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特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互联网特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互联网特性

工业互联网特性范文1

“涉及互联网领域的立法既要积极也要稳妥。”近日,针对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立法问题,在“互联网行业创新机制保护的竞争法治环境”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达成一致共识。

作为互联网竞争法治方面的一次高峰论坛,此次会议以跨学科的模式,就中国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与法制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其中,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学者、多家高校教授,以及来自法院系统、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士,组成了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团。此外,360、中国移动、英特尔等多家国内外互联网基础服务商和内容服务商,作为一线企业代表,在会议中介绍了互联网的行业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互联网发展需做三方面改变

互联网正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全方位地改变着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经济形态、生活方式和社会特征。然而,国内互联网格局中:马太效应严重,各领域巨头垄断资源,这就让很多后来者遭遇到了垄断壁垒,但若想法律层面上加以管制却遭遇到了难题。工信部电信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续俊旗表示,互联网的垄断标准目前不好界定,如果仅以规模看,很多企业大而不强,且多数仅在一种动态脆弱的“假垄断”地位。

面对如此情况,互联网产业亟待良性竞争来冲破垄断的困局。360总裁齐向东在论坛中就表示,互联网发展需要产业链、服务商之间的制衡,需要良性竞争,通过良性竞争推动互联网的创新,进而打破垄断,并为用户提供更新更好的服务。

齐向东还认为,垄断的互联网将最终导致封闭的环境,用户必将逐步丧失发言权。因此为了真正使用户在互联网中的权利得到保障、互联网产业能够快速健康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还需要做出三方面改变,即:产业环境从垄断转向开放;技术产品从抄袭模仿转向激励创新;商业模式从封闭转向合作共赢。并且三者必须相互促进、相互维系,才能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创新发展,共同保障用户在互联网中的合法权益。”

免费模式存在法律隐忧

中国互联网产业能够发展成为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体系,其“免费”服务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天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张佳春律师就认为,“免费”模式造就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繁荣发展的今天。

在“免费”模式下的利益链条中,互联网服务商和用户之间是免费的,张律师称,“目前首要的重点应当先明确免费是否是无对价。”

专家们在研讨会中指出,用户和互联网公司在免费的经济模式下,其法律关系不明确。因为目前用户是以隐性的方式向互联网供应商提供对价,免费只是免除了客户的资金支付义务,但并没有免除客户对互联网公司的对价付出。并且有些互联网公司通过用户的对价付出,将得到的用户所有行为统计为数字,使之成为可以出售的一种集合信息。对此张律师认为,互联网企业用“免费”服务从用户手中换来了“免费”的“原材料”,与用户是有“利益”交换的,“免费”服务不等于“无对价”的单向供给。

互联网特殊性影响法律规制

工业互联网特性范文2

关键词 宽带城域网;网络安全;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204-02

从我国的互联网商业化之后,互联网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网络安全市场在2000年后开始成熟,据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的预测,我国的信息安全市场2001年将高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加密、防火墙和防病毒是安全市场的三大主要支柱。目前,中国信息安全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互联网在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发展是第一位的,安全问题提不上议程。由于互联网特有的魅力,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应用发展很快,但技术发展还不充分,互联网本身还很新,了解和研究互联网的人还不太多,网络安全问题也不突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了解和研究互联网的人越来越多,研究互联网的人的意图各不相同,来自互联网的威胁开始出现,并且越来越严重。

美国计算机犯罪调查机构(CSI)和联邦调查局(FBI)的调查报告表明:91%的大公司和政府机构在过去的12个月内发现计算机安全问题,64%承认存在财务损失,当然还有碍于情面不愿意承认的,实际的数字比这个更高。导致财务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机密信息的泄露和财务欺诈。70%的人承认是因为互联网连接导致网络攻击的发生,91%的单位承认内部员工滥用公司的互联网,高达94%的单位承认遭遇到了来自互联网的计算机病毒。

2 安全性设计的目标和需求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安全性分析立足于网络整体,考虑的是网络结构性的、技术性的安全问题以及在危机情况下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可用性和可靠性,确保网络能够在负载变化、部分受损的情况下比较稳定、可靠地运行。根据IS07498-2中提出的建议,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当能够提供以下安全服务:

