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文化的特征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1

旅游作为一种古代就有的行为艺术,一直发展至今,是因为其能开阔人们的视野,让人们接受别样的文化。而且随着现在科技的发达,各个地方都有适合的旅游攻略,人们也能很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旅游文化。通过了解旅游文化,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更能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并且一个景点通过发展旅游文化能得到推广,促进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通过对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征进行研究,人们能够接触到很多不一样的文化,也能够开阔更多人的视野,让人们都能够规划自己的生活,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所以希望人们都能享受旅游的过程,享受旅游文化带给人们的乐趣。

一、旅游文化的本质体现

(一)社会活动

旅游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们产生好奇并且付诸行动的社会活动,每个人旅游的原因都不同,有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有的是为了了解文化,更有的是为了亲眼目睹景色的美丽。但总体来说,旅游都是一种可以让人们放飞自我的方式,人们在旅游中能够放空自己,全身心的融入景色当中。同时,人们选择的旅游景点都是人们以前没有去过的,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为了感受全新的事物,这种新的旅游文化带来的诱惑程度是很多社会活动都不能满足的,因此,旅游文化是非常吸引人的文化,旅游的本质也是一种能带给人们愉悦的社会活动。

(二)审美过程

很多人选择的旅游景点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放松,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众所周知,现在的旅游行业非常发达,各个景点都在发展自己的旅游文化,并且为自己的旅游文化贴上标签,这样才能被人们更好的记住,所以一些名胜古迹的名气非常大,人们也都会慕名前往。旅游文化就其本质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不管是江流山林这类美丽的景色,还是房屋古镇般整齐的景色,都能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因为现在大多数人们生活在都市,很少感受到纯天然的旅游文化,所以说人们接受一些没有接触过的旅游文化,对人们身心的发展是非常好的。

(三)行业发展特色

旅游行业作为我国的热门行业,既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又能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因此,国家队旅游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视,也想要让旅游文化成为我国的一个标签,这样的基础是我国拥有非常浓厚的旅游文化,并且能够将这种旅游文化进行全面推广,所以我国对旅游文化研究的本质是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样一来,不仅能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因此,全方面了解我国的旅游文化,对我国的发展绝对是有利无弊的,我国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并且历史悠久,都是人们旅游必选的景点,不难看出,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文化的特征研究

旅游文化是非常全面的文化。旅游文化作为我国一种杰出的文化,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在选择旅游景点时,可以适当接触一些旅游文化,人们在了解国家时也可以接触一些旅游文化,所以旅游文化是我国一种发展得比较全面的文化,透过小小的旅游文化,人们就能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发展本质,也能够很好地了解我国的各种特色。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涉及众多领域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自然就有着丰富的内涵,因此,研究人员在对各个景点的旅游文化进行研究时,一定要重点强调景点的内涵文化,这样才能对景点进行更好的推广。

三、结语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2

论文关键词:政府知识管理 组织文化 以人为本 知识共享

论文摘要:政府知识管理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而政府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以及 实施效果必然会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成功实施知识管理所应具备的组织文化,提出了与政府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文化应具备的五个核心特征,为实施政府知识管理奠定了基础。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成长的关键性资源,同时实施政府知识管理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服务水平,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基础。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中,政府能否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中获得成功,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其组织文化及其与政府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程度。优秀的组织文化能够帮助政府取得竞争优势,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地发展自己。政府知识管理下组织文化应有哪些新变化,如何建立适应时代变化 的组织文化?它又具有怎样的特征?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 相关理论

1.政府知识管理

政府知识管理是指政府在日益加剧的非连续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未来不可预测性的环境下,为适应新的管理和职能变化的变化需要,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知识网络系统,畅通无阻地进行知识收集、组织、运用,不断地创新知识,并将新知识高效地应用于政府在各个领域的管理实践,最终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2.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的精神 、观念、风格 、心理 和习惯的总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3.政府知识管理与组织文化问的关系

