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1
随着现代化进程发展速度的加快,面对各种各样的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部分公共职能及时调整自身的职能范围,从市场和社会团体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与服务,重新界定为民服务的职能空间,成为一个与农村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力量和谐共处的职能政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着力于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和条件,应将职责范围主要限定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及时农业与气象信息,解决相关的困难和难题。另一方面,通过生态文化宣传与教育来提供知识指导,通过环境人才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为了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行,应通过相关部门领导与支持,进行必要的规范与界定,杜绝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当干涉。
2.加大监督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大力鼓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事务,通过群众对生态建设事务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增加自身主人翁精神,为此,可以建立一个群众信息沟通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建设意见征询制度、生态法规执行监督制度。还要鼓励其他群众力量的监督,形成监督与约束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完善,以符合社会的需求。
二、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增强有关单位的服务体制,正是为了切实实现这一政府功能转换,国务院于2004年3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强调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党政关系和政府行政方式提出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这就是要求政府转变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理念,在对基层政府与农村民众之间关系进行正确定位的基础上,打造服务型政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就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现代公共服务理念。服务理念是树立现代政府权威的基本基础。现代政府以服务民众为目标,政府权威建立在民众的认可、拥护和自愿服从的基础上。服务理念为树立政府权威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要明确政府的性质,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强大的政府权威。政府对社会事务实施有效监督是必然,此种行为是正义和公益的化身,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就加强管理有违于生态规律和违反群众意愿的项目,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以服务群众为导向”的新型理念,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民本意识以及公众至上意识,从而真正做到为民奠定思想观念基础。
2.农村的生态建设,要求基层政府由原来的管理者转变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经济社会而全面协调发展。同时,政府还要成为共同生态利益的维护者。相对特定社会团体而言,政府具有公共代表性。它为农村提供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为使环境执法监督规范化、制度化,不流于形式,切实提高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农村环保执法监督机制应由二个监督层面组成:一是上下级政府监督,即上级政府把下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开展的好坏作为政绩量化考核一项依据;二是环保机关形成上下级的垂直监督。对个别环保机构执法不力或不作为进行严格查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及行政责任,这两种监督制度的实施即能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的发生,又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保证农村环保法制建设顺利进行。
3.正确定位政府与社会团体、群众之间的关系。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政府身份转变,要求重新定位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合作关系,大力促进群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形成基层政府与农村民众、政治国家与社会自治组织之间良好合作、共同治理的局面。
三、解决基层农村占有公众信息比率量
在我国基层农村地区,由于空间范围广阔、信息传播手段相对落后,以及农民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从而造成政府与农村社会组织及群众在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称。所以,需要政府在运作方式上的公开、透明,并对公众知情权与参与权予以充分保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建设透明政府化办公服务的关键核心在于确保农村生态环保方面的政策法规、生态环境状况方面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1.合理确定基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公开的范围。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严格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化。向农村基层团体和广大农民群众公开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环保政策、环境质量现状、环保项目(包括可能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规划等信息公开化。
2.大力培养农民生态信息意识。培养农民的生态信息意识,要满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需求,这是我国健全农村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与前提。这就要求在要在提高农民的生态文化水平与生态科技素质,增强其获取、理解并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信息的能力的同时,建立健全群众生态建设参与机制,邀请部分群众代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制定,并加强向广大群众进行生态信息的传播与宣传。
3.确保各地生态信息公开与及时、真实与完整。信息公开能否及时,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直接关系生态信息公开的效果与传播速度。因而,各地有关部门应通过多渠道和立体化的生态信息源获取更多、更广泛的生态信息,对其进行分析与整理,并及时地向群众宣传与公布。同时,还应建立生态信息反馈机制,以便政府能够随时掌握农民群众的生态诉求,促使政府与群众之间生态信息的良性双向互动。
4.政府生态信息公开形式应多样化。政府在进行生态信息公开时,应充分考虑农村的形势和特点,综合运用传统的村喇叭和广播,或印发有关农村生态环保方面的政府信息手册,面向农村的电视频道、农村现有的农业信息化网络以及培训专职信息员等便捷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对生态信息进行公开与宣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2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近年来,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农户、诚信文明户创建活动,农村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理论宣讲对谈、千台大戏送农村、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产生了广泛影响,切实提高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1、抓生产,促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物质基础不断夯实。坚持把发展一特四化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的首要任务,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了传统产业向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转型步伐。以蜜瓜、枸杞、甘草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32.7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4%。全面推进养羊大县建设,全县牛羊饲养量达到68.5万头(只),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坚持政府鼓励推动,政策扶持引导,市场服务运作,城乡统筹兼顾的思路,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累计输转劳务6.8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85亿元。老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元,农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
2、抓基础,促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各乡镇始终坚持以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建设。紧紧抓住我县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的大好机遇,按照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市率先编制了《瓜州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完成了15个乡镇规划和73个行政村的村庄建设规划。2015年在来,通过将村组道路、抗震安居房工程、农村沼气、安全饮水、中低产田改造、扶贫开发、农村教育卫生设施建设等项目进行整合,集中连片组织实施,争取整合农村项目资金两亿多元,农村乡镇共开工建设各类新、续、扩、改建项目40多项,积极推进集镇道路铺筑、人行道改造、树木栽植、环卫设施配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商业门店改造以及小康住宅建设等工程。示范村也大力实施通村道路铺筑、铺筑人行道、生产通道整修、五改四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已建成居民点改造提升点59个,完成农村住房建设总投资过亿元,完成新建市级高标准小康住宅建设350户,县级分散小康住宅20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已落实8750户。投资9.33亿元,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双塔总干节水改造、生态节水灌溉、水库除险加固、渠道改造维修、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等项目;投资2.2亿元,实施了通乡油路、通村油路等通乡通村道路,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18公里,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抓整治,优环境,努力打造清洁优美新农村。