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经济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经济研究范文1
【关键词】水循环;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
1、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指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资源管理的管理对象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影响自然水系统的各种主要行为。社会水循环概念提供了一个将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影响自然水系统的各种主要行为有机综合在一起的理论框架,并为科学定义水资源管理之概念提供了理论工具。
目前,人类正面临越来越多主要来自社会经济系统的水问题,这一客观形势正推动水科学领域的一些学者关注水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循环运动过程。开展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出于两个背景: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淡水供给,二是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及其它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有学者中肯地指出: “水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又一次重大转折,进入了水资源水文学发展阶段,从此水文学不仅要研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平衡和变化,还要扩展到人类社会之中,研究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循环、平衡和变化”。
2、可持续水资源和水资源安全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而水资源循环转化的系统性和水资源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纽带作用,必须对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包括多个方面和层次:水资源的发电、航运、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等各种用途的综合管理,强调生态保护前提下的水资源需求管理和优化配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持续发展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见于《世界保护战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并有众多定义。[1]其基本思想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2]它的核心是资源在当代人群之间以及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公平合理地分配,前提是每一发展阶段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管理已成为国内外与水资源有关的所有机构的共识。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水管理研究所等都在大力推行水资源综合管理。
水资源安全及淡水供给安全,定义为“以可承受的价格为生活、生产和生态提供足够安全的水”。近二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外源环境污染直接排放、转换、迁移进入水生态环境,已使我国主要淡水水系的部分流域或近海水域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失衡现象。水体环境污染物失衡及灾害已成为制约社会和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水资源安全的实质是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由于很多地区常规水资源量有限而开发程度很高,增加供给的潜力非常有限,因此水资源需求管理成为实现水资源安全的最重要措施之一。[3]
3、水资源社会经济研究
水资源的经济研究以水资源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学原理在水资源经济实践中运用,论述水资源、水经济、水环境、水文明等各种水问题,由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工作在目前中国来讲是非常必要的,对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性,是未来水资源发展中的指引方向。[4]
3.1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只是由于这一支柱长期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隐性”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探索这一国民经济的“有形化”问题。这就要求经济在水资源的管理中发挥真正的作用,通过社会市场化的经济思路,把使用中严重背离水资源“价值规律“的现象加以改正和消除,最终利用市场经济这一手段完成对水资源的改造,形成水资源的良好经济脉络系统。[5]
3.2 水价制度与改革研究
水资源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关系到水资源的方方面面,但最核心最直接的还是水价改革问题。这是因为水价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又涉及到水利的投入、运营管理和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诸多方面。尽管中国水利在水价改革上遇到诸多问题:全国水价发展不平衡、水价形成机制不尽完善等,但我们仍然在以尽快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水价改革力度,理顺机制,推行科学的水价分类制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营造良好的水利发展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效益。
3.3 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增加地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开辟第二水源。这里主要是水资源质量的提高,城市的高速发展使生活工业污水量不断的增加,如何把这些水资源二次利用好的课题越来越突出。现在日本和美国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均超过80%,而我国不超过40%,较低的利用率使的本已匮乏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尤其在国家出现大旱情况下,节水及提高重复水资源利用率的话题更是尤为迫切,也更有现实意义。[6]
不断的提高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最终把水资源的总量搞上去,这是进行水资源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3.4 水资源市场配置规律研究
水资源的市场经济化以社会为主体,不仅是纯经济、纯水资源的问题,更是在社会发展中如何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水资源经济资本化经营效率,紧密的联系社会,达到合理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4、中国社会经济水循环研究展望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使生态保持平衡已成为焦点问题。关于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的问题人们正在做出努力寻求解决方案,而所有的行动告诉我们,面对当今水资源多方问题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逐步达到水资源的社会经济化,以最少的水资源消耗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伊恩.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M].宋国君,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李文华.开创生态农业新纪元[N].人民日报,2002-03-23.
[3]甘泓,王浩.水资源需求管理―水利现代的重要内容[J].中国水利,2002(10):66-68.
