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1

一、 我国农机化发展状况

随着农机装备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量大幅度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正在替代落后的传统手工生产方式。目前跨区机收的成功经验正向水稻、玉米等其他作物和生产环节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服务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运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加快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增强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

二、加快我国农机化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1、对农业机械化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1)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继续发展小麦、水稻、大豆和优质、专用、高效粮豆生产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烘干、精深度加工、新鲜包装等机械设备,延长产业链,为粮食稳定增长服务,为提高粮食品质服务;大力研制开发蔬菜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和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加工的机械化;着力推进品种工程、优质饲料工程、疫病防治工程、保鲜贮运工程、质量检测和卫生安全工程的农业机械化及其信息服务网络现代化,为外向型农业服务;积极推广有利于减轻污染、节约能源、保持环境的机械设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2)从过去主要侧重于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由侧重于农机动力增长转变为向增加作业机具、配套农具倾斜;由侧重于小型农机具增长转变为向大中型农机具倾斜;由单项作业机具的增长转变为向复式作业机具倾斜。

(3)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次序从过去重产中、轻产后转变为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机械设备,通过精加工和深度加工进入国内外市场,再根据市场需求和规模发展产中环节的机械化,建立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2、大力促进农机技术进步

发展农机化,必须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不断满足农民对先进农业生产工具的需求。要坚持自主研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农机装备技术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尤其要集中力量解决紧缺农机产品的关键技术装备,加大农机装备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加强农业机械技术质量监管保证工作,提高农机产品质量、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要紧跟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重点抓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和节水农业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把特色农机化项目的试点做强、做大。

3、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机化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特色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农机化发展重点。首先,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等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技术经济条件和投资环境,实现农业机械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其次,粮食主产区要努力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

4、完善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山区乡镇;农业机械化;问题;对策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为提高农业的效益,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农业走机械化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1 山区乡镇农业机械化遇到的问题

1.1 相关服务部分不健全

不同于平原地区,山区的能源机械化开始得比较晚,相应的服务远不如平原地区健全、完善。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主要还是平原,农机的销售和服务也主要以平原地区为主。山区因为地下复杂、耕地分散,在各方面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较少,国家的财政补贴也较少。另外,农业机械化的技术人员、指导人员比较少,只能提供有限的指导服务,资源远不如平原地区丰富。相关的示范基地较少,不能及时的把先进的农业机械引入到山区,造成了山区农民想学无门的现状。

1.2 针对山区农机种类偏少

虽然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研发投入,新的农机种类不断的出现,但针对山区的农机种类还处于一个偏少的状态,针对适合山区的农机种类研究投入有待提高。在为数不多的适合山区的农机种类当中,有的机械性能较差、价钱高,农民难以支付购买费用,不能满足山区的农业需求。虽然有一些微型、小型的新型农机在市场逐渐出现,但种类仍然比较少,价格居高不下,山区农民收入有限,农业机械购买比较吃力。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机设备供求之间的矛盾急需解决。

1.3 农机人才的缺失

山区农业机械化道路离不开农机人才,而现实是农机人才缺失比较严重,有的农机工作者的观念需要改变,素质有待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机进入山区,农民希望掌握相关的农机知识,而相关的农机人员的知识结构老化,培训方式单一,服务意识不强,管理落后,这十分的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由于投入有限,农机人员的数量也比较少,山区乡镇农机的行政性职能有所弱化,难以满足广大山区实行农机化的要求。

2 发展山区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有力对策

针对目前山区乡镇农业机械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对的对策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完善服务机构

山区乡镇的农业机械化还处在一个起步发展阶段,针对目前山区农机服务机构的现状,要保证农业机械化的健康、迅速的发展就必须要完善目前还不健全的服务机构。首先要在政策上、资金上的投入力度,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解决目前山区农机化服务机构中遇到的资金困难。其次要加强领导,完善农机合作组织的服务,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切实开展机械化服务,完善服务的职能,转变服务的观念,建立一个健全的农机服务机构。有了这样的保障,才能为山区农业机械化提高有效的服务,指导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2 大力设计针对山区的农机

