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范文1
关键词:生态旅游;绿色物流;机理;路径
一.引言
随着居民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低碳、环保、绿色等理念已经逐渐被接受,并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广泛运用于生产、消费等环节。在此背景下,生态旅游应运而生。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讲,旅游行业涉及到多个产业,包括客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赖斌、杨丽娟,2006),其中物流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生态旅游的实施,也对物流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朝着“低碳、绿色、环保”的绿色物流方向发展。但现阶段,鲜有文献结合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就绿色物流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机理和路径进行研究,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一)过高的旅游需求和有限的旅游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旅游行业有明显的“淡旺季”,这种旅游需求的时间不均比其他行业体现的更为明显和突出。以2012年我国“十一”黄金周为例,三亚、华山等山岳景区接待量远超过环境容量,长城、故宫等人文景观亦遭受十万游人“围攻”。这导致的突出矛盾是:在淡季可以大力推行生态旅游;而在假节日等旺季,景区疲于应付过多的旅游需求,而无力推行生态旅游。
(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与“高碳”旅游产业现实之间的矛盾
生态旅游的核心在于“绿色、低碳、环保”。现阶段,尽管旅游业被称之为“绿色产业”,但实际上旅游产业的碳排放量并不低。例如,游客出行需要借助多种交通工具,这涉及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游客入住酒店产生的水电量通常消耗惊人,这也是不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的;而游客的观光旅游活动必然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三)落后的绿色回收物流体系与不良的旅游习惯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景区的绿色回收物流体系建设并不完善,给游客的出游带来了诸多不便(詹丽,2012)。加之部分游客素质不高,导致景区的污染现象很严重,严重损害了脆弱的旅游生态环境。根据新华网报道:“2012年10月1日清晨,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3公里海滩遍布50吨生活垃圾……其后600多人、用了2个多小时才把沙滩垃圾清理完毕。”这些反映了现阶段我国落后的绿色回收物流体系与不良的旅游习惯之间的矛盾。
三.绿色物流助推生态旅游发展的机理和路径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旅游业特别是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撑,包括交通等服务业(孙玉琴、刘新伟,2008)。而绿色物流更是充当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生态旅游的客观要求,游客在旅游途中享受的是环保、舒适、愉悦,而这需要物流产业与之协调发展。
(一)作用机理
1.基于游客的视角
特色美食是景区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对食材或食品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大部分景区并不生产这些食材和食品。这就涉及到了绿色物流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食材的运送效率,还可以引入生态环保理念,实施于食材和食品的包装、运输过程中。另外,绿色物流对食材和食品的包装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体系,可采用绿色、低碳、环保的方式进行包装,以降低游客在食用食物后对景点环境污染的危害。
2.基于旅游客体的视角
一般来讲,旅游客体包括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绿色物流有助于保护旅游景点环境,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借助于绿色供应链体系,可以有效减少多余的交错运输以保护环境。另外,绿色物流可以通过合理的分配和规划,帮助游客缩短旅游线路和降低空载率,从而减低能耗和碳排放;而节能低碳技术在物流部门的运用,更是直接推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最后,绿色回收系统的建立,将可以对旅游景点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合理利用,改善景区的自然环境和污染。
(二)实施路径
鉴于绿色物流的长期效应,本文认为以绿色物流助推生态旅游的可行路径包括:
1.树立绿色物流观念
大力宣传绿色物流观念,在物流行业引入“绿色、环保、低碳”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提高认识和转变挂念,改变现阶段的“环保不经济、绿色更花钱”的观念,把绿色物流作为社会长远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进行绿色物流技术与管理方法创新
绿色物流的实施,关键在于绿色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对于旅游行业而言,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全时候的物流信息系统和物联网,有计划、高效的调配物流车辆;其次,应该加强物流技术、技巧以及服务质量;将以往的分散加工转变为共同加工和专业化集中加工,通过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减少污染和能耗;在货物包装上推行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实行简单包装和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加大“绿色”运输工具的使用,降低旅游行业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参考文献:
[1]赖斌、杨丽娟,旅游物流:从理论到实践的困惑与解析,广西社会科学,2006(3)
[2]詹丽,浅谈绿色物流对旅游业的促进意义,经营管理者,2012(13)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范文2
关键词:低碳经济;市域;生态旅游
开发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中,针对不同国家的实际状况均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指标,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处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下,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运作形式,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发展必须与社会协调发展,寻求符合“低碳”时代要求的生态旅游(ecotourism)模式[1]。“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对低碳旅游进行了界定,指出这种生态旅游活动既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维护,同时也保护了当地人民的利益。”陶表红(2012)指出,此定义中的两个要点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和“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2]。在最近的二十年中,生态旅游项目在中国迅速崛起,尤其是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市域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在市域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中造成的许多偏颇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同时做到适度开发、保护环境和提高旅游产品品位、带动经济增长,让生态旅游的三大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获得旅游界和大众巨大关注。在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全新的技术手段、政策制度及管理模式,构建生态旅游的内生式增长机制,形成与生态旅游特点相适应的特有开发、发展模式。