[4]王春元.水资源经济学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社会经济研究范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Abstract:TheFifth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at China shoul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meaning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paper expounds the framework system of the five coordinate developments,and proposes the research thinking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which are people-orient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一、发展评价的理论
对发展水平与进程进行评价既是对过去发展成就、发展的得失的总结,也是对当前发展道路、发展起点的选择与判断。关于发展阶段的评价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以结构差异为依据的发展阶段评价,二是从要素贡献角度分析的发展阶段评价。前者以钱纳里为代表,后者以库兹涅茨和丹尼森为代表。钱纳里在《发展的格局1950-1970》中,根据战后20年间101个经济增长程度不同的国家的统计资料,分析出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上的一般变化规律,以人均GDP为纲,将经济发展分成9个阶段,考察不同阶段经济结构在10个方面体现出的变化[1]。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中主要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后国民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率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二是在这些国家的总产值不断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生产的部门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的变动趋向如何。丹尼森在1960年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了测算,发现在美国国民产出相当多的部分无法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增长来解释,丹尼森的解释是规模经济、资源配置和知识进步[2]。
通过发展成就来评价发展水平是当前广泛使用的发展评价方法,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通过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在健康长寿的生活、知识、体面的生活水平的平均成就反映一国的发展水平,这是目前为止衡量发展水平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指数之一;世界发展指标是世行每年发展报告的数据来源,包括世界概览、人口、环境、经济、政府和市场及全球联系6大类,近千项指标[2]。中科院现代化指标体系由中科院何传启在《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一书中提出,其现代化评价模型的基础是英格尔斯现代化10项指标,再加上三类文明发展指标(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分别衡量一个国家知识生产能力、国家知识和信息普及程度以及测试知识应用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何传启评价模型为评价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方法[3]。
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合作开发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是与发展评价相关的又一项广为人知的评价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兴未艾,各国专家和学者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和实践研究,建立了很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评价研究也倍受关注,基本形成了复合指标与多指标或指标体系两类评价方法。尽管各类评价方法仍处在探索阶段,但是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具体关系和联系、指标的权重、指标的阈值、综合评价方法一直是评价的核心和难点[2]。
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理念达成共识之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一直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有:
1.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的体系。典型代表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联合国统计局(UNSTAT)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联合国可持续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等四大系统”的概念模型和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DSR模型)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议程》的内容设计而成,体系由25个子系统、142个指标构成,是目前较有影响且得到广泛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工具[4]。UNCSD的体系比较适合于环境受到压力和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描述,但对于社会和经济指标重视程度不够,其指标数目也过多,层次、粗细分解不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之间差异模糊,指标权属的不确定性明显[5,6]。
联合国统计局(UNSTAT)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FISD遵循“压力-状态”体系的思路建立,即社会和经济活动对应于“压力”,影响、效果与存量及背景条件对应于“状态”,影响与响应对应于“响应”。该体系共31个指标,与CSD指标体系不同的是,FISD指标不是依环境因素或将环境成分作为划分依据,而是以《21世纪议程》中的主题章节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对指标进行分类。该体系的缺陷是选择的指标数目多于前者,在分类或指标属性上表现得较为混乱[4,5,7]。
2.综合指数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针对CSD和FISD两种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一套高度合并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共25个指标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无量纲化和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该体系根据指标的当前值和今后可持续发展政策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给予各自的权重,即对于那些当前值和可持续目标值差距较大的指标给予较大的权重,这就需要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意见上的一致为前提。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意见存在着差异,该指标体系简单明了,易于认识和掌握,但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4,5]。
3.以价值核算为前提的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典型代表有基于净财富流量的指标体系如绿色GNP、基于财富存量指标体系即“新国家财富”指标体系等。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提出的绿色GNP体系,其思路是就资源、环境对原GNP指标(也包括GDP和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进行修正。基本做法是从原GNP指标中减去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世界银行提出的“新国家财富”指标体系,改变了传统的以“收入”为中心的做法,而以“财富”作为出发点,从考察实际财富以及可持续能力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这一宗旨出发,将可持续发展指标分为四个要素,即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首次将无形资本纳入可持续发展评价要素之内。该体系的优点是赋予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内涵,并利用“储蓄率”的概念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动态的表达。该类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是在理论上是否一切资源环境要素都可以价值化尚有争议;二是即使可以对资源环境进行价值量化,在技术上也很复杂和困难[4,5]。
4.基于“能值”理论的指标体系(ESIISDI)。能值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该理论分别用能值产出率((EYR)环境负载率((ELR)、能值交换率((EER)来衡量系统产出效率、系统过程的环境影响、系统的交换效益。能值分析将能量分析方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丰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997年美国生态学家Brown M.T.和意大利生态学家Ulgiati S.首次提出了能值可持续指标ESI,初步填补了能值理论中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综合评价指标的空缺,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评价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中国学者陆宏芳等人针对ESI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能流、物流和货币流进行综合分析,将系统社会经济效益作为分子、环境压力作为分母拓展构建了与系统可持续发展性能成正比的新的综合指标((SDI)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SDI值越高,意味着单位环境压力下的社会经济效益越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越好[4,8]。
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文发展指标体系(HDI)、道夫尼尔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AI),Daly-Cobb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福利指标(WMDS),Cobb等的真实发展指标(GPI)等,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Dal和Cobb 1998年提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Prescott-Allen 1995年提出的可持续性的晴雨表模型、荷兰国际城市环境研究所(HUE)提出的城市可持续评价模型均为可持续定量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4,5,8]。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跟踪国际相关研究的动向,1985年马世骏院士参与了世界第一份可持续发展宣言书《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起草,1994年中国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就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牛文元于1993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度(DSD)指标体系,采用资源丰度、经济强度、社会稳定性、环境忍耐性和决策合理性等5个指标来衡量可持续发展[10]。赵景柱于1995年综合考虑世代的连续性、重叠性以及人类的生育年龄和工作年龄等因素,构造了时间跨度为30年的世代持续发展评价指标[11]。1996年毛汉英以山东省为例设计出4个系统层共计90个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层面评价了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水平[12]。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和42个指标层。