1)实体认证:实体认证安全服务是防止主动进攻的重要防御措施,对于开放系统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安全有重要的作用。认证就是识别实体的身份和证实其身份的正确性;

2)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服务是针对越权使用网络资源的防御措施,实现机制可以是机遇访问控制属性的访问控制列表,或基于安全标签、用户分类和资源分档的多级访问控制;

3)数据保密性: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是针对信息泄露的防御措施,细分为信息保密、选择数据段保密与业务流保密;

4)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安全服务是针对非法篡改信息、文件和业务流而设置的防范措施,保证资源的可获得性,分为连接完整性、无连接完整性、选择数据段完整性;

5)防抵赖:防抵赖安全服务是针对对方进行抵赖的防范措施,可用来证实发生过的操作,分为对发送防抵赖、对递交防抵赖与公证。

3 网络安全设计

根据以上的分析,对城域网的网络安全提出以下设计方案:

1)网络互联互通分析及安全控制

如果两个内部客户服务器之间二层能够互通,那么两者之间的三层互通是直接的,不需要经过路由器。因此,路由器的三层防火墙不能生效,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各种攻击方法都可以使用。因此,最好让内部各客户服务器在二层完全隔离。采用VLAN在二层隔离了两个内部客户,他们只在三层互通,这时路由器的三层防火墙也可以生效了。因此,目前有了两个安全措施:VLAN和三层防火墙。

2)路由认证和保护

目前,多数路由协议支持路由认证,并且实现的方式大体相同。认证过程有基于明文的,也有基于更安全的MD5校验。MD5认证与明文认证的过程类似,只不过密钥不在网络上以明文方式直接传送。路由器将使用MDS算法产生一个密钥的“消息摘要”。这个消息摘要将代替密钥本身发送出去。这样可以保证没有人可以在密钥传输的过程中窃取到密钥信息。OSPF就支持基于MD5的路由认证。

BGP区别与内部网关协议,它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外部网关协议。为了提高BGP的可靠性,BGP协议采用TCP来提供可靠的连接,也因此BGP本身的刷新报文就不再需要可靠性保证了。

为了防止被欺骗的TCP分段进入到连接流中,从而对BGP的连接进行攻击,TCP为BGP提供了“TCP MD5签名”选项。“TCP MD5签名”选项的意思就是说,在每个TCP分段中加入一个MD5的摘要,摘要的信息仅仅能够被连接的对端所识别。从而增强了基于TCP连接的BGP的安全。

3)关闭IP功能服务

因为IP源路由选项忽略了报文传输路径中的各个设备的中间转发过程,而不管转发接口的工作状态,可能被恶意攻击者利用,刺探网络结构。因此,设备应能关闭IP源路由选项功能。

重定向开关:网络设备向同一个子网的主机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请求主机改变路由。一般情况下,设备仅向主机而不向其它设备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但一些恶意的攻击可能跨越网段向另外一个网络的主机发送虚假的重定向报文,以期改变主机的路由表,干扰主机正常的IP报文转发。因此,设备应能关闭ICMP重定向报文的转发。

定向广播报文转发开关:在接口上进行配置,禁止目的地址为子网广播地址的报文从该接口转发,以防止攻击。因此,设备应能关闭定向广播报文的转发。缺省应为关闭状态。

ICMP协议的功能开关:很多常见的网络攻击利用了ICMP协议功能。ICMP协议允许网络设备中间节点(路由器)向其它设备节点和主机发送差错或控制报文:主机也可用ICMP协议与网络设备或另一台主机通信。对ICMP的防护比较复杂,因为ICMP中一些消息已经作废,而有一些消息在基本传送中不使用,而另外一些则是常用的消息。因此ICMP协议处理中应根据这三种差别对不同的ICMP消息处理。以减少ICMP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4)基于端口的验证

基于端口的验证,是由工EEE进行标准化的验证方法,标准号是802.1x。802.1x用于交换式的以太网环境,要求与客户和与其直接相连的设备都实现802.1x。当应用于共享式以太网环境时,应对用户名、密码等关键信息进行加密传输。在运营过程中,设备也可以随时要求客户重新进行验证。

支持端口验证的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识别并支持源、目的地址确定,VLAN TAG要求等;

