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的利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改革的利弊

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1

关键词: 自主招生;内涵特点;利弊焦点;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4-0103-06

2001年,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自主招生的改革试点,到今年已有10年光阴。自主招生已由原先的高校招生的补充形式变为现在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高招形式、人才选拔的制度,自主招生已经大踏步地走进了公众的视野,成为我国现阶段乃至未来的研讨焦点。值此自主招生10周年之际,本文试从其内涵、利弊进行分析,结合新时期的焦点问题,提出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 我国自主招生现状

2001年,自主招生模式开始试点并迅速展开。经教育部批准,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所学校首先进行自主招生改革尝试,之后试点院校不断增加。

(一) 自主招生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全国至今已有80多所高校开展了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名额控制在当年本科招生计划的5%以内。试点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自主录取选拔方案。纵观2011年的各自主招生院校简章,报名手段上主要采取个人自荐与中学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考试方式上基本采用笔试加面试;在录取上,除了上海的个别高校在江浙沪地区只是把高考成绩作为参考以外,其他的高校基本上都要求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达到本一线;优惠政策基本呈现一种趋势,就是把通过自主选拔的学生分类,一类是加分选专业,优惠分值5—10分,另一类是加分录取,分值优惠20—30分不等。

(二) 自主招生特点

十年来自主招生主要发展状况可概括为四点:一是试点范围越来越广,从江苏一个省发展到全国各地,从江苏自行试点发展到由教育部在全国推行试点;二是试点高校越来越多,从当初的3所发展到80多所;三是报考条件越来越宽,从几年前对考生分数、条件严格控制到现在宽松报考,高校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意图已明确;四是自主录取新生人数越来越多,自主录取改革为高校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和特殊人才。

从总体上看,自主招生的改革是积极的,实施步骤是谨慎的,基本上都维持了“笔试+面试+高考”的模式,并且几乎都要求达到高考本一线。相对而言,上海地区个别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步伐较大,高考成绩(限江浙沪地区)只是作为一种参考,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对本地生源只采用面试考核,特色较为鲜明。

自主招生本身就是高考改革的一部分,总体上是坚持积极、稳妥、有序的改革原则\[1\],选拔具有创新素质,实践能力的人才,选拔具备特长同时综合素质达标的考生。

二、 自主招生利弊分析

纵观近十年的文献资料,专家学者对于自主招生的分析大都把焦点放在了自主招生的利弊、改革完善等方面的探讨上。

(一) 自主招生的优点

从宏观上说,自主招生促进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扩大了高校办学自,推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从微观上说,自主招生有利于弥补高考的不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多样化人才的选拔途径;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多元选拔人才,于教、于学、于科研都有利。

从制度上说,创造了以“统一高考为主,自主招生为辅”的招生体系,深化了招考模式的改革,推动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促进了高教体制的转轨,发展和建立了全面评审的选拔和选才机制\[2\]。

从理念上说,转变了旧的教育观念,对于择优的“优”有了新的诠释,不以高分论英雄,不凭高考论成败,评价方式从一次评价、终结性评价开始向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转变\[3\]。

(二) 自主招生的不足

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来说,自主招生的“本地化”倾向影响了机会公平,对于乡镇、农村生源不公;自主招考重在考察学生知识面、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对于城乡和区域性发展不均衡的教育弱势区域和群体也造成了新的不公。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投入和产出的不均衡,招生成本的过高和成效过低的不和谐。

从程序上来说,人才选拔的标准和手段的不完善,监管的不到位和不健全,对正常高中教学秩序造成了冲击\[4\]。部分院校透明度不高,监督制度和诚信体系的完善也是当前亟须修补的。

从考试内容上说,考试的具体时间安排,部分试题的设计,笔试、面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尚不完善,容易演变成学科竞赛,增加考生学业负担。

三、 当前自主招生焦点问题

(一) 自主招生的理念与定位

自主招生的理念决定了自主招生的目标与目的。目标是方向性的问题,如果目标不明确,势必达不到自主招生的真正目的,所以在对自主招生的认识和定位上一定要厘清。如果认为自主招生的招生目的是在招“高分生”、“特优生”,则显然是对自主招生内涵的一种误解;如果只是把自主招生作为提前争取生源的一种途径,即会造成目标不明,特色也不明显,学生和学校都不能双赢。因此必须明确高校各自的自主招生理念,从而准确定位。

