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动物的成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浪动物的成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浪动物的成因

流浪动物的成因范文1

[关键词] 舒伯特 艺术歌曲 题材体裁

题材是指艺术作品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它属于艺术作品构成因素中的内容层面,体裁是指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它属于艺术作品构成因素中的形式层面,但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题材与体裁往往用同一种名词或词组来表述的,如“颂歌”,从题材的角度去理解,它所表现的基本内容是歌颂性质的,如歌颂自己所热爱的国家,英雄人物或美好事物等,从体裁的角度去理解“颂歌”是一种速度不快,曲调宽广,具有宏伟壮丽的气魄,具有崇高美特征的音乐作品。我们这一节中对舒伯特艺术歌曲题材与体裁方面的分析和探讨,主要是侧重于对他艺术歌曲的题材、作品的内容层面而进行的。

舒伯特艺术歌曲从题材与体裁上说有大自然的主题,爱情的主题,宗教的主题,劳动人民的主题等。

一,在舒伯特所作600多首歌曲中,歌颂美丽的大自然的歌曲就有100多首,海洋、河流、山丘、森林,在他的作品中都有表现,不但如此,还表现出是平静的海还是汹涌的海,是雄伟的高山还是妩媚的岗峦,在他的作品中能辩别每个地方的特殊的美。舒伯特创作的大自然主题的歌曲,有描绘美丽盛开鲜花的《蔷薇花带》,清澈册泉的《在水上歌唱》,茂密森林的《林中恬静》以及描写各种动物的《鳟鱼》、《乌鸦》等等,他把自己对自然界的感受深入到性格中去,《美丽的磨坊女》中的小溪,是主人公的伴侣和唯一的安慰者,并成为他最后的归宿之处。《冬游》中风中的旗、菩提树、霜雪和乌鸦也和主人公的内心活动紧密联系,在他的心中引起种种痛苦的血缘的联想。1822年他所作的《春之梦》、《幕春》、《海滨》、《听、听云雀》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歌中的诗情画意,一望无边的天空,和大地相拥抱,这是人类依恋大自然,大自然也对人类进行的描写,惟有大自然施舍温情,人类才有幸福可言。

这是一首用抒情性体裁所表现的在尼卡河沿岸的山谷里,春天绿树成荫,山花烂漫,云雀清脆歌唱的情景,作品的风格充满活力,热情奔放,歌曲速度轻快,节奏轻巧而纤雅,低音区和中音区采用密集排列的手法,全曲在流动的音符中欢悦地飞旋。这首作品是民族风格与艺术性结合的佳作,它既保留了奥地利乡村舞曲的特点,又融合了维也纳城市音乐的风格,在这短小的作品中,如此美妙的旋律充分体现了作曲家卓越的旋律才能。

在舒伯特的心目中,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和昆虫禽兽,都是他始终不渝的密友,睁开眼睛,人类社会道德堕落现象比比皆是,然而大自然则永远是纯洁无邪的,也只有在大自然中幕天席地,友月交风,舒伯特的精神才找到了真正的寄托。

二,舒伯特的爱情歌曲充满了青春的美丽,梦幻,对大自然的爱,对爱情的渴望,这两种最炽热的感情在舒伯特艺术歌曲中总是浑然一体,息息相通的,在这意义上舒伯特不愧是德国艺术歌曲的先锋。在爱情主题的描写中有热情奔放的《谁是西尔维亚》、《我爱你》、《迷娘之歌》,也有温婉含蓄、安静柔美的《他肖像》、《夜和梦》,表现失恋时忧伤、苦闷的《泪洪》、《疑问》、《邮件》等。

《迷娘之歌》用叙事曲的体裁形式来表现一对恋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歌曲建立在音乐材料和力度不断变化上,时而狂热而神经质,时而沉思并富于幻想,时而又放纵的快乐,舒伯特在这里运用了各种不同的调式和声及节奏手法,全曲的调性及和声都不稳定,主和弦始终没有出现这些新颖而大胆的手法,创作了浪漫主义真实生动的音乐心理肖像画。

