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解决塑料污染的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解决塑料污染的办法范文1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
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解决塑料污染的办法范文2
[论文摘要]坚决抵制白色污染,对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介绍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对于危害严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国的态度如何
世界各国已经被难缠的“白色污染”困扰多年,对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欧洲的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经济杠杆应对“白色污染”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该法案规定,超市和药店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罚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弃使用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的石油,也省却了1400吨垃圾填埋的麻烦。
韩国政府从19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10万张宣传画,分发了2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新加坡也从去年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国206家超市就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08年底前开始实施。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三、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
[1]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教育,1995,(06).
[2]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02).
解决塑料污染的办法范文3
[关键词]塑料垃圾;影响;治理方式
一、塑料垃圾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塑料污染给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产品和功能带来的潜在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比较典型的海洋垃圾类型有:大型废旧渔具,瓶子、塑料袋和其他消费性产品。然而,通过拖网捕捞方式收集的海洋垃圾中大部分是细小颗粒或微型塑料。这些微小颗粒可以携带大量污染物质,且包含着多种潜在的毒性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就可以通过海洋垃圾而进入海底环境,对海洋生物存在有害影响。
渔业、交通业、旅游业、政府和地方团体的经济和财政都会受到海洋垃圾的不利影响。据报道,APEC地区每年由于海洋垃圾给渔业、船舶运输业和旅游业带来1.265亿美元的损失。最近一项报告也显示,苏格兰渔业每年因此损失16亿美元,相当于整个渔业收入的5%。水产养殖业也受到影响。
海洋垃圾也是航海业的主要危险源,在海岸船舶救助活动中不断攀升的救助实例说明,垃圾足能够威胁螺旋桨正常运转。更深一步的考虑是,海洋垃圾会带来美学价值的破坏。垃圾会影响公众对环境的感知力,结果导致旅游业收入下降。
二、如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循环经济的范式
一提到海洋中垃圾问题时,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扩大管理措施的范围而不仅限于改变废物管理实践。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末端处置”,而不是预防为主。每个区域采用的常用做法都有所不同,但基本都包括对倾倒垃圾行为的教育,完善海岸垃圾罐条款的“3R”环节,港口设置船源垃圾回收设施,以及频繁的海岸和海洋清理活动。塑料企业比较支持这种“抛弃型”消费方式,教育和循环法可以作为一个解决方法。但是这些方法还是适合于那些具有经济资源、经济规模更加易于实施高成本计划的发达国家。鉴于塑料废物总量在全球和区域都在持续增长,那么很明显,一种范式的转变在解决这类全球问题时变得越来越紧迫。
从“生命周期循环”的角度来看,从生产到单纯短期使用阶段,再到废物处置的资源使用这样一个轨迹,是废物积聚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因此,尽管塑料具备耐用性、应用广泛性等有限,一项最近的对工业上使用的不同种类物质进行的“生命周期”分析中指出,塑料与其他化石燃料和生物物质一样,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在垃圾来源问题上,应该认识到海洋垃圾不仅仅是一个废物管理问题,这很重要。如此来看,通过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方法来解决海洋塑料垃圾问题是探索“绿色经济”内涵的潜在根据之一,该方法会促进单位经济产量所用资源最少,降低资源和不以增长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到塑料上,这就意味着促进经济结构的改变,降低塑料的消费,增加“环境友好型”物质的生产,提高再循环再利用率,促进选择新技术新产品,创造一个条件供给的环境,如能力建设,新法律和标准的实施等。这些收益只有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才能感受到。
通过合作,可以帮助认识塑料产品的优点,比如包括那些与减少环境影响相关的合作。同时,减少海洋垃圾中塑料的数量问题也是挑战之一。在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上,同时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直接原因,如乱扔垃圾、不适当的废物管理;二是终极原因,这一原因所生产或交易的物质类型和数量关系更为密切。特别是在把物质仅做单一使用,短时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产生长远的可持续的环境影响。例如,塑料在发达国家经常被设计用来单独使用,而很少考虑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岸旅游业会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会给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带来不同的结果,因为他们缺少废物一体化管理的资金和基础设施。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到物质从生产到废弃的可持续性,而不是在该产品已经报废的时候才考虑。因此,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废弃的整个过程中,对材料的“减少、再利用和再循环”不能仅仅体现可持续性,还要直接减少需要处置废物的总量,以此来减少该废物成为海洋垃圾的可能。