针对农村环境卫生差的状况,出台了《瓜州县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考评办法》和《瓜州县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考核验收标准》,通过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机构,落实专(兼)职保洁队伍,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初步建立起卫生清扫垃圾集中清运制度。县建设局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编制了《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村容村貌整治的标准要求。各乡镇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参与、集中整治的要求,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以公路沿线、村庄周边房前屋后和集镇市场为重点,在所有乡镇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广大村民广泛参与,清除陈年垃圾,打扫卫生死角,有效改善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工程,以林业项目建设为支撑,投资1.05亿元,突出抓好千米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日协贷款石岗墩风沙口二期治理、退耕还林工程续建、封滩育林、三北四期防护林、重点生态公益林和防护林等林业生态项目,生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一.五期间,共完成人工造林10.36万亩,天然林草植被封育200万亩,义务植树220万株,全县森林面积达到2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较2016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
4、抓教育,树典型,新型农民培养成效显著。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狠抓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编印《瓜州文明公民读本》8000多册,下发《文明礼仪读本》、《酒泉有礼》等4000册。大力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连续多年开展冬季集中教育活动,加强了农民党员的培训,提高了群众的政治素质。注重典型引导,大力组织开展道德模范、飞天骄子、陇原骄子等典型推荐评选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农民道德教育以及科普知识,狠抓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培训,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 260 场次,培训农民2.35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投资670万元架设172.9公里的电视广播信号主干线,解决了265个村民小组5.9万人收听广播、收看有线电视的问题,极大地丰富了移民群众生活内容,使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明显转变,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在逐渐形成。
5、抓载体,创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乡村把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作为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全县广大农村组织开展五好家庭、致富能手、创业标兵、敬老好儿媳、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农户、文明村镇等评选活动,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成绩斐然。止目前,共创建全国、省级、市级、县级文明单位(村镇、社区)分别是1个、12个、44个、194个,占全县单位总数的98%以上。全县信用社共评定信用乡1个,信用村24个,评定信用农户15387户,占总农户的70%,对信用户予以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对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民风及诚信的社会氛围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把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作为实现乡风文明的抓手,组织了千台大戏送农村移民乡镇文艺调演活动,在春节期间开展了大型秧歌调演、传统灯展、烟火晚会、戏剧晚会、书画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了瓜州的特色地域文化,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的提升。把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的保证,近年来,我们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目标考核、监督激励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在管理上,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综合目标责任管理,严格考核。同时,依托省、市文化项目,加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县15个乡镇都建起了文化站,配有文化专干20人;59个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室,占行政村总数的81%,建成农家书屋67个,今年计划再建的7个书屋已列入2011年全省农家书屋工程配送计划,届时将全面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形成了一批集村级阵地、文化室为一体的群众活动场所,并以此为依托,切实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1、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农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生产、抓收入、抓增收的问题上,对村民精神文化、道德层面的东西抓得不够紧。
2、部分乡镇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物质条件滞后,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全县乡镇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村与村之间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认识程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抓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不一样。我县被纳入省级扶贫参照县管理,贫困面大,特别是移民乡村财力困难,对村民的文化生活和文化设施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村容村貌改善不大,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
3、移民乡镇村民的思想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县是重点移民大县,大部分移民群众思想观念保守,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与本土农民反差较大,生产生活习惯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依然没有摆脱等、靠、要等落后思想,崇尚科技文化氛围不浓。
4、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投入不足与作用发挥不尽充分的问题并存。随着文化惠民的工程的落实,村级图书室、农家书屋、村级健身场所等逐步建立起来,但由于村干部大部分都不能脱产,公共场所开放时间得不到保证,文化资源作用发挥不尽充分。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一是健全领导组织机制。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各部门各行业的业务工作,尤其要把各级领导抓农村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要着重改变目前乡镇党委副书记兼职过多的现象,乡镇应配备专(兼)职人员,明确每个干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形成人人抓,人人参与的格局,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有人抓、抓得起。二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形成完整的考核体系,量化、客观、全面并重点考核工作创新、社会效益和长远规划。要逐步改革投入模式,探索实行以奖代补等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工作进展和群众满意率同班子主要领导绩效考核、物质奖励相结合,按照工作绩效,奖优罚劣,进一步调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实效性。各乡镇要结合县十三五规划,制定精神文明建设长、短期规划,通过制定规划明确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对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的内容要有明确的规定,对各部门单位、个人担负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有明确的要求。通过规划对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起到导向作用,促使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将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8102
生态文明的根本宗旨在于尊重与保护生态环境,它是人类文明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种注重长远的发展方式,它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它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党的十提出要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情形时,要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善于抓重点,先解决主要矛盾,再逐个解决次要矛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紧密联合,努力为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选择一条适合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利益,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一种长远发展模式,强调制约的相对性,人类可以通过技术发展与资源的有效管理改善制约。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之和。它开创了人类发展的新阶段,是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与我们长期倡导的环境保护相比较,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具备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我们不能贸然的将生态文明简化,它是一个多元丰富的概念,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发展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行。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总结各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转变生产与发展模式,坚持良好的发展理念。
