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当前发展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电网当前发展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电网当前发展方向

智能电网当前发展方向范文1

【关键词】智能电网 继电保护 发展

继电保护是电力运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方式。在当前智能电网逐渐建设的环境下,对相应的继电保护工作进行研究能够配合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系统工作,为电力工作者提供工作方向和借鉴,因此,本文对继电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

1 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的继电保护工作研究意义

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人口数量大为可观,对用电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居民用户的用电渴求也急剧增加。当前的电力系统运行面临巨大压力,企业为了服务居民,提高供电效率着手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应用,以此提高供电量和供电效率,满足城市用电需求。而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阻碍和缺陷,智能电网的研发需要继电保护工作为其保驾护航,继电保护可以有效防止智能电网出现故障,确保智能电网发展的顺利。

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率依然很高,而继电保护工作就是在智能电网出现故障后及时查找故障设备,对其关闭,并且警报提示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解决,提高供电维修效率[1]。继电保护工作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的维护智能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减少电力企业损失,并确保用户的用电需求。

2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构成

智能电网的建设对继电保护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继电保护技术的研发逐渐涉及到保护、测量、控制以及数据通信等多个方面的联合发展,其对智能电网的良好运行形成保护,并对当前的电力网络开展监测。

2.1 继电保护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能够查找智能电网运行中出现故障的设备,对其进行快速切除,减少电力损失。这之中就需要继电保护技术的保护装置起到作用,而继电保护的保护装置是整个继电保护的重要构成部分。保护装置在应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全方位的,这意味着其在架设过程中要联系所有的设备运行信息,做到当智能电网出现故障时,可以准确查找故障设备和故障环节,具备所有类型设备的运行信息也标志着当出现多个节点故障时,继电保护也可以做出多个连跳命令,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

2.2 新的保护原理及技术探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的改革发展做出了贡献,研究出新的技术和材料为继电保护的创新提供新的保护原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电网的建设进一步加深,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智能电网运行方面的创新改革,使得继电保护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智能电网正常运行中也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和监测,利用新型传感器可以时刻观察整体的供电系统运行情况,这样就可以将智能电网平时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而一旦出现故障问题时,继电保护技术可以从以往的分析中迅速对智能电网进行修正和保护[2]。

3 智能电网环境下发展继电保护的方向

3.1 数字化发展

电力系统是我国基础运行系统之一,其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逐渐进行升级创新的,智能网的建设也是随着各种要求的变化不断进行改革发展。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网升级的主选方向之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电网的建设进一步加深,数字接口的研发配合新型电子互感器,可以使电网测量更加精准;未来发展将会以光纤网络的通行为主,这也是数字化技术发展带来的最新变化。

3.2 网络化发展

继电保护的目的要求其与网络技术相融合,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网络技术应用于继电保护也将成为电力系统中的巨大创新。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控制整个智能电网的工作状况,将信息和数据进行及时的公布和共享,这种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继电保护的精准性,能够有效的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

3.3 自动化发展

自动化发展是当前各个行业努力追求的目标。实现继电保护技术自动化方向的发展可以有效实现对供电系统各个线路与环节的保护,降低保护失败率,加强继电保护对整体的智能电网架构体系的控制[3]。并且自动化的发展能够配合网络化的发展,实现继电保护对智能电网中信息和数据的汲取、整理和分析,提高保护效果的实时性。

3.4 广域化发展

广域保护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效果说明了继电保护还应该继续向着其深入发展。广域保护的特点是反应迅速,覆盖面大,对智能电网系统中的故障排除更加全面准确。继电保护向着广域化发展可以提高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在研究继电保护技术的过程中要将广域保护技术纳入其中,促进其更加深化的探索和发现。

4 结语

继电保护是电力运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加强,对继电保护技术的研发也要同步进行,使其跟上电力系统的发展步伐,能为我国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薛鹏程.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1:299-300.