针对目前大部分农机不适合山区农业的特点,要实现山区的农机化就必须要大力设计针对山区的农机,设计针对山区农民购买力的农机,让山区农民有更多适合山区复杂地理条件的选择。要加大科研力度,积极研发引进适合山区的微型机械和新技术,促进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加大与相关的科研部门、农业部门的合作,把理论转化为实际,把设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农业机械,丰富适合山区农业的农机种类,改变山区农民想机械化而不能的现状。还要大力推广适合山区农业的机械,加大推广的力度,及时解决遇到的农机问题,为山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使山区农机的使用覆盖面更广。

2.3 引进人才

引进人才是改变山区农业机械化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人才质量的高低和人才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不仅要引进专业的农机人才,对于现有的农机人才还有加强培训,促进他们素质的提高,观念的转变,切实的投入到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建设当中来。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机人才体系,对于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各环节都有专门的技术人才、服务人员去解决山区农业机械化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山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机人才队伍才能为实现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保证。

3 总结

山区乡镇农业机械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不止这些,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时制宜。总的来说,人才、技术、设备几个问题是困扰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几个难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大投入,完善服务体系,丰富适合山区的农机种类,引进人才。只有这样,山区乡镇的农业机械化道路才能走得更顺,农业机械化水平才能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传爱.浅山区乡镇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机,2013,(2)

[2]李有田.丘陵山区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14)

[3]阳厚霖,张天顺.山区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机化,2004,(4)

[4]张洪军.山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路[J].科技信息,2012,(25)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现代农业 农业机械化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171-01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一直是衡量我国农业是否现代化、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基础一直比较薄弱,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比较低,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变革给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提高对现代农业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认识和理解,不断采取科学的手段,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我国的农业产量,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一、阐述现代农业的内涵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更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不同国家对现代农业的定义和理解不同,美国认为,现代农业包括食物以及纤维体系两大部分,并且可以划分为3个供销环节,这三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密不可分。第一个环节是产前环节,此环节主要负责供应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料;第二个环节是产中环节,该环节一直贯穿整个农业的始终,从播种、栽培一直到收获为止;第三个环节是产后环节,主要是对收割的农业进行后期的加工和处理,以便制成农产品运往世界各地进行销售。而日本则认为现代农业大致以农业和食物关联产业为定义。对于我国来说,现代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以及产后三个领域。总而言之,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只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一国农业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村人均机械设备明显增多,并且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基础之上,我国的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逐渐提高,极大的增加了我国农业的产量,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获得了大丰收,农业机械也逐步使用在了经济作物和牧草等新的领域,使得农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不断为农业提供越来越优质的服务,再加上不断建立和健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体制,使得我国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竞争力也获得显著提高。然而近年来,尽管我国高度重视农业问题,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然而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和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首先,传统的机械化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的需求,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低下,再加上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后难以适应,使得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难以获得真正的改善和提高。其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较低的机械化水平导致我国的农业现状难以获得改观,难以达到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延缓和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最后,水平较低的机械化水平使得我国的农业竞争力较小,难以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三、提高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农业机械化水平能否获得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农业经济能否取得发展,我国国际竞争力能否提高等重大问题,因此,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力度,提高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机械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管理水平,需要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后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因此,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机械化发展体制,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制度的支持和保障。第二,大力购买农业机械设备,加大补贴投入和力度。过去农业机械设备严重不足影响了对农业的正常投入和使用,为了避免设备不足的现象,在政府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采取贷款、设备基金等多种方式进行集资加大对机械设备的购买,以便其机械设备能够满足农业的生产需要。甚至可以对部分机械设备进行免税,从而减少设备成本,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第三,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农民对机械设备的认识并使得农民能够熟练操作机械设备进行农机作业,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才能提高农机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然而,在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对于广大农业相关人员来说,能否提高我国的机械化水平,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善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J],天津科技2004(03).

[2]李颖,杨慧敏,组建无公害农业产业化深化农村内部就业途径[J],甘肃农业.2003(10).

