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消费观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消费观的建议

大学生消费观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理性消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20-01

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3000万,居全球第一。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具有独特的消费特性,如追求时尚、彰显个性、张扬自我等,不仅是我国最活跃的消费群体,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我国最具消费潜能的核心消费群体,其消费理念、消费能力、消费方式与渠道、品牌认知与偏好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一、大学生理性消费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理性消费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大学生思想教育成效的提升,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大学生理性消费会影响到消费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在国家振兴与民族富强的道路上将发挥重要作用。他们作为社会精英,将活跃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其自身拥有很强的消费能力,而且是未来社会消费的重要主体,同时,其消费特征也对未来社会的生产发展和企业经营以及消费市场变动等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大学生能否理性消费,将对国家未来的经济健康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大学生理性消费关系到我国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个民族要富强,离不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决不能贪图享受,需要不断创造财富,坚持科学、理性消费,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民族文化传统,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大学生理性消费也可能影响社会的消费风尚。大学生作为一个青年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状况、消费模式,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也影响到自身家庭的生活水平,还会让同龄人学习和效仿而影响消费潮流的走向。因此大学生进行消费之时需要认真思考,积极努力完善自身消费结构,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费风气,崇尚科学理性消费观念,引领健康和谐消费时尚。

二、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对策建议

和其他消费者相比,大学生非理性消费明显,通常表现为攀比消费、浪费消费、随机消费、冲动消费等;强烈的消费欲望、前卫的消费观念与脆弱的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造成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倾向。大学生在消费方式上的不理性无疑对他们的成长不利,也对家庭、社会不利。就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今后对于消费观的社科研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则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

(三)高校校风建设任重道远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握“育人为先”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关注大学生消费,特别是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消费观,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需全社会努力,而高校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和养成科学理财能力方面,应该起主要作用,同时家长也应当承担起足够的责任。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应该自立自强,勇于承担起自身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养成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蒋琦玮,马灿.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消费经济,2010(2): 38-40.

大学生消费观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消费行为 位置消费理论

一、位置消费理论综述

自凡勃伦出版《有闲阶级论》以来,位置消费理论作为经济学的新的分支而产生,并在以后的经济研究领域得到发展。凡勃伦把消费中获得的物质满足称为第一级效用,把从显示财富和炫耀性消费中获得的满足称为第二级效用,人们追求财富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对第二级效用的追求。凡勃伦认为炫耀性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心理的、精神的要求,而不是为了满足生理的要求。凡勃伦认为对炫耀性消费的追求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主张对炫耀性消费实行管制。

杜森贝利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认为由于“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是非独立的。消费者本人的消费和收入要与周围其他人的消费和收入相对比,为此,高收入者就会对低收入者的消费产生“示范效应”。个人消费随着个人消费支出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他人消费支出的增加而下降,他人消费会对本人消费产生“示范效应”。由于“棘轮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非可逆的,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消费者本人现期消费和收入要与过去特别是高峰期的消费和收入相比,暂时的收入减少不能引起消费的减少,但暂时的收入增加却能引起消费的增加,这就产生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棘伦效应”。由此出发,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人们的相对收入水平。

弗兰克认为由于人们追求相对经济位置,一个人的努力会产生双重效用:相对效用和绝对效用,对相对效用的追求会使人们过分投资在位置商品中,而在位置商品上的花费只使社会财富重新分配而不能创造财富,从而导致社会的绝对损失。

赫希认为人们对位置商品的消费不是为了从消费的绝对量中获得效用,而是为了从消费时所产生的相对地位中获得效用。

位置消费理论证明了位置消费的存在,指出人们对相对经济地位的追求会影响资源的最优分配。

本文下面运用位置消费理论,利用实际搜集到的资料,对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大学生消费状况作一些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2010年12月,根据《统计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了一次实践教学活动,会计电算化08级(1)、(2)两个班的同学参与了这次调查活动。这次活动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搜集资料,以轻纺美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男生公寓和女生公寓分别随机发放问卷100份,以有效问卷构成样本。回收有效问卷:男生86份,回收率为86%;女生93份,回收率为93%;平均回收率为89.5%,达到了预期回收率85%以上的要求。针对这次调查,两个班的同学辅助开了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座谈会。

