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1
一、江浙两省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比较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2008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增幅比2007年回落4•7个百分点,而浙江省2008年同比增长10•1%,比2007年回落7•8个百分点;2009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比2008年高出0•4个百分点,而浙江省同比增长6•2%,比2008年进一步回落3•9个百分点。可见,金融危机对浙江工业经济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江苏省。图1反映的是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江浙两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的变动轨迹。对比两省工业经济的月度数据变化轨迹,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细致的特征。
1)在金融危机的逐步影响下,2008年3月-2009年2月,江浙两省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均出现了明显的回落。比较而言,浙江省的回落幅度更大,最大回落幅度高达23个百分点,2009年1-2月甚至出现了同比-8%的巨大降幅;同期江苏的最大回落幅度却不到浙江的1/2,为10•2个百分点,最低增长速度也在+8%(同样出现在2009年1-2月)。
2)2009年2月开始,两省的工业经济均开始明显的复苏。江苏工业增长率在2月份就迅速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浙江省的增长率却到2009年底左右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此外,2010年1月后,两省的工业经济均出现了小幅的下降,但是浙江的情况要稍好于江苏。
3)两省工业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存在明显的差异。2008年3月-2009年4月,江苏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最大波动幅度为14•9%,而同期浙江省的最大波动幅度却高达33•5%,是江苏省的2倍多。在这个时段,江苏省增长率的标准差为3•66%,而浙江省却达到了7•49%,也是江苏省的2倍多。
鉴于以上两省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的具体特征,我们将分析区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工业经济不断回落的2008年3月-2009年1月为第一阶段,工业经济逐步回稳的2009年2月-2010年4月为第二阶段。
二、两省工业增长差异的供给结构原因探讨
一般认为,江苏工业经济是偏向于外资驱动的,而浙江工业经济则是典型的民营经济主导;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与浙江省相比,江苏重工业所占的比重显著高于轻工业。于是,我们自然就会猜测,金融危机下两省工业经济增长的差异是由于其工业结构的不同导致的。为此,我们将从轻、重工业结构和企业类型结构两个角度考察两省工业经济的变动轨迹,以此验证我们的猜测。
(一)增长率的分解
为了考察上述观点,我们先进行增长率的分解。假设一个经济由两部分组成(多部分情况下以此类推),其产出分别为Y1和Y2,总产出为Y,于是:式(1)表明:总量的增长率可以分解为由各个分量增长带来的总量增长之和,换言之,Y的增长率=Y1的增长率•Y1在Y中所占的份额+Y2的增长率•Y2在Y中所占的份额。我们将这两项分别称为Y增长率的Y1分量和Y增长率的Y2分量。
(二)工业增长率的轻重工业结构分解
从直观上观察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我们发现:在危机开始阶段的2008年4月-2009年2月,江浙两省的轻、重工业均出现了明显的同步衰退特征。进一步细致观察还可以发现:在这个时期,江苏省轻工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同期的重工业的增长速度,而浙江省的情况却大致相反。在2009年3月以后,两省重工业的复苏均比轻工业强劲。这一直观结果并不能直接用来解释结构差异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因为它并没有考虑不同经济组成部分的权重,事实上,如果经济的某一部分仅仅占据很小的比重,那么即使其增长速度超过其他部分较多,其对总体经济的贡献也是很小的。为此,必须考虑其所占比重带来的影响。根据式(1),我们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进行分解,得到两省工业经济增长率的重工业分量和轻工业分量,具体结果分别绘于图2(江苏省)和图3(浙江省)中。比较图2和图3,我们发现:在危机日益严重的第一阶段,江苏工业经济增长率的重工业分量明显大于其轻工业分量,由此可以认为重工业的确是稳定江苏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轻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下降的影响。浙江省有所不同,尽管其重工业的表现也要略好于轻工业,但基本出现了同步下滑的特征,从而它没有支撑住浙江工业经济的整体下滑。在工业经济明显复苏的第二阶段,江苏省工业增长率的轻工业分量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而重工业分量却明显回升到了一个比原先更高的水平。与之形成对照,浙江省工业增长率的轻工业分量和重工业分量却双双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重工业分量的上升力量尤为强劲,以此成为其工业经济迅速回升的主力军,与此同时,轻工业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三)工业增长率的企业类型结构分解
从企业类型上,由于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江浙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为此,我们仅对它们的增长率分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具体计算结果将其描绘在图4和图5中。
从图4可以看出,江苏的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工业的增长率分量在第一阶段急剧下降,到2009年1月到达了最低点,其中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全年其值低于私营工业的增长率分量,说明它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低于私营工业的贡献。相对而言,私营工业却非常稳定,其增长率分量大多保持在4%~8%之间。
由此可见,稳定增长的私营工业才是江苏工业经济保持稳定的重要力量,而不是外资和港澳台投资工业。这一结论与人们通常的观点是相左的。浙江的情况与江苏有所不同(见图5)。首先表现为浙江私营工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率在第一阶段的同步大幅回落和在第二阶段的同步稳定回升,其中私营工业在第二阶段的回升势头尤为强劲;其次表现为其私营工业的增长率分量始终大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的增长率分量,这与私营工业占据较大比重有一定的关系。由于浙江省私营工业、港澳台投资工业与外商投资工业增长率分量变动的同步性特征非常明显,因此,浙江工业经济的衰退和复苏其实是一种整体性的衰退和复苏。考虑到浙江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可以大致推测,浙江工业经济的衰退和复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部需求萎缩和随后的复苏直接作用的结果。
三、两省工业增长差异的需求结构原因探讨
消费、投资与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尽管对一个区域来说,直接分析这三种力量比较困难,因为我们往往无法按区域直接分割满足各地区消费需求的具体供给指向,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消费、投资与出口的数据对比,从一个侧面大致看出推动经济增长(或衰退)的力量对比。从两省消费、出口和投资额绝对值的变动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两省的出口总额出现了很大幅度的波动,其中在第一阶段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降轨迹,在第二阶段总体出现了持续性的回升态势;第二,不论是在第一还是第二阶段,消费变量基本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第三,工业投资额与工业增加值轨迹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同构现象;第四,两省的出口变动明显要比工业经济增加值及其他变量滞后一期,因此,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将出口变量进行滞后一期处理。
(一)各需求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从国家层面上说,消费、投资、出口均会正向影响工业增加值。但对一个地区来说,情况就会有些不同。经计算,我们得到金融危机以来江苏和浙江的工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投资额和出口总额变量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具体见表1。数据表明,江苏省的工业增加值与消费、投资及出口的相关系数差距不大,大致说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股力量比较均衡;另外,消费与投资正相关、投资与出口负相关,说明江苏的工业经济比较重视国内需求,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不是很高。而浙江省的情况有明显的不同,其工业增加值与投资及出口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2和0•77,说明浙江工业经济的投资依赖与出口依赖特征非常明显;另外,出口与投资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达到0•62)、投资与消费负相关,说明外部需求依赖性的特征依然严重。可见,江苏工业在保持经济内外需求的平衡方面要明显好于浙江工业经济,这应该也是在金融危机中两省工业经济产生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二)消费、投资和出口对江浙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我们将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消费、投资和出口对江浙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具体的计量经济学方程如下:lnY=β0+β1lnC+β2lnI+β3lnX+ε(2)其中:Y为工业增加值,C为消费总额、I为工业投资总额、X为出口总额、ε为随机误差项。
1.总体差异比较
利用852008年3月-2010年4月两省工业经济运行的月度数据,在E-Views软件上运行,分别得到以下结果:江苏省:浙江省:比较方程(3)和(4),我们发现:第一,江苏工业增加值对国内消费的弹性为0•4556,高于浙江的0•4326;第二,浙江工业增加值对投资的弹性(0•2847)明显高于江苏(0•1474);第三,浙江工业增加值对出口的弹性(0•3742)也明显高于江苏(0•3406)。