一、低碳经济角度下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日益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程度。对于旅游行业来说,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行业整体效益,在全球倡导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只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旅游,才能为旅游地区带来更大的经济利润,将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提供给广大游客,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低碳经济发展角度进行分析,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的关键在于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低碳生态旅游景区,减少景区内的碳足迹,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3]。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开发无碳的生态旅游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迎合节能减排的国际发展形势,也是推动旅游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体现了建设和谐和创新节约型社会的本质。
二、漳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要求,通过对漳州市生态旅游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现状与问题,以便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弥补不足,迎接挑战,实现漳州市低碳经济生态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漳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福建漳州市位于城市的东南地区,在“金三角”区域内,濒临大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被国家列为拥有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也被称作生态之城。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漳州市在发展低碳旅游方面经过不断的创新、努力,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政府机构、游客及旅游企业均广泛的认识到开发低碳生态旅游的迫切性,并开始着手致力于发展低碳生态旅游业。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当前漳州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概述:首先,漳州市旅游企业纷纷开展低碳生产,投入到全面构建低碳经济旅游景区工作中,充分利用特有的地区资源,例如:宗教、文化古迹、花果园林及海滨等,推动和促进生态旅游发展。漳州市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就为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由于同台湾隔海相望,漳州市利用这一地理优势,与台湾形成农业合作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旅游;同时也将低碳消费理念深入到每位旅游者心中,使旅游者能够在低碳旅游消费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漳州市的低碳旅游开发工作的前景非常广阔,虽然做出了很大的创新及改革,但依然处于初步阶段,仍待进一步的完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积累发展经验。其次,漳州市当地政府也积极相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低碳政策制度,引导低碳旅游业的稳定发展。福建省政府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及环境质量改善工极为重视,将低碳消费列入城市发展目标中,然而制定的政策措施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国家就将福建省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城市,当地政府颁布了生态省建设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等制度,为福建省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然而,通过深层次的剖析能够发现目前福建省的低碳经济发展依然处于初步试验时期,并未制定健全的制度体系。漳州市旅游消费者也纷纷树立起良好的低碳消费意识,在当地低碳经济发展氛围的影响下,在低碳经济消费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漳州市针对旅游者低碳消费开展了一部分的低碳消费的活动,旅游者的低碳消费意识也有所提高,然而因为低碳消费尚处于初步的发展时期,仍有很大一部分旅游消费者没有意识到低碳消费的内涵及意义,对低碳旅游消费的认识不足。由于漳州市低碳消费的配套管理和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低碳消费市场无法实现稳定的运行,从而使得低碳消费成本较高、环境质量不高、旅游者消费不理性、未能积极主动购买低碳旅游服务项目等。因此,在今后发展低碳旅游消费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地解决当前便利、面子及过度等消费问题,全面落实低碳旅游消费理念。
(二)低碳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就当前福建漳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同其他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相比,漳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相对落后。虽然在大力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漳州市的旅游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旅游行业的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经过进一步的调整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整个城市的旅游基建工作质量大大提升。但是透过表面能够看出地低碳旅游的发展也对漳州市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如大量外来旅游者的涌入,与当地居民抢占用餐、交通、休闲等资源,冲击居民的生活秩序和文化。公园、景区超容量地接待游客和旅游设施超负荷的运转,造成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破坏漳州“生态之城、田园都市”的城市形象。生态旅游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构建人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打造属于漳州市特有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树立良好的生态旅游城市形象,使城市的优秀生态文化得以不断的传承及发扬。作为闽南文化及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市并没有对当地特有的人文、地理及历史等方面的生态文化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宣传,生态文化传播途径过于单一,阻碍了漳州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要使漳州市生态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打造属于漳州市的低碳旅游品牌,传播闽南文化,大力推进漳州生态旅游开发进程。
三、低碳视野下漳州市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漳州依山傍海,四季如春,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造就了漳州市生态旅游黄金宝地,尽管这些漳州市在经济层面得分不高,但凭借先天性的自然优势,在发展低碳旅游方面仍拥有显著的优势。因此,漳州市基于低碳角度下,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既要结合漳州市自然享赋资源,又在兼顾低碳要求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发展低碳旅游要求在旅游系统的运营过程中,以低碳经济的理论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三低”原则为指导,结合漳州市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旅游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旅游生产的低碳化,要求旅游区的宾馆饭店、娱乐休闲场所和景点管理处等旅游企业提供“三低”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是旅游消费的低碳化,要求旅游消费者采取低碳消费方式,在旅游中尽量减少人均碳足迹和人均碳排放。
(一)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核心思想
在低碳角度下,漳州市生态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就是注重低碳旅游产品的体验化设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要使低碳旅游产品的体验类型丰富化。要结合漳州市的实际状况,参考景区的特有生态资源,把握景区的目标市场、目标游客群体,研制出一系列的低碳旅游产品。其次,要扩大低碳旅游的体验深度。旅游者的体验深度同其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不同游客的旅游体验层次也不相同,从而使得旅游消费产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特征。漳州市旅游景区要把握好低碳旅游的本质,深入的了解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研制出针对性较强的旅游活动,对旅游活动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保证每位旅游者都能够获得深刻的旅游体验。最后,应优化低碳旅游产品体验设计方案。可以在游客的整个观赏游玩的过程中全面秉承低碳旅游观念,设计配套的低碳旅游消费产品体验方案,并将观赏性与参与性活动整合起来,使游客获得真实的旅游体验。