1.2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以人为本,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与最为迫切的问题,做到时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现阶段,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创造出适合于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使人类不再过度脱离自然环境。
1.3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只有自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才会主动改变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故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倡导人民群众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亲身践行,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与严峻性。
1.4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人和人、社会的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倘若人与自然之间不能够和谐相处,那么人与社会以及人之间的相处必定会处于不和谐的状态。只要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生产与生活秩序必定会打乱,能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必定会变得十分尖锐。
2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用辩证的观点对它进行分析,我们既要肯定取得的成果,也要发现它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随之不断恶化。党的十重点提出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是要想完全改善生态环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2.1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恶化
近年来,人们将发展的重心放到了单一的经济发展上面,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才叫做发展,于是GDP的增长成为了发展的唯一指标。往往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对生态环境会造成致命性的破坏。我国一直以工业大国闻名于世,发达国家将中国视为世界工厂,将高投入、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中国,这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粗放型经济模式所带来的后果是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人们只会一味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而忽略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2人口基数大,整体素质偏低,缺少生态文明意识
在全世界众多人口中,中国人口数量占了比较大的比重,而中国14亿多人口中,农民所占比重较大,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相对较弱,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多数情形下,人们破坏生态环境并不是有意而为,却在无形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伤害,由于人类对自身生产生活的生态效果缺乏认识与了解,一味地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而没有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上,一直是以政府为主导,人民群众参与甚少,于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公众便丧失了话语权,只能遵循政府意志,公众的参与意识与表达意识相当薄弱。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占全世界的10.48%,却有60%的水泥消耗率,20.3%的能源消耗与48%的钢铁消耗,在我国大多数城市我们都可以见到一种现象,许多楼房建好了,在很快的时间内又被拆毁,然后又进行重修,马路中间的花坛建好了又拆了重修,这种大规模的建房又拆房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水泥,水泥的制造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与煤炭,公众对于资源的错误认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2.3资源短缺,浪费严重
我国作为世界资源大国,资源总体数量较多,但人均资源却相当匮乏,我国森林资源仅为全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为28%,主要矿产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50%,我国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成不均衡的状态,并且资源的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根据统计可知,美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与资源不足中国的1/3,日本不足中国的1/6,发达国家对于钢筋水泥、木材的消耗不足中国1/8,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对于能源资源的消耗十分大,其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按照这种方式计算,我国本来就短缺的资源在不久的将来便会枯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
2.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掠取与过度开发利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越来越突出,数据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达到了198万平方公里,每年约有50亿吨的土壤因为水土流失而丢失,环境污染现象也随处可见,生态破坏的范围也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其破坏程度也越来越深,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是一味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却置之不理,环境污染不仅会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经济损失,换句话说,用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的经济增长是得不偿失的,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
3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3.1由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不会对自然进行无止境的掠夺,而是将自然环境视为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平等与尊重的。工业革命以后,经济飞速发展,人们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始对自然进行掠夺与开发,对生态环境没有应有的尊重与珍惜,从而造成了生态发展的不平衡。生态文明是一种致力于改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新文明,它倡导人们在追逐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不再做自然的主宰者,对资源不再一味掠夺,而应该充当生态环境的管家,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3.2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人类、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们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培养生态自觉意识,一个人只有意识到某件事情关乎到自身切实利益时,才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努力地参与。其中,从政府方面来说,应该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建立规范系统化的文明教育体系,大力宣传生态破坏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的危害,让其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3.3倡导绿色消费,节约资源
绿色消费作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种方式,应该被大力推广,鼓励在消费的过程中对垃圾进行妥善处理,提倡购买绿色产品,减少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积极引导人们在追求舒适方便的同时,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消费,这不仅能够满足我们当代人的消费需求,也为我们后一代的消费节约资源,为他们的生存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公众也应该相互监督,对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给予严肃批评,政府要及时主动的公开生态环保信息,让公众共同参与,保障他们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让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块变无声为有声,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3.4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方式,重视网络整合
目前,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宣传途径为学校、政府、大众传媒等,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享受着信息时代带来的诸多便利,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通过大力的宣传使之成为一种潮流,互联网具有高度整合的作用,具有及时性、互动性、整合性等特点,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大众传媒,应使其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统计数据显示,到2014年为止,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中国社会已经开启了大规模网络化模式,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这一平台,传播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举措,同时广泛收集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及建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当只是简单的保护环境,政府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等平台定期对外信息,关注民生,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发挥网络宣传的积极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做到不仅为当代人谋福利,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成.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到生态文明[J].思想理论研究,2014,(04):38.