2.分阶段比较
比较第一第二阶段的弹性系数,大致可以判断出危机前后两省需求力量的变化,我们将分阶段拟合系数列于表2中。比较两省在第一阶段的拟合系数,发现江苏工业增加值对出口的弹性系数为0•368,明显低于浙江省的0•446,由于这一时期消费基本稳定、投资弹性不大,因此,在出口迅速萎缩的情况下,这一因素也就成为浙江工业经济衰退更为严重的根源。比较第一、第二阶段两省拟合系数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两省工业增加值的消费弹性下降、增加值的投资和出口弹性上升,因此,可以认为两省工业经济迅速回升的力量还是主要来自出口需求的强劲复苏和投资弹性的上升。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贵州工业;工业结构;集团化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贵州省在十以后,对全省工业发展确定了明确的思路,那就是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工业化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贵州提出工业化发展,主要是基于贵州整体经济落后、城市居民就业困难等突出矛盾。贵州工业化之路就是将工业企业相对集中,进行统一治理、统一布局。贵州的工业化之路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其中包括了能矿产业,烟酒茶等特色轻工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基础。贵州在做好特色工业文章的同时,还要走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既建立高新技术工业企业,也把原先老城区的一些有所污染的工业改造以后搬到新的工业园区。贵州工业化道路应该体现在科技含量要高,资源环境消耗要少,效益要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贵州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定要围绕自己的特色产业来做,总体来看,贵州虽然己经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国家宏观政策取向等多方面的原因,贵州工业发展水平总体还较低,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因此,实现贵州工业现代化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二、贵州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几年,在贵州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强烈的推动下,GDP保持了较高增幅。2010年起,贵州省先后在北京、香港、贵阳、上海、广州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活动,效果明显。2012年,贵州GDP增幅在全国排名第二。贵州省经信委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获悉,截至2012年,贵州保持工业投入70%的增长。增速的高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存量能力发挥比较好,政府通过要素保障,提供有竞争力的要素成本,使存量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二是增量能力发生了作用。2012年1至9月,贵州省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共完成工业投资2230.9亿元,其中装备制造、建材、电力等10大行业占到了全省工业投资的69.4%。目前,贵州规划建设了111产业园区,有80多个园区初具规模,未来贵州要培育5个千亿级的园区,10个百亿级园区以及10个民营经济突出的园区。从投资结构上看,煤炭、装备制造、建材、电力、化工、特色食品、冶金、有色、烟酒、民族制药等10大行业累计完成投资1548.3亿元,占到了全省工业投资的69.4%,而烟酒、民族制药、特色食品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19.8%、106.2%、104.6%,明显高于建材、装备制造和冶金行业的88.5%、83.4%和73.9%的增速,轻工业投资在我省工业投资中的比重提高了4.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当然,贵州毕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山区省份,因历史和地理环境特殊,人多地少,其工业化发展之路依然十分艰难,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三、贵州工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工业发展总体规模较小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贵州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2007年贵州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亿元,2001年到2012年,贵州工业增长速度超过12%,位居全国前列,比全国平均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还多出将近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从2001年的96.5提高到2010年的191.7,提高也接近两倍。这也是建国以来贵州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一段时期。进入2013年在十经济发展纲领的指引下,贵州工业增长速度依然高歌猛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为贵州省经济发展以及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尽管如此,我们从横向看,贵州工业总量在全国处于低端位置,贵州工业基础差、起步晚,其工业GDP的占比仅占全国的0.9%,排在各省(市、区)后列。2011年贵州工业增加值达到将近1600亿,却依然位列全国后五名,贵州工业企业将近3000家,却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0.6%。其人均工业总值为9000元,这数字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左右,可见贵州工业水平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相当于工业发展初期的阶段。
(二)工业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贵州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工业创新水平不高。2001年贵州投入科技研发经费14个亿,2010科技投入经费超过50亿。从事科研创新的人才也大幅度增加,科研机构在这十年间增加了将近2倍。企业在科研创新上也硕果累累,01年贵州获得将近90项科技成果,10这数字接近100。然而从横向比较看,贵州在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和规模依然比较低,很多发达地区科研经费投入占GDP将近2%,贵州只有0.5%。正是由于科技和自主创新上的不足,贵州的工业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初级阶段,煤炭、铝土化工、磷矿化工等都处于产业初级提炼阶段,这些贵州的优势产业附加值不高,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三)工业内部结构矛盾突出
从贵州工业结构来看,重工业的比重远超过轻工业,以2008年为例,贵州重工业总产值将近1800亿元,而其轻工业仅占20%。从全国范围看,轻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平均水平也在30%以上,贵州省明显重工业比重偏高。
从重工业中分析也可以看出,资源型工业的比重也远远超过制造业,而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上升。下面是2013年2月,贵州工业行业增加值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资源型工业所占比例依然比较高,尤其是采掘业、有色金属等产业,原材料工业与采掘工业之和占制造业增加值的 33.5%,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贵州工业仍以传统资源型工业为主,原材料工业与采掘业都是技术水平低的产业,低层次、低效益,这些产业不仅更新速度慢,而且附加值也比较低。这些工业的高比重严重压缩了现代深加工工业,不利于贵州工业的持续发展,也降低了贵州工业的竞争力。尽管从数据上看,这些资源型工业的比重在逐步下降,但是由于基数大,并且下降缓慢,可以看出今后贵州的工业发展依然在依赖传统的资源型产业。
四、贵州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策略
贵州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在全世界能源日趋枯竭的现实背景下,贵州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成为贵州工业发展的源动力。同时贵州地理位置也具有很大优势,贵州与东盟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家毗邻,在东盟与中国经济合作日益加深的情形下,贵州工业发展有得天独到的优势。贵州正好抓住此机遇,在工业规模、结构以及效益上获得长远发展。
(一)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东海沿海产业向西部转移已是不争的事实,贵州面临着与四川重庆等兄弟省份的竞争。在此情形下,贵州要完善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公路、铁路、河运、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转移和承接做好基础。在产业转移上要有所取舍,不能与贵州当前的优势产业有所冲突,不要形成多头竞争、两败俱伤的局面。要考虑到贵州工业的实际情形,贵州近年来在采掘业、原料工业上形成一定规模和优势,转移来的产业与原产业形成互相补充,加大原支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速度。例如贵州由于技术资金的限制,很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盲目开发还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利用外来技术和资本可以加快这些资源合理利用,不仅拉长产业加工链条,还有效的防止了环境污染。同时,贵州还要考虑本地的就业状况,在剩余劳动力较多的地区,选择部分轻度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如果不根据当地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和发展规划,只求一时之利,必然会影响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
(二)调整调整工业投资结构