(二)低碳旅游下的住宿设施条件
改善漳州市旅游住宿环境也是低碳经济角度下生态旅游开发的一大关键策略,需要落实以下两项工作:首先,设计低碳饮食旅游产品。游客的饮食产品要从漳州市当地特色产品中选取,可以将当地的有机绿色产品作为旅游食品,对游客的饮食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设计出符合人类健康的绿色膳食方案。旅游饮食产品的设计还要遵循适量的原则,以免出现浪费的现象,还要杜绝使用一次性餐具,要求游客自带,也要确保厨具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次,设计低碳住宿旅游产品。在实现漳州市低碳旅游目标时,应提高对游客住宿设施的重视,原有旅游模式下过分重视住宿设施的奢华感,在住宿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节能减排的理念相违背。而在低碳经济角度下,漳州市可以大力提倡简约和绿色住宿风格,可以根据景区情况,要求游客到乡村农家院居住,也可以让游客亲自动手搭建帐篷,在获得旅游体验的同时,还可以达到环保的效果。
(三)低碳旅游管理
漳州市发展低碳旅游时,景区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做好低碳旅游管理工作能够提升旅游者的体验,也可以创建出良好的旅游环境。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打造优质的低碳旅游环境。漳州市的多个特色的旅游景区,可以综合景区的生态文化设置相应的旅游主题,利用多样化的旅游项目使游客的旅游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构建漳州市低碳旅游景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配置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围绕低碳经济的原则优化景区的人文、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提高景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将节能减排的观念植入到旅游者心中;2、对游客的体验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管控。针对漳州市低碳旅游景区,在对产品进行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不同旅游景区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联合协作机制,为游客创造一个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流程,以市场和游客的需求为导向,逐步改善旅游体验效果和质量。在实际过程中,应基于整体的角度,统筹把握低碳旅游景区服务管理、旅游产品创新等因素,构建出适应漳州市旅游业发展行情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四)低碳交通旅游产品
在旅游过程中,交通发挥着一个重要的作用,也是导致高碳排放的重要缘由,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开发漳州市生态旅游模式时就需要解决和处理交通能源消耗问题。所以漳州市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开发出低碳交通旅游产品,尽可能的减少机动游览车辆,支持游客通过乘坐公车、骑行的方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打造良好的环保型旅游交通。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景区设置绿色交通旅游产品,并倡导广大的旅游者享受全新、低碳的交通旅游产品,降低绿色交通产品的价格,凭借价格优势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并获得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政府还可以加大旅游交通产品的技术创新力度,要求交通车辆使用可再生资源,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低碳交通旅游产品还要具有重复利用的特征,保证废弃物能够通过回收的方式重新发挥价值,发展可循环式的低碳旅游。首先,漳州市低碳旅游景区应该配备共同交通工具,结合景区公共交通网络,尽可能地缩短游客的乘坐时间及次数,方便游客的观赏。景区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巴士、电动车、观光火车等,还可以结合景区的状况,配置一定数量的新兴能源车,这些环保型交通旅游产品普遍具有节能、轻型等特征,不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同时也可以使游客在乘坐的过程中观赏到优美的景色。其次,可以推动低碳交通工具的个性化及多样化发展,因为游客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必须要拥有多种节能型的交通工具,使游客的差异化要求都得到满足。比如对于一些重视娱乐体验的游客,可以提供人力或畜力拉车交通工具,而对于希望得到锻炼的游客,可以提供双人、多人脚踏车等。最后,还要求对低碳交通旅游产品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和改进,在公共场所和道路安装以太阳能为主的照明设备,建造生态化的停车场。漳州市在旅游交通方面,提出构建漳州市“一环三廊六线”旅游交通结构,实现漳州市旅游交通干线与重点旅游景区间的快速联系。
(五)低碳旅游活动
开展低碳旅游活动也是基于低碳视野下漳州市生态旅游的重要开发策略,在活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应落实以下几项工作:1、对低碳旅游吸引物进行设计和开发。低碳技术的有效运用关系着漳州市低碳旅游的整体发展成效,也是决定低碳旅游模式开发效果的重中之重。因此,漳州市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鼓励低碳产业同旅游景区进行合作,应借助低碳技术打造和设计出全新的节能型旅游吸引物,减少石油、煤矿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尽量采用风能及太阳能等资源研制出创新型的产品。2、对低碳旅游活动项目进行研发。漳州市要大力发展小型低碳旅游景区,使得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研制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低碳旅游项目,在保证客源的同时,使旅游者能够充分融入、参与到低碳旅游项目活动中,从低碳旅游项目中感受的快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发展目标。漳州市在建设水仙花主题文化公园时,根据生态功能区的类型和性质,采用分区式的管理方式,对生态资源和植被进行全面化的保护。例如,可以构建以荔枝、水仙花等植被资源为主的文化园区,落实资源开发、保护工作,使漳州市拥有的资源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利用。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依托于原有的地势构造和地貌,在开展低碳旅游活动时应统筹分析各方面的条件,开发出拥有多项功能的旅游区,在此基础上研制低碳旅游活动。闽南文化内涵丰富,民间艺术多姿多彩,所以在设计旅游活动时,要尽可能的将当地文化、自然等优势充分的体现出来,使漳州市文化得到深层次的挖掘和开发,并从低碳经济的层面入手,构建出具有低碳特点的旅游活动。漳州市作为市区,开发条件十分有利,可充分挖掘丰富的人文资源,开发建设文化内涵深、品味高的旅游项目,推出与文化、体育相结合的旅游路线。在全球环境恶化,追求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生态旅游作为绿色工业旅游业的新兴发展方向正好顺应了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系统地对漳州市低碳经济视域下从战略和实践层面、具体层面上发展低碳旅游,为努力建成“低碳旅游景区”提供理论研究及经验借鉴,同时填补低碳旅游发展研究的空白。
作者:黄利剑 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79-87.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范文3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旅游经济;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农业文明的不断进步,全国各地弥漫着浓郁的农业文化。并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使得各地呈现出特有的农业生态风格。这为推动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大量的城市居民对广大的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人纷纷“下乡”,欣赏另类的大自然风光。
一、农业生态旅游
目前,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主要是指:以农业生产作为旅游基础,对农业的自然环境、农村地区的人文环境等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实现科研、生产、销售、娱乐以及度假等功能融为一体的综合观光旅游活动,进而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有助于满足城市居民的个性化旅游需求,满足城市居民对农村生活的好奇心,同时,帮助其更多地了解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转变农村的生活模式,快速构建“新农村”;有助于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扩大生态旅游经济的多层面发展;有助于实现我国旅游行业的整体形象,让更多的人对中国发展全貌进行了解。
