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

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服务;农机产业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4.022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政府始终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现代农业对农业机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对于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是,我们不能够盲目乐观,要认识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 农业机械结构逐步优化

在我国农村改革的初期,农村大中型机械设备的数量逐年减少的情况。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对农用机械的需求量逐渐提高,大中型农业机械数量多年连续下降的趋势得以扭转。并在实施增效节本措施以后,化肥深施机械,半精播、精播播种机等农用机械也得到了大幅发展。总体上,我国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农业机械作业结构和配备结构都得到了优化。

1.2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显著

我国各级农机部门的为农业服务意识和思想得到了强化,认识到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并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挥农机的优势,在抗洪救灾、抢农时、新技术普及等方面,使农业机械化的巨大优势充分的显示出来,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品的稳步增长。在各级农机部门的努力下,我国农业对农用机械的依赖度正在提高。

2 农业机械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农机产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专业协会、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中介服务组织等各种农机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农机服务机制得到了快速完善,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农机产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使我国农业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农产品的效益和质量得到提高,并使农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但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起步晚,农业机械技术较落后,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由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较弱,与农业机械化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自相矛盾,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步。且我国各个地域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有较大差异,社会化服务规模有待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机服务的产业化发展。

2.2 农机化作业水平偏低,生产机械化规模较小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2006年我国总体农业机械化水平调查显示,播种机械化率32%,收获机械化率55.4%。除了小麦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率较高外,其余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程度仍处在较低的水平,由于农村粮食生产主要以户为单位进行,社会化组织程度低,且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较低,加之农户的财力有限,政府的农机补贴不能完全满足农户的购买愿望,造成农民购买农机的能力较低,要想买到大中型的农用生产机械对于农民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的规模化发展。另外,随着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机使用成本的不断提升,也成为了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 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3.1 促进农机产业的自主创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前进和深入,我国各个产业逐渐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为了使我国农业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进步,首先要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农机的发展计划,确保农机的结构、种类等多个方面与农业生产的实际环境相吻合。因此,要大力提高农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需要由国家和市场的宏观调控来指引农机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机产业的市场化方向。

3.2 农机服务专业化

考虑到农村群众和环境的特征,农机服务在借鉴吸收其他服务体系和方式的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农机服务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且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所以要寻找一种与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和方式,也就是开放式的服务体系。在这种服务体系中,各种农机商负责推销农机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并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针对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商会在各个乡(村)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建立服务点。这些服务点上的服务人员是来自农村生产一线的头脑灵活、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人,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可以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负责服务点的日常工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派专业人员来解决,这样一来有效缓解了农业人员紧张的问题。

4 结语

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客观的认识到我国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并加强农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农机服务体系,才能够使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敏丽.中国农业机械化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2]易中懿.曹光乔. 张宗毅.我国2006年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研究报告[R]//易中懿.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

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2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机械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农民的富裕、农业的崛起都与城镇化建设息息相关,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历史的必然,是城镇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镇建设的前提与基础。

1.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1.1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农村经济是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而制约农村没经济建设的首要原因就是农业。目前我国农村、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要想加快发展城镇化,改善广大农民生产条件,发展农业机械式首要任务。因此,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认真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1.2农机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农业机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而且还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的经济基础才能有所改变提高,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主任陈锡文曾搞过一个调查,得出两点结论: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主要差在非农收入上;农民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非农收入的增长。这充分说明了能够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的小城镇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战略,也是实现新的农村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因此,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1.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为农机服务的组织其服务功能有待于完善,服务范围有待于扩大服务质量有待于提高,服务手段有待于加强;农业机械化总量不足农业机械职业技能培训组织,目前还存在服务面窄、层次低的问题;企业组织服务质量不高;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缓慢。以上都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所要面临或即将要的问题。