这次调查,我们试图从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需求、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中反映大学生消费观念的问题有:您的消费观念是:A、超前消费;B、全部消费;C、略有节余。您对负债消费的看法是:A、消费新观念;B、可以适当负债;C、不能负债消费。您认为正确的消费观念应该是什么。

本次调查问卷中反映大学生消费需求的问题有:您平均每月生活费大约是:A、500元以下;B、500―600元;C、600―700元;D、700―800元;E、800元以上。您本学期各项开支中前三项的是:A、伙食费;B、衣着;C、学习用品、资料及培训费;D、日化用品;E、休闲娱乐;F、电脑、上网、手机费;G、其他。如果您有手机,购买时的价格是:A、500元以下;B、500―1000元;C、1000―1500元;D、1500―2000元;E、2000元以上。您每月手机话费支出:A、30元以下;B、30―50元;C、50―100元;D、100元以上;如果您有一笔额外收入,首先考虑的消费需求是多少。

本次调查问卷中反映大学生消费方式的问题有:您购物时的方式是:A、实体店;B、网上。您买衣物时考虑的因素是:A、价格;B、品牌;C、款式;D、其他。您认为上学期间最合理的购物方式有哪些。

本次调查问卷中反映大学生消费结构的问题有:您生活费主要来源是:A、父母;B、勤工俭学;C、助学货款;D、其他。您本学期各项开支中前三项的是:A、伙食费;B、衣着;C、学习用品、资料及培训费;D、日化用品;E、休闲娱乐;F、电脑、上网、手机费;G、其他。您认为在大学期间购买学习用品、参加各种培训、考取各类证件的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应占多少百分比。

三、实证分析

通过这次调查,总结出该院大学生消费行为有如下主要特点:在消费观念上,理性消费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流,表现在消费需求上除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基本消费之外,他们更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以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同时也较重视体育锻炼;消费方式呈多样化,除传统的实体店购物之外,网上购物成为大学生的新宠,消费结构趋于理性、合理。

但由于大学生群体年龄较轻,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或多或少在消费中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第一,储蓄观念淡薄,大部分同学没有储蓄意识,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第二,在大学生消费中也出现贫富不均;虽然在资料中显示月平均生活费在500元到700元的占了61.46%,800元以上的同学仅占6.7%,但这部分同学的消费方式对其他同学会产生“示范效应”。

在调查资料中还显示,从大一、大二到大三的消费支出呈现每学期增加的趋势,而且只增不减,表现出较明显的“棘轮效应”,特别是在手机与电脑的消费上。女同学在一些化妆品和衣服上都多多少少存在攀比的心理。

在钟淑萍的《培养大学生理性消费观》中,写到大学四年除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以外,额外开支人均消费有:电脑、手机、MP3等用品5850元;通讯费、网费3200元;恋爱消费4000元;旅行费4000元,交际费980元;零食费用1982元,总计19950元。信用卡的流行造成一部分大学生超前消费、其他同学盲目攀比的“示范效应”,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大学生在消费时也攀比跟风,不知道量力而为,理财意识薄弱。

表1的资料反映了样本月平均生活费支出分布情况。在收回的179份有效问卷中,月平均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有30人,占总数的16.76%,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在600元左右,有6.7%的同学消费在800元以上。

辅助调查资料显示,在生活费支出中,用于伙食费支出平均在68%;学习用品支出,包括考取各种资格证件,参加培训学习,购买学习资料等占全部支出的16%;女生购买衣着的比重大于男生。在从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中,伙食费呈下降趋势,学习用品支出呈上升趋势;在大三、大四年级学生中,手机、电脑、电讯费用有大幅增加,恋爱支出也在增加。

表2的资料显示,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主要是父母,完全靠自己勤工俭学挣学费的没有,只有一部分同学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用,大部分支出靠分母。接受助学货款的同学主要用于交学费,日常生活费用依赖分母,一小部分靠勤工俭学。其他一项包括大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亲戚朋友的借贷或支助,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小。

四、对大学生构建科学消费观念的建议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不论在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方面,都有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在生活消费领域表现出攀比与炫耀心理。建议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消费的引导,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量力而行,对炫耀性消费行为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进行宣传,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来自不同收入的家庭,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消费水平相同。家庭也应有正确的消费理念,给予子女合理的消费支持,过度负债消费不仅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且会对其他贫困学生造成心理反差,导致他们形成畸形的世界观。过度消费不仅对家庭是一种损失,对整个社会而言,更是一种损失。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让子孙后代也能享用到他们应该享用的资源,家庭应担负起培养孩子正确消费观念的重任。

大学生自己也应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增强独立意识,培养理财能力。

总之,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从而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前途,关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引导他们构建科学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健:大学生消费调查[EB/OL].新华网,2006-08-15.