智能电网当前发展方向范文2

关键词:智能电网 电力系统

在当今时代,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局面,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所以在电力技术方面,现代社会对电力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电力高效、洁净、零排量。新的电力技术极具市场前景,而智能电网正能够适应当今市场发展的需求,智能电网是“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智能电网逐渐成为现代电网的主流。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

在2005年,埃贝尔发明了一种利用群体行为原理使大楼电器相互协调的技术和一种无线控制器,智能电网由此时开始出现。智能电网又称“未来电网”,它不是一件事或物,而是将先进的一些技术以及电网基础设施集成的一种新型现代化电网,具有“更可靠、安全经济、高效、更环境友好”的特点,其关键技术领域涉及较广,具体有传感量测技术、分析决策技术、制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要想清晰认识智能电网,需要从其概念、内涵特征、关键技术、智能化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二、智能电网的内涵与特征

基于市场、环境、安全灯各方面的因素,智能电网具有8个特点:自愈、兼容、交互、协调、高效、优质、集成、绿色。其中自愈是指在电力供应方面,智能电网能够不断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然后纠正或控制,最终保证供电质量,可靠、安全、高效,是较为突出的特征。交互是指“交互式”,为了能达到双方相互适应,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双向交流、双向通信”,用户根据实际情况于被提供的信息中指定符合自己需求的方案。智能电网应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与监控技术,能够更好地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实现高效。“绿色”是另一突出的特征,智能电网通过利用绿色能源、洁净能源、再生能源,降低环境污染,缓解能源消耗巨大的问题,同时能缓解地区能源供给不平衡问题。

三、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1、发电与储能技术

在能源转化、传输、使用这几个环节,其中发电环节是整个过程中最有可能减少排量的,所以智能电网采用风电水电多种新能源进行分布式发电和分布式储能,其中分布式发电技术有很多,例如风力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和地热发电技术等等,分布式储能装置有电磁蓄能、超导储能等等。由于使用新能源、洁净能源和再生资源,对环境改善方面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减轻温室效应方面,同时能够提高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以及缓解能源供给不平衡问题,所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环境影响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风能和太阳能与天气相关,具有不确定性,分布式发电技术与储能技术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2、输配电技术

输配电技术包括特高压输电技术和高温超导输电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是能够实现大功率、远距离传输电的输电技术,提高了输电能力,并能实现远距离电力系统互相连接;高温超导输电技术是利用高温超导体材料特性的技术,与常规技术相比,它具有污染少、损耗小等特点。

3、高速双向通信技术

智能电网采用了高速双向通信技术,涉及较多电子设备,如智能表计、电力电子控制器等,利用这些智能电子设备进行网络化通信,同时坚持各种干扰与自我监测,充分体现出“自愈”这一特性。

4、智能固态表针

与传统采用的电磁表计相比,智能固态表针能够进行双向通信、计量多时段的电力情况和价格、编制时间表等等。

5、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

智能电网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使用各种新型的高性能设备与装备,例如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等,其中具体有有源滤波器(APF)、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等,符合当今电力系统运作要求,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6、智能调度技术

该技术是智能电网中最关键、重要的技术,能够全面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决策管理、高效调度等,实现大面积连锁故障的预防,实现调度的智能化。

四、智能化

由于智能电网采用了上面所述的先进技术,使得智能电网可观测、可控制、能实时分析与决策、自愈以及制动优化调整,充分体现出智能化。例如实时分析和决策是指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分析信息与数据进行智能化决策。

五、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作用

1、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中的意义

由于现在我国电网规划工作规划不到位、不全面等原因,甚至有些新电网建设投运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出现超负荷、长期负荷等,还有些施工难度大。总之,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无法保证电网建设工程质量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等。除此之外,我国存在着电源与电网这两种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这一矛盾在资源锐减的当今社会中越来越激烈,同时由于我国的电力输送能力较差,我国资源供给不平衡问题仍然严峻,还造成交通紧张等,例如我国北部、西部的电力往我国负荷较为密集的地区输送较为困难。另外,我国互联电输电能力较差,区域之间的电网互济与跨流域补偿等能力也较差,由于上述各种原因,想要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电是较难满足需求的。所以电力系统中的电网规划很重要。

2、智能电网具有的优点

智能电网具有实现双向通信、实时监控与数据整合、及时调度、智能化资源配置、接入新能源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等优点,从整体上看,智能电网使供电效率得到提高,供电的质量得到改善,实现电网商业化,同时对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消耗有积极作用。

