来,我国也开始慢慢地关注与研究,并在实践上有一些应用,如遥感应用方面,中国已成为遥感大国,在农业监测,作物估产,资源规划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化肥施用量比较多的省,化肥投入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利用率相当低,造成养分投入比例失调,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和农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精准施肥将是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湖南种植业呼唤精准施肥,湖南农业呼唤精准施肥。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与设施: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hm2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目前南方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容乐观,尤其是湖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如近两年报导的湖南娄底双峰县铬污染事件、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湖南武冈血铅超标事件、湖南嘉禾县血铅超标事件等。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点,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因此,治理和恢复难度大。传统修复技术主要是挖掘填埋,但其成本高、占地大。目前运用比较广的修复技术是原位化学固定,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对土壤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原位的化学与生物修复结合农艺措施的综合技术将是今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3绿色农业生产资料相关产业

主要包括有机肥、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可降解农膜等绿色农业生产资料的开发及其相关产业。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由于有机肥存在“三低三大”的问题(有效养分低、劳动效率低、无害化程度低,体积大、劳动强度大、污染大),而有机肥料的减少,又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三大问题:一是种田成本增加,增产不增收;二是化肥的增产效益下降;三是土壤物理性状变劣。因此我省施用有机肥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经历了由增多——减少——增多几次转变。微生物肥料在我国生产和应用已有几十年历史,也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发展过程。目前国内不断有新的企业投入生产,有新的产品出现。国外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和产品也开始拥入中国市场,湖南农业也不输在起跑线上,先后成立了大大小小的微生物肥料公司,并组建了专业的科研团队进行研究,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我国微生物肥料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质量不高,缺乏新型高效产品,作用机理不够明了等。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微生物肥料,从发展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出发,从减轻农民负担减少生产成本出发,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前景广阔,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生物农药: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资料介绍,全球每年被病虫害夺去的谷物占收成的20~30%,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亿美元。我省不仅是我国首个生物农药基地的创建地点,而且也是全国最大生物农药基地的创建地点。湖南省拥有生物农药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力量,成立了生产生物农药的湖南惠农生物有限公司、农杰生物制剂公司、新长山公司、海燕农资等多家企业。我省农业的快速发展与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决定了生物农药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生物农药的应用与推广将会在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降解农膜:我国是世界上农膜生产和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目前我国地膜年产量达60万t左右,累积推广面积达5000万hm2,是其它所有国家总和的1.6倍。我省年均应用就达1215万亩,是国内应用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目前国内已进入中试或批量生产可降解塑料制品的VA等十几种降解塑料,出现了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联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数十家降解塑料生产企业,但遗憾的是,国内实现规模化降解农膜生产的企业寥寥无几,湖南省内更加稀少。主要原因:一是降解农膜企业普遍不景气,二是真正被认可的全降解塑料还很鲜见,因而就出现了农民热盼、企业冷淡的局面。面对日益绿色化的国际市场,农膜生产企业必须瞄准市场,适应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更多的适应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4农业环保信息化相关产业

可降解塑料的发展过程范文2

关键词:玉米;农业生产;作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14

玉米是一种起源于美洲大陆的谷类作物,其在世界上多个国家中都被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1]。玉米在中国粮食作物中产量仅次于水稻与小麦,其可显著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快速建设与发展,这就意味着玉米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促进玉米产业的长远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农业相关工作者应重视探究玉米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就玉米产业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1 玉米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1 重要粮食作物

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粮食可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当其出现短缺时,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一定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我国总人口约占到世界人口的1/5,属于人口大国,因而在粮食供给的问题上一直采取粮食自给政策[2]。玉米作为我国3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约占了我国现有耕地的1/5,在粮食年总产量中,玉米年产量更是占到25%以上。这意味着玉米产业在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主要饲料作物

相关研究指出,世界上近65%的玉米均被用作饲料。玉米可作为能量饲料,其秸秆可作为青贮饲料,100kg的玉米可发挥的饲用价值等同于135kg的燕麦,这就意味着玉米提供的饲料价值与其他谷物相比有明显较优,因而玉米被称作“饲料之王”[3]。畜牧业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部位,其发展与饲料供给量与质量离不开。而玉米作为饲用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其产业的发展对于畜牧业而言也起着毋庸置疑的推动作用。

