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改革的意义

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1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美国伊里诺依大学国际金融与经济计量学博士。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伴随着美国金融风暴的爆发,中国经济就出现了大幅下滑。长期以来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投资和出口的模式非常脆弱,三十年逐渐积累起来的信心,突然一夜之间就没了。

信心之所以那么容易被摧残,是因为这种靠投资和出口的模式,使中国老百姓看不到未来经济增长的支撑点,或者说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所以,有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内需市场,投向了农村。

刺激农村消费并非一时半会儿就能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因为农民收入上不去,消费也就无从谈起。未来农村的发展,还需要配套的农村金融改革来刺激经济增长。

我们看到30年的经济改革开放,所有的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体系改革的动作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加入WTO之后,银行体系在2004~2005年进行大规模体制改革,包括对资产的重组,最后三大国有银行都在海内外上市,这标志着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变。这些事件对中国经济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的金融改革跟经济改革一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逐渐开放学习中,摸索出一些成熟的经验。虽然华尔街出了问题,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创新,我们将来金融行业的发展还是要学习华尔街优秀的地方,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创新,但不走它的老路。

当然,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没有像其他领域那样很好推进,在金融改革方面更是这样,应该说农村金融改革一直是个空白。中国有合作社,但是没有为农村发展提供真正的金融服务。一些农业基金之类的尝试,最后也是失败了,因为风险管理上的腐败,导致了损失。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有很大的改革空间,我们政府可以考虑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机制,应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让更多的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资本参与进去,进而创新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

我们可以进行这样一些尝试。

首先,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中国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模式,借鉴了孟加拉国的农村小银行的经验。这个其实中国十几年前已经开始做了,当时也是对这个重视不够,每个试点都很成功,但是没有很好地推广。近期政府已经放宽了很大的政策空间,比方说利率允许上浮,因为这种小额贷款要是不用高利率很难防范风险,成本很高。

现在政策也允许公司本身去做,至少一个县有一个试点,试点成功了然后推广,像这样的试点非常重要。当农民能够有一定的机会寻求到资金的支持时,再配合其他的改革,农村就活起来了。

其次,也可以建一些地区性的银行。现在的要求比较高,因为一定得有正式银行的20%份额的投入。毕竟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是有区别的,银行可以吸收存款,所以要求会高。

如果农民有了便利的融资方式,会大大地刺激他们的创业热情,随之农村居民收入也会相应提高。收入增加,刺激消费才有处谈起。

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2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

一直以来,语文都被视为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学好了语文,就掌握了打开文化科学知识宝藏的钥匙。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学比较强调识字、阅读、理解等内容,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创新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够重视,忽视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这一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观念的落后。

2.驾驭不了《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可见,初中语文不仅要承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更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熏陶学生的情操,使其全面而健康成长。可是就当前来看,不少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教学活动仍然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上,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而且教学方法陈旧、老套,不灵活,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语文教材的驾驭能力较低。

3.教学不合理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以考试为目标,教师往往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试卷,经常进行模拟考试,希望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对一些知识熟能生巧。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可是过于死板,也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有的情况下,学生在巨大的课业压力下产生了厌学心理,以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自身的人文素养也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4.教师实力不足

同城市教师实力相比,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整体实力明显低一些。例如,教学观念和手段落后、对新课程改革要求认识不足、自身综合实力不强等。由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满足不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课堂上常常采用“填鸭式”教学,以致教学效果不好。

5.学生基础薄弱

由于农村地区的不少中学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想法设法将孩子送到城市中学,导致优秀生源大量流失,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较差,这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

面对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师资问题,只有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才能具备改革基础和条件。在这里,针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建设问题提出“走出去”、“引进来”政策。第一,“走出去”,即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让青年教师到一些教学成绩好的学校学习,多多接触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并最终为自己所用。第二,“引进来”,简单地说就是推广高校师范生到农村支教政策,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到农村任教,让他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手段等带到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让农村孩子受到新时代教育。为了使这一措施起到好的效果,教育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优秀师范生、青年教师到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任教。