[3]李昌洲,山东省无公害农业施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2(06).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研究探讨

农业机械是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重要载体。所谓农业机械化,也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过程。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可见,只有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维,充分提高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落后的生产环境,使他们真正享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下一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希望对我国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有所借鉴帮助。

1.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整体发展水平低

从当前我国农作物机械化程度来看,小麦生产基本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很多地区拥有较多的小型农业机械,动力很小,新技术的农业机械没有完全普及开来。其中,拖拉机、三轮农用车作为目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机,在农村、农民的普及面较广。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农机结构的不合理性日益显现,也就是动力机械配套的比例比较低。同时,农机化发展也存在着地区的不平衡性,经济发达地区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是边远山区的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这也是制约我国农机整体发展的一大瓶颈。

1.2农业机械设备陈旧老化

目前,农业机械的陈旧老化也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我国农民多是小规模家庭经营,农民的购买力相对不足。农民手中现有的农业机械比较陈旧老化、技术状况差、生产效率低,新型农机十分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阻碍了农机化发展进程。这就要求我们要采用正确的发展战略,合理选择农业机械,优化机械化各个环节,借鉴先进经验,集成有关技术,在农业机械的管理、推广方面进行创新,尽快改变农业机械陈旧老化的现状。

1.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正在从粮食生产机械化向效益农业等领域拓展迈进。同时,原来以产中为主,而目前则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在这种情况下,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先进新机具、新技术满足不了农民要求,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太少,个别领域甚至是空白,这也不适合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1.4农机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虽然我国近年来农业发展水平日益提升,但农机管理和服务水平显然跟不上农业发展要求。当前,我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很少,合作社经营耕地比较有限。此外,农机服务市场还不够健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没有实现规模经营。农机服务组织相对薄弱,经营机制比较松散,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服务程度比较低。近几年农民自发组织的农机合作社,发展资金缺乏,诸多合作社存在机具不配套、建设不标准、管理不规范、功能不完善、经营没效益、发展没后劲等问题。所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农业机械应运而生,而能够掌握运用的农机从业人员少,农机管理、服务、监督工作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2.下一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

2.1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逐步建立

在下一步的工作进程中,建立起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有力举措。在创建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过程中,要着力引进先进、高效的新技术、新机具,逐步形成合理高效、节能低耗的科学机具结构,实现农业发展全程机械化,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进而引导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集约化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2.2农业机械与农业结构调整更加配套

随着未来农业机构的进一步调整,要进一步拓展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调整优化农机化结构布局,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步伐。要全面优化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的比例,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的比例以及种植业机械与其它行业机械的比例,以此优化农机结构,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方特点和产业特色,合理进行农机发展布局,努力形成区域发展优势。要把农业机械化产中环节利用向产前、产后利用延伸,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

2.3农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持续加强

随着我国农机化的深入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健全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服务水平,推进农机服务向产业化、社会化迈进。其中,要尽快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农机服务队等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其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也就是说,要对目前的农机资源进行重新合理优化配置,确保得到有效利用,克服农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全力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实现农机规模经营,提高农机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2.4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环境日益优化

可以说,农业是一个存在风险的产业,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农业机械作为服务产业,其使用经营风险更大。为此,我国出台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这是一部与农机化密切相关的法律,目的就是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农机扶持力度。目前,我国正处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早、中期阶段,也是政府支持农机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发展农业机械化投入,尤其是加大农机部门研制开发力度,加大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经费投入,加大农民购买先进机具资金补贴扶持,从这些方面加快农机新技术推广步伐。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践“中国梦”的具体行动。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全面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目标,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全面服务“三农”,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农业机械整体发展水平低、农业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农机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将逐步建立,农业机械与农业结构调整将更加配套,农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将持续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环境将日益优化,农业机械化也必将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福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

[2]李志红,杨良玖,全腊珍.我国耕整机械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5(03).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字】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一步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也顺势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就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肤浅的论述: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性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句名言,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依靠于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机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转为农业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措施之一。只有把农业机械化的科研成果采取示范推广或其他的方式,向农业机械的使用者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才成为第一生产力。所以,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新机具只有通过技术推广应用后才能被人们所认识,新的农业机械才能被农民所接受,新的农业机械化科研成果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若没有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最好的农业机械化科研成果只不过是一件陈列品,没有推广应用的科研成果,对人类就没有贡献,就没有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切实地把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做好,农业机械化的科研成果才能真正成为农业的生产力,农业现代化才能早日实现。

二、目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在新机具的使用性能或者新技术研发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农机化推广应用方面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不完善,有的地方没有专职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只是由基层农业服务中心派员负责,缺乏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从事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使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较难开展。而且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的办公条件亦比较简陋,普遍存在推广经费不足、推广的方法和技术比较落后,推广设备已经严重老化,以及没有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基地等问题,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方面带来了诸多难题。

