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1
(右图)宠物犬“蝴蝶”看上去比“萱萱”更娇弱些,它是被人从墙外扔进“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的,由于隐蔽得好,它逃过了守门犬的伤害。但从它时常流下的“眼泪”中,或许仍能窥到恐惧和阴影。
这个科普中心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现收养有500多只流浪狗和100多只流浪猫。这已然是人类最爱豢养的两种动物。在它们被驯化、收留、宠爱、遗弃的故事中,注满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作家多丽丝・莱辛在《特别的猫》中记述了自己与猫一起走过的人生路:她从小就在南非的农庄里,眼见着父母不得不处死过度繁殖的家猫野猫,但又因此背上屠杀的罪责;而成年后, 莱辛一方面会像父母那样顺应自然规律,理性地将猫妈妈无力养活的小猫处死,一方面又会故意与命运对抗,不辞劳苦地挽回那些病危小猫的生命;她难以抑制地宠爱那些漂亮的猫,也乐于享受它们在自己面前卖弄风情――虽然对同情第三世界的她来说,收留流浪猫更能为她的形象添分。
与支持左翼政治、挑战种族话题、探讨女权解放的公共舞台相比,和猫相伴相随的小屋才是莱辛灵魂的私密花园,她既凭着本能,也纠结着理想,去与猫打交道,“在我与猫相知、一辈子跟猫共处的岁月中,最终沉淀在我心中的,却是一种幽幽的哀伤,那跟人类所引起的感伤并不一样:我不仅为猫族无助的处境感到悲痛,同时也对我们人类全体的行为而感到内疚不已。”
奥黛丽・赫本也喜欢和小动物们待在一起:抱着小鹿上超市,拉着狗散步,或者领着猫咪去片场。“我是一个天生就渴望受到关爱的人,从小就表现出这种特点,同时,我也强烈地渴望付出自己的爱,像所有的小伙伴一样期待拥有一只小狗、小猫、一匹小马驹或者拥抱婴儿,这种情结强烈地牵引着我。”对动物的爱,延续了她童年在吉卜林的《丛林故事》中想象的快乐,缓解了她在男女关系中受到的伤害,也预演了她后来为非洲孩子的付出。“没有人,也很少有小孩可以这样无所要求地陪着你它们完全地依赖你,无比脆弱。它们的脆弱让你完全敞开心胸接纳它们。”
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2
但当他加入进来后才发现,原来协会的生存简直是举步维艰。协会收容来被遗弃的宠物,能真正被人再次领养的并不多。眼看着这些可怜的小狗小猫越来越多,协会的收容站几乎都快爆满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年旭急得上了火。减少“流浪狗”和“流浪猫”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唤起人们对自己豢养的宠物的责任心。
对宠物来说,它们年幼的时候就被人豢养,那时正是它们学习基本生存技能的关键时期,但在那段时期,它们没有机会学习,到它们长大了,由于某种原因又被遗弃的时候,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年旭决定用照相机来纪录“流浪狗”的生活,从而将它们的悲惨遭遇告示世人,他希望以此来唤起大家对流浪宠物的爱心。晚饭后,年旭骑着自行车开始寻找目标。一只白色的西施犬吸引了他的注意。它肮脏的身体和紧紧夹着的尾巴告诉年旭,它是一只“流浪狗”。年旭跨下车,端起照相机拍下了它的第一张照片。为了方便,年旭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爱达”。从外表看,爱达大概2岁左右,这对狗来说已经是步入中年了,它并不像其它的“流浪狗”那样顺着墙根或路牙走,而是在马路两边来回穿越,从这个举动可以看出,爱达刚刚被遗弃。现在的时间是夜里22:00,由于是初夏,所以马路边的大排档还灯火通明,有不少人还在推杯换盏。爱达在远处看了好一阵子后,决定去那里试试运气。年旭抓住时机又拍了几张爱达的照片,它那无助的眼神看了真让人心碎,它也许意识不到,它现在已经不是人见人爱的宠物了。爱达走到一桌食客的脚边,把头抬的高高的,年旭甚至看到它轻轻晃了两下尾巴,也许它被遗弃前,只要这样就可以得到主人的奖赏。女食客突然看到一条肮脏无比的狗蹲在自己脚下,不禁大声尖叫起来。男食客见状,抬起腿照着爱达就是一脚。爱达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已经腾空飞出一米多远。年旭真想上去制止,但他知道,要想真实的记录“流浪狗”的生活,他就不能那样做,即使像现在这样也不行。他能做的就是尽量细致无遗地将爱达的遭遇记录下来。
2个小时后,大排档收了摊,可怜的爱达这才心有余悸地过去吃了点食客们掉在地上或丢弃的残羹与骨头。一卷胶卷已经拍完后,年旭正在换胶卷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从拐角处又跑出来一只体形比较大的黑狗。黑狗悄悄靠近爱达的身后,正在吃东西的爱达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黑狗没有发出任何警告,就开始攻击爱达,爱达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被黑狗咬了一口。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同类,它显然没有足够的自卫能力。看着一路哀号着逃掉的爱达,年旭的心一紧,这样下去爱达过不了多久就一定会死掉。
它不会照顾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现在扮演的角色。抢拍了几张照片后,年旭对着远处的爱达说:“等我拍完你的照片,一定送你到‘小动物保护协会’去,给你找个新家。”其实远处的爱达根本听不见他的话,但年旭却说得很认真。爱达逃到一个角落,舔舐着自己的伤口。由于光线太暗,年旭没有办法拍照,所以只好在远处偷偷地观察。大约一个小时过去了,爱达一瘸一拐的从角落里出来,慢慢向小区后面的小坡方向移动。年旭决定今天暂时拍到这里,他知道爱达应该是去睡觉了。回到家,妻子已经睡了。看着熟睡的妻子,年旭真想把她摇醒,和她说说刚才自己看到的一切。“还是等明天早上再说吧。”年旭自言自语道。当年旭被闹钟吵醒的时候,妻子正在为他做早饭。年旭腾得一下从床上爬起来,兴奋地和妻子说:“昨天晚上真是没白跑,我拍到了很多有用的镜头!”“你知道吗?”妻子面无表情地说:“昨天家里的保险丝断了,我不敢换,叫了隔壁的邻居才修好。”听了这话年旭挠挠头,露出很惭愧的表情,“今晚是最后一次,以后保证天天留在家里陪你。”
一天的工作终于结束了,年旭惦记了一天,现在终于可以再见到爱达了。他决定今晚拍完了就把爱达带回家,给它洗个澡,他还特地在早上出门时嘱咐妻子去菜场买点鸭肝。在昨天跟踪爱达的区域,年旭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发现了它。它的腿依然一瘸一拐,看来伤得不轻。年旭拍了几张照片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火腿肠扔给爱达。爱达警觉地看了看年旭后才犹豫地走到火腿肠边上,小心翼翼地闻了闻。年旭默默地看着它,爱达看到他举起照相机,便立刻逃到一边。年旭只好放下照相机,耐心地等待爱达重新回来。过了一会儿,爱达的饥饿战胜了警觉,它开始慢慢向那根火腿肠靠近。年旭看它吃完后又丢了点鸭肝给它,只是越丢越近。他希望可以通过食物和爱达建立起信任,这样他才好把爱达带回家,再等天亮了把它送到“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收容所。