1.3 高效经济作物

由于玉米籽粒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因而其在食品加工或工业中也多被视作良好的加工原料,其综合利用率远高于其他作物,可达99%。由于玉米中淀粉含量高达78%,且化学成分佳,可作为药源、糖源、能源等,所以其在各类加工中均能作为优异的淀粉供给源。在工业领域的生产中,其不但可提供淀粉,可加工出氢化油、饲料、果葡糖浆等。玉米淀粉还可用作可降解塑料的生产,以推动环保工作的开展。加之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含较低饱和脂肪酸,因而被称作“健康营养油”,在目前人们愈加重视健康食品的环境下也逐渐开始受到了追捧。玉米可在商品农业生产中作为高效的经济作物。

1.4 有效调节作物

在现代化栽培技术的影响下,玉米种植也实现了合理轮作,主要表现在茬口好、耐连作等方面,因而可发挥着优于水稻与大豆的轮作优势。加之玉米种植可为畜牧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推动畜牧业的发展,而畜牧业的发展又可为有机肥料提供大量的原料,从而得以持续循环地维持土壤肥力。玉米秸秆实施还田时,还能有效增加了土壤养分与有机质,对其生物活性的提高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以此真正实现了维持土壤良好肥力的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2 玉米产业在农业产生中的前景展望

玉米产业的发展受市场需求的直接影响。而由于玉米产量稳定,具备较大增产潜力,种植成本较低,且在食用、饲用、加工等多个方面均能发挥良好应用价值,因而玉米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具备较良好的发展前景。玉米可在饲用、食用、工业原料等方面应用,这就对玉米产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绿色能源的使用也逐渐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玉米可用作生产酒精,因而其在未来对燃料乙醇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的环境下也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也要求玉米产业应提高单产水平[4]。在此认知基础上,玉米产业应将发展目光聚焦于培育并推广优良杂交种,确保实现玉米高产、减少病虫害、提升适应性。主要可通过优化玉米化肥理化特性,实施科学合理施肥来达到玉米增产增收,还要对玉米病虫害的物理、化学防治手段积极进行完善、创新,确保的玉米优质栽培,并需加强玉米现代化耕作栽培水平,以真正实现玉米稳定增产。

3 结语

玉米在农业生产中不但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还能作为饲料作物、经济作物、调节作物等,从而在农业多个方面发展中均发挥着良好的影响作用。而在现阶段农业生产对玉米产业愈加重视的环境影响下,探究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积极推广科学玉米栽培技术已然成为了玉米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这要求农业相关工作者应重视研究如何科学栽培玉米,真正实现玉米增收,从而为推动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助力。

参考文献

[1]周晶.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农业与技术,2016(04):

130.

[2]张秀青.中国玉米产业困境及破解途径[J].农业展望,2014(07):

50-52.

[3]王倩.关于我国玉米产业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展望,2016(10):

可降解塑料的发展过程范文3

新型缓冲包装材料发展空间巨大当记者谈及目前国内运输包装的发展现状时,叶顺生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在运输包装过程中,往往采用气泡膜、保丽龙泡沫板、珍珠棉、回收牛皮纸、海绵、泡泡粒等作为缓冲包材,不仅占用大量仓储空间,而且使用起来繁琐,同时材料自身杂乱的包装方式也为终端用户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近年来,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限制加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运输包装的不合理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的。随着科研工作者对缓冲包装材料研发的深入,瓦楞纸板、蜂窝纸板、纸浆模塑、缓冲包装纸以及可降解塑料等缓冲包材也取得了很多技术上的突破,应用于运输包装的新型缓冲包装材料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但传统的缓冲包装材料仍然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产品在使用后的废弃物不仅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其缓冲性能往往不能满足精密工业产品或易碎品的缓冲包装要求。随着终端用户消费观念的转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箱内缓冲保护包装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不少企业转而选用更加美观、易存储回收、安全有效且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型包装材料。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商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内企业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日益提高,企业转型速度加快,企业不断推出升级创新的商品,商品的价值也随之升高,于是企业对运输途中产品的保护效果也越来越关注,对箱内缓冲保护包装材料的美观度、环保性、可循环使用性能等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运输包装市场的蓬勃运作。实现运输包装的合理化意义深远运输包装的合理化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节约包装费用,降低包装成本,提高包装的经济效益,同时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其保护商品、方便储运、有利销售的实际要求。当谈及如何进行运输包装的合理化设计及缓冲包装在整个运输包装中所发挥的作用时,叶顺生认为,首先,实现运输包装的合理化要综合权衡和选用适当的缓冲包装材料及技术,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来选择合理的缓冲设计、包装结构、尺寸、规格等,合理的包装技术及方法是实现对商品有效保护的关键,同时,缓冲效果、防护、防潮等特殊情况都应当考虑到,以适应不同的储运需求。其次,应用于运输包装的材料一定要遵循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原则,要能够为客户降低包装材料成本及物流费用开支。同时,在符合条件的流通环节中选择相对便捷,安全性较高的运输方式。第三,缓冲包装材料所占用的仓储空间和材料自身的运输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要能间接地为企业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包装人员在使用缓冲材料时的便捷性以及如何提高操作效率也是重要的因素。缓冲包装在整个运输包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箱内的缓冲包装没有做好,势必导致货损严重。货物如果是单件(单箱)运输,缓冲包装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果是托盘运输,大部分情况下采用的是多件打包方式,这时可能整托盘的货物不容易受损,但是当拆开托盘外包装后,单件货物也可能面临二次运输和仓储情况,缓冲包装依然很重要。