一直以来,贵州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煤炭开采、采掘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作为贵州传统的工业类型,作为支柱产业不断得到资金投入和发展,导致了贵州的偏重型产业结构。为了加快贵州工业结构的升级,应当限制“三高”重工业的投资增速,放弃部分眼前利益,引导资金向轻工业方向转移,控制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同时提高以轻工业,尤其是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投资比重。今后,重工业的投资主要应以技术更新改造为主,在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上加大力度,加快重工业的深度发展,、提高工业发展效益,保护环境。轻工业基础薄弱,要以基础建设为主,为轻工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极培育新兴的主导产业,着重发展一些新兴产业,例如仪器仪表产业、化学产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不断提高贵州工业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水平,保证贵州工业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对工业企业有重要的意义,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能让工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贵州工业结构技术水平偏低、创新力度不足。今后,贵州应该选择产业关联度高,具有本地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作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积极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寻求行业技术支持。将发展重心放在新设备、微电子、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产业。同时,不断加大吸引人才和投资的力度,吸引并留住人才,政策要为创新产业稀缺的人才提供政策补贴,保证人才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政府可以在产业政策的安排中为一些特殊的技术创新项目提供必要的税收减免措施,为贵州工业提高产业创新力度上,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促进优势产业的做大做强。
(四)壮大产业龙头,提高产业集中度
提高产业集中度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扩大生产和消费需求,还具有市场技术信息交流快,加工配套能力强,规模经济显著的作用。贵州要大力提高资源产业的加工层次和产业增值程度,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贵州工业经济实际出发,一是对现有的大企业大集团,按照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政策选择,通过高层次、宽领域的联合重组,培育和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比较优势,二是推进名牌战略向纵深发展。现有的自治区名牌产品,以增加技术含量、增加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降低消耗、提高附加值为主要途径,使其向系列化发展,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把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作为主攻方向,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抓大求强,通过强强联合形成“产销联盟”,增强产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工业化不仅是一个概念,而是很多国家、地区的实践经验。贵州未来的工业化的道路要结合自己的产业实际以及区域特征,遵循科技含量高,资源环境消耗少,效益高,人力和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则,围绕自己的特色产业行进。
参考文献:
[1]王岳平.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实证和政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吴国春.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政策问题研究[M].哈尔滨:东部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6.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3
一、农业生产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处的极端重要地位
农村青年不安心农业生产和中小学毕业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参加农案劳动的首要原因就是他们对农业生产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处的极端重要地位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既然是以工业化为主体,因此就只有参加近代化工业生产才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们认为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仍然从事于落后的手工经营的农业生产是没有出息的。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大家知道农业生产是人民的衣食来源,是提高和改善农民生活的主要途径。不能设想,农业生产不发展,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生产不足,全国人民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他们还会有能力有积极性去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充分归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保证人民的衣、食需要。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发展农业生产都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农业生产对农民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发展农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农民自己充足的食用,而且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拿出更多的剩余农产品去交换自已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品,如布匹、其他日用必需品和农具、商品肥料等。而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农民改善与提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
农业生产又是发展工业生产的基础。大家知道,要发展工业必须有四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充足的商品粮食和原料供应,我国轻工业产品的原料百分之九十是来自农业生产;城市工人所需要的粮食与副食品必须依靠农业生产来供应。农业生产如果不发展,不能够及时地供给轻工业以原料,不能够供应工人以充分的粮食和副食品,那么轻工业生产如何能够维持与发展起来呢?工人的生活又如何能够维持下去呢?第二,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这种资金积累很大部分又直接间接来源于农业生产。大家知道,建立重工业是非常重要的,但重工业本身的资金积累是比较缓慢的。为了优先地发展重工业,就必须从农业生产和轻工业生产方面来积累资金。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来看,直接从农业生产方面所取得资金积累的比例,虽然已在逐渐减少,但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我国目前的资金积累,从轻工案方面所取得的,巳占整个积累的百分之五十。但是正如上边所说,我国轻工业原料中的百分之九十是来自农业生产,如果农业生产不发展,不能供应轻工业以充足的原料,则轻工业生产的发展便会被迫停滞和衰退下来。这样,国家也就会减少从这方面取得更多资金积累的可能。由此可见,发展农业生产对工业的资金积累不仅起着直接的重大作用,而且也超着间接的重大作用。第三,必须要有广阔的销售市场。我国发展工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输出,而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着的生活与生产的需要。因此,我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主要是在国内而不是在国外。五亿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就为工业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市场,轻工业产品百分之七十靠农村销售,重工业产品销售到农村的,同样也占很大的比重。如果农业生产不发展,农民的购买力不高,工业品销售不出去,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工业还能够迅速发展吗?第四,必须要有足够的出口物资,换取外汇,来向国外购进工业设备,建些出口物资除了一部分矿产和手工业产品之外主要也是靠农产品,如果农案生产不发展,缺乏出口物资,无法购进工业设备,那么工业化也就自然成为空谈。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4
一、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分析
1、由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变为初步形成了以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具有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和平解放以前,的工业主要以传统的民族手工业为主,采取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产品以满足区内需求为主,除了地方政府在
三、四十年代开办的藏币制造厂、军械修理厂和拉萨夺底沟小水电站外,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生产企业。严格地讲,到1951年和平解放时期,我区现代工业基本是一片空白。和平解放以后,在经济总量迅猛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大改观。1998年,我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475个,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几乎为零增加到28.2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959年的0.43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6.6亿元,增长38倍,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壮大起来,初步形成了采矿、建材和民族手工业为支柱的包括电力、轻纺、食品、饮料、藏医药为主的富有特色的工业体系。