爱达跟着越来越靠近年旭,当年旭丢出最后一块鸭肝后,爱达已经到了他的面前。他试着把自己的手背伸给爱达,以表示友好。爱达一下警惕地向后退,并把尾巴夹得很紧,年旭知道它对人类已经恐惧到极点,对待这样的狗,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耐心。相持了几分钟后,爱达将鼻子伸过来嗅他的手,年旭很高兴,他将双手伸出来,准备抱起爱达。爱达以为他要攻击自己,一下蹿了出去,头也不回地向马路对面逃去。正在年旭懊恼的时候,一辆载满渣土的卡车划破寂静的夜色呼啸着驶来,一声短促的急刹车,一摊鲜红的血渍,爱达静静地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
年旭看傻了眼,呆呆地僵在原地。就在这不到5秒的时间里,难道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卡车没有停下来,继续向前开去。一切都像瞬间停止的一样,只有夜风还在抚摩爱达的皮毛。要是自己没那么着急要抱爱达,它就不会跑,不跑就不会被车压死,年旭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3
她的声音从树梢跌下来,携带云朵棉花一样的柔软;她的声音从草尖掠过来,掺进露珠甘霖一样的甜醹;她的声音从山涧淌过来,糅合溪水琴弦一样的清澈。她的声音充满诱惑,就像无数根绳索,从芳草萋萋的山坡上撒下来,捆住了藏在山涧旁的一只流浪狗。它的脚酥麻,浑身无力,听凭那个悠长的呼声灌进耳朵。耳朵竖起来了,几乎要张口汪汪地回应,却又突然耷下了,两眼也悠地失去光泽,蜷伏在石头缝里一动不动。
这么甜美的声音,有一点焦灼,也有一点新奇,在黎明时分静静地白云山上格外悦耳,林中栖息的鸟儿扑腾着散开,好像要去捉回她的飘散开了的声音。晨风里的树林枝叶摆动,仿佛要把她的声音送得更远。
她和它是偶遇。她和它是老相识。
这天,她在山上看到它了。
她是买了公园年票的,每天清早都要爬山锻炼。
白云山公园后门,隐藏在陡峭的山壁间。没有车路,只有一级级通往蓝天的石阶,垂直地悬挂在山的肚皮上。几十层楼高的天梯,成为晨练人们的钟爱。往往夜雾还没有散尽,山道上就有幢幢人影在树林里闪动。前面的人几乎踩着后面的脑袋。最上面的树缝里,还漏出稀疏而璀璨的晨星。登上天梯,进了收票口,是一片比较开阔的平地。人们或找石凳坐下,或倚松树憩息。放目远望,心旷神怡。旭日正从遥远的地平线上爬升,山顶仍然被夜雾泡得湿漉漉的,却渐渐披上金色的外衣。
她没有看日出。天天来,已经产生审美疲劳。她漫无目的地扫视四周,发现一只京巴犬到处游荡,寻找人们丢弃的食物。走路有点跛,脏兮兮的,却不能全然遮住纯粹的黄毛色。看上去很熟,于是,她试着轻声唤道:小宝--
小犬一路嗅着地面的鼻子扬起来,迎着阳光的黑眼睛睁不全开,显得游离迷索。
是它了。她略带欣喜走进它,又一声呼唤。小宝看清来人,旺旺叫了两声,像看到极为恐怖的事物,转身飞跑,闪进山坡上的一片毛榉林里。山坡前是一条山涧,细细的溪流从不远处的石缝里发源,在嶙峋的怪石和粗大的树根之间盘旋跌落。她跟过去,发现小宝蹲在水中央一块突兀的大石头上,警觉地打量着越来越近的不速之客。耳朵竖起来了,全身的黄毛也张开了,那只伤腿微微颤抖着,好像随时准备拼死一搏,或者逃之夭夭。
她下不了涧边,只是徒劳地呼唤。小宝也觉得处境安全,索性趴在石上,好奇地打量来人。它知道她是以前的邻居,在主人抛弃自己之前,还曾摸过自己的脑袋,夸道:好漂亮的狗狗,一身毛像缎子一样柔顺。
那时,它享受着主人的宠爱和人间的温暖。吃着可口的专有食品,穿着并不需要的高档狗装。可是自从主人迁走,它就受够了世态炎凉。每天到菜市场打食,总被以前的熟人赶来赶去,他们甚至驱使自己的同类欺负身小力弱的自己。晚上再也不能回到主人的房里安眠了,只能躲在屋檐下苦挨长夜,忍受凄风冷雨的侵袭。更有甚者,在菜市场遇到一个曾经的高贵同类,落魄后也成了流浪狗的西施,同病相怜,朝夕相处半个多月,却在一个月圆之夜失踪了。
第二天晚上它听到两个邻居的对话,一个问那条西施犬卖了几个钱?
一个答成年狗谁养呀,味道还是不错。
它听不懂,但从那人身上嗅到了伙伴的气息,既感到毛骨悚然,又为伙伴的不幸感到伤感,不由得愤怒地跃起,扑向那个邻居。它身小力薄,怎么是人的对手。在挨了一脚之后,又听见那个人愤愤说道,我没有吃你,是看在两年来的邻居份上,你这么凶,今天就把你吃了。它躺在地上不能动弹,只有受伤的腿还在抽搐。房东出来了,对那个人说,这么小的宠物,剔得下几两肉?丢了吧。说着就提起一只侉子,把它丢在临近公园的杂树林里。
晨风刮过矮小的杂树林,也把血迹斑斑的小宝吹醒了。它探着头舔着受伤的后腿,心里满是委屈和不甘。不远处那个高楼林立的村子,怎么没有了半点儿人情味?太阳升上中天的时候,它感到热气难忍,挣扎着站起来,一瘸一拐靠近一棵枝上挂着两三朵紫荆花的树下,擦了擦痒,又回头看了生养自己的村子一眼,步履蹒跚而又无怨无悔地穿过公园的珊栏,走向林密叶茂,野草疯长的山岭深处。
那次,她的甜美嗓音都略有嘶哑了,它忍住没有回应。女人万般无奈,从塑料袋里取出早点,放在一棵毛榉树下,一步三回头走了,她还要上班。等她那一头青丝长发,在晨雾里渐渐淡化,又被满山茂密的枝叶吞没了,它才小心翼翼地跳下巨石,走到那棵毛榉树下,狼吞虎咽吃下她留下的两个肉包子。
第二天早上,她又来了,默默地看了它一眼,默默地解开塑料袋,取出两个包子放在树下,然后又默默地走了。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它的戒心,成了阳光下的污水洼,在她体贴入微的关爱下,渐渐蒸发了,
不知从哪天起,它走出了毛榉树林,蹲在路边,摇头摆尾迎接薄雾中走过来的她。它的眼睛充满了欢心和喜悦,完全丢开了警觉、畏惧和仇恨。
她蹲下来,一把搂住它的脑袋,摸到它数月来没有清洗,变得比猪鬃还硬的毛发,哽咽道:我回去才两个月,你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她的眼泪滴在它的鼻尖上,它感到一种酸酸的、涩涩的味道冲进脑门,口里也发出了呜呜的哭声。这是从喉管最深处发出的声音,充满了委屈和劫后逢生的喜悦。
它伸出长舌,舔了舔她的手,跳到地上,围着她打转。然后像个顽皮的孩子,一忽儿冲到高坡上,一忽儿跳到山涧下,又如回到无忧无虑的年月,每一根黄毛都在晨曦里展开,沐浴着清新的山风。缥缈的幻梦,在它的心中,留下一抹亮丽的光彩。
她望着活泼调皮的它,脸色平静下来,在第一抹霞光的映照下,显得高洁而慈祥。
下
动物也有自己的婚丧嫁娶,只是没有人类那么复杂。两只性别不同的同类相遇,只要气味相投,就能马上成就百年之好。小宝不知与哪个情郎春风一度,三个月后,生下了四个可爱的小宝宝。它还是藏身于涧边的一块大石头下,出去觅食的时间少了,主要靠女人每天早上给它补充营养。在离开主人大半年之后,它又享受了宠物的最高待遇,甚至超过了以前主人对它的呵护。怀孕生产期间,有了牛奶鸡蛋。
可是,这种供应没有保障。有一次清晨风雨大作,雨水在山坡上冲成一道道小溪,涧水猛涨,渐渐漫过峻峭的水槽,向它们母子借以栖身的大石头下浸来。抬眼望去,只有百米外的亭子可以避雨。但它不敢去,透过雨帘可以看到,亭子里站满了人,没有它这种弱小生命的容身之处。它找到地势稍高一些的一棵榕树,把还没有睁眼的小崽一个个叼了过去。榕树枝密叶大,建构了一个小小的躲雨平台。
然而,它还没有来得及搬完家,一股从涧里涌上来的激流,卷走了最后一只小狗。小宝凄厉的叫声,被风雨压得无声无息。溪水在乱石老树之间跌落,一会儿就见不到小狗的身影了。它顺着涧水赶了一程,又惦记剩下的三个宝宝,只好回到榕树下。
那一整天,它又累又饿又伤心。既不到路口的餐馆打食,又不跟在游人后面讨饭,大雨杜绝了一切生路。它只能弓着身子趴在湿漉漉的草地上,把四个小崽圈在怀里,给它们一种可怜的母爱。四张小嘴噙着,吮吸得它的空腹一阵阵生疼。
直到天快黑了,雨水才稍减锋芒。它张着耳朵,辨认着风雨里的脚步声。有一连串细微亲切的脚步传来,把它的心震得蹦出胸腔。它激动地跑到毛榉树林外,一身湿毛搂住她的裤腿,发出的呜呜声哭笑难分。它领她来到榕树下,还在轻轻地叫唤,仿佛在倾诉痛苦,也是她哀求给它的孩子们找一个栖息之地。
她摸摸它的一身湿毛,又摸摸三只小狗,唉地叹息一声说道,要你回我那里你不同意,拼命跑回山上。你现在愿意回去了?