[2] 李素花、李男、陈利: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 胡世涛:浅析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引导[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8).

[4] 钟淑萍:培养大学生理性消费观[J].经济研究导刊,2008(1).

大学生消费观的建议范文3

一新生入学教育中消费观培养的必要性

1当代大学生消费的新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社会经济发展,除了满足学习、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外,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多元化、网络化、超前化、两极化、世俗化等新趋势。多元化是指大学生除基本消费外还涉及到人际交往、恋爱、健身、旅游甚至美容等领域;网络化指的是大学生正迅速成为以淘宝、京东等平台为代表网络消费主力军;超前消费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倾向,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甚至可以办理信用卡,做出非理性的消费选择;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两级化主要是由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差异造成,家境富裕的大学生月均消费额可能是贫困大学生的数十倍;一些大学生受社会交往俗套的影响,把生活开支用于迎来送往、请客送礼等“人情消费”。

这些新趋势对大学生改善学习条件、丰富业余生活、拓展视野、锻炼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对此不加以及时引导也会产生诸多问题,有碍良好发展。多元化的消费倾向会导致大学生消费目标模糊,学习专注度下降;超前的消费倾向会刺激大学生虚荣心与攀比风气增加;网络消费由于购物便利资源丰富会导致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大学生消费两极易造成学生集体内部的不和谐,加深班级潜在矛盾,增加学生管理工作开展难度;世俗化的“人情消费”也容易使大学生在人际关系认识上产生偏差,迷信所谓的“人际关系经营”,耽误学习成才良机。

2消费观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作用

消费观的培养是改善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必然需要。在大学生消费呈现新趋势之下,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上容易出现盲从心理、攀比心理、虚荣心理。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一旦得不到有效引导,势必会对大学生自身学业、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给学生家长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培养有利于他们进行合理的消费选择,改善消费状况,使得消费真正服务于他们的发展。

消费观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须要求。消费行为在表面上看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是究其深意,其实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对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实践反馈作用,在大学生思想观念尚未成熟的阶段,新生教育中加大消费观指导是实现大学生理性消费的重要保障。此外,随着高校与社会融合度的提高,如果消费问题不予及时引导难免会有大学生在消费上误入歧途,追求不良的消费内容以及消费方式,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甚至出现心理扭曲的极端情况。

3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消费观培养的重要契机

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意味着环境、方法、目标以及观念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的变化意味着大学新生入学后对大学学习生活需要一个专门的适应过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应把对大学生消费指导和消费观培养作为重要内容。一方面,对于众多大学新生而言,大学生活意味着第一次相对独立的管理生活,第一次相对自由的支配开支,大学新生们面对林林总总的消费选择如何合理的取舍,使消费服务于自身的成长发展,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具体的消费指导和抽象的消费观培养。另一方面,当代大学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呈增大趋势,如不尽早加以富有实效性的消费观培养,极易出现大学生两极化消费现象,除了对大学生个人造成不利影响外,对班级集体的团结也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应充分抓住入学之际,利用新生对各种事物新鲜感强,对教育管理接受度相对高,且集体风气尚未形成的时机,及时开展消费观培养,积极营造朴素务实的消费氛围,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消费行为。

二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消费观培养的内容侧重

1解析“交费上学”与日常消费的区别

在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发现,受当前社会“拜金主义”、“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不良风气影响,大学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上学交费”等同一般消费的认识。因为把交纳学费接受高等教育与社会领域的一般消费行为做简单类比,大学生中较易产生“我花钱上学,上课与否是我的自由”的错误观念,使得大学生与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对是否遵守校纪校规的认识上产生分歧和矛盾。对此,在入学教育阶段应从消费观的认识高度,帮助大学新生厘清交费上学与日常消费的区别,引导他们认识到“消费上学”与遵守校纪校规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教育收费与日常消费有着根本区别。高校学费的属性、定价机制、作用都包含着深刻的具体国情和政治经济因素,且从数量上计算,高校教育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仍旧是国家,个人只是部分承担了大学生的培养成本。另一方面,校纪校规是高校完成教学进度实现教育目标的制度保障,如果将交费上学作为一种“特殊”消费,那么遵守校纪校规便是与交纳学费同等重要的“消费者义务”,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实现“消费者权益”的保证,换一种视角,校纪校规本身也可视作学费“购买”的教学资源。