二、农业生态旅游现状
(一)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失真
要想真正实现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形成当地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然而,我国的大多数农业生态旅游产品都具有高度的雷同性,缺乏自身的特色,创新度不强,这样很难对观光者产生长期的吸引效果;另外,很多农业生态旅游产品过分地强调了产品的神秘感,借此吸引广大的城市观光者。但是,这些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却是连当地村民都无从了解的。其并没有呈现出当地农业生态文明。尽管,这些产品取得了一时的经济效益,但是,却对当地的整体旅游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部分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同其他传统的旅游景区一样,农业生态旅游在不断增加游客的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以至于原本的纯净、天然遭受到了工业文明的侵袭,置身其中,已经感受不到大自然的“清爽”,休闲、恬静的感觉不在,游客的身影亦是不在。其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加大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农业生态旅游区中增强生物多样性的检测以及管理,并制定出中期或者长期的保护计划,同时也要定期对这些地区进行评估。增强生物多样化的宣传力度,在各个景区还要特别地设立宣传牌,以此来做到时刻提醒景区人员的行为应符合规定,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景区的生态化。
(二)加快推进旅游资源整合,规范旅游资源开发
制定改善旅游资源的相关规定,根据各个旅游景区自身的评审制度,严格的禁止重复性开发的行为,特别是对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建设项目也一并停止,并按照原先的要求把它还原。通过各个景区之间的相互带动和支持,借助相互的合作力度来实现双赢的效果。
(三)科学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逐步实现具有当地生态文明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域,在其中积极发展农业生态以及科学生态等产业项目,使其逐渐产生品牌效应。与此同时,将这种生态、科学理念在旅游的各个环节充分地体现出来,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向参观的游客宣传这些理念,使其在深入了解之后,产生认同感,进而形成健康、环保的旅游意识,共同维护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在旅游产品的制作过程中,亦是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不仅如此,在完善生态旅游过程时,还应该积极借鉴其他生态旅游景区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要充分顾及到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赋予宣传促销新的内涵,不断开拓旅游市场
树立品牌,就必须对当地的农业生态旅游进行整体地包装,使其具有统一性,并且,在各个宣传途径都应保持口径一致。目前,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类营销、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农业经济旅游亦是应该充分地利用网络等宣传途径,在对游客综合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有效地规划游客市场,并采用灵活的营销方式满足广大游客的多样化需求。通常来讲,各种大型的节假日是旅游的黄金时期,所以,务必要重视各个节庆活动,有效扩大农业生态旅游的社会认知力度和知名度,从而增强旅游对社会的影响力。
(五)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执行资质管理制度来管理景区的管理人员及讲解员,特别要加大对导游人员其培训与管理力度;应做好对餐饮点卫生的监管工作,确保餐饮服务质量的提高;要加大对旅游景区娱乐节目的开发,让游客在景区既能收获快乐又能获得更有意义的思考,从而使游客在景区的驻留时间得到延长;此外,应坚持发展旅游景区的特色,推广景区的风土人情,带动景区土特产品的销量。
(六)构建全方位的旅游安全服务体系
对各个景区自身的安全进行定期的检查,保证景区的安全系数,消减由于设施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增强对各个景区的天气预测,建立一个良好的预警系统,并缩减景区中由于地貌发生的危险性因素;在县内的景区还应设置专门的医疗场所和报警系统,最为关键的是要清楚景区中存在的通讯等盲点。
参考文献:
[1]陈景翊,孙虹飞,王蕊.关于吉林省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9).
[2]林源源,孔善右.农业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廖军华.对我国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09(08).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范文4
[关键词]长安区“农家乐”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1 前言
“农家乐”旅游是以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村民俗文化及农民生活等资源,以农村体验为特色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活动。它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所产生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城乡消费方式改变的一种新现象。“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适应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顺应了回归自然的潮流,在我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它日益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2 长安区“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
2.1 长安区“农家乐”的概况。长安区“农家乐”旅游,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是西安周边地区发展“农家乐”最早的。2003年由于政府大力推进其向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而迅速升温,2003年33户农家乐经营户挂牌,到2006年农家乐接待户已有424户,接待游客75万人,收入3000万元。如今长安区“农家乐”已发展到了800多家,主要集中在靠山一带,有滦镇上王村农家乐,翠华山农家乐,沣峪口农家乐等。国家取消黄金周旅游后,近郊旅游受到了更大的青睐,“农家乐”旅游无疑是遍地开花。
2.2 长安地区发展“农家乐”旅游的优势。长安区位于八百里秦川的风水宝地,关中平原的沃土造就了独特的优势。优越的交通区位,丰富的资源优势,低廉的旅游价格,灵活的经营模式及其发展的特点极大地推动了长安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在古都西安市南部,渭河平原南缘、秦岭北麓。东临蓝田县,南接宁陕、柞水县,西与户县接壤,北和雁塔、灞桥区为邻,从东、南、西三面拱围西安。区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北跨度55公里,东西跨度52公里。地貌多样,山、川、塬皆俱。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距西安市中心8.7公里,是距西安市最近的郊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与西安周边的其他县区相比较,长安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3长安地区“农家乐”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差。参加“农家乐”的旅游者大都来自城市,他们对餐饮及住宿的卫生条件要求高,而大多数“农家乐”的卫生环境较差,特别是厨房和厕所。游客大多不会选择在农家乐过夜的游客,主要是不满意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和卫生质量,长安区的一些“农家乐”不带独立的卫生间,冲凉和起夜都要出门,使游客感到很不方便,也没有安全感。
3.2 人员素质差,服务欠缺水平。“农家乐”的工作人员基本上由家庭无业成员或当地村民担任,文化层次不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再加之很多“农家乐”业主也缺乏自我推荐的意识,在招揽回头客方面功夫下得不够,多半都以为只要饭菜做得好就行了,对宣传自己、推介自己并不太重视。而且一到黄金周或节假日客源增多,而服务人员缺少,上菜速度慢,服务效率低,都直接影响到对游客的服务质量。
3.3 无处停放车辆。现代社会,由于私家车数量急剧增长,自驾游成为了时尚。近郊的“农家乐”旅游更是受到了自驾车游客的青睐。来“农家乐”旅游需要存放的车辆超过了一半以上,而农家乐的经营户地方有限,使得车辆的停放成为一大难题。如在翠华山的农家乐一般建筑面积为300多平方米,门前停车为8到10辆,路旁一般停车10到15辆,再加之翠华山旅游停车场为100到200辆,而黄金周或节假日游客增多,有时接待量超过几千人,现有的停车位根本不能供应游客的需求。