[2]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7.
[3]彭向刚,向俊杰.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5.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4
2009年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将在我市召开全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这既是对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肯定和发展契机,同时也是对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检验和考验。对此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动员会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大力度,齐抓共管承办好这次盛会,推动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开好会议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目标,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做了大量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有力的发挥了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作用。
(一)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农民群众的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全市各旗县区和有关部门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坚持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一是围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看到中央和省、市委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看到党和政府对农民切身利益的深切关怀,看到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二是围绕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对农村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牧区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市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干净人家、精把媳妇”的评选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三是围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积极引导农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
(二)加大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力度,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几年来,随着中央、自治区、市委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的实施,各旗县区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相继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乡镇宣传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全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大力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多方整合资金,重点支持乡镇苏木宣传文化站和村嘎查宣传文化室建设。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的带动下,各旗县区普遍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的地方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已达90%以上,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各旗县区以文化阵地为依托,组织时事政策教育,开展集中文体活动,举办科技知识培训,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办成了思想教育的阵地,法纪教育的场所,科技培训的课堂,文化活动的园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活跃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全市以提高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为目标,紧密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面貌改善,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打造“北疆文明大通道”。近几年,我们重点抓了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固查线、五乌线、临赛线绿色通道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硬化路街巷,绿化、美化、净化村庄,重点清理城乡共建示范点上的破墙烂院、柴草杂物、污水垃圾,解决乱搭乱建、坑洼不平等问题,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村”建设目标。二是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市文明委抽调130个单位,分成30个组,由组长单位负责,共联了30个村,由几个单位联合起来联建一个村,三年之内将所联村庄建成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示范点的基本框架要求是“五改五建”、“三通、三化”(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养殖小区、建大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三是创建生态文明村。近几年,我市以建设文明生态村为目标,把发展生态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认真实施“生态家园”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启动了54个示范引领型村庄建设,建成乡村油路1913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沼气入户2.6万户,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4万亩,农田水利配套262万亩。四是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深化。各旗县区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按照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特色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环境面貌整洁优美的目标,全面加强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五是连片创建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各旗县区重点重点抓了主轴线沿线及两侧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中心小集镇及建制镇的创建工作,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不断深入,逐步显现出连片创建格局,日益发挥整体效应。通过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临河区新华镇、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2005年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9个苏木建制镇获得1-6星级文明镇,34个嘎查村获得1-6星级文明村。
(四)坚持多办实事好事,农民群众在创建中得到实惠。多年来,全市各地和有关部门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围绕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解决的问题,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每年办一些实事好事,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精神文明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自觉参与到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来。一是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市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奔小康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三下乡”活动,不断扩大“三下乡”活动的实效,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好评。二是认真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把“万村书库”工程与科技兴农、科技兴牧,与扶贫和各种创建活动相结合,在全市已建成个乡镇苏木图书室、个村嘎查图书阅览室。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所有的自然村实现了通广播电视。三是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帮助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务公开、卫生保洁等项制度,推动了这些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总的看,近年来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领导对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旗县区、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农民群众参与面越来越广,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效果进一步明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对照中央、自治区、市委的要求,目前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我们要按照中央、自治区、市委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发扬成绩、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扎实推进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区及我市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已步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要做好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城带乡等文章。要围绕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抓住提升农牧民素质这一根本,围绕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激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载体,围绕构建和谐农村牧区、解决好民生问题这个重点,围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牧区思想文化这个阵地。要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打破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城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现代文明加快从城市向农村牧区传播普及。要正确处理好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促进农村牧区精神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把握重点,全面落实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城乡共建、多办实事为重要途径,以活动为总载体,从抓试点入手,以点带面,连片创建,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提升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全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l、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