2引导学生对消费观的认知和对不良消费观的辨析

当前,“高考”仍是我国中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对于价值观教育的不足使得高中生思想意识、观念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尚未意识到作为思想意识存在的观念对人的具体行为有重要影响。对于大学生理性消费指导,应首先追本溯源地进行消费观概念的认知引导,使他们明白消费观是个人对消费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对消费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有了消费观概念的认知引导,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消费观有所辨析。根据相关文献的调查研究,当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不良消费观主要包括“炫耀消费观”、“超额消费观”、“攀比消费观”、“冲动和盲目消费观”等,辅导员、班主任等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利用班会平台或寝室走访积极引导大学新生对这些不良消费观有所认识和辨析,让大学生分清什么是正确消费与不良消费,自觉地将自身或有的不良消费行为进行联系对照,从而起到自省自查的作用。

3明确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巩固需要一定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消费观培养应侧重于向大学生明确什么是大学生正确消费观,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标杆。科学发展观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大学生消费观的科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树立“消费服从于个人发展需要”的基本消费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求学的关键阶段,掌握文化知识、身心健康成长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消费的内容和方式不仅要满足个人一时的需要,更要在本质上服从于个人发展。(2)树立“量入而出、适度消费”的消费方法观。“量入为出”是一种基本的理财原则,讲究以收定支,避免入不敷出;“适度消费”是在资源条件约束下的最优化消费。强调“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就是帮助大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正确处理消费与节俭的关系,做到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实际情况相适应,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3)树立“收支合理、计划安排”的消费理财观。当代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度高,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学习闲暇做家教、做兼职甚至个性化创业,经济上已不再完全依赖家庭。培养大学生初步建立良好的理财观念,掌握理财计划,能够有助于他们提高理财能力,更好地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三入学教育期间消费观培养的方法

1利用班会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班会是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沟通、认识交换、价值观引导的重要平台。同时,大学新生在服从管理以及接受教导方面一般较老生为易,应在新生入学期间,巧妙设计内容,充分利用班会平台对大学生在消费观念上予以正面引导。此外,新生班级还是班风奠定基础的最佳时期,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将大学生正确消费观融于班级、寝室公约的制定中将有助于建设大学生理性消费环境。

2举办新老生交流会分享理财经验

举办新老生交流会,让已有大学生活经验的老生们现身说法,以过去实际的消费经验和认知帮助新生们让大学生将消费额度细分化,在生活、学习以及娱乐上有一个限度范围,给予新生们大学生消费的具体合理建议。在组织交流会之前,辅导员应与参会老生就大学生消费方面内容进行沟通,给予一定建议和要求,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更好的消费观培养效果。

3通过感恩教育进行侧面引导

新生教育阶段一般为开学第一月,每年九月期间恰逢传统节日中秋节,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时机,适时开展感恩教育,大学生进行消费观的指导。在感恩教育中,需要精心准备素材,特别是结合当前一些大学生消费随意、追求潇洒与父母省吃俭用的反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感恩意识,体谅父母的艰辛,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家庭的付出以及期望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凌雪峰.大学生入学教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1).