4 发展长安区“农家乐”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4.1完善农家乐旅游基础设施,提高卫生质量。旅游基础设施是接待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保障。建造上应避免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上以土、木、石、竹等乡土材料为主,其色彩风格应可能和农耕场景保持协调一致,突出“农家乐”的浓郁乡土气息,在村庄内修建一些简朴的休闲设施,如树荫下的凉亭、石、木、竹凳、椅可供游人休息,还有便利店,小药店也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农家乐”的经营户需保持农家院落的干净整洁,营造舒适的庭院环境,还要保证基本设施提供到位。
4.2 加强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诚信经营。“农家乐”是一种特色的旅游方式,需要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长安区主管部门可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培养一大批从事“农家乐”旅游接待的专业人才,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礼貌待客,能用普通话为游客服务,还要熟知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典故,让游客更多的了解长安区的民俗文化知识。长安区“农家乐”的经营户还可利用长安地区的地理优势,在周末客流增多时,在西部大学城招聘一些大学生来服务,这样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兼职机会,也提高了“农家乐”的服务质量。
4.3 建立完善的车辆停放制度。长安区政府应加强主导,积极引导当地“农家乐”经营户,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如政府和农户共同投资建立更加宽敞的“农家乐”车辆停放点,可对车位进行隐藏处理,如设计成拱顶绿皮,也可设计成麦秸垛,呈现出乡土气息,在村口,岔路悬挂木制指示牌,可绘制瓜果花木等图案表明路线,方便游客寻找,并实行车辆免费停放,分配有专门的人员擦洗和照看,还可建立“农家乐”车辆加油站,车辆修理站,应游客之急,为游客行方便,更是为长安区“农家乐”旅游的长足发展行方便。
5 总结
长安区“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在未来的发展上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发展趋势必须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才能在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宏观管理力度,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开发,开发时注意保持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只有这样,长安区“农家乐”旅游才能走向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1.20-22.
[2]李俊清,石金莲,刘金福.生态旅游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3-24.
[3]姜楠.对成都”农家乐”旅游现状与发展的思索.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3.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范文5
关键词 都市田园;构建;生态;休闲农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31-01
都市田园这种创新性的休闲农业模式十分适合在大城市周边推广,因其在拓展城市功能的同时,保留了农业景观,既可满足现代都市人亲近自然的需求,也能带动乡镇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同时因其明显的区位优势,便于实现短期旅游和缓解工作压力的需求,是发展休闲旅游度假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1 都市田园生态模式发展现状与意义
建设“都市田园”是顺应城市发展趋势和休闲人群需要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都市田园的构建主要侧重于对城市周边乡镇的改造,可有效统筹城乡发展,既可辐射带动周边地块土地开发,为城乡发展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又可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带动城市休闲化开发与升级,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都市田园的构建,主张依照自然规律进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减少破坏,打造优美和谐的生存环境。以绿色、环保生态为主题,打造一个天然氧吧,为人们追寻自然生态,提供名山大川旅游的一个补充[1]。
2 都市田园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都市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了很快的发展,取得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开拓休闲农业新天地,缺乏认识和行动,经营者忽视或脱离农业生产经营,缺乏整体规划,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二是项目建设重复,功能雷同,互相竞争,效益低下。三是休闲农业尚未深入挖掘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休闲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仅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四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科技含量低,效益低下,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支持少。
3 构建都市田园模式的载体
都市田园位于大中城市周边,具有区域优势,选择农业基础好、城镇化水平高,具有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生态环保功能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完善三产服务功能,进行规划设计[2-3]。
3.1 开发独有的自然资源
园区建设要因地制宜,以突出自然生态,利用其独有的水文资源、光热资源,开发滩、泉、湖、涧休闲项目;利用光热和降水,开展日光浴、冬猎、滑雪、滑冰等休闲活动;以云、雨、雪、雾等自然景观,开展原生态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活动。
3.2 丰富传承的人文内涵
传承的农业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灵魂,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就地取材,谈农具、话农活,挖掘劳作的田园文化,去伪存真提炼浓缩民俗文化,尊重地方的吃、住、行等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礼仪,推崇享受花、鸟、虫、鱼被赋予的特定人文品格气质,从艺术方面挖掘开发。
3.3 打造独特的农业景观
依照园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与基本农田种植园、人工林地、牧场、鱼塘、村庄等生态类型结合,以农业活动为基础,进行嫁接、扦插、组织培养、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活动,打造现代生态种植的自然景观,开展观赏、采摘、种养的亲身体验活动。
3.4 设计多彩的DIY活动
开发丰富的求知、求真、求趣的DIY活动,利用园区的农业环境与农业生产,赋予其教学讲解、农事体验的功能,体验耕种、采摘、垂钓、烹饪、表演等活动,参与工艺品制作和趣味竞赛项目,展示胸怀,追忆田园乐趣,以享受淳朴的民风与自然的和谐。
3.5 创造特色的物质产品
农田以标准化生产措施,以清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特色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利用棚室生产错季果菜,达到周年生产、四季保鲜,以朴素的农家风味和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让顾客流连忘返。
4 都市田园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只有把农业、农民、农村有机结合,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让人们更好地贴近自然、享受自然,才能真正实现都市园区的休闲功能。
4.1 科学规划,正确引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现有条件,延伸现有游览观光景点发展休闲农业,结合龙头企业区域环境美化,增加休闲农业内容,结合农业科技园区,拓展园区功能布局,发展成为科普基地和观光休闲景点,结合农村城镇化发展,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进行示范引导,逐步推进[4]。
4.2 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扶持
以民间现有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为基础和民间投资为主体,重点支持公共设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产品品牌的宣传,支持开展休闲农业的综合系统研究,探索都市园区发展的模式和发展的政策目标,摸索建立休闲农业品牌和围绕园区基地建设的系列产品开发与服务,逐步带动城乡的全面发展,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
4.3 保护环境,注重生态