农牧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新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着眼于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培育新型农牧民。培养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合格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牧区各项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素质,突出培育新农民这个主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一要大力加强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和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要广泛深入宣传“十一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和重要部署,宣传中央、自治区、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深入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要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农民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二要抓好农牧民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培养新型农牧民,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帮助农牧民提高综合素质,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三要广泛开展“五进三争”活动。“五进三争”活动的基本内容是:道德规范进农家、政策法纪进农家、科技知识进农家、卫生健康进农家、文化活动进农家,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文明村镇。这个活动载体基本上涵盖了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涉及的主要任务,涵盖了农民、农户、农村三个层面,抓住这个总载体,广泛开展多种创建活动,对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要把开展“五进三争”活动同农村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创评文明村户、文明生态村和好媳妇、好妯娌、好婆婆、好农民评选结合起来,广泛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形成以“五进三争”活动为总载体,多种创建活动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创建格局。要通过多种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把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送到农村牧区,促进农牧民素质提高,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工作,使农牧民子女得到良好的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批市场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和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村牧区适用人才。
2、选准突破口,推动全局工作。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繁重,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突破,带动全局。当前,我们要把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促进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抓好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有利于提高广大农牧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农村文化设施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依托,目前农村文化设施严重滞后,必须着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乡镇宣传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发展一批文化中心户,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使文化资源向农牧民倾斜,逐步改变城乡文化资源失衡的问题,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二是抓好农村牧区文化活动。要积极抓好农村牧区群众文化活动,把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域传统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活动载体,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要依托农村牧区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要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要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培育内容积极健康、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教育引导农牧民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乡风乡俗。
三是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从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入手,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五改五建”、“三通、三化”(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养殖小区、建大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要引导和帮助农村完善公共环卫设施,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村环境面貌的较大改观。要把发展生产、农牧民致富和治理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以公共秩序、社会风气、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牧区和谐稳定。
四是以文明村镇建设为重点,推动农村区域性连片创建。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以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点带面,形成农村牧区域性连片创建的工作新格局。要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区域性片性创建活动,认真抓好区域性连片创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强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要抓好文明乡镇苏木、文明村嘎查、十星级文明户等常规性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建标准,丰富创建内容,创新创建方式。确保创建质量,提高创建水平。
3、切实建好试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抓好全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既需要宏观指导、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又必须抓好试点、培养典型、搞好示范,要通过先行试点,摸索经验,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各旗县区、乡镇都要选择一批经济发展、组织建设、工作基础和自然条件不同的村嘎查作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的试点。要根据创建文明村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要求,切实抓好试点的创建工作。要发挥好试点的带动作用,及时总结试点的创建经验,为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水平的地方提供学习借鉴。要搞好典型宣传,组织新闻媒体,集中宣传一批特色鲜明、时代感强的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树立一批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创建品牌。
4、服务农牧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服务群众、多办实事是搞好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件一件的实事抓起。要把创建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农牧民群众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要特别关注农村的困难群体,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对于安排了的实事,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务求实效。要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要求,组织各级文明单位根据各地创建规划,与试点村结对帮扶。一个或几个文明单位帮扶一个试点村,重点帮助农村牧区建设文化活动室、改善文化条件,建设公共设施、硬化村中道路,治理环境卫生、美化村容村貌,开展文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等。要把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评选和管理,作为文明单位年度复查和创建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使结对帮扶形成长效机制。各级文明办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精心组织,齐抓共管,全力开好这次盛会
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大局,实践表明,“以会促创”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推进战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推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和重要载体。自治区党委、政府之所以把全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放在巴彦淖尔市召开,就是为了更好地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展示已有的工作成就,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好的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新举措。因此,这不仅是巴彦淖尔市的一件大事,也是自治区的一件大事。
l、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全市上下、各旗县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把这次经验交流会作为推动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紧迫任务、头等大事列入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狠抓工作落实。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结合实际,在认真调查研究、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明确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要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城乡共建、各方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2、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是一个历史进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要着眼于农民的全面发展,重点规划一批造福于农民的教育、科技、文化项目,使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近期内可以选择一批经济条件好、文化基础好的试点,把重点放在培养新农民、建设新村庄上,在促进乡风民俗树立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等方面抓出一批特色示范点来,充分展示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的成果。各项创建工作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激发热情,形成合力。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3-0030-08
当前,城镇是各类生态问题的高发地和矛盾的交织点,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我国目前有大中城市660多个,这些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破坏等问题,阻碍着城市化进程的有序推进。如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实现中国城市发展的生态跃迁,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与矛盾的多发期,众多专家学者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为城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然而,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关系出发,具体研究两者之间的冲突、表现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的研究较少,本文将试图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探求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于城镇化建设过程之中。
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城镇化、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任务与目的是什么、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内涵与任务
1.城镇化的内涵与任务