2.城镇化发展与农机化的关联

2.1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高.供给越来越便捷。这就要求农业从生产、加工、储藏到销售,必须实行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农业生产要素反映出不同的农业生产能力,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2农业的发展直接推动城市化进程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开始愿意转移到城镇发展,在城镇工作、生活。有些地区的农业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农村开始向城镇化发展,工作、生活趋向于城镇化,农业机械化是城镇化形成的基础,更是加快城镇化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条件"这些情况直接促进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2.3农机化的发展与管理

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管理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项。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农村奔小康,农业机械是挑大梁。所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管理应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而不断地革新与变化。应该根据农业产业的具体需求改变农业机械化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革新农业机械的技术,不断创新与研究,力求农业机械化跟随城镇化的社会时代脚步,相互督促,相互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也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3.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3.1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城镇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农业机械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前提和保证。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农业机械化,农业和城镇化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城镇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农村来说都比较高,推动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接受科学知识水平,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文化素质,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推动意义。普及科学的文化知识和提高综合的技术水平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有力前提与基础。能够解放、替代农业劳动力的农业机械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之所在。可以说,没有高效率的农业机械化作为保障,就没有小城镇建设的宏伟蓝图。故而,促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也是推动农业机械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3.2依托城镇化的需求,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

今后,在推进现代农业的进程中 ,围绕城镇化建设在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改革等方面应保持领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也要加快相关产业,如畜牧业、养殖业的机械化发展。因此,今后国家要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完善支持政策。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加强农机鉴定、推广、培训、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走有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

3.3政府加大监管制度,全力推进农机化发展

我国传统农业由于历史原因,生产力水平有所限制,难以独立完成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阻碍,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也相对较慢。因此需要政府大力实施其各项职能,积极调配各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国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转变做强有力的后盾。

4.农机化与城镇化的建议

在促进建设小康社会中,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推动作用,积极用农业机械化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建设。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来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快速的实现先进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使农村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步伐,位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晓河.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要求推进农机化[J].河北农机,2010(1):1.

[2]刘黎.浅论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城镇建设[DB].

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3

[关键词] 农业 机械化 推广 方法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60-01

定远县位于我国安徽省东部,县域面积大,人口多,是安徽省著名的农业大县,在1996年至2009年14年里,连续跻身安徽省畜牧生产十强县行列,同时2009年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称号,是安徽省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地区,随着定远县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其农业机械化也在逐步的推广中。农业机械化为定远县农业生产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助力,省时省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如何将农业机械化更加全面的推广到各项的生产工作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机械化,即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包括播种、收割、加工等一系列程序,它通过改善旧时代农业生产的落后经营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生态效益的过程。根据记录分析定远县近十年来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经验,结合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农机化推广的优秀实例,认为农机化的推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制度

农业机械化是为了农业生产活动而服务,是一种现代化的生产力,完善的服务体系、严明的服务制度是农业机械化得以开展的基础,只有这样农户才能够顺利的使用机械进行生产活动。一般情况下,完善农机服务体系的主要措施有:①提高农机技术、增强农机工作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对农机的更新与维护,农机操作人员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农机工作质量的记录调查,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②建立完善的农机服务组织,加大服务力度,协调好政府、农户、企业和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好从上之下,全员投入到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活动中;③建立市、县、镇、村各级农机服务站,并且开展适当的竞赛评比活动,学习优秀农机化的成功经验。④开展送科技交流及下乡活动,联系群众,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同时鼓励科技创新,营造现代化农机生产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完善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农机技术推广主要依靠上级政府政策引导,下级推广到户来对农机化进行宣传,而农户作为农机化生产最基础的部分,他们往往只会通过方便放心的渠道来响应农业机械化生产。目前我国农机化推广的基础仍然是各省、市的大型推广总站,再以县、乡一级的农机站为纽带由上至下进行纵向推广,而随着目前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往这种单一的推广方式已不足以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各项需求,这就需要建立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周到的农机推广体系,做到从纵横互补,供需平衡。农机推广离不开农业生产一线,只有知道了农民需要什么,哪种机械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才能够将农机化推广到农户手中,同时做好农机使用群体和农机研发生产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反馈农机设备的使用情况、性能优虐,做好农机设备的优化改进工作,从而扩大农机使用的市场范围。