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1997年按照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4个领域分别列举了重点指标,从总体上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3]。1998年郝晓辉提出了由社会(含23个指标)、经济(含18个指标)、资源(含6个指标)、环境(含20个指标)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4]。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1998)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总体结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成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教6个子系统,共计83个指标。王铮等2004年提出了一个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思想是按照资源、环境、增长、社会公平四维展开,每一维的测度都与新经济增长模型联系起来[15]。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有些具有先见的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产生了一些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朱庆芳2005年曾用38个指标组成指标体系评价中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度[16]。胡学锋2004年用科学发展观对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进行了修订(36项指标)[17]。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年提出了5大综合指标来衡量干部的政绩[18]。《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也推出了与科学发展观相应的政绩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19]。
三、发展评价方法
根据指标权重赋权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现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分为两种: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1.基于主观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夏水春提出用AHP法评价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状况,来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落实情况[20];姚天祥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进行了评价[21];刘建翠(2005)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22];刘亚臣等(2008)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几个典型省份的城镇化进行评价[23]。此类研究人为影响因素大,说服力不强。
2.基于客观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王大虎等将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对河北省11个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24];王艳平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陕西省的经济状况[25];陈玉娟等将熵值法应用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中,并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成经济、社会、环境和支撑四个子系统,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26];杜心灵等(2007)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小康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27]。朱顺全(2004)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城镇的小康发展水平进行评价[28]。闫文周(2005)应用熵权方法对我国的小康发展水平进行评价[29]。此类研究对结果成因和评价过程的经济学解释说服力不强,其确定的指标权重也可能与其实际的重要程度产生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
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思路
1.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补充和完善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指标集。在现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国家进步指数、国民幸福指数等反映经济、社会、生态、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指标,改变现有研究指标残缺不全的现状,完善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指标集。第二,进行科学的指标筛选。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正交旋转,对海选后的指标进行筛选,筛选出反映经济、社会、生态、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主要指标。第三,利用统计方法对指标进行合理的分层。采用Fisher聚类分析对筛选出的指标进行逻辑分层,构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利用地区差异系数,保证不同地区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应用Topsis、距离函数确定绿色GDP、人均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的地区差异系数,量化不同地区在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区域差异。解决以往在不同地区的评价中忽略地域性差异而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
3.采用循环修正的思路,构建评价方法体系。第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例如,用模糊聚类、AHP、灰色评估、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国家或地区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第二,一致性检验。利用Spe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上述方法得到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第三,评价结果的循环修正。利用平均值法、Boarda法、Compeland法等方法对通过一致性检验的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合理的评价结果,解决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互矛盾的问题,提高评价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主成分分析斜交旋转法对已获取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因素,弥补现有研究判定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缺乏量化分析的缺陷,提高判定主要影响因素的精确度,有利于评价主体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5.根据不同指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分析不同指标的特征,选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对不同的指标进行评分。可解决现有研究忽视评价指标个体差异所导致的综合评价结果失真问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提供新思路。
6.构建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相对应的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找出评价对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促进评价对象的自我管理和完善。
五、结论
建立一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一是可以比较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年份的发展状况,根据不同年份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归纳出发展最好年份所采用的措施及方法,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思路。同时找出导致发展比较差的年份的原因,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针对性建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是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比较不同地区发展状况。例如,比较深圳、大连、西安等副省级城市或某一个省的各地级市某一年的发展状况。根据不同地区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归纳出发展最好地区所采用的经验、措施及方法,同时找出导致地区发展较差的原因,并将评价结果及改进措施抄送给有关政府部门,为城市的宏观决策提供思路及针对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美)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奎.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204-230.
[2] (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134-152.
[3] 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8-132.
[4] 张林英,周永章,杨国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简评[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5):50-62.
[5] 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3):34-46.
[6] UN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ework & Methodologies,New York:UN,1996(6):56-74.
[7]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230-248.
[8] H.T. Odum,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Energy and E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M].NewYork:Wilev,1996:48-56.
[9] Wackernagel M,Rees W E,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Ecological Economics,1997(20):28-36.
[10]牛文元.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46-154.
[11]赵景柱.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理论研究[J].生态学报,1995(3):50-62.
[12]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论[J].地理研究,1996(4):38-46.
[13]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J].统计研究,1999(2):18-24.
[14]郝晓辉.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探讨[J].科技导报,1998(2):74-78.
[15]王铮.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指标体系与科学发展观[J].地理教育,2005(3):64-70.
[16]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05(8):32-38.
[17]胡学锋.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J].南方经济,2004(7):54-62.
[18]张法一.政府绩效评估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J].理论新探,2005(5):38-44.
[19]田藏.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5):22-30.
[20]夏水春,夏世斌,王芳.基于AHP方法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商场现代化,2006(16):301-302.
[21]姚天祥.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评价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
[22]刘建翠.全面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与国际比较[J].中国青年科技,2005(1):48-52.
[23]刘亚臣,常春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24(1):132-136.
[24]王大虎,李建磊,金浩.主成分分析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6):721-725.
[25]王艳平.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陕西省的经济状况[J].财经界(下半月刊),2006(2):299-300.
[26]陈玉娟,查奇芬,黎晓兰.熵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88-92.
[27]杜心灵,赵彦云.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12):61-64.