组织文化是决定政府 知识 管理成 功与否 的重要 因素。成功的政府知识管理需要组织有尊重知识 的文化 ,高度认识学习的价值,并且重视经验 、专业技术和创新。组织政府工作人员通过知识共享和交流而达到交互信任,每个员工都通过学习为组织的知识库做贡献,都有义务推进组织知识库机制的良好运转,享受传播 、获取、创造、应用新知识得到的快乐 。组织要发挥知识的作用,就必须培育适合其要求的新型组织文化 。实施政府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要求组织培养一种文化,包括相互信任,开放式交流,学 习、共享与开发知识管理的过程。

二、适应政府知识管理所应有的组织文化

1.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以人文本是组织文化主旨和主旋律。必须认识到人是组织资源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 和最具能动性 的部分,是组织一切力量和创造力的源泉。政府实施知识管理要突出高层管理者和公务人员的能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工具、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人为本 、以管理为本实现综合效益。人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虽然现代社会中对于政府来讲已经拥有许多知识的载体,但人作为知识最重要的载体的地位 依然 无法动摇——人不仅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各种显性知识,而且是隐性知识的唯一载体,后者决定了人在知识管理过程 中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人文本的组织文化。

2.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政府知识管理强调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强调合作与共享。共享和合作的文化能够使政府突破有限的活动范围,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甚至是多赢。只有拥有共享文化的政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人民的认可。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组织成员知识 的分享可创造乘数的效果。如果政府能够建立起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 ,实际上也在鼓励员工学习、分享他人 的知识。成功的政府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政府文化的建设,以转移员工 的心智模式 ,培养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 ,将知识交流与共享融合在整个政府流程中。

在学习期间,我曾对辽宁省人事厅关于知识共享的情况进行过调查 。调查 中我了解到,大多数工作人员认为知识共享对其个人知识的增长和组织知识 的充实以及工作效率 的提高 ,有很大影响。辽宁省人事厅为使工作人员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对专业知识 的掌握能力 ,各单位定期邀请一些专家、有经验 的老 同志等,对公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定期选派优秀年轻人员到相关部门从基层做起,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能与有经验的老同志共 同工作,向其请教、学习。在政府中引入知识管理是大势所趋。而知识共享是确保知识管理得 以顺利进行的一个核心环节和关键因素。有了知识共享作为保障,政府知识管理会 向着更高的 目标迈进 。

3.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

在知识经济下,没有高度信任的文化,没有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 ,政府便不能成为真正为服务型政府。能否建立一种信任和合作的文化,是政府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的关键。如果政府内的成员相互信任,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才能毫无保留地交换意见,消除偏见,则比较容易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相反 ,如果太过强调 内部竞争 ,则会混淆了激励和竞争 ,造成负面的影响。在一个相互任与合作的组织文化中,员工能够与其他部门的人 自由交流,愿意与他人共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在这种相互信任的气氛中,知识能 自由地分享和流动,员工和组织将因此受益无穷。知识的分享来源与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如果人们把知识视为一种私有的资源和财富,人们认为只有占有了知识,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获取和保持 自己的利益 。尤其在政府部门,人们把知识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担心一旦自己的知识被分享,相应的优势地位就会随之丧失,自身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正是基于这样不信任互相猜疑的观念,知识共享很难实现。因此,要建立一种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以辽宁省人事厅为例,为调动公务人员积极性,增强彼此信任感和组织的团队意识,强化其对组织的认同感 ,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尤其在文体活动时,要求各部门必须有集体性节目等;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净化了工作风气,提高了员工的信任度。

4.创新的组织文化

创新是一个组织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人类的知识总量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 ,知识的老化速度也非常快 。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给政府的工作带来巨大 的压力,如果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和知识 的更新,那么政府将会很快会落伍和淘汰,工作效率也会降低。强调创新的政府鼓励公务人员学习新知识、敢于尝试新事物、鼓励新知识的应用,这必然会推动政府追求知识的深入度、新颖性,从而提高政府的生命与活力。强调创新的政府机关重视公务人员的培训和发展 。知识 的普及性、多元性也随之提高,而它们又是知识深入度和知识创造力的基础。实施政府知识管理,要理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竞争规则,要萌发出一种创新的冲动。

通过对辽宁省教育厅的调研,我发现辽宁省教育厅 以其为员工提供创新的环境而著称 ,视创新为其成长的方式,视创新成果为生命 。组织 文化突 出表现为鼓励创新 的精神。提倡员工勇于革新,公务人员发明新事物时,不会受到上级领导的任何干预。同时,允许有失败,鼓励员工坚持到底。教育厅宗旨中明确提出:决不可扼杀任何有关新事物的设想。因此在教育厅上下养成 了以 自主、创新、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创新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三、结论