[2]涂庆皓.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消费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大学生消费观的建议范文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在当代社会消费中,在校大学生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消费群体,其自身消费意识俨然对消费文化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因此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观是对其实际消费与未来消费的现实反映,这对研究消费与市场供给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掌握其思想与行为特点,对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教学管理有直接影响。因此,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同时,针对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做了一次调查研究,通过总结分析其消费现状、特点与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对该校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心理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我们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研究。对甘肃农业大学各个院系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并且相应的提出了有关建议,希望在校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目前的消费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不骄不躁,培养健康的消费观,为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尽自己微薄的力量。通过这种良好的消费习惯来引导未来消费,并且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成为祖国的接班人。

二、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一)消费结构

通过此次对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月季消费调查问卷的分析与研究来看,笔者认为其消费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见图1

1、学习消费。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工作,因此学习费用是保障大学能顺利完成的必不可少的开支,在调查分析处理后可见这部分占到在校大学生日常总消费的18%,并主要包括上交学校学费与购买自身学习费用两部分:上交学校的学费和平时自己购买学习资料。

2、日常基本生活消费。日常生活主要指吃、穿、用、行等基本购物消费,在资料分析后这部分消费占到30%。

3、精神娱乐消费。在消费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在校大学生消费方式也随着发生很大的变化,用于看电影,听音乐会等精神娱乐方面的消费占到15%。

4、人际交往消费。大学校园不再是象牙塔,而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也不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同时是了解、适应社会的窗口。因此要想更好的立足社会,就要把学习文化知识与培养人际关系结合起来,因为人脉在未来学习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该校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支出占了11%。

(二)甘肃农业大学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1、消费来源单一。由于大学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缺乏自由的个人时间与空间,加之社会用工方式狭窄,这两者之间的不对称使得在校大学生缺乏自己劳动赚钱的条件,也没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社会工作,靠自己完成学业几乎是不能的,而该校靠家庭资助的学生占到81%。见图2

2、务实与经验相结合。该校大学生在消费时不盲目消费,且消费时主要注重商品的价格与质量。见图3

3、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通过调查分析该校大学生消费水平差异性明显,48.33%的学生消费水平在500-900之间,而只有6.67%学生消费水平在300元以下。见图4

三、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总体来说是比较理性的,但由于自身不够成熟,加上消费文化多元,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与其他方面因素作用,其在消费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盲从

在校大学生由于自身意志薄弱,与周围同学的影响,在消费方面容易随主流,从众行为较明显,在“班级效应”、 “宿舍效应”的影响下往往盲目消费。调查中有同学说“我家条件不太好,但是我们宿舍爱一起出去逛街、玩,叫一次不去还好,如果拒绝的多了,其他人就会独立你,因此我就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这无意中就给自己增加不少不必要的开支。”。(见图5)在这个流行元素不断充斥的社会,大学生充满了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并希望用新的形象来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与引起他人关注,因此受某些因素影响,一些在校大学生通过一些民间的不正规渠道贷款来消费,或者利用借记卡提前透支消费,有时候一个月就把家里给的一学期的生活费花光,更有甚者将学费拿来消费。这种盲目消费带来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二)感性

大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是好的,可以激励人不断前进,取得进步,但是过度的自尊却不利于自身发展。大学生注重自身形象,部分大学生在强烈自尊心的驱使下感性消费现象明显,他们不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能够接受,只要喜欢就买。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相互攀比与炫耀的心理作用下,让大部分同学觉得自己消费水平偏低。部分家境好而学习不理想的同学,为了赢得同学的注意、改善自己的形象,通过物质的满足来掩盖学习的不足。调查中多数学生的生活费是按月汇的,然而无计划的消费,生活费往往坚持不到月底,更有甚者即使花光,也要向身边同学借了消费,这种现象下更谈不上理财,因此在校大学生中“月光族”不在少数,

四、引导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的方法

(一)学校教育

在校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因此学校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加强课堂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受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思政教育对培养正确价值观,消费理念有重要作用;二是整顿校园周边的消费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加强校内与校外的学习环境是义不容辞的,强调校风、学风建设为在校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要对学校周边的商业秩序与经营范围加以整顿;三是宣传正确消费观,学校可以通过演讲,讲座,班会的方式宣传教育理性消费观。

(二)家庭教育

首先家长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父母要培养其自立精神,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更快适应新环境。其次,家长要和孩子合作制定消费计划,适度引导,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大学生消费观的建议范文5