3、智能电网规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作用

智能电网实现智能化、优化调度,进行有效管理,用最低的成本提供符合期望的功能,其中智能电网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利用新型的、洁净的、可再生的资源进行间歇性发电,实现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损耗,对于当今时代所提倡的“发展低碳经济、生活”是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望实现智能电网与电信、电视等的统一,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由于智能电网具有“自愈”的特点,该功能能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总结智能电网对电力系统的规划的作用,共有三点:电网规划需要更加注重资源战略计划的发展,电网规划需要注重用户侧的特性,电网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电网的动态运行特点。

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中一种新前景,成为“全球工业与信息业的一次新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管理革命”。在我国,投入较大量的人力、物理等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并以智能电网为基础制定出中国较好的电网现代化发展战略,是我国目前的奋斗目标,也是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智能电网当前发展方向范文3

【关键词】 数字化 火电厂 智能化 转型

引言:火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发电机构,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电力能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火电厂工作中存在一些危险的工作,利用人力进行这些工作,不仅效率较低,而且还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火电厂应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进行转型。因此,加强对基于数字化形势下的火电厂智能化转型进行分析对火电厂更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智能化火电厂的概念

智能化火电厂是在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同时也是对数字化火电厂进行了深化与扩充,这样能更好的对运行设备进行管理。在智能化的管理体系中包括了众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传感器技术、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通过传感器技术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准确的获取设备运行的数据,并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数据进行传播,导入到计算机相应的软件当中,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控制策略,并将该控制策略反馈到相应的控制系统中,对设备运行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为火电厂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良好保证,加快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步伐[1]。

二、智能化火电厂的转型对策

2.1加强与移动网络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促进了移动网络的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当中,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因此,为了使火电厂更好的向着智能化方向进行转变,就需要加强对移动网络进行结合,利用移动网络对智能化火电厂进行监控与管理。由于移动网络具有高便捷性、隐私性、应用轻便性等特点,将其应用到智能化火电厂中后,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对整个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查看,当设备出现问题r,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制定出合理的处理对策,降低了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加了火电厂的安全稳定性,更好的为社会提供电力能源,从而避免火电厂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2]。

2.2加强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

现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云计算的发展,使其成为现今一种最为先进的计算方式,利用其来对数据进行处理,更加注重数据的相关性预测,不仅具有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而且还能准确挖掘出数据当中高价值的信息,为数据的应用提供了良好保证。而智能化火电厂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中包括了很多的信息,合理利用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为火电厂的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智能化火电厂转型的过程中,就要加强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利用云计算来对智能化火电厂的数据进行处理,挖掘出数据当中价值更高的信息,从而为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促进智能化火电厂更好的发展。

2.3加强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

物联网技术作为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对多种技术的统称。例如,射频识别技术、智能定位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的相互配合来将数据进行交换,从而对相应的物体或设备进行管理。当前阶段的火电厂中,数据共享的能力不是很高,导致一些数据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就可以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加强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加强火电厂内部信息的流通,使各个数据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将其与互联网进行整合,还可以使信息流通的更加精细,进一步加强了智能化火电厂的管理水平[3]。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的发展对火电厂具有了更高的要求,火电厂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进行转变势在必行。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对智能化火电厂的了解,对基于数字化形势下的火电厂智能化转型进行了分析,为智能化电厂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帮助。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还会进一步创新,该研究就会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就不能停止对智能化火电厂研究的步伐,使其能够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创新,进一步提高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葛志伟,刘战礼,周保中,等.火力发电厂数字化发展现状以及向智能化电厂转型分析[J].发电与空调,2015,07(05):45-47.

智能电网当前发展方向范文4

论文摘要: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方向,也是我国电网升级改造的目标。针对我国现有电网管理的应用程序及系统呈现分布式和异构等特点,从国内外智能电网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现有电网信息集成的不足以及智能电网信息集成的要求,提出智能电网异构信息集成框架的方案。

论文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集成;公共信息模型:CLS;平台

0引言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是节能减排、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托信息技术彻底改造现有的能源利用体系,改变电网的发展模式,提升电网的控制管理能力,密切电网与社会的关系,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信息化是发展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础和保障。对于智能电网而言,信息不仅是电网控制和电网企业管理的手段,而且更是引领了新的电网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而信息集成是智能电网信息建设的主要基础工作和关键技术。

1智能电网信息化概述

1.1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SmartGrid)目前虽无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却都有一个共通的基本思想,即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和智能信息网络系统相结合的产物。智能电网需要在创建开放的系统和建立共享的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利用强大、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电网的抗冲击能力和自愈功能,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做到供用电工作的安全、经济、可靠,进一步促进电网与社会的和谐、友好。