支持受控端口与非受控端口,并根据数据帧类型送入不同的端口;

支持受控端口在端口控制参数下的行为;

支持Radius验证。

5)设备安全防护

口令管理:为防止对系统未经授权的访问,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密码管理功能。

虽然几乎所有数据通信设备都具有RADIUS或TACACS认证服务器进行口令管理的能力,但在设备本地进行密码分配和管理仍是设备本身应具有的安全特性。这里只描述本地密码管理。口令的密文显示:若系统的配置文件以文本方式进行保存,则在配置文件中,所有的口令都必须以密文方式显示和保存。

参考文献

[1]龚俭,陆晟,王倩编著.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第1版.东南 大学出版社,2000,8.

工业互联网特性范文3

1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物联网产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已经非常的清晰,所以世界各国在现在还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纷纷投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美国咨询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的业务和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仅仅在智能电网和机场防入侵的全球市场就将达到上千亿元。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物联网的发展将是不可逆转的。一定要在产业发展初期获得有利的优势,不要在新一轮产业转型中丧失机会。从物联网的产业链来看,我国物联网的相关制造基地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为核心的地带,以及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物联网研发中心,但是物联网相关的服务业尚未成型,这个目前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我国物联网的应用主要是集中在一些比较分散的领域之中,已有物联网的应用大多数是各种行业和企业内部的服务,还没有形成商业化和社会化的物联网专门服务的市场。外部化物联网的应用服务的确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市场进行培育,并且需要突破安全、行业、成本等一系列的制约。尤其在物联网的高端咨询服务领域,我国缺少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而且咨询和服务的相关标准也没有具体成型,相关的企业还处于探索之中。

2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从长期来看,我国的物联网发展将存在下面的问题:

2.1物联网市场培育时间物联网的发展最终是一个市场的问题,而目前人们对物联网的认识还存在比较多的偏差,还对物联网的发展应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抵触。根据互联网和其他技术的普及的经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

2.2物联网核心技术急需突破目前我国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较弱,因此面对一些复杂应用的需求时,就会发现在现有的芯片技术,高精度技术,关键元器件技术等方面和国际水平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物联网发展成产品的过程中,我国仍然缺乏对关键技术的掌握,因此对应的产品档次上不去,价格也下不来,同时缺乏RFID等关键技术的独立自主的相关知识产权,这是严重限制我国物联网发展的。

2.3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不利于物联网总体的发展虽然目前我国有许多的企业涉足到物联网的领域,但是规模普遍偏小,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所有比较难于形成产业集群。特别是在应用的领域缺乏大型的企业,因此几乎没办法支撑以应用为目的带动产业的发展路线。在运营和服务环节,电信等运营商也是初步才进入该领域,集成能力和基础设施都有待提升,市场依然处在探索阶段,拉动效应还不明显。

2.4发展战略还不是很清晰主要表现在:物联网的产业各省为政,明显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清晰的产业发展路径,各省市、各企业一般都是一哄而上,而政府也缺乏清晰的产业思路,有限的资助全撒在了“胡椒面”;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和统筹协调的机制;导致物联网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产业示范工程和产业发展之间不协调等各种问题。

3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思路

物联网成为经济社会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基础与重要的引擎,随着物联网技术产品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重要性和发展性正在慢慢的凸显,应用将更快地渗透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市场规模也不断壮大;产业潜力将更快地释放,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将逐渐地确立;物联网和传统产业也将更加地融合,并给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带来更加深刻的改变。(1)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两大信息通信产业;其中移动互联网主要是面对个人消费市场,侧重于大众消费和全球性的服务;而物联网主要侧重于行业和区域性的服务。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发展到高速的发展阶段,其中成功的产品和服务性模式不断地向别的行业延伸渗透。对于处于正在起步阶段的物联网,也开始更多的融入互联网的元素,物联网和互联网的结合将成为物联网发展最具创新空间与最有市场潜力的方向。新型人机交互与移动终端集成等技术将支撑融合应用。当前嵌入到智能终端机的MEMS传感器已经有几十种,比如感知光线压力、反射、心跳、血压、触觉、环境参数、手势、温度、指纹、湿度、运动、高度的传感器、情绪等,可以给用户提供运动统计和个人健康管理和新型感知应用。与此同时,应用型服务深度融合将不断的催生新型终端形态,Applewatch智能手表、谷歌眼镜、耐克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将通过集成增强实现,骨传导、语音识别等全新技术将给用户带来全新用户体验与应用服务。除此之外,移动智能终端为控制的智能家居和控制多屏互动等各种应用也开始逐渐的起步,比如吧安卓手机当做遥控器控制洗碗、落地灯、照明灯等家用电器。