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对于缓冲包装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缓冲气垫包装系统的具体特点及发展,叶顺生认为,目前连续缓冲气垫包装系统在国内运输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电子商务、医药、化妆品、物流运输、电子仪器仪表、工艺礼品、玻璃陶瓷易碎品、箱包、模特展示道具、五金机电等各行各业。运用气垫或气囊填充原理制作成内部缓冲用填充材料,较之传统的缓冲包装材料不仅缓冲效果极佳,而且使用方便,可循环利用。与此同时,缓冲气垫包装在未使用前为薄膜状完全平整,不占空间且可节省大量的运输费及仓储费。另外,缓冲气垫的抗震性强,防护效果好、支撑性绝佳,无污染性,环保可回收。作为中国地区最早从事新型环保缓冲包装材料的专业制造商之一,艾美森一直在关注着整个缓冲气垫行业的发展,同时瞄准国际市场,在努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同时,也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同时积极引进国际领先的缓冲气垫技术及设备,努力推动缓冲气垫在国内运输包装领域的发展,公司主业之一的MINIAIR连续缓冲气垫包装系统是公司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典范。

可降解塑料的发展过程范文4

摘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循环经济体系;模式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腹地,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等各具特色的风景区组成,总面积为398平方公里,核心面积为264平方公里。整个风景区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境内奇峰林立、古木参天,集“峰奇、水秀、谷幽、林深、洞奥”于一身。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旅游资源享誉全球,使其成为奇绝超群的胜景。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1]。2007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列为中国首批AAAAA级旅游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全世界的旅游者,200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35亿元。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出现了水体污染、生活垃圾增多、景区人工设施泛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是旅游产业拓展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后劲、塑造行业形象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和谐旅游景区的最佳手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次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循环经济概念。20世纪90年代确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协调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循环经济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大力关注,发达国家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自1998年我国引入循环经济迄今,已有许多学者对发展工业、农业、生态城市的循环经济理论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是把循环经济引入到旅游业并对旅游循环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对我国旅游业建立循环体系进行了理论的指导。

笔者试图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发展实际调查基础上,探讨构建、实施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以解决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一、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集中体现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上,简称3R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一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达到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从而减少污染。这一原则有利于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方式;“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的生产和包装能够以循环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减少生产和消费中废物的产生。这一原则可以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资源,减少废物品最终处理量,缓解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压力。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3R”原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根本目标在于减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经济活动中避免或减少资源的破坏;在废弃物的处理上,尽量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循环经济是解决武陵源旅游发展与环境冲突的有效途径

旅游业发展必须解决“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问题,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武陵源景区在在旅游开发初期,由于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旅游规划滞后,导致开发中布局不够合理、资源破坏现象突出、过多招揽游客等问题,造成了景区废物、废水、废气的大肆排放,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污染。

武陵源核心景区建造宾馆、饭店、索道、升降机、公路、停车场、珠宝店、泡脚店等设施,占用了大量土地,损毁了自然景观面积至少10hm2以上。黄石寨索道的修建就毁坏了近1万平方米森林,打破了公园内原有的宁静和清新,使得许多原生动物逃而远之;天子山索道与百龙电梯的修建都大大加剧了对资源的破坏;核心景区内不合理建筑泛滥,严重影响景观质量,1999年底至2004年底,对核心景区的427户进行了房屋大拆迁,拆除房屋13.4万平方米,拆除建筑物2万立方米[7]。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是一种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其开发利用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意味着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旅游源头控制资源的使用,降低生态成本,有利于解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延长了旅游资源的使用寿命,实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共赢