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积极弘扬“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发展农业清洁能源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把特色、绿色农业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融合农业、生态、休闲、教育、运动、商务等综合功能,形成一产与三产的有机结合,营造都市田园的生态之肺,发展低能耗、少污染的休闲旅游产业。
4.4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着力发展景观农业,形成“一景一品”、连线成片的发展格局。依托农民创业园、现代农业园,开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自选自做等项目,让游客尽情享受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赏农家景、享农家乐的情趣,以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为核心,发展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庄,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4.5 宣传推介,创建品牌
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抓手,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人文等内部要素,通过开展以全国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推介、全国休闲农业星级评定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和节庆活动,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产品知名度,引领休闲园区消费热点的形成,提高都市园区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
5 参考文献
[1] 吕明伟,任国柱,郭焕成.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何平.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2,17(1):5-10.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范文6
国内外对生态经济学的内涵意见并不统一,许涤新、马传栋、梁山、唐建荣、潘鸿、肯尼斯·鲍尔丁、赫尔曼·戴利、罗伯特·科斯坦塔等有多种不同看法,但是概括来看,生态经济学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战略性”等特点,生态经济学把经济当作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一门新兴的,由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相比众多关于生态经济学的定义,刘思华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着重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生态供给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问题和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发展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3]这一看法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生态经济的要义,笔者更倾向于此。
2贵州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2.1贵州经济发展现状
2012年贵州GDP6852.2亿元,占全国GDP的1.3%。2012年年末总人口3484万,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19位。2012年贵州人均GDP19710元,在全国排名第31位。贵州省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753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30位。城镇居民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0.51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6位。回顾贵州经济发展历史,自以来,贵州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三线建设和“”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如图1,根据人均GDP指标,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以及三线建设和时期,贵州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的绝对数额差距相对较小,在改革开放阶段,二者之间的绝对数量差异呈逐渐拉大趋势(当然,这其中存在部分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个发展趋势告诉我们,贵州在改革开放这一轮国家政策下,错失了某些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贵州人均GDP逐渐跌落至全国末位。当下,新一轮的生态经济、绿色经济、集约化经济、可持续经济已成为理论家与实业家的共识,我们在新一轮的历史机遇中必须认真思考,提前谋划,探索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应保障措施,才不至于重蹈历史覆辙。
2.2贵州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2.2.1产业结构状况2012年贵州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率分别为13.0%、39.1%、47.9%。同年,北京三次产业占GDP总值分别为0.8%、22.7%、76.5%,江苏三次产业占GDP总值分别为6.3%、50.2%、43.5%,上海三次产业占GDP总值分别为0.6%、38.9%、60.4%,通过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发现,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例较小,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总值比例较大。2012年贵州省就业的产业结构分别为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65.1%,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13.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21.8%。同年,全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分别为,第一产业33.6%,第二产业30.3%,第三产业36.1%。贵州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过多、创造价值过少的问题。第一产业生产效率低下,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贵州的产业结构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2.2.2能源结构煤炭是贵州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来源。2012年贵州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原煤占比88.8%,水电占11.2%。能源终端消费总量中,原煤占48.0%,水电占33.1%。从能源的生产看,贵州基本没有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从消费结构看,2007年原煤消费占45.6%,2012年原煤消费占48.0%,2007~2012年期间,贵州对原煤的消费有依赖性增加的趋势。2007年天然气消费占1.1%,2012年天然气消费下降为0.7%,贵州对天然气的消费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007~2012年期间,贵州对原煤、天然气和水电能源的消费比例之和维持在80%左右。2.2.3能耗利用如图2,贵州的能源利用效率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较低。2011年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消耗能源超过1.5吨标准煤的仅有山西、贵州、青海和宁夏。与全国多数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贵州能源消耗过高。在能源消费总量中,以第二产业消费为主,2012年贵州能源消费总量中第二产业消费能源占66%,金属开采及深加工、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制造、纺织品生产、家具制造等采掘业和制造业能源消耗较高。
3贵州发展生态经济的制约因素
3.1工业化的特定阶段