2.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应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全面改进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理念、手段和方法等,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情操的培养。对此,应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初中语文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多思考、分析、总结,逐渐形成良好的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使自身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某种程度上,可以将语文看成是一门生活学科,通过它可以去了解我们生活的大千社会。为此,教师培训学生人文素质,可以开展书法作品展、诗词颂咏、作文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第三,使用电教手段。现代教学缺不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当前农村初中教育设施总体相对落后,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增加投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 变迁

农村金融体系是中国金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农业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持作用。一个运行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为农村和农业发展筹集和分配必要的资金,组织和调节农村领域的货币流通,而且在宏观上可以作为国家调控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促进农业的协调发展(何广文、李树生,2008)。而农村金融的发展要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这种制约是制度和结构变迁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确立和完善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制度,才能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2006年以来,政府拓宽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使农村金融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期,所以本文以下部分试图阐述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历程,探索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在此阶段的发展路径。

一、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特征的简要回顾

在经历了恢复拓展风险控制产权改革后,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农村六项制度建设,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内农村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标志着农村改革已经进入了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1.各类资本进入门槛降低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创办的成功理念,促进了中国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政策。中国银监会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不仅使境外银行资本与民间资本可以进行农村地区的投资与收购,并且调低了注册资本限制,设立三类新型金融机构,降低农村地区银行业的进入门槛,就是为了“解决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此项措施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同时,中央政府对民间金融也放松了管制,推动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公司试点,意在引入竞争和推动民间金融的正规化。政府对《放贷人条例》的制定更欲使民间借贷走商业化道路,合法化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日渐活跃,促动了政府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改革。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股份制改革,农业发展银行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等措施,无不显露着目前农村金融开放政策的意图:构建完善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真正为三农提供服务。

2.农村金融产品呈现多样化趋势

这一时期,各地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不仅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并且针对不同的农村金融需求开发了多种新型信贷产品。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和业务创新按服务对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扶持性金融产品,如扶贫贴息贷款、农户小额贷款等;第二,针对传统种植业农户的抵押担保金融产品,如农户联保贷款、农机贷款和兴农贷款等;第三,针对农村个体经营和农民创业的金融产品,如农户助业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和失地农民创业贷款等;第四,针对农村金融企业的服务可分为微型企业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从贷款服务对象的覆盖层次看,初步体现了农村金融产品服务“三农”的目标和原则。

3.农村金融业务进一步发展

2006年以来我国制度变迁的基本步伐:首先,深化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2007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行改革的“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十六字方针。200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确立农业银行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监督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体系的金融需求;200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农业银行整体改制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2007年2月银监会批复同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2007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将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支持对象扩大到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转化及农业科技等更广泛的农村经济领域,拓宽了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颁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指引》,进一步明确兑付考核标准和程序,加强了信用社的内部管理。2006年2月,银监会首次系统提出要将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监管标准与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统一起来。2007年3月,银监会《农村信用社监管内部评级指引(试行)》,进一步加深对农村信用社内部监管的融合。

二、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缺陷

但是,目前我国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并未彻底。首先,由于信用社产权关系不清,管理者、经营者和社员对资产质量、经营成果漠不关心,导致风险承担责任人的缺失,由地方政府出面承担风险责任,容易引致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其次,农业银行由于之前承担了较多的政策性信贷业务,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较多,严重制约了农业银行经营结构的调整,不仅使经营管理复杂化,也导致目前农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整个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的难度加大。而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主要由国家供给,导致各分支机构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贷款不规范,内部激励机制与风险约束机制严重缺位,对其发展产生了约束作用。第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制度安排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约束。以村镇银行为例,其准入制度的发起人仅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导致选择面太窄,无法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同时,村镇银行作为有限责任公司,只能以投资人的出资额为限承担风险,若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存款人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最后,我国的小额贷款组织目前没有获得合法地位,使其长期发展缺少了制度与法律保障,不利于小额贷款的顺利发展。而小额贷款的扶贫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在制度上得不到保障,使其对农民的脱贫致富作用较难发挥,制约了小额贷款业务的开展。