物联网将借鉴移动互联网的模式、技术、渠道,开始让行业领域向民生领域渗透,基于移动智能智能终端的融合应用正在不断的涌现。比如通过智能终端向用户提供公共缴费、交通引导、气象报警灯便民服务;城市信息化系统开发系统和处理数据能力。当前众多的应用程序商店已经出现比较多的智慧城市、智能医疗、环境监测智能公交等物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家电正在逐步的融合,将推动智能家电行业逐渐形成软件+硬件+数据服务的运行模式。从水平到垂直,从私有到标准,从封闭到开发化,从移动互联网借鉴成功经验,让物联网实现规模化发展。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大产业互相的模式学习,资源利用,技术借鉴,将在网络、终端、平台等各个层面上进行多样式的融合,从而形成马太效应,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种是网络化支撑平台趋于一致,跨行业跨终端的统一支撑平台从而推进数据开放,促进应用创新;二是多样式的终端,包括便携设备、PC、服务器、手机、游戏机、智能家电等,终端具有全面感知之能,各种可穿戴设备将全面扩展应用等;三是内容和应用服务趋于个性化,同时融合应用将会带来更多移动互联网特质的个人应用。(2)车联网市场,M2M最具生动力,商业化发展将更加成熟。市场的需求、标准化、成本、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是影响物联网规模化推广主要的因素,车联市场和M2M最具生动力,相关的标准技术日趋成熟,全面推广各个方面条件已经成熟,将成为物联网应用率先突破的主要动力。

M2M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4G技术将逐步成为主流面向行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工业设备管理、资产管理、交通、金融、电力,公共服务,安全监控等大规模需求为M2M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2013年底,全球采用2G的M2M方案占比约64%,采用4GLTE仅仅只有1%。随着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对数据连接的要求越来越高,4GLTE比重将逐步上升。预计到2019年采用4GLTE的M2M方案将成为主流,2020年通过蜂窝移动网络通信的M2M将达到21亿个,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5%。(3)行业应用将持续稳步发展,同时蕴含着巨大的提升空间。行业应用依然是物联网发展的领域。在农业、电力、交通、物流、环保、工业安防等各个行业领域,物联网应用将有这个巨大的提的空间。在各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均将物联网应用纳入到信息通信技术提升水平之中来。物联网将在智能控制,智能运行与智能调度等方面起到应用,从而推动提升电网的利用效率。其中物联网应用到农业领域可以实现资源环境信息实时感知,农业生产过程管理的细工化以及农业产品的流通过程质量的安全追溯,也可以实现应对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约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严峻挑战。交通领域的交通信息资源动态采集与应用贡献,物流领域的分散资源的高度的集约化管理与智能化配置,医疗用品的管理,远程医疗服务等各个方面以及医疗卫生领域的社区资源共享,节能环保领域的生污染源监测,态环境监控,危险废弃物管理等方面,公共安全领域的食品和药品安全监控,社区与城市安全,重要的安全设施等方面,网络化和智能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比较大的迫切。

4结束语

工业互联网特性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营销;存在问题;建设途径

互联网作为现今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拥有令世界惊奇的市场扩张速度。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量达2.98亿,而2009年4月18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博鳌论坛中表示,根据CNNIC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3.16亿。数据表明,互联网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并且这个市场还在不断的扩大。

当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网络营销自然随之发展。2009年4月18日,据CNNIC统计数字显示,中文网站数量达287.8万个。这表明,越来越多人盯上了互联网这一存在巨大市场的产业,也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期望用互联网为自己的企业创造价值。

一、网络营销的涵义、手段及功能

网络营销的产生是随着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新的营销方式。广义角度的网络营销是指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标的营销活动。从狭义角度,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