夜曲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种独特体裁,这种体裁的特点是极富歌唱性,音乐中常表现出安谧恬静、冥思默想的气质,在舒伯特的这类作品中,旋律优美,感情丰富,虽有时过于多愁善感,但他勾画出的这一浪漫抒情小品的基本轮廓,为后人的创作,特别是肖邦夜曲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劳动人民主题。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人民性,表现在他对艺术题材的选择。他常把社会生活中的小人物及大自然中的普通事物作为表现对象,他所创作的劳动人民的歌曲有写流浪汉的《流浪者之歌》、《菩提树》、《摇八音琴的老乞丐》,有描绘青年工人生活的《工作余暇》、《磨工和小溪》、《路牌》,还有歌唱劳动女性的《渔家姑娘》、《纺车旁的玛格丽特》等。

在这些歌曲中,作者运用了德国民谣式的风格体裁,通过钢琴的伴奏体现出独创和鲜明的民族性,以极为丰富多彩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它们并不打断旋律,而与之融为一体,丰富、润饰旋律,使旋律愈加悦耳动听,在和声方面,舒伯特打破了纯属调性的和声,通过倚音经过音以及不协调和音的不断出现,创造出别具风味的和弦,同时在和弦织体上,突破了“分解和弦”以及古典乐派经常使用的那些较为单调的刻板音型,在节奏的运用上,舒伯特也突破了古典乐派的严格节奏模式,在鲜明有力的同时,又极其灵活自由。

《摇篮曲》作于1816年。在欧洲,摇篮曲近乎于一种特定的体裁,有许多作曲家做过这类歌曲,其中最有名的是舒伯特、莫扎特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这首《摇篮曲》的歌词是麦劳蒂乌斯所作,简短通俗,极富亲情。有趣的是,舒伯特创作此曲时,还是一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根本没有这类情感的体验,然而这部作品的音乐却极其成功地描绘了圣洁慈祥的母爱。全曲虽然只有4个乐句,但却充满了温情,曲调细腻舒缓,甜蜜婉转。特别是旋律中形成的摇篮均匀轻摇的律动,更活化了现场感,把母亲的心态和摇篮时的动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亲切感人。

在舒伯特所作的各类体裁的声乐作品中,都不同程度的突破了体裁原有的局限性,他写有很多民间舞曲式的歌曲,但都不是用来伴舞用的,而是诗意盎然的声乐小品,是沙龙里鲜艳色彩和娇姿媚态的表露,表现出意味深远的艺术境界,它们是名符其实的心灵歌曲。叙事曲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作为新型的体裁出现在音乐领域,舒伯特首先将这一体裁运用到声乐作品中,使它成为一种结构复杂,具有戏剧性的大型声乐作品,同时在作品的内容上,与奥地利民间传说直接联系起来,像是行吟乐人讲述的传奇,如著名的《魔王》,这首叙事歌曲有问有答,层次清楚,人物形象刻画深入,有血有肉,在戏剧性的展开中,神秘的烟雾笼罩着森林,父亲怀里濒死的孩子,充满忧愁的父亲,以及恶毒的魔王,都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来。另外,舒伯特所创作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这两部曲集在声乐体裁的历史上展开了新的一页,是浪漫主义诗歌形式和原则引用到音乐领域来的典范,在舒伯特以后,成为浪漫派音乐家喜欢运用的一种声乐体裁。

舒伯特同奥地利人民深厚而且难解难分的关系非他人所能及。他有时称自己是“德国人”,但是这种说法在当时奥地利人的语言习惯中并不具有民族承认的意义。舒伯特在音乐中本为早已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愿意当奥地利人,而又习以为常地把自己当做是在(奥地利)帝国遭受压迫的“非德意志”民族。他是一个来自人民的人,他以最自然和最自觉的感情同来自其他各民族的人民联结在一起,并在自己的语言中把这种联结建成为一块丰碑。当然,占有压倒优势的是他的更为亲密的家乡音调——维也纳的音调和阿尔卑斯山区的音调。可能除了莫扎特或海顿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作曲家能像他那样,把奥地利人民创造的音乐语言以同样轻松自如和自然而然的方法化成为创作的因素。

四,舒伯特是一个虚诚的天主教徒,在他的许多歌曲里,都能找得到“圣礼”赞歌,和各种形象的复杂象征的表现,正象历史中常有的那样,形象的真实的深度和音乐的美远远超出了神学的标题范围,这就能够使人按照真正艺术的规律来评价它们。《圣母颂》的题材是许多作曲家都涉及过的。舒伯特运用经文歌这种特殊的体裁形式以民间基调为基础,谱写了这首富于优美旋律的宗教歌曲。