1.2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特点

对电网企业而盲,信息流不再是电力流和业务流的辅助工具,而是电网企业的控制中枢和神经系统,是电力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智能电网通过信息网络采集和传输电网状态信息和调度人员的命令信息,完成对电网的监控;通过及时连接的网络互动,实现智能电网调度决策的智能化和调度指令执行的自动化,使电网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和自愈功能,整体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

2智能电网的信息集成

2.1智能电网信息集成

信息集成需要解决的是企业经营活动所覆盖区域内复杂的、分布的、异构的信息资源的交换、转换、集成与共享。智能电网作为大型应用系统,进一步地对电网的各种生产运行信息和管理信息进行整合,并加强对电力业务的分析和优化,改变了传统的基于有限的、时间滞后的信息进行电网管理的方式,对于信息集成的需求非常强烈。

2.2智能电网信息集成目标

电力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根据各业务部门的特定需要,分别安装和开发了实现不同功能的应用系统。由于这些系统开发的时期和提供商不同,同时系统关心电力对象的不同方面、建模方法不同,使得这些应用系统成为相对孤立的“信息孤岛”,不能与其他系统交换数据或在电网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和集成。我国智能电网的实现不是要完全当前电网的运行模式,而是在传统电网基础上进行改进、发展和创新,因此,有必要分析当前电网信息集成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见表1)。

3智能电网信息集成平台框架

智能电网中信息描述和信息共享都应通过统一的标准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信息描述与访问方法进行全面的定义和规范,满足通信规约的统一和电网设备的互操作性特性,这是实现信息集成的基础。要建设我国智能电网信息集成平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3.1数据来源

智能电网数据主要是生产数据和管理数据。在技术层次上应重点关注生产运行相关数据采集和信息集成/共享,这些数据大多是实时的,变化频率快;在集成层次上应建设调度综合数据平台,实现调度业务相关信息的共享,然后与生产业务数据集成,为数据分析和优化打下基础,其中信息模型和数据标准的建立十分关键。

3.2信息集成架构

根据我国电网建设和发展情况,智能电网信息集成方式可在现有的结构方向上进行集成,即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国家级信息调度平台、省级调度信息平台、地市级调度信息平台等的信息纵向集成,同时,在横向上大中型区域电网可分层分区通过网络连接,跨越地域,实现数据的统一建设、调用和分析。

3.2.1异构数据集成的目的是为了将不同的数据源数据整合在一起,给用户提供一个透明的统一视图。数据集成的核心是对不同的数据源数据的抽取、转换和装载(Extract、Transform、Load)。目前,比较主流的信息集成架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基于传统数据仓库的集成架构。利用数据仓库集成电力信息并实现数据挖掘,对于提高电网的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电网的规划发展也提供了决策支持。但是,这种架构数据更新不频繁,在反映实时信息的能力上存在不足。

(2)基于cORBA/DC0M的技术架构。基于C0RBA/DCoM集成方式的优点是相应规范和服务多。但是基本通信模式是C/S的同步请求/应答通信,系统间耦合程度低,跨平台能力有限。

(3)基于WebService的数据集成架构。WebService是建立可相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新平台,其特点是跨平台调用和接口可机器识别,使用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SOAP)作为服务调用协议。各种组件模型都可以将数据包装成SOAP,通过SOAP进行相互调用。这正是电力信息集成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面向服务的架构。智能电网信息集成中既有对实时信息的要求,也会存在着对历史数据的再现和分析,所以应当综合数据集成平台和数据仓库的方式形成智能电网的信息集成平台。

3.2.2信息集成平台

信息集成平台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它提供了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多层客户/服务器模型以及具有跨平台、跨网络的透明通信框架的特点,通过软总线结构,把各种异构的存储信息、服务信息和界面信息,如同插件一样插入到信息总线中,以实现互操作及企业应用系统集成运行机制。信息集成平台目标能够实现企业级数据语义的统一管理,要实现此目标必须采用公用的信息模型。

3.3信息模型

信息模型是描述特定实物的数据结构,是对数据结构进行总结归纳的描述方式;元数据模型是抽象化的元数据,是一种标准化的、可扩展并支持互操作的模型。智能电网中信息资源丰富,数据来源多样,建立具有标准意义并可扩展的元数据模型(如公共信息模型CIM)是建立电力调度实时信息集成系统应用的关键。

