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范文1
[ 关键词 ] 网络经济 有序聚类 matlab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已到了如火如荼的境地。从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数62万,到2009年第24次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经济市场规模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种细分应用服务的运营商营运收入,例如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网上购物、B2B电子商务、网上招聘和域名主机等;不包括移动增值收入。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根据艾瑞网的调查数据以及预测,中国网络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为了更加科学的研究网络经济发展历程,本文利用有序聚类法对中国网络经济发展进行分段研究,以图更好的揭示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通过定义类的直径为,其中,即为两个样本的欧几里得距离。费希尔最优求解法定义分类后产生的离差平方和的增量最小,所以定义损失函数为 ,对于固定的n和k,损失函数越小,表示各类的离差平方和越小,分类就是越有效的。
若要寻找将n个样品分为k类的最优分割,对于任意的j,要将前面的j-1个样品最优分割为k-1个类,否则这最后一类就不可能构成k类的最优分割。所以根据费希尔最优求解法的递推公式:
从每个分割点向前寻找最优分割点,使得前面的分割损失函数为最小,直至聚类完成,损失函数即为各个分类点损失之和。采用matlab编程,分别对不同分类个数进行尝试后,可以得到下图损失函数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分为三类时,损失函数较小且分类数较为合适,进一步查表可得分类情况为:2003-2004年;2005-2008年;2009-2013年。
从实际情况来看,2004年以前,中国网络经济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中国网络经济发展规模较小。自1988年初,中国第一个X.25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当时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到1993年的金桥工程,再到2004年TOM互联网集团、盛大网络、腾讯公司、空中网、前程无忧网、金融界、e龙、华友世纪和第九城市等网络公司在海外纷纷上市。同时,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IPv6地址成功登录到全球域名根服务器,标志着CN域名服务器接入IPv6网络,支持IPv6网络用户的CN域名解析,这表明我国国家域名系统进入下一代互联网。《第1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上网计算机约为4160万台,上网用户数约为9400万人,我国网民首次突破1亿,达到1.03亿人,宽带用户数首次超过网民用户的一半。
再到2008年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53亿人,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到2009年末,网民规模接近4亿,互联网经济规模达743亿元。同时,国家大力扶持电子商务,商务部《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商务部门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并提出到“十二五”(2011-2015)期末,力争网络购物交易额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在2009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宣布3G牌照发放,中国联通联手苹果引进iPhone,这为网络经济发展引入了新鲜活力,中国正式进入3G元年,带来了网络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有序聚类方法可以有效分析网络经济发展历程。中国网络经济在经过了萌芽、苏醒阶段以后,已经进入了跨越式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中国网络经济的不断进步,网民人数的急剧增多,带来了生机勃勃的网络经济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网络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起步以模仿外国模式为主,其成功之处在于模仿之后的本地化,但缺少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网民呈现低龄化、低学历化、低收入化的特点,从而导致中国网民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网络暴力等世界性难题在我国也大量存在,网络文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所以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仍要注意商业模式自主创新、政策法规的完善与网络文明建设等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范文2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网民数量继续稳居全球首位。网民数量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为各类互联网创新应用的成果普惠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公众的信息消费的基础。
信息消费的主力军
在信息消费价值链中,运营商、设备商、互联网企业等各方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异性。相比传统运营商,互联网企业话语权不断增强,地位日益提升,以BAT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同时也面临着新兴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独角兽企业对信息消费市龅牟鲜尘ㄍ獭
互联网企业是信息消费的内容供应者、应用创新者,也是信息消费平台的提供者。互联网信息消费主要表现在内容消费和电子商务两个方面。
内容消费方面,形成了视频、音乐、阅读、游戏等多元化的消费形式,营造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感官体验和消费服务,消费信息量日益增大。
电子商务领域,互联网购物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消费方式,成为信息消费的主要内容,互联网企业为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形成了庞大的线上线下产业链,吸引大量消费内容。据了解,2016年“双11”,天猫商城当日交易额超过1207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占比81.87%,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互联网企业是信息消费的主力军和推动者,它提供的大量内容及巨量信息成为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互联网企业为信息消费提供技术支撑和平台基础。互联网企业与电信运营商两者,成为信息消费最大的贡献者。
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热潮进一步释放,移动化、智能化不断增强,包括手机视频、云存储、移动商务等在内的信息消费业务得到有效拓展。
其中,在云计算、移动商务等领域,互联网企业的服务支撑逐步渗透到传统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行动的深化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快速成长,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涌现。
信息消费主战场
互联网企业在信息消费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表现在技术、产品、服务、用户等许多方面。