网络营销手段很多,我国的企业在的具体应用方面注重采用以下的形式:

网络广告。网络广告是大部分企业都在利用,但又不甚重视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真正要让网络广告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是应该在网络广告内容本身,以及网络广告的策略上多做文章。

会员制营销。会员制营销已经被证实为电子商务网站的有效营销手段,国外许多网络零售型网站都实施了会员制计划,几乎已经覆盖了所有行业,国内的会员制营销还处在发展初期,时代珠峰公司、西单电子商务公司网络商场都采用了这种营销思想。

搜索引擎注册与排名。搜索引擎注册与排名是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之一,是人们发现新网站的基本方法。

交换链接。交换链接又称互惠链接,即分别在自己的网站上放置对方网站的logo或网站名称并设置对方网站的链接,使得用户可以从合作网站中发现自己的网站,达到互相推广的目的。

病毒性营销。病毒性营销是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使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众多受众。要利用网络的时效性和经济性,引导“病毒”的传播,最终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网络商店。当前,很多企业基本都已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企业应把网络商店作为企业网站的一种有效的补充,以此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增加销售效果。

营销网络是一个整体的网络,是一种系统化营销运作方式,面对21世纪复杂的市场态势,营销网络的运作方式已经成为决胜市场的关键。营销网络这种整合的营销方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产品分销功能、营销传播功能、信息采集功能。服务功能。

二、我国网络营销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是1994年才加入互联网的,可以说网络营销我们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需着力加以解决。

观念不端正。从企业层面上:对网络营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网络营销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网络广告和网络促销上面;从消费者层面来看: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只能从企业提供的商品图象和文字中获取有限的信息,使消费者对网上商品的质量存在疑虑。另外,网上购物也使部分消费者失去了上街闲逛购物的乐趣。传统的“眼见为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等购物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的网络购物产生了影响。

法规不健全。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最大的不同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不直接见面,这将会引发一系列相应的法律问题:购买者得到的商品与选购的商品不一致,网上欺诈,经营者被无理拒付,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受到黑客的威胁等。

网络支付有漏洞。根据调查,有52%的网络用户认为,目前网上购物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安全方便的网上付款方式。目前,我国网络支付的技术手段尚不成熟,安全通用的电子货币尚处于研制认证阶段,在目前信用卡消费未占主导的情况下,网络分销成了一种“网上订货网下负款”,这种四不象交易方式极大地影响了网络分销的效率。

信用难保证。目前我国的社会化体系还不健全,使得企业与消费者都对网络营销存在疑虑。对企业而言,认为网络营销刚刚发展起来,条件还不成熟,现在就开始网络营销会面临教大的风险。同时对我国消费者缺乏信心,担心有些网民利用伪造身份订购商品扰乱企业的正常营业;对消费者而言,担心企业欺诈消费者的血汗钱。同时担心企业使用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

三、加快网络营销建设的若干思考

网络营销是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事情之一,它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企业应该积极推动网络营销的进程。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在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利用国际网络中的先进技术、优秀人才、良好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以及灵活的机制等,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在观念、组织、资金、技术、法律法规等条件的允许下,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带动企业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

积极探讨适合企业自身的网络营销方式。目前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还不完善,营销策略缺乏系统研究,仍不符合大多企业的个性需求,实施过程也过于繁杂,系统工程建设质量缺乏保障。因此网络营销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积极摸索、探讨与企业相应的网络营销方式以满足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要求。

规范网上付款。网上付款是目前限制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目前的问题,可设想银行、金融机构在供需双方之间同时发挥资金划拨和信用担保两种作用。银行介入要求加快金融电子化进程,金融电子化要求配合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金融体制改革,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方便企业和个人交易为目标。消费者或需求者可通过信用卡或其他方法将资金转移到相应银行;供应方在相同的银行中开设帐户以领取货款,银行对供应方负有信用评估和监督责任,其评估结果和监督情况应显示在订货单上。银行在网络上应有相应网页,供消费者随时查询,该设想的优点是需求方的信用卡密码只传递给银行,减少泄露风险;供应方面收到资金通知单后再发货,减少了收不到货款的风险。最后,银行监督可促进供应方完善管理,提高信用度。