李斯特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及农工商业时期。以此理论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都要经历工业高度发展的过程,而目前贵州的工业发展优势还不显著,经济快速发展之前还需要经历工业大发展的阶段。2014年,陈敏尔在贵州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贵州省已“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4]。2012年贵州能源消费总量9878.38万吨标准煤,其中工业消费能源6431.08万吨标准煤,建筑业消费能源85.00万吨标准煤,第二产业消费能源比例为66%。贵州经济要实现后发赶超,必须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发展途径,而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对能源的耗费较大。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将“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要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要加快推进资源深加工业,要推进国家重要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等,这些都属于高能耗行业。根据图2可知2011年贵州每万元GDP需要消费1.714万吨标准煤,而我国多数地区单位GDP的能耗都小于1,贵州与全国多数地区相比,还处于高能耗、资源型的粗放经济发展阶段,但这一阶段不可逾越。
3.2能源结构单一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475.51亿吨,居全国第5位。根据表1,我们发现贵州一次能源生产中,原煤所占比例超过85%,而且2007~2012年期间,贵州的能源产出全部由原煤与水电构成,不包括任何新能源。能源终端消费总量结构也以原煤为主,2007~2012年期间,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维持在45%~48%,且2007~2012年原煤所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有逐年攀升之势。2012年贵州能源产量调往省外5729.88万吨标准煤,从省外调入1000.35万吨标准煤。贵州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基本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煤炭属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按照当前的开发速度和进度,长期不加保护地大肆开发,终究会使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基于地区可持续发展视域,贵州应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出与消费,致力于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及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3.3技术困境
2000~2012年贵州人均GDP长期处于全国末位[5],贵州属于我国发展中地区。“在贵州省的经济增长中,各要素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的是物质资本。”[6]物质资本、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三要素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小,甚至出现增长率为负的情况,“这表明全素生产率对贵州省的经济增长没有起到积极促进作用”[6]。生态经济强调把人类经济活动看作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互相依赖、不断运动、循环往返。这一无限循环运动的前提是科技与创新的支持。而贵州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理念支持、制度支持,以致全要素生产率低下。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技术进步和生产创新的影响。技术和创新成为贵州生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4成本控制
第一,政府对环境保护投入有限。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贵州每年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分别为50.74亿元、69.78亿元、89.52亿元、106.70亿元、97.35亿元,分别占当年贵州GDP1.4%、1.8%、1.9%、1.9%、1.4%。而相应年份全国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分别为4937.0亿元,5258.4亿元、7612.2亿元、7114.0亿元、8253.5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GDP的1.57%、1.54%、1.90%、1.50%、1.59%。从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占地区GDP比重来看,贵州不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但从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绝对数额看,贵州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占全国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维持在1%左右,居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第二,生态经济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但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市场价格难以估算的特点,即存在公共产品属性。市场经济的中心机制是价格机制,这也就是说生态经济仅仅依靠市场,存在市场失灵问题。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理性“经济人”,他们的活动准则是利益最大化,当生产和消费的成本外部化时,经济人没有保护环境的动机;当生态经济产生外部经济效益时,也无法计收报酬。因此,发展生态经济存在成本控制障碍。第三,生态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科技创新,这需要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前期投入,必将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
4贵州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
4.1生态旅游
基于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践,贵州发展生态经济的第一战略是生态旅游。发展生态经济产业需要遵从生态位原理、竞争共生原理、反馈原理、补偿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多样性主导性原理及生态发育原理[7]。按照生态经济产业原理,生态旅游应综合考虑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及环境等自身特点,应充分体现旅游消费者与旅游当地居民、环境、自然资源的和谐,不以牺牲旅游景点周边居民的切身利益为低价,不能危害当地的清洁卫生,不能影响当地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贵州有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为10.91万平方公里,占贵州全省土地面积的61.9%。由于独特的地貌特征,贵州形成了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马岭河峡口、马峰林、万峰湖、织金洞、九洞天等自然景观。贵州有丰富的生物旅游资源,截至2012年有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贵州是中国四大药材产区之一,有药用植物3924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80%以上。野生动物资源及珍稀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999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黔金丝猴、华南虎、白头鹤等15种[8]。贵州四季分明,有异常宝贵的气候资源。贵州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冬季最冷气温平均在3℃~6℃之间,夏季最热气温平均在22℃~26℃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贵州还有贵州遵义会址等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苗族、侗族等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部门要对旅游者在景区的衣、食、住、行活动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环节。旅游服装的设计与制作要强调生态意识。在布料上不要选择化纤等对人体有害的布料,在工艺上要追求植物染料和植物香料,图案上尽量取材于大自然,剪裁上尽量考虑人体结构特征,以人体自然舒适为设计基调。旅游饭店的动植物食物来源于有机种(养)值,而饭店各类废弃物又成为景区所需植物的肥料或动物的食物。旅游宾馆排放的废水可以用来灌溉植物农田,粪便可以生成沼气,沼气又可以为景区提供照明与饭店炒菜。旅游者在景区消费的一切商品应该尽量追求生态与环保,景区的垃圾应该分类整理。景区的用品和商品一方面要以维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为主要原则;另一方面,这些产品要便于分解、回收再利用,不危害周边环境旅游。交通也应尽量降低碳排放,使用电能等清洁能源,同时应宣传以步代车的环保理念。衣、食、住、行不仅形成各个单独的系统,同时,还要让这四个子系统统一于生态旅游的整体系统。旅游者可以在宾馆亲自动手做菜,可以到食物种植地采摘蔬菜,可以在旅馆动手打扫卫生,旅游提供者也应为旅游消费者的饮食起居着想,尽量提高服务质量,以他们的身心愉快为已任。在一个景区内就应该形成这样一个以衣、食、住、行为子系统的旅游整体生态系统,各个环节既竞争又共生,既反馈又补偿,不断循环往复。