一、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2012年我们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进行一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抽样调查,选取一至四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样本的有效回收率为96%。此次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年级、家庭年收入及家庭所在地区,学生的消费支出水平及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几个方面。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消费收入单一化。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收入主要来自家庭、贷款和勤工俭学三大渠道。样本显示,约96.3%的同学把家庭供给作为消费的主要来源,占其消费总额的92%,家庭收入越高,对大学生提供的数量越大,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的消费收入越高,大学生的消费收入与家庭的收入呈正方向变化。由于家庭收入存在地区、城乡等差异,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同时反映了这一差异,其中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学生消费收入要明显高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渠道来自于勤工俭学,约占大学生总收入的11%,有极少数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消费收入完全依赖于此。为了维持自己的开支,有的学生同时兼任几份家教,并利用空闲时间到街头散发传单、推销产品,在调查中显示,约48%的学生为了增加消费收入有过勤工俭学的经历。贷款是少数大学生收入的另一渠道,由于贷款数量和名额的限制,只有少部分符合条件的学生能够得到贷款资助。

2、消费支出层次化。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呈现多层次性。其中,月支出额在500元以下的占6.26;有2.42%的学生支出高于1,500元,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额主要集中在500~800元和800~1,200元之间,两者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47.78%和39.44%。调查中显示,面对消费支出的层次化,不同消费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70%以上的同学对于自己目前的消费状况表示不太满意,尤其消费水平低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经济条件差不能与他人礼尚往来,面对时尚产品没有能力购买而觉得低人一等,由此产生了自卑心理,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少部分高消费水平的学生表示很满意自己目前的消费水平,这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经济困扰可以跟着潮流走,在精神上无忧无虑,相对低消费水平的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很轻松;还有部分消费水平不高的同学表示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消费状况,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谓的攀比和消费上,因此也很少有经济上的心理负担。

3、消费结构多样化。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改变了过去支出单一地用于学习和生活的消费方式转向了多样化的消费,尽管生活和学习消费仍然占支出的主要部分,但用于交往娱乐、旅游和健身等方面的费用有较快的增长,其中女同学用于美容及化妆品的支出已占支出的较大比重,并且用于非生活消费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现日渐增长势头。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局面,大学生用于提高自身素质的花费也在日渐增多,这是近年来大学生消费结构出现的新变化。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用于各种资格证书和技能培训的费用约占支出比重的8%。此外,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变化还体现在他们使用的物品上,在校大学生的手机普及率不低于95%;电脑拥有率也在85%左右,12%的人拥有PDA,高档消费品也渐渐进入大学生的消费中,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一些名牌产品备受大学生的青睐。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映,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追求时尚,超前消费。大学生处成长的青年时期,自我需求强烈而多样,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求新异,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总希望用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我,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来表示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激情。他们是新商品、新消费方式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他们喜欢拥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引领着青年消费的潮流。

2、贪慕虚荣,攀比消费。攀比消费是目前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往往相互影响,相互攀比,他们消费时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消费行为,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不管自己是否需要,也要追随去购买,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理。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生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西方时尚的 “消费主义”也日渐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产生了不少估量的影响。在西方推崇物质消费、追求享乐、及时行乐思想的同时,在群体模仿式的消费行为中,容易形成攀比心理,不少同学认同及时享乐的观点,在日常消费中,常不顾自己家庭条件,为满足虚荣心,使用时尚电子产品,追求个性化,超前消费,购买高档名牌商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发生了盗窃行为。有的大学生甚至把消费、享用物质财富的多样化作为彰显个性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从而走入消费的误区。

3、激情冲动,非理性消费。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初次自行支配钱财,理财能力较差,缺乏开支的计划性,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经常受到其他因素冲击而改变消费初衷,使得自己在消费时 “跟着感觉走”。现代是信息社会,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的途径,媒体通过制作大量形象和信息,向大学校园传递着外界的消费潮流和时尚,常使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不能够真实地认识现实世界,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着,跟随着媒体创造出的新潮流亦步亦趋,在消费上失去应有的判断力,造成很多非理性的盲目消费。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各种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消费观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大学生面对着传统与现代消费观的冲突,产生了很多困惑,在消费中出现许多误区,社会、家庭和教育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为大学生的消费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要加强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的认识。