三、区域层面下的垃圾循环利用
从联合国区域海洋报告的说明中明显可以看出,海洋垃圾问题以区域为基础发生变化。同样,解决方法也应因区域而定。
一个比较恰当的切入点应该是,确定关于海洋垃圾具体类型(如消费废物、工业废物和包装)。确定依据很重要,来自于与垃圾相关的供应环节的所有步骤:比如它们在哪里?有多少?什么目的?如何达到首要目的?使用期限和用尽后地方会如何处置等。这种努力应该基于对易受影响地区观念和优先事项问题的考虑。接下来就是把供应环节的所有主要参与人召集到一起,组织一次有说服力的对话交流,旨在确定减少垃圾聚集的方法。这是一个“少生产废物”的办法,成为废物的物质需求减少,或利用更好地处置废物的方法来防止积聚。之后再通过执行一系列政策,如公共意识,发展激励机制和法规,来促进及时、长期的措施实施。最后,通过监测海洋垃圾范围的变化和个体执行政策和行动计划的有效性评价,来衡量成功与否。
由于垃圾存在于国家管辖权以外的公海区域,很难追溯起供应源头,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首先来关注“末端管理”方法,如开展清理垃圾,同时进行教育活动,这些比较现实可行的做法。长远来看,区域内近海水域垃圾输入量的减少也可以降低垃圾进入公海的总量。由于抽样数据正在不断表明,来自不同海岸的物质是如何在海洋适当位置形成垃圾的,那么“区域方法”为确定行动的优先权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
本文由(海洋垃圾污染之国际治理的范式转变)项目资助,项目编号(HXS20141153)
参考文献:
[1]赵勇胜.固体废物处理及污染的控制与 治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版.[2]张原.塑料垃圾污染:海洋的灾难.生态
经济,2015年第2期.
[3]马成恩.齐抓共管,防治海洋垃圾污染. 环境保护,2008年第10期.
解决塑料污染的办法范文4
指导思想
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为指导,以切实解决区外塑料造粒、湿皮加工、废布褪色及“十五小”、“新五小”污染企业向我县转移,保障良好生态环境为目的,以“打击为主、教育为辅、部门联动、县乡联合”为原则,整合执法资源,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清理取缔辖区内此类排污企业,杜绝反复转移、反复生产现象。
整治目标
本次专项行动,按“谁主管,谁负责”及“属地管理”的原则。在2012年6月30日前,全面清查取缔全乡塑料造粒、湿皮加工、废布褪色及“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污染转移现象基本得到遏制,辖区内现已被污染的水系、农田基本得到清理,生态逐步恢复;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整理塑料造粒、湿皮加工、废布褪色及“十五小”、“新五小”污染企业的局面,初步建立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
重点和要求
(一)排查摸底阶段(5月1日—5月30日)
各村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塑料造粒、湿皮加工、废布褪色及“十五小”、“新五小”违法企业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完整的违法企业名单。
(二)全面清查和整治阶段(6月1日—6月30日)
1、全面完成塑料造粒、湿皮加工、废布褪色及“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清查取缔工作。各村和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排查名单,依法开展取缔行动。整治工程中,交界村务必要加强联系协作,及时通报活动进展情况,防止污染企业游击转移。
2、国土、工商、电力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切实负起工作职责,采取相应的行政执法强制措施,依法从重处罚,严厉打击,从根本上取缔此类污染企业。
3、以村为单位,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动员全民监督,控制源头,防止旧污染反弹,防止新污染源生产。
(三)督察验收阶段(7月1日—7月30日)
乡打击区外污染转移企业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立督察验收组,按相关要求,适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村委会和各有关部门进行督察验收,根据督察验收结果给予奖惩。
组织机构
为确保此次污染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成立柏洋乡打击区外污染转移企业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由乡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监察、公安、工商、国土、电力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政府。
部门分工
(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押扣、没收无照经营塑料造粒、湿皮加工、废布褪色及“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的设施或产品。
(二)国土资源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清查无审批手续、在农村耕地、林地违法搭盖的非法排污企业,依法清除地面附着物并恢复原状。
(三)供电部门依据专项整治工作提供的环境违法企业名单采取停电、限电等强制措施,禁止企业排污。
(四)监察部门依法开展环保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对在此次行动中因村委会、职能部门未认真履行职责而造成清查不力、整治不到位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各村委会负责日常性监督管理,密切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加强对村民的环境保护宣传,动员公众广泛参与,全面监督举报。
(六)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
各村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湿皮加工等“十五小”“新五小”污染企业整治工作做为杜绝污染转移,保护柏洋良好生态环境,树立政府形象的一件大事来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成员单位要相互协作,狠抓落实,切实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行动,工作广泛参与,杜绝辖区外高污染企业转移我乡生产。