4.2生态工业园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生态工业园的概念。生态工业园倡导把各企业的生产过程都看作是园区整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有机构成一个综合系统,各子系统就像自然界的生态链一样,环环相扣,周而复始,循环流动。在这样的园区中,各企业相互依赖,一个生产过程的排放物是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各企业共生发展,整个园区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创造更多价值。2012年贵州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7835.2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4838.75万吨,综合利用率60.9%。就贵州现阶段工业和民用排放物利用现状来看,尚存在较大改善空间。2012年贵州年末总人口全国名列19位,第一产业居全国第22位,第二产业居全国第26位,第三产业居全国第25位,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26,人均GDP居全国31位。以上数据说明,综合来看,贵州省第二产业与全国发展差距最大,贵州的后发赶超之路必须是“工业强省”之路。2012年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5.46亿元,按轻重工业分,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282.42亿元,轻工业增加值773.04亿元,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62.39%。2012年贵州采掘业与制造业的能源消耗总和占工业能耗89.78%。贵州的工业发展现状是一方面要加快工业发展,另一方面贵州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而重工业的固体废物产量较大,综合利用效率较低。2012年全国年末城镇人口比重为52.57%,贵州年末城镇人口比重是36.41%,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仅比高,排名第30位。生活垃圾清运总量449.41万吨,无害化处理量为231.8万吨,无害化处理率51.6%。鉴于贵州的城镇化现状,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将产生大量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以利于环境保护。要解决贵州工业化及城镇化矛盾,解决途径是建设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概念一出,世界各地出现了较多园区实践。比较成功的典型有美国恰塔努加生态工业园、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日本藤泽生态工业园、德国value生态工业园以及中国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等。目前,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模式有三种: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全新规划型生态工业园、虚拟型生态工业园[9]。改造型生态工业园是对现有企业“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一种改造;全新规划型生态工业园是基于某一富含特定资源的区域,划定一个范围,全新规划设计,引进核心企业,形成共生网络系统;虚拟生态工业园不局限于相关企业在一个特定封闭的区域,只要企业之间能够把生产的产出物与投入材料之间形成循环利用,就可形成生态工业园。相对前两种,虚拟生态工业园在形式上更松散,更开放;在成本上,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和虚拟型生态工业园投入较少,全新规划型生态工业园投入成本更高。鉴于贵州高比例的重工业发展现状,以及贵州资本投入有限,贵州可从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和虚拟型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先行。截至2010年5月,我国已命名的生态工业示范园13个,正在开展建设的有41个,其中贵州有一项在建生态工业园——贵阳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现已初见成效。在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地区政府作用非常关键。政府要扮演好社会“掌舵者”的角色,科学设计工业共生循环系统,引入核心企业,制定生态工业相关制度,提供财政政策支持以及筹措资金。
4.3生态补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补偿更多地被引入经济领域,成为对环境与资源的一种保护途径。随后,我国对生态补偿机制也进入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学界对流域生态补偿的定义众说不一,综合各种观点,可概括为:对资源受益者或破坏环境者收费,对利益受损者或流域内因为保护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居民和地区给予补偿。近年来,生态补偿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并在国内外加以实践,比较典型的案例有美国购买卡茨基尔河和特拉华河流域上游的生态服务、日本水源林基金由下游集资补偿上游的水源涵养林、欧洲易北河流域采取的下游对上游的补偿;我国东江流域对保护水源的生态补偿、浙江千岛湖下游对上游的生态补偿,福建九龙江流域、闽江流域、晋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等。从被补偿的领域看,一般包括四类:碳储存交易、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易、流域保护交易、景观美化交易[10]。从资源和环境利益内化载体(支付者)看,主要有当地、省内、国内、全球;从补偿的方式看,主要有政府补贴、下游设立基金补偿上游、项目收费、资源开发押金等[11];从补偿标准看,主要是根据投入与效益两方面进行测算;在投入方面,主要计算流域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以及因为保护而错失发展机会导致的损失;在效益方面,估算保护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的外部效应[12];从生态补偿的支付者来源看,主要有政府、区域、以及社会。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全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俗称“地无三里平”,这严重影响了贵州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规模化作业以及城镇集聚化发展,以致改革三十五年来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均GDP绝对差距不断增大,在全国名列末位。贵州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上游,特别是与珠江流域相互影响较大。珠江流域的主要支流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都流经贵州,贵州段属于珠江上游。贵州生物种类齐全,长期以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根据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理及上述生态补偿领域,贵州可以要求流域生态补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资金来源可以有三个方面:政府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社会团体筹措资金形成珠江流域下游对上游的生态补偿基金、市场行为收费。根据上文所述生态补偿支付者层次,当前,贵州生态补偿可以从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和建设社会基金两个渠道先行。当前,贵州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经济实力有限,靠市场收费渠道进行生态补偿,难以见效。一方面,鉴于贵州与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的显著差距,以及由于历史累积原因,短期内无法后发赶超,必须有强大外力因素注入新鲜活力,才能与我国多数地区协调同步发展,需要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同时,贵州在生物多样保护方面和流域水源保护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应对于贵州因为实施生态保护而错失的经济发展机会,站在国家的高度给予补偿。另一方面,贵州具有优质的水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富含珍稀的药用植物和经济植物,以及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共87种[13]。而珠江流域下游的广东省由于经济发达,常住人口众多,工业和服务业发达,生活垃圾和工业、服务业垃圾排放量较高。作为珠江上游的贵州,由于实施生态保护给予下游的广东省留下了优质的水资源,并且用自身强大的生态系统化解了下游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排放物,净化了空气,调整了下游生态系统,对下游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显著贡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贵州政府可和广东政府达成共识,通过有能力的一些社会团体及个人筹措资金建设珠江上游生态补偿基金,为贵州地区人民对生态保护的付出给予补偿,以求共同可持续发展。
5贵州发展生态经济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