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构成了互联网产业的重要技术承载和推动力,促进了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创新。2016年开始,人工智能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把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产品中。
在移动社交、支付、娱乐、交通、旅游等生活服务领域,互联网企业也不断展开跨领域、跨平台的竞争。2015年的“并购潮”中诞生了大量同行业、跨行业的并购;2016年底,支付宝进入“社交圈子”与微信的竞争;2017年微信“小程序”引发独立APP的生存危机。此外,在流量经营时代,众多视频聚合平台之间的竞争也必将日益加剧。
专家认为,互联网领域已经成为信息消费的主战场,互联网企业不仅面临着同行之间的竞争,也面临着来自数字化转型中的运营商的冲击,以及众多新兴独角兽企业的颠覆。因此,如何寻求差异化定位十分重要。
四大问题限制信息消费
互联网企业信息消费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信息安全、市场秩序、知识产权和企业自律等。
信息消费受限于信息安全。近期的勒索病毒,以及长期以来的个人信息泄露、信息诈骗等问题,使公众在互联网信息消费时面临较大的顾虑。
市场秩序问题限制了互联网信息消费。业内人士指出,电子商务、P2P互联网金融等平台,面临着较多的用户投诉。
知识产权分析师常尊艳指出,随着近年来芯片等专利诉讼案件的发酵,科技型互联网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然而,涉及原创内容的互联网企业面临较多的版权、著作权保护问题。
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范文3
2014年是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年,从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提供服务开始,中国互联网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时全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数62万人,CN下注册的域名4066个,WWW站点约1500个。而2013年CNNIC的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突破6亿人,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中国互联网发展成果斐然。
20年时间,中国互联网已成为国际互联网最大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开发技术与社会普及水平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接入方式的多元便捷,获得信息更加及时、畅通,丰富的网络终端产品等技术进步加快了网络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重点已从技术手段转向传播方式,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网民总数的增长使得社会更加丰富和多元,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娱乐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与组织协作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这一切又不断加快了整个社会对于互联网的认同与接受。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与改变着当代中国。经济方面,在线消费、贸易、理财等业务蓬勃发展,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3家,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互联网为中国不断催生新行业、创造新机会,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带动了诸多传统产业再次繁荣。在政治与公共事务方面,互联网加快了政府信息化进程,提高了服务速度与质量,完善了公共关系管理,推进了社会言论的开放与民主法治化进程。
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范文4
[关键词]新疆;互联网+;制造业;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078-03
[作者简介]陈红敏(1989-),女,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方向。
一、“互联网+”的内涵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广受各界关注。一般认为,“互联网+”有三层含义:1.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不仅是互联网在某个传统行业的简单应用。有学者指出“‘互联网+’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和金融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创新是其中的关键,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2.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把世界连接在一起,目前所有可见的工具都在未来可能成为智能设备。3.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将被颠覆,所有企业都成为互联网企业。企业的商业模式会从单纯的一次性买卖,变成实时与互联网相连,变成互联网服务[1]。企业与客户将以第一次合作为契机,以互联网为媒介,不断加强与彼此的联系,这将极大地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另外,也有观点认为,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重点在于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互联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其中以人为本推动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与创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
二、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商业模式的影响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就商业而言,它改变了交易场所、拓展了交易时间、丰富了交易品类、加快了交易速度、减少了中间环节,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以供给为导向的商业模式正逐渐走向消亡,以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正在兴起[3]。
(一)对制造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制造型企业的经营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的无限性和知识外溢效应使得企业的市场边界和产业边界变得模糊。
1.市场边界模糊
互联网的使用使得市场的国界变得模糊,从而拓宽了市场的范围。一方面,市场范围的拓宽带来了更多的潜在顾客,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市场范围的拓展增加了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数量,加剧了行业竞争。
2.产业边界模糊
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快速传递和低获取成本使得某些传统上被认为是“异质的”资源变为普通资源,更容易被其他企业所获取,从而削弱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知识的溢出使厂商跨越产业边界成为可能。跨界者用开放式创新提供给企业创新商业模式的机会。
(二)对商业模式各要素的影响