三、对于改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首先,政府应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我们应根据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不同产权模式的改革,对于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农村信用社,按照现代金融企业标准,加快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以进行政策制定与重大经营问题的决策,使信用社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统一协调、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第二,应创新农业银行组织结构。现阶段,农行应积极配合完成资产处置工作,可以采取不同的组合政策,加快财务重组,使财务指标尽快达标。此外,农业银行面临着政策性与商业性目标的冲突,需要创新组织架构,实现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的融合,并要采取如专门增设政策性业务的窗口等措施来避免风险和损失;第三,应坚持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改革方向。鉴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及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性缺陷,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定位应坚持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方向,将支农业务放在首位,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综合支农功效,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功能。同时,农业发展银行要按市场化原则健全完善治理结构,加快转换内部的经营机制,逐步推行审慎授权制度;第四,应完善村镇银行新型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应建立长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涉农贷款的补贴制度。在资本准入方面,放宽村镇银行的限制条件,吸引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多种金融组织,有效将资金注入农村。同时,村镇银行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来分散村镇银行业务经营风险,使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最后,应明确小额贷款组织的法律地位。政府应早日出台《放贷人条例》,使赋予小额贷款组织合法地位,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组织,成为市场功能明确的经济主体。同时,通过金融创新使小额贷款组织拓展融资渠道,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并且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完善小额贷款的制度保障,降低贷款风险。

参考文献:

[1]何广文 李树生:农村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袁洪斌 谢 丹 熊德平: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特征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2:32-34

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47-02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6),农村信用社初步形成,主要开展存贷业务。第二阶段(1996—2003),自1996年与农业银行“脱钩”以来,农村信用社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明确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和思路,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第三个阶段(2003年至今),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扩大改革试点范围。

2003年,在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3]15号)中提到,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体制改革的着力点。目前农村信用社有领导管理体制问题、潜在风险问题、经营目标问题、产权等诸多问题,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脆弱的信贷环境、基础薄弱的管理环境等使农村信用社的现状更加复杂。

2.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问题。(1)队伍素质差;(2)历史包袱沉重;(3)经营空间严重受挤,生存基础被削弱;(4)成本核算观念淡薄,服务功能残缺。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建议

1.提高认识,解决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各种问题。(1)克服“等”的思想。农村信用社本身已积聚和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如果不及时解决,风险只能愈积愈重,等待观望只能延误时机,将来化解风险的代价是十分巨大的。(2)克服“靠”的思想。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决定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因此,化解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剥离”上,必须立足于自我化解,通过切实改善服务,组织资金来源,盘活积欠贷款,压缩费用开支,解决财务缺口,逐步消化经营风险。

2.改革管理体制。(1)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减员增效。根据农村信用社定职能、定编制、定岗位的“三定”原则,按最优人员配置,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分流富余人员。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从大、中专院校吸收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实农村信用社队伍,增强农村信用社的造血功能,引入竞争机制,给整个队伍灌输全新的经营理念,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2)加强对农村信用社领导班子的考核管理。一是在完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联社、法人社领导的业绩逐年考核。二是推行领导干部竞聘制度。以业绩分优劣,按公论定取舍,凭德才用干部,把组织考核与民主推荐结合起来,把事业心强、作风正、有能力、有魄力的干部吸收进领导班子。(3)改善经营管理。一是强化信贷管理。针对信贷资产质量差的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信贷管理办法,加强金融债权管理,保全信贷资产,打击逃废债行为,加大收贷收息力度,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特点,确定信贷工作切入点,在坚持稳健经营的原则下,改进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投入,通过信贷增量产生的效益逐步消化历史包袱。二是增强成本核算观念。要完善费用管理办法,规范财务开支程序,以收定支,严格监控,促进财务收支平衡。(4)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机制。农村信用社在内控机制上主要存在认识偏差、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等问题。因此,必须有的放矢地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一是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二是完善内控手段,提高内控能力;三是提高业务主管部门的自律监管能力;四是严格执行,违章必纠,维护内控制度的严肃性。

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5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种产权制度加大了改革成本

2003年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采取农信社、农合行和农商行三种产权模式,制度设计明显不合理,人为加大了改革成本。农信社、农合行仍盲目坚守事实上早已不存在的合作制产权模式,使改革走了许多弯路。特别是农村合作银行制度设计试图将合作制“社员入股、一人一票、服务社员”的劳动联合,和股份制“大股控权、一股一票、商业经营”的资本联合结合在一起,实行股份合作制,这种理想化产权模式根本不符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我国农村信用社名义上是合作制,事实上在结构、特征、机制等方面早已完全背离合作制的宗旨。由于国家在税收和准备金优惠政策制度设计上,对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实行比农村商业银行明显的优惠政策,导致绝大部分早已达到农村商业银行条件的农村信用社不愿改制或仅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2008年前,除江苏成立9家农村商业银行外,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改制时均采取了股份合作制模式。近两年,随着优惠政策的到期,不少农村合作银行又重新改制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加大了改革成本。