2、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制度
各部门要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负其责,限期完成“十五小”、“新五小”污染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监察机关要加强行政监察,对整治工作开展不到位的隔热和单位依法追究责任,对给此类污染企业供电的供电单位负责人一经发现立即报告其上级部门处理;对引进此类污染企业的村支部书记先免职后处理,村民主任依法定程序予以罢免,并追究相关责任。
3、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加大宣传力度
清查正式开展后,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积极组织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和跟踪报道,不断形成宣传,营造专项整治的良好氛围。
解决塑料污染的办法范文5
2008年年初,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正式向“白色污染”宣战,明确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
2008年4月份,商务部再次了《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草案)》,该办法明确了塑料购物袋是指由商品零售场所提供的,用于装盛消费者所购物品,具有提携功能的塑料袋,不包括基于卫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装盛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也就是说,装熟食、生鲜食品的塑料预包装袋并不在新规限制范围内,市民去超市买熟食、豆腐之类,仍可用塑料预包装袋。
国家发改委倡导消费者重拎布带子、重提菜篮子。
1)200的“白色污染”
上世纪80年代,广东零售业在国内率先向顾客附赠塑料购物袋,此后这一“便民举措”迅速遍及到大江南北。
超市是塑料购物袋的输出大户,在对济南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进行调查中发现,每家大型超市每天免费送出的塑料购物袋达数万个,购物高峰期用量更为惊人。每个收银台都挂着厚厚的两沓塑料购物袋,供顾客免费使用。而顾客也是“来者不拒”,大大小小装着物品的塑料袋提满了双手、堆满了手推车。
小小塑料袋似乎不起眼,但由于使用数量巨大,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程度却是十分惊人。此次“限塑令”主要是为了控制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超薄塑料袋的原料是聚氯乙烯。氯乙烯是一种对人体产生毒害的化合物。由于聚氯乙烯的成型性能差,加工成薄膜时需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剂。而增塑剂同样对人体有害,威胁生殖系统功能。
据统计,目前北京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上海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9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7%。尤其在城乡接合部和铁路沿线,更是塑料袋“满天飞”。出现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是很多消费者在使用塑料袋时,完全将其当作免费的商品,无需付钱,也不需要理会后果。
虽然它也是塑料质地的,但其循环利用率只有其他塑料容器的10%,因为每个塑料袋都需要至少20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自然分解,且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方式,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环境,而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它带来的危害。
如何有效“限塑”是关键
对于如何有效推行“限塑令”,国家发改委表示,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而财政,税务部门则须尽快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济南市工商局市场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后将取缔塑料袋流动销售摊点,由市场主办方组织经营者,设定塑料袋收费点,为消费者有偿使用服务。限塑以后,有不标明塑料购物袋价格,向消费者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袋等行为的济南商家,将会受到最高一万元的罚款。
济南多家大型超市已积极响应“限塑令”的实施。塑料袋仅收取成本价,大中小号塑料袋的成本价约在0.3元、0.2元和0.1元左右,塑料袋售价不会相差太多。首批收费塑料袋已在6月1日上市销售。收费塑料袋的厚度明显大于现在的塑料袋,提手更结实,便于消费者反复使用。收费塑料袋直接进入条码管理,每个塑料袋上都印有条码,结账时打入小票。
6月1日,“限塑令”实施首日,济南各大超市的塑料袋均采取收费措施。不少市民自带环保袋到超市购物,超市塑料袋使用量明显减少,部分超市塑料袋少用六七成。
一时热潮并不代表会长期有效的推行,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要想彻底让塑料袋消失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在居民环保素质颇高的新加坡,也只有10%左右的市民支持彻底推行自备购物袋及有偿使用环保塑料袋。因此,公众的参与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环保专家建议,新规实行要防止解决一个问题,产生另外的新问题。国家应该在“禁”、“限”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疏导,避免公众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整个生态链的重点放在企业而不是居民,重点抓好企业的塑料袋生产标准合格。
另外建立回收体系:对废弃的塑料袋,统一回收、处置。也就是说,政府可以考虑建立多层次回收体系,即鼓励居民将废塑料袋及其他低价值的可回收物投放到适当的分类垃圾桶里,由环卫系统的物资回收部门来收集、运输,建立“民间废品回收部门为主,环卫系统回收部门为铺”的合理回收体系。
寻找合适的替代品
“限塑”不是目的,让塑料袋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才是最佳环保的方式。
据济南市环保部门问卷统计,有近60%的人认为“限塑令”对自己生活影响较大,并会因此改变购物习惯。