生产前,她曾抱它回到村子里,但它看见那些灰色的楼群就瑟瑟发抖,趁她不注意,跃出纸箱跑回山里。它宁可向川流不息的陌生人讨食,宁可在垃圾桶旁找食,也不愿意回去。那里给了它最深的痛苦,至今噩梦连连。然而,今天它听懂了,生存困境使它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它是宠物,不是野物,离开人的关爱,它就寸步难行。
小宝眼睛的光泽暗淡了一会,又炽热地亮了,像有一团火在里面燃烧。
女人知道,它是为了孩子。
她轻轻地摇摇头说,现在回去也不行了,房东不爱狗,那次领你回去,他就打了招呼,我若养狗,就请我搬走。你也不要失望,我今天回去打听一下,宠物收容所在哪里?你们一家去那里,一个个都会找到新家的。
说完,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包骨头、一把狗粮和一瓶牛奶。她拧开瓶盖,招呼它喝下去。这么远的山路,贴着女人的身子,牛奶还是温热的。它喝下去,五脏六腑都是暖暖的。回身躺下,微微闭上眼睛,给几个毛茸茸的小狗喂奶。
公园要关门了,女人悄悄离开,它悠地抬头,看着女人消失在毛榉树林的外边,眼眶一直是湿润的,充满的感恩之情。
几天后的一个晴天,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周末。
女人早早地随着晨练的人群来到山顶,老远就对摇头摆尾的小宝说道,我打听到了一个收容所,政府办的,专门收容流浪狗流浪猫。那里有国家专项拨款,食有所餐,睡有所安。工作人员还会给你们母子找领养人,你们就各得其所了。我请了汽车,快下山去,早上好找负责人。
女人边说边蹲下来,把三只小狗放进一个矿泉水纸箱里。小宝正吃着一个肉包子,囫囵吞下,踮起后腿,趴在箱子上望着小狗。有一只小狗的眼睛睁开了,也在漫无目的地打量这个新奇的世界。女人着急,抱起纸箱就朝山下走去。小宝心情很好,在几乎垂直的石阶下眨眼消失,到了一处平地,不见女人跟来,又飞快跃上石阶,回到女人前面,一脸担心地歪着头,看女人小心翼翼地扶着路旁的灌木一级级往下走。
来到山下一栋八层楼的农民房后院旁,人狗一上车,司机就踩下油门,在晨雾笼罩的街巷转来转去,停在一个院门外,放下女人和狗。
院里几棵紫金树开满红色紫色的花朵,映衬得绿荫中的楼房生机勃勃。在花香扑鼻景色优美的环境中,里面隐约传出猫狗的叫声,更显得黎明的恬静安详。庭院深深,让人流连忘返,也让狗迷醉其中。小宝跟着女人进院子,马上跑到草坪上撒起欢来。
大楼里走出一个白衣女人,面无表情地问道,是你昨天打的电话?
女人点点头,把纸箱递过去时又瞟了一眼,哟,有一只睁了眼睛。好可爱。
白衣女人接过箱子,不以为然地说,三团灰毛,什么品种。说着,她抓出一只小狗,正是最先睁眼看世界的那只,用力往台阶上摔下。
那只小狗的吱吱叫声戛然而止,立即化为了一团血肉。几滴血溅在送狗狗的女人身上,她浑然不觉,她已被眼前不曾预料一幕惊呆了。随即又是第二只、第三只,都遭到了同样的命运。直到愤怒至极的小宝从草坪是冲过来,朝白衣女人狂吠不止,这个女人才清醒过来,指着白衣女人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这样对待生命,这也是生命。
白衣女人没有理睬,她一边躲闪猛扑来的小宝,一边笑着骂道,看你凶好久?明天就给你打针。让你安*乐死。这时,她才对她说道,帮我把母狗逮住。这些无人认领的流浪狗流浪猫,我们都是这样处理的。刚才我没有注意,不该当它的面摔死小狗。
女人难过极了。她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心,反而害了四条无辜的生命。白衣女人见她不动,回头向楼房里喊道,快出来帮忙。楼房里闪出一个白衣男人,眼见小宝在劫难逃。女人情急之下大叫一声,还不跑,让人处死吗?小宝愣了一下,明白了自己的处境,顾不得悲伤和愤怒了,转身就往大门外跑去。
几天后,女人艰难地登上白云山后门。她带着牛奶包子,还有深深的愧疚,站在涧边的石头旁,一声接一声地呼唤小宝。没有回应,哪怕她的声音如杜鹃泣血,也感动不了藏在密林深处的小宝了。她上山后问过收票人员,这只黄色的小狗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山里,它经常失魂落魄地跟在游人后面,捡一点掉下来的食物渣子。两眼黯淡无神,只有当它感觉到危险来临时,才机灵地远远跑开。
她漫山遍野寻找呼喊,一连多个早上,没有找回小宝。她每天都带去了食物,却只好使了山鼠林鸟,吃了免费的早餐。只有一次,在餐馆的垃圾桶旁边,她看到了一只黄影。没有等她把小宝两个音喊全,那个淡淡的黄影就闪进了茂密的松树林。
她知道,它又藏在哪个石缝里,悄悄打量着她。
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4
关键词: 《动物园的故事》 荒诞性 主题 形式
引言
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1928—)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荒诞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以创作独幕荒诞剧著称。他在戏剧创作中的不断革新及其对节奏与语调的精彩把握使之与同时代的奥尼尔·威廉斯和米勒等齐名。阿尔比善于用象征、比喻、夸张和手法描写美国社会生活,剧本中表示了他对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怀疑和摒弃。1958年,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The Zoo Story)完稿。由于该剧对战后美国的价值观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与否定,加之形式与剧情的荒诞,在当时的纽约竟没有人愿意上演这部剧。最终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此剧在柏林的席勒剧院与塞缪尔·贝克特的《克拉普的最后一卷磁带》同时开演。四个月后,此剧在格林威治村的外百老汇剧场上演,标志着阿尔比从此在外百老汇成名,步入其一生创作与声名的鼎盛期。
阿尔比的创作在主题和风格上都得益于欧洲荒诞派剧作家。荒诞派戏剧是二战后出现在欧洲戏剧舞台上的一种新型流派。自其问世以来,在文学界颇受关注。但在美国戏剧史上,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却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阿尔比在剧坛上一举成名,荒诞派戏剧才在美国兴起。
荒诞派戏剧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的先锋派试验,在二战后异军突起。其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在工业文明后的这场战争中耳闻目睹惨绝人寰的战争暴行和独具‘匠心’的人与人之间的残杀”,战争的灾难给整整一代人留下了无可治愈的精神创伤。人们,尤其是广大青年,对人生失去理想和目标,因而感到了苦闷、彷徨、茫然不知所措。这是西方社会人类精神危机的深刻表现,表达了战后一代人的思想危机。一些剧作家把这种悲观失望的情绪反映到舞台上,荒诞派戏剧也就应运而生了。
荒诞派戏剧的核心是“荒诞(absurd)”,这个词是由拉丁文的surdus(耳聋)演变而来的。在音乐中用来指“不协调音”,在哲学上指“个人与生存环境脱节”。在这个概念中,人对外部世界无法理解,任何行为和喜怒哀乐的感情都对他不起作用;世界只呈现冷漠、陌生的面孔。所以荒诞派剧作家总是“以一种低调的、扭曲的、矛盾的,甚至是支离破碎的形式来表现混乱无序和荒诞不经的现实世界”。
荒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与传统戏剧完全不同的艺术手法,这里没有连贯的情节。矛盾、冲突、分解的公式被搁置一旁,有的只是破碎零乱的舞台形象。荒诞派戏剧就是通过荒诞不经的舞台形象“达到荒诞的主题和荒诞的戏剧形式的统一”,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虽然各个剧作家的艺术特点不同,且每个作家的创作手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作为一个“流派”,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1.《动物园的故事》的主题的荒诞性
荒诞派戏剧一般表现的都是世界的不可知或不合理、命运的无常或悲剧性、人的低贱或行为的无意义、对死的偏执,等等。由此,孤独寂寞、疏远异化、错乱无助等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就成了荒诞派戏剧的主题。
《动物园的故事》在情节方面十分简单,全剧只有两个人物彼得(Peter)和杰瑞(Jerry)。故事发生在星期天下午中央公园的一条普通长凳上。彼得坐着悠闲地看书,这时来了一个流浪汉杰瑞主动搭讪,先是告诉他自己去过动物园了,又向他问路,劝他不要吸烟,还盘问他婚姻、孩子,等等。杰瑞千方百计攀谈,而彼得却始终较为冷淡。然而杰瑞不管彼得是否愿意听,继续滔滔不绝地叙说自己的经历,甚至呵他的痒,让他不得不对自己作出反应。杰瑞还故意冲撞他,把他从长凳上挤走,为的是要惹他发火,迫使他和自己“谈谈”。在一切都失败了以后,他拔出匕首和彼得决斗,结果却故意将匕首塞在彼得手中,自己扑上去自杀身亡。杰瑞倒在彼得怀里,终于达到了和彼得“沟通”的目的。