鉴于此,各高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理念,准确定位,转变观念,研究检测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学生的能力、特点和潜质的方法,达到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及时更正对自主招生定位的偏差,不推崇高分,不以分数取人,从而选拔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学生。

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2

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 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是指通过对自身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确立和认识自己的职业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学业所进行的一系列统筹和安排[1]。有效的学业规划有助于学生合理定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成才的主动性[2]。然而目前的学业规划指导主要局限于部分职业技术学校[3]和本科院校[4],在高中却鲜有涉及[5]。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未来规划快速发展、分化和拓展的重要时期[6]。个体经历着从生理、认知到社会角色的新变化,需要在学业、职业等领域做出更多抉择,以便为进入成人期做好准备[7]。在这一心理发展需求下,高中生有必要对未来进行科学规划。

本文以2014年浙江省新高考为切入点,分析了面临新高考的首届学生的学业规划现状,结合学生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程度,就如何有效地在高中开展相关学业规划指导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学业规划现状

1.对自我认识明确但对环境评估不足

一个有效的学业规划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考察了高中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对新高考改革这一大环境的认识和评估情况。

(1)自我认识较明确。通过对自我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人格特质、处事风格和职业倾向的认识程度研究发现,高中生各方面的自我认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反映出高中生的自身认识与定位较明确,该结论与埃里克森提出的高中阶段需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任务(12~18岁)这一理论一致,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认识、定位,以避免生活和学习中的盲目。

(2)环境(新高考改革)认识不足。学业规划要求能充分认识当前环境,把握环境的优势与限制,评估环境对自己学业发展的影响[1]。对于将参加2017年新高考的高中生而言,新高考改革是他们所处环境中最突出的内容。而53.8%的学生对新高考的认知水平为中等程度,仅有2.8%的学生对新高考有非常充分的认识,对新高考认识不太清晰或根本不了解的占到总体的12.6%,这表明高中生对新高考改革的认识存在不足。

(3)对新高考利弊持中立态度。有关新高考对个人的影响,11.6%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即高考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升学和长远发展,26.4%的学生认为弊多于利,而高达57.2%的学生视新高考为机遇和挑战并存,这表明学生对于新高考的利弊评估较为中立。

(4)兴趣成为选考和专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在选考方面,高中生的主要参考依据分别是备选科目成绩优劣(42.1%)、个人的科目兴趣(30.8%)、科目与高校专业相关性(24.8%),而较少考虑该科目的师资力量(0.9%)。在未来高校专业选择方面,64.2%的高中生将兴趣作为高校专业选择的最重要依据,另外性格特点和专业热门程度的影响分别占到了16.0%和8.8%。由此我们发现,兴趣不论是在选考或是专业选择上均占据重要地位。

2.对学业规划认知缺乏,行为缺失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5.2%的高中生对学业规划比较了解,而对学业规划认识不足或认识程度一般的高中生则占到84.8%。在学业规划行为层面,仅有7.8%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做过较详细、系统的规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规划),40.1%的学生只做了近期规划,而高达44.8%的学生想过做规划但未付诸行动,还有6.3%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要做规划。

面临新高考,仅18.6%的高中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即愿意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并自信能够应对;而高达81.5%的高中生在面对新高考改革时采取消极或被动的应对方式,其中包括对新高考改革未作考虑并幻想到时候总会解决(49.4%),以及对新改革所引发的不确定影响而感到焦虑(14.8%)或茫然(17.3%)。

由此我们认为高中生的学业规划意识淡薄,对学业规划了解不足,同时自我学业规划行为缺乏主动性,很少制定详细的学业计划。面对新高考的到来,相当一部分学生采取较消极的应对方式,甚至产生焦虑、茫然等负性情绪。

3.获得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迫切

从接受学业规划指导经历(包括团体或个体指导性质的)的调查结果来看,仅有1.3%的高中生接受过相关的指导服务,而高达73.0%的高中生对学业规划指导接触少,甚至从未接触过。在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上,有68.4%的学生表示需要或非常需要获得学业规划指导。可见高中生较少有接受学业规划指导的经历,同时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生的自主选择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他们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强烈。

4.学业规划课程指导成高中生的首选

关于高中生对学校层面提供的学业规划指导方式的喜好调查发现:开设相关的学业规划课程是最受欢迎的指导方式(42.7%),此外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以及为学生提供个体指导也较受学生欢迎(分别占到22.2%和17.1%)。