政府实施知识管理与政府内部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内在的联系,两者的互动协同关系十分明显 。知识管理的演化实践过程丰富充实了组织文化的内容,对组织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 ,而组织文化又促进了政府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成功实施了政府知识管理又将促进组织文化的再建设,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 环过程。组织文化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积极培养、塑造适合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政府管理者只有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广宇.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雷玲.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之关系探讨[J].理论探讨.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3

美国NBA职业篮球 发展 文化特征

1NBA篮球的物质文化特征

1.1 NBA的主场文化显示出它的激情和开放

NBA已经走过近60年的历史,通过近60年的历练,主场文化与联赛质量同步发展,尽管NBA主场现场观众多达2万余人,但是长期养成的传统使主场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比赛看台也是展示球迷个性的舞台:如把自己打扮成自己喜欢球员的模样,设计出很具有个性的标语牌。此外,NBA看台更是一个优良的社交场所,吸引着政治、文化、经济名人参与其中,很多商业合同也是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NBA的球迷文化和视听这些都已经成为NBA主场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建设能更好的服务球队和球迷,也更能展示出了NBA的激情和开放。

1.2高薪制度与NBA的文化价值取向

篮球运动所体现的商业价值,也自然是篮球运动的文化表现。篮球运动的商业性是与篮球职业化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篮球运动本身的趣味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使其具备的商业价值并未因此而消失。篮球运动自身早已消除了地域、民族、性别的隔阂,它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竞争――同场直接对抗、没有平局的结果。美国是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以经济为主导的文化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篮球运动员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中。NBA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娱乐公司”,因为NBA作为体育,比政治、宗教文化等更具有世界性,它在满足全球观众精神娱乐享受的同时,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而NBA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实行了高薪制,但是为了避免财大气粗的球队用高薪垄断明星球员,NBA规定了每支球队的工资总额限制。这一制度保证了最好的明星平均分布在各个球队,使各队实力十分接近。在金钱的鼓励下,NBA的球员的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展现,球员也会努力争取,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现在,NBA已成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职业篮球比赛,为球员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提供了新的途径。NBA的高薪制充分的体现了美国金钱至上的价值文化取向。

1.3NBA场馆建设彰显都市文化

美国地域极为辽阔,在主场选取地上有很大的自由度。但是对于主场的选取必须考虑到很多的因素,其中到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数量多寡起了最大的决定权。还有,最主要的是,NBA对球队主场建设要求非常严格,联盟规定主场建设要有完善的训练、比赛的设施保障,场馆座位必须满足当地球迷的需要,还要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经过60多年的发展,NBA在美国大城市有着重要的影响力,NBA的场馆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标志,如纽约的麦迪逊花园广场,还有洛杉矶的斯台普斯中心。在洛杉矶斯台普斯球馆已经和好莱坞并驾齐驱,到洛杉矶的人都会到斯台普斯球馆去看一下NBA的风采。芝加哥还在球馆门口竖起乔丹的雕塑,每年美国各地都有球迷去芝加哥欣赏乔丹的雕塑,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现在,芝加哥球馆已经成为城市的名片,同时也成为了芝加哥篮球运动的中心。在纽约,以前的麦迪逊花园广场只是个公园,经过几十年发展,麦迪逊花园广场已经成为纽约篮球的中心。现在,在广场四周建起了各项运动场地,纽约的体育活动也大都集中在这里,逐渐麦迪逊花园广场已经纽约的体育中心。NBA场馆的建设充分显示了NBA的战略眼光,更加彰显NBA发展的都市化。

2NBA篮球精神文化特征

美国人把篮球场当作自我表现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注重个性展示,稍有机会即表现自己的的球技,相对而言,比赛的过程则放在其次。