2、扰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大力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兼顾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注重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1979年—199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
一、
二、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0:28:22变为1999年32:24:44,第三产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型转变为“三一二”型,传统的农牧业经济模式正在打破,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大关,比1978年增长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1998年平均增长8.8%,其中1991年—1998年平均增长10.4%,增长率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建设出现了历史性转折。
根据统计分析,GDP与第
一、
二、三产业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976、0.995,均为高度相关,这说明任一产业的发展将绝对促进GDP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其中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最大,其次为第一产业,再次为第二产业。根据统计数据资料,将GDP作为被解释变量GDPX,第三产业为解释变量X进行回归分析,即用最小二乘法估计1978—1999年两者间关系,并进行有关统计检验,得到回归方程为:
GDPX=4.41+2.27X
通过F检验和T检验,在显著性水平为95%,自由度为20,临界值T0.025=2.356的情况下,该回归平方和为16517,决定系数R=0.99,表明该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高,也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即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但是因为影响GDP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投资、消费、进口与出口、劳动生产率等,故估计会有些偏差,但我们不能否认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1元,就会促使其GDP增长2.27元。所以,第三产业仍是影响GDP的重要因素。
3、由“重重工业,轻轻工业”转变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从民主改革到1978年19年时间里,由于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偏差和体制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过于片面强调重工业的重要性,使产业结构步入严重“重型化”的轨道。1959年,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96,轻工业的长期落后和发展缓慢,导致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消费品极为医乏,当时大多数商品凭证供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等各方面关系的调整,轻工业发展步伐加快,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逐渐协调稳定起来。1959年—1998年,轻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37%,重工业年均增长1.8%,轻工业较重工业快10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由1959年的4:96转变为1999年的34:66,全区各级各类市场货源充裕,花色品种丰富,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在轻工业中,医疗欢料、食品工业发展较快,其产值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8%、7%、4%;在重工业中,采掘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发展成为我区的两大工业行业,其产值分别占23.4%、19.6%,电力工业和美术制品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产值分别占9.8%和8.5%,同时木材加工、印刷北学工业等也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工业内部结构不断完善,日趋合理。
4、农业内部结构由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转变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从和平解放到改革开放前的较长时间里,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种植业以外的其他农业发展极为缓慢,1959年,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高达95.3%,我区农业产值为1.44亿元,仅有农业和牧业,其产值比重分别为34%和66%;到1978年,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93.6%,林业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0.4%、59.9%。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多种经营、各业并举得到重视和支持,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的比重明显下降,农业总产值中林业、渔业比重显著提高。到1998年,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下降为87%,油料播种面积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4.7%上升为7.4%,其它经济作物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1.7%上升为5.6%。在农业总产值中,林业、渔业产值则分别由0.4%和0上升为2.1%和0.1%。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90.8%下降到1998年的90.1%,农村非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9.2%上升到9.9%。第一产业已由单一的农牧经济向农林牧渔多种经济发展,以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为主体的农村
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农业内部结构和农作物布局不断优化,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到199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9年增长5倍,年均增长4.7%。
5、由忽视甚至限制部分服务业转变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我区较重视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对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所谓的“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不仅不予重视,有时还严加限制。直到1978年,在第三产业中占主要成份的仍是商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后,第三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传统行业得到了巩固和进一步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业、旅游及社会服务等众多行业在内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壮大起来,第三产业的产值由1978年的1.44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39.63亿元,年均增长为18%,发展速度持续超过第
一、第二产业的增长。
上述我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表明:经过民主改革四十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与探索,我们已经基本上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区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子,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质量在发展中得到了调整与提高。但是我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畸重,第二产业畸轻,第三产业不发达。从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与从业人员状况看,我区农业和服务业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仅处于从属地位,产业结构呈现“V”字型结构,呈现出工业化初级阶段农业经济的特点。
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意见: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有被动调整和主动调整之分,只注重总量扩张而忽
视对产业结构的及时微调,往往导致大的经济被动调整,由此带来的损失更大;二是工业化过程和产业结构演变要求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合,高度的计划体制难以促进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和产业结构的良性化;三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应坚持全方位的开放政策,不坚持对外开放并注重提高其质量,就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及优化。
二、对制定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区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已站立到新世纪的起跑线上。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之一。如何借西部大开发这一可遇不可求的契机,改变我区产业结构失调的状况并逐步完成合理化的任务,以实现一个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相互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良好势态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即紧迫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