3.3.1CIM

CIM是IEC6l970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提供电力系统的一个标准化定义。遵循这个标准,各个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应用程序都可以共享信息平台数据,实现信息集成。它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将电力系统中的实体对象表示为类和属性,并以类之间的关联表示这些实体对象的职责和协作关系,包括普遍化、关联、聚集关系等。CIM是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在建设我国智能电网模型时可对其适当优化,以适应我国电网的需要。

3.3.2源数据模型到CIM的映射

智能电网要实现数据的集成,必须将异构的信息模型转换为公共信息模型。当源数据模型与CIM存在差异时,可通过映射转换规则来对源数据模型和CIM进行映射,而源数据模型获得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也通过映射转换规则来获得公共信息。可以利用元数据来实现这些异构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共享服务以及异构系统数据模型的统一管理。

3.3.3信息

智能电网信息集成平台中形成CIM语义层进行模型统一化,而公共信息的、访问和交换则通过定义标准的程序接口来实现。智能电网信息平台对外提供方式,如cIS接口方式、文件方式(XML/RDF)以及API方式等。应用集成可通过开放API、适配器工作流工具等技术形式来实现跨系统的功能调用。

3.4信息展示

智能电网应采用门户系统提供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展示服务,以用户定制的方式提供一站式信息访问。在门户系统内部从多个数据源获取数据,对外实现统一的输出和展现机制,将经过分析和优化处理后的信息以用户定制的方式展现和,信息展现方式呈现多样性,并可扩展。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定制展现界面友好的Web方式,那么门户就提供访问Web方式。

3.5信息集成框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智能电网信息集成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来集成信息,利用数据平台的数据中心功能为数据的利用建立统一模型数据,整合异构信息,实现信息的畅通交换;将电网运行历史数据抽取存储于数据仓库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取有效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对于智能电网的应用系统进行跨平台跨系统的流程集成,提高电网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整个系统可设计为4层的架构来实现,即数据源层、信息集成平台、信息应用层和信息门户层。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3.5.1数据源层

数据源层主要是分布式的异构数据源,包括智能电网各种应用程序和组件的数据,尤其是遥信、遥测等实时数据。

3.5.2CIM信息集成平台

信息集成平台主要负责将适配器转换的数据经过抽取、清洗、加载等过程进行集成,放人数据库中;负责公共模型CIM的定义和数据的管理;定义数据对外的方式,如CIS等。数据源适配器是将数据集成的请求转换为数据源能够识别的请求,提交执行,并将结果返回给集成平台,是实现信息集成的关键。对于新开发的数据结构,直接采用与公共信息模型一致的模型来管理,对于异构的系统则通过适配器将私有格式的数据转换成公共信息模型存储于信息平台,并通过适配器获得系统需求的信息。平台可采用XML作为公共消息交换模式,以XML为数据载体进行消息交换,无需考虑数据传输机制以及数据形式。

3.5.3信息应用层

信息应用层包含的是集成后的数据应用的业务流程,包括智能调度、安全预警等流程,还包括从集成平台中抽取出历史数据,通过数据仓库,进行分析,以实现决策支持功能。

3.5.4信息门户层

信息门户层通过WebService等方式来提供友好界面,各个级别的电网企业可通过信息门户来访问集成的信息,不必关心数据来源,实现信息交互和个性化服务等。

智能电网当前发展方向范文5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技术;电力系统规划;运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056-01

在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短缺问题成了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电力技术中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当前形势下的能源短缺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成为了电力系统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智能电网不仅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还能有效节约资源。它能迅速将电力系统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还能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有效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应用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并将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作为载体,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高的人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计划,为科学决策的实施提供支持,并为电网的控制应用提供支持。智能电网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看,结合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于一体,同时还应用了其他的一些高新技术,并在配电基础设施和输电基础设施上进行运用,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电网模式,这种新的电网模式将高科技作为主导。因此,智能电网的优势突出,它具有安全、高新和绿色等特点,正因为具有这么多的优势,它成为了当前各个电力公司研究的重点。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覆盖范围较广,涉及到用电、调度、发电和配电等各个领域,将信息通过平台进行传递,有效结合了信息流和业务流,能最大限度的显示出智能电网的优势。