2.1 球员的个人英雄主义

球员表现突出个体,各市场主体都以各自的利益目标最大化为行动指南,NBA也在尽力营造一个让球员和球迷自我表现的场所。美国人把篮球场当作自我表现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注重个性的展示,稍有机会即表现自己的高超球技,其次才是比赛,对比赛充满了自信。篮球是讲究的团体意识,但对个体球员来说,你还要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你还要能够把这种个性释放出来,在这种个性的张扬中,表现出一种震撼力,比如火爆扣篮;或者在球队危难之时给对手以致命打击,比如体现最后绝杀的关键球等等。在个人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文化背景下,必然产生出更快、更猛、更强、更具观赏性、个性张扬的篮球风格。

2.2 球员追求自身技术的超越

NBA著名球星乔丹,是美国篮球文化使然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的人物。在NBA里很少会有缺乏悬念的比赛,而是不到最后关头难见分晓。不同民族的球员竞技于同一个NBA赛场上,更现露出美国文化多元化特征。“个人本位、富于创造、多元杂交”的特点,在美国的篮球运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美国人在篮球运动中不断大胆地进行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而不是简单地继承和沿袭。在技术方面,不断会有新的技术出现,在不懈的创新中使自己的篮球技术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在战术上,同样不拘泥于某个模式,而是追求一种即兴的、随机变换的战术风格,往往更突出于某个个体的发挥。美国人这种“创新精神”的民族特质造就美国篮球每个运动员的创新和表演的欲望,同时也使美国的篮球无论是技术还是战术都达到了别的国家无法企及的境地。

3NBA篮球制度文化特征

3.1选秀制度反映NBA篮球文化的公平性

NBA己拥有了一套适应联赛市场的完整、成熟、高效的规章制度。从选秀、转会、限薪、训练、竟赛、赛事推广、利益分配等一系列的制度来看,一环扣一环,犹如一件件机器零部件,在各自的部位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以保证NBA联盟这部大机器正常的运转。NBA选秀制度是各队进行新队员补充的唯一途径,是NBA联盟这部大机器的发动机,也是NBA联盟运行的起点,同时,还是保障NBA人力资源新阵代谢畅通和实力平衡的调和剂。为了保证NBA联盟长时间地独享充足、高质的后备人才和平衡各队实力,NBA的选秀制度自建立的那天起,就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到目前其选秀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3.2 NBA不断改变规则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

为了保证比赛的悬念和激烈的对抗这一目的,NBA联盟制定了专门的制度,使这些制度表现出球队实力制衡的功能,通过这些制度制衡球队间的实力平衡,保证了联赛质量,保证了比赛的吸引力,比如:24秒、区域联防、防守和进攻3秒和设置合理冲撞区,等等。

现在的NBA球员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个人技术也更加全面,突破上篮和扣篮都成为球员最喜欢的得分方式,这也更增加了比赛的精彩。联盟为了比赛更加精彩鼓励个人进攻,并设立了进攻和防守3秒,这样篮下就有更多的空间,球员也有了更多的篮下的得分空间,可以展现出更多了精彩时刻,增加了比赛的精彩程度。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4

这厚重的历史积淀,无疑是我们民族的先辈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同时这也是留给我们的一付重担。因为,保护的责任是那么重大,而保护工作的分量又是那么异乎寻常地沉重。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项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相当迅速,从2003年启动至今不到5年的时间,全国就已经确定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总数达1028个,并认定了代表性传承人777人。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更多的项目正在运作中,更多的发现正在进行中,更多的认识正在形成中,更多的经验也正在积累中。

笔者有幸参加了本地的这项工作,并经历了从起始阶段到现在的过程,其间对许多具体问题进行过相对深入的思考,并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比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界定,我们就应该根据以下三个突出特征,综合地去进行把握。

一、传承性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唇齿间倾谈的、纸页上流淌的、精神意识层面跳跃着的“活态”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

文化是由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构成,而文化的进化是传承和积累的结果。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化同样也是通过传承和积累来实现,其细致周密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过传递实现传承,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的沉淀达到积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自我选择、对文明的自主抉择。应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种群民族、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群众,世代沿袭所传承的结果。其传承过程,生动地保留并表现了这些人群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并形成了对当时的社会形式、自然环境和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的反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依靠冗繁的传承载体和庞大的传承群体。其中,传承载体重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传承群体离不开人们之间所依靠的“口传心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性的传承,包括礼俗仪式、岁时节令和社祭庙会等,主要是依靠群体性传承或者是家庭性传承而构成的传承链传承至今。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和民间知识等文化,一般是由传承人代代相袭而传承延续。一个优秀的传承人,既传承了先人的文化遗产,又以过人的聪慧,按照当时社会发展的节拍推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他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起着重要的链接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段离不开人的因素,传承人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直接面对的是传承人的保护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其提供生存和发展延续传统文化的环境和土壤,才能实现当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标。