城镇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是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总称。中国的“城镇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①:狭义的看法,认为城镇化就是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镇化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不断扩大;广义的理解,则认为城镇化就是社会化、工业化集聚区域的城市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同时包含着人们的精神文明层面的巨大进步的过程。综合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历史学、城市规划学等方面来看,城镇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第一,人口城镇化。这是城镇化的核心,其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过程②;第二,经济城镇化。这是城镇化的动力,是指整个社会经济中城镇地域产出比重的上升状态,主要指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非农化;第三,社会城镇化。这是指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会随着经济、人口、土地的城镇化而发生转变,城镇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由城市向乡村扩散的过程;第四,产业结构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符合经济规律(比较利益、规模经济等)的演变、发展过程③;第五,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这是指城镇空间形态扩大,城镇规模和数量增多,新城镇地域、城镇景观不断涌现,城镇生活环境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④。
实施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镇化所肩负的任务主要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因此,这要求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提高城镇内在承载力,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构建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2.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任务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及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关于生态文明的时代内涵,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①。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落实到现实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现实任务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②。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对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调整相应的政策制度与法律规程,引导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领域和谐有序,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节约,逐步化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分属于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两个不同的建设领域,虽然它们的概念、内涵、目的与任务各不相同,但这两大问题、两大建设关系密切,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城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
城镇是各类生态问题的高发地和矛盾的交织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在现代社会中,城镇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场所。目前,以常住人口即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计算,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设,占全国过半人口的城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城镇已然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间载体。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等生态环境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有序推进产生严重的阻碍和影响,同时也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国家的环境安全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合理、有序的城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促进意义。根据城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城镇化过程必然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化、城乡社区空间结构的的变迁。合理、有序的城镇化建设可以在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土地集约化利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求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条件。科学的、系统的城镇体系规划只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使城镇各项资源合理配置,使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得到综合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对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发展必然起到推动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③:建设好生态文明,能更好地节约资源,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才会不断提高,对未来才会更加充满信心,从而激发人们更积极地投入城镇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总而言之,当城镇化建设符合地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城镇化建设将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而生态文明的改善将大大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反之,当城镇化建设严重脱离实际,缺乏科学规划,盲目推进,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最佳结合:生态城镇化
生态城镇是实现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选择。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统筹考虑两大问题,促进两大建设协调发展。由于受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状态。在改革开放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过分强调了城镇化的规模扩张和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的思想,并付诸实践,从而导致了我国目前城镇化弊端的涌现。
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以及实践探索的历史教训,党和政府逐渐认识到了新时期的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①,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四大进程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生态城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生态城镇化巧妙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融合于一体,符合了我国现实发展需求与趋势。
二、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冲突及其表现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诉求主要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日益短缺、如何维持后续发展以及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生存条件恶化等问题。城镇化即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镇化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楼大厦等建成区不断涌现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急速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粗放式的城镇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在驱动力,城镇化又是工业化的促进器,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必然伴侣。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二者才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否则会形成病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使二者都很难有效实现。
工业化的发展在带给城镇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环境恶化和城市空气污染。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等,致使过去工业化走的是粗放增长、数量扩张、重速度、靠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也使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城镇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危机严重
以生态原则来审察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是资源的主要消耗者,是城镇中心污染的主要生产者;第三产业耗能低、排放少,且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中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①。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落后于结构偏重、高能耗、高排放的第二产业(例如我国第二产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0%以上,而燃煤是TSP、SO2与酸雨等城市空气污染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无论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还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城镇发展层次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都己占60%以上。而就我国2012年产业结构比例可以发现,从1978年到2012年这34年里,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3.9%上升为44.6%虽然上升了20.7%,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创造的产值增长还远远不够。这种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城镇化过程,导致城镇资源日益枯竭、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
(三)人口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城镇化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增长。人口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口密度增大生态环境压力。一般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快于城镇地域的扩张,城镇化水平越高,人口密度越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第二,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们消费水平改变了消费结构。同时,过度浪费造成人们向环境索取的力度加大、速度过快,促使生态环境不断脆弱。具体来讲,由于经济活动和人口在城市不断集中与集聚,对生活用水等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也产生出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由于对这些生活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不当和不及时,不仅造成水体污染,而且还在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量生活垃圾堆集,形成垃圾围城之势。这既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对生态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以及加剧生态系统失衡。