健全配送系统。目前网络营销的配送系统即和物流,主要由邮局、运输公司等完成。为解决上述问题可设想一种信息化配送系统,即利用成熟的Iternet或Internet的技术,以货物运输权利为标的采用国际通行竞价的交易方式,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系统资源优先的原则,由计算机自动撮合成交,完成异地和远期运输合约。供应者可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与配送系统相联。

重视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网络营销需要既有网络知识又有营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应该从资本决定论向人才决定论转变,把企业的竞争定位为人才的竞争。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人才对企业资源的合理运用,并明确这种合理运用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白学峰创新营销五模式[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2.褚福灵网络营销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

3.彭纯宪网络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工业互联网特性范文5

【关键词】物联网;RFID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联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现如今,物联网技术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与人们息息相关,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关于物联网的概念以及特征要素的说明

1.1简要说明物联网的概念

一直到现在大家对物联网仍然没有一个系统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通常认为物联网技术是通过一些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建立人与物、人与人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技术。它通过进行数据的交换以及处理实现智能化的控制与识别,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物联网就是一个庞大的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网络。

1.2对物联网特征要素的相关说明

物联网一般的情况下都具备可靠传递、智能处理以及全面感知这三大特性,物联网能够对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及时的感知,在感知完成之后会进行精确可靠的传输。在传输时把信息网络和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和准确,然后自身进行一系列的智能分析、处理和融合。除此之外物联网还具备三个要素,第一是信息感知,第二是信息处理,最后一个则是传送网,在采集数据之前少不了对数据的感知,信息感知是物联网的基础,我们运用敏锐先进的感知技术和设备对信息数据感知和采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无所不在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当然了最终的数据还不能是杂乱的,这就少不了物联网对数据的处理。

2.简单介绍几种关键的物联网技术

2.1对FRID技术的介绍和说明

FRID技术是物联网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进行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并且它的识别过程是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的,也因此可以在人们无法工作的恶劣环境下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FRID技术之所以能自动识别是通过射频信号及其传输特性对目标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它不仅可以获取到静止的物体的数据,还可以获取高速运动的物体的数据。FRID一般情况下由读写器、标签以及天线这三部分构成,它因为具备着很多的优点,诸如高效可靠、方便快捷等,被大家广泛使用。

2.2关于WSN技术的介绍与相关说明

WSN集数据采集、传输以及处理等功能于一体,是一种方便高效的网络系统,也因为其成本低、可靠性高、灵活便捷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欢迎。WSN的网络结构包括了传输层、应用层和网络层,除此之外还有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着两部分,这五部分共同构成了WSN的网络结构。

2.3简要介绍智能技术

除了上面介绍的两种技术之外,智能技术也是互联网技术之中的一种关键的技术,智能技术的使用,使人们的目的更容易得以实现,是达成预期要求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技术。我们都知道,物联网技术就是要实现物体的智能化,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减弱工作之中的麻烦,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智能技术建立人与物之间的联系。现如今我们通过嵌入式技术来实现智能化,而所谓的嵌入式技术,就是我们通过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将智能的控制系统植入到物体之中,实现我们的智能控制。

2.4对纳米技术的相关介绍和说明

物联网关键技术主要有四种,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以外还有一种就是纳米技术,大家都知道纳米是很微小的,那么可想而知,纳米技术一般都是应用在一些微小的物体之中。在很多情况之下我们都需要对设备进行微小化,这种状况之下纳米技术就是不可或缺的了,我们需要微小的设备来承载数据和信息保证物体的正常工作和运行。

3.关于物联网应用作出的相关探讨

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往往都是为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当然了,物联网技术也不会是一个例外,将物联网广泛的应用与各个领域之后,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并且现如今物联网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它在工业、军事,交通、物流、农业以及医疗行业等不同的行业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针对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作出说明。2009年,美国的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的服务市民。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其中包含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防止水电泄漏造成的浪费。同时搭建综合监测平台,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个城市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可见,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少不了物联网技术的运用。除此之外在飞机制造业、离散制造业、钢铁行业等多种行业之中,物联网技术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为这些行业的制作过程提供了便利,也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当然了还有生活中大家所熟知的智能停车场、智能电网等都是物联网技术广泛运用之后带来的成效,尽管现如今物联网技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阻止不了物联网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4.结束语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物联网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但目前物联网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加以解决,使物联网技术取得更大的进步,让物联网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大家的生活之中,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程曼,王让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0,05:22-28.