首先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区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根据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内外环境,摒弃
一、
二、三产业顺势发展的传统模式,积极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改革为动力,以高科技和技术创新为手段,着眼于“三产规模扩大化和逐步高级化”为核心,确立跃进式的产业发展模式。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稳定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度超前发展基础产业,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起点,逐步改变目前的“V”字型产业结构,采取超常规、大跨度、跳跃式的发展模式,实现一
二、三产业稳定、协调发展,经济结构基本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显著改善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在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征程中,我区产业结构面临几项大的矛盾与挑战:其一是生产结构与资源结构之间存在的矛盾。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从生产结构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看,我区经济还尚未摆脱粗放型经营,存在高投入、低产出,高积累低效益,资源浪费严重;从生产结构与社会资源结构的关系看,我区建设资金基本依赖国家,自身造血能力弱,劳动力过剩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形成矛盾。其二是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我区工业规模小产业门类不齐全,相对来讲生产过剩的问题不很突出,但某些生产行业重复建设与低水平扩张严重,造成现有产业结构的低水平低质量与逐渐变化的需求结构形成矛盾。其三是我区产业结构技术含量低下,产品竞争力不强。其四是优胜劣汰、要素流动以及企业结构重组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优胜劣汰、要素流动以及企业结构重组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但是现阶段,由于各方面的配套改革没有跟上,结果造成困难产业难以下马,新兴产业难以培育,企业组织结构中“大而全”“小而全”、要素缺乏流动难以克服,将严重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步伐。
展望未来,困难与机遇并存,我区应尽早制定未来产业政策,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我区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具有更多的主动权。我区跨世纪的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我区资源环境、区内外市场需求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变化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2、产业政策的制定要注重企业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调和前期审议工作。产业政策要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中心,坚持全方位开放政策,以技术升级为主要目标;
3、弱化地区和部门利益,打破地区间、行业间和所有制之间的要素流动壁垒,实现优胜劣汰和企业结构重组;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创意产业 产业结构 工业化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迅速成长,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开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创意产业成为不少发达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研究其演进规律对于科学发展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创意产业的国内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产值达到9130亿人民币,占整个世界的9.4%,在亚太地区首屈一指,占到整个亚洲南太平洋地区市场规模的45.4%。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品制作和输出国,在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六成以上来自日本。到2008年为止,日本动漫产业的产值达到了3518.14亿日元,已经成为日本第二大产业,而广义的动漫产业产值已经占到整个GDP的十几个百分点。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且后进的工业化国家,在战后短短三十多年间成为“世界工厂”,同时创意产业发展也极其迅速,其工业化进程和创意产业演进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概念界定
本文认为创意产业是由创意推动的产业,是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创意产业源自个人或群体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是运用创新劳动将创意商品化并形成价值的产业。
我国创意产业还没有国家层面的界定。本文所研究的创意产业范围界定涵盖了从设计研究、生产制造和传播销售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链全过程,跨越了二、三产业的传统分类,涵盖了文化艺术、广播、新闻出版、电影、电视、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产业。
日本工业化进程与创意产业演进
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一战前的工业化初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工业化发展时期、1945-1973年的工业化完成时期以及1973年以后的后工业化时期。随着这四个阶段产业结构的演进,日本的创意产业也不断发展。
(一)工业化初期日本的产业结构与创意产业演进
1.日本工业化初期的产业结构。从1885年到一战开始为日本工业化初始阶段,以发展棉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大机器生产为主。此时期,日本产业结构遵循工业化的规律呈现稳定变化的趋势,即第一产业在国内产值中的比例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比例不断上升。在整个产业结构变动的同时,工业内部也发生了变化,开始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倾斜。从表1可以看到,1877-1920年这段时期,日本工业整体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1878-1900年的增长率为4.93%,1901-1920年进一步发展为5.41%。1878-1900年发展最快的行业是纺织和机械,而到了1901-1920年,则是金属冶炼和机械制造发展最快。日本工业化是在商品经济尚不充分发达的情况下,由政府主导,集整个国家之力,从上而下推动发展起来的。
2.日本工业化初期的创意产业演进。在日本的工业化初期不存在单独的创意产业,甚至连自主的发明创造都很少。但是,日本擅长引进技术并在引进过程中加以吸收消化,形成新的创意,促进本国产业迅速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后来者居上。
无论是纺织工业、土木建筑业、造船与兵器制造业,还是电气技术与报纸业,都是大规模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聘请外国技术人才,逐渐使科学技术日本化和人才本土化。例如,军火和武器技术方面,开始时依然是大量引入西欧近代技术,聘请英国、德国的军火制造专家来指导技术改造和培养人才,一直到明治末年日本才从追随外国技术中解脱出来,建立了本国的火药与兵器近代技术体系,培养出了一批本国的军火专家。
(二)工业化发展时期日本的产业结构与创意产业演进
1.日本工业化发展时期的产业结构。借两次世界大战之机,日本通过参加和发动侵略战争,成功发展了本国工业,并将工业体系逐步引向重工业化方向。这时期,日本的产业结构呈现以下特点:轻重工业的全面发展与工业规模整体扩展、产业结构日趋重工业化和垄断资本的形成。
在1915年至1940年短短的25年间,日本工业的发展非常惊人。工业产值由1915年的13.27亿增加到1940年的164.19亿,增加了近151亿,增长了11倍,年均增长47.4%。这使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迅速提升,至1940年,其比例已近50%。同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内产值中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业降低1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降低7.4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占据绝对优先地位。
在所有工业部门中,重工业发展尤为迅猛,金属工业和机器工业分别增加了10.9倍和7.7倍;化学工业的增长也达到4.2倍。同时,轻工业也得到了发展,纺织业和食品工业均增加了2.1倍。可见,在此时期,战争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产业结构整体发生转变之时,工业的内部也有了重要的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一战后日本轻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在1922年达到颠峰,占比70.8%。之后,轻工业比例逐步下降,到1942年仅占27.3%;而重工业比例节节攀升,从29.2%直线上升到72.7%,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2.日本工业化发展时期的创意产业演进。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日本成功发展了本国的工业,建立了轻重工业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此时期,日本的创意产业并没有得到大的发展,只有电信业在此期间得到了发展和普及,同时电影业从借鉴西方艺术到形成了自己的电影艺术。报纸业进入统制时代,但报纸制作设备、技术改进,报道速度提升。
(三)工业化完成时期日本的产业结构和创意产业演进
1.日本工业化完成时期的产业结构。二战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的工业化完成时期,此期间的产业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二战完成初期,产业结构仍然以轻工业-农业为主导。1946年至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恢复重建时期,整个经济恢复到战前那种以轻工业-农业为主导的轻型经济结构,工业生产水平基本恢复到二战前或战时最高水平。