社会经济研究范文3
关键词:社会保障:经济增长:因果检验
长期以来。在有关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社会保障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回顾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到现代经济学理论,不同时期的主要流派都提出了相应的学术观点。这些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保障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社会保障支出属于财政支出的一部分,从一个比较静态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支出会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二是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的短期波动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它通过影响微观个体经济决策来影响经济运行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形成,即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有推动(或限制)作用。当国民经济过度繁荣时,减少社会保险支出会导致总需求下降,进而会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当国民经济出现萧条时,增加社会保险支出会导致总需求增加,进而起到降低失业率的作用,
此后,随着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和深入,该理论也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默顿指出社会保障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保险机制,由于人力资本未来收益不确定且无法通过资本市场交易来分散风险,社会保障提供了一种经济机制,它可以将个人人力资本的回报看作是个人一生的劳动收入,是对个人一生收入的保险,从而刺激人力资本投资。新增长理论从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给、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管理与人力资本3个方面,研究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可见,新增长理论为社会保障经济学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原因在于从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并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视角来考察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所得到的结论与从物质资本积累的角度来考察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所得到的结论截然不同。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其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经济学家开始将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工具引入到社会保障的相关研究之中。但是,受到当时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以及政府财政巨额赤字和老龄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者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影响的认识也出现了许多理解和分歧。
在国外,较早的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两者是否存在着相互的因果关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社会保障支出效应的差异,以及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主体决策的影响。应该指出的是,不同学者在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上的判断各执一词,尚处于探索和探讨阶段。例如,Sala-i-Martin(1996)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和欧洲五国的经济发展趋同情况,以及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占GDP的比例,分析了社会保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贡献,并认为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Gupta等(2005)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的近40个低收入国家样本,考察这些国家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认为公共支出的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增加社会保障等转移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在国内,许多学者就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穆怀中(2001)从国家福利和自保公助两种社保模式出发,运用相关性检验和直接回归方法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与GDP、国内储蓄、投资及私人消费之间的相关影响,证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人均GDP增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①董拥军和邱长溶(2007)指出,我国近十几年来的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幅度较大,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他们用协整分析方法对1989年至200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关系,并且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②于长革(2007)利用C-D生产函数采用OLS方法,就1978-1998年的时间序列检验了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结论认为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③张欣(2007)研究了社会保障支付对总需求和总供给变量的各种不同影响,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从理论和实证上说明了在经济萧条时的社会保障支出可以积极地增加有效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水平,在非萧条时期可以通过正确设计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助于促进资本积累和社会投资,从而促进长期的经济发展。
二、实证检验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1979-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而据国外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同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统计数据显示,各种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收支水平和结余水平都显著增长。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从1989年的153.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812.3亿元,增长了近70倍: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从1989年的120.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887.8亿元,增长了近65倍:社会保险基金盈余从1989年的81.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236.6亿元,增长了近138倍。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们利用动态计量模型分析1989―2007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支出等时间序列数据一般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如果直接采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就可能会产生“伪回归”的现象。为此,根据动态计量模型的分析需要,以1989年为基期,利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获得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社会保障支出的真实数据。进一步地,本文对相关数据取自然对数,用来消除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同时这样的做法又不会改变原来时间序列的协整关系。
(一)相关变量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来看,整个社会保障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52伤与生育保险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社会优抚与社会救济等项目组成。其中,后三项是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它与社会保险基金的总和构成了社会保障支出总额。
为了消除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支出时间序列可
能出现的异方差现象,在不改变它们办整关系的前提下,我们对这两个时间序列取自然对数。初始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和社会保障支出(SS)数据,以及取对数后的lnGDP和lnSS数据参见表1。我们首先对时间序列lnGDP和lnSS进行ADF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这种做法主要是用来说明这两组数据对数情况下是否是同阶单整的。根据计算,结果显示对数化后的lnGDP和lnSS是非平稳时间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和则是平稳时问序列,所以二者都是单整序列。
(二)Granger因果检验
在对既往研究结果的总结之中,我们发现不同学者对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关系的判断并不相同:社会保障支出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差异,而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多少,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数理逻辑上的因果关系等问题还有较大的争议。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在两者是同阶单整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对两者做出格兰杰检验来确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上面的检验结果可看出,对于检验的原假设“社会保障支出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我们拒绝它可能犯错误的概率为0.8754,这表明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社会保障支出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至少在5%的置信水平下,我们有足够理由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保障支出的Granger原因。上面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说明,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支出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即经济增长推动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