另一方面,作为农业机械的使用者,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大部分农民心理是因循守旧,这种心理直接导致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难以被农民所接受,农民存在对农业机械新机具、新技术保持观望甚至怀疑和抵触的态度。这种传统落后的思想和抵触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变得困难,妨碍了农机化科技成果转变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

三、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先进生产力集中地表现在农业机械化应用上。要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发展现代的农业机械化,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建设更具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在生产力以及生产质量的水平,必须通过现代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使农民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转移,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加强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的办公设备和条件,培养一支具素质高、业务精的农业机械化专业技术人才,稳定农机化专业技术推广人员,使他们更好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

(二)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方法

由于农业机械化技术主要是面向农村推广应用,推广对象主要是农民,所以,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要认识到农民思想比较因循守旧,对新生事物的认识以及接受方面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推广的渠道上,应该利用现场示范或者视频播放等比较直观的方法进行推广,同时也可以结合样机展示和图片教学等方法。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农业作物、农艺要求等具有适应性的农业机械进行针对性地推广,以引起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或新机械的重视,让农民或者机手直观地认识到新技术的效果,从而引发他们对新技术或新农业机械的兴趣。同时,把建立实验示范基地作为地区推广的重点,通过示范基地引导农民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使他们亲眼见到农业机械新机具或者新技术使用后的实际效果,从而转变传统的观念和心态,自觉改变农业生产行方式,主动将新农业机械或者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去。

(三)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广大农民是使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主体,因此在选择新技术和决策的时候也需要农民的广泛参与。因此,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尤其是科技素质。在这方面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展技术培训,着重在农村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的整体科学素质,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转变农民传统的观念,使农民对新事物、新技术有更强的接受能力,增强他们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四)加强农业机械科研开发与推广的相互配合

农业机械化技术科研开发单位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要做到密切配合,把科研开发以及推广服务进行有机结合。尤其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要建立示范推广基地,科研开发与技术推广通力合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负责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工作,同时把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或新机具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向农业机械科研开发单位反馈,使农业机械科研开发单位更好地对新技术或者新机具作出技术改进。并有针对性地对农民的实际需要开发新的农业机械和新技术。两个部门相互配合,又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提高农业机械新技术和新机具的使用性和适应性,研制出地区适应性广的农业机械,做到优势互补,协调合作,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农业机械化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措施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实施和推广的关键载体,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

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作业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为农场规模扩大,农产品品质提高,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农业机械化过程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从各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都要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机械化投资会引致知识的积累,农业机械投入与知识积累形成一种有形投入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的复合资本品,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

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2.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农民传统的耕种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许多农民对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接受处在犹豫观望状态,一些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脸面,为了在人前抬起头,这种思想与市场经济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2)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大中型农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在种植业和农产品粗加丁领域,机械化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役畜生产,但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对农业增产增效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3)农户经营规模小型化和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的矛盾突出。土地属分散经营,大片作业受到限制。(4)作业成本居高,农民热情降低。由于油料涨价、机车空行程多、机车老化耗油增大等诸多因素,使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降低、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构成农机作业各项成本中,油料成本已变成主要成本。油料的价格变动对农机生产成本的影响最大,若成本过高,则农民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急剧降低。(5)农机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县、乡、村二级农机服务网络缺乏服务手段,特别是在农机具作业过程小更显得无所作为,使服务水平与农机现代化水平不相适应,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不适应市场化、国际化需要。

3.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建设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围绕该法,完善配套措施和保障手段,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行业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度。从2000年开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入反哺期和转折期的省(市)和地区将继续增加。因此,中央财政补贴应加大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以增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除采取政府补贴、部分出资的政策扶持外,还可通过建立基金、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机械化,发挥政策调控功能,以调整、优化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结构,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依法对农业机械作业继续执行免税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作业实行一定补贴政策,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强农机经营主体的竞争力。

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应依法加大对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应尽快建立农业机械科技开发专项基金,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重点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研开发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对市场需求大的短缺产品进行重点开发。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和示范推广,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参与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结合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有一定基础、区域经济明显的市(县),进行重点示范和扶持,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和机械化水平。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通过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示范作用。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规定,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

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继续实施农业机械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政府间的农业机械化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加强农业机械标准化、质量监督等领域的交流,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另一方面扩大有竞争优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输出和农业机械产品出口。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扩大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鼓励国外先进农机企业到我国合资或独资办厂,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竞争能力和农业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农民收入提高,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症结,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为更好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力度,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