武陵源旅游业发展初期,采用传统经济的线性发展模式,对资源节约利用、节能降耗问题考虑不足。随着旅游人数逐年增多,对电能、水能、物力、人力、土地等资源消耗逐年加大。到2006年底武陵源有230余家饭店,床位1.8万张,平均入住率43%,武陵源景区内仅游客耗费的水约113.04万吨/年;区内宾馆每天消耗的一次性用品就有7740套,一年就需要282.51万套。景区游客使用一次性雨衣、雨鞋、塑料袋也是资源耗费的一个方面,武陵源景区多年的雨天平均数约75天,年平均耗费135万套雨衣,加大了垃圾产生量。如果按照每人排放垃圾500克计算,一年产生的固体垃圾量达1412.55吨,尽管区内设立了1206个固体垃圾箱,并标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但事实上没有进行分类回收,最终仍旧是集中填埋方式处理,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如此大的耗费不仅提高了旅游企业成本,同时增加了当地的环境压力。武陵源环保部门资料表明,2005年武陵源景区年废水排放量约203万吨,年处理污水量为109.5万吨,而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了水体,造成金鞭溪、索溪溪水被严重污染,溪中岩石变黑,枯水期水带腥臭。

旅游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旅游经济的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实现资源的最优化。武陵源景区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采用节能、降耗等科学方法与手段从源头减少资源的进入量,使物质在系统内被多次利用、循环,从而减少废物的排放,既节约了经济成本,保护了自然环境,还拉长了生成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三)循环旅游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佳选择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持续发展原则。但是武陵源区同很多旅游区一样,存在重经济利益、轻环境保护的问题,特别是二者出现矛盾时,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超容量接待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旅游旺季时日客流量达3.76万人次,远远超出了标准的日接待量1.8万人次,过多的游客不仅给景区内带来了植被的破坏、生物的消失,也使当地独特的文化受到冲击,纯朴的民风被金钱至上的观念所替代。在景区内除了猕猴、野猪仍有一定的数量外,原有的豹、麝、獐等动物几乎消失。长此下去其结果是逐渐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从根本上改善人类对资源、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纠正以往人们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环境的错误,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武陵源景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模式探讨

旅游业与传统的工业相比,使用原料品种少,产生的废弃物相对单一,主要是电源、水源、食物、土地的消耗,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废水、废气。所以武陵源景区内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相对其他产业来说较为简单,主要从以下环节入手(见图1)。

(一)在开发阶段,设法构建循环体系,减少生态成本的投入

在旅游开发规划阶段,就要遵循减量化原则,减少水源、电能、土地、木材等物资、能源的使用,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材料、可再生资源代替污染严重的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景区游道、观景台、休息亭建设初期应全面使用节能设施和环保材料;景区开发时应合理规划用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生态植被的破坏;在酒店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电能的使用在景区能源耗费上占有很大一部分,在景区开发中应充分利用太阳能代替其他产生污染或耗能大的电源,在景区内采用节能设施、材料代替耗能设备,如公共路灯、厕所灯可以用感应灯、无极灯和节能灯管。武陵源景区内酒店宾馆空调耗能巨大,可以安装节能器,减少电能的耗费。如深圳联创公司生产的节能器,把它安在一个大楼的中央空调动力系统上,能减少约20%-40%的电耗。如果在武陵源景区各酒店和大型场所安装节能器,一年可以节约42.38万度电,减少50.85万元的财政支出。

景区内可以设立雨水、降雪收集系统,对雨水、雪水进行收集,通过收集天然雨水和降雪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用天然水洗车、洗路、灌溉园林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在景区运营阶段,尽量对资源进行多次使用,减少废物的排放

在游览经营阶段,主要是资源的耗费和废弃物的产生环节,即接待旅游者耗费的能源和产生的生活垃圾,在此阶段应当遵循“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促进资源反复利用,以减少污染物产生量。