(三)模型的协整分析
从以上因果检验可知,经济增长是社会保障支出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LnGDP是LnSS的Granger原因。进而,我们用LnSS对LnGDP进行OLS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lnsst=-12.308+1.7131nGDP+e
(-13.542)(21.154)
R2=0.963,F=447.472,其中括号里的数字是t值,是回归残差。最后,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来检验拟合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一般来说,如果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就能够说明LnSS和Ln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否则回归方程就是一个“伪回归”方程。我们同样采用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的ADF值小于显著水平5%时的临界值。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估计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表明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具有协整关系。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实证分析的对象变量是社会保障支出(SS)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对数形式。因此,我们得到的方程表示的是两个变量比例变化的关系,也是一种弹性关系。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增加1.7131个百分点。
社会经济研究范文4
关键词:智慧养老社区;景观设计;介助老人;社区养老
养老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衍生出的社会需求。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养老将是未来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身体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节点。2019年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养老服务要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使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幸福感、安全感。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对于生活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生存、生活,而是有着健康、幸福体验、尊严、与时俱进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养老问题伴随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意见》指出,要促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人营造安全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1]。
1介助老人需求分析
介助老人的需求分析这一切入点和设计环节是该本文具体研究和深入推敲的主要内容。养老社区景观设计应透彻分析国家出台的养老政策并进行深度调研。《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中提出,应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服务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保障老年人安全地进行活动,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终期[2]。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当代老年人日益增长的身心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老化,出现老年性疾病给老年人带来身体上的不便。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有助于缓解病痛,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表1是针对老年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骨骼肌肉、循环系统等方面的衰老状况提出提高绿化覆盖率、减少花卉、场地防滑等景观策略。养老社区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方式,多功能、个性化、度假型医疗保健休闲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型养老模式将是未来养老社区发展的方向。“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养老社区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供优美的居住环境,也可以在户外场地中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安全和身心愉悦。
2智慧养老社区景观设计
尽管信息化建设是景观设计随时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仍然需要贯彻设计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面向特殊的老年人群体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是设计的重要目标。崇善尚德、寸草春晖、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实现老年人有尊严、被尊重,实现自我价值,是时展的新需求,也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护的具体实现[3]。面对日益复杂的交通路况,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往往是家人比较担心的内容。在养老社区中不同路面、楼梯以及有坡度的地面环境往往是易出现出行安全的隐患之处。在养老社区周边大型路口和内部人车混流的路况环境均是最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的场所。对路况的预判不足、对交通环境不熟悉导致的老年人交通事故带给老年人及其家庭极大不安全因素。在养老社区的景观设计中,安全出行是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智慧安全出行”是一套保障老年人在养老社区中出行安全的信息化景观设计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基于老年人通过马路时产生的安全问题,在人行道路段设计路况“智能提示灯箱”。灯箱采用“雷达+AI”技术对路口车辆进行智能化监测,结合红绿灯数据进行综合判断是否适合通过马路,通过老人佩戴智能手环及智能轮椅发出灯光、震动和声音提示信息,减少通过马路的判断条件,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此外,智能灯箱采用LED多色彩灯光照明,也是景观装饰照明设备的一种。“智能轮椅”是“智慧安全出行”的另一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出行不便、需要坐轮椅出行的老年人进行设计。护工的工作时间、护理等级、护理费用等均会影响老年人独自使用轮椅的概率,传统轮椅不能单独出行,给老年人生活带来一定不便,影响养老社区的生活体验。“智能轮椅”在普通电动轮椅的基础上,接收“智能提示灯箱”发出的信息,通过简易信号传递给轮椅使用者。电子屏幕可以提供步行导航。这一设计为老年人提供了安全的出行方式和保障。“楼梯安全盒”是一种针对楼梯和坡道的安全提醒装置。出于老年人在坡道和楼梯上通过的安全考虑,在入口处设置“楼梯安全盒”,以AI语音播报的方式提醒使用者即将进入楼梯和坡道区域,提示小心慢行注意楼梯陡坡,为老年人在面对上述路况地形时提供安全保障。设计通过调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得出在养老社区的活动场地中较高地需求具有散步、晨练、聊天、园艺、赏景等功能的花园景观。在花园中进行信息化景观设计,“智慧花园”是“智慧康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研得出花园使用的前提是适宜的天气,而阴雨天气、低温天气、空气质量低对花园使用的条件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会给老年人在花园中进行各种活动带来不便以及不舒适的体验。尤其是高龄和文化层次较低的老年人较少会使用手机查阅具体天气,导致花园使用存在盲区,从而降低养老的幸福体验感。“感知风铃”的设计基于此基础上产生,通过在花园中放置采集设备,对气温、空气湿度、空气质量、风力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结果在手机App程序、智能手环客户端以简约、可视化方式进行展示。“智慧花园”将使用的主动权掌握在使用者手中,同时也为老年人在花园的户外活动提供更安全、更便利的保障,具体情况见图2。与此同时,采集设备设计成为风铃的景观造型。一方面方便数据采集的科学,另一方面其本身也是花园中重要的景观装饰。在“智慧花园”中,“友善音箱”装置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感知风铃”提供的数据用友善、人性化的AI语言方式向老年人传达温馨提示。这是手机App程序、智能手环客户端反馈数据的有力补充支持。首先,“友善音箱”装置为不熟悉智能手机的人群提供直观播报的数据传递;其次,在沉浸在花园使用体验时,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可以通过语音播报进行提醒,为花园使用提供便利;最后,其播放的音乐还可以调节环境氛围,让老年人在花园中更好地享受美好无忧的养老生活。老年人随着躯体的衰老,会产生很多老年疾病,尤其是很多急病症如心脏病、卒中、猝死、摔伤等,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助,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会受到极大威胁[4]。而一般生活在养老社区的老年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自理障碍,疾病多发,他们的健康状况也多是家人最关注的问题。“智慧健康驿站”是建立在养老社区园区内的另一信息化景观。它建立在养老社区的各个景观节点,内设有担架、轮椅、AED除颤仪、常用医疗器具、急救箱,具体如图3所示。老年人佩戴的智能手环实时监护心率、血氧、血压等健康数据,发现异常情况会在“智慧健康驿站”内通过警报显示提醒护理人员的注意并在第一时间应对突况,对出现的紧急疾病进行第一时间救助和治疗,提供对老年人生命安全的绝对保障[5]。其次,充分利用驿站空间,布置消防用品,作为园区的流动消防站使用,系统在第一时间自动连接火警电话。除此以外,驿站由于其小巧的建筑体量,建设时加强其抗震级别,可作为应急时期的避震场所使用[6]。
3结语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持续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拓展信息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在全国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充分推广物联网和远程安监系统,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改善使用体验。应当说,九如康养中心景观设计是在国家养老政策下顺应信息化发展应运而生的景观设计模式,是智慧养老院发展的范畴,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养老领域的体现。而由此带来的安全、便捷、科学、智能和应变则是以老年人需求,以人为本景观设计理念的具体实施,给予老年人更大的安全、健康保障。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杜雨鑫,谷艳利.互联网背景下养老型度假酒店物流服务产品景观设计研究:以鞍山市大姑山为例[J].中国储运,2021(10):104-105.