三、大力宣传,强调农机化的作用和优点

农机化是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高效、高产的特点,只有让农户了解了这个道理,并且亲身体会到农机化生产的优点和好处,才会有更多的农户接受农机化。而每个地区农机化的推广都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鉴于大部分农民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思想较为保守,无法认识到农机化生产的优势,很多农户依然认为依靠人力、畜力耕种是最省钱、最方便的生产方式,他们不敢迈出以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法的圈子。针对此种情况,农机推广部门及其相关人员,就需要从根本的思想上帮助农户改变以往陈旧的想法,大力宣传和引导,深入农家、田间将农机化生产的的先进性、高效性及低成本等特点转达给农民群众,打开农户以往保守的观念,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的意识,做到高效生产、环保生产。

四、发展典型,推广实用先进的项目

为了能让更多的农户知道、了解农机化的作用与好处,适当的地区可以采用“榜样效应”,即建立小型农机化生产示范区,通过农机机械生产得出的优秀实例来与农户原始农业生产的结果进行对比,采用真实的数据比较大说服农户,同时加强农户对农机化的信息,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应。同时选择农机化推广要注重农机技术是否具有实用性、先进性,要选择有良好使用前景的技术进行推广,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优先推广那些综合效益显著的机械器具和技术,达到投资少、稳定性高、见效快的目的,不能盲目的将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器具或技术推广和农民群众,那样反而会起负面效应,使农户对农机化产生失望、抵触的情绪。总之要选择那些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好、符合当地农业生产需要的项目进行推广。

五、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很多地区往往只注重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认为只要将机械化做好就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是不同的农作物品种的生产方式均存在很大差异,受农作物品种和生存环境差异的影响,农业机械很难适应各种农作物的生产种植方式,这就导致了农机与农艺之间存在偏差,无法将农机化的优势发挥出来。所以好做好农机与农艺二者之间的配合,在农机化发展的体系中,吸收各部门、各行业的技术人员,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同时开展农机、农艺工作实验,对比总结,建立标准的农艺操作规范,按照规程开展农机工作,规范农机工作质量。

随着农业现代化脚步的逐渐前进,只有做好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服务,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号召,农业机械化才能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徐振兴,张园. 我国县级农机推广机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全国县级推广机构调研报告[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59-62+84.

[2]线全忠,王振成,刘洪祥.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03:113-114.

[3]梁备战,毛鹏军. 加强农机推广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 农业装备技术,2009,04:8-11.

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4

2014年上半年总体发展情况

(一)农机装备总量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10.55亿千瓦,较2013年底增长约1.54%,同比增速有所放缓。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保有量预计分别达2305万台和3917万部,较2013年底各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预计分别达548万台和860万部,较2013年底分别增长3.99%和4.04%;小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预计分别为1757万台和3057万部,与2013年底基本持平。水稻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预计分别达64.55万台和147万台,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增幅高于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增幅,拖拉机大型化、配套化的趋势明显,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持续增加,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深入展开。一是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今年春耕期间,全国累计投入2434万台(套)农机具进行机耕、浇麦、机播、机插秧等春季机械化生产作业,共完成机耕面积6.78亿亩,较上年增加约1000万亩。“三夏”期间,全国共投入收获机械55万台,完成小麦机收面积2.87亿亩,机收水平达到9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麦收主力,小麦主产区“机械收获―秸秆还田―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全国麦收高峰期整体前移,麦收基本结束时间较去年同期提前4-5天,为秋粮生产赢得了主动。二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突出。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顺利推进,农机深松整地、水稻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力度加大。上半年,全国完成深松整地面积4052万亩,机插早、中稻9793万亩,机插率42.1%,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同时,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在全国开展了19个水稻、8个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三是大宗经济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扎实推进。联合有关科研推广机构开展大宗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示范,在全国布局了以油菜、棉花、甘蔗机械收获为主的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示范片,开展品种选育、机具选型、栽培方式配套等相关试验示范工作。举办了油菜机械收获现场演示会,着力攻克相关技术难题。