1.对价值主张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时代,厂商通过“产品化”规模生产产生效能,而“产品化”把人类丰富的情感、物质需求,变成单一的物,并拼命地大规模复制[5]。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的开放、兼容并包等特性使人们逐渐挣脱束缚,需求呈多样化发展,追求个性化产品,所以追求规模经济的传统制造业所生产的大众产品受到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很难用传统的市场调查等办法了解客户需求及其变化。互联网为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途径,以生产者为核心的生产组织模式从大规模集中生产转向按需制造、个性化、柔性化生产。
2.对价值链的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制造业企业利用互联网,可以随时接收来自客户的订单信息,并及时把订单信息传递给原材料供应商,沟通供需要求,从而降低沟通成本和搜寻成本;利用在线系统监测销售量,准确地进行顾客的需求预测,在察觉购买者需求变动时及时调整自己和供应商的生产计划;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在品质和价格等各方面合适的要素供应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大众智慧,进行产品创新,不但可以增加客户对新产品的体验度,避免企业开发产品的盲目性,还能够节约产品开发成本;利用网络营销,能降低初始投入和库存成本,并且可以节省客户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购物效率;利用互联网,企业能够更有效率地为客户提供售前和售后服务。总体来说,互联网提高了制造企业价值链的效率,促进了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和重构[6]。
3.对企业关系网络的影响
从使用价值到价值的转换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因为企业内部的一切努力,都要靠客户对商品的购买得以实现,所以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企业能否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比同行更低的价格提供同类产品或以相同的价格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并提高客户能感知到的商品价值和对品牌的忠诚度,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与客户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通过互联网,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变得容易。一方面,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客户的确切需求及其变化,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及时修订生产计划和与供应商的订单;另一方面,客户在与企业沟通的过程中,充分表达了其消费诉求,提高了其对产品的体验度,得到了个性化的商品或服务。同时,企业能够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海量消费信息和客户智能管理系统,系统分析客户的需求,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对客户进行系统营销和维护,从而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
传统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竞争多于合作,缺乏及时的信息沟通,导致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缺乏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互联网条件下,及时有效的双向交流使合作共赢成为企业间关系的常态。通过专业的信息化处理,企业和供应商重新整合自身和对方的资源和优势,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4.对成本的影响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1)降低了新产品的研发成本。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市场调查和与顾客的在线沟通能够覆盖更广的客户群,极大地改善企业与顾客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产品由企业自主研发变为以顾客为主动的共同研发。(2)降低了库存成本。一个地区的滞销产品可能在其他地区还有市场需求,但是由于顾客和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产品积压。电子商务能使潜在顾客了解了商品的信息,并能够与卖家实时沟通,从而使“滞销”产品有了销路,减少了厂商的库存,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3)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互联网的发展,加强了企业之间联系的广度和深度,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企业和人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个研究和项目,改变过去信息封闭时代的分阶段合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信息封闭而出现的等待时间,这就缩短了生产周期,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5)减少了固定投资。网上商店的建立,减少了一些传统的基础设施如仓储设施、新产品展示厅、销售店铺等的投入。
三、新疆制造业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较全国平均水平而言,发展相对落后。另外,新疆地广人稀,企业面临本地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石油及石油化工业、家具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及纺织业等是新疆制造业中的优势产业[7],以上述产业为代表的新疆制造业商业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电子商务应用程度低
虽然新疆个人网商、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应用不活跃、水平低,造成新疆电子商务整体应用水平低,仍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8]。
(二)缺乏知名品牌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它能够体现产品质量,保持消费者忠诚度。虽然新疆有不少极具特色且品质优良的产品,比如乳制品、鲜果和干果等,但制造行业内的知名品牌寥寥无几。
(三)产业链不够完整
新疆主要销售原材料或经过粗加工的初级产品,产品附加价值低,如,新疆长绒棉闻名全国,民族服装别具特色,但新疆服装制造业却很落后,这与新疆本地缺乏与之配套的产业,如纽扣、拉链的加工业有关。只有不断延伸和拓展价值链,或直接引入整条产业链,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
四、“互联网+”理念下新疆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互联网+工业”即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与“工业互联网”、“工业4.0”的内涵一致。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及新疆制造业发展状况,提出其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新疆拥有一批极具优势且适合网上销售的产品,如干果、特色食品和民族饰品等,电子商务能够解决新疆与内地信息不对称、运输成本高等问题,改善本地市场需求不足的状况,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应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开办网上商城,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地理位置服务、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流通效率和服务质量。支持中小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优势互补,加强服务资源整合,促进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互动。推动建设专业网上市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向网络化市场转型。