县级法人模式规模约束效应明显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采取以县为单位实行一级法人模式,资产规模小、资产质量低、人才储备少、抗风险能力弱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经营规模小。由于自身规模较小,受资本金不足和单户贷款比例等监管指标的约束,服务“三农”优质高端客户力不从心,无法为辖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一些农村信用社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的改革发展需求,导致一手扶持起来的企业发展壮大后无奈地流失,在和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二是难实现规模效益。由于规模小,在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受明显制约,特别是在IT技术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业务宣传上难以达到规模效应,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在信息化水平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三是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目前,农村信用社无论是产品开发、风险管理还是经营理念方面与其他商业银行比都有较大差距,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盈利主要靠存贷款利差。四是组织架构难以完善。一般信用社只有四五百人,在总部机关的只有几十人,如果严格按照监管部门公司治理的架构要求,要设立近20个部门,人员很难统筹安排。

公司治理内外部人控制问题严重

由于经营规模小、产权不清、责权不明,形成治理结构上内外部人控制局面。一是现有高层管理人员内部人控制。从形式上看,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理事长、主任、监事长“三长”分设制度,普遍建立了“三会一层”管理架构,但实际运行中,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分离。理事长大多由省联社提名指定,理事会很难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一长独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广大入股股东尽管拥有农村信用社大部分所有权,但由于股权分散且单股股金额度较小,实际上只是“名义股东”,对信用社基本失去监督、参与、管理和决策权利。监事会缺乏独立性,制衡和监督作用没有真正体现,实际上只能充当内部简单的稽核、审计职能,根本体现不了监督作用,约束和制衡乏力。

二是省联社外部人控制。省联社不拥有农村信用社任何产权,但却对其高管人员配备、业务经营、制度设计、人员招聘、薪酬分配等重要事项进行直接干预。有的省联社甚至直接或间接审批大额贷款和财务开支,这种管理方式忽视了信用社独立的法人地位,直接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自。农村信用社自下而上入股组建的省联社,演变成了省联社对农村信用社的行政性控制,实际上是信用社自己“花钱买了个婆婆”。不仅入股得不到分红,还要按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管理费。由于内外部人控制,有些既得利益者打着服务“三农”的幌子,阻碍改革进程,或假借“改革”的名义,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利益。

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领域中的骨干作用,取决于国家有关部门的决心和力度。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改革不需要再进行“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梯次推进。现在必须按照市场原则、股份制方向,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大刀阔斧的突破性改革,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权衡利弊。最优选择是以地(市)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将农村信用社改革成产权明晰、治理完善、服务高效、经营有特色的现代农村商业银行。

改革的可行性

有较好现实基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特别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平稳发展,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明显改善,支农服务也进一步加强,总体上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到2010年3月末,全国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款分别高达7.6万亿元和5.2万亿元,比深化改革前的2002年末分别增长2.8倍和2.7倍,分别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总额的11.65%和11.46%。

改革方向已明确。经过多年的改革争论,近两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实行股份制已成为各方共识。2010年年初,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第三期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理(董)事长培训班结业仪式上表示“我国农村信用社早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制组织,必须承认历史,尊重现实,不能走回头路”。

有一批成功范例。江苏常州、广东东莞等8个市,以市为单位成立农商行,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有效化解了部分机构的不良资产包袱,也极大增强了“三农”金融服务的实力,有效解决了公司治理内外部人控制的问题。

改革的必要性

化解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的需要。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央行票据置换和自身经营利润处置了大量历史包袱。但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农村信用社仍存在较重的历史包袱,业务经营仍很困难,如不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单靠其自身努力,很难有实质性改观。目前全国农村信用社整体资本充足率远未达到8%的最低要求,不良贷款率仍超过1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还有较大缺口,还有不少农村信用社严重资不抵债,对地方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通过以市为单位合并成立农商行,进一步整合金融资源和拓展市场空间,提高风险抵御和综合竞争能力,可以较低成本消除部分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