二、学业规划指导势在必行

通过对高中生的自我认识及对新高考大环境的认识、高中生学业规划的意识与行为以及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随着新高考改革从试点逐渐到全国普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高校选拔的多元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在高中阶段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势在必行。

1.开设学业规划课程,强化学业规划意识

高中生学业规划意识淡薄,多数学生无具体学业规划。学校应开设相关学业规划课程,将其作为高中生学业规划的主渠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业规划,并增强自主开展学业规划的意识和技能。

2.课程指导,突出选考

为实现科学选考及合理选择高校专业,科目任课教师应加强课程指导:根据学科特点和性质,介绍学科最佳学习方法、科目和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应的潜在职业发展方向等。从学科角度出发,帮助高中生对该科目进行学业规划,为学生选考提供重要依据。

3.科学评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自我了解程度处于中上水平,自我反省和他人评价是学生认识自己的主要途径[8],而这两种自我认识方法的缺陷在于简单、片面,易产生认知偏差。学校指导人员应运用心理测验、情景模拟等科学方式评估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以帮助其获得更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

4.提供个性化学业规划指导

学生的个性差异受到尊重,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发展是学业规划指导的更高要求。学校应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规划咨询服务。指导人员借助科学评估手段,结合资料收集、深度探究、面谈等技术使学生的自我认识加强,同时结合当前及未来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业规划蓝图。

5.加强社会实践,从现实生活中了解职业

高中生生活圈的狭隘性及高中阶段对知识学习的过分强调,导致其实践活动缺乏,进而限制了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社团活动、社区调查以及职业技能类培训,获得与职业相关的直接体验,以便为其开展学业规划提供直接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恒亮.学业规划:筹划未来[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训兵,李晓波,王飞.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5).

[3] 郑昌辉,张景书.浅析高职学生学业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20).

[4] 李小红.大学生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现状的调研与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5] 成丹.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问题的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6] Nurmi,J.E..Socialization and self-development,channeling,selection,adjustment and reflection.In R.M.Lerner & L.Steinberg,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Hoboken,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2004.

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3

【关键词】美术高考 现状 改革设想

一、当前美术高考现状

(一)高考热,考生数量一路攀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美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待遇相对其他专业要更好一些,这促使很多家长和考生把目标瞄向美术专业;在录取上,美术类专业的文化课成绩要比其他普通文化科目的学生低得多,这也促使很多在文化课成绩方面不理想的学生转向美术专业。

(二)扩招迅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1999年高等教育改革实行全面扩招以来,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美术类专业。在此之前,全国只有不多的美术学院和师范院校美术系科招收美术类学生。自扩招政策始,高校美术类专业开始持续的膨胀。

各高校纷纷开设美术类院系,并且招生领域逐渐拓宽、招生专业越来越细。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通高校有约至少80%的学校开设了美术类专业,并且打破传统的绘画类、史论类、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分类法,尤其是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细化,如环境艺术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演设计、装饰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化妆与形象设计专业、家居设计、文化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动漫插画、艺术品鉴赏与保护等等。

(三)美术高考制度及考试方式不合理

现时的统考模式,使那些思维活、点子多、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失去了进艺术大学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艺术院校也更难培养出杰出的艺术人才。随着美术高考日益机械化、简单化,美术考试方式也越来越走向简单。为了追求升学,学校和教师们都会搜集和研究各美术高考素描、色彩、速写的评分倾向,指导学生死记硬背,忽视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和文化素养。

二、美术高考改革的思路

(一)基于社会需求衡量美术高考的利弊

考生经由美术高考,从基础教育的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学这个教育环节中接受教育,成长为成熟的、有综合素质的、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特长的社会人,这是一个活态的有机体。考生选择专业时要看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要看就业前景,同样,高校配置某一专业的时候,也要看高中的生源和社会上的就业前景,这是相互影响的;站在社会的角度,社会对某一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是由高校人数或高考人数决定,而是由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人们的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决定的。

抽象的谈论美术高考的利与弊是毫无益处的。只有当考生数量、高校录取数量、社会需求量三者之间达到平衡和协调的时候,美术高考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为社会发展服务。所以,美术高考的改革要基于社会的需求,衡量其利与弊以及背后的成因,才能提出可行的方案。