杰瑞是现代西方人的化身,孤独、无奈。虽然身处纽约并且一直想与人交流,但总是难以实现。在面对面和彼得交谈中,双方的交流仍然是困难重重,全剧维持他与彼得联系的仅仅是神秘的“动物园的故事”。从他第一句话对杰瑞说“我已经去过动物园了”开始,动物园频频被提到和强调,既维系了两人的谈话,又激发了读者的兴趣。直到临结束时才清楚,在动物园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情景故事,而只是提供了一种象征。结尾,杰瑞临死前说:“这就是发生在动物园的故事”,意味着他们身处的中央公园中、他们各自居住的房屋及至整个社会正上演着真实的动物园故事。杰瑞在公园中导演了这出戏,也预设了最终的结果,从而彻底否定他所生活的世界。这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现代西方文明社会中,人类封闭自我,与他人隔绝,正如关在动物园中的动物,杰瑞提到“每个人都被栅栏互相隔开”。因此交流的障碍普遍存在于美国社会,人们处于极端的孤独和绝望中,被现代工业文明异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物园故事。
在大段独白中,杰瑞讲了他和狗的故事。一方面,由于对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失望,他便把目标转向房东太太那条对他怀有敌意的狗。通过描写动物与人的交流反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暗示人的贬值。另一方面,本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具有“兽性”这样一个重要的主题。人本身也是动物,在肤浅的文明外表下,人也具有动物的野蛮和暴力倾向,一旦冲破孤立的兽笼,人与人之间就会接触,他们便会像野兽一样互相厮打、互相伤害。这是阿尔比试图展现的人类社会的一个尴尬荒诞的情状。
2.创作手法的荒诞性
2.1无个性的人物
在荒诞派作家看来,人们彼此没有差异,毫无个性而言,总的来说,贝克特、热奈、品特的作品及尤涅斯库的部分作品,其塑造人物的手法有典型的荒诞派特点,即人物具有抽象性,毫无性格,没有发展,彼此雷同,甚至没有姓名。荒诞派作家试图以此展现人们共有的对自身存在的苦闷。阿尔比创造的人物也与此契合,人物从明晰转向荒诞,他关注的不是个人的命运而是普通大众的生存状况。
在《动物园的故事》中,阿尔比用两个人物展现了人的孤独与异化。杰瑞是一个自暴自弃,一无所有的流浪汉,住在一个破旧的公寓里,没有家人和朋友。作者对他做了如下描述:“一个接近四十岁的人,穿着虽不破旧但却邋遢,曾经高挑而且稍带肌肉的身体已经开始发胖,很显然他以前是个美男子,但现在已不再英俊。”读者以此可以知晓杰瑞来自下层阶级。与杰瑞形成对比的是彼得来自中产阶级,在一家出版社工作,有家庭和固定的收入,过着很舒适的生活。阿尔比实际上描述了现代社会两种典型的人物代表。尽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孤独感。杰瑞已不能忍受没有爱和关怀的孤寂生活,当他最后一次试图与彼得交流而失败时,他宁愿选择自杀也不想再继续缺乏感情的生活。彼得表面上有幸福的家庭和优越的资产阶级生活,实际上跟其他人已经产生了疏离感,包括他的家人。没有与其他人有过很真诚的交谈,生活在无意义、无目的的生活中。这里我们看到杰瑞感受到了孤独,而彼得生活在孤独世界的大环境中已经变得麻木了。通过这两个人物,阿尔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遍孤独的世界。
同时,阿尔比以讽刺手法表明了他对彼得的否定态度。彼得代表了中产阶级的消极、自我满足,对人与人接触表现得相当冷漠。而对积极却失落的杰瑞流露出了同情与关切,将他描述为反主流文化的代表。这样的人物塑造设定了整剧基调,也使阿尔比的作品与现实社会联系更紧密,这是与荒诞派刻画人物的不同之处。
2.2反传统的故事情节
荒诞派戏剧不像传统戏剧那样故事情节是线性发展的,而往往是迂回和重复的。在《动物园的故事》中,阿尔比插入了杰瑞和他的女房东的狗的故事,它在全剧中起核心作用,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一方面,它像一面镜子反映了杰瑞和彼得之间的关系,阿尔比在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动物一样是非理性的,他们的和平相处只能建立在孤立隔绝的基础上,一旦某个人想冲破孤独的牢笼,相互的伤害就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这段约占全剧三分之一的独白,“不但在彼得和观众身上达到了催眠的效果”,而且的确表现了荒诞派戏剧情节缺乏严谨性的特点。这段冗长繁复的“情节”显然是剧作家的有意安排,为的是更好地表现杰瑞的荒诞形象。杰瑞要求有人分享他的体验或理解他的经历,这种要求太高了。彼得和杰瑞是无法交流、不愿意相互沟通的,就像杰瑞和狗之间不愿意沟通一样。
情节上与荒诞派略有不同的是,很多荒诞派作品中没有戏剧矛盾冲突,而《动》剧中存在着具有指向性的戏剧矛盾冲突:杰瑞抢夺属于彼得的长凳,而彼得被迫将杰瑞杀死了。但是其矛盾冲突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矛盾冲突那样,而是在其中又蕴含了其他成分。
2.3语言功能的反常
语言本来是沟通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通过语言实现的。可是“荒诞派戏剧最富于革命性的地方在于它对待语言的态度上”。在荒诞派戏剧中语言已失效:语无伦次,颠三倒四,不断重复,文不对题。以《动》剧中的人物语言来说,杰瑞的许多对白,以及答非所问的对话,词不达意的胡扯都是为了表现出杰瑞和彼得之间的隔阂,以及他在被“异化”过程中所感到的而又无从表达的痛苦。杰瑞一出场口中就念念有词:“我去过动物园了。我说了,我去过动物园了。先生,我去过动物园了。”仅仅就在这一句话中,“我去过动物园了”就被重复了三次。其实就全剧来看,“动物园”一词出现频繁,高达35次,其中在重复句就出现了6次。然而,每当“动物园”这个话题被重复提及时,杰瑞接下来的叙述就远远偏离了这个话题,说些前言不搭后语,让人莫名其妙的话,而且不断重复,使人听了厌烦、恶心。然而荒诞派剧作家正是想达到这样的舞台效果,他们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表现社会及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的无聊空虚、隔膜和荒诞。
剧作者通篇运用了黑色幽默的讽刺手法。“黑色幽默”是一种怪诞、可怕、病态、荒谬或面临大难的幽默,是一种用以反映现代世界的荒唐、麻木、残酷、自相矛盾、怪诞和病态的幽默,是反映现代西方世界的混乱与荒谬的一种具有极讽刺意义、极其夸张乃至极度变形的艺术手法。剧中违反各种会话原则是对人类社会没有礼貌、没有合作精神、没有秩序、没有文明的讽刺。把彼得的家人和其宠物并列,把女房东和狗并列,了解人和动物、动物和人的共存方式,把杰瑞自己的住所说成鸽笼,把人的动作描写成动物的动作,把人的声音描写成动物的声音,把人类社会描写成动物园,等等,强烈地讽刺了人如动物,甚至比动物还不如。剧中的彼得是美国中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事事如意,养尊处优。然而对于杰瑞多次的交流要求却置之不理、冷若冰霜,对杰瑞的独白中提到的种种事情也漠不关心、无动于衷。虽然他在物质上应有尽有,却为一个如长凳这样不重要、无意义的东西与杰瑞相争。剧作者这种剧情的安排是为了暴露并讽刺人在精神上的虚无、荒唐和颓废。“你失去了长凳,但你捍卫了你的尊严”。什么是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显然就是对彼得所理解的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无情的讽刺。杰瑞早就决意不再活下去,有自杀的动机,但为什么选择了“他杀”?剧作者的用意是讽刺人如动物,相互厮杀。他是说尽管对于彼得个人来说无杀人之罪,杰瑞也不想他被卷进去成为替罪羊,主动为他销毁“证据”,但是他所代表的人类是有罪的。剧作者想以“他杀”的假象讽刺人相互残杀,而又堂而皇之和生怕负罪的虚伪本性。
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园的故事》是一部典型的带有剧作家独特风格的荒诞派戏剧。非理性的结构,非逻辑的语言,直喻的舞台形象和扭曲了人性的人物,使同样经历了战争灾难的观众从中窥视到了人生的痛苦与荒诞。但是阿尔比并没有强调人生的荒诞,更注重尖锐批评现实社会价值观,在描述绝望、死亡的同时关怀人类,探讨积极反抗的生存状态。阿尔比希望借助戏剧创作改变人们对生活及自身的看法。荒诞的形式、深刻的主题、有力的语言、现实的思考、积极的态度使他的作品充满感染力和震撼力,奠定了他一流剧作家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孙筱珍.美国的戏剧[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2]华莉.荒诞中的现实绝望中的积极——浅析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3]王玲.异化的悲歌[J].国外文学,1998(3).