[2]赵宁.养老社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21.
[3]徐超.社会互助养老中的居养景观设计[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0):296-297.
[4]王葆华,陈彦祺.乡村养老云调研与乡土景观营造浅析[J].建筑与文化,2021(11):201-202.
[5]王杰.慈利县万福温泉田园式养生养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
社会经济研究范文5
关键词:企业;现状;特征;营销渠道;管理
0引言
在经济一日千里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产品层出不穷,竞争压力大;产品的使用周期不断缩短,新产品开发压力大;同行企业技术竞技不断推陈出新;而旧有的企业管理模式使得营销陷入僵局,企业在面临新挑战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纷纷从竞争场上败下阵来。企业是经济组织,是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的载体,如何在营销方面采取有效的管理,使企业得以健康平稳的发展,是摆在众多企业中的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1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1.1理念单一现代企业的营销学科目繁多:具有营销调研、信息管理、营销计划、销售管理、顾客服务、广告管理、公共关系、营销人员培训等多项职能。企业在发挥发挥各项营销渠道的时候,往往把握不住全局,厚此薄彼,比如:重销售轻服务,重新品开发,轻市场调研,从而致使营销管理出现“瓶颈”,业绩不佳;有的企业各项职能各自为政,信息上互不相通,行动上不加配合,难以形成整体营销的能力。这种营销职能不能协调配合的企业组织,攻防能力极其薄弱,不能适应环境和企业条件、目标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也不能抵抗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带来的企业的各种威胁。总体的营销水平直接导致了我国一些企业营销理念的单一性。
1.2渠道单一在营销界,渠道一直被誉为联系企业与市场营销的桥梁,是运送枪支弹药、补充粮草的“生命线”。渠道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企业在渠道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企业对“渠道”的含义把握不准确,很多企业以为渠道只不过是产品输往市场的一个通道,只要产品开发出来,合理地定价、适当的宣传就不愁销不出去。事实上,渠道对于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3品牌单一在全球化竞争时代,中国企业不缺乏产量优势,也不缺乏品质优势,但却无一个中国品牌进入世界百强品牌排行榜,可见中国企业缺乏品牌竞争优势。而要成功地创建一个品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要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科学传递,要具各“经得起沉浮,耐得起寂寞”良好心理素质的领导者。这就使得一些不具备优势又缺乏远见的企业宁愿为别人为“贴牌”,也不愿走自己的品牌之路。缺少品牌支撑的企业在遭遇强大竞争对手时往往束手无策,为了寻找迅速击败对手,他们把目光锁在了“价格”这把杀手铜上,希望寄“价格”之手获取企业新的增长点。
1.4市场单一我国的企业的市场缺乏创新,市场表现形式单一,有的企业不进行市场调研,盲目的生产产品,导致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通,更甚者,导致破产。所以企业要学会创新。
这里的“创新”是多方面的,不仅指产品,还包括营销策略、实践精神等诸多方面。在产品上,我国的企业不注重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一些企业,他们有的奉行“我能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的生产观念,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生产,致使产品货不对路;有的推崇“酒香不怕巷子深”,坚持“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的产品观念,因迷恋过去曾畅销的产品,认为质量是决定产品销售的唯一标准,缺乏市场敏感性,影响了企业发展;有的奉行“我生产什么,就设法让人们买什么”的推销观念,他们不关心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只重视广告方法、推销方法的应用;也有一些企业树立“顾客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的市场营销观念,这虽然进步很多,但过于强调“消费者沦”的市场营销作用,也会出现一些消极影响,比如完全按照购买者的需要和欲望去组织生产,可能会压抑企业产品创新,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
2新形势下企业的特征
新的经济形势下,经济时代已经是信息时代,市场经济表现出了新的特征,要求营销方法必须符合信息时代的特征,企业才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信息时代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生产活动中,更多的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广泛的使用了信息处理技术,从而从宣传、生产、管理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企业的各个环节都有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二是网络的信息化时代,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将信息传递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从而使人类活动的各方面表现出信息化与全球化的特征。
三是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信息时代,社会财富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积累,新产品、新技术、新观念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管理、决策和创新的压力越来越大,信息成为生产和管理的基础,要开发和研制新的产品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层也是不小的挑战。
3企业营销管理的方向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法,还要有对营销方法的合理管理,这样才会相辅相成,下面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营销渠道管理的方法。
3.1理念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企业市场营销理念创新必须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发展趋势,为消费者提供人本化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对市场的发展动态、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只有做到事前清楚,才可以游刃有余,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以更加专业化、个性化、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市场营销理念创新。企业必须将创新理念应用于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在新形势下,消费者大多由被动消费转变成主动消费,许多消费者会积极参与产品的制造过程,有的消费者还以个人的偏好要求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和定价进行改造和组合。因此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时,应以此为基准,使消费者成为市场的主人。