(二)基于教育的整体发展调整各个环节

长期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不被重视的部分,美术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低、收入微薄,美术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备,基层领导不重视,等等。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很大的好转,基础教育改革了,高等教育很快也会迎来改革的新契机,美术高考亦如此。事实上目前的美术高考热给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其中出现的或好或坏的影响会推动我们努力办好美术教育。关键的问题是为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在推进教育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调适其中的环节,引导这股美术热潮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文化的视角审视考试机制

美术作为文化的子体,渗透着文化的血脉。学生学习美术,事实上是在学习美术文化,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的多样性、美术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贡献,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认识社会的丰富性、人的差异性、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文化观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在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比较好,但是美术高考、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系统尚未及时地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对美术高考的研究一定要基于大文化的视角。只有考试机制调整了思路,将美术学习真正纳入到文化学习的范畴,与考试相关的一系列教育环节才会真正改变,最终服务于社会的美术人才的质量才会真正得以提高。

三、美术高考改革的建议

(一)国家政策的导向

要注重思想、舆论导向,制订相应的措施对媒体舆论导向进行管理,做到对高校专业情况、高校就业情况、学生报考与录取情况等的客观报道,一味地说“热”、呼吁降温是没有用的,媒体应该在社会、社区群体增加宣传,尽量让群众明白美术高考、美术专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对高校美术相关的职业教育制订相关的政策。做好美术相关的职业教育,能够保证就业,进而保证职业领域内的服务质量和长远发展。

(二)基础教育阶段的必要准备

高考美术学习与普通中学美术学习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为培养比较专业的美术人才做准备,而后者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服务。中学普通美术教育更侧重于知识结构的基础的建立,而高考美术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求得知识结构在广度方面的拓展、深度方面的挖掘,并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必要技能。

(三)考试内容和评价的调整

美术高考要探索多元、多样的选拔录取方式,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由选拔性考试向选拔性与适应性综合的方式转变,由单一考试向因材施考转变,实行分层次、分类型的考试录取制度,注重个性特长评价。

【参考文献】

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4

关键词:英语高考社会化;学生学业负担;建设性思考

据报道,2016年,北京英语高考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以多次考试,以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这表明英语高考社会化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同时,学生减负也一直是热点问题。不言而喻,英语高考形式的变化必然会对学生学业负担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笔者将着重探讨英语高考社会化与学生学业负担之间的关系。在查阅资料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这次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英语高考社会化为何会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如何更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对其进行推测性的阐述。

一、 英语高考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

英语高考社会化的改革并不是直接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而是通过英语高考分数,催化应试教育,高中英语课程设置这三个“中介”而实现的。

(一)英语高考社会化的改革并没有动摇英语考试分数在高校招生中的地位

英语高考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动摇英语考试分数在高考录取中的地位,高校在招生时仍旧把分数作为主要参考。无论学生向往哪所学校,该学校对英语高考成绩的要求如何,学生取得更高的成绩依旧是个万全之策,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按照英语高考社会化政策的要求,学生以3年中的历史最高分进行排名,那么便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某学生虽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仍期待下次考试能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学生次次刷分的可能性并不低,甚至出现“有多少次考试,就考多少次”的现象。想要取得更高的分数而引起的刷分相对于“一考定终身”来说,对学生学业压力的影响更为巨大、更为漫长,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英语高考社会化可能催化应试教育

我国目前实施的以统考统招为主的高校招生制度,是由1952年的统一高考制度改革演变而来。在这几十年里,高中英语课程与教学已经成熟且稳定,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教学目标,而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学校的应试教育。改革前,学校的教学计划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稳定发展;改革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何时参加考试,为了使学生尽快熟悉考试要求,适应考试氛围,掌握应试技巧,学校要尽快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以满足学生考试的需要。一方面,从课程时间上看,学校通过增加英语课时或者增加假期的补课力度来提前授完英语课程以便学生尽早通过英语考试,学生通过考试自然好,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去,如果未能通过考试,学生也能在考场上体验氛围,总结经验,为下次考试做准备;另一方面,从课程内容上看,学校也可能会更加注重通过题海战术等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英语高考社会化改革后,高中英语课程设置也是面临的问题之一