[4]郑启吟,施威荣等译.荒诞派戏剧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5
一、有关作家库切和小说《耻》的总体概述
无论是在寓意方面,还是在内容方面,库切的小说《耻》均具备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该小说中写到了“个人之耻”――女儿遭受抢劫;“道德之耻”――大学教授戴维・卢里因与女学生暧昧而被开除;“历史之耻”―― 白人戴维・卢里身为殖民者的后代,竟然沦落为要牺牲自己的身体和名誉来寻求黑人的庇护生存。小说《耻》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殖民者在南非做了伤天害理的事,犯下了滔天的罪过。
对于南非白人作家文学作品的研究应该从具体的历史情况入手,充分考虑作者的家庭历史、个人经历以及社会历史等在其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而如果在南非白人形成文化身份的过程中,将历史、政治和文化所产生的错综复杂的制约作用及联系作用忽视,那么所探究的文化身份则仅仅是空谈。所以,要想对库切的作品真正的加以了解,那么就首先要熟知库切本人。库切于1940年2月出生在南非一个白人家庭之中,他是德国人和英国人混血的后代,从小接受的就是双语教育,可是在库切的心中,他一直把英语作为自己的母语,从一定的历史环境来说,库切是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最为猖獗的时代成长起来的。16岁的库切开始到开普敦大学进行本科学习,库切和很多的青年一样都无法忍受种族隔离制度,因此在毕业之后流浪在海外,前往英国伦敦等地方工作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库切于1965年被克萨斯大学聘为助教,并且在这个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70年被聘为纽约州立大学的讲师,在1972年因为未能取得绿卡而到开普敦大学英语系任职,在经历了12年以后终于评上了教授,可是库切并不喜欢开普敦,因此在2001年来到了澳大利亚定居,开始了宁静平缓的生活。对于这样的决定库切也没有特别明确的原因,只是说希望可以早点离开南非,希望澳大利亚的生活可以给他后半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自己喜欢澳大利亚的气候,喜欢那里的建筑和平静的生活。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库切有着飘忽不定的生活经历,这就造就了库切“流散”作家的特点。库切最初的文学创作并没有什么宏大的文学抱负,只是想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和残酷的现实世界之间形成一种对抗,因此文学就成为了库切最为有力和理想的表达工具。
小说《耻》中的主人公的个人经历和作者库切的个人经历十分相似。看库切的《耻》这部作品,虽然故事可读流畅,但是阅读以后能够带来尤为沉重的一种情感压力。库切作品中的绝大多数主人公并非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大英雄,都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对于这些人的命运,库切给予了最大的关注,所以库切文学作品中这些暗含的力量让读者不得不去关心主人公的命运,同时也让读者从这些主人公的命运中感受到了时展中的暗潮涌动,从而对个人与历史发展中所存在的某种暗含关系进行一系列的联想,由此可知,库切可谓是一个自传作家。作者最能体会《耻》中的主人公戴维・卢里的感受及其处境,主人公的困惑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南非白人的困惑。
二、对小说《耻》中主人公形象的解读
(一)小说《耻》中主人公幻想与现实的转变
在小说《耻》中,主人公戴维・卢里有着多重的身份特征,并且完成了多次具有颠覆意义的形象转变,他身上寄托了作者库切对于现代人进行重新塑造和自我价值寻找的重要使命。在小说《耻》中,作者库切向读者展示了现实和精神两个不同的世界,人类完成由浪漫的思想向现实的转变并不是指局限在某一个时间空间之内。戴维・卢里现实世界中是开普科技大学的一个副教授,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因此只能通过定期的暗来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对于索拉雅,主人公戴维・卢里总是有着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他并非像其他人那样霸占某个物件那样想占有被爱者,而是希望能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其据为己有,戴维・卢里在向索拉雅家违规打电话时遭受到了索拉雅的怒斥,而且被其从自由空间逐出,进而戴维・卢里便对索拉雅的丈夫产生了一种仇恨的心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索拉雅,戴维・卢里想要得到的并不只是生理上的满足这样的基本需求,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有着担忧和焦虑。人类的是借助于他人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一种完美方式,主人公戴维・卢里心中浪漫的爱望也正是他想把别人转化为己有来满足自身的存在。对于意大利歌剧家拜伦的歌剧创作,戴维・卢里感觉拜伦就是自己对于浪漫生活的一种映射,因此将自己在意大利的生活称之为拜伦的歌剧,这在后来变成了对主人公戴维・卢里的生活进行支撑的一种坚定理念,同时也是主人公戴维・卢里终生奋斗的一个伟大目标。
在小说《耻》中,主人公戴维・卢里对于生活从浪漫到现实的一种转变也可以从对意大利歌剧的构思之中体现出来,他原来对于拜伦的创作激情和自由十分推崇,因此创作的歌剧也都以拜伦为中心,自从在萨莱姆镇遭遇打劫回到家中之后,他就开始将自己歌剧创作的重点转到了特蕾莎这个无助的中年身上,从中能够体现出露西对父亲的呼唤,戴维・卢里便回归现实,开始重视自身最本真的情感,展现了其对露西的爱及责任。他以前总是对梅莱妮和索拉雅以侵入其自由空间的霸权形式,而最初被戴维・卢里“对象化”“他者化”的贝芙则被其接受,更多的是为了能够对贝芙的需求予以满足。作者库切逐渐将梅莱妮所代表的理想浪漫世界与格局隐退,为主人公戴维・卢里构建起全新的存在支撑点,戴维・卢里对自己的人生开始负责,对他人开始表示关怀,真正实现了自我苏醒,开始了自我的重新塑造和人生价值的追寻历程。
(二)小说《耻》中主人公冷漠与怜悯的转变
在《耻》中,主人公戴维・卢里成功地经受了真正的人性考验、道德考验以及根本性考验,完成了人性冷漠到人性觉醒的一个转变过程,从中也透漏出他内心深处所蕴涵的人道主义关怀。作者库切通过小说中主人公戴维・卢里将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终极关怀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小说中当戴维・卢里对动物尸体进行焚化处理的时候,是为了这个世界的理想,也是为了个人自己。库切在戴维・卢里的前白人殖民者的身上寄予了很多的人道情怀和关注。贝芙作为黑人前人道主义者的代表,人道主义事业的精神在这两个人的身上得到了最为明显的体现,充分体现了作者库切不分种族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大爱情怀。在小说《耻》中,当戴维・卢里对贝芙的事业进行谈论的时候,话语中充满了嘲弄与鄙夷,但是当戴维・卢里躺在凯蒂的笼子当中时,戴维・卢里觉得“我们都被抛弃了”,并且开始意识到人与动物会遭遇到相同的困境。戴维・卢里在小说《耻》中有着多重的身份,不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拥有着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现代人特征,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展示出来,同时尝试着对有效的解决途径加以探寻。刚到贝芙的诊所中帮忙时,贝芙觉得戴维・卢里是喜欢动物的,而戴维・卢里则说自己吃动物,所以才喜欢动物。这与小说的下文中戴维・卢里试图拯救宴会上等待宰杀的两只羊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戴维・卢里人道主义思想的复苏。库切在《耻》中还描写了戴维・卢里对动物尸体加以处理的原因,详细描写了其过程及心理,将丰满的主人公形象成功地塑造出来,最终完成了戴维・卢里人道主义的彻底复苏,与下文焚烧厂为了便于焚烧而击打动物尸体的画面形成对比,焚烧厂的人象征新南非依然存在的以暴制暴的仇恨心理,揭示了人们混乱和焦虑的精神状态,此外,作者也提出了打破种族隔阂以及化解历史仇恨的有效途径。
三、结 语
库切的小说《耻》赢得了国际声誉,引起了国内外评论界的推崇,这部小说不仅揭示了发生于南非大地上的新旧时代交替,阐述了南非各色人等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且也对殖民者对殖民者后代以及南非人民所带来的后果表示了相当的无奈和深切的忧思。库切塑造了十分鲜活的戴维・卢里形象,表现了自己的种族观和价值观,也给南非的宗教观和话语权带来挑战,因此,解读戴维・卢里的人物形象是非常有价值及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卫岭.论库切小说《耻》的后殖民主义话语特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 (02).