武陵源景区的各大宾馆可以提倡旅游者自带洗漱用品或“一客一套”洗漱用品,被单毛巾等可采用“一客一洗”的方法,以节约能源和用水,并减少洗涤剂对水资源的污染;在酒店、餐馆使用多次耐用的消毒碗筷代替一次性碗筷,可以节约成本84.75万元,节约生物资源,减少污染物。景区可以采用出租雨具替代一次性防雨工具。这样就可以节约对135万套雨衣形成的垃圾处理量,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量。景区内酒店的办公用纸和景区政府的办公用纸可采用无纸化办公和网络化办公减少对纸张的耗费。对于游客丢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胶卷盒等废弃物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后在景区内直接使用;对于不能处理的废弃物可以运输到周边工业地进行处理,在其他产业链中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景区内宾馆和居民产生的废水是景区的主要水污染源,对酒店游客和当地居民产生的废水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场,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可用于清洗道路、浇灌景区的花草园林、冲洗厕所或用于洗车等,以达到资源的再利用。如深圳青岛朝日对污水处理后的达标废水进行回收利用,用于绿化及厕所冲洗,回收率达16%,利用达标的废水代替自来水洗车、冲地,每天可节约自来水300吨,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0.95万吨左右。武陵源景区每年废水排放量达200万吨,若按深圳青岛朝日对污水的回收量16%推算,武陵源景区一年可节约自来水32万吨,可节约成本64万元。这不仅可以为景区带来经济效益,更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景区废水的排放量,减轻了污水处理的压力。

旅游者在景区购物的塑料袋可以用可降解塑料袋代替或推广可重复使用购物袋,并退还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的顾客部分金额等手段来引导顾客进行绿色消费,按80%的购物人数计算,将会减少226万个塑料袋,减少22.6万元的支出。

武陵源景区餐馆剩余的粮食、蔬菜、水果也是可以建立循环圈进行有效处理,如可以送到当地农民养猪场做有机饲料进行处理或者建立沼气池后重新产生沼气减少其他能源的使用,产生的有机饲料和沼气又可以作为新资源进行使用,把景区内部的废物变废为宝。

可降解塑料的发展过程范文5

为进一步落实胡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省委孟建柱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现提出一些措施设想供局领导参考。

一、国内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基本类型和实例分析

目前,国内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实体改造型

此类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对现已存在工业企业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在区域内企业间建立废物和能量的转换关系,或建立起上下游产业系统,形成产业链,充分发挥企业园的集聚效应,形成互利共生的横向耦合关系,形成稳定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

实例1: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该园区由六个系统组成:(1)蔗田(2)制糖(3)酒精(4)造纸(5)热电联产(6)环境综合治理。形成了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生态链,制糖、废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生态链及制糖—低聚果糖生态链。这三条生态链因为相互间的耦合关系,物料之间没有废物概念而只有资源概念,各环节充分体现了资源共享,将污染负效益转化成了正效益。复合肥作为原料最终又回到了蔗田。

实例2: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和钢铁)示范园区。该园区以铝业为龙头,电厂为基础,充分利用了当地现有产业的关联度和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实施“铝电联营”,通过系统之间产品或废物的交换形成工业生产链,使园区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园区主要有发电和制铝两大产业系统,在发电系统中,电厂供电实现“热电联产”,园区所在地实现集中供热,拆除全部小锅炉,电厂粉煤灰生产建材,园区内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后,“中水回用”作为电厂的冷却水,电厂蒸汽用于加气混凝土的高压蒸汽养护;在铝业系统中,主要有碳素、电解铝、铝业加工、铝合金铸造、精铝等上下游的产业系统,形成铝业的产业链。同时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淘汰现有的自焙电解槽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电力和铝业在各自系统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两大系统之间通过电力和废水(中水回用)形成互利共生的横向耦合关系,构造起以铝电联营系统为中心的较为稳定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

包头生态工业(钢铁)园区包括钢铁和稀土产业为主的核心工业园区;以循环经济为理念,以生态链连接的包括包钢上游产品(电、焦、铁等)和下游产品(钢渣、铁渣、粉煤灰等)形成的配套工业园区,以及围绕包钢和包钢西部的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生态园区。

(二)全新型

此类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在园区良好规划、设计基础上,从无到有地进行开发建设,区内企业间可以进行废物、废热等的交换,或废物资源的再生利用衍生了不同的产品链,这些产品链与辅助的废水处理系统一起构成生态工业园。园区是开放式结构,园区生态工业网络在园内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