1、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消费不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过程,也是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无论你是属于哪个社会阶层,也无论你觉得其他人的行为对你的影响有多么小,你都无法逃避消费环境的影响。因此,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外部消费环境非常重要。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外部消费环境时,首先应该积极呼吁媒体本着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做科学健康的消费宣传。据调查,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媒体,大众传媒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主渠道,成为联结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桥梁和纽带。媒体把外界的消费信息毫无保留地传输给了大学生,但是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消费心理不够成熟稳定,易于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外界的信息,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盲目消费。因此,要为大学生营造健康消费的社会氛围,必须呼吁各种媒体宣传正确、积极、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同时,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要帮助大学生弄清楚媒体“创造出的新消费”、广告中虚构出的消费需求与自我需要的界限,辨明媒体诱导下的通过物质消费以彰显个性的误导,分清基于需求的消费和基于欲望的消费,正确进行消费决策,不被流行所诱惑。明确消费是为了健康的生存,消费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不能被媒体所左右。人的消费应该具有理性,更多的无谓消费并不等于自身价值的提高,要引导大学生控制消费的冲动性和被动性。其次,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消费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要为孩子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行为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为子女提供正常的消费支持,这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经济支柱,可以免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要掌握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内容和结构,对于大学生的消费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大学生做好预算安排,并及时纠正一些消费误区。家长要转变 “无私奉献”的无遏制供给观念,适当提供给大学生的消费,同时,还应该把上一代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言传身教给子女,切忌自己平时消费时大手大脚、无预算、铺张浪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帮助子女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

2、加强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的教育。学校在加强消费教育时,应该把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倡俭而有度的消费观念。一方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引导大学生树立适度消费观念;另一方面提倡在消费时不过分节俭,应该使个人的消费支出与消费收入相适应。把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结合起来的消费观念,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节俭消费的传统美德,又承接了提倡积极消费的现代消费观,既不是禁欲主义,也不是享乐主义,既重视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又重视人的精神需求,并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学校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大学生的消费教育,一方面把消费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具体的消费教育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学生。首先,在大学生中开设消费指导和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学习科学的消费知识,提高其辨别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提出合理的消费建议;其次,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不同层次的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学生的日常消费提供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在选择丰富多样的商品时,注意经济适用,克服随意性,增加消费的计划性、自制性,从而减少消费误区;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浪潮,代表世界先进消费伦理观念的绿色消费将对人们的消费观念产生巨大冲击。这种新的消费观主张以知识和智慧的价值代替物质主义的价值,以适度消费代替过量消费,以简朴的生活代替奢侈和浪费的生活,消费生活转向追求生态保护和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生活方式。这种消费观念代表了消费的未来主流,学校应该大力宣传,用这种科学的消费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使大学生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消费重点,实现可持续消费,建立现代科学健康的消费观。

主要参考文献:

[1]许霄鹤.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心理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05.6.

[2]闫缨,任意.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和引导[J].昆明大学学报,2004.1.

[3]张立彬.大学生消费道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1.30.

大学生消费观的建议范文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家庭经济收入普遍增长,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也普遍相应提高。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的组成部分,目前数量已占据了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半壁江山,他们的消费观不仅直接影响其在校的生活状况和发展状况,还对构建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当今消费理念和流行时尚的影响下,他们难免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说是消费问题。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引导正确的消费行为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拟通过对新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生活消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的经济来源和对自身消费行为的认知程度,分析了他们的生活消费支出取向及消费结构,为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出一些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概述

为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消费心理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了解和把握,笔者选取了新疆南疆的一所高职院校___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于2013年4月17日-5月10日,在学院生活区和学习区进行了访谈和调查。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和借助问卷调查的访谈的辅助调查。调查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具体涉及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消费数额及消费支出取向、对自身消费行为的认知等内容。为了准确的得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针对本学院在校学生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2011级、2012级在校学生,10个学院,涉及学生800余人,共发放问卷5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为97%。调查问卷只采用选择题,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部分还通过了个别谈话和网络资源(比如QQ、E-mail、留言板等),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进行分类和比较,然后统计、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进而对高职学生的消费行为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树立合理健康的消费观的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引导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一步促进“高品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高职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消费水平和消费支出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1.经济收入结构和消费支出情况分析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学生部分来自新疆本地,部分来自甘肃等外省。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每月所需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家庭供给。全额生活费来源于父母的给养占83%,来源于勤工俭学的占10%,来源于国家及学院奖学金助学金的占5%,来源于其它收入的占2%。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费来源渠道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但仍以家庭的供给为主(如表一)。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支出情况如下:月生活费支出在300元以下的有18人,300-500 元的有123人,500-1000元的有301人,不固定支出的有43人。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每月生活费都在500-1000元之间,月生活费支出在300―500元之间的学生次之,所以,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费支出较为合理。