[2] 蔡云,脱剑鸣.析J.M.库切小说《耻》中超越种族的生存困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01).
[3] 蔡圣勤.两个隐喻:关于拜伦的歌剧和狗的出场――库切小说《耻》之再细读[J].湖北社会科学,2009 (01).
[4] 姜小卫.库切小说《耻》中的忏悔、宽恕与和解[J].外国文学评论,2007 (03).
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6
人是未完成动物,依靠文化踏上成为人的道路。人降生伊始,带着与别的动物同样的生物本能,就生存能力而言丝毫不比其他动物优越,如果以身体的体质而论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能自助与自卫的动物之一,尤其在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更是处处需要外力扶助。但与别的动物不同的是,人在生物本能之外还禀有多种潜能,这些潜能赋予人的自身状况以不确定性,人既可能因自身潜力处于沉睡状态而与兽类相差无几,也可能由于潜能的开启获得超越动物性生存状态的广阔发展可能性。人要使自己的生物本能成为人的生命力的表现,要摆脱软弱状态而能够自助,要开启潜能而得到发展,全都有赖于文化,或者更确切地说,有赖于文化与生物遗传特质之间的互动。人又是社会性动物,离开社会便不能生存,更不能成其为人。人要适应于社会生活,必须使自己完成社会化过程。任何人的社会化都依赖于接触文化、经由一定文化认同而实现。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但是正如人的未完成性一样,文化作为人类生存方式也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只有处于运动过程才有生命力。文化的运动过程由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的创造这两方面构成。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习得文化、接受文化的模塑,同时又可能参与文化的创造,因而个人兼有文化载体和潜在创造者的双重身份,而且,每个人的素质和活动也都反过来影响着他们置身其中的那种文化的前途。文化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1882—1963)所说,是一种“生动的循环”,这一循环的客观方面是文化的发展,主观方面是个人的形成。①然而无论是文化经由传承和创造而发展,还是使个人进入文化状态而成为人,都离不开一项关键性的人类活动——教育。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递活动和催化活动。一方面,任何社会都要通过教育向个人传授一定价值观念、文化规则、生产技能和知识,把人引进文化传统。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执行着社会遗传或者说文化传递的特殊功能。另一方面,各个时代又可以把新的时代需要和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人和世界的新认识灌注到教育中,通过教育形成人类文化的新因素,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不仅维护文化而且有能力创造文化的个人,因而能不断增进文化积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又是文化的一种创生活动。由于这两方面的功能,教育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中介。由于文化与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的文化功能同时也就是对人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遗产,它帮助个人超越一已之囿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教育是形成人的素质使人成为人的必经之途。因为把人引入文化传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人实现生物遗传特质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唤起潜能,提高和革新自己受之于大自然的禀赋的过程。经历这个过程,教育打开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人走向未来的基础。
对于教育的上述功能,至少是它的文化传承功能以及为个人适应社会生活作准备的功能,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了。原始部落由有经验的人向下一代传授部落风俗、生活规则、劳动技能;希伯来人据说早在公元前715年就制订了学校计划,试图实施强迫义务教育,便每个儿童掌握法律规则,了解成年后要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在希腊,梭伦法典规定双亲履行让子女受教育的职责;②中国还在象形文字时代就有学校存在,让统治集团的儿童学习阅读和书写并向他们传授规则、知识,一般家庭的儿童虽不能进学校,但也要由家长和周围的人教给他们有关劳动和行为准则的基本知识……如果说人类早就注意到并且一直在努力实现的上述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的保守性方面,那么,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及其开发人性为个人发展奠基的功能则是变革性和解放性的。这后一方面功能也一直或多或少在发挥,否则就不会有文化的发展和人的进化,只不过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或者没有为人们明确意识到而长期被忽略,或者由于某些社会原因而经常被压抑。但是随着近代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这一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到19世纪以后,把教育视为社会进步和人自身进化的主要手段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向。
二、受教育的权利是一项基本**
教育的重要,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关于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主要因素”的见解也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然而一些国家对这一见解的接受主要集中在教育对国家、社会前途的影响上。假如这样来提问,一个国家的教育处于匮乏状态,情况会怎么样?普遍的舆论总是立刻倾向于把关注焦点引向教育匮乏对国家的未来意味着什么。毋需进行专门研究便可列出许多:社会犯罪率高,人才资源缺乏,科技、经济落后或者发展缺乏后劲,国家无力接受现时代的各种挑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等等。这类危机所具有的关于国家是否繁荣强盛的社会功利性质比较容易吸引人们注意力,我国近年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也主要集中在对这类或已显露出来或还处于隐伏状态的危机的忧虑上。然而教育匮乏对于人——作为国家强盛、社会进步的真实目的的人——意味着什么,对于人的一生意味着什么,则因其不那么具有社会功利性反倒常常被忽略。纵然,关系到国家、社会发展的功利性考虑是重要的,因为这事关人们生存发展不可少的前提。但是如果国家、社会对发展的关注不把人的命运作为一种具有超越自身目的的终极关怀,就极可能本末倒置地把人当作社会发展的单纯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取得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对人来说?歉j腔鲆材岩阅媪稀r虼耍诳悸墙逃逊赡艽吹闹种趾蠊保匦朐诠刈⑶笆錾缁峁侍獾耐庇殖秸庖涣⒊。氐阶魑缁嶂占康牡娜松砩希惺等鲜督逃肴说纳娣⒄沟墓叵担鲜督逃魑鋈松畹淖急敢约翱⑷诵晕蠢吹旎募酥匾浴*?/p>