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各类金融机构逐渐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农村信用社在资金实力、集约化管理、产品开发和人力资源方面都面临着新的竞争和挑战。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便于集约化管理,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际情况,改革后农村信用社机构设置规模既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对农村信用社按市进行合并重组,将小舢板拼组成有一定规模的大轮船,这样不仅能增强资本实力,而且可以统一调度资金、统一实施财务管理,提高资产运用效率和节约机构成本。同时,通过健全治理结构,改革组织体系,优化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引进优秀人才,完善电子建设,可以显著提高其内在素质,使合并重组后的农商行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行安全、服务优质、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金融机构。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企业规模化扩张,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信用社原有体制、机制和网点优势弱化,而品牌、科技和服务方面的劣势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对农村信用社体制、机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创新。以市为单位进行合并重组成立农商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全市农村信用社资源潜力,利用良好的品牌和信誉,迅速做大做优做强,更好服务“三农”和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改革的原则

必须坚持“三农”服务方向。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无论怎么改革,必须要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和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既要满足农民基本信贷需求,又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提升的新特点、新变化,与时俱进,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必须采取“必要”行政方式。目前农村信用社高管层和省联社对农村信用社已形成了内部人和外部人控制,当中某些利益集团对改革十分敏感。为防止他们通过改革来维护或转化既得利益,或以服务“三农”为幌子千方百计阻挠改革,目前的改革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主导,必须采取必要的行政方式和监管手段推动。

必须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必须通过改革,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形成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离、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真正走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机构。

必须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在股权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特点,既不能太分散,也不能太集中,要形成包括国有股在内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形成大股东间的相互制衡局面。同时,要借鉴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形式,公开、公正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向辖内企业、自然人和员工募集股本金。

改革的步骤

全面清产核资,合理评估股权。通过清产核资摸清参与组建机构的真实资产状况,确定参加合并重组各机构的可折股净资产,再按照每股净资产和现金流折现等方法合理确定折股系数。对央行票据置换超过现有注册资本金的,无论有多少净资产,折股系数不得超过1;对房地产评估增值部分不增加净资产,不良资产的用于消化不良,没有要处理不良资产的专项用于增加资本公积;对净资产低于实收资本的,按实确定折股系数。

采取市场方式,消化不良资产。一是资产评估增值消化方式,利用现有土地、房产评估增值的方式消化不良资产。二是溢价发行股份消化方式,根据清产核资结果确定新募股金的溢价,将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全部置换不良贷款及处置非信贷不良资产。三是发行信托计划方式,借鉴江苏银行组建时处置不良资产方式,将不良资产打包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发行一定期限的信托产品,对相关金融机构发售。然后再由新成立的银行在规定期限内,通过清收不良资产和每年新增利润等途径全额回购,信托产品的利息由原形成不良资产的机构承担。

募集充实资本,增强机构实力。依据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最低监管要求、当地经济状况和新成立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制订增资扩股方案。依据监管要求和新银行业务发展需要,确定股本总额,确定新股价格,征集发起人,按照分散化、多元化原则,实施定向募集。对一些历史包袱较重的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可通过引进境内战略投资者或允许地方政府以合法方式进行阶段性持股等方式,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

组建设立机构,实行统一法人。可采取两种组建方式:一是新设合并方式。不设合并重组主体,采取新设合并统一法人方式,将市内参与合并机构成立一家单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原参与合并的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法人资格取消,债权债务由新银行承继。新银行总部从各参与合并机构抽调业务骨干成立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和营业部,实现一级法人管理。二是吸收合并方式。以一家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为龙头,吸收市内其他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成立单一法人地方农村商业银行,取消被合并机构的一级法人地位,实行统一经营管理。

改革的配套措施

结束省联社尴尬历史使命。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省联社行业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渐显现,与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根据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应逐步撤销全国各省联社,尽快结束其尴尬的历史使命。

成立全国农商行行业联盟。为解决撤销各省联社后全行业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应借鉴中国银联或山东城商行合作联盟有限公司的形式,由全国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共同出资成立全国农村商业银行行业金融服务公司。其主要职能是为会员单位提供后台服务支持平台,满足成员行共同的网络建设需求、信息系统开发、新产品研发、资金清算和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联盟对成员行没有管理、协调职能,也不经营具体银行业务。