朝鲜战争爆发后,重工业开始迅速恢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国内外经济形势有了很大变化。首先,日本经济因为“军需订单”的增加而出现复兴,并且重工业的恢复速度大大加快了,其中钢铁、电力、水泥、汽车工业超过了二战时或二战前的最高水平。1956-1973年,日本倾斜发展重化工业。1956-1973年,是日本工业化实现时期。日本利用有利的国内外环境,通过实施倾斜发展重化工业与推行产业结构合理化政策,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劲头,创造了经济奇迹。在第二产业内部,其结构则以重化工业为中心进行演变。1960年以后,重化工业对制造业的贡献进一步提高,轻工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则不断下降,由35.85%降为26.91%。这表明,日本重化工业化体系已建立起来。
2.日本工业化完成时期的创意产业演进。在工业化完成时期,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社会安定,动漫业在此时发展壮大,出现了漫画产业分工。旅游业也有了较大发展。电子产业发展迅速,电子产业从1950年开始建立,发展很快,由民用电子机械、产业用电子机械、电子零部件三大部门构成。新闻出版业也大大发展,战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也给报业的企业化经营带来很多好处,报纸广告大量增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日本报业史上出现了报纸的广告收入第一次超过报纸本身销售收入的现象。电视业发展迅猛,到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已基本上普及了电视,除去极偏僻的山乡外,全国95%以上的家庭都有了电视机,有的家庭基本不只一台,并且大部分都是彩色电视机。广告业达到了历史高峰期。
(四)后工业化阶段日本的产业结构和创意产业演进
1.日本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结构。1971年,日本提出了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由此,日本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表现出服务化和信息化的特征。
日本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增长迅速,第二产业产值比例缓慢下降。产业结构由重化工业化向高科技、服务化、技术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电气机械产业的设备投资同比增长率明显高于制造业整体设备投资的同比增长率,详见图1。
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两次通货紧缩的冲击之后,2000年以来,日本经济重新进入了恢复性增长阶段。在全部制造业中,电气机械、运输设备、食品、普通机械等行业的增加值所占比重都在10%以上,属于制造业中的支柱产业,其中电气机械、运输设备的比重分别达到26.2%、12.5%。化工、金属及其金属制品等材料工业也是日本制造业中的重要产业,比重达到8%左右。其他如造纸、非金属材料、石油制品、精密仪器、纺织等行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如果将增长快于平均水平,比重有所上升的行业看作成长型行业,最具成长性的制造业行业是电气机械、运输设备和普通机械,三个行业增加值比重2006年分别上升了8.2、1.7和0.2个百分点。这些产业都呈现出信息化、服务化或技术化特征,表现出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日本后工业化阶段的创意产业演进。在后工业化时代,日本的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创意产业涵盖的门类越来越齐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扩大。后工业化时期创意产业中不同行业有不同表现:广告业在战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达到高峰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连续以十位数的水平发展,达到了GDP的1%多,但是自从到了1983年以后增长缓慢,总广告费难以增加。同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2009年日本网络广告额首次超过报纸。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关注市场调查业,虽然总体市场规模不大,但是增长速度很快。
在后工业化年代,日本演出业增长并不快,截止到2005年,日本唱片业的销售收入超过4222亿日元,占世界唱片市场销售总额的15%,是世界第二唱片大国。日本的电影产业在1983年达到1863亿日元,但是,随着电视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国民收入的提高,意识发生变化,电影产业出现大幅度回落的现象。日本的电影观众在1958年达到顶峰,后来一直减少,只有顶峰时期的10%不到。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GDP十多个百分点,已经成为超过汽车工业的赚钱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以年营业额230万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
总体而言,日本创意产业产业增加值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日本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
日本创意产业演进机理揭示
综上,可以看出日本创意产业演进和工业化演进之间的关系:
第一,日本的创意产业演进过程非常迅速。由于日本是后发工业化国家,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从明治维新开始进行工业化革命,而当时的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花费了一百多年时间完成了工业革命,日本可以直接引进这些成熟的技术。所以在日本工业化最早期,日本连带有原创性的重大创意都没有,基本靠直接移植外国技术,然后吸收消化,迅速完成工业革命。后来,经济在二战中受到严重打击,在政府和国际力量的支持下,又开始了迅速恢复过程,经过二、三十年就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产业结构演进的进程速度是最快的,而创意产业的演进速度也是最快的,并且体系也非常健全。
尽管产业结构演进速度很快,但是产业结构演进与创意产业演进不同阶段的一定对应关系仍然存在。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创意产业也没有形成单独产业,并且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此时更多的是进行技术引进,以提高其产业生产效率。在日本工业化发展初期,日本属于创意产业中的电信业在此期间得到了发展和普及,同时电影业从借鉴西方艺术到形成了自己的电影艺术。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化的完成,产业结构的演变,人们收入的提高,旅游业、动漫产业、电子产业和新闻出版业在此时都得到极大发展。而到了后工业化时期,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服务化,创意产业中行业越来越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第二,产业政策对创意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日本政府在各个时期制订的政策,是推动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在其工业革命初期,还是工业化时期,以及后工业化时期,日本政府都注意运用不同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发展。例如,在工业化初期明治政府就提出了“殖产兴业”的方针,推动工业化发展。二战后,在轻工生产恢复后,日本又推行“倾斜生产方式”的政策措施,优先发展煤炭、钢铁和其它基础材料。在后工业化时期,1997年5月,日本政府在《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及创造的行动计划》中确立了15个新兴成长型产业,大部分产业都呈现出信息化、服务化或技术化特征。
政府也运用产业政策推进创意产业发展。工业化早期,明治政府对报业采取资助、鼓励的方针,对于报纸业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在1957年,日本政府就实施了第一部促进信息产业振兴的法律—《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1970年以后,日本为了大力促进本国信息产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信息产业振兴的政策法规。同时,日本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动漫产业发展。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的演变有力推动和支持了其产业结构的迅速演进,也同时推动了创意产业的演进。
第三,创意产业同样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日本是后发工业化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来发展创意产业,日本的创意产业发展同样体现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工业化初期,也不存在单独的创意产业,主要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引入各种技术从而形成自己的创意,这是创意产业的早期阶段—创意没有形成产业;而到了工业化发展时期,电信业普及,电影业发展,这是创意产业的早期阶段;而在工业化完成时期,由于国民收入提高,社会安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创意产业,包括动漫业、旅游业等,这是创意产业的中级阶段;到了后工业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进一步增加了对创意产品的需求,同时推动创意产业朝更高级发展,创意产业朝着附加值高、技术性强的方向发展。
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从日本各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与创意产业的发展综合起来,可以看出,由于日本是后发工业化国家,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尽管产业结构演进很快,但是不同工业化时期仍然对应着创意产业的不同阶段。我国作为后进的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但是产业结构演进与创意产业演变过程的对应关系仍然存在。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该与各地区经济领域实际发展水平相结合。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化程度高,那么可以确立创意产业为主导产业。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化程度适中,那么创意产业应该定位在推动区域信息化和科技水平上。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工业化程度较低,那么暂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对传统、落后产业的改造层面。而不是各地区盲目跟风,不顾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都将创意产业作为主导发展产业。