学生在通过英语考试之后,学校可能会调整英语的课程安排,学生也会理所当然地放松对英语的学习,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其他的学科学习中去,这表面上看,确实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学生高中英语考试结束并不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终点,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要进行英语四六级考试,要继续学学英语,这样,学生在完成英语考试到上大学之间会存在英语学习的空白期,而空白期如果存在较长时间必然会产生心理学中记忆的自然衰退与干扰,这对学生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造成一定的负担,而这种负担是隐性的。另外,面对录取的多样化,高中课程该如何安排也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二、英语高考社会化与学生学业负担的协调与平衡

社会化考试在我国起步较晚,英语高考社会化的方案也刚刚提出,因此,与这一政策相对应的各种措施还不完善。因此要加快完善各种政策、措施,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笔者主要从教育行政部门职责的调整、考试服务机构的设立、高校考试、招生权的扩大、高中课程设置改革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英语高考社会化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些措施和学生的学业负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 教育行政部门职责的调整

长期以来,政府直接控制着高校的招生与考试。在英语高考社会化的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角色迫在眉睫。教育行政部门不再提供考试服务,招生考试权、招生权还给高校。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招生考试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人员对高考进行科学研究,对考试机构、高校、考生等主体进行监督,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教育行政机构由主导作用回归到服务为本。

(二)考试服务机构的设立

由于英语高考社会化在我国刚刚起步,因此相应的权威性的考试服务机构还未设立。按照社会化考试的要求,考试服务机构不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而属于民间组织,合格的、权威性的考试方案要经过市场经济的筛选,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我国国情,笔者认为为保证考试的权威性、有效性,在考试服务机构设立的初期,教育行政机构必须要参与其中,给予扶持与帮助,随着考试服务机构的成熟,教育行政机构再重返宏观调控与监督的角色中。

(三)高校考试、招生权的扩大

教育行政部门职责的调整使得高校在考试、招生上取得主导地位。大学作为考试服务机构的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是否使用入学考试成绩以及选择哪一种考试服务、选择考试成绩在录取参照中的比重等。这样一来,高校在招生、录取上就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要求,为高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不仅如此,也更有利于高校、人才发展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根据不同高校( 专业) 对外语的不同要求,从自己的专业发展意向和就业倾向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外语学习水平,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或专业学习目标。其次,众所周知,高校在录取时会将高考成绩依次排名,择优录取,并且改革规定取其3年最高成绩计入总分,这些规定必然成为滋生“次次刷分”现象的温床。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以3年最高成绩计入总分”的政策并不完全合理,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设置一定的合格关卡,类似于大学中的四六级考试以425分为界,学生通过了相应分数后,便取得了进入该校该专业的部分资格。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刷分的恶劣现象。

这一制度的设立具有重大的意义,高校获得更多的自,能根据社会需要、专业发展及学生特点灵活地采取措施,打破以往录取僵硬的条框,使得人才的选拔更加趋于多元与合理,学生也避免了“刷分”带来的学业负担。

(四)高中课程设置改革

改革后,高校在录取时,取其3年最高分数,每个高校、不同专业都会提出不同的英语要求。因此,高中的课程设置必须要紧跟改革发展。在改革过程中要着重注意两点:第一,英语学习的连贯性。学生在通过考试之前,会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提高自身的应试能力上,而在通过之后对该学科学习的投入程度会明显下降,产生英语学习懈怠。英语学习是一场“持久战”,同时也为了规避通过考试后的潜在消极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调整。例如,学生通过考试后,为保持英语学习的连贯性与有效性、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兴趣,教学计划和侧重点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特点做出灵活的调整、设置,如开设英语角、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演讲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程的设置,不仅使学生摆脱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也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在交流与实践中得以提高。这样不仅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也充分尊重了学生自主选择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二,高中课程的多元化发展。由于高校在录取时提出不同的要求,高中课程便不能采取以往的统一的课程设置,而是根据高校、学生的需要做出调整,走向多元化。

总之,这些改革措施是环环相扣的,教育行政部门放权给予了高校更多自由的空间,高校改革给予了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也避免了刷分的现象。除此之外,高中课程设置考虑英语学习的连贯性,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英语学习出现“断层”,消除了隐性负担,同时设置考虑多样性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需要,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选择,使得英语学习更具有针对性。高中的课程设置无法彻底摆脱应试教育,只能在设置时更多地考虑“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社会化考试的利弊分析与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06).