《圣母颂》顾名思义乃是天主教徒对圣母的颂歌,歌词一般都直接采用天主教会所通用的拉丁语祈祷文,16世纪时罗马教廷曾特地下令不得擅改词句,但文艺复兴以来的许多作曲家都不理睬这条禁令,自择歌词抒发个人的情感,舒伯特也不例外。古往今来,很多作曲家写过《圣母颂》,但以他和法国作曲家古诺所作最为有名。

从以上的分析和评价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些作品都具有舒伯特特有的风格特点和他们各自的独特个性。

本文为河北师范大学声乐精品课研究项目结题系列之二

流浪动物的成因范文2

[论文关键词]高师 公共心理学课程 内容改革 文化

一、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心理教育是“文化过程”

文化“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具体一点说,文化涵盖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一整套观念、规定……简单的说,把人变成人、化成人就是文化”。文化包括了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培养、发展人的教育属于文化的制度层面,源自于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并转化为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具体观念形态的课程属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教育是文化的子系统,教育是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手段和工具。文化通过教育实现人类知识和经验的保存和发展,也促进了人的发展。在这里,文化、教育、个人是一种“生动的循环”,教育“以环绕个人周围的客观文化为材料,使个人心灵获得适当的陶冶”,同时,也“使已有的客观文化体系,由于个人心灵的不断介入,得以更为生动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为培养个人人格精神而进行的文化活动,包括了文化积淀、文化传递和文化的再创造三个有机过程。通过文化的积淀使以前的文化传统得以保存,通过文化的传递使这种被保存的文化被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态,从而再创造出新的文化。更为简单地说,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既非单纯的文化传递,也非单向知识获得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积淀、传播文化的活动中再创新文化,并把人的内在力量诱导出来,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使人的心灵得以陶冶。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是高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亦是一种文化活动的具体形态。其过程既是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亦是对文化进行选择、重组和改造的过程。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如何进行选择、重组和改造,既受政治、经济和教育自身的制约,同时又受到文化本身特征的制约。

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整合性源自对文化的选择

从文化学的视野看,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复合的整体,教育的目的则在于教会儿童在不同的人类文化共同体、不同的符号世界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人作为动物也就意味着他是两个世界的公民:不仅生活在物理及现实的世界里,还生活在理想及可能的符号宇宙里。文化作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则有着多元性与多样性的特征。一个事实是,多元文化主义强调文化多元性的价值,反对把一元主流文化视为唯一合理和正确的,倡导所有文化群体和各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价值的平等性成为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种社会思潮而备受追捧。学校教育课程主要是观念形态的文化,要把它组织转化为学校课程时就需要对其进行甄别及规范的整合、舍取,析出最适合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的文化要素成分。这些要素成分要在整体上反映文化的全貌,学生只有接受全面完整的文化才能受到全面完整的教育,也才能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这些要素成分要综合反映出文化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特征,学生才能掌握最基本的文化要素。

毫无疑义,教育的文化使命这种内在规定与文化的多元生态使高师心理学课程的建设面临着挑战。用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去统一学生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内容拼凑成一本《心理学》教材也显得不合适宜。打破心理学学科分支理论体系的藩篱,以高师生当下与未来文化生活为着眼点,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去整合心理学学科内容,既是教育对文化选择在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中的体现,也是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走出困境的出路。

三、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本土化是文化模式差异对教育课程制约的化解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罗丝·本尼迪克在《文化模式》中提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整合的过程。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些文化特质被选择、吸收,渐渐规范化、制度化、合法化,并被强化为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另外一些文化特征被抑制、排除、扬弃,失落了整体意义和价值。文化的这种内聚和整合就逐渐形成一种风格、一种理想,一种心理和文化模式。文化的这种内在结构及其特征的稳定形态称之为文化模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一个独立的文化世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价值意义。源于古希腊文化,以宗教神学、科学技术、经济学、法律为基本结构特质,以宗教、自然、物质、法律为价值取向的西方文化,与发端于封闭的黄河流域的千年儒家文化,以个体农业和宗法家庭为基本结构特征,以土地、道德和礼教为价值取向的中国文化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现代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期间还有过一段波折。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西方心理学的复制、推介与跟随。一方面,人的心理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作用下建构起来的,这意味着人的心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置身的文化环境。很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其实亦只是一种假设和猜测,具有或然性。更直白地说,西方心理学也不过是植根于西方文化的一种本土心理学,其学派和理论反映的是西方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源于文化传统,西方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力图追随和模仿相对成熟的自然科学,试图研究发现并推介具有普遍性、适用性,超越其本土文化的心理学知识体系,这种学术霸权可能造成其他民族心理学学术思想与教育实践自主性的丧失乃至被殖民化。