日本的创意产业产业政策对创意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作为创意产业的后起之国,创意产业处于幼小期,在此时期,应该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其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不能有效保护创意产业。在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以创意标准为先导,如何对“创意”进行保护是目前的重要问题,应该建立适合的创意保护政策。
参考文献:
1.The 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 1998. London:Department of Culture,Media and Spor.HMSO 1998
2.Florida,Richard: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New York,Basic Books,2002
3.刘天纯.日本产业革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4.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三联书店,1963
5.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姜琳(1977-),湖北赤壁人,经济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偏离份额法;产业结构效益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aking Gejiu for Example
WenLiyuan, YangRungao
Abstract: The industry shif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re very important to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e resource-exhausted city. Basing on the related industry data of and Gejiu that are form two thousand and three year to two thousand and twelve year, this paper applied the Shift-Share Analysis to stu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enefi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Gejiu. Th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second industry make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Gejiu. But, heavy industry's competitiveness is in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efficiency of light industry is low. At the same time, the spe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finance, accommodation catering industry sectors is low that makes the structure efficiency of the first indust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is low.
Keywords: resource-exhausted city; Shift-Share Analysis; industrial structure efficiency
1、引言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因采掘业的突出而导致第二产业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非常高,第一、第三产业却只占较小的比重的问题,当资源进入枯竭期时这种问题是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后续发展重要因素。为此诸多资源型枯竭型城市纷纷寻求转型发展,以摆脱产业的不合理性。个旧市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型城市,早期也凭借着资源的优势迅速的发展起来,但随着资源被过度的开采,其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下滑,本文结合云南省的资源特点,以个旧市为例,分析其转型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和效益,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文献综述
资源型城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和新经济浪潮快速蔓延的大背景下,经济转型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在我国,对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开始于 20世纪80年代末,8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老矿产资源型城市特别是那些建国前就进行较大规模开采资源的城市出现了不少问题 ,并且很多城市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学者研究的角度也随之改变,不再是仅研究资源型部门或产业,而是研究整个城市的发展。有学者通过对我国多座煤矿城市进行研究,研究得出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规律,认为煤矿城市单一的产业结构是造成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矿城市的结构特征、主要结构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1]。江源在矿产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一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产业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而解决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最直接的办法是培养接续主导产业,优化原有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区域经济走向合理、科学、快速的发展,并以铜陵市为例做了实证研究[2]。曾繁光、胡军以黑河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提出推动产业转型的对策。通过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产业延伸模式、产业更新模式和复合模式,研究了影响产业转型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整合内部创新资源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构建资源型城市区域创新系统的对策[3]。廖旖欣针对云南省的资源特点,研究了云南资源型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为:一是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继续发展农业,做强第二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4]。在资源型城市纷纷寻求经济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很多学者对此都做出研究,但是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描述性和定性研究,定量的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比较少。本文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的研究力争有所突破,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同时以云南省一个重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个旧市为例,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方法及产业专门化研究2003年至2012年个旧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发展的产业选择路径。
3、实证分析与方法
3.1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用来分析某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或者农轻重结构效益来找出该研究区域具有哪些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的方法,其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区域在未来经济发展中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向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以个旧市为例建立以下计算公式:
其中bi,t是个旧市计算期(t)的经济总量,bi,0是基期(0期)的经济总量,ri为个旧市第i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Ri为云南省i产业部门在[0,t]内的变化率,bi'是个旧各产业部门规模在云南省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标准化率。Ni是个旧标准化产业部门如按云南省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Pi是指个旧的部门比重与云南省的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个旧第i部门增长相对于云南省标准所产生的偏差;Di是指个旧市第i部门增长速度与云南省的相应部门增长速度差别引起的偏差。
3.2产业专门化率、产业结构变化率
产业专门化率是用来表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中某单一产业的专门化程度,本文用Zj来表示个旧的j产业的专门化率;产业结构变化率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随时间的变化程度。本文用C表示,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aj表示个旧的j产业净产值,bj表示云南省的j产业净产值, aj表示个旧的全部产业净值, bj表示云南省的全部产业净值;Zij越大,专门化程度越高。αij和αtj分别表示个旧和云南省的第j各产业构成比。
3.3实证
3.3.1农轻重结构分析