2.消费支出结构调查情况分析

2.1基本生活支出。基本生活费用是维持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日常饮食支出、购买服装支出、化妆品支出”等。据统计,在日常饮食支出方面,学生每月消费400―500元的占月消费的50%。除此之外,购买服装和化妆品费用也是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一块内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面貌形象,尤其是女生,更加追求个性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更加便利和时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支出。

2.2自我能力提升支出。这一方面主要包括“各类考证费、培训费及相应教材费和购买其他书籍”的费用。在问卷中,这一支出占月消费的比例设置了高、中、低三项。据统计,接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低”。当然,这和学院的每年就业情况有关,据了解,最近三年学院的毛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加上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合理,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压力不是很大,他们用于考取各类资格证或培训费用支出少些。

2.3人际交往支出。人际交往支出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讯费用,包括手机购置费用和每月通讯费用,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和通讯成本的降低,部分学生更换手机频繁,况且学生手机月消费在50-100元占大多数,使用固定电话的学生很少,尤其近两年学院各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都安装了无线wifi,手机上网尤其方便;二是请客吃饭消费,这是当今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方式,如过生日、老乡会、毕业聚餐等,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学院附近的餐馆或者市里相对优雅的饭店;三是恋爱消费,现今的大学里允许自由恋爱,在特殊的节日里,他们会选择看电影、互赠礼物等,因此,这一部分的支出每月大多在100元左右。

2.4娱乐休闲支出。娱乐休闲支出主要包括网络消费和外出休闲旅游。高职院校学生可谓是网络市场最忠实的消费者,据了解,随着学院及其周围的网吧环境的大大改善,将近1/3的学生尤其是男生课余或周末时间去选择网游;其次,就是休闲旅游费用,随着对精神追求的不断提高,部分学生会选择到郊外放松心情。另外,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支出,比如医疗费用,学院屡禁不止的个别学生吸烟的费用,这些支出占到学生月消费的1/5。

综上可知,当今学生消费结构支出明细增多,越来越给家庭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压力。

3.日常消费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3.1理财观念模糊,存在盲目消费。在研究中发现,有超过50%的大一学生不知道如何计划自己的经济收支。消费目的“不明确,无法合理进行理财”。在被访的学生中约1/3的同学月消费支出都超出其预算,可谓是无计划性,每到月底就不是东拼西借,就是提前向家长预支,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具备储蓄意识。

3.2存在攀比现象,“跟风”消费严重。在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学院食堂及其环境大大改善,就餐成本降低,尽管这样,就餐时学生的入座率仅达70%。学生都去哪了?据统计,下馆子就餐已不是新鲜事,尤其是学院周围餐馆推出种种优惠套餐,那可谓是生意兴隆;有的学生怕失面子,少吃减用也要买一部新款手机;有的学生为一套名牌服装,不惜借钱消费等。

3.3饮食消费支出偏少,女生相对突出。在基本消费中应以饮食费用为重,按学生每天17元计算,每月饮食费用应为510元。但在被调查和访谈的女生群体中每月饮食消费竟然不到400元,她们省吃减用而节约的支出用于其它方面的消费,这样久而久之,她们的健康问题可能就会显现。

此外,学生用于自我能力提升方面支出较少,其它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略大。由于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在南疆的位置颇为重要,加上学院教学管理的自身优势,学生主动花钱考证及培训的就少(一般院系安排的培训都是免费的)。但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就业形势会日趋严峻,作为当今在校大学生应该多读好书,包括专业外的相关著作,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存储,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再就是讲到其它方面消费支出,尤其是少量男生用于吸烟和喝酒的支出占用较多,这一方面希望学院加强严格管理,特别注意加大宣传吸烟的危害,反面教育和正面引导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有关对策及建议

1.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培养理财意识。高职院校学生的大部分生活费用还是来源于家庭供给。因此,学生自身消费首先还是要考虑自己家庭的承受能力,了解其收支状况,以便对自身消费现状进行理性评价,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实践中让高职学生做过一次社会调查《学生自身家庭收支状况调查》,通过撰写调查报告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家庭的收支状况),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做到如中学政治教科书所写的“适度消费,量入为出,计划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