(三)农机市场加快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流通业稳步发展。全国农机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特别是进入6月份后,全方位回升明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9.9%。除拖拉机出现明显的负增长以外,多数产品稳步增长,农机工业发展总体健康。农机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制造能力提升步伐加快。拖拉机产能相对过剩与结构性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部分中小型拖拉机市场趋于饱和,刚性需求不足,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适合丘陵山区生产的小型拖拉机需求旺盛,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平原地区进一步向大型化、技术领先、功能先进方向转变,100马力段以上机型呈现不同程度增长。据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市场调查,全喂入轮式小麦联合收获机上半年销售量同比下降9.91%,喂入量5kg/s以上机型占比达64.6%;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上半年销售量同比下降1.8%,喂入量2-3kg/s机型占比达49.08%,市场需求差异化趋势明显。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骨干企业玉米收获机销售数量同比增幅为51.18%,需求持续增强。虽然今年上半年低端简易手扶插秧机增量有所下滑,但我国机插秧水平不高,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平原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高速插秧机需求量将逐渐呈上升趋势。

(四)农机安全生产总体平稳,死亡人数持续下降。1-6月份,全国累计报告发生在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746起,死亡71人,受伤233人,直接经济损失554.45万元。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66%。其中,拖拉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占比分别达37.1%、62%、58.4%。全国农机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年控制考核指标的7.43%,在总体控制考核指标进度目标以内。

2014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方式不断创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一是全面实行“全价购机”。今年除北京、和黑龙江垦区部分管局外,其他省份全部实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二是进一步推进重点机具“普惠制”。2014年全国有21个省份选择部分急需机具试行敞开补贴,其中江苏省缩小补贴产品范围至50个品目并全部敞开补贴,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兜底。三是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明确农机生产企业自主设定经销商资质条件和确定经销商,农民自主选择农机销售商、自主议价,并允许跨县购机。福建省进行补贴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在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除被明确取消补贴资格的农机产品外,符合条件的购机者选择购置省内销售的农机产品,都可申请补贴。四是严肃处理违规经营行为。上半年农业部继续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产品经营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指导各省取消和暂停了50家企业的产品补贴资格或补贴产品经销资格,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和销售行为,努力推进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政策实施取得良好的调控引导作用。

截至6月30日,全国共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9.6亿元,占中央第一批补贴资金170亿元的35%,补贴农机具110.5万台(套),受益农户97万户。在全价购机、直补到卡、敞开补贴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影响下,农民购机更趋理性,更加注重与农时季节的结合,更加注重货比三家,购机盲目性大大降低;农机制造企业的战略意识、市场竞争和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呈现多元化态势,扶持手段不再单一。今年上半年,农业部《2014年深化农村改革等50条政策措施》、《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政策框架进一步完善。除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农业机械化金融信贷扶持政策等均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试点探索,扶持政策手段“组合拳”正在形成。利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继续在部分省份开展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加快老旧、高耗能、高排放、安全不达标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促进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农业机械的发展。以东北和华北为主,开展1亿亩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试点,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农业机械化金融信贷扶持政策的实践和探索,如黑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省开展了农商贷、农机融资租赁、小额信贷、“银社对接”等方面的工作,都是推动开展农机金融服务支持的有益探索和积极实践。

(三)农机深松整地等生态环保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农业机械化转方式、提质量态势明显。围绕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整地、高效植保、秸秆还田、农用航空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将成为发展方向;老旧、高耗能、高排放、安全不达标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进一步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取得创新性进展。

今年上半年农业机械化总体成效明显,但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滞后,国产插秧机、甘蔗收获机等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特别是适宜于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机械装备较为缺乏,难以有效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二是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机场库棚建设用地、烘干设施建设用地政策仍未有较大创新;三是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微耕机等伤人事故时有发生,农机化技术培训与管理有待加强;四是农机市场需求预警引领信息机制不健全,农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产能过剩,小型拖拉机、微耕机等产品过剩严重,生产库存压力较大。