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5

关键词: 高中 文理分科 高考制度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流行语影响着文科生的自我认同;而近年来,关于理科生普遍“没文化”、“缺常识”的批评,又让学理之人不免心生羞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最大的难题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全面需要与“升学竞争”压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高中阶段,因而目前高中所实施的文理分科制度成了众矢之的,高中文理分科已成了社会热点问题。从高中文理分科考试出现到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其间为该不该文理分科,教育界及社会各界进行过数次论争,但结果还是维持状况,可见这看似简单的“分”与“合”还真不是想要做就能做的事。若想厘清文理分科的问题,就须探根溯源、剖析利弊,才能对它有清楚的认识,以帮助我们寻求解决的出路。

一、高中文理分科的溯源

文理分科的思想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论”,认为在文科和理科之间,集中精力专注其一,能提高全社会的效率。前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而战后重建又急需大量专业人才,于是,前苏联便采取并强化了分科教育的办法,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出炉速度。我国建国后,一切从零开始,同样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在全方位仿效前苏联的时代风气下,很自然地就拷贝了前苏联的文理分家之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为解决十年造成的科技人才匮乏问题,同时也是因为后高中教育资源匮乏,为了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多快好省地培养专业人才,我们开始实行高中文理分科政策。它在历史上迎合了社会生产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的确推动了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有其历史作用。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都包括所分的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必修科: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或日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目前很多学校象征性地保留选修科目,只为了应付会考或上级的检查。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不太重视,大部分的学生也轻视这些科目,一般在会考或其它的检查之后学校就直接将这些科目从课程表上删除。文科、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材上也有所区别,这些科目文科一般比理科要简单。总之,文理分科是产生在特定历史时期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制定的一种制度,但是它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已成过去,它是否仍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很值得商榷。

二、高中文理分科的利弊

高中通过文理分科,目标是为大学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做准备。这样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为推动教育作出过贡献,在今天也仍有其利处。

(一)文理分科的利处

1.有利于与大学的专业教育接轨。

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来看,大学课程的设置都是文理分科的,并且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从实际出发,高中文理分科完全是将高中课程和大学课程进行一种有机的接轨,有利于高校择优录取新生,有利于学生做到学有专长、术有专攻。

2.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从数量上看,现在高中学生背负文、理科十几门课程,学业着实繁重,这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过重的学业负担已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年轻一代的健康发展。高中进行文理分科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学习的科目相对减少,必然从客观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社会科技化、人文环境技术化、科技纵深分支细微化、产业结构国际化的背景下,新兴工业的每个行业都需要学有专才的人,甚至可以说基本上靠专才。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可以让志趣不同、天赋各异的高中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文科或理科,这既有利于他们提高热情、集中精力学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又可以避免教育资源、个人价值和社会财富的浪费。

但是文理分科也有着明显的缺陷,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理分科的弊端就越发尖锐地凸显出来。

(二)文理分科的弊端

1.不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行文理分科,必然导致重视一些学科,忽视一些学科,使得理科生不去学习历史、天文,不去阅读文学经典,文科生则远离物理、化学,不是缺少人文素养,就是缺少科学素养,使民族的全体素质降低。而且对学生实行过早过度的专业教育,忽视和削弱了教育陶冶人格的教化功能,甚至发展成为不惜牺牲全面价值和长远利益的急功近利,将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使他们成为没有根基的人,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最终导致教育方针的贯彻有名无实,难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

尽管素质教育被叫得震天响,但高考分数才是硬道理。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无不将升学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在层层重压之下,文理分科更增强了应试教育的效果,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观和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政绩观主导和支配学校的发展,教学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学生从头至尾都要学习那些除了考场上而在其他地方一辈子也派不上用场的东西;而使学生受用终生的历史、天文等人文社科却在中学教育中没什么位置,素质教育被置之脑后。最后造就不懂文史哲的理科生,有知识没文化;不懂理科的文科生,有文化没知识。

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各学科交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样化,对人才的要求也将越来越全面,这就对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培养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他们需要具备某类专业知识,也需要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只有如此,才能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急需改革和完善高中文理分科的制度。

三、关于改革和完善文理分科制的看法

我国传统学校教育体系建构的思想基础之一就是应试主义,文理分科是应试主义教育的产物,只要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体系仍以考试为衡量标准,那么文理分科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依据。文理分科与合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问题,它背后牵扯到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也关涉教育目的、课程与教学等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关文理分科的讨论是我国高考体制的实践反映。在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的今天,文理分科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其弊端也应引起我们的反思。目前来看,如果简单提倡从文理分科走向文理合科则是一种不顾国情、民情的一厢情愿,最后不但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文理分科产生的前提条件是高考应试,要取消文理分科首先应取消高考制度。而高考制度是迄今老百姓认可度最高的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在短期内难以取消。高考制度作为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仍具备其他制度不能替代的优势。如此一来我们无需纠缠在高中文理分或合这一问题上,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改进和完善文理分科制度、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上。在这一点上,法国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模式:共同必修+模块必修+选修(组合选修和任意选修),似乎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6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历史教学 思考 重构知识体系