2 在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运用智能电网的意义

我国现阶段的电网规划工作还存在不全面和不到位等各种原因,甚至有些电网在投产后不久就出现了过负荷等问题,使得施工难度较大。电网建设工程的质量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得到保证或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电力系统规划具有很大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在进行电网监控时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应用电网监控技术对电力技术工作具有很好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能影响电力工作管理,另一方面能决定电力事业在未来的发展和运营。根据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和反演方法,对于电力工作的技术经济效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运营也有着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它不仅能缩短进行故障处理的时间,更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对电网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行有效提升。

3 在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智能电网的运用

3.1智能电网应用在发电中。发电是电力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对电力资源进行储存和转换的推广、应用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最新的发电技术和发电设备能够利用智能电网进行储备和传输电力,在这个过程中,智能电网所能利用到的发电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地热发电、风能发电方式和生物发电系统等,智能电网有机综合上面的发电方式,不仅为社会带来充足的电力,更能将环境污染的几率降低。另外,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技术,智能电网保证了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电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进行了有效的缓解,使得发电和供电基本保持平衡。

3.2在输电配电中应用智能电网。在智能电网中,输电和配电是重要的步骤,如何才能保证智能电网对输配电的有效应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应用输配电,是当前高效利用电力资源的表现。智能电网能够对电网进行智能化的配置,并将电力应用特高压设备和输电技术进行运输和分流,有机融合了配电和输电,能够连接较远距离的电力系统,同时将输电损耗降到最低,使污染度控制在最低点。

3.3应用在高速双向通信中。高速双向通信是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用到电子设备和智能电表等高新技术,且这些高新技术在应用中能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智能管理的目的。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运行中的输送电力情况和用电量等通过智能电网进行实时监控,运行中若是出现问题,能进行智能化的纠错。因此,在高速双向通信中智能电网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同时还能实现科学化和高效化的电力输送。

3.4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智能固态表针。电磁表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它能对用电进行有效化的管理。智能固态表针在当前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与传统的电磁表相比,它具有更好的优势和特点。智能固态表针能进行交换和通信电力的使用情况,掌握、综合和记录不同时段的用电价格和电力使用情况,从而使得用电更加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5电力调度中智能电网的应用。电力调度和管理是电力系统的系统化过程,涉及的范围和面都较广,且具有很强的复杂性。通过对智能电网的应用,可以跟踪分析电力资源,同时对电力控制和调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展开。智能电网能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智能化的操作,从而避免电力管理和用电故障出现混乱。

3.6在电网中应用先进的电力技术进行管理。应用智能电网就需要创新旧的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使用性能好的新型技术,比如一些全控型的元器件和电器等。这也是目前智能电网进行建设所必须的要求,它能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电力设备运行效率进行有效提高。

4 小结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智能电网,不仅能提高电力企业管理的能力,同时还能将技术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使得电力规划管理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在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应用智能电网,不仅能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将企业的管理难度进行适当的降低,让电力规划管理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黄少雄,黄太贵,李端超.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S1).

智能电网当前发展方向范文6

关键词:智能电网;多适应性;规划体系

中图分类号:TD61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电网提出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而智能电网作为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的新兴技术成为了研究与探讨的要点。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不断变化,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也受到了挑战,比如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电力市场的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新能源的引进也给电网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些都需要智能电网不断的完善其规划体系。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现行的智能电网规划体系不能很好的满足快速发展的电网的需求,这就需要智能电网顺利发展趋势,抓住发展的机遇,从容的应对挑战,科学、合理的建立多适应性规划体系,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的设计

多适应性规划体系是在现行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之前的电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规划目标的多样化,校验手段更加完善化以及评价体系更加定量化,而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技术体系

智能电网的规划主要是更好地保证电网的性能,而技术体系是在之前的电网基础上进行的,由多个智能电网规划小组进行研究与不断地完善,从电网效率、电网的性能以及成本和社会收益等目标出发,对电网的性能进行了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智能电网进行规划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应该是要最大限度的提高电网的效率,因为,效率是资源优化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智能电网进行科学规划的重点;社会收益是电网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效益指的是用户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宏观效益三个方面;而成本的节约是一切企业的出发点与基本工作,这也是评价电网经济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是技术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1.2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做好智能电网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具有多阶段、多目标以及完善的反馈机制的一个体系。第一个阶段是要保证电网的两个目标,保证电网的性能以及提高电网的效率;第二个阶段是在满足第一个阶段的两个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的最优化;第三个阶段是在完成前两各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优化,也就是实现经济目标,减少成本,这是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校验的目标。