营销理念创新是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选择营销创新模式的主导。企业应转变传统的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营销理念,主动利用知识资源来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引领消费潮流,实现根本性的创新。比如,“王老吉”的营销理念就是一种根本性的创新。“王老吉”其实就是一种“凉茶”,却被营销成“饮料”,从中医的角度入手,“怕上火,喝王老吉”成了人们喝茶的时尚潮流,这就是“王老吉”的核心营销理念,也是最大的卖点。正是这种市场营销理念的创新,使“王老吉”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成了茶饮料的“龙头老大”,品牌独具特色。
3.2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消费者购买需要五个环节:确认需要、收集信息、评估选择、购买决定、购后评价。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择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所购买的品牌必须是知道的品牌,这个品牌必须有很好的质量保证。消费者才会放心的去买。作为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品牌亮点,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然后再不断的提高质量,其实,归结起来,提升品牌内在靠产品的质量;外在靠营销中的宣传活动,共同打造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3.3渠道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现代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如果企业墨守常规,不进行渠道的开发,那么企业必将会被社会所淘汰,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知识社会逐步取代工业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也正发生这变化,一切以知识为中心,形成了一种以知识为财富的价值标准,所以企业应该大力开发知识型的产品。近年来,节能环保的理念日益的深入人心,企业要多渠道开发符合人们消费观念的产品,集知识密集、高科技、高智能、高环保为一体的产品。
3.4市场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一个企业没有市场,就意味着这个企业已经被社会淘汰了,市场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不断地开拓市场,才会有更大的收益。企业要保持年轻的活力,不断地吸收新鲜的血液,不断地进行创新,包括产品的研发,营销策略的推陈出新、勇于实践的勇气等多方面。在产品的研发上,企业的科研人员要把眼光放到长远,结合国际的先进水平,结合市场的调研,不断地开发符合大众消费的新产品;营销策略上,我们不能照搬书本上的理论,结合消费者的需求,敢于创新,制定一套符合市场规律的营销方法;在实践精神上,我国企业要勇于实践、敢为人先,不断地总结得失。
4企业营销管理的意义
在企业中,完善的机制,合理的管理,有效的营销渠道,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发挥企业的管理职能,在企业的市场营销中举足轻重,有了管理,营销会变得井然有序,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也会非常默契。不言而喻,工作效率也会提高,下面简单谈几点企业管理的意义:
4.1有利于人员的合理配置企业营销中,管理者应该根据个人的能力,进行内部营销组织调整。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市场营销要素。
4.2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营销的过程中,不断要进行总结,不断地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只有经过良好的调整,企业的才能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3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开拓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高科技成为市场的主宰力量,市场需求不仅潜力无限,而且逐步涉及各行各业,具有极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利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和市场的发展紧密起来,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新,企业的发展才能稳定长久。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浅析我国企业营销观念的创新[J].现代商业.2010(14).
[2]胡玉华.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管理中的控制[J].化工管理.2010(6).
[3]李金梅.我国企业营销创新策略[J].企业导报.2009(12).
[4]施晓虹,王莹红,谈企业营销策略[J].统计与咨询.2007(1).
社会经济研究范文6
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了一条与经济相反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初,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分散的、开放的和学者自主的,类似于“市场经济”。一个人研究什么题目,主要由个人来选择。对科研题目的限制主要是意识形态的,其他方面则很少有限制。但是,从80年代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始趋向于“计划经济”,开始搞五年计划,于是有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规划等。最初这些规划主要是国家的,后来逐渐发展到省、市和学校。现在每年从年初开始,每位高校教师都面临着申报五个级别的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市社科规划项目、学校社科规划项目。
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层级和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对每个项目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就国家级项目来说,在“七五”和“八五”期间,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但是现在,最少的项目也有几万元,而一些“重大项目”,则投入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省、市和学校也步其后尘,只是规模和数量按比例缩小而已。对于经济不发达省份,面对民生和义务教育各方面的困难,可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资金极为有限,但由于纵向和横向比较的压力,也不得不设立自己的社科规划项目。
近年来,国内关于学术规范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中国学术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讨论主要集中于学者个人的“失范”,如剽窃、抄袭和造假等。我认为,个人的“失范”与宏观学术环境是分不开的,而这种宏观学术环境则变得越来越像“计划经济”。
这种“计划经济”具有垄断的地位,不仅因为它控制了几乎所有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而且因为它为所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强制性的方向和课题。如果从国家到学校的各级规划项目能为研究者提供资金上的帮助,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这种“计划经济”具有垄断性,所以它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许多弊端,正如经济领域中的计划经济那样。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计划经济”有哪些弊端?