工业互联网特性范文6

在过去的十年间,传统零售业被电商颠覆,产生了万亿级的航母级企业,现在随着互联网对教育产业的渗透,在线教育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2014互联网跨界趋势报告》显示,教育行业的互联网渗透率远远低于娱乐和餐饮,其作为各大互联网巨头争相抢占的战略高地,未来的渗透率将得到质的飞跃。

“互联网+”促进实现教育公平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3年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839.7亿元,并且预计仍将以约20%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扩大。至2017年,市场规模将较2013年翻倍,达到1733.9亿元。2013-2017年间,随着互联网普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形成、企业的市场推广等原因,在线教育总用户规模将由6720万人增至12033万人。

同时,线上教育也开始抢占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的市场,根据新浪《2013 年中国在线教育调查报告》显示,近4成网友表示参与过线上教育培训,线下教育培训参与率53%。考虑到巨大的网民基数,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直逼线下教育,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在我国,教育一直被作为人才选拔的工具,优质教育更是作为稀缺资源不为大多数人拥有。而互联网的出现开始打破教育资源稀缺壁垒。国外,MOOC(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的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Coursera、Udacity 以及EdX)正以免费或价格极低的公开课冲击着收费高昂的高等教育体系,其本质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共化。此外互联网特有的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也影响着在线教育,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不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互联网用户之间亦师亦友,形成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

国内,BAT三巨头及各个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涉足互联网在线教育,如网易公司旗下的网易云课堂立足于实用性的要求,与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合作,课程数量已达4100+,涵盖实用软件、IT 与互联网、外语学习、生活家居、兴趣爱好、职场技能、金融管理、考试认证、中小学、亲子教育等十余大门类,其最近推出的“微专业”板块更是联合各领域知名专家,以就业为导向,精心打造的职业化课程,如按要求完成学习,考试通过可获得专业认定证书。

职业教育经营模式新突破

在线教育的产业链可分为三类,即教学内容生产者、平台资源整合者以及技术设备提供者。

产业链下游:教学内容生产者。教学内容生产者大多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并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意见不断进化其在线教育产品,是在线教育的核心。根据产品类型划分,可以分为三类:生产学习视频(传统网校、MOOC等)、生产各类教育类工具(移动端APP 、功能型的网站等)及UGC 模式(百度文库、豆丁网、知乎等)

产业链中游:平台提供商。平台资源整合者通过搭建在线教育平台,起到“教”与学的中介作用,按是否产生教学内容,可分为B2C和C2C两种类型,如新东方在线就是B2C的代表,其生产并销售其远程教育类产品,属于自产自销;C2C代表性平台包括百度教育、淘宝课程、腾讯课堂以及网易云课堂,平台自身不生产教学内容,而是依靠流量优势吸引生源,并通过技术手段撮合学生与第三方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在线交易。

产业链上游:技术设备提供者。技术提供商本身不输出教育相关内容,如华平股份为远程教育系统提供支持,立思辰和全通教育在政府或学校搭建教育云平台等,其技术支持是整套教育解决方案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大量项目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学校网络成为其最大优势。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用户的付费意愿还不强烈,想要获得免费教育资源的用户还占据大多数,大部分用户仍处于付费培养阶段;另一方面,我国在线职业教育产业仍以免费和海量的内容为主,在线职业教育参与方更多的还只是将线上渠道当作导流量及推广的工具,缺乏货币化方式,纯线上教育培训模式盈利模式非常不稳定。现有的在线教育盈利模式主要有内容收费模式(对提供的课程和资料收费)、增值服务模式(为学员提供考试服务、就业咨询、大数据挖掘、以及提供学习工具等服务收取费用)、平台佣金模式(对进驻平台的教育机构收取佣金)、广告收入模式(向在网站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收费),相较于国外成熟的在线教育收费较为单一。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出现降低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成本,同时互联网教育具有数据化、个性化、便利化等优势,这对一部分传统的线下教育培训产品和商业模式造成了冲击。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教育具备的这些优势并不意味着线下教育将会被取缔,更有可能的趋势是线下线上的融合发展,使得线上线下教育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大的影响力、更有效率的管理、更加强大的用户粘性,产生“1+1>2”的效果。