(二)建立品牌社群,培育自主知名品牌
在互联网时代,提高消费者的维护与忠诚度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而品牌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品位,能帮助他们更有效地选择厂家和购买商品,并有利于权益保护。新疆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品牌社群,使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消费者加入进来,参与品牌的完善与宣传。利用及时通讯工具让消费者之间及消费者和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流。追求个性化、追求自主、独立及追求表现自我的现代消费心理使消费者自愿参与到产品的设计、改进和体验的过程中。而贴吧、论坛、朋友圈等网络载体则极大地扩大了顾客对于产品的分享的影响力,使单个个体成为“自媒体”。全程参与产品创新,消费者感受到的使用价值增加,产品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提高,对产品也就越满意,消费者分享体验,主动对该品牌宣传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并且,参与产品设计的顾客对该品牌将有极高的忠诚度。
(三)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不仅仅局限在单个企业价值链层面,更侧重合作群体的价值网络体系。新疆制造业产业链的缺失导致部分产业缺乏竞争力,产品附加价值低,经济活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完整的产业链条件下,单个企业只需围绕核心能力,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与合作伙伴的核心价值链进行组合,就能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价值系统,达到“合作共生”的目的。与单独的企业相比,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以苏州等地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网络能够带来更高的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企业间的合同协作、有效降低营运成本等优势[9]。这种企业集群往往以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协同周边大批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互联网加强了企业之间的联系,使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并且无障碍沟通协作,减少了寻租成本。另外,在协同发展过程中的知识外溢可以极大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新疆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产业,甚至完整的产业链条进驻新疆,给新疆制造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在此基础上,新疆广大制造业企业应主动嵌入相应的产业集群网络,以寻求企业更长远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周鸿t.“互联网+”是什么[J].新湘评论,2015(10):58.
[2]移动政务实验室.“互联网+”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N].人民日报,2015-03-06.
[3]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3.
[4]Tom J.Peters.Thriving on Chaos: Hand Book for Management Revolutions [M].New York: Alfred p.knopf,1988.
[5]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98-100.
[6]陆洪艳.互联网条件下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D].济南:山东大学,2007.
[7]朱磊,王新.新疆制造业优势产业的实证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5):1-4.
[8]陈兵,杨东升.新疆电子商务发展和应用现状[J].特区经济,2013(1):113-114.
[9]路亚东,孙金云.中国企业成长战略新视角:复合基础观的概念、内涵与方法[J].管理世界,2013(10):115-116.
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范文5
论文摘要:根据21世纪的社会发展特征,分析了目前我国信息化现状,阐述了消除信息贫困的重要性,提出了缩小信息差距、消除信息贫困的有关措施。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指出,所谓贫困就是指对人类权利的剥夺。所谓信息贫困是指那些被剥夺了获得信息能力和机会的人们,不能够参与创造和分享以信息为基础的社会文明成果的状态,其本质就是与现代化隔离,与对外开放无缘,与经济全球化无关,形成信息社会的“落伍者”或“边缘化”人群与地区。当前,各国都致力于缩小经济上的贫富差距,消灭经济贫因,而没有意识到21世纪的新型贫困—信息贫困已经出现,并且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同时,也没有认识到在知识经济、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21世纪,信息贫困是经济贫困最重要的原因。在21世纪,获取信息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信息不仅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和资产,也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和资产。基于目前信息化状况,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缩小信息差距,逐步消除信息贫因。
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其发展过程是极不平衡的,突出反映为国际信息差距和国内信息差距的明显存在。其中,国内信息差距又集中反映为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信息差距。
(一)我国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差距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信息差距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以因特网用户为例,目前富国和穷国因特网用户数量的悬殊比国民收人的悬殊还要严重。据国际统计信息中心2000年统计,全球收人最高国家中的1/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和因特网用户的9300,而收人最低的1/5人口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和因特网用户的0.2%。根据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的测算,我国的信息能力不仅大大落后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二)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差距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12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刊载,北京市的上网用户占全国上网用户总数的3.9%,上海市占14.2%,而自治区占0.1%,青海省占0.2%,宁夏回族自治区占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1.100,云南省占2.2%;可见,我国各地区之间,尤其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差距。
(三)我国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十分悬殊