2014年下半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

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5

一、深化认识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农机跨区作业,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把分散的农业机械与分散的农户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机械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解决了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实现机械化的难题,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促进粮食丰产丰收和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为我国找到了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实现途径,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推进农机跨区作业,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机跨区作业涉及面广,部门联动是重要保证。各地要深化对农机跨区作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密切部门配合,强化工作力度,部署好、组织好、服务好农机跨区作业,推动农机跨区作业由夏季向春秋两季扩展,由小麦向水稻、玉米等作物延伸,由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等领域拓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贡献。

二、完善管理

坚持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进行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凭跨区作业证免交车辆通行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可在除高速公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跨区作业证由农业部统一印制并编号,省农机、交通部门加盖公章,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免费发放,一机一证,登记事项真实,一年内有效。申领跨区作业证的农业机械应具备合法有效的号牌、行驶证、年度检验合格标志(插秧机等凭拓印的“机器号”领取),技术状态完好。积极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协会和农机大户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组织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组队进行跨区作业,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中介组织和中介人的管理,严格从业资质,强化教育监督,提高从业水平,打击只收费不服务、多收费少服务的行为。做好部门间沟通协调,密切注意作业期间天气变化和作业市场供求状况,加强机具调度,强化作业市场的宏观引导与调控,推动机具合理有序流动。

三、优化服务

各地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不断推动农机跨区作业健康发展。一是开展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中国农机化信息网“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的作用,搭建供需交流平台。继续开展手机短信息服务,免费为机手提供有关的天气、供求、价格、交通等信息,促进农业机械有序流动,提高机手效益。重要农时季节期间,各地农机管理部门要公布24小时值班电话,随时为机手和农户提供咨询并解决问题。二是组织好检修服务。各地在作业前要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机手对机械进行检修和保养,对农机手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生产。三是做好接待服务。主要作业季节,基层农机、交通、石油、石化等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建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做好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维修、供油以及后勤服务等工作,及时向机手发放当地跨区作业工作资料,介绍作业价格、作业常识、维修供油服务网点、政策法规等相关资讯。四是开展技术服务。要加强农机维修和零配件供应网点的监管,组织做好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等工作。农机管理部门、农机销售企业、生产厂家要适时抽调技术、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巡回指导、售后和“三包”服务,构筑技术服务保障线,保障农机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五是做好作业信息统计。及时统计作业进度和了解工作动态,供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掌握农机跨区作业动态,快速有效的指导农机跨区作业工作。

四、保证供应

要充分认识保证农业用油供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农机作业期间的成品油供应工作。各地农机、发展改革部门和石油、石化销售企业要加强沟通协作,把握农业用油的需求特点,结合市场供需形势及经营计划安排,及时组织成品油资源,增加重要农时季节和用油集中地区的资源投放,保证农忙季节农机用油。要建立成品油快速调度和沟通机制,充分发挥石油、石化集团成品油供应主渠道的作用,积极主动开展支农、惠农、便农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出台农忙时节农机加油优惠政策,支持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加强对农用燃油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超出国家规定价格水平销售成品油,囤积居奇、哄抬成品油价格,以及短缺数量、抬级抬价、变相涨价等违法行为,维护农业用油市场稳定和价格秩序。

五、保障安全

农机跨区作业期间是农机事故的多发期。农机、公安等部门要制定应急预案,提高预防、控制农机跨区作业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机驾驶员和辅助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驾驶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农机跨区作业的安全生产督察,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对农机跨区作业期间的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加强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及时处理农机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部门要加强公路养护巡查,保证路况良好、畅通。各地公安、农机部门对辖区内发生的作业纠纷、事故,接到报告后,要按照各自职责,及时赶赴现场协调处理。

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6

[关键词] 基层 农机推广 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164-01

农业的发展进一步体现在了农机的发展上,而农机的发展又离不开农机技术的推广。所以基层农机推广的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农艺技术的推广。所谓“农机技术推广”就是推广农机的机械技术,教导农民正确的使用农机,并且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机的推广进一步解决了“三农”问题,也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但是,由于一些不稳定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农机的推广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机推广的现状比较严峻。所以开发出农机推广的新路子是很有必要的。