实例1: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示暨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该园区集环保科技产业研发、生产、孵化、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环保产业基地。以园区、企业、产品的绿色化为切入点最终建成充分体现循环经济为表征的生态工业示范园。该园区规划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设备加工、塑料生产、建筑陶瓷、铝型材和绿色板材等5个主导产业群落。近期重点建设的是环境科技咨询服务工程、环保仪器设备、溴化锂制冷剂、绿色板材、可降解塑料、活性碳、绿色胶粘剂、塑料添加剂、五金加工、合成纤维、陶瓷吸声材料等12个工业方向。这些企业将组成一个生产—消费—分解闭合的循环,即环境科技咨询服务工程等5个企业为资源生产者,活性炭厂等3个企业为消费者,塑料添加剂厂为补链消费者,五金加工厂等3个企业为分解者。

这是一个创意起点很高的规划纲要,是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指南,被称为“绿色招商”。

实例2:黄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该园区将主导产业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材料、新材料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环保产业等4类,突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地位,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制药产业,适度发展环保产业等特色产业。该园区立足长沙地区,弥补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缺口,并逐步向华中地区辐射与扩展。

园区建设注重了景观生态规划,一是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适当保留湖泊和丘陵。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建立起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以园区内自然组分作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控制组分来建设,维持和恢复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二是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通过绿化设计,水土保护、生态道路建设和生态住宅建设等手段,促进工业园区结构布局,组织功能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实现园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创造独特的生态工业园区形象。

该园区将初步发展园区内33家企业和园区外虚拟的10多家企业,构建12条主要的工业生态链。整个工业生态系统中的4类不同行业,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工业生态群落,通过物质料、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多种物质能量链接的生态链网络,基本形成了生态工业雏形。

通过工业生态支持系统,园区绿色管理系统和绿色招商系统、园区的工业生物多样性可以逐渐丰富,并按照产业化、绿色化、生态化的发展思路逐步建成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三)虚拟型

通过园区信息系统,首先在计算机上模拟成员之间物、能交换联系,再付诸实施,区内企业既可彼此交换,也可与区外企业发生联系。此类生态工业园区尚无实例。

现有生态工业园区主要汇集中有废物和能量交换潜力的制造和服务行业,且具有较强的生态工业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工业组合主要有:肥料、发电、水泥;发电、炼钢、肥料、水泥;炼油、化工、发电、生物燃料;发电、钢铁、造纸、刨花板;石油冶炼、合成橡胶、石化、蒸汽发电的组合等。

二、我省现有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工业现状分析

我省现有118个工业园区,从园区现状和各地经济结构分析来看,各地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生态工业的基础很不相同。

第一、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的工业区域或园区。此类园区内已经形成几条主要的生态工业链,副产品或废物的交换和能量、废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具备初步规模。例如:以有机硅为龙头产品的星火开发区,以铜冶炼加工、发电、磷化工以及硫酸为组合的鹰潭、贵溪工业开发区。对这种类型的园区建设,工作重点一是要在不断充实、完善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稳固的生态工业网,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将各条生态链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提高生态工业网的经济实力。二是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计、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生态工业网中各环节的质量。

第二、门类较多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的工业区域或园区。这类情况普遍存在。对这种园区的工作重点一是要在加强入园项目规划管理以外,对区内现存的企业进行能流、水流、物质流、废物流以及信息流等方面的重新集成,尤其是能流和水流的梯级利用,如:上饶市现有二个工业园区,轻工业加工业园区和相对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化工等行业的工业园区。是否能构筑一个平台,在企业之间建立起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渠道和机制。在生态工业园区内建立一个企业孵化器或类似的企业孵化机制,它在园区内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政策,给企业间提供共享设施,建立企业间相互合作的机会和渠道,及时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信息,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等。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建立一个高效的企业孵化器,是园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尚未建成或尚不具有规模的工业区域或园区。目前我省有相当数量的县级工业园区属于此类园区,对这类园区,工业生产基本属于空白或刚刚起步,因此,工作重点是应抓好园区的整体规划工作。设计出主要的工业链,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和提出最初的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倡导以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绿色招商。