目前,我国城乡固定电话拥有率差别巨大,先进的移动电话和因特网城乡比重差异更大。目前据统计,网络用户中只有1.4%的用户是农民。可见,我国城乡居民获得信息的机会是十分不平等的,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差距。我国乡村人口几乎被排斥在信息化之外,成为最大的信息“落后者”和信息严重贫困的人群,给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人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四)我国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着信息差距
除了上述三方面的信息差距外,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群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信息差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12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上网人数中,博士学历者占0.5%,硕士学历者占2.4%,本科学历者占26.3%,大专学历者占24.4%,高中(中专)学历者占30.2%,高中以下(不含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6.2%。另外,在年龄上,18岁至24岁的上网者占总上网人数的35.1%,而60岁以上的上网者只占0.8%。在上网者所从事的行业上,企业上网者占上网人数的29.7%,而农民上网者只占1.4%
二、缩小信息差距、消除信息贫困对实现
我国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意义
(一)缩小信息差距、消除信息贫困才能适应国际形势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此后,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认识到信息技术革命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都把建立“信息社会”视为重大的发展战略目标,竞相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以此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国策。信息化程度体现着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已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在目前乃至未来若干年内对全球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和进一步加大的贫富差距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发挥大国效应、规模效应以及后发优势,使中国信息化获得跨越式发展,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信息差距,通过信息化大大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缩小信息差距、消除信息贫困将大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首先,正在迅速发展的信息革命和网络革命可能使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信息差距进一步加大。但是,如果我国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将会给落后地区带来一次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对促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各类信息差距和发展差距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将为包括传统产业部门在内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创造条件,也会使传统产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第三,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包括以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为基础的,以计算机和通信为主体的电子工业及以软件产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加速发展,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中,信息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0-5000,20世纪90年代最后几年信息产业年均增长率为30%以上,远远快于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第四,将使企业的全部活动信息化,企业可以依据外界环境变化立即作出反应,适时调整经营战略和生产活动。
三、缩小信息差距、逐步消除信息贫困的几点措施
(一)坚持普遍服务宗旨
1907年,美国AT&T总裁威尔先生在AT&T的年度报告中最早提出普遍服务的概念,并在1934年的美国《电信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确定。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经济合作开发组织(DECD)在名为《普遍服务和电信资费的改革》的报告中,对普遍服务做了最新如下定义:(1)无论何地都能提供服务;(2)任何人都承担得起的服务价格;(3)服务质量要一视同仁;(4)统一的资费标准。简而言之,普遍服务就是对任何人都要提供无地域、质量、资费歧视且能承担得起费用的电信服务。最近,美国又把“避免信息享有方面的‘贫富不均”,作为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国家政策原则之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电信的普及服务还远没有完成。在我国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同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竞争环境下实现普遍服务的政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开放电信市场,推进政府上网工程
电信市场的垄断使通信费用高居不下,服务不完善。只有开放电信市场、形成有效的竞争,才能激发电信产业的能动性,提高服务质量。要逐步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网络化,促进政务公开,架设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同时促进金融、保险、财税、贸易、统计、环境保护等各领域的信息化,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三)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电话、互联网普及率很低。其主要原因是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多数农民在经济上难以承担信息服务的费用。因此,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除了积极提供电话、网络等硬件设施外,还要通过各种途径降低农村信息服务的费用。另外,农村知识水平较低,提高其信息化水平还需在农村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开展计算机与网络教育。
(四)要重视西部地区信息业的发展
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建设都离不开物质资源,而西部地区更需要战略性资源和资产的信息。促进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提高其信息化水平,优化生产力要素,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腾飞,是摆在西部地区各族人民尤其是各级领导者、决策者面前的严峻课题。因此,国家政府部门不但要加大对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人,同时还要鼓励民营、外资等各种资本进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消除西部地区信息贫困提供缓冲机会。
(五)大力加强互联网建设