一、基层农机推广的现状及问题

笔者在乡镇从事农机管理工作多年,通过参考一些基层干部的推广报告发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相比过去而言,比重有所下降。而相比某些地区,农机的推广率还不足40%。而且又由于每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农机推广的程度也不太一致。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城市话进程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往大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在家务农的大都都是一些妇女和老人,相比而言他们对于技术知识的了解以及熟练掌握程度都达不到农机推广的要求,这也进一步反映了农机推广的问题所在。

从我个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可以知道,农机推广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一、农业生产在基层政府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二、传统推广体制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三、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合并、人员裁减,使农机推广力度下降。四、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五、农机推广的观念和技术滞后等。下面就主要从推广新方法这一方面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途径。

二、基层农机推广的新方法

新方法主要从政府、以及推广人员技术和开展活动等方面,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提高农机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政府重视,行政推动

首先一点是要从政府入手。政府要加强对农机推广的重视,并利用政府的优势对基层工作者进行培训,加强推进农机知识的推广,使得人人都有使用农机的潜意识。而且,要向群众说明农机推广政策是政府主导的,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可以优化农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整个国家来说,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主席曾经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而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建议政府可以利用一些农机的销售店铺,打出一些横幅或者是标语,说明农机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还可以开展一些基层干部培训班,传授他们农机的使用技术并且将其推广到整个农村;努力创新和发展,鼓励人民群众根据地域的不同开发出新的适用于该地区的新型农机具或者是新技术,并奖励发明创造。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手中的职权为人民+谋福利,推进新农村的发展。帮助国家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

2.积极培育农机社会化合作组织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有之路,农业机械化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既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新兴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使得现代化的新机具、新技术在农业上应用成为现实。通过农机合作组织将相对分散的农机化力量联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再经会员集资购置适用的新机具,在完成本区种植、收获的基础上对外统一承接农田作业、储运等项目活动,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这样既缩短了农时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更有利于加速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带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

3.组织开展农机科技下乡活动

可以说这一方法是前面两种方法的细化,基层干部应该要全部下到农村去,挨家挨户的宣传、推广农机新知识,帮助农民能更快更好的进行农业活动。其次还要了解民情、民意,开展专门的科技小组,带着最新的农机知识下到基层去,推广农机知识和实用技能。政府还可以联系一些农机生产厂家,进行“农机下乡”活动。派专人下到农村田间地头,使得农民能够正确了解到农机知识和一些针对农民的优惠政策。整个活动应该包括:专家咨询服务、购机补贴登记、农机新技术展示三个区域,让农民充分了解到新技术对农业的帮助,通过使用新型农机具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成为农民的好帮手。当然在这其中政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很多的环节都要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才能完成。而且政府作为国家和农民之间的中介,国家颁布的政策,政府要负责任地传达给农民并解释清楚其所代表的含义。这样才能加快农机的推广和农业的发展。

三、总结

总的来说,农机推广作为科教兴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关系到了整个农业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国还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农业还是占了很大的比重,况且中国是一个人多耕地少的国家,农业作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基础更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农机的推广仅仅只是一个契机,农业的发展也绝不会止步于此。先进农机具的推广使用也是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进步的要求,但是由于农机推广现状的严峻性,所以政府和群众应该联合起来,帮助推广农机新技术,让农民从中受益。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肖洁.浅谈农机推广工作的超前意识[J];贵州农机化;2005年06期

[2] 林金树.转变思想观念 推动购机补贴[J];福建农机;2006年03期

[3] 张天佐.切实抓好各环节 把购机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张天佐副司长在2006年全国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农机科技推广;2006年03期

[4] 鲁建波,李润忠,任晓东;推广农机化新技术 建设现代农业[J];农机化研究.2003年02期

[5]赵具彪.农机推广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的问题[J];农技服务;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