1.3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在管理学的基础上对电网的规划进行合理的评估。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是一个多目标、多阶段的体系,鉴于此,可以应用管理学的理论进行研究,并且运用各种指数体现出多目标的管理理念。而SEITENS的应用,要求可以体现出四个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可以相互制约,这样可以从经济、社会以及多个方面实现电网的规划的最优化。SEITENS的特点是,首先,其涵盖课智能电网规划体系中的多阶段、多目标,还可以对指标进行完善,同时,可以反映出目标总体在数量山的不断的变动;其次,该体系可以分析目标现象的变动以及影响因素,这样可以更好地接受体系内的因素的影响方向与程度,而且还可以观察研究对象的长期的变动趋势;再次,SEITENS可以指导整个的智能电网规划,从而可以规划出整个的过程与结构,实现综合的评价标准。

2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的研究

该规划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在SEITENS模型的指导下进行的指导与评估,并通过课题组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地变化与完善的过程。

2.1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研究

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研究根据四个目标分为四个模块,即电网性能模块、电网效率模块、社会效益模块以及成本模块。

(1)电网性能模块

电网性能模块是围绕着电网性能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进行的,是电网规划中应该考虑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构建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需要对传统的体系进行完善与升级,这就需要对新的规划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而根据区域电网的特点而构建的预想事故集以及对供电可靠性的研究是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工作。

(2)电网效率模块

电网效率模块包括节能调度研究、电网灵活规划方法研究以及区域电网协调规划研究。当前正在进行的电网规划体系建设会融入新的能源以及先进的设备与技术,而这些都为电网的效率提高作出了保证,而这也是电网规划的重点,需要在进行电网规划体系的分析时进行合理的研究。

(3)社会效益模块

社会效益模块是电网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其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其主要包括新能源在电网规划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对电网规划产生的影响以及应对对策,还包括在社会倡导的节能减排背景下的电网规划的部分。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中的新能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风力发电上,风电是一种具有价值的应用,但是鉴于风力发电的随机性以及间歇性的特点,再加上风力发电技术的不完善,因此,对智能电网的规划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因此,这一模块的研究重点是建立风力发电的模型,然后研究利用风力发电的特点,进而研究其对电网规划所产生的影响,构建适应电网发展的模型,这是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在智能电网的规划体系中,可以将微电网整合进来,微电网可以提高分式电源或者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等的发电量的比例,当前,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基础的分布式发电得到了发展,因此,这也应该成为智能电网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成本模块

成本模块需要考虑的是基于LLC成本管理而进行的电网的规划方案,当前在对电网进行的经济评价时,往往关注前期投资,而忽视项目运行后期的维修、运行、翻新以及一般意义上的报废等的成本,而且没有整体考虑项目的长远利益,这在电网规划时存在很大的问题,进而显现在电网规划环节与项目运行以及维护方面的弊端,因此,想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电网规划就要加强电网运行后期的成本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电网经济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决好成本的问题,进而做好智能电网的规划体系的研究。

2.2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规划体系流程

规划体系的流程设计是进行智能电网规划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实际的进行电网规划时,要有科学的规划流程来保证SEITENS模型四个目标之间的协调与统一的关系,规划流程要满足4个目标的排序,同时还要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做到规划更为科学。

在智能电网的规划流程中,对结果的检验是很关键的环节,因此,完善结果反馈机制以保证目标多阶段进行的关键与保障,而且当流程实现四个目标时,即性能最佳、效率最、社会效益最佳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实现智能电网的规划。规划体系是在规划流程基础上实现的情况下,要将结果反馈到前两个阶段进校验,当后一个阶段与前两个阶段发生冲突时,为了避免出现结果上的差异,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规划流程,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结构校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建平,胡建绩.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10).

[2]张俊杰,刘燕.探讨当前电网规划工作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子商务,2011(02).

[3]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研究课题组.强化规划体系创新,加快规划方式转变科学推动华东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迈上新台阶[J].华东电力,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