首先是资金投入方面的弊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能够拿出一大笔钱用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这是难能可贵的。正因为如此,这些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应该十分谨慎。我认为目前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资金分配的不公平。这里的不公平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地区之间的不公平;个人之间的不公平。更重要的不公平在于制度。资金分配的制度是不透明的,而且也没有有效的监督。就各级项目的评审来说,评审的具体结果同具体的评审专家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换了专家,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国家级项目也设立了一些“无知之幕”,试图屏蔽掉个人信息。但是这种“无知之幕”太薄,很容易穿透。这里不是说专家个人不公正,而是说评审的制度对专家没有有效的约束。
如果没有有效的约束,任何人都可能不公正。第二,资金使用的不合理。国家、省市和学校能够拿出一大笔资金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这是一件好事。从宏观方面来说,这笔资金的目的应该是改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工作条件,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由于目前的资金分配制度是同项目申请者个人挂钩的,而得到项目资助的人又很少,结果是少数人的研究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而大多数人的研究条件依然如故。我认为,应该把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大部分资金用于公共研究条件的改善,如图书馆、教师工作室、电子图书馆、信息库等。
在这些方面,目前国内大学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第三,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率。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资金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是一笔糊涂账,任何人都难以说清。作为研究者,我们清楚地知道,在各级规划项目中,相当大一部分项目即使没有这么大的资助(如几十万或上百万),或者根本没有任何资助,也是能够完成的。另外,在各级规划项目中,图书资料的支出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这些图书资料目前都保存在个人手里。如果将这些资金用于学校的图书馆,使用效率会高得多。
其次是产出方面的弊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高投入并不能保证获得高产出。在这里,“高产出”不是指科研成果的数量,而是指科研成果的质量。在各级规划项目中,高质量的成果所占比例很少,特别是缺少开创性的成果。这是由以下一些原因决定的。
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由于各级规划项目的课题产生于“计划”,而“计划”是根据某些专家的意见制定出来的,所以这些课题仅仅反映了很少一部分研究者的理论视野和理论兴趣。对于绝大多数申请者,他们必须按照课题指南或者按照“原题”来申请项目,即使他们对这些课题并不感兴趣。如果没有理论兴趣,就没有创造性成果。第二,课题完成的时间受到严格的限制。所有的规划项目对课题完成的时间均有限制,一般而言,一个课题的最长时间为三年。如果一名研究者从立项开始从事研究,其成果形式是专著,那么他在三年内很难高质量地完成。另外,有的规划项目要求以发表的成果来结项,而从书稿写完开始联系出版到正式出书,一般也需要一年时间。在这种时间压力下,各级规划项目中很少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就不难理解了。第三,学术研究应该是自由和开放的。一个人研究什么,应该主要由其理论兴趣来决定。在没有理论兴趣的情况下从事研究,只能产生“充数”的成果。任何科学研究的“计划”无论多么完善,都无法涵盖众多研究者的理论兴趣。如果学术研究没有自由、开放的空间,那么也就不会有创造性的成果。所以,要想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关键不在于提供项目和资助,而在于创造出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
最后,申请各级规划项目成为高校教师的沉重负担。出于各种原因,目前全国所有高校对各级规划项目都非常重视,对高校教师应该承担的科研项目也都有其相应的要求。
由于各级规划项目数量有限,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申请到课题,特别是国家级项目的课题,因此,这些要求对每位教师都构成了相当大的压力。第一,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把科研课题同教师职位和校内津贴挂钩。如果没有科研课题,可能就无法申请高一级职称,或者得不到相应的津贴。有的高校规定博士生导师必须要有科研课题,如果没有课题,那么就停止招生。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来说,这些要求都是不合理的。因为没有各级规划项目的课题不等于没有自己个人的研究课题。另外,即使没有各级规划项目的资助,研究者仍然可以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第二,目前我国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经费主要是以各级规划项目的方式来分配的,包括高等学校自己的经费在内,因此,一位高校教师如果想从事学术交流活动(如参加学术会议),那么就必须申请各级科研课题。如果没有课题,那么就无法从事学术交流活动。第三,迫于申请和完成各级规划项目,导致研究者个人的学术“失范”。申请者的学术成果是获得课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迅速取得大量科研成果,或者为了尽快按期完成在研项目,促使一些研究者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学风不正、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
目前,各种学术著作的最重要读者群体是研究生。在标有各级规划项目资助的出版物中,有多少是研究生们有兴趣翻一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