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互联网普及较快,多数企业、事业单位都已接人互联网。但是,现在网速较慢,网费较高,网络服务功能不完善。因此,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除继续普及互联网,实行家庭上网工程外,还应大力加强高速宽带网的建设、降低网络服务费用、丰富网络内容、完善网上教育及电子商务等网络服务。
(六)开展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前提,但是只有信息主体(即人)具有捕捉、接收信息的能力,才能使信息基础设施发挥作用,达到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作为信息主体的人,是构成社会最重要、最活跃、最积极的基本要素,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教育,来提高信息主体(即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七)加强图书馆等公共信息设施的建设
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范文6
前言及文献综述
2015年来中国经济跨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动荡加剧。社会资金运转速度下滑,传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效果日益减弱,中国经济在低迷中充满着矛盾与分化,社会资金的供给充裕但流向实体经济效率却不高,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核心在于提高供给质量,恰好与互联网去中介化、精准配对相适应,此时融资难的小微企业能否乘着风口起飞,是经济发展的重点。
在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互补问题上,余丰慧(2014)、吴俊英(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无需抵押担保物,融资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能够缓解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王馨(2014)、徐洁等(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所能够提供的资金有限,小微企业就将成为其盈利的最佳选择;在供给侧改革与互联网金融的彼此关系上,贾康,徐林等(2013)认为从供给端出发可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供需平衡和结构优化;刘霞辉(2013)指出,供给侧改革能够有效重组生产和市场,提高产出效率,提高要素效率与质量,邵素军(2015)认为“互联网+”是供给侧改革实现的保证,互联网金融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黄震(2016)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且目前互联网金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解决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
我国小微企业目前发展状况及原因
近年来福建省生产总值增长迅速,2015年人均GDP跃升至第七。福建实体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风口时期,福建省企业中小微企业占有90%以上的数量,对工业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50%。融资成本的增加、资金断裂导致且利润下降,使一部分有潜力的小微企业无法顺利的成长壮大。从社会资金总量上看,市场上的资金流量并不紧缺,但受金融体制制约,资金融通体系建设相对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小微企业享受便捷信贷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有很多:
银行贷款门槛高,贷款体制不相适应。我国银行对贷款普遍实行抵押或担保制度,与大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资金数额小,需求期限急,但贷款发放的过程对借款人一视同仁,风控指标基本相同,因此,对银行来说小微企业的贷款单位成本高收益低、手续复杂,贷款收益率低。
融资体系存在制度缺陷、福建企业业结构加工业,具有资金高流动性、存货周转率高等特点,受宏观经济景气影响程度也十分明显。贷款审核、发放时间周期长,与小微企业高流动性、高资本周转率需求不相适应。
融资渠道少。福建省小微企业的融资多以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为主,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股权市场并未针对小微企业开放的,小微企业融资的融资渠道非常有限,融资信息获取的渠道少,信息严重不对称。
小微企业自身因素导致融资受限。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够透明。又由于个体经营规模较小,投资风险较大,同时资产构成单一,信贷风险高,难以满足抵押贷款条件,银行也不愿意轻易贷款给小微企业。
福建省互联网金融发展可行性分析
正是由于小微企业传统融资模式存在多种弊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以来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互联网金融在风口上孕育而生。才能解决我国目前产业存在的结构矛盾,脱虚向实走向经济新台阶。
福建省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政策鼓励支持发展。福建省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步较沿海其他沿海省份晚,但发展速度迅猛。在福建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15年底成立了福建省互联网金融协会,是福建省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性组织,推动福建省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服务福建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
金融技术创新待加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进入了新纪元,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蓝海。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其大数据云计算精确配对、去中间环节与供给侧改革问题中提效率降成本的核心相吻合,解决了传统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服务效率。就目前来看,福建省互联网金融发展还待金融创新技术的支持。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福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融资渠道差异大。在一些西部、北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基础条件欠发达的偏僻区域,福建民营企业多存在规模小、基础弱、急需资金支持。虽然福建的互联网金融仍在摸索中前行,却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该抓住机遇,完善互联网金融公司在供给侧发展中的不足,完善监管机制,进一步助动福建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福建省互联网金融成功案例
2011年福建省政府批准设立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与建设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相适应,为福建中小微企业和台资企业创建一个高效、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和台资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两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供给侧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建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