(四)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然而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中,片面地将城镇化理解为城镇建设,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十分普遍,许多地区注重外延扩张,不考虑实际需求,过度依赖土地造成严重浪费。
一方面,城市贪大求全,乱占、滥用耕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各地的“开发热”和“房地产热”的现象普遍发生,全国各地建立了6800多个开发区,占地达到3.2万km2,相当于全国几百年形成的城镇占用土地面积。冒进式城镇化导致城镇建设的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多度侵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在1999~2008年耕地减少类型的贡献率中,建设占用耕地高达76.98%②;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用地粗放,布局紊乱,效率低下。许多城镇存在大量闲置或低效用地、批而未用的土地近400万亩,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1996~2004年,中国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5.2亿人,增长了74%,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却从1.3万km2扩大到3.4万km2,增长了160%,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速度远快于人口增加速度。1999~200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7.2%,但吸纳的人口只增长了4%。一些地方对大量征来的土地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大发展目标和城镇规划框架,忽略城镇的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有资料表明,我国土地有4%~5%处于闲置状态,40%左右被低效利用。土地短缺和耕地危机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摆在我们面前。同时,城镇用地结构不合理,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业用地占到了20%~30%,比国外超出10%,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五)城镇交通扩张造成生态环境胁迫
城镇和交通是不可分割的历史产物。交通是城镇的动脉,城镇是交通的载体,交通使城镇有了活力,城镇给了交通舒展自己的天地。然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交通的大发展也造成了城镇环境恶化与城镇空气污染,空气越来越污浊,灰色的雾霾笼罩整个天空。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交通建设引起水土流失和层土飞扬,交通运输产生噪声污染,汽车尾气带来大气及土壤污染及高架桥对景观破坏、产生视觉污染。城镇交通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机制为:城镇交通对生态环境产生空间压力;交通扩张使车辆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强度增大;交通扩张对城镇化产生节奏性的促进和限制使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出一定时空耦合作用与总体环境的紊乱。据《南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年报》的一项数据显示,有46.78%的被调查市民对目前的交通污染问题觉得根本无法忍受。
(六)城镇化过程中建筑行业消耗能源与污染环境较为严重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期,近几年我国年建筑量已经达到20亿平方米以上,相当于全世界年建筑量的40%①。而建筑业又是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最严重的行业。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宝兴指出:中国现已成为全球建材消耗、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号国家,仅2006年中国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 62亿吨,占全球的50%以上,目前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可以发现,城镇化所带来的城镇建筑飞速发展,进而由此引发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造成重要影响。
三、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思想,因地制宜,采取正确措施引导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具体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生态生产力反对工业文明的资源侵略和生态殖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于生态生产力的定义,廖福霖认为,生态生产力是指人类推动自然——人——社会复合体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②。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以推动城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向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总理在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首先,要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道路。与城镇化过程相伴随的是资源的大量需求,然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的l/5、水资源为l/4、石油为1/10、天然气为1/25,且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匹配,可用资源比较少。自然资源禀赋并不富足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走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改变过去“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①,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合循环模式。这不仅实现生产过程的废物零排放,而且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各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真正做到资源利用的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
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走环境友好型道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清除结构性污染,使产业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中心城镇要逐步淘汰和转移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等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积极发展那些污染少、能耗小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低排放—高效益”的生态文明高级阶段。另外,还要重视产业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相关措施和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促进形成新的增长点。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二)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
通常讲的城镇化一般指人口城镇化,就是农村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解决人口的增长对城镇生态环境的冲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挑战。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从而减轻城镇生态环境压力②。大力发展中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减少大中城镇的人口增长规模。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城镇生态环境内在承载力。总理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控制城镇化规模,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的户籍、医疗、教育等改革,减轻因城镇的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冲击。
(三)走出误区,科学规划,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
第一要走出误区,杜绝跟风冒进。当前,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走出城镇化建设的误区,杜绝“摊大饼”式的规模扩张以及“形式主义”的盲目跟风,着眼于地方的特色,关注发展的长远性与整体性。
第二要科学合理规划城镇用地,准确实施。合理的规划及准确的实施,可使城市生态系统及子系统之间达到高度有序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状态。具体来讲,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总体协调,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做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
第三要确定城镇用地标准,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推进城镇化的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优化的过程。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效配置,一定要坚持集约发展、有序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完善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强化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挖掘存量用地潜力。”①城镇用地标准因城镇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而不同,除此以外,还应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城镇人均标准为80~l20m2,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城镇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各个地区各类城镇用地的规模与标准,有利于各地决策与操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
(四)构建安全环保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交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还关系到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只有,建立能力充分、组织协调、服务优质以及安全环保的运输系统,才能实现城镇交通与生态文明二者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需要科学合理编制交通规划。要站在科学发展观、区域整体观、空间发展观与城乡统筹观的角度,对自然、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区域规划和人口聚居等各因素全面考虑、反复权衡,将交通规划的不同方案加以遴选、评价和修改,通过科学的程序,产生最佳方案;另一方面,要促使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和优化。无论是在城镇化还是在交通建设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各个层面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法律、政策、经济和宣传等各种手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根据时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不断优化交通结构,保证城镇交通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运输的合理调控,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之路。
(五)大力倡导、推广、运用绿色生态建筑
随着经济实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不仅是避雨、遮阳、御寒的人类栖息地,也体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代谢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生态关系。绿色生态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高新技术成果,使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冲击降到最低限度,为人类营造自然、舒适、健康、优美的居住空间区域②。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6