“限塑令”实施后,尽管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但是人们购物时还是会用塑料袋。市场上常见的“降解塑料”,实际只是在塑料原料中添加了淀粉,填埋后因为淀粉的发酵、细菌的分解而产生形状的碎裂。这是一种物理降解,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塑料产品的化学性质。
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研究如何从免费获取转变为收费的办法,甚至禁止使用塑料袋,以此来减少它的使用率,并逐步用其他可降解材料来代替塑料。
解决塑料污染的办法范文6
关键词:限塑令 执行力
一、限塑令执行背景情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通知中明文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限塑令”出台目地为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生产使用,从而遏制愈演愈烈的“白色污染”。如今,“限塑令”实施四年之久。我们注意到,在此期间,“限塑令”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了许多问题。
二、限塑令实施现状
限塑令在实施之初便引来争议无数,而今早已被社会所忽视。毋庸置疑,“限塑令”为促进公众环保消费,调整产业格局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总的来说,在超薄塑料袋的禁止问题上,“限塑令”发挥的作用有限,与依然巨大的消费量上相比,“限塑令”对塑料袋的限制能力也显得相对乏力。同时,在“限塑令”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察机构和高效的惩戒手段,政府难以控制塑料袋消费市场的方方面面,死灰复燃的现象不在少数。而消费者也在不断的争议和反复中摇摆,增加了消费观念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三、影响限塑令执行问题分析
“限塑令”在这几年遭到的质疑和声讨并不是偶然现象,这种尴尬背后有着深层的现实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监察存在着诸多问题。塑料袋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等诸多环节分属不同的部门监管。例如,“限塑”的总体工作由发改委和商务部门负责,质监部门负责塑料购物袋的生产企业监管,价格部门在流通环节上把关,城市执法部门治理街头摊点塑料袋,而治污回收则归属环保部门负责,但这种分工造成了“限塑”工作缺乏合作,各个部门遇到问题时往往互相推诿。
其次,“限塑令”被简单化实行。尽管大多数市民对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表示理解,但是由于习惯的影响,塑料袋的使用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依旧广泛存在。 “限塑令”实施后,一个备受消费者质疑的问题就是,“限塑令”往往被简单地理解成为“有偿使用”,这种收费有商家向消费者转嫁环境保护的责任之嫌,消费者环保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变相地商家污染责任埋了单。
再次,市场层次跨度大,盲区多。塑料袋的使用群体非常广泛,既有正规的大型商场,又有流动的小商小贩。层次跨度如此之大的市场实际上分属商务、工商、城管等多个部门,其中没有一个部门有权利也有精力负担起统一管理的责任。同时“限塑”工作盲区也颇多,如何界定塑料袋是否违规,应由何种部门做出何种处罚等许多问题都值得商榷。
四、限塑令问题解决方向
积极收集我国近年来经济、环境方面的数据,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利用相关计算机技术,尽可能地数据整合做到合理客观。在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走进社会,接近“限塑令”在实施执行中最现实、最民生的实质,既从宏观上把握“限塑令”的存在发展状态,又从微观上分析“限塑令”在实施执行中的细节问题和隐形矛盾,深刻追寻其中的现实问题。一般认为,解决“白色污染”最积极的办法就是尽快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制度,以利于对废塑料进行回收、再生、再利用。以塑料袋为代表的塑料制品作为“白色污染”主要来源,则必须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加以适当限制、引导,与经济社会的前进步伐相一致。不能因为“限塑”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而质疑“限塑”紧迫性和必要性,相反,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出现,反映出污染问题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单纯的环境问题,而是已经深化到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前进的整个过程。“限塑令”不但要继续实施下去,更要不断走向深入,使整个“限塑”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使整个社会对“限塑”以及其深层的环境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解决之道有三:第一,应确立一套更为可行高效的执行模式,使得各个部门在工作既要责任分明,又要便于合作。第二,需要在深入经济社会多个方面。目前,“限塑令”仅仅限于商场、超市等大型商业机构,如何将“限塑”推进到中小店铺,乃至个体经营机构和社会公共机构使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限塑”不仅要体现在“限”消费者的“塑”,使社会中的每个角色都能认识到“限塑”并积极实践之,就必须创设更多的限制引导方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禁止生产”“有偿使用”层面。第三,必须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支持。“限塑令”实施几年以来,虽然有不少的误解和抱怨,但总体上消费者群体对于“限塑”还是理解并支持的。这也是“限塑令”在今后一直走下去的原因和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笑天,丁亚秋.限塑令实施以来的实际效果与政策建议.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2]黄翔,严定先. 对“限塑令”的认识与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2
[3]戴昀.限塑令的实施效果及对策分析——以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为例.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4]黄蓓.“限塑令”政策经济学分析. 消费导刊,2010,(03)
[5]陈燕.从“限塑令”透视环保政策的制定原则. 法制与社会,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