一转眼新课程改革试行在我省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作为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在这两年的教学中,针对新教材和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我有许多困惑。特别是高一刚接触新教材真是感到措手不及,很茫然。两年一路走来,对现行新教材的利弊有了自己的一点认识和思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新教材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教材的“闪光点”

1、导言合理且新颖

新编历史教材相对以前教材,每个章节时空跨度大,各个专题之间的联系不大,既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还是中外史合编。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在单元与单元之间,还是每个单元内部之间,也就是各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讲第二单元第1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导入与前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联系,写到“当我们把视线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时,雅典卫城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城邦民主制度。利用本课导言学生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共同寻找西方文明之源。这样可使学生与前一单元相衔接,从而探寻世界的另一个文明的区域。

2、 资料回放。

资料回放主要是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原始文献史料。所谓史料,就是以往人类所留下而为我们今日所见,并能为我们进行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提供的痕迹。简单地说,史料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2]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由此可见,史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教材中,合理的运用史料来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使其历史知识更具真实性和严谨性,以及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可信度提高,培养学生解读能力、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使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如:在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就用了以下资料: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这对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了更为准确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分析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的影响。

3、 历史纵横。

在一些课文中合理安排了【历史纵横】,【历史纵横】介绍了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知识,是对课文的拓展、补充、延伸和说明。或者通过历史纵横,承接上一目的内容,下启下一目的内容,能把这课的知识很好的衔接起来。在讲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在讲完第一目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后,紧接着教材设置了[历史纵横]栏目,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工商业者阶层经济实力雄厚,但政治地位低下,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激化了与平民的矛盾,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出于自己的利益,联合下层平民同旧氏族贵族进行斗争。由此引出下一目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其实[历史纵横]就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的历史背景。

4、[学思之窗]

这次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开设的[学思之窗]栏目则属首创。[学思之窗]每课设置一个。这个栏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阅读内容,另一部分是思考题。要求学生学习阅读的部分,是与正文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包括历史故事、原始文献资料、诗词、对历史现象的描述以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等。思考题部分主要是针对阅读部分的关键内容进行提问,一般设一至两个问题,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如:在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讲到伯利克里的改革时,教材设置了[学思之窗]栏目,引用伯利克里的演说,通过读懂材料,理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从而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5、历史插图的运用

新课程教科书与以往历史教科书相比,插图的数量大大增加,使得高中新课标教科书在可读性强的基础上,增强了视读性,完善了以文为主、图文并茂的教科书体系。教材各部分插图有封面插图、单元页插图、正文插图及小图标。当然教师在课堂上有限时间内不可能每幅图片都面面俱到,而且也没有必要。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选择些与主题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些图片进行讲解。如:在第5课古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课中有8幅插图,我选讲了两幅,引言插入了“帕特农神庙遗址”,教师通过对帕特农神庙的介绍,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关于历史地图的使用,梁启超曾讲过:“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可见,掌握历史地图空间概念的重要性。

二、现行教材的编排存在某些缺陷

(1) 现行教材存在着内容多处重复的不足。课本内容的专题设计模块讲述,选修和必修也有知识点内容重复出现。例如,必修一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中梭伦改革与选修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中的知识点重复出现。

(2)高考的要求---以通史体例考查

必修、选修课程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高考能力的需求。专题模块不符合高考教学的需求,高考命题更多的是从历史学科本身出发,从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

考试说明是按通史顺序编排的,分成古代中国通史、近现代中国通史、古代世界通史、近现代世界通史几个部分。高考试卷的题目分配也是先古代史后近现代史。例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4---28题按时序相继考查了西汉、宋代、明代及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接着第29―33题相继考查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

因此,为了弥补新教材专题模块的弊端,按照通史体例,在高三二轮复习中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规范的学科知识结构。

总之,古诗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要能顺应新课程改革,很好的驾驭新教科书,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以教科书为背景,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