同样,我国高师公共心理学开设时间不长。在不少高校里,教师教育专业的心理学还被视为“不那么专业”的公共课。综观近年来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版本不少,但推介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居多,能真正融入民族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反映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教材并不多见。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本土化的路径之一是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资源。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心性心理学”、“人性理论”,我国众多先哲对人的心理、人性有着不同的解说。而这些心理理论在西方实证心理学看来未必很“科学”,但中国历史文化心理资料的介绍终究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师范生学会建立心理学与文化、社会资源的关联,这可能是心理学尤其是高师公共心理学研究方法、范式的一种转向。路径之二是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与中国教育传统、具体教育实践的结合。其必要性无需赘言,核心乃在于对西方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教育实践结合点、生长点的找寻。

四、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拓延性是文化变迁在课程中的应然要求

文化变迁就是文化本质性内容的增加或减少并因此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变化。文化变迁主要是通过文化积累和文化突变两种方式来实现,文化积累就是文化的保存和增加,表现为一个渐变的过程;文化突变是指文化结构性变化,是文化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质的飞跃。文化变迁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只有经过不断的文化变迁,文化才能得到创新和进步,社会才能随之不断发展。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并处于一种“生动的循环”,文化变迁特别是出现文化突变时,作为教育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载体——学校课程也必然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唯有如此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从文化的视角看,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促进人“文化化”的活动。当今,一方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大爆炸,人类文化变迁剧烈。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物的人也被深深烙上了时代印记。在此背景下,高师公共心理学进行自觉的文化择优汰劣,在课程内容上进行拓延,构建起具有新的文化结构与特征,能使高师生理解掌握并促进其社会化的内容体系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应然要求。传统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明显存在着两个问题:精致的空洞与解决已解决的问题。当然,日益精细化和专门化是所有学科发展的趋势,但把心理学学科发展的路径作为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选择的逻辑,其结果是由于没有对研究结论的梳理和概括又缺乏对具体历史文化时空下人的关注,这样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就成了一堆无序的“碎绸布”,精美而空洞。传统的高师心理学内容大多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大篇幅地讲授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人类认知理论。当然通过这些基础内容的学习让高师生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掌握认知策略是必要的。但问题是,高师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不等于他们获得了必要的生活技能,高师生掌握了教育心理规律能顺利地从事教育教学并不意味着他能幸福和快乐地生活。因此,唤醒高师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帮助高师生心理自我完善应是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拓延而不是遗漏。

五、文化学视野下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基本框架

狄尔曾指出:“在文化定义的最核心之处是一种习得的无意识(或半意识)的思想模式概念,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中并得到加强,默默地但有力地形成一个人的经验。”课程作为教育对文化选择的具体形式,既有着承载文化的功能,亦将形塑着人。因此,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目标亦应该是多元化。蔡笑岳等学者就认为其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和技能的职业发展目标;能服务于学生现实的心理生活,发挥现实心理生活指导作用的现实指导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性观、人理观,形成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的人类自我认识目标。具体地讲,通过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心理规律;学会预防青少年消极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引导青少年建立完整人格;激发师范生个体内在力量,陶冶自己的心灵,唤醒自我价值感。

基于以上目标,高师公共心理学应彻底打破过分追求所谓体系完整、结构统一的倾向,在心理学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心理学学科内容的整合与拓延。应该以心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高师生心理自我完善作为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三维架构建立起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不应该再是一个在心理学分支学科间徘徊的“流浪儿”。笔者以为,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导论

介绍心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主要研究领域以及趋势,旨在为以后具体内容的学习提供一个引导性与概括性的支架。介绍心理的生理基础,重点介绍脑的功能与遗传基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将当前脑科学以及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整合进来,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学科前沿等内容。

(二)认知编

主要围绕认知能力尤其是高级认知能力,将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基本认知成分融于迁移、问题解决、有效学习等综合知识框架中,既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所学内容,形成全面的认知,也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保证。

(三)动力编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等理论,着重介绍动机的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分析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动机。该部分将教育心理中的学习动机规律以及学生自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动机整合到课程内容中。

(四)人格编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内容。将围绕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群体能力差、气质、性格差异与不同个体能力差、气质、性格差异两条主线分别展开,并结合教育分析如何因材施教。

(五)发展编

主要包括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矛盾与教育、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该内容将整合吸收发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拓延并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现状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