1.以自然为中心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类还处于原始的蒙昧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在与自然的力量对比中自然的力量远远大于人的力量,人类想要与自然抗争只能依靠群体的力量。在这个阶段人类明显依附于自然并受制于自然。对很多自然现象不了解,人成了自然的奴隶。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使人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因此,在这个阶段根本不会有什么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但是这样的社会状态不是人类想要的,因为人类要发展,要进步,必须要能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
2.以人类为中心的阶段。
这个阶段大致处于工业文明时期。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工场,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工业文明。这种文明以追求满足人强烈的物质欲望为动力,以追求生产力或者经济的长足发展为目标。在片面夸大人和科技力量的前提下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正如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在17世纪就提出了“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的著名论断。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又进一步提出了“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的命题。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人类可以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向自然无所顾忌地索取,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正如我国著名美学家岳友熙所说:“主体性的人也丧失了理性,使其世界观堕落为片面化、功利化,自然所具有的价值的多样性也被消解了。”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茂密的森林只被看作是上等的木材和优质的纸张、优质的木炭和大把的钞票,而森林的其他作用诸如清新空气、抵御风沙等价值却被忽视。人类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实践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好像一夜之间突然发现我们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危机:人口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等。虽然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统治异族人那样,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其实就是自然界向人类报复的结果,同样也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不和谐、矛盾最多的阶段,正是由于人类在这个阶段的一些错误价值观,才带来了今天的全球问题,才有了人们生态意识的产生,正如弗洛姆所言:人类已经到了必须抉择是“占有”还是“生存”的关键时候了!当代生态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们开始改变过去对自然界的错误的认识和定位,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今后的发展方向。人们开始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国家也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以上人与自然两种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人类才开始认识到,人类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不能忽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就必须把人类放在与自然平等的地位来看待,也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体、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3.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认了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同时我国政府也率先制定出《中国21世纪议程》,并把可持续发展方针作为基本国策,制定和开始实施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些事实都说明了全人类已经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逐步实施,一种新的人类文明的理念已经呈现出来,这便是人人尊重自然、人人顺应自然、人人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笔者认为目前要加强以下工作:第一,全球所有国家都要有责任意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我们的地球。发达国家3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已经使环境的破坏达到了一定量的积累。没有发达国家量的积累也就没有今天全球问题的产生。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避免重走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老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原则。第二,国与国要加强环保技术交流与合作。目前,发达国家在环保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在这方面比较落后。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发达国家要给予发展中国家技术支持和帮助,而不是搞技术垄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美。第三,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错误价值观对我们实践行为的影响。资本主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畸形价值观的产生,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为目的,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把后代的利益作为掠夺的对象,由此带来了当代资源、环境和人口危机,也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不能离开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正如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把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与改造社会的实践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们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那么,这种实践活动与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体现。因为人是在社会生活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同时人对自然的改造是否科学合理,也会影响社会关系能否和谐发展。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状态下,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改革。所以说到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也与我们的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1978年之后,我们确立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经济的增长服务,只要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就可以成为指导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但是却忽视了在经济发展中要尊重自然这个重要的前提,结果带来的就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时间占据统治地位,官员的政绩评价也主要看经济的增速。到了20世纪末,我们才认识到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改革目标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指导改革。改革不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而是要使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和人口相协调。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实现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中就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党的十进一步指出,在未来的改革中,一定要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不能再是过去的那种只看经济发展,不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因此,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实现,改革方向的确立和理念的确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改革作为一种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在改革过程中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呢?笔者认为在我国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改革政绩评价机制。对于官员如何考核他的政绩,过去往往更多地强调的是GDP,过去的这种评价标准与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矛盾。所以新时期的干部评价机制再不能是唯GDP论英雄,而应该更多地强调干部在任职期间为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作出了多大的贡献。要按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把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状况进行审计,对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而且终身追责。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干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的积极性。第二,明确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能,同时要加强各个行政部门的协调与合作。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部门很多,比如生态文明建设会涉及环境、国土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存在着职能划分不明确、职能交叉等情况。这种情况不理顺,必然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推进有效实施。过去,在环境执法上,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企业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缺乏内在动力,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1999年我们提出了依法治国战略,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要用法律来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
三、探索规律的科学实验的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
的实践观认为,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那么科学实验中的改造自然为内容的实践活动,必然与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实验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那么这种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必然能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支撑,这些科学实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在一定意义上说,进行有关环境、资源和人口方面的科学实验,可以为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那么,如何在科学实验的实践中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帮助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进行科技创新,特别是环保方面的科技创新实验。今天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上与科技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实验,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第二,国家要加大对环保方面实验的资金支持。科学实验是一个很耗费资金的工程,作为国家,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先进技术。
四、结语