二、“活态”显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习惯的“活态”显现,它保持了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示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存在,既与相关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产生这种文化的土壤和背景,包括民族和地域的独特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审美原则和风俗习惯有关。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通过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得以延续的“活态”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我国古老的羌民族文化就是典型的活态案例。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会计文化;特征;体制;建构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是一种文明发展历程的鉴证。对于文化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表达。会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从长期中外会计实践中创造、形成的,为会计人员所共同享有的,具有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会计群体功能,体现民族特色,增进会计活力,推进会计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会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会计文化的特征与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底蕴,不同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提供的历史舞台上,演绎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齐家,也同时影响了会计文化的发展,形成“德”“智”并重,德智合一的特色,是一种“德”“智”融合、德才兼备、以德润才的优秀文化,体现了会计核心的价值观以及对社会文化体系的促进和催化作用。

曾有学者威廉.大内表述企业文化的概念是“由一个企业的传统和风气构成,包括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会计文化作为一种亚企业文化,对广义上企业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代表了管理文化中的新思想、新观念。

广义上的会计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会计的物质财富除与会计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外,还主要包括社会培养与造就的从事会计各种专业领域和从事会计教育与教学的会计人才,以及由会计管理本身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会计的精神财富是指人类在会计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会计哲学观、会计法律观、会计价值观、会计教育观、会计思想、会计科学理论与方法等。

会计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计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会计人员的价值观。会计受各国不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的会计文化。虽然会计文化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与渗透,但会计又受到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法规的制约,受其基本职能制约,具有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2.会计文化的构成要素

世界各民族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构成了多元的文化组成。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个人而从社会获得的任何能力与习惯。[1]文化的范围包罗万象,但是会计文化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显著的特色。经济力的竞争,离不开文化力的竞争,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的一只奇葩,对促进企业间的有序竞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会计文化的基本要素具体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物质文化是文化的表层,是会计文化发展程度的外在表现,体现了会计文化的发达程度。良好的物质文化可以吸引优秀的会计人员,体现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会计的跨越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会计行为文化是会计文化的浅层,介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之间。它是一种显性文化,是会计共同价值观和会计共同精神的折射,体现了会计工作作风和会计组织整体的精神风貌。

会计制度文化是会计文化的中层,是会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媒介。会计制度的制定者通过健全的企业规章和组织机构,将优秀的会计精神文化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加以宣扬,同时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保证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

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文化的深层,是会计行为文化的内在向导,体现出会计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是基于会计价值的精神理念和信念追求。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文化的重心所在,是受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并对其他会计文化产生影响和制约,并从思想和理念上引导着会计人员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会计物质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这四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会计文化体系,并为会计文化的蓬勃发展发挥着日益显著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3.会计文化的体制结构

美国学者麦克兰在一次演讲中曾讲到,“我们必须重建我们会计执业者的名誉。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改革会计法规,还有重振会计文化。” 【2】这段话是对会计人员,尤其是高层会计人员的责任心的反问,是对其职业道德的审问和警醒。当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管理中繁杂纷乱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运行体制的健全和发展,如前段时间的安然会计造假案、世界通讯破产案、安达信审计造假案等,都折射出面对会计文化的拷问,诚信与信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会计文化体制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会计文化改革的巨大关注。

以文化引领制度,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强素质,这是会计文化体制构建的坦途。会计文化的建设与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文化体制的解构与建设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建设策略要做到循序渐进,富有远见。要继承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会计文化在新时期发展的精华,在会计理论和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我国的会计文化,也要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用部分,做到兼收并蓄,中西融合。近些年,我国逐步重视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活动,随着市场化进程、wto协议的签订、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我国会计文化体制的建设也逐步被纳入规划和稳步有序的发展中。

会计文化体制建构的途径有下列几点:

3.1以优秀文化为载体,注重会计人员价值观的建设

核心价值观作为会计群体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体现了会计人员的共同信念,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会计文化建设,应将“以人为本”作为会计价值观的核心,做到不断探索满足人的需要的新途径,解决与创造更高的人才效率和人才效益。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还应把历史文化与会计文化融合起来,从古代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到现代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更加注重了对人的价值重塑和资源开发。通过尊重会计群体,关心会计从业者,培养会计高端人才、会计后备人才等措施,做到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培养,这样一定会助力当代会计文化的发展。

3.2以健全法制为核心,加强会计制度文化建设

会计制度文化是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是会计人员经验和规范的总结。会计规范、准则和制度是会计文化的现实反映,因此要借鉴国际先进的会计制度体系,结合我国的会计发展特点,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以健全法制为出发点,从法制角度强化会计人员诚信行为,严惩法制观念淡薄和会计失真行为,以会计制度文化的软约束力凝聚广大会计群体,保障会计工作的规范标准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3.3以先进精神为目标,强调会计精神文化的培养

会计精神文化是支撑会计文化体系的灵魂,代表着会计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树立会计行业模范人物,会计精神可以形象化、具体化,广大会计群体会积极仿效,领会精神,从而将先进会计精神从意识形态转化为具体行为;先进精神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甘于奉献、进取创新等,会约束会计人员的群体行为,提高会计职业形象。会计领导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诚信为荣,以作假为耻,坚持原则,追求卓越,在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双方面影响下属的行为。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弘扬会计先进精神,这将使会计文化显现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 行政体制 文化体制 体制改革

一、相关概念

(一)行政与行政体制的含义

行政:所谓政府行政就是指政府部门组织为了实现公共的利益和目标,以公共权利和法律为基础,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自身事务进行的管理和活动的服务活动。

行政体制: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政府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力的划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狭义行政体制的内容包括职能定位、权力配置、运行规则和法律保障等四个方面。本文是指狭义的行政体制。

(二)文化与文化体制的含义

文化: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习惯的总称。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这里是指狭义的文化。

文化体制:所谓文化体制,是指文化领域内各种文化组织所赖以设立及运转的具有特定内在逻辑关系的制度体系,包括文化政策法规系统和文化组织系统两大部分,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政党意识形态在文化领域的结构化表现形式,是执政党意志在文化领域的体现。

二、新时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文化体制改革历程

按改革进行的时间特特征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文化体制改革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很相近,改革的内容相关性也很大。说明行政体制和文化体制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三、行政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

文化体制与政治体制同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从以上行政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历程来看,两者的改革相生相伴,具有密切的联系。

(一)行政体制改革影响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变迁,行政体制改革始终在不间断的进行,文化体制也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之中。文化体制与行政体制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悄然生长。伴随着行政体制的变革,文化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

不同的行政体制运行下产生迥然不同的行政文化。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成功迎请荷兰执政者威廉与玛利亚为英国的国王和女王。先后制订并颁布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确立君主立体。英国没有成文的完整的宪法文件,因此为了巩固新生的制度和保障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限王权和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二)文化体制改革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指导思想

当一国需要发展的时候,不仅需要“硬件”的支撑还要“软件”的指导,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软件”,而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正海能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指导思想。

认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内因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外因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样,在政府的行政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影响因素――行政环境。简单的说,行政环境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行政管理主体及其活动过程、活动方式的外部要素总合。这些要素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也有社会的、自然的;还有国际的、国内的。它们共同影响并制约着行政管理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三)行政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矛盾论认为:同一事物的两个矛盾同时产生,并相互消长,随着矛盾的消长,事物也随之不断变化。行政体制进行变革的时候会带动落后文化理念、价值观的变革,当文化体制改革中出现先进的思想理念时,行政体制中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运行规则和法律保障等也要跟上潮流,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变革。可以说文化体制的变革促使行政体制的转变,而行政体制转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文化体制。因此,可以认为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分割,相互促进,又彼此消长,不断推动人类政治文明向前发展,不断加速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蔡涓娟.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86-87.

[2]邓凡.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加强行政文化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4):18-19.

[3]傅才武,陈庚.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路径与理论模型[J].江汉论坛,2009(6):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