谈及这个问题,得先区分教育形式。事实上,教育包括非正规教育和学校正规教育两种。非正规教育是家长和其他亲近的成年人在生活过程中对儿童附带进行的、以传递生活及生产经验为基本内容的教育。它通过口头传授、经验示范等简单方式来进行。人类早期教育主要是这种经验式教育。在社会流动小、社会习尚比较稳定、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生产技能和知识还不复杂且变化不明显的传统社会,这种方式也仍然很有效。但这种教育受个人经验和记忆的限制,它不能向下一代展示出历史上丰富的文化积累和广阔的人类生活场面。通过这种方式被引入文化的个体处在口头文化阶段,无法超越自己的生活范围去与更广泛的人类经验和智慧相接触。随着文化积累日益增加,人们的社会联系日益扩大和复杂,人的权利与义务也趋于复杂,社会生活赖以维持的规则远远超出口耳相传的传统习俗而提炼成为一些极具概括性的基本原则并通过较为详细、较为规范的成文法或其他规则体系来加以规定,生产技能更是日益超出经验性质而以对一定原理的理解为基础。这种情况下,经验传递式的教育便不能承担起使儿童将来能在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任务,更不能承担起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任务。何况,经验传递完全受制于传授者的素质,现实生活大量事实提醒人们,如果家长或其他与儿童关系密切的成年人自身精神素质差,他们对儿童传授的“经验”很可能是反知识反道德的,或者说反文化的。这种经验传授将与教育的目的南辕北辙。学校是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文化传播中心而出现的。如果学校具有充分独立性,一般说来,它体现着时代的文化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掌握和积累着历代人们在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等方面所获得的知识;同时,学校作为专门的文化、教育机构,长期以来形成并发展着一些系统的方法,借助于这些方法可以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寻找和抽取出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文化的精髓。知识内容和方法这两方面智力优势使学校教育有可能贯注着充分的理性精神。正因为如此,19世纪以来学校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形式。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谈教育对人生的影响,当指通过学校来进行的正规教育。
任何人都置身于特定社会共同体的多种社会关系之中,要承担多种角色以及相应的种种责任,要遵守共同生活的若干规则,还要具备谋生和担负自身责任的能力。但是需要承担众多责任处理众多问题的人却具有任何别的动物都没有的特殊生物现象:任何人类个体在能够独立生存之前,要经过一个超常的发育时期,历经婴幼儿、童年、少年等若干阶段,生理上才能渐趋成熟,在成熟之前漫长的十几年中不能自立,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照顾。人类学家莫里斯把这称作“幼态持续”。③然而仅仅生理发育成熟并不能使个人作为一个能够承担自己社会角色和职责的社会成员有效地生活于社会之中,还必须在生理发育的同时在心理、知识、技能等方面作好准备。因此,人类个体的生理发育时期也应该是为成年后作为社会人而独立生活,独立履行职责的准备时期。这种准备必须通过教育来进行。首先,人们在儿童时代通过接受教育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共同体的传统习俗,宗教、道德及法律等规则,了解有关文明精神的基础知识,为文化认同准备条件;通过教育对社会关系、自己要担负的责任及基本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获得必要认识和一定程度的训练。这意味着,儿章接受教育,实际上是使自己的本能、冲动等天然力受到文化的疏理,使自己的遗传特质受到文化的塑造,因而使自己受之于大自然的禀赋得以渗进精神文化因素而取得高于动物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儿童学习处理一些基本关系和履行一定职责,学习与人交往的能力,为将来成为有责任能力的人奠定基础。每个人正是通过这类学习和训练而完成自己的社会化并能够适应过社会生活的。对于现代社会的公民生活来说,上述准备更为重要,这是每个人得以表现良好的公民行为的基本条件。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其他知识和技能则是将来独立谋生的必要准备。因为,任何社会除了极少数人可以依靠祖辈福荫而勿需自己去谋生以外,一无所能的人是很难生存的,尤其在知识密集化而且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所以,无论是使儿童社会化还是使其获得独立生存手段,教育都是为儿童的未来准备基本生存条件。
人不仅要谋生存,而且要谋求发展;不仅要生活,而且要追求优质的生活。要实现这种高于生存目标,更离不开教育。
对于人的发展和优质的生活来说,潜力的开启和尽可能充分实现、眼界的拓宽、精神世界和个性的丰富以及具有较广泛的选择机会和成功条件等,都是不可缺少的。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受到训练、掌握读写能力。学校的知识传授活动在人的精神上打开并且渐增与人类文化的接触点。读写能力使人走出口头视听文化的低级阶段,得以通过阅读超越个人有限生命的活动范围去接触和分享人类丰富的文化资源。这种接触和分享唤起人对更丰富更充实的生活的向往,使人进入美好而有益的体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当个人一旦获得精神的自由,便可以无止境地从人类文化积累中去寻找和汲取有益的因素来不断丰富和指导自己的内心。尤其是当人通过阅读进入广阔的精神世界后,可以去重温历史,了解多种文化,从中发现属于全人类的经验,理解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纽带,认识到人类的共同命运。在世界日益一体化的进程中,这种对多种文化的广泛接触和对异质文化作同情理解的现代人气质,已成为构成健康个性的重要方面。学校的训练与自由的阅读还可以帮助个人形成一套认识、理解事物的合理的思维框架,帮助个人发展自己的判断力、反应力以及有效地组织自己的经验和综合大量信息的能力,确立起对世界的合理态度。这种能力和态度既是潜力发挥的条件也是形成良好个性的条件。总之,学校教育在以文化对个人进行模塑和熏陶时,也就在个人面前展开了无限广阔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世界,为个人打开了人性无限发展和深化的通道。
至于个人在获取知识和接受多种能力的系统训练过程中,潜力被唤醒了,才智得到了发展,这就使个人具备了成功地对世界作出反应的可能性以及发展自己更高适应能力的可能性,因而扩大了选择机会,奠定了将来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基础。可见,教育对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
社会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前提,但又并非什么外在于人的力量的产物或什么独立于人的存在,它就由个人构成。虽然在实践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总是被矛盾和冲突所困扰,但却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统一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责任和义务的双向互动关系。由于个人成长的特殊性,这双向的责任、义务有着排序性。社会首先要对个人尽责,使个人获得必要能力,才有权要求个人对社会尽责。这一关系决定了,受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个人的这种权利也就是社会的义务。社会至少应该向每个未成年人提供最低限度的正规教育,让他们掌握将来履行各种基本职责参与社会生活所需的必要文化知识,并且在知识和智力上为将来正常生活和进一步受教育打下基础。现代心理学证明,大脑发育具有不可逆的特点。假如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教育,会给大脑发育带来灾难性后果,不仅如此,还给整个人性、品格的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儿童时期是心理成长,潜力开发和精神、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耽误了这段时期的教育便永远无法弥补。关于这一点,英国文学家笛福早在两百年前就以一种独特而震撼人心的方式提出了。1703年,当他因写作获罪入狱时,在致女王的一封信中这样谈到他的孩子:“七个孩子,如果我不能充实他们的钱包,至少也该让他们接受教育,充实他们的头脑。这笔债现在如果不还,以后就永远无法补救了。”④后来,圣西门更以一个触目惊心的典型事例——“阿韦龙野人”——为早年缺乏教育的后果提供了有力证据。“阿韦龙野人”是一个长期流浪在法国南部森林地带无人照管的男孩,1799年被当地农民发现。尽管研究表明他具有并不劣于其他孩子的遗传禀赋,但无论怎样培训和训练,人性的基本特征和包括语言、理智在内的各种属于人的能力却再也无法形成。原因不仅在于他在发育时期与世隔绝,而且在于受教育的时间开始得太晚,发音和思维等器官长期没有得到利用,人的潜能被永远埋葬于童年期野兽般的生活状态中了。这个看似极端的事例实际上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完全缺乏教育,包括缺乏来自社会环境的非正规教育的真正后果,这个人类个体的一生停留在了“毛坯状态”而不能成长为个人。
包括“阿韦龙野人”在内的许多惨痛教训所显示的儿童期与整个一生的关系,表明个人不仅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教育应从儿童期开始而不能延误。50年前,这一权利作为基本**庄严载入了《世界**宣言》。《宣言》第26条宣布:“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教育性质……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开放。”《宣言》所指初级教育正是应从幼儿开始的,对于智力、身体和个性的初期发展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学校教育,它之所以属于基本**,乃因为这是使人成为人的前提和走向未来的准备。