第四、不同地域的工业区域或园区之间。这是突破地理位置限制和行政区域限制的更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区,或者说生态工业网络。例如:选择交通运输方便,水环境容量较大的湖口工业园区,将污染较重的企业相对集中,便于三废的综合利用及集中治理。对建立这种网络型的生态工业园区,重点是要依靠资源和废物流动关系建立起稳定的经济关系,并由此促进资源和废物流动关系的长期化,由此保证生态工业网络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在我省现有工业园区基础上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要有不同的推进策略和工作重点。针对以上四种类型,可以概括为“四个”突出。即对第一种类型的园区突出“深化”,第二种类型的园区突出“孵化”,第三种类型的园区突出“规划”,第四种类型的园区则突出“网化”。

三、我省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存在的障碍

从我省工业园的总体情况和我省经济结构来看,我省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存在如下四方面障碍。

一是思想障碍。目前,各级领导层、有关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甚至环保部门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基本内容及内涵还没有深刻领会,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工业化强省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还停留在模糊的概念和口头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

二是技术障碍。对现有的一些重污染企业来讲,实现物质循环和废物最小化有一定难度,缺乏特定技术作为支持,如节能降耗技术、废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与替代技术等。

三是经济障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肯定会在回收与循环利用副产品及废物发生的费用与购买新原料和简单处置废物发生的费用之间进行权衡,如无利可图,即使废物的再利用和循环技术可行,企业也不会去做。

四是政策障碍。一是按现行的一些环境管理政策实施的状况,如目前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分配等可能会对构建工业生态链产生障碍而影响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二是缺乏对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政策研究和创新。如前述经济障碍,对企业而言是经济障碍,对政府而言则是政策障碍,如有政策的引导和制度的创新,企业的经济障碍完全可以消除。

四、对我省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议

近年来,省环保局在我省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上做了很多努力,比如组织对全省工业园区进行了调查研究,撰写了《我省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情况调查》,又与省计委、省监察厅、省建设厅联合起草了《关于引进和建设工业项目中进一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意见》,经省政府同意批转各设区市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执行。2003年11月下发了《关于督促开发区及入园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通知》,对促进工业园区环评,防止引进严重污染企业,推进工业园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不尽如人意,非常有必要在省内进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试点工作,探索我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打造新型工业化及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树立循环经济典范。

为在我省进一步建立市场机制下的生态工业园区运作机制,建成一批高科技、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议采取以下推进措施:

(一)加强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研讨和宣传工作。加强生态工业园区的信息交流及宣传工作,召开生态工业研讨会,充分利用省内外相关网站、报刊、电视媒体等各种手段,宣传、交流生态工业及园区建设的思想、有关知识和最新动态,从而消除思想障碍。

(二)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编制不同的技术指南。要鼓励和支持节能降耗技术,废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与替代技术等特定技术的研究,为园区创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要设立我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示范试点课题,课题研究内容应包括根据我省工业园区现状筛选出适宜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工作的具体园区,并编制相应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技术指南,从园区的选址开始,到入园项目的筛选,生态链或生态网的设计,物流、能流、水流、废物流及信息流的集成,企业孵化器,教育培训和研究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全面给予指导和建议。通过科学技术的研究、引入、推广和应用,提升科技支撑水平,从而消除技术障碍。

(三)启动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抓好一批样板园区。抓好省内几个比较成熟且有良好经济基础的工业园区,如星火有机硅、江铜、新钢、萍钢为龙头的工业园区,积极酝酿进行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和改造。这些园区都将可能成为我省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园区。除此以外,鉴于我省不同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工业体系及特点差别很大,我们还应继续选择并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园区。如选择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园区,选择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重工业如钢铁、煤矿、发电行业为核心的生态园区等,选择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家电、电子行业为核心的生态园区等,争取在主要门类的行业和全省污染比重严重的区域内都有生态工业的示范区。要积极倡导鼓励在我省建立环境容量大、地域优势明显的工业园区,相对集中污染较大的企业,如化工、造纸、制革等行业,便于三废的集中处理、既降低处理成本,又充分利用开发了环境资源,促进当地的工业发展。对现有的污染较大的钢铁、发电、化肥、水泥等行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计,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工艺,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这些企业间关联度或潜在的关联度,建立起产业链接,形成互动关系,为生态工业的建立创造条件。

此外,我省应在组织协调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工作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申报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

(四)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可初步包括清洁生产指标、生态网络指标、环境质量指标、环境管理指标、园区政策和制度评价指标以及生态建设指标等六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