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改进措施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滞后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农村学校而言,容易形成一个误区:把素质教育简单化,将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要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发展特长。[1]学校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对教师、学生以及校风、学风等都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对教师、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更新也具有科学导向的作用,因而学校自身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科学的态度与正确、合理的教育观念对农村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取得长足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对于农村教师而言,其教育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对新课程的认同感不够。课程学者认为,尽管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积极态度也许不能精确地预测改革的实施,但认同感对决定改革成败而言仍然非常关键。[2]也就是说,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与导向者的教师,如果缺乏对新课程积极的认同感,将很有可能会中断课程的实施,使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空头文件,达不到课程改革所预期的目的。

(3)对农村家长而言,其教育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对新课程的不理解。农村地区许多学生家长依然还停留在“分数至上”、“题海战术”的旧观念里,对于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减负、素质教育等新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当家长们看到孩子放学回家没有作业或者有很少的作业的时候,就会对新课程有所担心,就容易在新旧观念对立和冲突时对新课程有所抵触。家长对新课程的抵触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新课程的态度以及学校对新课程的实施。

(二)资源配置不均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经费资源短缺。很多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并因此打造“省重点”“市重点”“示范”榜样学校等,这一做法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更多的办学经费。[3]而这些所谓的“省重点”、“市重点”、“示范”学校等很少分布在农村地区,因而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很难在城乡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2006 年国家实施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加大了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但新机制的实施对缩小城乡间普通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差距作用并不明显。[4]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改善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基础教育经费分配不均的问题。因而对农村学校而言,由于长期缺乏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所导致的基本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得不到有效更新,使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进缺乏物质方面的保障,因而很难达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2)课程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对课程改革的投入更少,很多地方没有任何投入,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其推广。[5]对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而言,有调查表明,有58.2%的教师认为,“学校获得教学资源有限,影响到学生的培养”;教师普遍反映,“教学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生的阅读量少,学生掌握课外知识少,图书、网络方面接触有限,这样造成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困难”;当问及教师“现有的图书资料能否满足您的教学需求”时,回答完全能满足的只占7.2%,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占32.6%。可见,农村学校匮乏的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制约了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进。

(3)师资队伍薄弱。尽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很多方面都着力于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但从总体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农村教师队伍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少,高水平教师流失严重,教师培训机会少,部分教师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致使新课程的部分理念和内容难以落实,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等难以实施。[8]薄弱的师资队伍并不能满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致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措施

(一)多方并举,确立全新教育观念

(1)教育观念的更新,首先要从学校入手。学校作为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场所,需要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一个清晰透彻的理解。从学校方面把握好新课程的“魂”,而非新课程的“形”,才能引领教师、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实施新课程改革。学校从教育理念上要打破“为农”和“离农”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冲出应试教育的禁锢,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个宽松的制度支撑。

(2)要提升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教师只有在对新课程改革充分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够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加以实施,同时对家长观念的转变也具有积极地导向与引领作用。只有从观念上真正认可新课程的理念,认知上理解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从实践上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二)政策倾斜,充分合理配置资源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在学校教育上的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因而要促进农村学校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与倾斜。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重视,适当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与设备更新力度,为农村学校提供适合进行课程改革的物质环境与制度支撑。

(1)增加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加快农村学校图书资源建设。及时有效的杂志和期刊读物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也为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提供了理念支撑。同时,丰富的图书资源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与拓展都具有积极地引领效果。

(2)增加计算机设备投入,加强农村学校互联网建设。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及时有效地获取知识、共享优秀教育资源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因而需要政府增加部分教育经费用于农村学校计算机设备的购置及互联网的建设。

(3)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面对农村师资队伍薄弱的现状,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使其能够心无旁骛地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同时,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的改进等都离不开师资培训,因而,及时充分有效地教师培训也是推进农村课程改革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徐陶.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几个趋势[J].当代教育科学,2005(18):19.

[2]王文岚,尹弘飚.简析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认同感[J].上海教育科研,2007,02:28.

[3]郭宁.论我国教育部公平现状[D].烟台:烟台大学,2013.

[4]冯学军.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均衡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

[5]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