三、文盲、丧失了未来的人
如果说教育是为人的一生作准备,那么文盲,即没有得到受教育机会的人则在各方面都准备不足甚至完全缺乏准备。首先,在现代生活条件下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文盲是不具备或者几乎不具备的。他们未能通过教育掌握作一个社会人所必要的文化知识,事实上处于文化传统之外,既不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生活要担负的责任和必须掌握的行为准则,也不具备对各种现象的和问题的判断力。这种没有得到文化装备的蒙昧状态使他们主要受本能欲望支配。而在他们身上,本能欲望这种原始生命力从未经过精神的滋养、调和。往往具有不加节制不理会任何文明规范的性质,因此他们的行动很难达到规范要求,很难具备责任能力。特别应提出的是,每个人成年之前,在十四、五岁前后要开始经历一个心理上的危险阶段——青春期。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上情感、欲求剧烈冲突,精神处于迷惘状态,需要家庭特别是学校的引导和关心才能安全渡过这段时期并对自我和世界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认识。但是文盲直接从懵懂无知的状态进入燥动不安的青春期,完全得不到学校的引导,如果再加上家庭及社会环境的精神道德气氛恶劣(这个“如果”对于文盲所处的环境来说常常就是现实),他们只能在毫无帮助的情况下胡乱摸索或胡乱冲闯,不仅人格上不能成熟而且往往走入迷误,最终还不得不承受走入迷途的后果。
在谋生这个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上,文盲也缺乏准备。由于没有通过教育获得必要知识,除非先天禀赋特别优秀,文盲一般不具备职业能力,在职业竞争中没有择业的机会和前提,除了从事运用自身体力的非技术劳动,别无他途。自身劳动素质的不利状况其直接后果是,他们没有条件去获取物质好处因而大多生活在贫困中,而且几乎没有以自身能力改善处境的可能。
在精神发展上,停留于视听文化和口头文化阶段的文盲,没有条件去接触丰富的文化价值,他们既不具备文化认同的基础,因而难以溶入主流文化而成为一个的社会成员,更缺乏对一切加以检查、过滤的智力上的活跃和精神上的自由,没有能力去审视、批判主流文化,因而更不可能成为蕴藏着极大创造力的文化异端。事实上,他们基本处于人类智慧和文化积累的进程之外,无法进入到一个较为广阔而自由的精神世界。视野狭小、智力迟钝、精神贫瘠、生命力的表现贫乏,不可避免地成为文盲的基本特点。他们对整个文明的历史一无所知,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也一无所知,无法与其他人平等地分享文化资源;属于人的感觉和特性未能得到应有的开发,被关闭在各种丰富、有益的体验之外;没有较高的智力活动以及这种智力活动带来的高峰体验……总之,他们被置于文化与个人之间“生动的循环”之外了,不仅不可能对文化的发展有所贡献,而且由于潜力沉睡、人性贫弱因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个人的形成。
文盲在各方面都缺乏准备的状况,使他们在生活中一开始就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按说每个人在经历了发育时期的准备而步入成年以后,便是履行人生职责、展示自己实力和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但是没有通过教育为这一阶段作准备,文盲即不能有效地履行人生职责,更无实力可展示,也无进一步发展可言。他们无论从精神、人格还是物质、文化等方面都被排斥在发展之外,无法参与优质的生活,无法拥有一个丰满而有希望的未来。除了终身承受低劣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无力与他人平等分享文化资源以外,他们还要承受一种不公正:各项公民权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因为他们没有必要的知识和判断力去享受诸
如选举与被选举权,思想、信仰、言论出版自由等基本权利。与种种不幸连带产生的还有法律问题。愚昧、屈辱、挫折、失败、贫穷、犯罪如形影相随。文盲处在社会边缘和生存线边缘,为无力感和绝望感所左右,容易产生仇恨心理和倾向,他们的精神状态注定了他们的反抗方式往往是无理性的,伴随着暴力和犯罪,对已对人对社会都具极大破坏性。犯罪行为发生后,惩罚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任何社会要保持正常的生活条件都必须惩戒罪行。然而一个巨大的不公正却很少被法律考虑,尽管在较开明的社会可能会从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虑到。这就是:同是破坏社会规范,受过教育的人与未受过教育的人之间有一个重大区别,前者懂得避开的事情后者不懂,后者却并不能因此而减轻或免于惩罚。而且实际情况常常是:不利的社会处境使他们缺乏保护,往往受到更重的惩罚。结果,对于因无知而犯罪、而受惩罚的人来说,是使本来就很不利的处境更加恶劣。
总之,未受过教育的人的生活缺乏选择余地。要么安于不利处境,安于贫困,安于并不高出动物多少的生存条件,要么是在无知、贫穷、犯罪、监狱的恶性循环中沉沦。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他们都失去了未来。
四、消除文盲:我国最紧迫的社会任务
近代以来,世界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文盲的生存状态却表明,他们在世界文明进程中不是一个掉队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进入文明之中。这种文明发展进程加快与文盲生存状态的强烈反差使文盲越来越丧失谋生能力,更不用说谋求发展的希望。尽管现在谁也不会否认生存与发展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但是没有教育为人的一生作准备、为人的未来与发展奠基,遑论生存、遑论发展?缺乏教育的人不得不在终其一身在贫困中挣扎,不得不在毫无改善境况希望的情况下度过一生。这种处于生存线边缘、既没有现在更没有未来的状况不能不说是对生存权、发展权的辛辣嘲讽。一个国家,如果存在大批文盲,一方面是大批人承受毫无希望的悲惨命运,另一方面是大量难以预料的社会危机。无论哪一方面,代价都极为惨重。当代不少人认为,文盲现象是最紧迫的社会罪恶性。这话不过分。其实对文盲现象的恶果人类并非近两百年才认识到。西欧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兴起过反文盲运动。这个运动的目的如当时一幅油画的寓义所示,弗朗西斯一世打开朱比特教堂大门,使“盲人”〈文盲〉有接受光明的机会。19世纪,欧美各国制定了强迫义务教育法,发展起一套免费的初等教育体系。在19世纪末普及了义务教育,?鹆宋拿そ撞悖槐臼兰椭幸兑岳丛蚋徊较蛑丈斫逃⒄埂n夜苍缭?909年由清政府在北京试行过强迫义务教育,1982年的宪法规定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更明确规定在全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应该说,我国义务教育在近几十年是有成效的。但由于缺乏财政上的有力保障,九年义务教育只在城市普及,在本来就是文盲聚居地的广大农村,儿童入学率很低,边远山区更是如此。教育欠债的结果是积成一支庞大的文盲半文盲队伍,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以每年数百万失学辍学儿童的速度递增。这种情况在近些年又由于下述原因而加剧。在一些人“把一切推向市场”的非理性鼓噪下以及弥漫于全社会的实利主义倾向的支配下,原本只适合在经济领域运作的市场经济规律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漫无节制地越界运行,甚至严重侵入非商业性、属于人的基本权利范畴的义务教育。许多公立学校把学生当财源,过去属象征性的而且可斟情免交的学杂费变成高额费用,这就在因财政拨款不足对普及义务教育造成的困难之上又增加了新的障碍。不仅农村贫困儿童失学辍学问题仍在连,原已普及义务教育的城市也因学杂费大增再加上名目繁多的摊派而面临名存实亡的危险。结果,原属无条件的、人人都应享受的受教育权利变成了需要用钱来换取因而也就只有一部分人可以享受到的权利。这种人为造成的社会不平等隐伏着导致社会分裂的巨大危险。因为,义务教育变成收费教育,对因交不起钱而被关闭在学校大门外的孩子来说,意味着判定他们被永远固定在不利地位上和一生的失败;意味着宣布一切光明、一切美好事物与他们无缘。相反,因无知而犯罪、受罚、被抛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却与他们结下不解之缘。大批文盲的存在在事实上使社会分裂为两个智力、处境、地位天壤之别的集团,彼此之间很难沟通;这种情况再加上近年来日益严重的权力加巨富与数量上庞大的赤贫之间的对峙,形成随时爆发社会动荡或其他重大社会危机的结构性原因。
现今,人们已注意到文盲大批存在与社会动荡的关系,也日益看到文盲队伍已成我国一个巨大犯罪源和种种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但是,当人们因文盲而产生的社会问题气恼时,为了发生于文盲队伍中的堕落行为甚至骇人听闻的犯罪行为愤愤然时,不能不看到他们本身就是社会不公的不幸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