深耕细作才是关键

职业教育受众的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上,其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也随之提高,而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要求越少,更适合录播类的教育形式(比如注会的培训视频、计算机语言编程的教学视频、语言类培训等),其具有可复制性强、边际成本较低的特性;此时,学生更注重教学的质量和内容,名师效应在此时的作用十分显著,其反过来也促进了在线教育机构的招生。

教育行业一直以来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原创高质量内容的匮乏,一方面由于政府制定了统一的考试标准导致中国教育培训机构的内容基本上是基于考试教材研究和以国外引进为主,缺乏规模化的独立开发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重视不足导致盗版泛滥,原创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生存土壤,原创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导致缺乏进一步改善或者再创作的动力。随着社会版权意识的提高及职业教育培训的标准化程度也较高,行业内竞争日趋白热化,各个教育培训机构想要突围,必须加强自身绝对优势,优化所处领域教学内容,方可积累客户,做到长期发展。

他山之石

职业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解决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重中之重,从传统代工厂制造业向工业4.0向中国制造2025迈进对职业教育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学历职业教育的同时,也将注重非学历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完善具有重要借鉴与参考意义。例如,德国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先进国家,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早、法律体系完善,近几十年来为促进职业教育本身的吸引力和健康有序的发展,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直接干预就是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同时德国政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提前熟悉未来的工作,并能较早地接触社会新技术。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影响下,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及时对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使社会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政策支持和“互联网+”渗透将会是职业教育变革的两大推动力量,政策从国家意志高度由上至下施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而互联网从底部影响用户使用习惯由下至上对职业教育产生变革。

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2014-2020年)》体现着国家意识对职业教育产业的推动,中高级职业院校即学历职业教育将从中积极收益;“互联网+”则将使职业教育转型的实现方式是通过线上互动、大数据分析及O2O 融合,变革最多的是非学历职业教育。在两大动力推动转型、各因素共同作用下,职业教育产业必将迎来大变革。

【资料】

德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二战后得到迅速的推进和发展。二战后伴随着经济的调整与转型,德国立即开始教育体系的重建工作,恢复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一方面,为提高在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政府建立了职业补习学校、继续进修学校;另一方面,为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政府将原有的工程师学校和高级经济学校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同时,校企合办的职业学院也应运而生,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大力发展的态势。1969年德国联邦政府在《职业教育法》中正式提出“双元制”,即正式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培训形式写入国家职业教育立法,定义为“双元制”。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改革者主张将基础职业培训标准化,在职业学校内进一步充实实用的培训内容,实行“基础职业教育年”,尝试给“双元制”一个新的现代结构。

此后,德国政府多次从立法角度强调职业教育建设的重要意义。1997年推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计划》,强调职业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开发新的职业培训领域,鼓励企业参与,重视培养青年人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转化适应能力,承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等值等;2005年,政府颁布新《职业技术教育法》,指出实现职业教育的高价值是国家的任务。双元制的教育体系使得德国职业教育得以发展提速、规模壮大,各州、市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职业教育网,从而使德国在普及职业教育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纵向来看,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初级职业教育、中级职业教育和高级职业教育,形成了初、中、高级比例结构合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体系。初级职业教育或初级职业培训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一门技术或手艺的合格工人或职员,培训的对象是完成了9年普通学校义务教育,不继续升学而准备就业的青年人;中级职业教育以培训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师傅为目标,其教育的对象必须是受过初级职业教育,获得专业工人证书或徒工证书后再经过1至2年的职业活动者;高级职业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是培训高级技术人才,如工程设计人员与其他高级技术人才等,其培养对象包括全时制职业学校、专科高中的毕业生和同等学历的人员。政策方面,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早、法律体系完善,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刺激科技与经济发展,以及增加职业教育本身的吸引力和健康有序的发展,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直接干预就是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德国分别在1969年、1981年、1997年、2001年、2003年分别制定《职业教育的基本法》、《职业教育的配套法》、《职业教育改革计划》、《职业教育报告》和《2010年议程》,针对经济结构变革和经济方式转变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