本文选取了2003年至2012年的个旧市有关数据,并以云南省的相应的指标作为参照。运用偏离份额法计算个旧市农轻重的结构效益值,如下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个旧市近十年主要倾向于重工业的发展,在份额分量和结构偏离分量中重工业的分量值非常大,表明在这十年中个旧的工农业增长的主要贡献是来自重工业,但是在竞争力偏离分量指标上其值为-88.25,这就意味着重工业对经济增长确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竞争力优势非常低。这是资源型城市在资源进入枯竭时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为了更好的分析个旧市整体产业效益状况,下文运用同样的方法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
3.3.2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个旧市三次产业进行产业结构效益值计算。其计算结果如下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2003年-2012年个旧的总增量为134.98,总份额分量为39.95,总偏离分量为95.05。这表明个旧市近十年的经济总量的增长要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长水平。同时三次产业的各个指标上的值均为正值,意味着个旧市三次产业在全省水平上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分别从三次产业的指标来看,第一、第三产业值虽为正,但是所占的比重较小,第二产业的份额分量达到25.38,占总份额分量的63.5%,作为资源型城市个旧市的第二产业仍然居于主导性的地位,第一、第三产业相对偏弱,在结构偏量指标上,三次产业的值也均为正值,一方面表明个旧市的产业结构素质相对较好,另一方面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的值达到32.52,表明个旧市的经济总量的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的增长。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虽然个旧市的三次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都大于零,尤其是工业,个旧市的工业增长远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自2008年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试点转型城市以来,个旧的工业结构也从与资源有关的行业实施转移,但是这个过程中,工业仍是个旧的首要发展目标。2012年个旧市工业的三大支柱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力地支撑了工业生产,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09.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3.8%。总体上来看,个旧市的转型发展的产业竞争力都处于全省的优势地位。但是因为方法的局限性,此方法是对个旧的整个经济增长的动态化过程,但是要研究每一年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将此方法运用于计算每一年的数据。再通过每一年的产业结构效益的值分析个旧产业的每年的变化。计算结果如下表3。
通过表3来看,就第一产业而言,竞争力偏离分量并不高,均小于0.3,有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值。每年的份额分量值都在0.3以下,这说明个旧市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对农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其结构偏离分量2010年之前的值比较低,均小于1,2010年-2011年和2011-2012年两年间的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相对有所上升,这表明第一产业在整个个旧市的经济总量的增长的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的贡献较低,后两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第三产业的情况有所不同,自2003年个旧市主动迈出转型之路,第三产业的份额分量要比第一产业高,其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较大。作为个旧市经济总量的主要贡献的第二产业,其份额分量和结构偏离分量的值都很高。但是自2008年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个旧市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负值,与云南省平均水平相比,处在竞争劣势。这说明,2008-2012年个旧市转型发展中关于打造重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的政策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3.3.3产业专门化程度差异分析
通过计算个旧市的产业结构变化率,其值为0.26,该指标表明2003至2012年个旧市的产业结构随时间的变动程度相对较低,即变化不大,为了分析各个产业部门的变化,选取2003―2012年的个旧的农业、轻重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旅游业相关数据计算,根据产业专门化率和产业专门化指数公式计算各行业的专门化率计算结果如下表4。
从表4可以看出,2003―2012年个旧市农业部门的专门化率都不高,因为个旧市的转型发展还是将重点放在了工业的转型上,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计算第一产业的效益时,第一产业的效益值的相对较低。在工业方面,轻工业的专门化率在逐年的增加,重工业的专门化率却在逐年的下降,这表明原本以采矿业为主的重工业的发展模式有所改变,开始注重加强轻工业的发展。分阶段来看,在被列入转型试点城市之后各行业专门化率较2003-2007年高,这也说明了转型后五年的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的相对较大。从其它产业部门来看,建筑业的专门化率在2010年之前都保持在了数值在1以上,这符合了个旧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但是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专门化程度却不高。住宿餐饮业及批发和零售业的专门化率在2012年更接近1,表明到2012年该产业的发展规模或者发展水平较高。从2003年至2012年,批发和零售行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专门化程度水平虽然有起伏,但是总体在提高,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结构效益中第三产业的相对水平在提高。旅游业、金融业的专门化程度水平也不高。总体来看,个旧的是发展体现着对工业的重视,但是通过计算2008-2012年的产业结构的素质和效益值来看,三次产业在全省水平上竞争力处在不利的地位。虽然专门化程度分析中一些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率值超过1,但包含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进行专门化率的时候选择云南省作为参照,会使得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些浮动,这与个旧市的规模的大小也有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表3可以看到,一些行业在个旧市的专门化程度并不高,这也就是导致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但竞争力较弱。
4、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对个旧产业结构效益和专门化率的分析发现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转型是每个资源型城市正在或者即将面临的问题,其路径没有复制,分析个旧市的转型发展的产业结构效益和近十年内的主要产业部门的专门化水平,得出第二产业对个旧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但是重工业的竞争力却处于全省的劣势地位,轻工业产业效益低,同时农业、金融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部门的专门化程度较低,使得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效益较低。本文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关键在产业转型,为此针对分析过程中个旧市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由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型,发展现代式的农业,改善农业环境,合理发展农、林、牧、渔业。二是更加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趋于合理化,不能仅仅注重打造重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更要加快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建筑业等工业行业部门。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专门化率不高但是又能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的部门,尤其是旅游业,云南省是个传统的旅游强省,旅游作为一项产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同时个旧又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利用好当地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创新发展,生态发展旅游业,努力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替代产业是至关重要的。旅游作为绿色环保的发展行业,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选择上更具有可行性。同时发展旅游业,也能对其他行业起到带动作用。
致谢:本文特别感谢我的同学悉心帮助!
参考文献
[1]赵西三,王中亚.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24(9),28-31.
[2]江源.矿产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以铜陵市为例[J].经济问题,2012,(11),28-32.
[3]曾繁光,胡军.矿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分析――以黑河市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234-235.
[4]廖旖欣.云南资源型经济转型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4,(第17期),59-67.
[5]于良,张悠.基于区位熵法和偏离―份额法的资源枯竭型产业转型发展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第6期),140-14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